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专业论文)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pdf_第1页
(美学专业论文)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pdf_第2页
(美学专业论文)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pdf_第3页
(美学专业论文)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pdf_第4页
(美学专业论文)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宫崎骏是二十世纪日本动漫界的一个高峰,其作品包含了丰富的主题和浓郁 的人文情怀,将动画提升到了人文的高度,他的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日本美学元 素。本文选取宫崎骏导演的一系列动画电影作为读解和分析对象,试图对其作品 所包含的日本美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概括为三个方面:魔幻色彩世界背后的 言灵信仰、自然美的追求、物哀美的情感关切。宫氏电影充满魔幻现象,动漫形 象大都具有神奇的魔力,魔幻世界是一个充满语言灵力的世界,这是受到日本传 统宗教信仰尤其是言灵信仰的影响,因此首先归纳出“言灵信仰”的内容,然后 分析其在宫崎骏电影中的表现,从魔幻现象、神奇角色和姓名崇拜三个方面进行 总结;宫崎骏对自然美的追求,表现为作者的自然情怀与本真的回归;对物哀美 的情感关切包含着对生命美的赞颂。通过对宫崎骏作品包含的丰富日本美学元素 进行研究,揭示宫崎骏作品中超越民族的人文精神关怀。 关键词:宫崎骏日本美言灵信仰自然美物哀美 a b s t r a c t m i y a z a k ih a y a oi sap e a ko ft h et w e n t i e t hc e n t u r yj a p a n e s ea n i m ei n d u s t r y h i s w o r k si n c l u d e sp r o f o u n dt h e m ea n ds t r o n gh u m a n i t i e sc o n t e n t ,p r o m o t e st h ea n i m et o t h eh u m a n h e i g h t h i s 、 ,o r k sa l s oc o n t a i nm u c ha e s t h e t i c sm e a n i n g i nt h i sp a p e rt h e w r i t e rs e l e c t e das e r i e so fa n i m a t i o no fm i y a z a k ih a y a oa st h ea n a l y s i so b j e c t ,w a n t e d t om a k e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c o l l a t i o na n dr e s e a r c h i n go ni t s j a p a n e s eb e a u t y , i ti s s u m m e du pi nt h r e ea s p e c t s :t h e ”l a n g u a g ew o r s h i p ”,n a t u r a lb e a u t ya n dt h e ”s o r r o w f o rb e a u t y ”t h ef i r s tw a yi st os o r to u t ”l a n g u a g ew o r s h i p ”o ft h em a i nc o n t e n tw i t h t h eg e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a n dt h e na n a l y z e dt h em i y a z a k ih a y a o sa n i m ei ni t sr e a s o n s ,f r o m t h ef a n t a s ys c e n e s ,s u p e r n a t u r a lr o l et ot h en a m e so ft h ew o r s h i po ft h et h r e ea s p e c t s o fp e r f o r m a n c e n a t u r a lb e a u t y , i t so u t s t a n d i n gp e r f o r m a n c ef o rt h en a t u r a lf e e l i n g s a n dt h er e a lr e t u m ,t h eo t h e ri s ”s o r r o wf o rb e a u t y ”,f o re x p r e s s i n gt h eb e a u t yo fl i f e f i n a l l yt h r o u g ht h ed e e pa n a l y s i so fi t sj a p a n e s eb e a u t y , w ec a nr e v e a lt h a tt h e h u m a n i t i e sc o n t e n to fm i y a z a k ih a y a o 。sa n i m ec o m e st og ob e y o n dn a t i v e k e yw o r d s :m i y a z a k ih a y a o ;j a p a n e s eb e a u t y ; ”l a n g u a g ew o r s h i p ”; n a t u r a lb e a u t y ; ”s o r r o wf o rb e a u t y ” i i 致谢词 经过大半年的材料收集与思路整理,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已经接近尾声。本学 位论文主要是在徐岱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完成的。学习上,徐老师丰富的学识、自 然活泼的教学风格、谦和的为人很积极的影响着我,在课余生活中,徐老师也能 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照。在此谨向徐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还要感谢一起度过两年 硕士生活的同学们,正是有你们生活和学 - 7 的陪伴,帮助我克服一个个困难和疑 惑,与你们的交流和沟通,更好的促进本文的顺利完成。 再次感谢徐老师在忙碌的教学生活中抽出时间来审阅、修改我的论文,给我 中肯的建议。“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也非常感谢这俩来年给我们授课的刘翔老 师、潘一禾老师、张节末老师、沈语冰老师,感谢你们精心得去准备每一堂课, 感谢你们对读书教人解惑之业的那份赤诚与坦率,感谢你们对自我的秉持和操 守,感谢你们对我不足的善意指正,让我更好更真得看清自己,定位自己,更明 确地规划自己要走的路不得不感叹时间飞快,毕业在即,感谢两年来陪在身边 的同学、朋友,感谢你们的陪伴、支持和帮助。愿友谊长存,且行且惜。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引言 1 9 4 1 年出生的宫崎骏,从小喜爱漫画,1 9 5 8 年日本电影史上第一部长篇彩 色动画片白蛇传上映,宫崎骏开始对动画产生了兴趣。1 9 6 3 年大学毕业后 进入东映动画工作。在1 9 7 8 年,宫崎骏参与制作电视动画片未来少年柯南 之后,开始从事导演工作。1 9 6 5 年,参与高烟勋导演的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 冒险制作,是与高烟勋合作的开始。1 9 7 9 年任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 的导演,获日本动画片最高奖一一每日电影竞演会大藤信郎奖。1 9 8 2 年开始在 德间书店的a ni m a g e 杂志上连载风之谷,为时1 2 年,并且结识了德间康快。 剧场版动画风之谷1 9 8 4 年上映,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关注,以其丰富的形象 力、深刻的人文内涵震惊了整个个日本界,创造了动画影像的新境况。1 9 8 5 年, 吉卜力工作室成立。1 9 8 6 年上映的( ( 天空之城,根据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格 列夫游记改编,辽阔的场景、宏大的主题、细腻的人物性格塑造,标志着宫崎 骏创作理念与制作风格的成熟。接着宫崎骏又创作了龙猫、魔女急宅便、 红猪、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作品2 0 0 1 年1 0 月,宫崎骏亲自设计的 “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在东京三鹰开幕,用来宣传该工作室的作品与宣传日 本动画。 宫崎骏的动画作品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动画电影的认识以及动画片以儿童为 主要观众的受众定位,作品突破了观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多 是作者想象力的诠释之作,完整的故事情节下包含有深刻的寓意。出于对现状的 不满和现世的拯救,宫崎骏充分发挥了动画电影的特性而创作出瑰丽的想象空 间,同时赋予作品深厚的主题,从而使宫崎骏的作品获得了不同于实拍电影的极 致观赏性,并揭示了作者对于时代脉搏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宫崎骏是二十世纪日本动漫界的一座高峰,其作品视野开阔,对于人性以及 时代问题都进行了深刻思考,对于长篇叙事的控制张力以及想象空间的细致描 画,都达到了以往作品难以超越的境界。官崎骏被迪斯尼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 作品通过优美的自然景物、朴素的色彩、精湛的音乐视听、宏大的主题充分展示 了日本独特的自然审美观,吸引了一大批世界观众。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辨证思 考、自我的内心追求、科技为人所用的负面影响的顾虑、田园牧歌时代的怀旧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伤等等都切合着时代的脉搏,于商业动画的娱乐性外唤醒人们对于现世的社会问 题的关注。 宫崎骏是继手冢治虫后在日本动画界享有声誉最高的动画导演。他的作品在 国际国内获奖无数,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两部影片两次打破了日本本地 影院票房的最高纪录。千与千寻在5 2 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这是动画 片首次在国际三大电影节上获大奖,该片还获得了美国第7 5 届奥斯卡最佳长篇 动画奖。从8 0 年代以来,宫崎骏动画已经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象征,被誉为日 本的“国民动画家”,并被公认为可以与迪斯尼动画相匹敌的世界动画的另一高 峰。宫崎骏作为二十世纪日本动漫界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将日本动画片提升 到了具有国际水准和人文关怀的高度,代表了2 0 世纪以来日本传统动画片的高 峰。通过他的作品,一方面,日本传统文化和世界观得到了充分展现;另一方面, 新一代的思想和观念也在他的作品中萌芽。在这个意义上,宫崎骏是一个承前启 后的人物。 日本,古时又名扶桑、东瀛,是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一个樱花的国度。 自古日本就与我国有频繁的文化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和民族形成了自己独 特的文化艺术与审美意识。大和民族的美意识,是指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情感 以及判断美的基准和思考。作为日本古代重要文艺理念的“物哀”、“佗”、“寂” 等概念,就是古代日本人美意识的结晶。 对日本美的追求生动地体现在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川端康成的小说和 相关论述。在吸收现代主义技巧之外,川l 端极力展现日本文学传统中所特有的物 哀、风雅和幽玄之美。他对物哀和美的理解形成了其唯美主义格调的一个重要方 面。川i 端在其小说中大量描写了死亡,在川端康成看来,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 种表现,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正是基于这种独特的审美理念,川端康成在其文学 创作中形成了以佛教无常美感为中心的典型的忧郁美、悲哀美的特征。 日本审美意识的形成受到日本民族固有的自然条件、自然观的影响。优美、 幽玄美、闲寂美与古寂美是日本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四种电影的审美意识。优美来 自于对自然美的感受,它与日本的自然观是息息相关的,同时,日本传统的优美 意识里也糅合了日本本土的神道信仰,是它的审美内涵的独特之处。优美是日本 古典审美意识的基础幽玄美以优美为基础,是日本文化接受了大陆文化的影响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而发展出的一种蕴含着深幽佛教色彩的审美意识。闲寂美与古寂美在质素简约、 古朴清寂、闲趣雅致上是高度契合的,但闲寂美主要用以概括茶道的美学特点, 体现了集合禅宗、和歌、绘画、书法、庭院建筑、插画、陶器为一体的日本茶道 的审美内核,古迹美则主要用以概括松尾芭蕉俳谐的美学特征。 日本美的独特地方在于早期与宗教信仰的融合,从弥生时代进入稻作文化以 来,日本人诞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有灵性的。日本的自 然条件决定了自然观的形成,古代e t 本人将自然视为神的化身加以崇拜,日本原 始宗教神道观就是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为中心的。日本人的自然观因此被赋予 极强的神性,自然作为被敬畏的对象,其魅力被视为一种如神佛一样具有决定生 杀大权的力量。日本民族的多神论就是将自然奉为神灵,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是 追求人与自然融合,合为一体的世界观。对于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追求是日本传 统泛神自然观形成的思想基础,神道观作为一种世界观则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心 理,审美情感和审美判断的饿标准。传统神道信仰在此意义上也具有审美意义。 宫崎骏的动漫继承了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审美理念,具有丰富的日本 美学元素。国内研究宫崎骏的论文非常之多,多是对宫崎骏作品的内涵和思想的 论述,或者从动画的激发、宫崎骏作品所体现的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阐述。基于 这样一个研究现状,本文力图对宫崎骏影像的美学意蕴做一次全景式的关照,集 中论述了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的呈现。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 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言灵信仰” 第1 章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言灵信仰 古代日本人将自然视为神的化身加以崇拜,日本原始宗教神道观就是以自然 崇拜、祖先崇拜为中心的。日本人的自然观因此被赋予极强的神性,自然作为被 敬畏的对象,其魅力被视为一种如神佛一样具有决定生杀大权的力量。日本民族 的多神论就是将自然奉为神灵,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是追求人与自然融合,合为 一体的世界观。对于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追求是日本传统泛神自然观形成的思想 基础,神道观作为一种世界观则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情感和审美判断的 饿标准。宫崎骏的影像世界是一个多种生物齐聚的大舞台,有自然界的各种生物, 还有很多超自然的精灵妖怪,具有灵力的巫女和法力强大的魔法师等。这些动漫 形象的设置为宫崎骏的动画增添了生动的情趣,展现了一个超现实的想象世界, 其形象设计的背后是日本传统的万物有灵观念和神道信仰。对于魔幻现象的描绘 和神奇角色的设定,强调了语言的魔力,则和日本的“言灵信仰”相关。 1 1 “言灵信仰丹的内容 日本传统的民族宗教是神道教,神道教起源于原始的自然精灵崇拜与祖先崇 拜。原始时期,日本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从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川i 草木、 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中感受到自然远远超过人力的威力和神圣性,由于生产力水 平低下,对世界的认识程度不高,所以将对自然现象的不解、未知世界的困惑、 死亡的恐惧等都归结为神力的结果,于是产生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认为神力无 限,世上万物都各有掌管的精灵,可谓“物之所至,神之所在”。神道教是泛灵 多神信仰,日本人视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为神祗,山川、森林、太阳、动物( 狐, 蛇) 、祖先的灵等都成为他们祭祀崇拜的对象,相应的有山神、水神、田神、地 神、雷神、太阳神等神灵。人们向各种神灵祈祷,祈求福佑躲避灾祸。依照泛神 论的理解,语言虽然没有生命,但也有神灵存在,其神力也会左右人们的祸福, 对语言灵力的信仰慢慢发展成为“言灵信仰”,“言灵信仰”实际上就是对语言的 一种崇拜,认为语言是有魔力的。 古代日本人就十分相信语言的力量,认为大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被加持过的 拥有不可思议力量的语言。言灵,也称为言魂。岩波古汉语词典补订版 中将“言灵”解释为:“言灵是指语言所具有的神秘力量在原始社会,人 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 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言灵信仰” 们坚信,就像人类有灵魂一样,语言也有灵魂,支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语言和事物的区别非常细微,言即事,语言即是事实。例如,因为人的名 字即是其自身,所以告诉异性自己的名字就意味着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 对方。另外。名字受到损伤,或者受到诅咒,其人本身就会受伤。”1 早期因 为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把握,他们往往把语言同某些自 然现象和人们的福祸联系起来,从而赋予语言一种超人的力量。“自我们生命诞 生之日,自我们意识之光乍闪亮时,语言便与我们形影不离,它陪伴着我们智慧 前行的每一步履,人不可能离却这一媒介而生存,因为,语言宛如一种精神的气 氛,弥散于人的思维与情感,知觉与概念之中。”2 日本人认为语言可以改变自 然、社会和人的命运,所以将语言奉若神明。语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术, 人们想要与神进行沟通,得到神的帮助,就需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引起神 的注意,于是使用巫术。在巫术中,用咒语就可以降妖除魔,这样语言就 有了特殊的魔力。 语言是人们与神灵沟通的主要媒介,所以日本文化中存在很多的语言 崇拜现象。在远古最初的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便是歌谣和各种宗教祭祀仪式, 进行人与神对话的宗教仪式中,咒文的祷念是必不可少的,人通过语言向 神灵表达自己的愿望,祈求实现。“日本的原始信仰,最初以山、巨木和巨岩 等自然物为对象。日本上古时代最原始的宗教是咒术信仰。上古的日本人相信语 言的生命力和感应力,相信语言具有灵性和咒信,即具有内在的神灵,于是企图 通过咒术,实现他们最原始的最本能的求生克死的愿望。”3 语言因其可以沟通 鬼神的魔力而使人敬畏。当人们因为想要获取自己的生活资料而向神灵所 掌管的自然界索取时,往往要通过有祭词的宗教仪式,还要对获取的生活 资料( 动植物) 表达自己的歉意,如日本古代的送熊仪式,对熊表达感激 之情和来年生活富足的希望。语言崇拜使得语言“产生了从意义到含义的 嬗变,它们用这种嬗变向它们认为自己注定要为之服务的存在致敬。不应 该只是说,它们被当做手段来赞美神圣的事物。”4 这里语言就不仅仅是沟通 1 转引自 日 大野晋,佐竹昭:岩波古汉语词典补订版,东京:岩波书店,1 9 9 0 年, 第7 8 页 2 德 卡西尔: 符号神话文化( 李小兵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1 9 8 8 年,第8 9 页 叶渭渠:日本文化史,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 3 页 4 法 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 杨大春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5 年,第5 2 页 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 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言灵信仰” 的媒介手段,而是被赋予了灵性和魔力,语言作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存在沟 通着人与神、人与自然之间。 日本信仰神道教,认为万物是有一种灵性的,万物都是被崇拜的对象, “这种宽泛的神灵概念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这一倾向的结果是,社 会生活中的绝大部分行为都具有神圣或半神圣性。”1 作为沟通的媒介,语言 沟通着人与神,是个人身份行为的表征,下降到社会关系中,语言作为不 同集团的身份标签,规范着社会秩序。每个集团通过语言的规范实现身份 的认同,区别于其他集团。社会中不同级别、辈分之间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具体的行为通过语言来规范,从而赋予每个人不同的身份意义认同,使整 个社会运行有序。 语言的神圣性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禁忌上。语言禁忌是克制自己 以免某种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是出于对神圣之物的敬畏,另一方面是对祸害之物 的躲避。最突出的表现是由语言崇拜产生的姓名崇拜与禁忌。古日本人认为人的 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作为一种客观物质的存在,是人身体的一个组 成部分,和人的灵魂是息息相关的。如果诋毁或者诅咒一个人的名字,就是对这 个人的伤害。因而为了保护自己,防止名字被对自己有敌意的人随意呼出,日本 人就经常更改名字,保持自己的神秘性。刚刚出生的日本婴儿,会在出生第七天 举行命名仪式,获得自己的第一个名字,在古代一般还要请德高望重或者家里的 长辈来取名字,可见对名字的重视。对于已经死去的人的名字,活在世上的人一 般是避免提及的。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说:“当一个人死后,马上就被 换上一个新取的名字,于是人们就可以自由地称呼他,因为所有的禁忌仍然附着 在其旧有的名字上;或者,所有和他名字相同或相近似的人都将改叫新的名字; 甚至,假如死者的名字刚好与某些动物或物品的名称相同,有些原始部落甚至会 考虑将这些动物或物品该换名字”2 在日本,人死后就会为死者取一个“戒名”, 死者在另一个世界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以新的名字在另一个世界存在,避免对现 世的干扰。给死者举行葬礼也是一种将死者送到另一个世界的仪式,具有很强的 1 美 贝拉:德川宗教一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 王晓山,戴茸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1 9 9 8 年,第1 1 页 2 德 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 9 8 6 年,第3 1 页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 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言灵信仰” 神圣性。日本人坚信死者被送到彼岸世界也与现实世界的人们福祸相关的,在葬 礼上应虔心为死者超度悼念,祈求死者的护佑,e t 本人对于从事丧葬仪式的专职 人员也都保持着很高的敬意。日本人对于日常生活中避讳提及的名称,也多是以 别的名称来代替。由此可见,“言灵信仰”渗透在日本人生活文化的许多方面。 1 2 “言灵信仰 现象在宫崎骏影像中的表现 “言灵信仰”在日本社会有深厚的神道教信仰支撑,覆盖在日常生活的各个 方面。在“言灵信仰”的关照下,反映在宫崎骏的动漫作品中,则是各种魔幻现 象的呈现和诸多神奇角色的出场,以及作品中以千与千寻为代表的强烈的姓 名崇拜。 1 2 1 魔法、咒语等魔幻现象的呈现 “言灵信仰”认为语言具有神秘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愿望。在 向神灵诉说愿望和表达歉意时,祝词和祭祀语就是必不可少的形式。古老的言灵 信仰,一直存在于日本人的潜意识中,宫崎骏是深深浸淫于日本传统文化与信仰 体系中的,表现在其动漫作品中就是由咒语,魔法构造的魔幻世界。魔法多半来 源于西方文化,但是魔法对于魔法词法力的强调性和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言灵信 仰”有着天然关联,这导致日本动漫引入了大量的魔法元素,魔法题材也成为众 多动漫题材之一。宫崎骏的作品吸收了大量的魔幻元素,对故事进行改编重塑, 赋予作品独特的内涵,在拥有异域气质的外衣下包裹着浓厚的本土气息。从选材 来源上说,未来少年柯南、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城、魔女宅急便、哈 尔的移动城堡、天空之城和悬崖上的金鱼姬就是改编自欧洲名著的作品, 风之谷、红猪是独创的故事,取自日本本土的只有幽灵公主和千与 千寻。宫崎骏通过细致的刻画魔幻场景,将各种魔幻现象赋予实体化的呈现。 宫崎骏的多部作品中都有祝词或咒语的出现并且具有不同的使用效果。有用 言语斥退神灵怨灵的,如风之谷中会使用御风术的娜乌西卡,会用人类的语 言与王虫交流,为了制止尤伯老师惹怒的王虫,她向王虫大声说道:“王虫! 回 到森林里去! 前面不是属于你的世界! 喂,好孩子! 、“王虫! 快睁开眼睛! 回 到森林里去! ”她将身形庞大、威力很大的王虫唤为孩子,以真诚、怜爱之心与 自然的使者交流,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有用语言表达对神灵敬意祈求降福的, 多是诉诸日常生活化的语言,如龙猫中妹妹第一次见到森林中的精灵龙猫,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 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言灵信仰” 并告诉父亲,父亲虽然没能见到,但并不认为妹妹说谎,断定是她遇到森林的主 人,因而带着姐妹俩,走到最大的那棵楠木前,神情端庄虔敬,表达受到神灵关 照后的谢意:“多谢您照顾我们家小梅,从今以后希望您多多关照”。姐妹俩回家 路上遇到大雨天,因为忘记带伞,姐姐就在土地庙里向土地公公拜托让雨停下来。 龙猫1 2 中念念有词就可以让种子破土而出。为了找到迷路的妹妹,姐姐想到向龙 猫求救,希望龙猫可以帮她找到妹妹,龙猫一声狂吼,招来猫巴士,帮助姐姐找 到妹妹,还实现了姐妹俩见到母亲的愿望。有用语言祈求神灵原谅的,在幽灵 公主中阿席达卡误杀了进攻村子的魔祟神,给自己带来了诅咒,为避免魔祟神 的诅咒殃及整个村子,神婆希婆婆对死去的猪神道歉:“不知何方凶神驾临,无 所不在之神,我们冒犯了你,敬请恕罪。我们将在此地建墓,拜祭你的怨灵。请 忘记仇恨,平静下来,就此安息。”而死去的猪神对阿席达卡发出诅咒:“肮脏的 人类,也尝尝我所受的痛苦与憎恨”。最后送还鹿神首级的时候,阿席达卡与珊 向神请求原谅:“鹿神啊,还你首级,请息怒吧。”两人在鹿神黑色血液的浸染下, 高举头颅,深刻传达出人神沟通之间富含悲壮气氛的仪式感。 宫崎骏动漫作品中的魔法元素很多,他将西方魔幻题材加以改造,通过细腻 的场景渲染、精湛的配音、深刻的主题吸引了众多观众。魔法的使用多是需要通 过借助自然元素与妖怪神灵来订立契约,对于魔法语言的强大威力官崎骏没有简 单的只是通过口头语言的文字呈现,而多是通过呈现魔法的使用效果即魔幻现象 的细致刻画,既有魔法的使用,也有魔法的废除。在这里语言的魅力就通过画面 的视觉效果来展现,而不仅仅是通过口头念出某些有特殊意义的语句来实现的 哈尔( 哈尔的移动城堡) 为了学到魔法,将自己的心与火魔交换,得到了强大 的魔法,可以让自己变成会飞的人面巨鸟,火魔通过使用魔法使整个城堡运转起 来,可以穿梭在山野云间,到处搬家更换地点,躲避敌人,荒野女巫则使用魔法 保持自己的年轻,不小心得罪了荒野女巫的苏菲被诅咒变为老太婆,并且“身上 的诅咒是不能对任何人说的”,邻国王子被人施了咒语变成菜头,苏菲的真心一 吻帮助他解除了魔咒。莎莉曼对哈尔下了咒语,“明追流火,暗淌星泪,无心之 人,吾囊中物。”哈尔最终在苏菲的帮助下解除了与火魔的契约,换回自己的内 心,也脱离了政府军队的控制,开始自己想要的生活。小白( 千与千寻) 为了 帮助闯入神灵世界吓坏了的千寻站起来,“你身体之元素,以风与水的名义,魔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 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言灵信仰” 法废除”,原本身体僵硬的千寻就飞奔起来,千寻与汤婆婆订立契约的时候,汤 婆婆把契约书上的“荻野千寻”名字,用魔法去掉“荻野寻”,只剩下一个“千”, 并加重语气告诉千寻以后的名字就叫“千”,动漫中千寻听到汤婆婆的呼唤,模 模糊糊答应的表情似乎就在告诉观众忘记了自己原来名字的千寻,只记得“千” 的名字并以这个身份在异界生活。要想离开汤屋,除了劳动唯一的条件就是只有 回忆起自己的真实名字。希达( ( ( 天空之城) 记起小时候奶奶交给自己的咒语, “里特拉多巴里达乌鲁苏亚里亚洛斯巴鲁奈多利路”是希达向飞行石祈求 帮助、神圣之光苏醒、打开通往天空之城拉普达的钥匙。希达的奶奶教会她很多 咒语,治病的咒语、找东西的咒语,绝对不能用的咒语也就是毁灭的咒语。明白 拉普达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失去与大地的联系后,希达决定和巴鲁一起念动咒语 “巴鲁斯”,伟大科技缔造的神奇之城,在瞬息分崩离析,只剩一棵树根支撑的 城堡向天际飞去。在这里咒语的毁灭意义通过画面中巨大城市的解体以及恢弘的 配乐完美的呈现出来,直击观众的内心世界,魔法使用后的巨大威力也展现出来。 波妞( 悬崖上的金鱼公主) 因为舔食宗介的人血而开始长出手脚,波妞的父亲 为了让波妞恢复原来的样子,念道:“邪恶的血啊! 被镇压下去! 复元! ”波妞就 真得恢复了人面鱼的样子,长出来的三只手指的手脚都缩回去,体型也由五岁孩 子的大小变为手掌上的小鱼。通过纷繁瑰丽的魔法语言和魔幻现象的展现,宫崎 骏的动漫散发着日本本土“言灵信仰”文化的气息。 1 2 2 魔女、神灵妖怪角色的设定 动画,总是带有梦想的气质。“它的图像符号,乃是一种诗意的象征,象征某 种美好的自由,某种不存在现实世界的自由。在动画作品中,无论什么题材内容, 不管是反映现实内容的,或是纯粹来自虚拟想象的,其主旨,便在于传达和表现 这种具有梦幻性质的人类理想诉求。”1 动漫形象作为作者思想表达的载体,“动漫形象是一种非写实的,带有幻想 和夸张色彩的人为创作的形象,动漫形象构成一种与音乐类似的世界通行 的文化语言,有着超越国籍超越种族的巨大力量,因而,动漫文化是一种先天具 有强大全球渗透力的世界共享的文化”2 动漫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作品 1 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5 - 2 6 页 2 谭玲,殷俊编著:动漫产业,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第2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言灵信仰” 思想主题的传达。一个成功的动漫形象可以很快的将观众带入作品,也是观众评 价影片特色的一个意义标签。宫崎骏善于吸收日本民族文化的独特内涵,创作了 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动漫形象,作品中的龙猫、猫巴士、无脸男等形象深人人心, 备受日本乃至世界观众的喜爱。为了传达作品中的“言灵信仰”,除了通过魔法、 咒语等魔幻现象的表现,宫崎骏在作品中往往设置一些巫女、魔女、神灵妖怪的 角色,这些角色是魔法、咒语的使用者,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不存在的,宫崎骏 巧妙的运用形象的动漫影像,以给予非现实存在事物的实存性来表征言灵信仰的 强大力量。 早期人类认为整个世界是由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控制的,巫术是与控制世界的 神秘力量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巫术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精神支 柱,并且维持着社会秩序。巫女信仰自绳文时代就有,古时候,巫女的神谕多少 能左右到政治,在律令制度制定后,皇权与巫术开始分离,巫师的职能被分化到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巫女的统治地位也被淡化,最终实现与政治的分离。在中 世纪以后,巫女虽不再拥有统治地位,但女子巫术仍然活跃在艺能、祭祀、丧葬 等民间信仰中,在日本文化的底层仍然流淌着巫女信仰。巫女因此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宫廷神社所属的巫女,负责在宫廷中酿酒、弹奏乐器、解说蝉意等,一种 是民间的巫女。现如今神社中的巫女到神社帮忙,主要是负责参拜做法、打扫整 理等工作。 “巫女”是日本宗教界的传统职业。直到今天在较具规模的神社和传统庆典 中仍可见到巫女为人进行消灾解厄及事神的职务,带有神秘的色彩。巫女自古以 来就是与普通人区分开来的,被认为可以沟通人神、净化污秽等,因而巫女与“言 灵信仰”有着天然的关联,这种表现巫女神圣力量的题材在宫崎骏动漫中随处可 见。宫崎骏的作品中像风之谷中的希婆婆是传统意义上被赋予的巫女形象, 荒野女巫则是一个下咒语的邪恶女巫。在西方魔法题材的影响下,宫崎骏更多的 塑造了具有魔力的少女,称之为魔女,魔女作为女巫的变体,具有和巫女一样神 奇的力量。一类是指本身拥有大自然神秘力量的人,如娜乌西卡、波妞的母亲等, 另一类人群就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魔法师,通过契约来获取自然元素为其使用, 如莎莉曼、魔女琪琪、波妞的父亲等。能够御风而行的娜乌西卡,驾驶着简单的 飞行器在腐海上空飞旋,在虫笛的帮助下与王虫对话,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言灵信仰” 虫的原谅,在王虫触角的帮助下,死去的娜乌西卡获得新生,颇有宗教情结。魔 法的使用在宫崎骏的动漫中经过生活化的处理,成为使用者的一项生存技能。如 魔女宅急便是讲十三岁的少女琪琪出外修行的故事,驾着飞天扫帚来到一个 陌生的沿海小镇,替人送快递作为生存手段并努力实现与周围生活的融合。波妞 的母亲是海洋女神,波妞自己则继承了母亲的能力加上喝掉父亲储存的生命水, 法力无边,能够将塞住的发动机发动起来,宗介的玩具船变成真正可以在水上航 行的船只。苏菲虽然不是女巫,却与火魔建立了契约关系,在关键时刻帮助了魔 法超强的哈尔在汤屋中,小白告诫千寻一定要记住自己的名字,小白通过千寻 的卡片帮助千寻找到了名字,而得到名字获得自由的千寻也终于回忆起小时候的 记忆,帮助小白找回了名字,在此通过强调名字的重要性彰显了语言的魔力,关 键时刻不仅可以解救自己,还可以解放他人 日本的妖怪传说贯穿了整个日本历史,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妖 怪形象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和日本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尤其在动漫作品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日本神道教是一个多神论崇拜,民间传说中就有各种精灵妖怪, 多神崇拜造成了日本妖怪文化的盛行,无论是在佛社神庙还是在荒郊野外,都有 妖怪的身影。日本的妖怪往往具有两面性,善恶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比 如幽灵公主中的鹿神,既可以疗治受伤的阿席达卡,又吸取动植物的生命来 保持自己的生命力,既孕育着生命,又拥有破获一切的力量。日本人认为妖怪无 处不在,不管是自然界、动物、人,哪怕是生活中用过或者丢掉的器物都可以修 炼成精。如千与千寻中的小黑鬼,萝卜神、鸡仔神等都是很平常的事物。日 本甚至有专门为研究妖怪而成立的妖怪学学科,可见日本人对妖怪文化的热爱。 宫崎骏作品中存在各式各样的妖怪。从风格和来源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 类。第一类是和科技文明相关的,如王虫荷母,其形象设计如远古时代很低级的 生物,造型大而丑,而且情绪反应简单,只是通过眼睛蓝红颜色的转变来区别敌 友,天空之城中的机器人守护者等;第二类来自于日本的民间传说,龙猫、 幽灵公主中的木灵,白狼神、猪神等,最突出表现宫崎骏对妖怪文化感兴趣 的作品千与千寻简直就是一个妖怪文化大舞台,有青蛙神、鸡仔神、萝卜神、 春日神、无眠人、河伯等神灵;第三种类型则是宫崎骏吸收了异国传说与神话, 充满想象力的创造如千与千寻中火魔、菜头等。千与千寻中的角色设计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 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言灵信仰” 很多可以从日本民俗与民间传统神话中找到影子。在楼梯里,保护千寻不被发现 的是萝卜神,汤婆婆则是鸟神,千寻接待的第一个客人则是受尽人类垃圾污染的 河神,在众人的帮助下,河神的肚子里吐出了诸如自行车、罐头、废铁种种的人 类垃圾,被人误以为腐烂神的河神也恢复了水龙的真身。泡在池子里的是鸡仔神, 青蛙神则是贪婪的象征。无脸男形象,也是日本春日大社祭里经常出现的面具神, 是“日本神话中神在不断衰落后留下的非入非仙的妖怪,这些妖怪带有过去当过 神的痕迹,可以变幻出财宝,同时丧失了作为神仙的地位,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 一个凡人,不能说话,更不能区别爱与贪婪。”1 神灵妖怪或者魔女本身在现实生 活中是不存在,借助动漫,宫崎骏将其形象展现出来。魔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邪 恶女巫,而是担负着拯救世界使命的可爱、善良少女,妖怪也多被细致刻画为可 爱、单纯的形象。在其一系列魔幻题材的动漫作品中,妖怪几乎无处不在,而这 些在现实中无法见到的事物,从其开始成形之初,借助的就是人们口头语言的描 述,通过代代人们对其详细的语言刻画,才有了各种不同的身形体态,才可以在 动漫中以实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正是语言本身给予了这些非实存性 的事物实存性的可能性,宫崎骏通过对其别具匠心的塑造和惟妙惟肖的刻画将语 言的神奇魔力通过动漫形象的视觉呈现表现出来,以形象在动漫中的实存性表达 语言的魅力。 1 2 3 千与千寻中强烈的姓名崇拜 古代日本社会,坚信万物都是有灵魂的,人的灵魂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名字中。 出于“言灵信仰”的要求,日本人认为名字是一种图腾,是人凸显其本真的标志。 日本人坚信名字作为人的意义符号之一,是生命迹象的象征,尤其是在生命轮回 的宗教信仰下,名字更是担当起了沟通前世与今生的桥梁,由前世的羁绊牵扯到 今世的存在,是日本人对于生命长河生生不息之状的带有宿命论般的感悟。在日 本人心中,名字是一种崇拜对象,名字含有神秘的力量。通过名字,可以完成对 对象存在和意义的一种体认宫崎骏动漫吸收了“言灵信仰”的独特内涵,将名 字具有魔力的主题进行了深刻演绎。风之谷中娜乌西卡可以指引硕大的王虫, “乖孩子”的称呼就可以将暴怒的王虫制止下来。小m a y 将遇到的大龙猫称 为“多多洛”,并在初次相遇时对龙猫的各种形态进行模仿,两者之间才建立了 1 水木茂著: 世界妖怪事典( 佩瑜译) ,台湾: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 0 0 4 年2 月,第8 2 页 1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言灵信仰” 亲密的联系。宫崎骏作品中对于姓名意义的强调是很普遍的,最为突出的就是千 与千寻 千与千寻显示了强烈的姓名崇拜。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千寻为 代表的对于名字的追寻,一方面则是无脸男身份意义的丢失。千寻一家人误闯入 妖怪的世界,父母因为偷吃神仙的食物降格为猪,千寻为了在汤屋中生存下来, 就和汤婆婆订立契约。汤婆婆是靠拿走别人的名字,从而奴役别人为自己劳动的。 她拿走了“荻野千寻”中的“荻野寻”,只留下一个“千”字作为千寻的名字。 与汤婆婆订立契约的同时,千寻不仅忘掉了自己的名字,也忘掉了自己在现实世 界中的生活。小白龙找到千寻的来时穿的衣服,发现了千寻真正的名字,他把写 有千寻真名的卡片交给千寻,让她好好保管。强调名字的重要性,是因为名字代 表了千寻与现实世界的羁绊,是她在现实世界身份的象征和存在的证明。名字作 为一个符号,“不要仅仅理解为和解释为趋于多种不同方向,而且弥散于我们精 神生活领域的人类心灵的简单表露。”1 每个人在名字之下,都成为其自身,区别 于他物,将人之为人的本质表现出来。名字覆盖了一个人从出身伊始的记忆,是 与价值存在相关的东西,是一个人奋斗和生活下去的象征。失去了名字或者没有 名字都代表着自己的迷失,对于生活世界的无所适从。无脸男是宫崎骏根据日本 神话中从神界失落的非神非妖的形象创作的,失去了神的地位,不能区别爱憎, 也没有自己的名字,更不懂得怎么去与外界沟通。无脸男虽渴望与外界交流,但 只会用毫无指向性的语言、或者拿变出的金子与千寻交流,实际是不知晓千寻的 名字而无从开始交流。无脸男在片中没有自己的名字,所以它既无法与外界交流, 获得外界的认可,更是无法认清自己。没有自己特有的名字,甚至连自己的身形 都变得稀薄,没有名字就意味着对外界交流的拒接,和外界对己身的排斥。宫崎 骏用无脸男似隐似幻的形象来表达没有名字所导致的身份位置的缺失,没有自己 的名字又渴望和外界交流的无脸男,先是通过金钱来大吃大喝满足口腹之欲,身 体在不停的填充中变得硕大变形,自己却没有满足和快乐感,相反是心灵上的离 流失所,无所归依,由此可见失去姓名的可怕效果。没有名字,现实世界甚至异 界都是不容的。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彼此应是地位平 等的存在,在这里宫崎骏传达了姓名崇拜背后的生物平等的价值观念,入与万物 1 【德】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 李小兵译) ,北京:北京东方出版社,1 9 8 8 年,第2 3 页 1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 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言灵信仰” 之间因名称的不同而区分彼此,也因为不同而使整个世界异彩纷呈。 1 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自然美 第2 章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自然美 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日本人审美观的决定性因素,日本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 置和气候状况,对自然的依赖很大,因此与自然形成了很亲切的关系。日本人的 自然观念是形成审美意识的重要原因,日本人认为自然物本身就是美的,自然美 是一切美的本原。出于对自然的喜爱,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宫崎骏大师将对自然 美的追求表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美的情怀舒张,通过以树为核心的自然 场景设置、色彩清新素雅的画面呈现和简单线条勾勒角色外的意蕴传达,指出人 与自然矛盾的根本,呼唤传统信念的回归;另一方面对于自然本真的追忆也彰显 着对人性本真回归的追求。 2 1 宫崎骏影像中的自然情怀 2 1 i 以“树”为核心的自然场景设置 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地理环境和变化多样的气候条件,使得自然风景四 季分明,充沛的降水量保证了日本本土植被的生长,所以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很高。 森林对于日本人来讲,不仅仅关乎生存,还关系着日本人的信仰维系,所以日本 有很深的“森林崇拜”情结。日本人将森林分为两类,在神社的四周维持着的自 然林的原貌,称之为镇守之森;为生活所用而种的树则被当成一种景观。日本的 “大多数祭坛是设在森林中的,以树作为神体,神域是不能没有树木的。可以说, 原始日本人认为高山、巨岩、大树拥有巨大的生命力,它们的精灵是生命的象征, 便产生了对它们的精灵的信仰。”1“他们将树木视为神树,最早祭祀的是树木 神。他们所信奉的神,不是高居在天上,而是栖息在树木上,依附在树木上显灵。 所以自古以来,日本人都将神社建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日本民间还信仰一种保 护神,镇守在森林之中,以护卫人们的命运。所以日本固有的神道信仰祖先神, 首先就是太阳神和树神,这表现了尊重自然的原始自然观。”2 以森林作为日本文 化的原点,“这与历史上日本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绳文时代的日本列 岛全境覆盖着茂密的温带阔叶林带,人们崇拜树木,他们的衣食住行与森林息息 相关。即使在农耕技术引进之后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传统。”3 1 叶渭渠:日本文化史,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8 月第2 版,第2 6 页 2 叶渭渠:日本文化史,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8 月第2 版,第4 0 页 3 【日】安田喜宪著:森林:日本文化之母( 蔡郭达、邬利明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宫崎骏影像中的日本美之自然美 日本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对自然的依赖很大并与自然形成了 很亲切的关系,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中逐渐产生了美意识。“日本最初的美 意识,不是来自宗教式的伦理道德和哲学,而是来自人与自然的共生,来自人与 自然密不可分的民俗式的思想。日本人就是从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思考历史, 从这种自然中发现美的存在的。”1 日本人美的意识的形成是来源于对自然界事物 的感受和反映,是对自然美的发掘。 2 0 世纪7 0 年代后半期,宫崎骏接触到了植物学者中尾佐助的“常绿广叶树 叶林文化论”“中尾佐助的照叶林文化论将西起喜马拉雅山麓东至日本呈带 状分布的照叶林即温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作为一个总体的文化圈进行考察,认为日 本在进入以改造和加工自然为基础形成的水田农耕文化之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的照叶林文化曾经是最主要的文化形态,这个学说给宫崎骏提供了一个超越 国家、民族的历史坐标,从此他展开了关于凝结生命之源的森林的艺术想象与创 造,森林作为自然的表象,成为宫崎骏电影中最核心的意象。”2 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宫崎骏在自己的作品中反复强调了“树”这个 意向,画面中经常呈现大片的森林、茂盛的植物,森林在不同的作品中被赋予了 不同的意义指称。( ( 风之谷中的森林是富有牺牲精神的,长在腐海底部的树木 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绿色树木,以通体透明的枝干来支撑腐海底部的洁净世 界,以身体结晶化为细沙的方式来增加生物的生存空间,给人们传达生存下去的 希望。幽灵公主中的森林是具有灵性的,中塑造了大片的森林,森林不仅可 以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森林本身还孕育着丰富的生物,里面有掌管整个森林人面 鹿身的麒麟神,有象征森林生命力的可爱树灵,有清澈见底可以救治伤1 :1 的森林 之水。( ( 天空之城的大树是人们的生存之基,表达了对大地之母的怀恋,整座 城市就是建造在一棵根系发达的大树上,城市整个的动力系统也是来源于室内植 物的光合作用,没有人迹的城市却显现出机器人与自然植物、动物的和谐景象。 龙猫中的巨树则是童年的伙伴,五月一家搬到风光别致的乡下,作者花费了 大量的篇章来描绘日本的田园之美以及木质建筑的别致,以此来传达对生活的热 2 0 0 2 年,第8 页 1 秦刚主编:感受宫崎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9 页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