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作品《雅舍》教案.doc_第1页
梁实秋作品《雅舍》教案.doc_第2页
梁实秋作品《雅舍》教案.doc_第3页
梁实秋作品《雅舍》教案.doc_第4页
梁实秋作品《雅舍》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梁实秋作品雅舍教案 一、教学要求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情怀 2.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 3.了解与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 二、教学设想 1.重点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言简意丰、谐趣横生语言特点 2.安排2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一1987)北京人原籍浙江省杭县名治华字实秋笔名秋郎、子佳、程淑1915年进清华学校1923年留学美国曾入哈佛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光华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青岛大学、中国公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教授;1949年到台湾历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主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编辑译馆馆长一生著作甚丰散文有雅舍小品卜、二、三集行世文学批评论文集多种经近40年的时间独力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40卷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 1939年4月随国民政府教育部教科用书编委会迁来重庆北碚1940年同社会学家吴景超夫妻在北碚主湾(今梨园村)购置平房一栋以吴景超夫人龚业雅之名命名为“雅舍”1943年梁的夫人程季淑车子女也由北京来此团聚“难舍”系砖杆木架瓦顶尖壁有尽6间分高低两蹬梁实秋佳一室一厅实乃是一栋典型的“陋室然而.梁实秋住进后却宾客盈门一批骚人墨客经常聚会于此吟诗作画弹琴对今热闹非凡梁实秋在雅舍寓居了7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雅舍小品为其成名之作名噪于世久传不衰1949年梁实秋去台湾将在此写作的34篇雅舍小品汇编成专集出版仍定名为雅舍小品)深受读者欢迎后再版达60余次成为全世界的畅销书梁实秋在台湾又继续写作出版了雅舍小品续集、雅舍小品三集、雅舍小品四集并以难舍为名系列出版了雅舍杂文、难舍译丛、雅舍怀旧等专集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难舍小品流传因此“雅舍”之名也不胫而走随雅舍小品名噪于世 雅舍小品的作者梁实秋擅长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不为人注意的场景用寥寥数笔的精确勾勒和恰到好处的雅淡幽默对中国文化或普遍人性加以谑而不虐的针砭文风淳正不走偏锋娓娓道来令人忘倦允称现代散文的不朽经典非大手笔莫办 (二)解题: 雅舍是梁实秋先生在四川定居的住宅名他的代表作便是散文集雅舍小品以后又出版了三本续集再加合集奠定了梁实秋作为散文家的不可动摇的地位而雅舍小品开宗首篇便是雅舍 本文命名为“雅舍”实际上是记述半山腰的一间陋室明明是“陋”却偏要称“雅”这表现了作者对所处战争年代的无奈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自嘲、自讽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的情致和心态 历代文人写自己居住的楼、室、斋、园的文章很多尽人皆知的陋室铭字数不多着重在表心迹至于刘禹锡的陋室究竟如何陋?实非“醉翁”之意不若“雅舍”本身描绘淋漓尽致使读者身临其境 (三)解析课文: 文章开篇简洁、自然像是闲来之笔但在读到“砖柱”“木头架子”“瓦”“竹南墙”“泥灰”的同时也从“孤零零”“瘦骨嶙峋”“单薄”“可怜”等词语中体会到作者不满的情绪既不满却又对“好感油然而生”可见其幽默由此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作者评价四川人造房子用了“经济”一词为什么在写到“雅舍”的时候用了引号像“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这样的句子用词逼真、细腻地再现了房子的简陋和不方便但在“赞美”“雅舍”的语境里“地板坡度甚大”“饭后鼓腹而出”似漫画一般很有分寸地表现出作者处之泰然的幽默感堂堂知名教授居此陋室本已无限辛酸而他偏以旷达超脱的胸襟从容视之以宽缓舒和的语气予以调侃自具雅人情致别有况味论住处作者说:“我不论住在里只要住得稍久便对那房子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对为友之道作者说:“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论生活环境.作者似乎是在审美:“邻人轰饮作乐唯晤诗章隅隅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难而来破我岑寂”陋室多有不便却能挖掘出它的许多可人之处柳话听声锣鼓听音言外之意也很有分寸地表现着作者闲适、散淡、不与人争的生活态度 从对“洋鬼子”“鼠子”“蚊子”的厌烦中.我们看到作者用了“骚扰“”“猖撅”这或可理解为作者内心的不满对生活、对战争的不满回设有直抒胸臆的愤怒和反抗所有的仍然是对“月夜”“细雨”的欣赏对“简朴”之风的追求对“似我”“非我”境界的陶醉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总结大意 (1)记叙我住的“雅舍”最是经济(虽不能蔽风雨却有它的个性) (2)记叙“雅舍”的地点荒凉(个性之一) (3)记叙“雅舍”的(人、鼠、蚊)三声(个性之二) (4)记叙“雅舍”的三景(月夜幽绝、细雨有趣、大雨惶悚个性之三) (5)记叙“雅舍”的陈设(简朴)(个性之四) (6)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 (7)说明“雅舍小品”的写作因缘 主旨: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篇末(6) (二)讲析课文: 1.赏析“雅舍”自有它的个性和风格 其一“雅舍”筑在半山腰前临稻田后接棒莽围以竹林、水池田阳一亦俗亦雅的自然之地;其二“雅舍”简陋、仅能蔽风雨、又不回雨;和人共一套房常有“隔壁戏”;又有鼠、蚊相扰但“雅舍”之“雅”却在有光或烟雨穿窗相亲嵌镶着一幅“米氏”山水更丰要回为人处世的“雅”:文中以谐谑的语言说壁间不挂星要的照片也没有牙医的博士文凭;更不需张贴电影明星画片以各种发式招徕顾客似理发馆等这些文字颇具英国式的幽默感 这篇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作者以简陋为美、以清贫为乐的独特审美心态抒写了既亲切又闲适的生活情趣“雅舍”外观不美结构不牢位置偏僻既不能挡风蔽雨又不能隔绝邻里干扰黄昏时“聚蚊成雷”入夜后老鼠横行这般苦不堪言的居室作者却能超然物外细品生活的“苦辣酸甜”于烦中求安苦中作乐表现出一种豁达开朗、诙谐的个性特征因而客观的境遇及作者主观的体验却成为审美观照的对象处处为雅兴、雅趣、雅味所笼罩 本文的另一特点即表明了作者的处世态度一是对物质需求不存奢望也不追求十全十美;二是坚守独立的人格不攀附权贵不随意从俗 文章文笔轻松洒脱或自嘲自解或正话反说或文白相间或巧用典故形成言简意丰、谐趣横生的独特风格 2.欣赏作品的语言特点 对于梁实秋的文艺思想不宜多讲但求让学生简单了解或点到即止 要注重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通过“美读”的方式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吟咏(特别是对课文的第三、四段)有声有色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将对作品语言文字的玩味、鉴赏寓于无穷的审美享受之中 (三)课堂练习: 1.作者为何称他所住的地方为“雅舍”?答:表面上是因为同住者龚业雅之名;实际上有仿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室虽陋而吾人雅之意 2.作者认为四川人建造房屋的特色为何?答:最是经济 3.本文表现了作者的何种人生态度?答:随遇而安的达观(开朗脱俗的心境和安适自乐得生活态度) 4.从里可见“雅舍”的简陋?答:不能蔽风雨(第一段) 5.作者为什么认为“雅舍”可爱?答:(作者因为居住久了发生感情而发现)“雅舍”自有它的个性 6.“雅舍”具有些“个性”?答:地点荒凉;三声恼人;三景兼具;陈设简朴 7.本文与刘禹锡“陋室铭”一文有何神似之处?答:陋(第一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第二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六段) 8.本文的写作特色何在?答:文字简练修辞精当;语言幽默不堕俗趣 9.梁实秋主张散文写作应当如何?答:要深要远就是不要长 10.本文主旨何在?答: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篇末(6)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三 附练习参考答案: 一本题意在训练学生对课文标题的理解与把握参考答案:梁实秋的散文注重“趣味”这趣味绝非庸俗低级而是力求在不如意的生活状态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尽管住所破败而简陋在作者的眼中却十分的“雅”首先它位置极佳在半山腰可观日出可观山景二是它陈设简朴正合作者心意可读可写可睡即安更主要的它是“我家”既然卜居于此它在作者心目中就是最佳 二本题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提高鉴赏能力与审美趣味参考答案: 本文是由上而下静中写动 苏武文:“月色入户”用拟人化手法使月光有了人情味;“如积水空明”以水喻月耐人寻味然后用藻、荇交错喻月光下竹柏之影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在写明净的月光 归有光文:由上而下重在写动态 三段文字从意境来看皆写得风情摇曳诗意弥漫其意味神韵若相仿佛师承意脉隐约可见 词语解释: 奢望:因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的希望 臻zhn莽:茂盛茂密;盛多 岑寂:高而静;清冷 猖獗:凶恶而放肆失败;倾覆 俨然:形容整齐形容特别像形容庄重严肃 惶惊不安:形容惊慌害怕心神不宁 数见不鲜:多次见到并不新鲜 疏落参差:稀疏零落;稀稀落落;排列不整齐互相错杂 躬受亲尝:亲自动手做 因缘:佛教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其结果的条件缘分 油然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