(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广东省云浮市乡村居民点类型及整理模式研究.pdf_第1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广东省云浮市乡村居民点类型及整理模式研究.pdf_第2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广东省云浮市乡村居民点类型及整理模式研究.pdf_第3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广东省云浮市乡村居民点类型及整理模式研究.pdf_第4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广东省云浮市乡村居民点类型及整理模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根据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当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处于3 0 - - - 6 0 之间 时,其城镇化发展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而我国已然迈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城 镇化进程的加速带来的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必然会使城镇建设用地更为 紧张,导致城乡用地矛盾更为尖锐。对此,有着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 构、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等功能的 土地整理,开始引入我国。土地整理分为城市土地整理和乡村土地整理,其中我 国现阶段的重心在乡村,这是由于乡村长期自发式发展,土地利用粗放,表现在 居民点用地方面则是:空间布局混乱;人均、户均用地面积大;宅基地闲置现象 明显;用地强度低,基础设施差等。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乡村居民点整理来解决。 目前国内关于乡村居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构建以及后期实施评价这 两个方面,并开始逐渐关注乡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以及时间演变规律,但受数据 的制约,这方面的研究仍较为缺乏。本文基于乡村居民点用地粗放这个问题,以 广东省云浮市为案例区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据此进行分类及 整理潜力测算,同时参照前人对整理模式研究的成果,分别选择适宜的整理模式, 实现整理模式的构建,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来解决案例区的城乡用地矛盾。 本文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叠加道路以及人口数据, 借助a r c g i s 软件和景观生态学方法,选取斑块面积、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 平均斑块形状指数、交通等级以及海拔、坡度这七个指标来描述乡村居民点的空 间特征,并运用s p s s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出四种类型。而通过将 这四种类型的居民点布局与城镇用地( 包括城市用地) 布局进行对比,可以发现, 这四种类型的居民点在空间上的分布遵循核心边缘模式,即在空间上表现为 核心区过渡区外围区,其中过渡区包括两类,其特征分别类似于核心区、 外围区,有着明显的过渡区特征,并据此将四种居民点依次命名为核心型乡村居 民点、类核心型乡村居民点、类外围型乡村居民点、外围型乡村居民点。结合划 分出的乡村居民点的类型特征以及其整理潜力,参照前人总结出的整理模式的基 础上,构建了适合当地现状的用地整理模式,依次为:农村城镇化型整理模式、 农村城镇化与中心村内调型整理模式、村庄控制改造型整理模式、自然村缩并型 整理模式。 关键词:乡村居民点;类型;整理模式;广东省云浮市 n r e s e a r c ho nt h et y p e sa n d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m o d e so ft h e 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 si ny u n g 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a bs t r a c t 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r u l e s ,w h e nt h er a t eo f u r b a n l i z a i o ni sb e t w e e n3 0p e r c e n ta n d6 0p e r c e n t t h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p r o c e s so ft h i s c o u n t r yi si na c c e l e r a t e dd e v e l o p i n gs t a g e a n do u rc o u n t r yh a sa l r e a d yb e e ni nt h i s s t a g e l a r g e s c a l e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 h i c hi sb r o u g h ta b o u tb yt h ea c c e l e r a t i o no f u r b a n i z a t i o np r o c e s s ,w i l lc e r t a i n l yc a u s et h eu s i n go fu r b a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l a n db e c o m i n gm o r e i n t e n s e ,a n df i n a l yr e s u l ti nt h eu r b a na n dr u r a ll a n du s i n gc o n f l i c t sb e c o m i n gi n c r e a s i n g l ys h a r p t ot h i sp o i n t ,l a n d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 ,w h i c hc a na d j u s tt h el a n dr e l a t i o n s h i p ;i m p r o v el a n d - u s e s t r u c t u r ea n di m p r o v et h ee f f e c t i v eu s eo fl a n da r e aa n da r a b l el a n dt oi n c r e a s et h er a t eo fl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a n do u t p u tf u n c t i o n s ,h a sb e e ni n t r o d u c e di no u rc o u n t r y l a n d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c o n t a i n s u r b a na n dr u r a ll a n d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 ,a n di nc h i n a ,l a n d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i sf o c u so nr u r a la r e a s ,w h i c h i sd u et oe x t e n s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l a n d u s eu n d e rl o n g t e r ms p o n t a n e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 e x t e n s i v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l a n d - u s ei n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 sa p p e a r st ob e :c h a o ss p a c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 ;l a r g el a n du s e p e rc a p i t a a n dp e rh o u s e h o l d ;h o u s es i t e so b v i o u s l yi d l e ;l o wi n t e n s i t yl a n du s e ;l a c ko f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a n ds oo n a n dt h o s ep r o b l e m sd e s i d e r a t e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 a tp r e s e n t ,r e s e a r c h e so n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p a t t e r ni nc h i n af o c u so nm o d e lb u i l d i n ga n d p o s t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b e g a nt oc o n c e r nt h es p a t i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 s a sw e l la st h et i m ee v o l u t i o nr u l e s ,b u tt h i sk i n do fr e s e a r c h e si ss t i l ll a c ko fb e c a u s eo fr e l a t i v e d a t a b a s e do nt h ee x t e n s i v el a n du s ei n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 si ny u n f uc i t y , g u a n g d o n gp r o v i n c e ,t h i s p a p e rc a f r i e do u ta l le m p i r i c a lc a s es t u d yt oe x a m i n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s p a t i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 s ,t h e nc l a s s i f yt h e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 sa n dc a l c u l a t et h ep o t e n t i a lo f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 s 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 ,a tl a s t ,t a k i n gi n t oa c c o u n tt h ep r e v i o u sm o d e lt oc o l l a t e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es t u d y , c h o o s es u i t a b l em o d e l st or e a l i z et h e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m o d e lb u i l d i n g ,w i t hav i e wt oac e r t a i ne x t e n t t or e s o l v ec o n f l i c t i n gl a n df o ru r b a na n dr u r a la r e a si nt h ec a s e t h ep r e s e n tt h e s i st o o kt h el a n du s em a pa sb a s i cd a t a ,t h e na d d e dt h ed a t ao f r o a d sa n dp o p u l a t i o n ,u s e da r c g i ss o f t w a r ea n dm e a n so fl a n d s c a p ee c o l o g y , a n d c h o s es e v e ni n d e x e si n c l u d i n gp l a q u ea r e a ,a v e r a g ep a t c ha r e a , p a t c hd e n s i t y , a v e r a g e p a t c hs h a p ei n d e x ,t r a f f i cg r a d e ,a l t i t u d e ,a n ds l o p e t od e s c r i b et h e s p a t i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p a r tf r o mt h o s e ,t h ea u t h o ru s e ds p s st od oac l u s t e ra n a l y s i sa n d d i v i d e dt h er u r a la r e ai n t of o u rt y p e s t h e nt h r o u g hd r a w i n ga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 t h el a y o u to ff o u rt y p e so fs e t t l e m e n t sa n dt o w nl a n du s e ( i n c l u d e su r b a nl a n du s e ) , t h ep r e s e n ts t u d yf o u n dt h a tt h el a y o u to ft h ef o u rt y p e so fs e t t l e m e n t sc o m p l i e dw i t h c o r e - p e r i p h e r ym o d e ,w h i c hd i s p l a y e da sc o r er e g i o n ,t r a n s i t i o nr e g i o n ,a n dm a r g i n a l a r e ai nt e r mo fs p a c e t r a n s i t i o nr e g i o nc o n t a i n e dt w ok i n d s ,w h i c hw a ss i m i l a rt o c o r er e g i o na n dm a r g i n a la r e aa n dh a do b v i o u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r a n s i t i o nr e g i o n i i i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s e ,t h ef o u rt y p e so fs e t t l e m e n t sw e r en a m e di n d i v i d u a l l ya sc o r e 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 ,s i m i l a rc o r e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 ,s i m i l a rm a r g i n a l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 ,a n d m a r g i n a l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 a tl a s t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m o d es u m m a r i z e d b yt h ep r e d e c e s s o r s ,t h ep r e s e n ts t u d yc o m b i n e dt h et y p ef e a t u r e so f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 w i t hi t s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p o t e n t i a lt oc o n s t r u c tal a n du s e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m o d e ,w h i c hw a s s u i t a b l ef o r t h el o c a ls i t u a t i o n ;t h o s ew e r e a sf o l l o w s :r u r a lu r b a n i z a t i o n 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m o d e ,r u r a lu r b a n i z a t i o na n dc e n t r a lv i l l a g ei n t e r n a lm o d u l a t i o n 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m o d e ,v i l l a g ec o n t r o la n dr e f o l i n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m o d e ,a n dn a t u r a l v i l l a g em e r g e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m o d e k e yw o r d s :r u r a ls e t t l e m e n t s ;t y p e s ;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m o d e ;y u n f ug u a n g d o n gp r o v i n c e l v 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纠年钥7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 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 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 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力缒导师签名: t 鸯饯 日期砷年易月7 日日期2 谚多月7 日 第一章研究综述 第一章研究综述 居民点又称为“聚落 ,是指人们为了共同的生产和生活而聚集定居的场所, 是由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网、绿化系统、对外交通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组成的复 杂的综合体( 郭建平,2 0 0 6 ) 。乡村居民点作为居民点的重要形式之一,包括农 村集镇和村庄两种类型,是建制镇以下广大农村人口聚居的场所,并为这部分人 口提供生产、生活、文化以及教育等的功能,其中村庄是农村居民点的主要存在 形式。 1 1 相关概念 1 1 1 土地整理 我国的土地整理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土地整理主要是指农地整理, 广义的土地整理还包括土地的复垦和开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耕地总量的动 态平衡,而后者正逐渐得到国土资源部以及学术界的认可。目前,国内较为认可 的土地整理的定义是由国土资源部所作的,其官方定义如下:“在一定区域内, 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 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 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的过程”( 罗明等,2 0 0 1 ) 。 从其定义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土地整理依旧是以实现耕地总量平衡为目标的 农地整理为主。 而国外土地整理的概念,则因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多样性而有所不同。在 德国,土地整理最初是提高耕地质量,满足机械化耕作的要求;之后随着经济的 发展,主要是为建设准备土地和将因建设打乱地块重新规则化;现在则是加强对 自然环境和景观的保护,改善生存环境( 曲福田,2 0 0 7 ) 。荷兰土地整理也经历了 类似德国的转变,即由最初的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生产向生态和景观的保护转变。 荷兰的土地整理包括基于非农目的的土地整理、基于农业目的的土地整理、土地 调整( 专门为消除那些因道路、铁路、河流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而引起的各种限 第一章研究综述 制) 和基于协议的土地整理( 目的是改善小范围内、有限数量的土地所有者的土 地分布) 四个方面( 曲福田,2 0 0 7 ) 。在前苏联,土地整理是指为了实施有关土地 法令和政府组织土地利用及保护土地的决议,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改善自然景 观的一系列措施体系,其目的主要是调整土地关系和界定土地占有与使用( 王军 等,2 0 0 3 ) 。而韩国的土地整理名为“土地调整”,实质上是根据利用基础设施建 设能带来相邻地段低价增值的原理,对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地效益进行调整的一种 措施( 王军等,2 0 0 3 ) 。 从以上国内外对土地整理的定义,可以看出:( 1 ) 土地整理从其目标和内容 来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内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2 ) 土地整理不仅仅包含对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的配置和调节,还包含对土地权属 和收益的调整;( 3 ) 土地整理涉及到的土地收益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 效益和生态效益,土地整理追求的是三者的协调统一。 1 1 2 乡村居民点整理 从已有文献看,国内对于乡村居民点整理虽有不同的称谓,如农村居民点( 用 地) 整理、村庄( 用地) 整理、农村宅基地规划等,但是在其概念方面较为统一。 目前国内引用较为广泛的是陈百明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所下的定义,即运用工程技 术及土地产权调整,通过村庄改造、归并和再利用,使农村建设逐步集中、集约, 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改善农 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 陈百明,1 9 9 9 ) 。 此外,胡新民上升到区域尺度,对农村宅基地整理规划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 度进行定义:“从广义看,它是指对一定区域如省、市、县、镇乡范围的农村宅 基地进行调整,重新安排其建设,使宅基地的利用更加合理化、集约化。包括迁 村并址、下山脱贫、城中村改造等。从狭义看,指的是村庄整理规划,即对 某一村庄宅基地的利用进行重新安排,包括原有宅基地利用的调整,腾出宅基地 的利用,规划扩大宅基地的定位等 ( 胡新民,2 0 0 2 ) 。 1 2 国内研究进展 农村居民点作为居民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城镇居民点,其研究一 2 第一章研究综述 直以来都比较薄弱。不过,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城乡用地矛盾的日益突出,农 村居民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 1 2 1 乡村居民点用地的研究进展 随着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的深入,不少学者意识到农村居民点内在规律的研 究室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薄弱环节,并且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具体而言, 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于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力机 制的研究;二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 ( 1 ) 用地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依照规律,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应该逐年递减, 然而,在我国却出现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的现象,仅宅基地一项,2 0 0 5 年 全国总量在1 9 9 6 年的基础上增加了0 7 1 ,约6 5 0 0 0 h m 2 。这一现象得到了学者 们的关注,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的研究广泛开展起来。刘志玲和张丽 琴从自然、经济和社会三方面,运用统计学方法定性地研究了安徽省农村居民点 用地发展的驱动力( 刘志玲等,2 0 0 6 ) 。胡贤辉等人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运用 多元统计方法对引起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 研究【4 3 】。郎义华等运用s p s s 分析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农 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 胡贤辉等,2 0 0 7 ) 。姜广辉和张凤 荣等人,基于北京山区1 9 9 3 年和2 0 0 4 年两期1 :1 0 万土地利用现状图、1 :2 0 万北京市土壤图、1 0m 数字高程图( d e m ) 以及交通道路等级图、水系图以及相 关社会经济数据,还使用l o g i s t i c 回归模型从深入分析了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变 化的内部和外部驱动力,并指出研究区域的农村居民点变化是在原有居民点分布 的基础上,以一定的自然、区位等内部驱动因子为背景,受社会经济等外部驱动 因子的综合影响而发生的,是一个由其自然资源条件、区位可达性及社会经济基 础条件综合影响下的区位择优过程( 姜广辉等,2 0 0 6 ) ,并运用g i s 技术和景观 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山区不同地域层次上农村居民点分布及其变化 与该区自然、生产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指出该地区农村居民点分 布变化更多地与农用地距城镇的距离以及交通条件紧密相关( 姜广辉等,2 0 0 7 ) ; 此外,袁洁( 袁洁,2 0 0 7 ) 、胡贤辉( 胡贤辉,2 0 0 7 ) 在各自的学位论文中分别 3 第一章研究综述 以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湖北三县市为案例进行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力 研究。 ( 2 ) 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 一些学者关注于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的研究,如姜广辉、张凤荣等人, 在对北京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力机制进行了细致分析后( 姜广辉等, 2 0 0 7 1 曹子剑等,2 0 0 8 ) ,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选取吉布斯马丁多样化指数、 集中性指数和区位意义指数三个指标,针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距城市、城镇距离 以及局道路距离三个区位因子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村居民点用地内 部结构会随着区位条件的变化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田光进,2 0 0 2 ) 。此外, 曹子剑、张凤荣等人还对北京市平谷区不同地貌特征的区域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 内部结构特征的分析,从而揭示出该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的地域分异规 律( 曹子剑等,2 0 0 8 ) 。 田光进等基于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的海量数据,从全国和省级两个层面,纵 向和横向相结合,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特征,发现其分布受自然条 件影响较大,2 0 世纪9 0 年代后期扩展速度显著减慢,在空问上由东部沿海地区 向西部转移,并提出我国农村居民点区划方案( 田光进,2 0 0 2 ;田光进等,2 0 0 3 ) 。李晓刚等对青岛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 李晓刚等, 2 0 0 6 ) 。 1 2 2 乡村居民点整理的研究进展 ( 1 ) 整理潜力的研究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布局分散,人均、户均占地大,闲置率高以及基 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已经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限制。在这种形势下,农 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作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 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应该积极开展并且不断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指 从宏观上对农村居民点数量、布局的调整和从微观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内 部结构、布局调整的综合措施( 杨庆媛等,2 0 0 3 )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农村居 民点整理的思路是:先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进行测算,并据此进行分级,从 4 第一章研究综述 而针对不同潜力等级的农村居民点提出相应的整理模式,而其中,首要的是农村 居民点整理潜力的研究。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是指在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农村居民点合理 规划,调整土地利用的内部空间结构、迁村并点及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等措施改 造整理后“富余 的土地资源量,其主要来源于居民点建设用地的集约化、标准 化利用和闲置土地的有效利用。 国内学者通常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人均建 设用地标准法( 朱传名等,2 0 0 7 ) 、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 高燕等,2 0 0 4 ) 以及 土地闲置率法( 贾玫,1 9 9 9 ) ,其中以前两者的使用更为广泛。人均和户均建设 用地标准法分别是用现状人均和户均建设用地与国家用地标准进行差值计算,然 后与农村人口数求积,从而确定其整理潜力值;而土地闲置率法是通过对测算区 域内典型样点的农村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面积调查,获取土地闲置率,然后与现 状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求积,即为该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 以上三种方法均存在着各自的缺陷: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缺乏对农民宅基地 中必要的生产用地的考虑,致使潜力测算面积偏大,而且没有考虑农户数量及其 家庭结构变化对整理潜力的影响;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主要是一种静态测算,没 有考虑农户数量变化对整理潜力的影响;土地闲置率法则忽略了农村居民点内部 非闲置土地的整理潜力,致使测算值比实际值偏小( 宋伟等,2 0 0 6 ) 。而且,前 两种方法在标准选择上多是采用国家统一用地标准,忽略了不同地区在用地现状 和要求上的不同。此外,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为四个方面:有效土地面积潜力、 农村聚落优化潜力、改善生态环境潜力、土地增值潜力( 孙钰霞,2 0 0 3 ) ,具体 说来主要包括:农村宅基地用地量的降低、建筑容积率的提高、闲散土地再利用、 自然村向中心村迁并以及村内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配套和完善( 张正峰等, 2 0 0 2 ) 。但是,通过以上对国内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的总结,发现现今整理 潜力的测算仅仅集中在农村宅基地用地量的降低、建筑容积率的提高、闲散土地 再利用这三个方面,而对于集中布局和内部结构优化方面的潜力缺少定量的测 算,这对于准确的整理潜力测算显然是不够的。 ( 2 ) 整理模式的研究 5 第一章研究综述 潜力的测算以及评价始终是为了后期的整理模式的确定来服务的。受多样的 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农村居民点的整理也表现出多样性,表现在整理模 式上则是要求根据当地居民点实际用地情况及特征,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整理 模式。 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理论研究开始与2 0 世纪9 0 年代。叶艳妹、吴次 芳在对全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 整理的运作模式,认为可以分为四种( 叶艳梅等,1 9 9 8 ) :1 ) 农村城镇化型用地 整理模式,适合经济水平较高的城郊结合部和集镇,有较强的农村城镇化趋势, 对此,应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划纳人城镇规划体系,积极提倡建公寓式楼房, 集约化生产设施,规模化经营农业,一般要求统建联建,由此可以降低人均用地 标准,提高土地利用率;2 ) 自然村缩并型用地整理模式,适合于规模较小,不 利于管理和改善的自然村,对此,应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向中心村缩并,同时对 小村旧址进行复垦还耕;3 ) 中心村内调型用地整理模式,适合于用地量过大的 中心村,对此,应该本着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对老宅基地进行统一调整, 优化布局,充分利用闲置地和废弃地,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4 ) 异 地迁移型用地整理模式,适用于偏远的、交通不变以及自然条件差等的村落,由 于改造难度大,应该异地迁移到区位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并对旧宅基地进行复垦 还耕。这四种整理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如高建华等提出应采 用迁移模式对河南省汝州市温庄村农村居民地进行整理( 高建华等,2 0 0 3 ) 。 杨庆媛等则通过对西南丘陵山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实 际出发,提出农林综合开发和新村建设两种整理模式。前者主要是将居民点闲置 土地的复垦利用与抛荒地利用结合,与山地区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结合,进 行推宅还林;后者主要是有政府对新村统一规划,供给道路等基础设施,引导农 民集中建房的“政府引导型 整理模式( 杨庆媛等,2 0 0 4 ) 。 高燕、叶艳妹在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不同 类型的农村居民点,从资金筹集模式、组织领导以及具体操作方面提出了几种相 应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1 ) 公寓化或者社区化的整理模式,适用于“城中村 或近郊村;2 ) 村庄整体搬迁、异地改造的整理模式,适用于偏远地区或环境条 6 第一章研究综述 件恶劣的农村居民点;3 ) 缩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整理模式,适用于分布密 集、规模小的村庄;4 ) 村庄内部用地控制改造型的整理模式,适用于闲置率高 的农村居民点( 高燕等,2 0 0 4 ) 。 樊琳等结合浙江省桐庐县实际,在农村居民点整理问题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三种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1 ) 针对城中村、或位于 中心城镇扩展范围内的城郊村的同化擅变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实现就地“城市 化 ,完成由农村向社区化、城市化的转变;2 ) 针对位于特殊区位( 如高海拔、 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区、风景区核心区、水源保护区等) 、生产 条件差、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农村居民点的迁移集聚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一源多 发式的模式,即整村迁出,分散迁入;3 ) 针对聚居面积较大、区位较好,“空心 村”、“路边村 、“条形村 等特征明显的农村居民点的梳理改造摸式,该模式主 要通过梳理、改造、再利用,解决农村居民点用地占而未用、农村住宅闲而未用 的问题,以提高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程度( 樊琳等,2 0 0 5 ) 。 综上而言,我国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发展至今具有如下特征:1 ) 整理的目 的:由于国内开展的时间不长,因此土地整理主要目标是围绕耕地来进行的:一 方面挖掘现有土地利用潜力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整理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另一 方面对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 张j 下峰,2 0 0 7 ) 。2 ) 土地整理机构:我国 的土地整理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即如果地方土地管理部门认为在辖区 内有可行的整理区域,便向国土资源部或国土资源厅递交土地整理可行性报告, 申请国家或省级投资项目,项目通过审批就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完成规划设计并 通过后即由国家或省投资实施整理,全过程基本上只有政府的参与( 杜源泉等, 2 0 0 8 ) 。3 ) 资金来源: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整理多采用国家与各级政府联合投 资的方式,投资主体是国家、市级政府和区县政府或乡镇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 或农民联合投资的方式和中外合资的方式较少( 张正峰,2 0 0 7 ) 。我国农村居民 点的土地整理也是按照上述运作模式开展。 从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可以看出,在乡村居民点用地研究方面,国内开始关注 影响用地变化的因素以及用地的时空变化规划这个方面,有众多学者基于g i s 、 遥感技术以及景观生态学等方法,在国家、市、县等层面的进行了相关研究,这 7 第一章研究综述 些研究对于本研究中乡村居民点分类中指标的选取有着重要参考意义。但是受到 数据的制约,对居民点用地的内部结构特征的研究仍然很少。而在乡村居民点整 理方面,国内学者在潜力测算、整理模式方面有着系统的研究,并有着重要的成 果,如叶艳梅等总结出的四种整理模式现在已被国内乡村居民点整理工作以及研 究中广泛应用。本研究也参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1 3 国外研究进展 1 3 1 乡村居民点用地的研究进展 相比于国内尚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已完成城市化,城乡 差距不断缩小,两者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诸如半城市化( p e r i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 城乡结合( r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城乡交错区( r u r a l u r b a ni n t e r f a c e ) 等名词逐渐取代了 以往的“城乡二元论 ( m a d a l e n o 等,2 0 0 4 ) ,予此同时,国外学者对乡村居民 点用地布局的研究也逐渐转移到城乡结合的视角上来。如c a r m e ncf 等将农村 居民点用地的变化放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之下来研究,分析农村人口非农化、城镇 人口的迁移对远离城镇的村庄和靠近城镇的村庄的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及随着农 村人口的非农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功能的变化 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产生的影响( c a r m e n 等,2 0 0 4 ) 。y e n c h uw e n g 整合横断 面分析以及时问演变趋势分析,运用景观指数方法,对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丹恩县 在1 9 6 8 2 0 0 0 年间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密度和景观破 碎度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 y e n - c h uw e n ,2 0 0 7 ) 。 国外也有众多学者对乡村居民点用地变化进行了研究。e r i cc o m p a s 基于城 市蔓延理论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美国蒙大拿州加勒廷县为例,选取了斑块总面 积、斑块数目和斑块密度3 个指标,对案例区远郊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结 果表明:1 ) 大的居民点变得更加集聚,土地消耗较少;2 ) 小的居民点显示出与 大的居民点相反的趋势,并且土地消耗更多;3 ) 大的居民点间发展的差距逐渐 减小;4 ) 大量增加的分区出现在滨水区域及其附近( c o m p a s ,2 0 0 7 ) 。h a n s e n 等对美国乡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速率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 h a n s e n 等,2 0 0 5 ) 。 v e s t e r b y 等基于1 9 8 0 1 9 9 7 年间农村居民点数据,对美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随时间 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形成其变化特征的因素,其结果表明美国长期的 8 第一章研究综述 高收入、低利率、低通货膨胀率使得人们对于在较大面积的地段建造房屋产生需 求,从而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快速扩张( v e s t e r b y 等,2 0 0 2 ) 。 乡村居民点用地并不是不可分的,它是由宅基地、工商企业用地、服务设施 用地、村民管理机构用地和其他闲置用地等构成。其构成成分的规模、分布以及 随时间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乡村居民点整体的变化。p a t r i c i ah g u d e 等基于 1 9 7 0 1 9 9 9 年间大黄石生态系统内部农村居民点用地数据,定量地分析了家庭结 构和乡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黄石生态系统内部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受农业适宜性、交通服务、自然条件、过去的发展模式、经 济以及为周边城镇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p a t r i c i a 等,2 0 0 6 ) 。 还有一些学者对乡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的 影响进行了研究。如h a n s e n 等论述了美国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扩张对生态系统产 生的负面影响( h a n s e n 等,2 0 0 5 ) 。v i o l e t t e 等通过研究中东欧农村居民点用地 变化,得出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农村居民点逐渐消失,而另外一些农村 居民点逐渐成长并扮演者农村中心的功能( v i o l e t t e 等,1 9 9 8 ) 。r o g e rb h a m m e r 等通过对美国中北部7 个州的住宅密度和住宅增长率这两个指标在1 9 4 0 1 9 9 0 年 间每隔十年提取出来的数据进行属性聚类分析,从而描述研究区域内住宅密度在 1 9 4 0 1 9 9 0 年间的变化( h a m m e r 等,2 0 0 4 ) 。 此外,随着人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人的研究。而乡 村居民点整理中涉及到土地所有者、当地居民以及规划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等众多 利益成分,他们之间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并且直接关系着整理工作的开展及效 果,因而,国外也有不少学者对这些利益成分进行了研究。如r o b e r tl r y a n 采 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规划者、建设者以及当地居民点进行调查,从而获 得这三种人群对于发展、开敞空间保持以及农村特征感知的态度,结果表明,三 种人群的调查结果相差不大,但是部分专业规划人员对于协调发展的看法要比建 设者和当地居民狭隘;此外,建设人员还指出现今的地方规划法不利于更细微层 面研究的创新( r y a n ,2 0 0 6 ) 。a m a n d aj w a l k e r 等选取缅因州一个规模小但发 展迅速的城镇为研究区域,针对低密度蔓延现象对当地居民心理的影响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对于保护规划的支持程度与他们对当地景观的依恋程度 9 第一章研究综述 是呈正相关关系( w a l k e r 等,2 0 0 8 ) 。 1 3 2 乡村居民点整理的研究进展 国外乡村居民点整理主要表现在中心村建设、乡村住宅建设及村镇规划3 个方面。 中心村建设方面。从上世纪5 0 年代开始,紧接着美国,许多西方国家,如 英、法、德、日等,都逐步出现郊区化过程,即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由于市区低价 不断上涨、环境恶化、交通堵塞等众多问题转而移居郊区,同时外迁的还有商业 服务部门以及工厂等。对此,在上个世纪5 0 ,6 0 年代,英国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大 规模的新城规划,即在郊区建设中心村,加强乡村地区人口的集中。为了提高乡 村服务设施的利用率,发挥规模效应,政府出台了一套综合性政策,促进住房、 就业、服务和基础设施向中心村集中,以加大对中心村地区的投资,促进其成长, 支持中心村腹地的发展( 潘文灿,2 0 0 3 ) 。而以色列受二战的洗礼,民生调零, 在2 0 世纪5 0 年代,大批移民定居以色列,移民来自不同国家,摩擦频生,难以 统一领导及组建村镇机构进行管理,为适应当时的农业生产力形式,保持家宅与 耕地的关系,保证乡村服务系统的效率,同时兼顾移民群体的独立居住,以色列 的村庄布局是创造了一个等级服务中心的村落布局。在乡村服务中心内,拥有高 标准、大规模文化设施和社会机构或企业,形成了一个提供优质服务的村庄集团 中心( 徐全勇,2 0 0 2 ;z i m m e r m a n n ,2 0 0 3 ) 。 乡村住宅建设方面。相比于城镇住房建设,乡村住房供给问题尝尝被忽视, 在几乎所有的学术著作中很少有人提及或论述。以美国的乡村住房情况为例,美 国的大多乡村是在人员稀少的广阔地区,主要是独门独院的类型。在这些地区中, 许多家庭的住房有中度或严重的问题,如供水设施缺乏、住宅面积小等。但美国 仍有一些地区乡村建设达到现代化水平( 潘文灿,2 0 0 3 ) ,如麻省的乡村住宅建 设,由于麻省是一个较好的农业地区,住房水平达到中等收入者的水平,这里交 通便利,乡村住宅建设达到了“七通一平,它有完善的政权机构,医院、中小 学、商业和其他服务业网点,有综合性的物业管理,还有垃圾处理、树林维护等, 以保证居住区的环境、卫生、健康、安全、便利,基本上住宅建设体现了“以人 为本 的思想( 包宗华,2 0 0 3 ) 。 1 0 第一章研究综述 村庄规划方面。在村庄规划方面日本比较重视,日本的成功之处在这样四方 面:一是居住的分散性。民居三三两两散布于农田、道路、水网、山坡之间,而 不是采取过分集中的方式,农民与自己的用地、工作场所相近,体现了城市规划 中就近布局的原则。二是服务设施的集中化。这一点与我国现在的规划思想相吻 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较易形成具有文化意义的广大场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