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史记》“所”字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史记》“所”字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史记》“所”字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史记》“所”字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史记》“所”字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南人学顾f j 学位论文 摘要 史记“所字研究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陈经卫 指导老师方有国教授 摘要 “所”字在古汉语中运用广泛,也是古汉语十分突出和复杂的语法现象之一。 前贤时彦对其进行过有益的探索,成果卓著。但是,基于“所”字研究的复杂性, 前人对专书“所”字之研究尚嫌不足,因而难以从根本上理清“所字的相关问 题。本文试图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史 记作为考察的对象,研究该书中“所”字的词性、“所”字结构类型和句法功 能,以期全面揭示史记一书中的“所字词性和用法,为进一步研究整个汉 语中的“所”字提供一些材料和参考意见。 全文共分六章: 壹、绪论。主要阐述“所 字研究的重要性:论文的选题意义;前人“所 字研究概述;我们对史记中“所 字词性的认识;本文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 和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对语料作了相关的说明。 贰、史记特殊指示代词“所 。特殊指示代词“所 用于构成“所字结 构,包括“所+ 动”结构和“所+ 介+ 动”结构两大类型,两类之下又可分出若干 小类。 叁、史记助词“所”。主要出现在“为+ 名+ 所+ 动”这一被动句式中,是 特殊指示代词“所”的虚化用法。 肆、史记“所字的名词、数词、量词、假设连词、以及“所字表姓氏 和占卜用语的用法。 伍、史记“所 字结构的句法功能。具体分析了“所 字结构在句中充当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这四种句法功能。 最后是结语。 关键词:史记、“所字、结构类型、句法功能 两南人学硕f j 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a s t u d y o ft h ew o r d s u o ,f r o ms h i j i a b s t r a c t t h ew o r d “s u o ”u s ee x t e n s i v ea m o n ga r c h a i cc h i n e s e ,a r c h a i cc h i n e s ev e r y o u t s t a n d i n g a n dc o m p l i c a t e dg r a m m a rp h e n o m e n o no n eo ft o o t h ev i r t u o u s p r o m i n a n tp e r s o n a g eo ft h et i m eh a sc a r d e do nb e n e f i c i a le x p l o r a t i o nt oi ta g o ,t h e a c h i e v e m e n ti sd i s t i n g u i s h e d b u to nt h eb a s i so fc o m p l e x i t yi ns t u d yo ft h a tw o r d “s u o ”f o r e f a t h e r st os p e c i a lb o o kr e s e a r c ho fw o r d “s u o ”h a t ee n o u g hs t i l l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d i f f i c u l tt op u tt h er e l e v a n tp r o b l e m so ft h ew o r d “s u o ”i no r d e rf u n d a m e n t a l l y r e s e a r c ha p p r o a c ht h a tt h i sp a p e ra t t e m p t st ou s e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f o r mt oc o m b i n ew i t hf u n c t i o n ,r e g a r ds h ij ia st h et a r g e to f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 , s t u d y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f e a t u r e ,t h es t r u c t u r a lt y p eo ft h ew o r d “s u o ”,a n ds e n t e n c e s t r u c t u r ef u n c t i o no ft h ew o r d “s h o ”i nt h i sb o o k ,i nt h eh o p eo fa n n o u n c e i n gt h ew o r d “s u o ”o v e r a l lp i c t u r eo fs h i j ii na na l l r o u n dw a y ,s t u d yf o rd e s c e n d a n tt h ew o r d “s u o ”i ns h i j io f f e r ss o m eb e n e f i c i a lm a t e r i a l sf u r t h e r t h ef u l lt e x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c h a p t e rs i xt o g e t h e r :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h a v em a i n l ye x p l a i n e dt h ei m p o r t a n c eo f s t u d y i n gi nw o r d “s u o ”;s e l e c t e dt i t l em e a n i n go ft h et h e s i s ;s t u d yt h es u m m a r yi n s u o o ff o r e f a t h e r s ;a n do u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w o r d s u o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f e a t u r ei n s h i j i ;c o n c r e t ec o n t e n ta n dr e s e a r c ha p p r o a c ht oa d o p tt h a tt h i st e x ts h o u l ds t u d y ;d i d t h er e l e v a n te x p l a n a t i o nt ot h el a n g u a g em a t e r i a lf i n a l l y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u s a g eo ft h ew o r d s u o o fs p e c i a ld e m o n s t r a t i v ep r o n o u no f s h i j i t h es p e c i a ld e m o n s t r a t i v ep r o n o u ni su s e df o rf o r m i n gw o r d “s u o ”s t r u c t u r e t h i ss t r u c t u r ec a nt e l ls e v e r a ls m a l lk i n d su n d e rt h i st y p e ,i n c l u d i n g “s u o + d o n g a n d “s u o + j | i e + d o n g ”t w om a j o rt y p e s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 ,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s u o ”u s a g eo fs h i j i m a i n l ys h o w na st h i s p a s s i v es e n t e n c et y p eo f “w e i + m i n g + s u o + d o n g ” t h ef o r t hc h a p t e r ,t h en o u n ,n u m b e r ,m e a s u r ew o r d ,s u p p o s ec o n ju n c t i o n ,a n d f o r m i n gs u r n a m ea n dd i v i n eu s a g eo ft h et e r m o fw o r d s u o ” 西南人学硕 j 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f i f t hc h a p t e r s e n t e n c es t r u c t u r ef u n c t i o no ft h e “s u o s t r u c t u r eo f “s u o ”i ns h i j i m a k eac o n c r e t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w o r dm a k e ss u b j e c t ,p r e d i c a t e ,o b j e c t ,t h i sf o u rk i n d s o fs e n t e n c es t r u c t u r ef u n c t i o n so ft h ea t t r i b u t ei nt h es e n t e n c eo fs h i j i a tl a s t ,c o n c l u d i n gt h ep a p e r k e y w o r d :s h ij i ;t h ew o r d s u o ;s t r u c t u r a lt y p eo f s u o ;s e n t e n c es t r u c t u r ef u n c t i o n 独创性声明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 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 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学位论文作者:蒂经卫 签字日期: 驯啤寸月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筹) 可以将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可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卞h 垒投导师签名:方办l 习 , 签- t 日期:厶卜年斗月1 弓日签- t 日期:p o l o 年严月d 日 两南人学硕j j 学f 讧论文 青绪论 壹绪论 一、“所字研究的重要性 “所 字在古代汉语中的出现频率较高,它在古汉语诸多语法现象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据王克仲先生对先秦2 1 部典籍的调查,先秦时期的这2 1 部古籍中,“所” 字共出现了6 4 8 4 次,数量相当多。同时,“所”字的用法也比较复杂,由其所构 成的“所 字结构更是古汉语语法中较难理解的一种语法形式。因此,研究“所 字和“所 字结构,对我们后学之人更好地学习古代汉语,掌握好古代汉语语法, 则显得犹为重要。 不仅如此,“所”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也非常普遍。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其 用法主要表现在“所 字结构中,与古代汉语“所字结构存在着诸多的相似之 处。如何妥善地理清“所 字的含义和功能,以便较好地运用现代汉语来正确翻 译古代汉语中的“所 字,这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所字以 及与此其相关的一些问题,对我们学习和使用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从历时角度深 化对汉语语法的演变与发展的认识,也是极为重要的。 二、“所”字研究的分歧 前人研究“所 字,主要集中在“所 字结构上。“所”字的词性是什么,学 术界向来意见分歧,有“代词说”和“助词说”两种观点。此外,还有一些其他 的说法。 ( 一) 代词说 这是多数学者所持的观点。其中又有“接读代字”、“特殊指示代词 、“辅助 性代词”、“兼含称代之指示词 等说法。“接读代字 是马建忠在马氏文通 中 提出来的。他指出:“所字常位领读,或隶外动,或隶介字,而必先焉。读有 起词者,所字后之。 书中详细分析了接读代字“所 的各种用法。马氏之后, 王力先生提出“特别指示代词 的说法。他在其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指出: 所字也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它通常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和动词组成一个 名词性的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字所指代的一般是动作 行为的对象。辅助性代词 说法见于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指出: “所是起辅助作用的代词。所字作为辅助性代词,所代的是某种动作的对 象,它位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和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结合成为所字结构, j :克仲关于先秦“所”词性的调查报告,载古汉语研究论文集,北京j f :版社,1 9 8 2 年7 月 罾尸i 叔湘先生曾说:“能够妥善地讲清”所“ 的含义和功能及j 现代汉语的翻译,这就足一人负献- r 。” 曲i 清】马建忠马氏文通i m i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8 年2 月 j i 力古代汉语【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3 年8 月 郭锡良古代汉语【m l ,北京:商务e l j 书馆。2 0 0 6 年1 月 1 两南人学硕f j 学位论丈专绪论 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兼含称代之指示词 则是吕叔湘先生的观点,见于吕 先生文言虚字:“所字的作用在于指示,而有时兼有称代的作用。所 字的指示作用和彼、此等指示词不同,只限于特殊的场所。它是文言里特 有的一个指示词,加在动词之上而指受动之物。有受动的名词时所字起指示 作用,无受动的名词时所字兼有代词的性质。 其后,吕叔湘又在中国文法 要略中对上述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所字的指示作用在于指示 词组的短语( 中心语) ,如猫所捕之鼠,这个所字的作用就是指示这个词 组的端语鼠。而且通常的用法只有端语为止词或补词时才用这个所字。” 代词说虽各有差异,但都认为“所”是代词,与其他成分共同构成“所字 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结构,有名词的语法功能。 ( 二) 助词说 助词说认为“所 是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其中又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助词兼 含指代作用,另一种是助词不兼含指代作用。第一种观点首先在上世纪2 0 年代由 陈承泽提出来。他在其国文法草创中指出,“马氏文通以所字为接读 代字,其实“所”字乃是助字之含有指示作用者 。书中按助词“所分析了“所 的语法功能。后来陈氏的观点为一些语法学者所认同和接受,马汉麟主编的古 代汉语读本 认为:“在古代汉语中,作为助词的所字一般放在及物动词之 前,指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对象,所有指示和称代的双重作用。”许嘉 璐主编的古代汉语说:“指代性结构助词所附着在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之 前,组成名词性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结构,所在其中具有一定得指代作 用,所指代的事物是相应的述宾结构的宾语所标志的事物。”另外,周法高中 国古代语法称代篇 中称“所”字为“代词性助词”,而白兆麟则认为“所”、 “者都是具有微弱的称代作用的结构助词。第二种观点见于王克仲、何乐士等 前辈的论著。王克仲先生关于先秦“所字词性的调查报告明确指出:所 字不是代词,它是结构助词。所字在造句中起着把动词、动词性词组或主谓词 组改变为名词性词组的作用。 何乐士先生 左传) 的“所”指出:“所作为 结构助词,不具有代词的性质。其最常见的用法是与动词或动词结构组成所 mf - , 叔湘文言虚,【m 1 i 海:i :海教育;f ;版社1 9 5 9 年4 月 陈承泽困文法草创f m l 北京:商务e 书馆1 9 8 2 年9 月 圆马汉麟古代汉语读奉【m 】天津:天津人民版 h 9 6 1 年6 月 国但足,该读奉矗:论述“所,的访j 性时,理论商度小够,阐述也较为简单,未能使j e 论点确诊起无可 辩驳的地位,以致_ 二f 年以后,钥! 马汉瞵先生去世之后j i 版的读奉的修订本中却丢弃,这一重要观点麻 从他说,把“所”定为具行指| ,j 作用的代词,这小能小说足一个倒退。 靠许寐璐古代汉语【m i 北京:商等教育;i ;版礼2 0 0 4 年5 月 ”周法赢中困古代语法称代篇【m i 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肓研究所1 9 6 2 年 白兆麟“所”字词组后附之“者”j ,新探【j 】,安徽人学学报( 哲学 i :会科学版) ,1 9 8 0 ( 3 ) 2 两南人学硕f j 学位论文寺绪论 字短语,所在其中的作用是改变动词或动词性结构的性质,使它具有名词的功 能。 助词说虽都认为“所”帮助构成“所”字结构,但有无指代作用,看法却不 一致。 ( 三) 其他说法 除代词说、助词说之外,“所”字还有关系词、被动助动词等说法。关系词是 张世禄先生的观点。他在古代汉语教程中指出:“所原来是表示处所的名 词,以后虚化为带有指称作用的关系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方。所和者 都是两个特殊的关系词,它们具有指称作用,具有代词的性质因此可以直接跟实 词组成所字结构和者字结构,该类结构是名词性的。被动助动词是 杨树达先生的观点。他在“所”字之研究一文中通过对比分析“此,吾所以取 天下也等句式,认为“所”字为被动助动词。此外刘复先生也认为“所 是“表 被动之助动词。 三、前人有关史记“所字的研究 正因为“所字研究的复杂性,所以,近年来,人们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专书 研究,如何乐士的( 左传) 的“所”、黄广生的( 诗经) 中的“所”字用 法初探、杜丽荣的试论( 商君书) 中的“所 字及其它等。然而,在 诸多有关“所字及“所字结构的专书研究中,针对史记中的相关问题的 探讨,则显得尤为不足。已有的成果,多局限于其某一方面较为突出的特点,而 没有进一步展开阐述,缺乏明确的系统性和清晰的条理性。另外,前人关于史 记中“所字研究的关注度不高,往往只言片语、一带而过,有“管中窥斑 之嫌。据我们统计,有关史记中的“所 字研究,仅见于芮月英的( 史记) “所 字考察 一文,芮文在对史记中“所”字的六种用法进行了统计和分 析,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芮文在史记中的“所 字考察中仍然存在 不足之处:第一、有些观点仍有待商榷,所作出的一些结论仍难以令人信服。如 芮月英认为“所介动”结构是结构助词“所先与介词组合成“所介 这 个介词结构,再和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组合成“所介动”。芮氏的该种切分缺乏 必要的理据和有力的语料佐证。第二、部分内容缺乏全面性,如芮文只分析了 o 张世禄古代汉语教程( 修i _ r 奉) 【m 1 i :海:i :海教育;f i 版社,1 9 8 8 年1 2 月 国刘复中国义泫讲话,北新书局印行,1 9 3 2 年9 月。 曲何乐i :( 左传) 的“所”,载( 左传) 虚例研究f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4 年1 2 月。 m 黄广生诗绛中的“所”,用法初 ;l 【j 】上林人学学报( 礼会科学版) ,1 9 6 3 ( 4 ) 杜幅荣试论商材书中的“所”。及j e 它【m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9 9 8 ( 3 ) 芮月英史记“所”考察【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 9 9 9 ( 6 ) 3 两南人学硕i j 学位论文青绪论 “所动 结构的句法功能,而忽略了对于“所介动”结构句法功能的分析。 第三、在史记中,“所”字可以和一些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代词等组 合成“所”字结构。这些进入“所 字结构、被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其 特点如何,这在芮文中并没有得到阐述。第四、芮文也对该书中的“所”字用例 进行了数量统计,但其统计结果与实际情况则有一定的出入。第五、例证不够充 分。 有鉴于此,我们选取了史汜一书中的“所 字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四、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 本文的研究目的 本文选取史记中的“所字为研究对象,目的不在于解决目前“所 字 的分歧,而在于通过专书“所”字考察,提供专书材料,为进一步研究“所”字 奠定基础。 如上节所述,“所 字词性的分歧明显存在,要解决这一分歧,有两方面的工 作是必须做的,一是充分调查古汉语“所 字在不同时期专书中的全部用法:二 是对“所”字进行综合研究。而综合研究又必须以各时期和专书“所”字调查为 前提。因此,我们选择汉代司马迁史记的“所”字进行研究,以此观察汉代 初年“所”字的基本面貌和用法。 当然,要研究“所 字,词性确定是避免不了的。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 合史记的实际,我们确定史记中“所有名词、特殊指示代词、助词、 数词、量词、假设连词六种,此外还有用作姓氏和占卜用语的“所 。其中,名词 “所可以独用和用于“所”字结构中,特殊指示代词“所”都出现在“所”字 结构中。至于这些不同词性的“所”之间有何关系,名词“所”和特殊指示代词 “所”关系如何,特别是特殊指示代词“所”是代词还是助词,则有待我们进一 步研究,也有待于古汉语研究的智者贤人。 ( 二)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据我们调查,史记中共有“所 字1 9 3 7 例。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以 下四个方面:( 1 ) 史记中“所字的特殊指示代词用法,如上文所说,这种“所” 都用于构成“所”字结构,有“所+ 动 和“所+ 介+ 动”两大结构形式。( 2 ) 助词 “所”的用法,主要是“为+ 名+ 所+ 动”被动句式,该式中的“所”是由“所”字 结构中的“所虚化而来的助词。( 3 ) “所”字的名词、数词、量词、假设连词等 用法。此外对用于表姓氏和占卜用语的“所 字进行考察。( 4 ) 史记中“所 字结构的句法功能,包括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以上每个方面的“所 4 西南人学硕i :学位论文 青绪论 字均按其类别和用法统计其具体用例的数量。 本文研究史记中的“所 字,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 ) 定性分析和 定量分析相结合。史记中“所 字的用例较多,且“所”字结构的结构类型也 比较多样。运用定量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清其语法特点,从而得出更为 合理的结论。( 2 ) 分析归类,静态描写。首先全面、穷尽地分析每个用例,然后 对“所”字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描写和说明。( 3 ) 形式和功 能分析相结合。史记中的“所 字结构形式多样,句法功能较为丰富。对其进 行全面、系统的描述,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合理地去研究史记中“所 字结构。 伍、史记版本和语料提取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通史,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撰。全书本纪 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 包括太史公自序) ,共一百 三十篇,今本史记一百三十卷。史记版本较多,为保证语料的可靠性,本 文选取中华书局1 9 8 2 年出版的史记点校本( 全1 0 册) 作为语料提取版本, 同时参照了1 9 9 8 年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二十四史全译中 的史记部分,并结合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的国学备览电 子版进行数据统计。 两南人学硕f j 学位论文贰史记特殊指示代词“所” 贰史记特殊指示代词“所” 史记中的特殊指示代词“所主要用来构成“所 字结构,这种结构由特 殊指示代词“所 与介词、动词或动词性词组所组成。“所 字结构是名词性结构, 其语法功能相当于一个名词。据我们统计,史记中的“所字结构共有1 6 3 7 例,分“所+ 动 、“所+ 介+ 动”两种形式。两种结构中的介词、动词或动词性词组 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所”指代的对象也各不相同。 一、所+ 动 “所+ 动”结构共有1 2 1 2 例。“动”包括单音动词、双音动词、动词性短语、 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当特殊指示代词“所 与动词结合成“所+ 动”结构时,“所 字便兼有指示和称代的双重作用,指称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根据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不同,史记中“所+ 动 结构形式和数量如下表一。 表一、史记“所+ 动”结构统计表 合计 结构类型用例 所+ 单音动词7 3 9 所+ 双音动词3 5 所+ 动词( 名词) 3 6 所+ 动词( 形容词)1 0 8 所 + 所+ 动宾短语3 7 1 2 1 2 所 动 + 所+ 动补短语1 8 动 词 所+ 状中短语1 5 3 性 短 语 所+ 联合短语8 6 ( 一) 所+ 单音动词 “所+ 单音动词”共有7 3 9 例。其中单音动词包括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和能愿 动词。例如: ( 1 ) 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卷六秦始皇本纪 6 两南大学硕l :学位论文贰史记特殊指示代词“所” 第六) ( 2 ) ( 3 ) ( 4 ) ( 5 ) ( 1 7 ) ( 1 8 ) ( 1 9 ) ( 2 0 ) 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故上赤。( 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诸吕所夺齐楚故地,皆复与之。( 卷十孝文本纪第十) 神君所言,上使人受书其言,命之日“画法”。( 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秦之所害莫如楚,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其势不两立。( 卷六十九苏秦列 传第九) 平公日:“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 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所谓辨者,责贱有等,长少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 卷二十三礼书第一) 曹沫劫桓公,反所亡地。( 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卷六十四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且兵凶器,虽克所愿,动亦耗病,谓百姓远方何? ( 卷二十五律书第三) 帝日:“虽然,意所欲,欲于何所王之? ”( 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二) 故督责之术设,则所欲无不得矣。( 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卷一五帝本纪第一)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会武帝年老长,而太子不幸薨,未有所立,而且使来土书,请身入宿卫於长安。 ( 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卷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 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 卷二十 六历书第四) 上所赐甚多,然常让,不敢受也。( 卷一百三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 卷一百一 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 2 1 ) 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 卷一百八韩长儒列传第四 十八) ( 2 2 ) 故周书日:“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 卷一百二十八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 十二) ( 2 3 ) 优孟日:“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请以人君礼葬之”。( 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 2 4 ) 冒顿乃作为呜镝,习勒其骑射,令日:“呜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 卷一百 十匈奴列传第五十一) ( 2 5 ) 周丘上谒,说王日:“臣以无能,不得待罪行间。臣非敢求有所将,愿得王一汉 节,必有以报王。( 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7 、,、j、,、,、j、,、, ) o l 2 3 4 5 6 6 7 8 9 l l l 1 l 1 1,l,l,il,l,i,t,l 两南人学硕f j 学位论文 贰史记特殊指,j :代词“所” ( 二) 所+ 双音动词 “所+ 双音动词”共有3 5 例。双音动词均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成分所构成。 例如: ( 1 ) 三河太守皆内倚中贵人,与公有亲属,无所畏惮,宜先正三河以警天下奸吏。( 卷 一百四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2 ) 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 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 卷一百四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3 ) 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 卷一百一十九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 4 ) 其治,所诛杀甚多,然取为小治,奸益不胜,直指始出矣。( 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 传第六十二) ( 5 ) 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成武所变化也。( 卷一百二十五佞幸列传第六十 五) ( 6 ) 及孝惠享国日少,吕后女主,孝文,孝景因袭掌故,未遑讲试,虽父子畴官,世世 相传,其精微深妙,多所遗失。( 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 7 )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 卷一百二十九货值列传第六 十九) ( 8 ) 于是强国务攻,弱国备守,合纵连横,驰车击毂,介胄生虫,民无所告诉。( 卷一百 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例( 1 ) 中,“畏”、“惮”同义连用,构成双音动词“畏惮”。例( 2 ) 的“建、“立 近义连用构成双音动词“建立”。例( 3 ) 的“变”意为“变化,“更意为“更 改、变更 ,两词近义连用构成双音动词“变更”。余例同此。 ( 三) 所+ 动词性短语 “所+ 动词性短语”共有2 9 4 例。根据短语的不同,有如下四种类型。 1 “所+ 动宾短语”,共3 7 例。例如: ( 1 )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 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 2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 臣者。( 卷一百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一) ( 3 )越王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 卷三十一吴太伯 世家第一) ( 4 )昭王:“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而河非所获罪也。”( 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 5 )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卷 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例( 1 ) 一( 5 ) 中的动宾短语分别为“归心”、“受事”、“刚其众”、“获罪”、“措其手足”。 8 两南人学硕l j 学1 移论文贰史记特殊指乃i 代词“所” 2 “所+ 动补短语”,共1 8 例。进入这类结构的动补短语,一般均由介词“于 引进补语。例如: ( 1 ) 递兴递废,胜者用事,所受于天也。( 卷二十五律书第三) ( 2 ) 齐之所信于韩者,以韩公子昧为齐相也。( 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 3 ) 所求于晋者,不至顿刃接兵,而况于攻城围邑乎? ( 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 一) ( 4 ) 所亡于秦者,山南山北,河内河外,大县数十,名都数百。( 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 四) ( 5 ) 秦之所害于天下者莫如赵,然而秦不敢举兵伐赵者,何也? ( 卷六十九苏秦列传 第九) ( 6 ) 此臣之所闻于魏也,愿君之以是虑事也。( 卷七十二穰侯列传第十二) ( 7 ) 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 卷八十三鲁 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 8 ) 王所待于晋者,非有马汗之力也,又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楚众也。( 卷四 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例( 1 ) “于 引进动词“受的来源“天”,例( 2 ) 、( 3 ) 、( 4 ) 、( 6 ) 分别引进动 词中心语“信 、“求”、“亡 、“闻 的地点补语“韩 、“晋”、“秦”、“魏”。例( 5 ) 、 ( 7 ) 、( 8 ) 则分别引进“害”、“贵”的对象补语“秦”、“天下之士 、“晋”。 3 “所+ 状中短语”,共1 5 3 例。一般而言,进入这类结构的动词受形容词“大 、 “深,程度副词“甚 、否定副词“不”、能愿动词“能 、“欲 、“敢”、“得”、“愿” 的修饰,另外,有些还受到状中短语所充当的状语的修饰。例如: ( 1 ) 而燕、赵之秦者,皆以争事秦说其主,此臣之所大患也。( 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 2 ) 处必然之势,- a d , :z 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又何患哉! ( 卷七十九范睢蔡 泽列传第十九) ( 3 ) 虽有周旦之才,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 ( 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 4 ) 敝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先齐王,虽反之所甚憎者亦无先齐王( 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 5 )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卷六秦始皇本纪第 六) ( 6 )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 7 ) 若君不忘历、宣、桓、武,不绝其社稷,使改事君,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 卷四 十- 楚世家第十) ( 8 ) 小见者,燕见于禁门内,饮于省中,非士人所得入也。( 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 十八) ( 9 ) 独梁王所欲杀大臣十余人,文吏穷本之,谋反端颇见。( 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 9 两南人学硕 j 学位论文贰史记特殊指j :代词“所” 十八) ( 1 0 ) 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虑人骨肉之闲,愿效愚忠而 未知王之心也。( 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上举例中,例( 1 ) 、( 2 ) 是形容词“大 分别充当动词“患 、“愿”的状语,构 成状中短语“大患”、“大愿”。例( 3 ) 的“复陈其巧 是状中短语,副词“复 充当“陈其巧”的状语。例( 4 ) 的“甚憎”是状中短语,程度副词“甚“憎” 的状语。例( 5 ) 的否定副词“不修饰限制“及 ,充当状语。例( 6 ) 的“不能 免为状中短语,状中短语“不能”充当“免”的状语。例( 7 ) 一( 1 0 ) 均是由 能愿动词充当动词中心语的状语。 4 “所+ 联合短语”,共8 6 例。这类结构中联合短语的各个成分之间多数有 连词“而”、“及 连接,有些则不在此列。例如: ( 1 ) 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 卷八十七李斯 列传第二十) ( 2 ) 汉遗单于书,牍以尺一寸,辞日:“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所遗物及言语云云。 ( 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 ( 3 ) 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所留意而深察也( 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 第五十二) ( 4 ) 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卷一百二十九货值列传第六十九) ( 5 ) 王年少,惧大罪为吏所执诛,乃饮药自杀。( 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 6 ) 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 卷一百九李将军列 传第四十九) ( 7 ) 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 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 8 ) 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孙通颇有所增益灭损,大抵皆袭秦故。( 卷二十三礼书第 一) 例( 1 ) 一( 4 ) 的联合短语的性质由连词“及 与“而来体现。例( 5 ) 一( 8 ) 其联合短语各成分之间则无连词连接。 ( 四) 所+ 动词( 名) “所+ 动词( 名) 结构共3 6 例。进入此类结构中的名词均活用作动词,而具有 了动词的语法特点和词汇意义。例如: ( 1 ) 非博士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卷六秦始皇本 纪第六) ( 2 )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 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 3 ) 武王日:“於乎! 维天阴定天下,相和其居,我不知其常伦所序。( 卷三十八宋微 子世家第八) 1 0 两南人学硕f j 学位论文贰史记特殊指示代词“所” ( 4 ) 夫率师,专行谋也;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 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 5 ) 上日:“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 ”( 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 6 ) 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真母夏姬尊以为夏太后。( 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 二十五) ( 7 )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卷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例( 1 ) 中,名词“职 活用作动词,意为“担当职责”。例( 2 ) 中,“就 本活 用作动词,意为“取得成就”。例( 3 ) 的“序”活用作动词,意为“排列次序”。 例( 4 ) 的“图活用作动词,意为“图谋、计划”。余例同此。 ( 五) 所+ 动词( 形) “所+ 动词( 形) 结构共1 0 8 例。这类结构中的形容词多为“乐 、“利”、“善 、 “同 、“多”、“长 、“短”、“易”、“轻 、“重 等,例如: ( 1 )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 2 ) 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卷三十一昊太伯世家第一) ( 3 ) 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所明也。( 卷四十 三赵世家第十三) ( 4 )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 ( 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 5 ) 上日:“前日吾i g f l 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 卷五十七绛侯 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 6 ) 老予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於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卷六十三老子韩非 列传第三) ( 7 ) 田常忿然作色日:“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 ( 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 8 ) 反宋地,归楚淮北,燕赵之所利也;并立三帝,燕赵之所愿也。( 卷六十九苏秦列 传第九) ( 9 ) 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卷七十三白起王剪列传第十三) ( 1 0 ) 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 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 传第三十九) 例( 1 ) 的形容词“乐”活用作动词,意为“据以欢乐 。例( 2 ) 的“同”活用作 动词,意为“共同具有”。例( 3 ) 中,“明活用作动词,意为“分别”。例( 4 ) 中,“慎”活用作动词,意为虬慎重对待 。例( 5 ) 中,“重”活用作动词,意为 “认为重要”。例( 6 ) 中,“贵”活用作动词,意为“以为高贵”。余例同此。 二、所+ 介+ 动 两南人学硕f j 学位论文贰史记特殊指五i 代词“所” “所+ 介+ 动 结构共4 2 5 例。进入这类结构的“介”( 介词) 即有六个:“以”、 “为、“由 、“从 、“自、“与 。结构形式分别为“所+ 以+ 动”、“所+ 为+ 动 、 “所+ 由+ 动”、“所+ 从+ 动”、“所+ 自+ 动”、“所+ 与+ 动 这六种类型。“所 指代与介词所关涉的动作行为的处所、凭借、方式、原因、目的,时间等。 ( 一) 所+ 以+ 动 “所+ 以+ 动”共3 6 7 例( 见下表二) 。“所”主要用于表示动作行为所赖以实 施的目的、方式、凭借、原因等,“以 可理解为“拿”、“用 、“因”。 表二、史r i d “所+ 以+ 动”结构统计表 结构类型用例合计 所+ 以+ 单酱动词 3 5 所+ 以+ 动词( 名)2 5 8 所+ 以+ 动词( 形) 1 3 所 所+ 以+ 动词( 谓词性代词)8 + 所 以 所+ 以+ 动宾j 5 l i 语 1 9 0 + + 3 6 7 以 动 所+ 以+ 动补短语 8 + 动 所+ 以+ 状中短语5 9 3 0 9 词 性 短 所+ 以+ 联合短语 5 2 语 1 “所+ 以+ 单音动词”,共3 5 例。进入这类结构中的“单音动词 ,包括及 物动词、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其中犹以及物动词居多。例如: ( 1 ) 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 人之治也。( 卷五秦本纪第五) ( 2 ) 子产谓韩宣子曰:“为政必以德,毋念所以立。”( 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 ( 3 ) 国齐之所以代者,以事王也;天下属行,以谋王也。( 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 4 )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 卷九十淮阴侯列传第三十 二) ( 5 ) 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 卷四周本纪第四) ( 6 )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 7 ) 苏秦、智伯之智,非不足以辟辱远死也,而所以死者,惑于贪f f , j 不止也。( 卷七十九范 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 8 ) 应侯日:“善。吾闻欲言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有,失其所以有。( 卷七十 1 2 两南人学硕 :学位论文贰史记特殊指小代词“所” 九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上列例中,例( 1 ) 一( 3 ) 的单音动词为及物动词,例( 4 ) 一( 7 ) 为不及物动 词,例( 8 ) 为能愿动词。 2 “所+ 以+ 动词( 名) ,共2 例。如下: ( 1 ) 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 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 2 ) 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敝国家,非所以子民也。( 卷一百一袁盎 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例( 1 ) 中,名词“臣”活用作动词,意为“做臣子”。例( 2 ) 中,名词“子民 活用作动词,意为“把百姓当作子女 。 3 “所+ 以+ 动词( 形) ”,共1 3 例。例如: ( i ) 令相两子,见孝惠,日:“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 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 2 ) 今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危,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 卷五十二齐 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 3 ) 计画所以全者,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