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f r a n c i s b a c o n s e s s a y t h e n e w o r g a n o n , t h i s t h e s i s d e a l s w i t h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e x pe h e n c e e m p i r i c i s m b r o u g h t a b o u t t h e n se a n d t h e l o g o s i n b a c o n s e m p i r i c i s m . b a c o n s o f s c i e n t i fi c e x p e r i m e n t s i n m o d e m h i s t o r y . i n t h e n e w o r g a n o n , b a c o n s t a t e s t h a t e x p e r im e n t i s a p a rt o f e x p e r ie n c e , a n d e x p e r i e n c e i s t h e b a s i s o f s c i e n t i f i c p e r c e p t i o n . t h i s i s b o t h a re fl e c t i o n o f a s c i e n t i fi c a p p r o a c h a n d a 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 s u m m a ry o f m o d e r n s c i e n t i fi c e x p e r i m e n t s . t h e s c i e n ti f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e n d e n c y o f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 t h e l o g o s i s a l s o d i s c u s s e d i n b a c o n s e s s a y . wh i l e t h e n e w o r g a n o n a d m i t s t h e l i m i t a ti o n o f t h e l o g o s a n d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d e d u c ti o n a p p r o a c h , i t e m p h a s i z e s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 t h e l o g o s s o a s t o o v e r c o m e t h e l i m i t a ti o n o f p e r c e p t i o n a n d v i r t u a l l y b r i n g s a b o u t t h e s y m b i o s i s b e t w e e n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 t h e l o g o s . f r o m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 v i e w , t h e t h e o ry o f c o m b i n i n g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 t h e l o g o s a c c o r d s w i t h t h e t e n d e n c y o f m o d e m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 a l t h o u g h d u e t o h i s t o r i c a l l im i t a ti o n , h i s 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 l o g o s h a s i t s f l a w s , t h e e m p h a s i s o n t h e f u n c t io n o f t h e l o g o s i s t h e b a s i c f e a t u r e o f b a c o n s p h i l o s o p h y , a s i s a g r e e d b y v a s t l a t e r p h i l o s o p h e r s a n d s c i e n ti s t s . k e y wo r d s : lo g o s , e x p e ri e n c e ,e x p e r i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 n a t u r a l s c ie n c e n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南开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 扫描、 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 学校有权提供目 录检索以及提供 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袱稚+ ay i 0 年 1 1 月2 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一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 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解密时间:年月日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内部 5 年 ( 最长5 年,可少于5 年) 秘密1 0 年 最长1 0 年,可少于1 0 年) 机密 2 0 年 ( 最r- 2 0 年,可少于2 0 年)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 己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 体, 均已 在文中以 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 由本人承担。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7 n -q 良l 41 。 6 年 / i 月z /日 前言 前言 近代哲学一般说来,可以区分为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互相对立的派别,从 哲学家们如何回答知识起源问题的答案,就可以看出是经验论者还是唯理论者。 但是经验论和唯理论并没有径渭分明的界限,经验论者的思想中也有理性因素 的闪光;唯理论者的体系也包括经验论的色彩。 “ 培根作为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结束了以神学为依归的经院哲学的旧 时代, 他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 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他是新时 代哲学的开拓者,是全部经验哲学的首领。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也不能不承 认培根是 “ 万古留名”的。马克思对培根在科学史、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给予 很高的 评价, 誉 之为“ 英国 唯物主义 和 整个 现代实 验科学的 真正 始祖” 。 ” 。 弗兰西斯 培根是近代经验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经验论的开启 者。弗兰西斯培根( 1 5 6 11 6 2 6 ) ,维鲁兰男爵,圣阿尔本斯子爵,他是 1 7 世纪 英国的国务活动家、同时又在哲学、散文、历史、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 面都有所建树的著名学者。新贵族出 身, 毕业于剑桥大学。历任国 会委员、国 王顾问、大法官等要职。1 6 2 1年被控犯有受贿罪而下台。他的主要著作有 伟 大的复兴 , 包括 论学术的进展和 新工具两册。培根还是一位政论家, 著有 政治和伦理论文集 。 他是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 研究感性自 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 培根的哲学和科学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很长时间里曾经成为科学家工 作的一种指南。 “ 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 1 8 0 9 -1 8 8 2 ) 在叙述他发现自 然选择规 律的经过时说: “ 我是按照真正的培根原理工作的” 。著名的法国科学家拉普拉 斯( 1 7 4 9 -1 8 2 7 ) 曾 说, 培根 “ 对真理的 探求所提供的是规则而不是例证。 这位伟 大的哲学家蝎其条理与雄辩之威力, 坚持要专致力于观察和经验, 而抛弃那学院 式的无意义的繁琐性的东西。他提出了到达各种现象的一般原因的真实方法。 在结束其生 涯的那个美好世纪中, 他为人类精神的广大进步做出了 贡献。 ” . 培根十二岁进了剑桥的三一学院,三年后他离开的时候,己经对课程深恶 痛绝了, 他非常反感亚里士多德的教条,十六岁时被任命为英国驻法国 大使的 。 余丽嫦: 培根及其哲学人民出版社 i 页。 . 孙小礼: 实验 归纳 培根载 “ 学习时报”2 0 0 6年3 月2 6日0 0 7 版- 前言 随员, 对于他从哲学转向政治的原因, 他在 自 然的解释 序言里曾 经说过: “ 我 确信自己生来是为人类服务的,并认为关心公众幸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这些义务如同水和空气,人人都应该享有。于是,我问自己,究竟什么事情最 有利于人类幸福,从事什么工作最适合我的天性。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我发 现, 最有利于人类幸福的事业,莫过于发现和发展那些可以促进人类生活进入 文明的技术和发明。 一 ”他的所有学术观点都用通俗的语言,明晰地传达给 世人。 他是许多新思潮的代表,他顺应历史的潮流,在他以前比如罗吉尔培根和 威廉 奥康等人,在他们的思想中己 经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弗兰西斯 培根在他 的著作 新工具里写到: “ 我们至今还不曾遇到一个心志坚定的人能毅然决然扫荡一切陈旧学说 和普通概念,并以由此而致的公正平匀的理解力去对特殊的东西作崭新的考 查。 ” 他期望他自 己 能够完成给人类的 理解力提供 “ 心灵的 工具”的 使命。 培根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在他的认识论中引进了科学实验, 但是他带有许多历史和个人的局限性。 他不是一个科学家,没有凭借实验推进 自 然科学事业向前发展;他对数学的作用估计不足;他甚至不能理解新时代伟 大天文学家们的著作。但是,培根有意识地表述了新科学的精神,他确实如他 自己所说是他那时代的鼓吹者。他理解并且强调在对自然的认识中要进行观察 和实验。 o 培根: 新工具 ,i 卷9 7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7 6页。 第一章近代科学实验的兴起与培根经验论的形成 第一章近代科学实验的兴起与培根经验论的形成 培根在 新工具中写道: “ 我只要清醒地和有益地鞠躬尽力于中介性的职 务,为后世播下一些较纯的真理种籽,自己则尽到开创这伟大事业的责任,那 我就认为是很够了. ”。 他从哲学的高度对科学的方法论给予概括和总结,是近 代科学鸣锣开道的人。 第一节 科学实验在近代的发展 近代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社会生产取得巨大进步,与 此同时,自然科学也出现繁荣发展的态势,“ 正是自 然科学的这种发展状况, 不 仅为自 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提供了最迫切的要求, 而且也为人们 对认识方法和认识理论的 深入 探讨提供了蓝本和启示。 ” . 弗兰西斯 培根高瞻远 瞩,顺应时代发展, 在深刻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后, “ 第一次系统地论述 了观察和实验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发现一切 现象的 原因 和 规律, 并 制定出以 归纳法为特征的 经验主 义方法论。 ” . 文艺复兴以来,科学实验一步步成为科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达芬奇,他的 名言是: “ 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产生并以清晰的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充 满荒谬的, 因为实验乃是确实性之母. ” 达芬奇不仅强调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他用实验科学的方法在杠杆原理、连通器原理、流体力学、光波、音波、生理 解剖等方面取得了 辉煌成就, 对后来实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认为, 圣经的权威是虚伪的,只有经验才是实在的。他唯一崇拜的希腊人就是阿基米 德, 而不是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 靠背诵别人的书本不能获得知识,进行观察 和实验才能获得知识。 开普勒是德国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和数学家。他的三定律把前人积累的大量天文知识系统化、数学化了。 这三个 定律后来成了牛顿力学的基础之一。他的老师第谷布拉赫进行了数十年的天文 . 培根: 新工具 ,i 卷1 1 6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8 9页。 。 黄见德: 西方哲学的发展轨迹 , 华中 理工大学出 版社,1 0 3 页。 嘎日达:杜会实验与自 然科学实验的方法论比 较,载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万2 0 0 2 年第2 期,8 0页。 。 王德胜: 科学史沈阳出版社1 9 9 8 年版 1 68 页。 第一章近代科学实验的兴起与培根经验论的形成 观测,临终前把所有的观测资料都交给了他,并说了一句重要的话: “ 一定要尊 重观测事实! ” 开 普勒谨记 老师的 教诲, 在深入 研究 天文观测资 料的 基 础上, 并且把他们系统化、数学化,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和培根同时代的伽利略己经设计完成了许多著名的实验,伽利略青年时就 对实验科学非常感兴趣,而且他还具有精湛的机械制造的才能,后来制成了世 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当他把望远镜第一次指向天空时,他看见一些足以推 翻托勒密说法的天文现象 。比如 “ 月上世界,月下世界” 和 “ 地球中心等等” 。 伽利略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就是数学力学方法的确定。他成功地把几 何学和数学用于力学研究。但要知道,他的成功是在总结先前许多科学家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他把力学研究和数学结合起来,他最先用定量的方法研 究力学, 他第一个用数学式表达自由落体定律;他做的 “ 落体实验” 彻底推翻 了统治人们几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陈旧理论;他的设计精巧的斜面实验,使人 们得到了有关惯性思想的启发所以在自 然科学家中间,伽利略是当之无愧 的实验科学的奠基人。 笛卡尔是法国 著名数学家、哲学家,解析几何的创立人。在他生活的时代, 因为科学研究和生产的需要,再加上数学自 身发展的动力,需要把代数和几何 统一起来,他做到了。 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还是哲学家、物理学家,同时在 化学、生物学、天文学、气象学等多种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他推崇理性的逻 辑演绎法,对实验也就是感觉经验的认识作用估计不足。但他对数学的贡献和 强调数学方法的意义都对后来的实验科学家有重要的帮助和启示。 对近代实验科学传统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另一个人物是吉尔伯特。他 也特别强调知识来源于经验而不是直觉或推测。他亲自 动手做实验,他把磁针 线吊起来发现地磁倾角;著有 论磁石一书,凭借他特别的号召力以 及他在 磁、电现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功表明他是近代实验科学传统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另外,还有托里拆利,哈维等人,他们也己 经在自己的研究领域, 应用实 验的方法,取得了收获。人寸 门 普遍承认科学实验具有探索和检验知识的作用。 第二节 近代 1 7 世纪的欧洲, 新工具正确的研究方法 自 然科学迅猛发展,不仅增添了 人类关于自 然世界规 0 关士续: 科学技术史简编,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出版杜1 9 9 4 年版1 4 1 页。 第一章近代科学实验的兴起与培根经验论的形成 律性的认识,而且也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实际的效益。为了科学的进一步 发展,需要有人总结和提供出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培根力图确立一个新 的能促进科学发展的 研究方法, 他把科学方法比喻为 “ 心灵的工具” ,他说人的 理性需要“ 心灵的工具” 。他在 新工具中写道: “赤手做工,不能产生多大 效果; 理解力如听其自 理,也是一样。 事功是要靠工具和助力来做出的,这对 于理解力和对于手是同样的需要。手用的工具不外是供以动力或加以引导,同 样, 心用的工具也不外是对理解力提供启示或示以 警告。 ” 。 他认为人类理解力 之需要 “ 心灵的工具”就如同人们在作机械方面的工作需要机械工具的帮助是 一样的.如果没有工具的帮助,有再大的力气,也不会产生多大的效果。人类 的理解力也是一样,仅凭个人的智慧,是不会取得多大的成就的。 他写道: “ 自 然的 精微较之感官和理解力的精微远远高出若干倍,因 此,人 们所醉心的一切 “ 象煞有介事”的沉思、揣想和让释等等实如盲人暗摸,离题 甚远, 只是没 有人在旁 注视罢了. ” 培根强调, 要建 立一个稳妥的 行之 有效的 科学研究的方法,最根本的原因是,自 然比理解力要精微的多,理解力需要科 学研究方法的帮助。 他论述他的 研究方法的著作就是 新工具 , 以示和亚里士多德的 工具论 的区别,也明显地表明对旧的 传统哲学、 逻辑学的批判。在 新工具一开始, 他写道, “ 人作为自 然界的臣相和解释者, 他所能做、所能懂的只是如他在事实 中或思想中对自 然进程所己观察到的那样多,也仅仅那样多:在此以外,他是 既 无所知, 亦不能 有 所作为。 ” 明 确 地向 传统 理论发出 挑战。 培根认为要从头开始建立全新的科学, 就要走上正确的道路。 正确的道路是, “ 最后还剩下单纯经验这一条道路。 这种经验,如果是自 行出现的,就叫作偶 遇; 如果是 着意去寻 求的, 就叫 作 实 验。 。 培根看到以 前人们在进行科学 研究的 时候所走的道路是不正确的,而培根所认为的正确的道路是进行科学实验,然 后依靠感官的能力发现科学知识。 不单实验重要,他称之为 “ 新工具”的实验方法同样重要。他认为: “ 我们 不仅要谋求并占有更大数量的实验,还要谋求并占有一种与迄今所行的实验不 同种类的实验;还必须倡导一种完全不同的、足以促进和提高经验的方法、秩 。 培根: 新工具, ,i 卷2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7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1 0 条。商务印书馆 1 9 8 4 年版9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1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7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82条.商务印书馆 1 9 9 4 年版5 9 页。 第一章 近代科学实验的兴起与培根经验论的形成 序和过程。因为经验当它循着自己的轨辙漫行时,如我在前面所说,只是一种 暗中摸索, 只足以 淆惑人而不足以 教导人。 ” 。 方法是达到目 的的 手段,而科学 的目 的决定它必须采用实验的方法,这里培根所指的经验就不是靠简单的观察 就能得来的了,而是要进行有目的的实验了。他在 新工具中写道:“ 一种比 较真正的对自 然的解释只有靠恰当而适用的事例和实验才 一 能做到,因为在那里, 感官的裁断只触及实验, 而实验则是触及自 然中的要点和事物本身的。 ” 也就 是说通过实验,就能够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验的作用是巨大的。通过实 验能弥补感官的局限,以保证认识是正确的。 第三节实验经验的组成部分 培根本人没有作过系统的科学实验, 但是他从方法论角度系统研究了在当时 自 然科学领域的实验方法,也研究了整理实验数据从而分析实验事实的归纳方 法。 培根认为,认识的源泉是感性的自 然。在 新工具中他写道: “ 凡值得存 在的东西就值得知道,因为知识乃是存在的表象;而卑贱事物和华贵事物则同 样存在。并且,正如某些腐烂的质体一一- 0 如赓鹿和香猫有时会产生最甜 的香味,同 样, 从卑贱可鄙的事 例中 有时 也会发出 最好的光亮和消息。 ” 他说 “ 知识乃是存在的表象”他把感性的自 然、一切客观存在都当作经验的源泉。 所以,感官知觉是认识自 然的重要方式。 “ 因为既然全部解释自 然的工作是 从感官开端,是从感官的认知经由一条径直的、有规则的和防护好的途径以达 于理解力的认知,也即达到真确的概念和原理,那么,势必是感官的表象愈丰 富 和愈精确, 一切事 情就能 够愈容易 地和愈顺利地来进行。 ” 。 可以 看出 培根认 为只是起源于感宫,即便是概念和公理也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且当感觉表象 “ 愈丰富和愈精确”时,形成概念和公理就 “ 愈容易和愈顺利” 。 不过, 培根明确地指出, 实验与观察的区别。 单纯的观察得来的是感官经验, 实验得来的经验是在一定的辅助下带来的,也是经验而且是更可靠的经验。他 在 新工具中写道:“ 并且,已得的一些事功又还是得自偶遇和经验而非出于 。 培根: 新工具 ,i 卷1 0 0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7 9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5 0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2 6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1 2 0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9 3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3 8 条.商务印书馆1 9 9 4 年版2 1 6 页。 第一章近代科学实验的兴起与培根经验论的形成 科学;因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科学还只不过是把若干己 经发现的事物加以妥善 调整并予以提出的一些体系,而并不是什么发明新事功的方法或对新事功的指 导。 ” 。 以 前的科学的 依 据就是这些不可靠的经验,依据这些经验不能发现自 然 的奥秘和规律。 他进一步认为, 做实验时, 不要害怕有太多的不常见的结果出现,能够从这 些特殊的动力得出的结论,就会有巨大的收获。“ 人们切不必因特殊东西之繁多 而感惊慌,却正应以 此来鼓励自己的希望。方术所从事的和自 然当中所有的特 殊现象诚然繁多,而人的智慧在脱离了事物证据时所虚构出来的东西则更多得 多。 其实,如果有人真能以此来解答我们的问题并在每一情节上都能告诉 我们自 然中的真相是什么,那么一切原因和一切科学的发现便应是短短几年就 能完成的工作。 ” 实验方法要求要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和端正的态度。 他说: “ 最好的论证当然 就是经验,只要它不逾越实际的实验。因为我们如搬用经验于认为类似的其他 情节,除非经由一种正当的、有秩序的过程,便不免是谬误的事。可是现在人 们做实验的办法却是盲目 的和蠢笨的。 ” 他强调进行实验的时候,也必须要设 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也就是用理性思维分析实验。这样得来的经 验才是可靠的。 培根的实验方法不是单纯的观察,而是在仪器仪表的帮助下,抽取要考察 的对象,并对他进行研究。实验和观察相比,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实验多是人 为的有目的的进行的,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这样不同条件下可以多次重复 同一现象,所以比观察者的单纯经验观察要精确可靠得多。培根认为, “ 赤手做 工,不能产生多大效果;理解力如听其自 理,也是一样。事功是要靠工具和助 力来做出的,这对于理解力和对于手是同样的需要。手用的工具不外是供以动 力 或加以 引 导,同 样, 心用的 工具也不 外是 对理解力提 供启示或示以 警告。 ” 第四节经验科学认识的基础 培根随着时代的前进开创了经验的认识原则, 这一原则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意 i 卷8 条。商务印书馆 1 9 8 4 年版9 页。 i 卷1 1 2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8 6 页a i 卷7 0 条。商务印书馆 1 9 8 4 年版4 5 页。 i 卷第2 条。商务印书馆 1 9 8 4 年版7 页。 第一章 近代科学实验的兴起与培根经验论的形成 义是巨大的。大大推进了科学的发展。培根认为,科学长久以来停滞不前的原 因就是对经验的排斥,科学以 经验为依据时,则繁荣增长,否则,科学依然衰 落下去。 培根强调科学的新生就是把它从经验上有规则地提高起来并重新建造起来: “ 除非有科学的新生,希望是没有的。而所谓科学的新生则是把它从经验上有 规则地提高起来并重新建造起来,这一工作, 没有人 ( 我想)会说是己 经有人 做过或想过的 . ” 。培根希望他自 己 能够找到一种能使科学获得新生的方法,他 认为他也有这个责任。 谱写一部完善的自 然的实验的历史, 是谱写一部科学史的重要条件. “ 现在, 说到经验的根据因为我们总是要归到经验来的,直到目前,我们不是 还没有根据,就是只有极其薄弱的根据。还不曾有人做过搜索工作,去收集起 一堆在数量上、种类上和确实性上,足够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察,或者采用 其它任何适当的方法来指教理解力. ” 。 如果忽视实验的作用, 没有观察的耐心, 或者说干脆没有去做搜集经验事实 的工作,学术的进展是很难实现的。 “ 相反,有学问的人们,但亦是轻忽而又懒 惰的人们,在建立或证实他们的哲学时,却采用了某些无稽的谣传,含糊的流 言,或者经验的一些假态,并赋予它们以 合法证据的重量。 ”。 建立在一个命题 或一个模糊的语词上面,根本没有确实的依据,是很难成就为 “ 理解力提供消 息”的自然史。 m 培根: 新工具 .i 卷9 7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7 6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始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77页。 . jo根: 新工具 ,i 卷9 8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7 7 页。 第二章 经验要完全与理性相结合 第二章经验要完全与理性相结合 培根第一个为近代自 然科学建立了系统的科学方法论。培根的科学方法是 以实验为基础的,同时也强调把实验和理论结合起来,在实验的基础上发挥理 性的作用。 第一节逻辑的局限性批判 培根所处时代,科学迅猛的发展已经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多个错误理论, 比如, “ 落体问题” 、 “ 运动物体需要有力的作用才能维持运动”等等问题。培根 从另外一个侧面,展开了 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论的批判。 培根的 新工具是相对于亚里士多德的 工具篇而言的,在 新工具 中他写到: “ 现在所使用的逻辑,与其说是帮助着追求真理,毋宁说是帮助着把 建筑在流行概念上面的 许多错误固定下来并巩固起来。 所以它是害多于益。 ” 他 对旧哲学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对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并为经院哲学所继承的传 统科学观和逻辑体系的批判。培根认为,传统的和现实的知识的种种缺陷的要 害在于没有实用性,无法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的用途,只是能够满足言谈、 论辩和思辨等方面的需要。 在 新工具 中, 集中体现了 培根对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批判。 他写道: “ 三 段论并不能应用于科学的第一性原理。就是说三段论所据以 进行推理的大前提 本身不能用三段论法予以证明。 培根认为, 既然原理自 身不能考察, 不能证明 , 那 么如何能确信由 此而推演出的结论呢? ” 。 三段论并不能应用于科学的第一性原 理,如果三段论据以 进行推理的大前提本身不能证明,那么又怎能相信有原理 推出的结论呢? 一旦三段论的大前提不能成立,它的有效性将值得怀疑。 “ 三段论式不是应 用于科学的第一性原理,应用于中间性原理又属徒劳;这都是由于它本不足以 匹对自 然的 精微之故。 所以 它是只就命题迫人同意,而不抓住事物本身. ” 在 。 馆根: 新工具 ,i 卷1 2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 . 杜雄柏: 评培根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理论的批判 , 二期,.t i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1 3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 1 0页. 载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 0 0 0 年4 月,2 4 卷第 1 0页. 第二章 经验要完全与理性相结合 培根看来,三段论的不牢靠的原因在于, “ 三段论式为命题所组成,命题为字所 组成,而字则是概念的符号。所以假如概念本身 ( 这是这事情的根子)是混乱 的以及是过于草率地从事实抽出来的,那么其上层建筑物就不可能坚固。所以 我们的唯一希望乃在一个真正的归纳法” 。 这些纯粹的概念,都是凭空想起,而没有经验的成分,那么由此建立起来 的体系当然也不可能牢靠。 “ 我们的许多概念,无论是逻辑的或是物理的,都并 不健全。 “ 本体” 、“ 属性” 、 “ 能动” 、 “ 受动”及 “ 本质”自身,都不是健全的 概念; 其他如 “ 轻” 、 “ 重” 、 “ 浓” 、 “ 稀” 、 “ 湿” 、 “ 燥” 、 “ 生成” 、 “ 坏灭” 、 “ 吸 引” 、“ 排拒” 、 “ 元素” 、 “ 物质” 、 “ 法式”以及诸如此类的概念,就更加不健全 了. 它们都是凭空构想的,都是界说得不当的。 ” . 培根看到了亚里士多德理论中也包含着经验的成分, 不过, 他认为这些认识 都是零散的。 “ 现在所使用的一些原理,因为仅是由贫乏的和手工性的经验以 及 很少一些最普通常见的特殊的东西提示而来,故其大部分的范围都仅仅恰合于 这些东西而把它们包收在内;那么,它们之不会导向新的特殊的东西也就无足 怪了. ” 亚里士多 德的 经验知识数量少,而且杂乱, 基于这些经验知识 是不可 能建立一个牢靠的体系。 事实上, 培根真正批判的是亚里士多德理论形成观点的逻辑方式。 他的有关 自 然认识的两种划分明显反映了 这一点。他写道: “ 为区别清楚起见,人类理性 以上述那种通用方式应用于自然问题而得出的结论, 我名之为对自然的冒测 ( 指 其粗率和未成熟而言) ;至于另一种经由一个正当的和有方法的过程而从事实抽 出的 理论, 我名之为对自 然的 解释。 ” 将 “ 对自 然的冒 测” 与 “ 自 然的解释” 区别看来,以此表明 将亚里士多德理论与培根自己的观点区别开来。 在培根看来, 亚里士多德根据少量的经验材料, 即有了一些观察结果后, 便 立即跳跃到最一般原理, 这种做法是草率的、不成熟的,是 “ 对自 然的冒 测气 而他的方法是与此相反的,是对 “ 自然的解释” 。这是两条道路的区别。 “ 钻求 和发现真理,只有亦只能有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从感官和特殊的东西飞越到 最普遍的原理,其真理性即被视为已定而不可动摇,而由这些原则进而去判断, 进而去发现一些中级的公理。这是现在流行的方法。另一条道路是从感官和特 。 培根:( 新工具 ,i 卷1 4 条。商务印书馆 1 9 8 4 年版1 0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1 5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1 1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2 5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1 4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2 6 条。商务印书馆 1 9 9 4 年版1 4 页。 第二章经验要完全与理性相结合 殊的东西引出一些原理, 经由逐步而无间断的上升,直至最后才达到最普通的 原理。 这是正 确的 方 法, 但迄今还未试行过。 ” 。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 这种论证方式一再被使用。在中世纪,经院哲学是运 用理性形式,通过极其抽象的、烦琐的论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为宗教神学 服务的思辨哲学。为了 使基督教牢固地控制人们的思想,让人们盲目 崇拜和信 仰基督教的教条。这种方式盲目 崇拜权威,严重阻碍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培根 在 新工具中写道: “ 有了 经院学者们的总结和体系, 就使得关于自 然的谈论 更为困难和更多危险,因为那些经院学者们已经尽其所能把神学归成极有规则 的一套,已 经把神学规划成一种方术,结局并还把亚里斯多德的好争而多刺的 哲学很不相称地和宗教的体系揉合在一起了。 ” 。 培根认为,经院哲学的大量的 没有用的文章,不仅没有给科学增添力量,反而是摧毁了科学。 他批判经院哲学, 写到: “ 有些人是脆弱地害怕,唯恐对于自 然更深入一步 的搜求将会逾越所批准给澄心深思的界限,于是就不正当地扭歪并搬运圣经之 言来反对那窥测神圣奥秘、探入自 然隐微的人们,而不知这些实并不为何种禁 令所取缔。 ”。说明经院哲学从根本上就惧怕对自 然的 研究,经院哲学脱离实 际、脱离自 然,一味地思索同争辩。像蜘蛛结网似的,只从自 身吐出不断的丝 条。毫无实质,毫无用处。 在 新工具中他写到: “ 由 论辩而建立起来的原理, 不会对新事功的发现 有什么效用,这是因为自 然的精微远较论辩的精微高出多少倍。但由特殊的东 西而适当地和循序地形成起来的原理,则会很容易地发现通到新的特殊的东西 的道路, 并从而使各门 科学活跃起来。 ” 以 论辩建立起来的原理不是真正的知 识。由 这条也可以 看出培根对思辨理性的严厉批判。 培根认为要建立新的科学体系,必须除旧 立新,破除对古人和权威的迷信, 就是要对旧的哲学进行批判。在 新工具中写到: “ 若期待用在旧事物上加添 和移接一些新事物的做法来在科学中取得什么巨大的进步,这是无聊的空想。 我们若是不愿意老兜圈子而仅有极微小可鄙的进步,我们就必须从基础上重新 开 始。 ” 可见他并不 认为 破了 就能立, 培根认为, 在人的 理性中, 只有新的 认 。 培根: 新工具 ,i 卷1 9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1 2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8 9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6 8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8 9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6 8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2 4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 1 3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卷3 1 条。商务印书馆 . 9 8 4 年版 1 6 页。 第二章经验要完全与理性相结合 识完备了,旧的认识才能从人脑中去除。他强调,不能把新事物附加或接生在 旧事物上,一切必须从基础上重新开始。 第二节 归纳法科学的认识方法 在批判亚里士多 德逻辑方法基础上, 培根提出了 他的科学研究的 方法 归 纳法。 在 新工具中, 培根写道: “ 我的 逻辑对理解力的教导,宗旨 不在使它以 心灵的纤弱卷须去攫握一些抽象概念 ( 象普通的逻辑那样) ,而在使它可以 真正 地剖解自 然,可以真正地发现物体的性德和活动,连同其在物质中被规定下的 法则” 。 他强调他的 科学归纳法不是把握一些抽象概念,而是认识客观事物, 把 握事物的形式,也就是要发现客观真理。 产以真正的归纳法来形成概念和原理,这无疑乃是排除和肃清假象的对症 良药。而首先指出这些假象,这亦有很大的效用;因为论述 “ 假象”的学说之 对于 “ 解释自 然” 正和驳斥 “ 诡辩”的学说之对于“ 普通逻辑井是一样的。 ”。 概念的形成,不是纯粹抽象的结果,而是依据归纳法来形成的结果。只有破除 “ 四假相” ,运用归纳法,才能扫清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障碍,避免亚里士多德的 简单归纳和用经院哲学所犯的错误。 培根认为,归纳法是探索自 然奥秘的更好和更准确的方法。 “ 科学当中迄今 所做到的一些发现是邻于流俗概念,很少钻过表面。为要钻入自 然的内部和深 处,必须使概念和原理都是通过一条更为确实和更有保障的道路从事物引申而 得; 必须替智力的 动作引 进一个更好和更准确的方法。 ” 。 培根认为,归纳法是 深入地探索自 然的奥秘的一个更好的方法,它能够钻过表面,揭示自 然的内部。 培根将其归纳法看作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他描述道: “ 我们却又不允许理解 力由特殊的东西跳到和飞到一些遥远的、接近最高普遍性的原理上 ( 如方术和 事物的所谓第一性原则)但我们实应遵循一个正当的上升阶梯,不打岔, 不跟等,一步一步,由 特殊的东西进至较低的原理,然后再进至中级原理,一 个比 一个高,最后上升到最普遍的原理: ” 从上面可以 看到,归纳法不是单向 。 培根: 新工具), 。 培根: 新工具 , . 培根: 新工具), 。 培根: 新工具 , i i 卷5 2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2 8 9 页。 i 卷4 0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1 9 页。 i 卷1 8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1 2 页。 i 卷1 0 4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8 1 页。 1 2 第二章 经验要完全与理性相结合 的推理过程,而是时上时下、循序渐进的过程。既是承认公理,同时也应当承 认公理须适当地、渐序地形成,必须要依照顺序以 此从较低的公理,进到较高 的公理,而不能是单纯从个别的感性事物出发,一下跃上最高的公理。 培根认为,他的归纳法不同于以往的简单枚举的归纳法。 “ 那种以简单的枚 举来进行的归纳法是幼稚的,其结论是不稳定的,大有从相反事例遭到攻袭的 危险;其论断一般是建立在为数过少的事实上面,而且是建立在仅仅近在手边 的事实上面。对于发现和论证科学方术真能得用的归纳法,必须以正当的排拒 法和排除法来分析自 然,有了足够数量的反面事例,然后再得出根据正面事例 的结 论。 ” 。 重 视运用反 面的 例证来修 正, 乃至推翻已 有的结 论, 这是培 根与以 往简单枚举归纳法的一个重要区别。他不单注意到正方证据,同时密切注意反 方的证据,依据正反方的证据来得到恰当的结论。 在培根看来,正确的归纳法具体程序应当是这样的。 “ 真正归纳法的第一步 工作 ( 就着发现法式来说)乃是要把那在某个事例中所与性质出现而它不出现 的性质,或者那在某个事例中 所与性质不出现而它出现的性质,或者那在某个 事例中所与性质减少而它增加的性质,或者那在某个事例中所与性质增加而它 减少的 性质, 一概加以 排拒或排除, , 。 归 纳法的 第一步是广泛的 搜集材料, 材 料越全面越好,虽然它只是一个准备步骤,但是,真切地把握第一手材料非常 重要,它不是靠想象,而是依靠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这是获取知识的先决 条件。 接下来是第二步。 “ 首先, 我们必须备妥一部自 然和实验的历史, 要充分还 要好。因此我们第二步又必须按某种方法和秩序把事例制成表式和排成行 列,以 使理解力会能够对付它们。 于是第三步我们还必须使用归纳法,真正的 和合格的归纳法,这才是解释自 然的真正钥匙。这一步虽居最后,我却必须把 它提到前头来谈, 然后再回过头去讲其他两种服役。 ” .培根通过三表法,即肯 定表、 否定表和程度表, 通过三个列表对感性材料进行整理。 第一是肯定表。 “ 第 一点,要把所有己知的在一些极不相像的质体中而一致具有这同一性质的各种 事例聚集并列示在理解力之前。 ” 将自 然现象一一列出, 这是“ 肯定表” 。 接下来列 “ 否定表” : “因此反面事例只应附缀于正面事例来举,这就是说,缺 o f a 根: 新工具 ,i 卷第i 仍条。商务印书馆 1 9 8 4 年版8 2 页。 . 培根: 新工具 ,i l 卷第1 6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1 4 3 页。 . 培根: 新工具 ,1 1 卷第1 条。商务印书馆 1 9 8 4 年版1 0 6 页。 培根: 新工具 ,n卷第1 1 条。商务印书馆1 9 9 4 年版1 1 8 页。 第二章 经验要完全与理性相结合 乏所与性质的事例只应限于和具有或会有所与性质的事物最相近似的事物。在 这意义上,我就把这个事例表叫作歧异表,或叫作近似物中的缺在表。 ”最后列 “ 程度表” ,把研究性质出现的各种不同程度列出:“ 第三点,我们还必须把探 究中的性质所表现为或多或少程度不同的一些事例列示在理解力之前;这就必 须把这 个性质在同 一东 西中的 增减或在不同东西中的多少 加以 一 番比 较。 ” 。 三 表是运用分析的方法,对第一步所搜集到的感性材料加以整理。 第三步是去除非本质的东西,这是 “ 解释自 然的真正钥匙” 。他写到: “因 此我们必须对性质作一个完全的分解和分剖,可不是用火来做,而是用心来做, 心正可说是一种神圣的火。当这项排拒或排除工作恰当 地做过之后,在一切轻 浮意见都化烟散净之余,到底就将剩下一个坚实的、真确的、界定得当的正面 法式。 ” 。 通过上述三表,整理了正面的 例证和反面的 例证, 也整理了不同 情况 下的不同程度例证, 进而排斥与形式不相干的性质,这就是 “ 排斥法 , 。 第四步是收获 “ 法式” 规律。 “ 鉴于真理从错误中会比从混乱中出现得 较快,我以为在三个初步列示表 ( 象我所展示的那样)业经做出并经考量以后, 就宜允许理解力凭着各表所列事例以 及他处所遇事例的力量来作一回正面地解 释自 然的尝试。这种尝试我称之为理解力的放纵, 或解释的开端,或初步的收 获。 关于热的 法式的 初步收获 ” 。 收获的规律可以 尝试性解释自 然,到此,归 纳法告一段落。 从培根的归纳法可以看出,他主张一切科学理论都是从经验事实中得来的。 并且用经验加以确证的,通过三表逐步形成规律。这一观点对于 “ 冲破了经院 哲学纯思辨的侄桔, 对于推动和促进事实材料的积累和整理, 起了很好的作用。 ” 囚 第三节 经验与理性的结合补救感觉的局限性 培根的科学方法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同时也强调把实验和理论结合起来, 在实验的基础上发挥理性的作用。 他说: “ 历来处理科学的人,不是实验家,就 是教条者。实验家象蚂蚁,只会采集和使用;推论家象蜘蛛,只凭自己的材料 m 培根: 新工具 ,1 1 卷第1 3 条。商务印书馆 1 9 8 4 年版 1 3 3 页, 。 培根: 新工具 ,1 1 卷第1 6 条。商务印书馆 1 9 8 4 年版 1 4 3 页。 。 培根: 新工具 ,1 1 卷第2 条。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 1 0 6 页。 。 余丽嫦: 培根及其哲学 ,人民出 版社,1 9 8 , 年版2 6 9 页。 第二章经验要完全与理性相结合 来织成丝纲。而蜜蜂却是采取中道的,它在庭园里和田 野里从花朵中采集材料, 而用自己的能 力加以 变化和消化。 ” 。 正确的认识, 应该像蜜蜂一样,把从田园 采集来的花粉,用自 己的力量,变化、消化它们,酿成花蜜。培根的经验认识 方法,也是要大量收集经验材料,在进行理性分析,得出概念和法式。 培根认为科学的 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但人的认识并不止于感觉经验,他 知道感觉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培根将其看作是一切错误之母。在 新工 具中说: “ 从感官和对象到原理和结论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论证都是 欺骗性的和不称职的。第一点,感宫的印象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感官既 不得用,又欺骗我们。第二点,从感官的印象来抽取概念,这做得很恶劣,以 致概念都是不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集中招聘9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淮南高格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福建莆田市秀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公开招聘企业员工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提前批校园招聘行程发布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信阳鼎信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二级公司招聘工作人员24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芳蕾田园综合体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达州市某国有企业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北京中国电信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交通物流行业事业部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地铁安全民警培训总结课件
- GB/T 45958-2025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安全框架
- 阿尔茨海默病营养管理
- 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课件
- 护理专业全面解析
- 除颤护理课件
- 【化学 云南卷】2025年云南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真题化学试卷(含答案)
- 创伤性硬膜下出血查房
- 2025年廉政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 拔罐适应症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法律法规课件
- Q-SY 02045-2024 柔性压裂管汇使用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