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专业论文)新时期以来的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的本土流变.pdf_第1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新时期以来的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的本土流变.pdf_第2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新时期以来的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的本土流变.pdf_第3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新时期以来的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的本土流变.pdf_第4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新时期以来的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的本土流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 内容提要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一传入中国即对中国的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在 上世纪2 0 年代的新文化运动时期,还是到了8 0 年代的新时期文学复兴时期,这种影 响都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年代,精神分析批评成为中国文学批评重要的批评方 法之一,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精神分析批评文本。但同时,我们又发现,中国的精 神分析有异于西方,在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概念时,它添加了更多的内涵,表现出 中国本土化的倾向。本文写作的目的则是通过对1 9 8 5 年以来近二十年在十几种期刊 中发表的1 0 0 多篇精神分析批评文本的梳理和分析,来发现精神分析学说对中国新时 期以来文学批评实践的影响,以及中国的文学批评在接受西方理论过程中本士化的过 程。 文章共分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概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其对中国文 学批评的影响。本部分描述了精神分析学说对西方文学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及自上世 纪2 0 年代以来对中国文学一尤其是文学批评所发生的影晌,并根据精神分析批评 显示出的发展轨迹,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的精神分析批评进行了历史阶段的划分:第一 阶段: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精神分柝批评的第一个高潮期;第二阶段:九 十年代初期到中期,精神分析批评在新时期的沉寂期;第三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是精神分析批评的又一次高潮。同时,对各个阶段的批评文本特征作了概括性地描述。 第二部分:对新时期以来的精神批评文本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分析了精神分析学 说的几个概念潜意识与人格结构、俄狄浦斯情结与童年经验、性本能在这些 文本中的运用,并从中国文化传统、习俗、思维方式以及新时期文学所处的特殊的文 化语境等方面挖掘了造成中国精神分析批评与西方不同特点的原因及其形成过程。中 国人确实有着与西方人不一样的潜意识结构,从而也具备了不一样的潜意识语言,那 决不是用俄狄浦斯情结、性本能所能概括的,它包含了更多的社会性的内容,即使中 国的文学批评表现出了对于“性本能”理论的青睐,也无不是以“性”为突破口,达到唤 醒人性、健全人性,从而疗治社会的目的。 第三部分;针对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精神分析批评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的特点与 女性主义批评的紧密联系,从女性创作特征、女性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及女性要冲 破男性话语权力所找寻的突破口三个方面探讨了精神分析这一典型男性话语理 论在女性主义那里受到青睐的原因。精神分析批评与女性主义的糅合,更表现出新时 期精神分析批评兼收并蓄的胸襟。 硕士擘住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论述之后,认为精神分析批评之所以在中国有如此强大的 生命力,正是因为它实现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成为本土化的批评理论,这也是重建 中国批评话语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精神分析;新时期文学批评;本土化 硕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a b s t r a c t 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t h e o r yi n t o c h i n ah a sh a dt r e m e n d o u si n f l u e n c eo nc h i n c s o l i t e r a t u r e s u c he f f c c t sc a l lo b v i o u s l yb es e e ni nt h en e wc u l t u r em o v e m e n ti nt h e1 9 2 0 s a n di nt h en e we r ao ft h e1 9 8 0 sl i t e r a r yr e n a i s s a n c e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1 9 8 0 s ,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 c r i t i c i s mb e 锄e 觚i m p o r t a n tw a yi nc h i n a s l i t e r a r yc r i t i c i s m ,p r o d u c i n gak g en u m b e r o fe x c e l l e n t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c r i t i c i s me s s a y s a tt h es a m et i m e ,w ea l s of o u n dt h a tt h es p i r i t o ft h e s ee s s a y si s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ew e s t e r nv e r s i o no fp s y c h o a n a l y s i s i nt h eu s eo f p s y c h o a n a l 蜘ct h e o r ya n dc o n c e p t , i ta d d sm o r ec o n t e n t , e x p r e s s i n gc h i n an a t i v i s t t e n d e n c i e s t h ep u r p o s eo f w r i t i n gt h i sp a p e r i st od i s g x o rt h eg r e a ti n f l u e n c e 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t h e o r yh a sh a do nt h ep r a c t i c eo fl i t e r a r yc r i t i c i s ms i n c et h en e wp e d o do f c h i i m sa n dt h ep r o c e s so fa c c e p a n dc h i n a l i z a t i o no fl i t e r a t u r ec r i t i c i s m , w h i c hi s b a s e do ns o r t i n ga n da n a l y s i sm o r et h a n1 0 0a r t i c l e s 丘d mm o r et h a n1 0j o u i n a l ss i n c e 1 9 8 5 t h i sa r t i c l em a i n l yi n c l u d e s f o u rp a r t s :p a r ti :g e n e r a l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f r e u d s p s y c h o a n a l y s i sa n di t si n f l u e n c eo n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t u r ec r i t i c i s m i td e s c r i b e sf r e u d s p s y c h o a n a l y s i s i n f l u e n c eo l lt h ew e s t e r nl i t e r a r yt h e o r i e si na l la s p e c t s ,a sw e l la so n 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t u r e - - e s p e c i a l l ye l lc h i n e s ef i t e m t u r ec r i d c i s ms i n c et h e1 9 2 0 s a n d a c c o r d i n gt o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 , id i v i d ei ti n t ot h r e ep h a s e s :l s ts t a g e :t h em i d - 1 9 8 0 st ot h e e a r l y1 9 9 0 s ,t h ec l i m a xo f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c r i 右c i s m ;2 n ds t a g e :e a r l yt om i d 一1 9 9 0 s ,t h e s i l e n tp e d o do f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c r i t i c i s m ;t h et h i r ds t a g e :s i n c et h el a t e1 9 9 0 s ,a n o t h e r c l i m a xo f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c r i t i c i 锄m e a n w h i l e ag e n e r a l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e s s a y si n 、r i d i o u ss t a g e s p a r t :as l ,c c 施c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t h ee s s a y so n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c f i d c i s ms i n c et h e n e we r a ;a n a l y s i so ft h eu i nt h e s ee s s a y so fs e v e r a lc o n c e p t so fp s y c h o a n a l y s i s _ 一 u n c o n s c i o u sa n dp e r s o n a l i t ys t r u c t u r e , o e d i p u sc o m p l e xa n dc h i l d h o o de x p e r i e n c e s , s e x u a li n s t i n c t a n df r o mt h ec h i n o s ec u l t u r a lt r a d i t i o n s ,c u s t o m s ,w a yo f t h i n k i n ga n d t h e n e we r al i t e r a t u r ew ef i n dt h ec 铷埘o ft h e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t h ew e s t e r na n dc h i n e s e 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 c r i t i c i s ma n dt h ef o r m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c h a r a c t e d s t i e s c h i n e s ea n d w e s t c m e md oh a v ed i f f e r e n tu n c o n s c i o u ss t r u c t u r e a n dt h u sh a v ead i f i e r e n tl a n g u a g eo f t h eu n c o u s c i o u s , w h i c h 锄n e v e rb eg e n e r a l i z e db yo e d i p u sc o m p l e x s e x u a li n s t i n c t s , i t c o n t a i n sm o r es o c i a li nn a t u r e e v e ni fc h i n a sl i t e r a r y 积6 d s mf a v o r e da s e x u a li n s t i n c t t h e o r y , i ti su s e da sab r e a k t h r o u g h , t oa w a k e nh u m a nn a t u f e ,h u m a ns o u n d ,t h u sh e a l i n g t h es o c i e t y p a r th i :f r o mt h ef e a t u r e so f 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c r i t i c i s ms i n c et h em i d 1 9 9 0 s f e m i n i s t c r i t i c i s mc l o s e l yl i n k e d - f r o mf e m a l ec r e a t i v ef e a t u r e s ,w o m e n sh i s t o r i c a la n dc u l t u r a l b r e a k i n gt h r o u g ht h em a l ed i s c o u r s ep o w e r sw ec a nf i n do u tt h er e a s o nw h yi ti sf a v o r e d b yf e m a l e s 砸地p s y c h o a n a l y r i cc r i t i c i s mm i x e sf e m i n i s m , w h i c ha l s o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e b r o a dm i n do f 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 c r i t i c i s mi n t h eh e we r a c o n c l u s i o no ft h et e x t :s u c hs t r o n gv i t a l i t yo f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ec r i t i c i s mnc h i n ai s p r e c i s e l yb e c a u s ei t c o m b i n e st h er e a l i 哆o fa l i l 扭c h i n a l i z a t i o no f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 c r i t i c i s mi saw a yt or e c o n s t r u c tc h i n a sd i s o o l u s ec r i t i c i s m k e yw o r d s :p s y c h o a n a l y s i s n e w p e r i o dl i t e r a r yc r i t i c i s m c h i e a l i z a t i o n 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饱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委旁绷日期:加穸年广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拟i :7指导教师签名:步二专 日期:沙0 年r 月i o 日日期:砂萨r 月o 日 t t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 的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 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同意论文提交后滞后:口半年;口一年;口二年发布。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裴建弱 日期:问年厂月,o 日 硕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一、概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其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 。人类的自尊心曾先后从科学手内受了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知道我们的 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仅仅是无穷大的宇宙体系中的一个小斑点,我们把这个发现 归功于哥自尼,虽然亚历山大学说也曾表示过近似的观点。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 究剥夺了人的异于万物的创生特权,沦为动物界的物种之一,面同样具有一种不可 磨灭的兽性:这个价值重估的功绩成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查理达尔文华莱士,及 其前人的鼓吹,也曾引起同时代人的最激烈的反抗。然而人们的自尊心受到了现代 心理学研究的第三次最难受的打击;因为这种研究向我们每人的。自我”证明就连 在自己的屋子里也不能成为主宰。而且只要能得到少许关于内心的潜意识历程信 息,就不得不引以自满了。”。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里写下了这样的 一段话,也许,在向世人宣布他的这个惊世骇俗的发现之先,他就早已经料到他的 学说将会引起怎样的惊涛骇浪,将会受到怎样的误解、责难、甚至谩骂,他的学说 在为世人接受的过程中又将经历一段怎样漫长、艰难、曲折的历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男孩们将父亲视做他们的母亲的性关注对手的理论, 震惊了因循守旧的欧洲。他声称,歇斯底里症是由儿童的性诱惑造成的,男人和女 人一样,都有可能患歇斯底里症。1 9 3 3 年,希特勒将精神分析理论称为“犹太科学”, 弗洛伊德的著作遭到焚毁,大部分德国和奥地利精神分析家被迫移居美国。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生和他的学说一样,可谓饱浸辛酸。在自己的理论剐刚 提出的时间里遭受冷眼和唾弃,千年过去,被如同众星环月般追捧,尔后又经历了 自己学派内部的分裂和最得意的学生们的离弃,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尝尽肉体的痛 苦,口腔癌使他的下颚完全腐烂,最终,在1 9 3 9 年9 月2 3 目的午夜,弗洛伊德按 照自己的请求被注射过量的吗啡,沉入永恒的梦境。在近半个世纪里,精神分析学 说饱受冷眼和唾弃,即使在被接受后,仍然受到误解和责难。但是无论怎样,弗洛 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一起成为二十世纪最引人注目并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 响的存在。他们的出现甚至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与生存的方式。 可以说,1 9 世纪末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在人类文化史上矗立起了一 块划时代的丰碑,他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心理学的领域,而且波及到了 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学。几乎在精神分析刚刚问世之时,文学就成了精 神分析这一心理学科的最好盟友。文学既是精神分析学的主要对象,又是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 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出版,第2 2 5 页 1 硕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砭st h e s i s 学的最为广阔的用武之地。自从精神分析学介入文学创作以后,文学对于人性以及 人的本质的刻画已经获得空前未有的深刻,而2 0 世纪走马灯似的匆匆而来又匆匆 而去的各种现代主义流派,几乎鲜有不以弗洛伊德主义为其理论依据的。应该说, 心理学和文学的密切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文学创作和艺术鉴赏本身就是一种非 常复杂的心理活动,精神分析研究人类的潜意识动机,与文学塑造人物性格心理, 如同出一辙。文学艺术从起源时就同心理学结下不解之缘。事实上,精神分析对文 学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对心理学的影响。在西方有许许多多受到精神分析影响进行文 学创作的作家,如劳伦斯。这是一位被西方评论界认为最醉心于弗洛伊德的作家, 他将精神分析运用于创作,不是不谋而合,而是有意为之。他的儿子与惰人几 乎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的解说版,他说,这不只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悲剧,“英国 成于上万的年轻人的悲剧,这个旧式的儿子倩入就是伊狄帕斯俄狄浦斯 情结的牺牲者,而新一代的儿子与情人贝f j 是这芸芸众生。棚除了象劳伦斯一样,受 到精神分析影响的一大批作家以外,精神分析也是西方现代派小说意识流小说 的重要理论来源。美国评论家赫伯特戈尔曼在为乔依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写的导言里指出:“小说已经充分开遍了它的一簇又一簇的花朵,特别是经过了福 楼拜,然后又经过亨利詹姆斯之后,人物塑造、心灵和精神方面的探索和揭示的 最后可能性也已经完全桔竭了。现在,除了把小说的这种似乎已经固定的疆域再往 前推,使我们有可能对生活的一个新因素潜意识进行充分的挖掘之外,小 说家便无事可做了。埘意识流小说正是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启发,表现人 物的意识流动。这些意识时而清晰,时丽混乱,完全就是一连串缺乏内在逻辑性的 想象和幻觉,是人物深层的无意识心理活动的自然流动。在表现手法上,其显著的 特点正是精神分析的特点自由联想。而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梦幻是通往无意识的 大道,艺术与梦同样是压抑在无意识领域的本能欲望的升华,这些说法都成了西方 现代派作家运用意识流、象征主义等方法的理论根据之一。 几乎在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同时,以精神分析观点看待文学艺术 现象的文艺批评就滥觞于弗洛伊德本人及一大批忠实的追随者,并流衍不绝,终于 形成西方颇具影响的一大批评流派。最早全面将精神分析的观点用于文学批评的当 推弗洛伊德本人。他认为精神分析批评能做两件事:一是解释作品的内在意义,一 是解释艺术家作为人的气质。 在弗洛伊德较早的单篇文学批评文章颜森的 中的幻觉与梦,对颜森作品中年轻主入公的生活做了精神分析,并认为他完 。理查德奥尔丁顿黄勇民译劳伦斯传) 东方出版中心1 9 9 9 版,第8 9 页 。赫伯特戈尔曼黄雨石译一个青年艺术家的俩像- 导言 外国文学出版社1 9 8 3 年版 。参阅:吴立昌精神分析与中西文学学林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1 1 4 页 2 全被压抑在心中的对于儿时一个小伴侣的深挚爱情所困扰。论文还寻出了主人公的 热情与作家精神病有关,并首先将前意识、无意识变成了小说的合法领域。自此, 除了弗洛伊德本人外,接踵而至的还有许多他的学生和追随者所写的评论文章,如 琼斯的哈姆雷特与俄狄浦斯,兰克的诗歌与民间中的乱伦主题等等。 精神分析批评学派的理论支柱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特别是关于婴儿性 欲、恋母情结的观点。他们理论的前提是:艺术家创作乃至作品中人物的动机都存 在于艺术家的无意识心灵冲突之中,要探索这冲突的起源,必须回溯到艺术家童年 时的经验,特别是性经验。他们把作家与作品之间的关系等同于精神病患者与其症 候或梦的关系,作家通过作品表现的就是他的病或梦,批评家则象精神分析医生, 把作品当成症候进行分析,由此发现作家无意识的压抑和冲动,从而导致对作品的 解释。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经由日本和西欧两条途径传入中国,并很快对中国的 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发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对中国的作家的入生观、审美观、思维 方式、创作方法都形成了一种冲击波。简单地翻看一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这种影响 会十分清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文学刨作出现了一大批或根据弗洛伊德主义写成的 作品,或是受到其影响而完成的作品;而在文学批评领域,精神分析的实绩则是精 神分析批评作为一种重要批评方法地位的确立,以及一批精神分析批评佳作的出 现。 早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弗洛伊德的有关观点与主张就已经被介绍到国内。 1 9 2 0 年,心理学家汪敬熙的本能与无意识在新潮丛刊第二卷第四期上发表, 几乎是中国介绍弗氏观点的第一篇文章。此后,罗迪先于1 9 2 1 年翻译了日本文艺 理论家厨川自村的近年文学十讲,并对之作了一番评介。厨川白村是弗洛伊德 主义在日本的的介绍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最早把弗洛伊德主义运用到文学理论批 评的日本学者之一,因此,罗迪先的翻译实际上间接地通过日本这一途径向中国作 家和批评家介绍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文艺观。在心理学界,比较全面的介绍、深入研 究弗洛伊德主义的中国学者首推高觉敷。他翻译的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 论新编分别于1 9 3 3 年和1 9 3 5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无疑奠定了其在此领域的 地位。在美学界,深入研究弗洛伊德主义的是朱光潜。 精神分析批评几乎和精神分析理论同时进入中国人的视野,1 9 2 2 年社会学家潘 光旦的小青之研究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分析了明代才女冯小青的性交态心理 自恋。此外,还有施蛰存、章士钊、朱光潜、周作人、郭沫若等,他们一方面 对这一文化思潮进行介绍或批判,另一方面也试图将其视为一种批评理论,并尝试 3 硕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r s1 h e s j s 着在实践中加以应用。郭沫若的 及其艺术上之批评第一次用精神分析 的方法研究古代文学,他从西厢记的人物分析入手,推断出王实甫是一个性变 态者;周作人对郁达夫 与( 金瓶梅) 比较谈则对两部古典著作的中的主要人物杜 丽娘与西门庆的性心理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情欲”正是这两部古典作品共同的立 意、结构、审美的关键所在;痛苦的生命展示一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性爱意识、 ( 儿子与情 、鲁迅、胡适、茅盾婚恋心态与情结阐释、莫言小说中的性意识 5 硕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 弓兼评( 红高粱) 则对几位作家的性意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读者从另一个 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这些作家。 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初期到中期,这是精神分析批评在新时期的沉寂期。对新 鲜理论的热情被对理论的沉思所替代,同时由于更多、更新的理论的涌入让批评家 们应接不暇,精神分析批评进入一种蛰伏期。批评界被其他更新鲜的理论喧嚣着, 这也正是九十年代的真实状况各种理论相继传入,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批评家 对精神分析的思考却从未停滞过。综观本时期的精神分析文本,我们会发现弗洛伊 德主义中几乎所有的概念都在批评文本中出现: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里比多、 刨伤执着、童年性心理、俄狄浦斯情结、梦呓、压抑、焦虑等。其中,颇有建树的 则是对作家的深入分析,尤其是对几位现代作家的精神分析。它们将作家分析引入 了一个更新的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这些研究与思考更多的集中在这几位作 家身上:郁达夫、沈从文、鲁迅、施蛰存、曹禺等,让我们既更深刻地了解了作品 中所塑造的人物,也从另一个角度,更深刻地了解了作家,甚至对许多文章中在无 法理解的谜团做了自圆其说的解释。 如苦闷与自责对于曹禺及其作品的精神分析、( 雷雨 中的“替罪羔 羊”、原始崇拜与曹禺的戏剧创作、“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 这几篇文章,都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曹禺和他的创作进行了解读,挖掘出深藏在作 家内心的俄狄浦斯情结,以及这种“情结”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就连作家 本人也颇困惑,说不清,道不明的。还有众多的关于鲁迅等作家的精神分析文本, 这些文本都深入挖掘了作家的潜意识,得出了与以往的研究决然不同的结论,引起 了批评界的重视。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批评文本不仅仅是单一的精神批评的视角, 它们包含了更宽阔的视野,融入了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的内容,更显示出其深 度和广度。这是因为,当我们的精神分析批评发轫之际,不仅同时看到西方心理学 近百年的累累硕果,而且受到当今文化交融氛围的浸染,所以一开始就呈现出兼容 并蓄的宽广胸襟,这也使得精神分析批评在作家研究的领域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 度。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是精神分析批评的又一次高潮。女性主义的异军 突起使精神分析重现了其在2 0 年代、8 0 年代的火热。精神分析作为女性文学的一 个重要的理论来源和批评依据,在女性主义批评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当然,此时 的精神分析文本不再是独立的精神分析,我们看到它和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紧密联 系在一起,既显示出它作为一种批评思想的深刻性,也显示出它的兼容性。学者型 批评家孟悦、张京媛的女权主义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涉及到将精神分析理论与 6 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糅为一体的层面,通过对弗洛伊德式的男性中心主义世界的 解构达到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改造和重建。而香港学者林幸谦对张爱玲的研究则是自 觉的将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糅合在一起,而且还加进了一些后结构主 义、女权主义的因素,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研究张爱玲的专著有阅读张爱玲、 荒野中的女体一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i 、女性主体的祭奠一张爱玲女性主 义批评。除此之外,戴锦华、王绯都是本领域的辛勤开拓者,他们或在电影领 域或在女性作家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最突出的成果。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中国女性作 家女性意识的觉醒是紧密联系的,这段时期的很多研究文章都集中在几位女性意识 突出的女作家身上,如王安忆、张洁、陈染等。 7 硕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r 。s1 h e s i s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几个概念在中国精神分析批评中的运用 新时期以来的精神分析批评文本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运用,主要表 现为对以下几个概念的使用:潜意识及其人格理论、俄狄浦斯情结、性本能。以下 的文字分析了这些概念在新时期以来的精神分析批评文本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在运 用过程中显示出来的本土化的特点。 ( 一) 潜意识与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部分,与之对应的人格结 构即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文学作品是作家的自日梦,它包含了作家意识与潜意识 层面的内容,而文学批评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析梦来揭示人物潜意识、构建出作家 人格精神气质的过程。通过对作品这个白日梦的分析,来解析人物,并从更深 刻的心理角度来探求作家的潜意识,推断作家的人格构造,是精神分析批评最常用 的手法。弗洛伊德正是通过对哈姆雷特的分析,揭示了其弑父娶母的潜意识,并认 为“莎士比亚已经有意识地完整表达了始终存在于哈姆雷特身上的潜意识”。,而 “莎士比亚是把哈姆雷特作为能够发泄自己无法忍受的情感来写的”。o 文学创作本身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一点早就为人们所认识。中国古 代文论中也有着深厚的心理批评的传统,毛宗岗、李贽评点水浒,多为对人物 的心理评判,所谓文如其人、风格、气质都与作家创作心理关系密切。但这显然与 旨在挖掘人物潜意识的精神分析批评很不一样,从 的创作心理论略 一文,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心理批评与精神分析的不同,因为,在这篇文章里 正合壁了中西不同的心理解析方法。文章既分析了蒲松龄在刨作过程中显在层面的 心理机制,如:受“以文为戏”的传统而在创作中保持的自娱、娱人心理,因怀才 不遇、屡试不第、生活坎坷而表现出的苦闷不平的心态等,又有对蒲松龄潜隐难言 的情与性的潜在心理的剖析,揭示了作家长期遭受压抑的“原欲”。毋 心理批评: 是一篇典型的将文本作为作家的“白日梦” 来进行分析的论文:“这篇小说真正的主人公是作者自我陛下,她在无意识中把自 我分裂为母女两代人的形象,就象梦的工作那样进行乔装改扮、转移改制一番,实 。韦勒克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2 7 页 。琼斯哈姆雷特的父亲之死。( 当代文艺探索1 9 8 5 年第3 期 。朱振武 的创作心理论略,( 5 c 学评论,2 0 0 1 年第3 期 8 际上是一种自我表现,宣泄自己隐蔽的感情,释放被深深压抑了多少年的病症,以 得到心理上的治疗。”o 完全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将小说作为张洁的梦来进 行分析,从而挖掘出作家潜意识里的“恋父情结”。 当代西绪福斯神话史铁生小说的心理透视通过对作家创作主题、叙事 策略、语言表达的分析,透析出作家的残疾意识、自卑心理和宿命感。这样入木三 分的分析,就连作家自己也慨叹不已,在写给编辑部同志的信中,史铁生慨叹到: “文中论及的那个史铁生很象我,我看干脆就认为那是我吧。”并笑言“老窝已给 人掏去了。”。 王晓明的所罗门的瓶子是一篇十分典型的揭示作家潜意识的精神分析批评 文章,虽然在这篇文章中,王晓明绝口不提潜意识,却时刻在揭示着张贤亮在创作 过程中的潜意识心理。应该说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精神批评文本,作者从作家所塑 造的男性的叙事人以及这个叙事人身边的女性的分析中,发现了作家的意图( 理智) 与塑造的形象之间的背离,或者说,作家塑造的形象与他想要的形象并不一致。他 在文中写到:“张贤亮分明是满怀爱意地领着那个叙事人走进小说,现在却不由自 主要和他疏远起来;他分明是在频频首肯他的自我辩护,却又同时在各种场面有力 地谴责了他。”。张贤亮的感受记忆与他理性意图之间的矛盾,显然日益尖锐 了。”“张贤亮再怎样竭心尽力,把马缨花们都写成死心塌地的女奴,他对女性那 种发自心底的感激,那种不可遏制的要向她们讨温暖,寻依靠的冲动,毕竟会不断 的溢泄出来。读者仔细体会就可以发现,所有这些女性人物在有一点上都非常相象, 那就是他们对那个男人的怜爱,那种近于母性的怜爱。无论是乔安萍对石在的关怀, 还是韩玉梅对魏天贵的体贴,也无论穆玉珊对龙种的困境的理解,还是马缨花望着 章永磷狼吞虎咽时的笑意,甚至黄久香最后对他的诅咒,都使你感到一种温情,一 种怜悯。那也许是爱情,但却很少有那种对强有力的男性的渴求,而更多的是一种 母性的给予;那确实是宽恕,但却很少有深究原委之后的通达,而更多的是一种居 高临下的迁就,一种夹带着怜爱的姑息。也许,正因为不愿回味那接受女人保 护的屈辱境况,他今天才这样坚决地要在他们脸上添加那种对于男主人公的仰慕神 情? 可惜,他的情绪记忆又一次破坏了那个叙事人的企图,他极力想要显得比马缨 花们高过一头,可结果,读者发现她们竞常常是用了俯视的跟光在看他。”在文章 在中,作者还大量使用了这样的字眼:“张贤亮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但 他似乎顾不上这些”“也许张贤亮并没有意识到”。在剖析张贤亮的潜意 。王纪人心理批评: ,上海文学1 9 9 1 年第2 期 。史铁生写给编辑部同志的信,文学评论1 9 8 9 年第l 期 9 硕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识心理的同时,王晓明也强调了无意识在文学创作的过程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 有时甚至是连作家本人也无法控制、无法预料的,他在创作中起着有时甚至是决定 性的作用。作者在文章中将人类的潜意识比做是渔人从海底捞起来的所罗门的瓶 子,一旦打开就无法控制,“虽然,和那个渔人不同,张贤亮的瓶子并非是从海底 捞上来,而就埋在他自己的心底;从所罗门的瓶子里钻出来的是魔鬼,而从张贤亮 的灵魂深处,不仅冒出了种种有关背叛行为的阴暗记忆,更涌现出许多对于女性温 情的动人印象。但是,在懊恼于不能控制自己所释放的力量这一点上,他却和那位 渔人最初的神态颇为相似。”潜意识不可捉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正是弗洛 伊德所提出的;但王晓明在在强调潜意识的不可控制和对文本具有的潜移默化的影 响的同时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们常说,中国作家的痛苦首先表现为一种外向 的忧患意识,这当然不错,但我要说的是,痛苦还赋予了中国作家另一样东西: 那就是内在的反省与忏悔意识。”。而这种反省与仟悔就是要将人类的潜意识 释放出来,以摆脱困惑、求得精神的平衡。在王晓明这里,文学创作就是用审美的 感觉照亮人类内心深处最为隐秘的心理活动,文学创作与批评对作家及作品人物的 潜意识的表现与挖掘实际上最后归结于对人性深层蕴蓄的悟知,在这个层面上,王 晓明肯定了作品中自然流露出的潜意识。 依照弗氏的观点,人类的潜意识里装满里比多,它是人类的性本能,一种原始 的欲望与生命的内驱力,梦则是人类潜意识的满足,或者就是人类性愿望的满足。 但从我们所看到的一些精神分析文本中显示,中国作家的潜意识结构里,占重要位 置的似乎并不是什么性冲动,而有着更多的其他的内容。 成知辛的 关于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变态心理描写对几部现实主义作品进行了 人物潜意识的挖掘。文章在梳理了西方著作中的变态心理描写后,对中国经典的现 实主义文本如红楼梦、子夜、茶馆、祝福、阿q 正传等中的人物变态 心理的描写进行了解读,强调了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变态心理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 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本质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在推断作家潜意识时, 发现了这样的内容:“如果从一个民族长期的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特点,对人们的 潜在的影响去分析,那么由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旧社会各不同阶级、阶层 广泛地、不f 司程度地、往往又是自己意识不到地存在着阿q 精神,能不能说,鲁迅 以惊人的敏锐与深刻,将这种集体潜意识暴露出来,痛加针砭? ”但是,在 我国,封建意识统治了那么久,以至有的参加乃至领导革命多年的同志,还存在自 己意识不到的封建观念,甚至在特定情况下,严重影响自己的行为而不自知。能不 。王晓明所罗门的瓶子,上海文学) 1 9 8 6 年第2 期 1 0 能说,巴金在这关键处,恰恰是准确、真实地表现了一个出身于中国封建家庭的革 命者( 况且是还未找到马克思主义的) 意识层底下的,封建观念支配的潜意识? ”。 在众多的精神分析批评文本中,我们都能看到同样的结论:中国作家的潜意识 里,有的不仅仅是里比多、性本能,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深植于中国国民 思想中的内驱力,或者说,它已经作为一种潜意识存在于深受其熏陶的中国知识分 子的大脑里,并影响着他们的种种行为。批评家们也发现了这样的事实:鲁迅、郭 沫若等作家的无意识中包含着更多的社会内容。作为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也的确可 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无意识结构与西方所讲的无意识结构是 有区别的。也许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人确实有着与西方人不一样的潜意 识结构,从而也具备了不一样的潜意识语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儒家的这条准则让我们读出了中国文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文以载 道”的口号喊了几千年,关注社会、干预社会,一直以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的信念贯串着中国文人的整个历史。于是,在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中,用文学的方 式参与社会的改造成为文学创作的真正使命。无论是写“狂人”,还是写性变态或 者是表现人物的潜意识,写作最终的晷的在于揭示社会的丑陋与不合理,表达社会 不合理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从而达到提醒的作用,引起疗治的注意。所以,无论是 在“五四”时期,还是在8 0 年代初新时期文学的繁荣期,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作 者们更是不遗余力地以写作来关注整个社会。作家的这种倾向使得文学批评不 得不考虑到这一点,而评论家自身也有着同样的愿望,也有着“兼济天下”的社会 责任心,因而必然地在批评的过程中竭力去解读其中社会批判的因子,中国精神分 析的社会批判的特点也由此而成。 诚如精神分析与五四小说现代化一文在分析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 化运动是得出的结论:“在鲁迅的小说里,作为潜意识冲动的对立面,往往是冷硬 的社会意志,而着眼在畸形道德对人性的扭血。潜意识的表现也很少是人的自 然性的直接显露,而常常通过积淀了社会内容的人格内在冲突显示出来。透过个人 的心理病态,窥见和谴责社会病态,几乎成为鲁迅小说的一种思维定势。就整 个五四文学来看,五四急于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