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我的论文.doc_第1页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我的论文.doc_第2页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我的论文.doc_第3页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我的论文.doc_第4页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我的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鉴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面积小的状况,城市在开发土地时能否充分发挥土地的最大限度的利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集约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了解土地现状后制订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案十分有必要。本文选取成都市为实证做了一个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做一个评价,并在此中提出相应的改善办法。分析得出结论,近几年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发展经济同时也要兼顾生态和社会方面的发展,集约利用程度还需要加强。关键词:土地 集约利用 成都市 评价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urbaneconomy,giventheconditionoftheourcountrypeoplemuchlessarablelandareaissmall,thecityinthedevelopmentoflandcangivefullplaytothemaximumlimitoflanduseisaproblemtosolve,intensiveutilizationisparticularlyimportant.Soafterunderstandthepresentsituationoflandtodevelopasetofscientificevaluationschemeisverynecessary.Thisarticleselectschengdumadeaforempiricalanalysis,usingthefactoranalysismethodtodoanevaluationofintensivelandutilization,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improvementmeasuresinthis.Analysisconcludedthattheconstantimprovementinchengducitylandintensiveutilizationlevelinrecentyears,butatthesametimealsoshouldtakethesocialecologyandeconomicgrowthinthedevelopmentofintensiveutilizationdegreeneedtostrengthen.Keywords:land,intensiveutilization,chengdu,evaluation1.绪论城市是人类高度活动并集中的场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对周边资源的消费和使用对周边环境和城市化进程产生巨大影响。城市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盲目追求土地的扩张,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将带来的后果,这种扭曲的发展方式已经逐渐被全球予以高度重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势必会增加对各种资源的消耗,在有限的城市土地里扩展建设用地无疑只有大量占用农地,这使得土地空间发展极不平衡。王晓艳,邓良基等1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崔娟敏等2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进行了评价。李焕等3以浙江省为例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土地集约利用做了评价。王金地,欧名豪等4用FUZZY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扬州市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谢天,濮励杰等5运用PSR模型把南京市栖霞区城乡交错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探讨了其集约利用的特点和方法。王明舒等6利用云模型评价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上述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帮助。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土地部门借鉴参考,在工作中更加顺手,实时掌控土地现状和发展趋势。2研究区概况7成都市地处四川省中部,介于东经102度和104度之间7-1,市区以成都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河流交错,全市地势差异显著。全市东西长192公 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2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6万亩。2013年,成都市户籍总人口为1187.99万人,在全国特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重庆,居第四位7-2。成都市行政辖区不断的调整,形成今天9区4市(县级市) 6县的格局,即: 锦江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彭州市、都江堰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成都市户籍人口为1187.9万人,仅次于北京、上海、重庆。市区人口稠密,每平方公里达到2576人。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0多亿,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的第三位,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好。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听取党的号召在交通、医疗、教育、文卫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进步,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很大,近几年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机会又眷顾成都,发展前景相当广阔。3.评价指标与方法3.1选取研究方法所遵循的原则:3.1.1区域性原则:由于城市发展的水平和条件具有差异,在选取指标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必选和备选的方法可以让目标更加明朗,从而灵活的运用数据。3.1.2综合性原则:土地集约利用不单只土地利用集约的程度,它的来源归根于城市人口数量,土地使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率等更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应考虑进去。3.1.3层次性原则:在选取指标时可以参考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个是时间上一个是空间上的差异。使数据计算后更具有说服力。3.1.4多元性原则:在选取的同时还应结合当地情况选取与之相关相近的指标作为比较和参考,例如环境因素,经济水平等也可以考虑进去。3.2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8土地利用率:反映土地总的利用程度。土地集约利用度:人们为提高土地收益在单位面积土地的投入密集程度。容积率:建筑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土地报酬递减规律9:是指在技术不变、其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不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人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边际报酬)迟早会出现下降。这里的土地报酬,可以理解为土地产品的产量,体现了土地的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理论10:既满足于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对下一代人经济发展需求不产生影响的发展。3.3选取方法数据标准化处理:也叫标准差标准化,经过处理的数据符合标准正态分布6-1,即均值为零,标准差为1。 其中为样本数据的均值,为所有样本数据的标准差。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去掉了量纲,使得计算过程更加准确和方便。3.4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研究3.4.1评价指标选取土地集约利用是以社会、经济、生态考虑为前提,在选取指标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切实反应集约利用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人结合数据的易得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选取了以下9个指标。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经济因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因素人口密度人均道路面积建设用地面积生态因素绿地覆盖面积建城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表一 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据标准化后的结果如下表11表二 选取指标体系表年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口密度人均道路面积建设用地面积绿地覆盖面积建城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07-1.1757-1.2105-1.3797-1.6842-1.7528-1.2412-1.3378-1.4527-1.55572008-0.9106-0.8968-0.9721-0.7179-0.8587-0.4562-0.8505-0.6370-0.69032009-0.6557-0.6078-0.2846-0.29270.2793-0.8662-0.55480.1787-0.401820100.4630-0.1728-0.12060.09390.1899-0.3339-0.10061.29350.50692011-0.17650.41690.37900.48040.26300.36000.4036-0.55550.131920121.00611.00660.98280.86701.28711.12541.0989-0.03880.434820131.4494 1.4643 1.3952 1.2535 0.5922 1.4120 1.3411 1.2119 1.5743 运用SPSS.20进行分析得出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选取了前三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9.295%,说明它已经包含了所有信息中99.295%,足以具有代表性。表三 提取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因子特征根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15.28958.76158.76122.15523.94582.70631.49316.58999.295表四 因子提取结果和回归系数因子因子123123地区生产总值0.976-0.087-0.186地区生产总值0.9020.3030.29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0.981-0.078-0.16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0.8930.3140.316固定资产投资额0.9910.031-0.077固定资产投资额0.820.4220.372人口密度0.9910.0690.016人口密度0.7610.460.443人均道路面积0.8930.4410.084人均道路面积0.5270.7640.371建设用地面积0.946-0.121-0.263建设用地面积0.9280.2570.227绿化覆盖面积0.989-0.007-0.14绿化覆盖面积0.8630.3840.326建成区绿地率0.706-0.0870.701建成区绿地率0.2380.230.94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0.9570.234-0.15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0.6970.6690.25由于还不能明显的表达主成分的信息所以还要对其进行正交方差最大旋转,上面就是旋转后的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因子在变量1、2、3上有较高的载荷,主要是从经济效益方面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因此可命名为经济集约因子;第二因子在变量、4、5、6上有较高的载荷,主要是从社会方面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因此可命名为社会集约因子;第三因子在8、9、10上有较高的载荷,主要是从生态方面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因此可命名为生态集约因子。根据表中的因子回归系数和标准化后的变量原始数据,可计算出样本的各因子得分。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第个样本第个因子的得分;为该因子下第个指标的因子回归系数;为第个样本第个指标的标准化值。再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将各因子得分进行综合,得出样本的综合得分。式中为第个样本的综合得分;为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表五 成都市各因子得分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从表4可以看出,20072013年,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呈 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综合得分由 年的 提高到 年的 ,增加了 。从各集约因子得分变化情况来看,经济集约因子的得分在年前提高缓慢,徘徊在,但到了 年后,经济集约因子的得分迅速提高,从年的提高到年的,提高了倍;生态集约因子的得分从年的提高到年的,提高了,但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年上升到最高点后,年开始出现下降;社会集约因子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大,从 年下降到年的,下降了。可见,各集约因子发展很不协调,生态集约因子和社会集约因子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集约因子,这阻碍了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成都市2013年各个区市县的因子得分情况排名地区锦江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彭州市都江堰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排名分析:4.最后评价及建议 基于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使得我们从中产生一些思考,就我个人意见而言,可以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4.1.1制定总体规划。集约化原则是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成都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就要从总体规划上来下手。合理确定相应指标,恰当设定城市建设规模和时空发展顺序。遵循发展的科学化,可持续化,综合化原则。4.1.2完善市场机制。土地市场调节相当重要,在市场调节出现问题时政府要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控制用地范围,根据可持续发展状况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形成一套价格机制,市场调节的手要动起来,同时政府干预也丝毫不能放松。4.1.3搜查城市囤地行为。加大闲置土地囤积行为的打击力度,兼顾产业结构的转变和调整,加强土地的合理流转。4.1.4产业结构调整。成都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对周围环境产生了污染,以及资源利用不合理对周围资源产生的浪费,所以得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城市,统筹规划,将发展方式朝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4.1.5加大环保的资金投入。近几年成都市要发展田园城市,环保力度还需要加强,治理环境方面的投入也得增大,这样才距离目标更近一步。参考文献:1王晓艳,邓良基,郑华伟,邓云思 .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影响因素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学报.第25卷,第3期2008年6月15日2崔娟敏,季文光 .基于AHP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模糊综合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 第18卷第4期 2011年8月3李 焕,徐建春,李翠珍,徐知渊,范晓娟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浙江省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 .第30卷第4期2011年8月4王金地,欧名豪,胡传景 .基于 FUZZY 的城市土地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