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何香凝绘画艺术及其社会性研究.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何香凝绘画艺术及其社会性研究.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何香凝绘画艺术及其社会性研究.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何香凝绘画艺术及其社会性研究.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何香凝绘画艺术及其社会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术学专业论文)何香凝绘画艺术及其社会性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何香凝绘画艺术及其社会性研究 摘要 何香凝是一位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伟大革命家,是2 0 世纪中国画坛中风格 独特的画家,在6 0 余年的绘画生涯里创作了大量作品。本文立足于社会性这个 研究角度,探讨何香凝绘画艺术反映出来的社会状态以及确立其对于社会产生的 影响及意义。 本文首先从何香凝的绘画题材入手,分别论述何香凝在狮虎画、梅画和山水 画上的造诣,围绕“爱国主义一这个主题展开,表现她在每个历史时期不同的绘 画特点。其次,从何香凝的艺术活动入手,审视她所历经的艺术活动的艺术价值 和社会价值。以参与社团、远赴重洋、组织“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为节点,论 证她的这些艺术活动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和社会发展轨迹的有力见证,产生了极大 的社会影响。第三,将视角投放到何香凝绘画中的合作画,按照同盟友人、文人 雅士和母子情深进行分类,从而窥见那个时代画家群体的活动动向,折射出整个 画坛的发展状况,充分反映她合作画的价值。最后,在结论中作者再次对文章进 行总结,并提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何 香凝绘画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价值,有助于了解中国女性绘画的发展历程和全 面了解2 0 世纪中国画坛的发展状况,证明她在中国2 0 世纪绘画史上的崇高地位。 关键词:何香凝绘画艺术社会性 v 何香凝绘i 艺术及i t - i :l 会性研究 a b s t r a c t h ex i a n g n i n gw a sag r a t er e v o l u t i o n i s tw h oa p p l i e dh e r s e l ft oo u rc o u n t r y s r i s i n g 、f a l l i n ga n dm i g h t i n e s s a l s o ,s h ew a sag r e a ta r t i s to fc h i n e s ea r ti nt h e2 0 m c e n t u r y t h i sa r t i c l ei se s t a b l i s h e di ns o c i a l i t yt os t u d i e st h es o c i a lf o r c ew h i c hi s r e f l e c t e db yh ex i a n g n i n g sp a i n t i n g s t h i sa r t i c l ef i r s t l yf o c u so np a t r i o t i s m ,s t u d i e sh ex i a n g n i n gh o wt od r a wl i o n 、 t i g e r 、p l u mb l o s s o ma n dl a n d s c a p e , t om a n i f e s th e r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i nd i f f e r e n tp e r i o d s e c o n d l y , f o c u so nh e ra r t i s t i ca c t i v i t i e s ,s t u d i e si t sa r t i s t i ca n ds o c i a lv a l u e m a n y a c t i v i t i e si n c l u d i n gj o i n i n gi nc o n s o r t i u m s 、w e n ta b r o a d 、o r g a n i z i n g “e x h i b i tf o r r e l i e v i n gn a t i o n a lc a l a m i t y , b o t ho ft h e mp r o v e de v o l u t i v et r a c ko fn e o t e r i c r e v o l u t i o na n ds o c i e t yo fc h i n a , a n dh a dg a v eb i r t ht oh u g ei m p a c t t h i r d l y , f o c u so n t e a mp a i n t i n g , i t sc l a s s i f i e db yc o n f e d e r a t e s 、l i t e r a t o r s 、m o t h e ra n ds o n t h r o u g hh e r t e a mp a i n t i n g , w ek n o wa b o u ta c t i v i t i e so fa r t i s t s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a r ti n t h a te r a , c o n s e q u e n t l yw ek n o wt h ev a l u eo fh e rt e a mp a i n t i n g f i n a l l y , t h ea u t h o r s u m sl l pt h ew h o l ea r t i c l ea n db r i n g sf o r w a r da n t h e rq u e s t i o nw h i c hi sd e s e r v e r e s e a r c h e d t h i sa r t i c l ea l l o w s 髑t oh a v ean e w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o p i n i o no nt h et r u e v a l u eo fh ex i a n g n i n gi n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a r t ,i t sh e l p f u lf o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f e m i n i n ed r a w i n ga n dw h o l ec h i n e s ea r ti nt h e2 0 山c e n t u r y d e e p l y i naw o r d ,s h eh a dt h er e m a r k a b l es t a t u si nt h e2 0 t l - c e n t u r y sc h i n 雠a r t k e y w o r d s :h ex i a n g n i n gd r a w i n g a r t s o d a l i t y v i 何香凝绘i 田艺术及t c - i :t 会性研究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虹姻日期:冱星笸矿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 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日期:型翌:; 何香凝绘画艺术及其社会性研究 引言 在中国近代史上,何香凝是一位为民族进步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巾帼英雄,她 一生坚持真理,始终把手中的画笔作为武器,所以她在政治上和艺术上都占有极 高的地位。何香凝原名何谏,又名瑞谏,号双清楼主,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 1 8 7 8 年6 月2 7 同生于香港的一个大地产商家庭。何香凝的父亲何载凭借自己的 聪明才智,从一个杂货店起家,后来经营茶叶店、地产、大商店,由一个破落商 人家的儿子成为颇具声名的香港大富商。何香凝没有像一般富家小姐那样只满足 于丰厚的物质生活,而是凭着强烈的个性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她早年跟随孙中 山参加革命,是“同盟会一的第一位女会员,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新中 国成立等不同的历史阶段,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在她革命斗争的生涯中,绘画 贯穿始终,这些年我们也在越来越多的展览、拍卖会与书刊杂志上看到何香凝的 绘画作品和对其绘画作品的评论。追寻历史的线索,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何香凝的 绘画已经不再是革命家、领导人的闲暇戏作了。从其独特的绘画题材、艺术活动 等方面来看,特殊的时代,特殊的身份给了她绘画艺术不同凡响的风格面貌,使 其创作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可以说,她是位充满昂扬斗志的优秀画家。 何香凝绘画生涯的前期是从1 9 0 9 年到1 9 1 9 年的1 0 多年。学习日本画使她 “保持着浓厚的日本画风格,喜爱明艳色彩,形象生动”。1 狮虎画是这一时期的代 表作。1 9 2 0 年到1 9 4 8 年的二十多年,是其绘画生涯的中期。这一时期,她主要 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一心沉浸在水墨世界里一,2 多选择梅花、菊花、牡丹等 花卉题材,尤其是梅花成了她自喻和寓他的最佳选择。何香凝用其冷峻而坚毅的 性格和对斗争的颇多感受,创作出了极具个人风貌的“何氏梅 。新中国成立后, 何香凝在她晚期的绘画作品中除了表现花卉题材外,还将她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融入到山水画创作中,体现出了独特的艺术审美趣味。在长达6 0 多年的艺术生 涯中,何香凝用自己的绘画艺术渲染了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活动,这些艺术 活动沿着中国近现代史上救亡图存、兴国富国的发展轨迹,实践着何香凝的艺术 理想和革命理想。她和画坛名将交友切磋,创作了大量的合作画,拓展了在画坛 的影响力,建立了自己的画坛地位。 1 廖承志:我的母亲和她的画) ,人民日报 ,1 9 7 9 年2 月1 4 日 2 廖承志:我的母亲和她的画,人民日报,i 9 7 9 年2 月1 4 日 何香凝绘画艺术及其社会性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旨在重新认识和评价何香凝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价值和地位,在全面了 解2 0 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状况的同时,也有助于窥察中国女性绘画的发展历 程。在整个2 0 世纪,中国绘画呈现出了别样的生机和活力,不仅流派众多名家 辈出,而且佳作不断,异彩纷呈。经过5 0 0 0 年的发展,中国文化到了晚清已经 呈现出没有活力的状态。然而经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这样的推动,中国的 文化艺术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绘画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这样的 狂飙突进中,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亮眼的群体女性画家。 在追求个性解放的过程中,她们也为中国绘画破除陈规陋习不屈斗争,何香凝可 以称得上是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她的绘画艺术产生的巨大影响也是不可取代的。 何香凝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革命家,又是同时期画坛上的大师级人物。何 香凝是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巾帼英雄,她从青年时代开始就追随孙中山先生, 投入到各种社会革命活动中,是加入同盟会的第一位女性。她与国民党元老廖仲 恺结为夫妻,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 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特殊的政治身份和不 凡的革命生涯,掩盖了她在艺术上的成就,使我们关注她政治家身份的同时,忽 视了她的画家身份。所以,尽管对何香凝是伟大政治活动家、革命家的研究已经 相当充分,但是对于她是绘画大师且为女性绘画的领军人物的研究还太少。 中国美术史几乎是男性画家的天下,近现代的中国画坛,傅抱石、潘天寿、 吴昌硕等名家各领风骚,画派画风更是林林总总,但名垂史册的女性画家却没有 几个,许多杰出的女性画家则湮灭在历史中。千百年来,。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 封建教条一直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更别说女性艺术家的地位和艺术作品可以让人 接受。伴随着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中国妇女的解放意识逐步增强,直到五四新 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女画家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何香凝正是其中的先行者。 她不像一般富家小姐那样满足于荣华富贵,而是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她早年留学 日本,较为系统地学习绘画,后来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营养,使画风刚劲,独具 一格,并于1 9 6 0 年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探讨何香凝绘画艺术反映出来的社会状态并确立其对于社会产生的影响及 2 何香凝绘画艺术及其社会性研究 意义,阐述何香凝绘画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让世人了解到何香凝的艺术成 就和其革命成就一样辉煌,这就是笔者终要达到的目的。文章从何香凝绘画题材 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艺术活动产生的社会意义、何香凝合作画产生的社会意义 三大方面入手,审视何香凝绘画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独特地位。 第二节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何香凝具有传奇般的人生经历,画风刚健挺拔,这在中国2 0 世纪女性画家 中独树一帜。她与潘天寿、傅抱石、陈半丁、胡佩衡、汪慎生、吴镜汀、溥雪斋、 王雪涛、罗铭等画家的合笔创作,在整个画坛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和地位。史学界 关于何香凝是伟大政治活动家方面的研究比较充分,著述很多,但是对于她绘画 艺术方面的研究明显很少,这对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何香凝来说,无疑 是很矛盾的。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首先是关于何香凝传记式的著作,如李永、温乐群等 著的何香凝传、尚明轩著的何香凝传、吴琴著的邓颖超与何香凝、唐 续绢、刘士璋、安山著的宋庆龄与何香凝等。这些著作主要记述了何香凝的 革命活动,艺术创作方面少有提及,而有关其绘画的内容只是散落在文中的字里 行间,更缺少对其创作本身的评价。但值得一提的是,尚明轩、余炎光编写的双 清文集为何香凝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史实材料。 其次是回忆式的论著,如回忆与怀念纪念革命老人何香凝逝世十周年 一书中,就收有像儿子廖承志所写的我的母亲和她的画以及宋庆龄、女儿廖 梦醒等人对何香凝的回忆性的文章。另外,还有何香凝外孙女李湄写的 :梦醒一 一母亲廖梦醒百年祭中,也有对何香凝的追忆,这些都为研究何香凝绘画艺术 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依据。而廖仲恺何香凝研究廖仲恺何香凝学术研讨会论 文集则偏重对廖仲恺与何香凝在国民党党史和革命思想史的研究。 此外,何香凝的绘画作品集也为了解艺术家的艺术风貌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1 9 7 8 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何香凝画辑;1 9 7 9 年,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何香凝中国画选集;1 9 8 2 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又出版了双清诗画集和 何香凝诗画集;2 0 0 4 年9 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文化康体部出版了 何 香凝艺术精品集。这些画集收录了何香凝大量的绘画作品,让我们更加真切地 领略到了她的艺术风采。 3 何香凝绘i 田艺术及】乓 t 会性研究 第四,论述何香凝绘画艺术成就的文章较少,主要有1 9 7 8 年蔡若虹在l :美 术上发表的i :人间最美是心花纪念爱国画家何香凝先生,1 9 7 9 年郁风在 ,1 9 0 7 年7 月2 5 日 何香凝绘画艺术及】社会性研究 此,她号召全国女同胞“脱奴隶之范围,作自由舞台之女杰、女英雄、女豪杰捧, 以“无负此国民责任一。砑“何香凝正如其他和秋瑾有过或未曾交游过的女革命者 一样,在秋瑾的革命言行以及诗词和杂文等著作中,得到了很大的鼓舞,汲取了 不少力量。 何香凝正确地选择了自己的解放道路,拿起画笔积极投入到女性的 解放和民族解放的事业之中。她在自己所擅长的绘画中,勇敢地选择画狮虎,不 仅在于她要唤起民族之觉醒,还要唤起女性之觉醒。在众多男性画家主导的画坛, 何香凝的狮虎画不仅豪不逊色,而且别具一格,画出了女性所特有的大气,画出 了女性所特有的文气和霸气。“她是以狮虎勃发的气质、战斗的姿态、勇猛的形 象,呼吁人们起来冲决封建桎梏,唤起人们为复兴祖国而斗争,3 1 在这样先进女 性的影响下,有更多诸如陈撷芬、吴弱男、张默君、尹锐志、尹维俊、唐群英、 林宗素、沈佩贞等人沿着近代中国女性解放的思想轨迹不断成熟,成为了近代女 性觉醒的先锋,与男性共同担负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何香凝的狮虎画成为了中 国近代妇女觉醒和民族觉醒在绘画这个特殊领域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亮点。 第二节“何氏梅力 从2 0 世纪2 0 年代到抗战胜利这段时间,中国社会波澜起伏。在2 0 多年的 时间里,何香凝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比如陈炯明的叛变、廖仲恺和孙中山的相 继去世、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革命、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等,都使她的绘画艺术 随之有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何氏梅一的特点 1 9 2 0 年是何香凝绘画生涯的转折点。从日本回国后,她辗转于广州和香港, 绘画也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其中的日本风格渐渐褪色,而中国画水墨韵昧愈加 浓厚。“那几箱几箱的彩色色碟和绷在架上的绢面,很少被顾到了,她一心沉浸 在水墨画里。一3 2 何香凝在观念上的转变,还得益于传统一派的画家潜移默化的 影响,这时期共同作画的朋友,除高剑父、高奇峰、偶尔来之外,常见的是姚栗 若。3 3 姚栗若画承龚贤,极力维护传统画派,在常来常往中势必会影响到何香凝。 直到抗战胜利这段时间,何香凝的画作主要集中于松、梅、竹、菊等耐寒植物, 嚣秋瑾:精卫石序,秋瑾集 ,上海:上海古籍f h 版社,1 9 7 9 年,第1 2 2 页 为尚明轩:何香凝传 ,北京:民族出版社。2 0 0 4 年,第4 6 页 乐正维:充满斗争之意的诗画记何香凝的艺术活动 美术) ,1 9 8 2 年9 月 北廖承志:我的母亲和她的画人民日报 ,1 9 7 9 年2 月1 4 日 弘廖承志s 我的母亲和她的画 ,人民日报,1 9 7 9 年2 月1 4 日 1 2 r 香鞋缭 艺术盟其社台性研究 其中尤以梅花最具特色。在近现代画坛上,画梅大家各具特色:吴昌硕所作梅花, 笔法多变,色艳而又沉着:陈之佛的工笔梅注重写生线条变化自然,装饰味浓 厚;关山月用浓墨横扫老干,焦墨面新枝,刚劲有力。而梅花在何香凝笔下又有 创新,是她经过脱胎换骨的磨练,呈现出的个人风貌,笔者称之为“何氏梅”。 首先,何香凝给传统梅干“曲如龙”的画法赋予了革命时代下中华民族的神 采风貌,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枝干艺术语言“斗梅”,即她画的梅干具有种 神武的姿态,飒爽的雄风,显得顶天立地,腾跃出世,势不可挡。在为梅干遣型 时,她往往用硬毫秃笔绘出老干的虬屈,老干之上疤节颇多,枝税坚韧少转折。 最富典型性的是她总在梅的主干上画出两笔新枝,直冲向上旁无枝蔓,或交叉 或平行,有如孤傲坚挺的利剑。这两笔新枝总是一笔到底,气贯始终渗透了画 家稳健的臂力。一幅作于1 9 3 4 年的梅图将这些特点一一体现,梅干苍老、曲折, 宛如一个饱经沧桑的武者,枝干的纹理虚实交替,节疤多而逼真,色泽略显素淡。 图1 l 梅1 9 3 4 年“ 图1 2 绿梅1 9 4 3 年”图1 3 梅2 0 世纪柏年代” 老干之上,两笔新技似腾跃而出,交相辉映,势气咄咄逼人。在她的笔下梅树 就像一个个英勇善战的战士,手持利剑在革命的洗礼之下越发成熟干练。几乎每 幅画中的这种气势逼人,运动感极强的枝干,都谱出了一曲曲斗志昂扬的雄壮交 响乐。她采用没骨、虚实线条和渲染等技法。强化铁干虬枝苍劲刚健的气质正 :i :i :墨潞黧? 嚣气盏嚣髅j ;嚣“”2 “ “采自i 雪梅:何香凝 石寒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3 0 页 何香麓缭i 艺术及其牡会性研究 是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其梅作总有一种扑面而来的阳剐之气,营造出具有生 命活力和时代象征意义的梅花的独特视觉形象,这些出自于一个女性画家之手也 是比较罕见的。何香凝正是用女性文气的笔触加之自身特殊的人生经历,浇铸出 了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久经血火磨练、不畏艰险、顽强奋斗精神的梅花。 其次,她画梅的花朵,更好地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豹理解和对传统中国画 意蕴的把握。一方面她采用勾勒法,勾出的花瓣极富有弹性,在梅花的线条上努 力经营,洒脱而不失章法,老练又颇有新意。另一方面她用没骨法,笔尖蘸墨点 花瓣,使花朵不是朵朵呆板,而是造型各异,随势而走,错落有致,几乎朵朵有 立体感,瓣瓣绽现神采,既有浓浓的文人书香气,又有鲜明的时代朝气,辉映着 祖国百废待兴的迫切时局,迸发着人民团结抗争的昂扬活力,是一种折射时代特 征的艺术语言。 另外,“何氏梅”以气势为胜,故在布局方面,不论横幅直 幅,总有破土而出、力拔山兮之势。梅干或从下向上,或倾斜 而出,配合两笔新枝,奔腾向上;其题款多作长行以增布局 之气势。这样一来她的梅作便形成了一种老干劲枝奔来眠底 的构图风格。这种构图使整个画面沉稳扎实,情意酣畅淋漓, 最大限度地展示了梅花的形神美和韵律美。选种艺术美,正符 合何香凝的心境和心态,也符合表现中华民族雄伟气魄的需 要。 在梅花刨作上,何香凝主张直面现实,努力确立自己的画 梅风格。她的“何氏梅”形式感极强,潇洒驰骋,独具匠心。 画之气韵格调学别人是学不来的,关键在于画家本人人品的高 低修养之高下。在近现代面坛上,没有哪一个女艺术家像何 香凝这样既能为国革命,又能在艺术领域追求探索。何香凝有 着坚强的品格和勇于奋斗的精神,画笔下自然韵致高、生气足。 等 但作为艺术创作而言,某种固定不变的图式语言,不能深刻地 图1 4 梅1 9 4 4 ” 反映作者的内心独自,必定扼杀创作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传统画梅,虽然用梅寄 寓坚贞的人格美但大多数是用于表现个人的清高和孤傲何香凝唾梅,则更注 ”采自i 何鲁麓笔木精昌集 澳九,采n 特别行政匡民政总署文化嚷体鄞m 艟,2 0 舛年 1 4 何香凝绘画芑木其牡台性研究 重梅花带给她的表达革命情怀,展现顽强个性的快感。梅花冰清玉洁的气质、坚 定不移的品格虽然符合何香凝一定方向性的心理图式 但尚未完全淋漓展现于是,在她的重新整合下,梅花形 象发生了局部的“变形”多了直冲向上的两笔新枝, 使之更加符合何香凝的心理图式。“何氏梅”的成功既是 她的创新所在,也是体现其艺术个性、生命节奏的艺术符 号。通观她的梅作,既能领悟到梅花象征功能所达到的思 想高度,又能融进气韵生动的梅之灵魂胜境。有了这样的 审美感受,我们不得不说“何氏梅”就是解读何香凝绘画 艺术的一把钥匙。 二、铮铮铁骨梅的品格 图1 5 梅花1 9 3 6 年” 这一时期,梅花题材被突出表现并不是偶然的。梅花争霜斗雪、高洁孤傲的 内在品质,尤其能够满足何香凝的审美需要,成为她鹤立于混沌的尘俗之外、不 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与坚韧情操的象征。梅花这一典型的文人画题 材,发展到此时,被广大爱国画家所喜爱。这些也都来自于梅花自然美的社会性t 如果梅花没有傲霜斗雪的自然性,那么就不能用梅花比喻革命者的苦斗不屈也 就不能将其喻作革命的艰苦卓绝。在这样特殊的年代里,梅花既是爱国莉家报效 祖国的拳掌之心的艺术选掸,又是他们热爱祖国的真实写照,更是他们作为爱国 主义画家光明磊落心迹的见证。当然在屡遭国民党右派的排斥与打击、抗同救国 的抱负不得实现的情况下,何香凝的梅作不仅体现出了一种孤芳自赏的浓重悲剧 色彩,更体现出何香凝坚持理想节操的傲岸精神。梅花对人格的象征意义不论在 于群体还是在于何香凝这个个体,都被发扬光大,并被注以新的时代精神。 首先,梅花是何香凝用来自喻的载体我们可以从她的写梅经历和众多咏梅 诗中看出。当北伐军节节取胜,国民政府迁至武汉,但蒋介石在江西南昌设卡, 不准革命人士经过何香凝借同女儿、鲍罗廷夫人、彭泽民夫妇等人绕道去武汉 途经大庚梅岭。女儿廖梦醒回忆说:“那时梅岭为大雪覆盖只有红、白的梅花 盛开,非常美丽。在大庾等船期间母亲一个人折返梅岭,专程观赏梅花,不仅 因为她本是一个画家,更是因为革命的坎坷道路上见到盛开的梅花,使她百蒋交 ”采自i 雪格:何香凝1 石皋庄:诃北教育出版社舢年第l 辨页 1 5 何香凝绘画艺术及其社会性研究 集,赋了重游大庾岭( 一九二六年北伐图中) :诗一首:十月重观岭上梅,黄 花笑雪傲霜开梅兰菊竹同时会,羡却庾山独占魁。一3 9 就是到了晚年,何香凝 依然不忘画梅。1 9 7 0 年五一节前夕,她因肺炎住进医院,“精神好的时候,就坐 在床上,将画纸夹在画板上画梅。一4 0 在看到这些资料时,我们不难体会何香凝 的爱梅之心。在她心目中,梅花是清丽脱俗、高洁飘逸品格的象征,梅花呈现出 来的并非是单纯的表面的形态特征,而是由其各种形式整合成的内在结构。“先 开早具冲天志,后放犹存傲雪心。独向天涯寻画本,不知人世几升沉。一4 1 是她 如梅花一般傲霜斗雪、坚忍不拔:“岭上迟开有所思,风吹雨打最高枝。忍看半 壁河山异,铁骨冰心正义持。一4 2 是她如梅花一般不畏艰难、铁骨冰心。梅花的 飒爽英姿以及凌寒傲雪的气质,与何香凝自信、昂扬、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相 契合,酿制了何香凝在艺术道路上执著追求的结晶。 其次,梅花是何香凝用来喻他的载体。梅的品格与何香凝抒写不畏严寒,顽 强抵抗的革命战士之精神不谋而合,正如何香凝题诗:“一树梅花伴水仙,北风 强烈态亦然。冰霜雪压心犹壮,战胜寒冬骨更坚。川3 何香凝笔下的梅花也正是她 赞扬革命者不怕牺牲,爱国救国的真实写照:“河山不复头宁断,逆水行舟勇向 前。”何香凝选择梅花是其在罪恶重重的政治环境中寄情明志所使然,体现了她 对革命战士的革命气节的讴歌。民主革命力量与军阀官僚的较量,中国人民不屈 不挠的抗日战斗,铸就了她笔下如同利剑一般的象征着中国无数革命战士的梅 花。她自己就曾说过:“我画的画主要是一种宣传作用,还有鼓励人家的爱国情 绪的作用。一艏 再次,“何氏梅 的形成,是时代环境对她的强烈感召。何氏梅 并非源于 何香凝灵感的偶然触发,它没有出现在别的画家笔下,而偏偏由何香凝来成就, 完全是因为何香凝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下经历了不平凡的世事,由此产生了独特的 审美理想。虽然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然而接下来南北军 阀的混战和从3 0 年代开始的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局面依然黑暗,直到抗战胜利, 挣廖梦醒:我的母亲何香凝,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4 年。第4 l 4 2 页 柏廖梦醒:我的母亲何香凝,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4 年,第8 2 页 们何香凝诗画集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2 年,诗篇 1 9 2 9 年题画梅花 犯何香凝诗画集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2 年,诗篇- - 1 9 3 9 年题画咏梅 何香凝诗画集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2 年,诗篇- - 1 9 3 5 年题i 画梅花 q 何香凝诗画集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2 年,诗篇1 9 4 3 年香港沦陷后赴桂林有感 凤凰卫视:绘我情深) v c d ,珠海:珠海特区音像出版社,2 0 0 6 年何香凝生前秘书廖承慧在接受采 访时说 1 6 何香凝绘画艺术,! 乏j 社会性研究 中国才由衰败走向振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推动了人们更进一步地投身于救国 救民的斗争,“何香凝从这次伟大反帝爱国运动中,看到了人民的要求和力量, 给予她以很大的启迪。她和廖仲恺一向抱着不断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为着中国 的民主革命大业奋斗不息,现在面对着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的新形 势,又在孙中山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的言行带动下,便同孙中山一起与时俱进, 也开始了顺应历史潮流的转变。川6 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起来,突出地表 现在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加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坚忍不拔地为捍卫民族尊严和 国家主权、为救亡图存而斗争。“一个国家在和别个国家交战中对于美术这支军 队是不可缺少的。州7 何香凝没有囿于艺术的象牙塔,和广大爱国画家一样把美术 当作武器,或抒写个人的爱国情感,或举办画展、募集捐款,激励人们的爱国主 义情怀。蒋、汪背叛革命,1 9 3 1 年的“九一八修事变,1 9 3 7 年的“七七事变 , 接连而来的国家灾难没有让她消沉。她在广州组织“女届出征军人慰劳会 ,为 筹款她作画并参加字画义卖活动;广州发生“沙基惨案 ,她率贫民医院、光华 医院的医务人员赶赴现场救治受伤的群众,并组织演讲团,揭露帝国主义残杀同 胞的罪恶行径;在上海组织“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一,募捐所得全部资助东北人 民抗日。孙中山先生和丈夫廖仲恺的去世都没有打垮这位坚强的女艺术家,反而 更加激发了她的斗志,使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作、所感挥置于纸间笔端。 特殊的时代环境孕育着何香凝热情的理想。在硝烟弥漫、民不聊生的时代,“何 氏梅被赋予了强大的生命气息、时代精神,化作她自我慰藉且划破长空的一声 长鸣,成为反映时代旋律的艺术形象。 第三节山水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基本胜利。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压迫和一百多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一起被 中国人民埋入历史的坟墓。中国人民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激励了世界人民,特 别是第三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斗争勇气和胜利的信心,对国际局势 和世界人民斗争具有深刻的久远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何香凝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走社会主义道路,热心侨务工作,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何香凝在新 撕尚明轩:何香凝传) ,北京:民族f i i 版社,2 0 0 4 年,第1 0 4 页 7 黄茅:略论战时美术 ,杨益群编著:抗战时期桂林荧术运动 ( 下册) 桂林:漓江出版社,1 9 9 5 年 版,第4 1 6 页 1 7 何香凝绘目艺术厦其社会性研究 中国成立后,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在何香凝绘画晚期的这段时间里。除了花卉 题材外,更引人注目的是能够反映她内心变化以及艺术审美理想变化的山水画, 使她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随之跃然纸上。 一,山水画的特点 如果说松梅竹菊是何香凝人品的写照,那么山水则是她广阔胸襟的立体再 现。何香凝的山水画经历了从早期带有明显日本风 景画风格到后来中国文人山水画风格的转变,这也 正符合她艺术发展的轨迹。2 0 年代后半期,何香凝 的山水画在一段时自j 里仍带有明显的同本画特征, 对天空和水面大面积地染以墨色,再以彩色颜料勾 染点擦比如月下小景便是这类风格的代表作。 但是我们从这幅画中看出,何香凝已经开始注重对 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兼用日本风景画和中国山水 画的风格手法,有了中国山水画的勾勒、点苔。从 h 、1 、“4 h 2 0 世纪2 0 年代术开始,何香凝的山水画逐步走向图1 6 山水( 局部) 1 9 2 9 年” 成熟,能够熟练运用古代山水蕊的基本章法,并结合日本画特长。1 9 2 9 年何香 凝根据浙江上虞白马湖所作的山水画,是该阶段代表作线条虚实兼有,笔力道 劝,被染墨色富于变化,加之花青、储石、水墨的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