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元代的四书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元代的四书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元代的四书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元代的四书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元代的四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对元代和四书相关作品的书目进行一番梳爬和整理, 对于有 部分 散落 在元 人文集中 的关于 元人四 书研究的 著作 书目 进行 补厥。 在 此基础上, 将元代的四书类著作进行分类, 并且介绍一部分现存书籍 的内 容和作者生平。同时,在现存可见元人的 “ 四书研究”的文本基 础上, 探讨元代理学的一些问题, 其重点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科 举考试和程朱理学之间的互动; 另外一方面是探讨元代蒙汉双重的政 治体系下的北方儒家知识分子的思想以及他们对儒学的看法。此外, 本文对朱注 四书 学在元代前期和中后期的不同发展作一点讨论和 研究, 包括元代儒士的儒治主张和对程朱理学的接受, 元代国子监和 朱注 四书的传播,元代中后期的崇儒措施等等。 关键词:程朱理学 四书 元代 未里布浙、 导帅简您 公全之公a5 ab s t r a c t t h e o f fi c i a l re c o g n it i o n g r a n t e d t h e s c h o o l o f p ri n c i p l e ( l ix u e ) h a d b e e n o n e o f t h e y u a n d y n a s t y s m a j o r a ff a i r s . t h e c i v i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s e l e c t e d c h e n g - z h u t e a m i n g a s t h e d o m i n a n t i d e o lo g y . t h i s t h e s i s w i t h a v i e w t o t h e f o u r b o o k s ( s is h u ) , o n e o f t h e m o s t i m p o rt a n t c l as s i c a l w o r k s a b o u t l ix u e . t h e r e a r e a b o u t 2 0 0 w o r k s t h a t n o t e d , a n n o t a t e d o r c o m m e n t a t e d t h e f o u r b o o k s i n y u a n d y n as t y . i n t h e s e c o n t e x t , w e c o u l d l e a r n h o w z h u x i l e a r n i n g o f l ix u e d e v e l o p e d i n y u a n d y n as t y a n d h o w t h e m o n g o l g o v e rn o r s a n d y u a n c o n f u c i a n s a c c e p t t h e z h u x i l e a r n i n g . k e y w o r d s : s c h o o l o f p r i n c i p l e ( l ix u e ) , y u a n d y n a s t y 前言 “ 四书” 是指 论语 、 孟子 、 中 庸 、 大学四部儒家典籍, 其在中国 经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唐代之前, “ 四书” 的地位远不如“ 五经” , 也 没有合称为 “ 四书” 。例如在 汉书 艺文志里面, 论语仅附在 “ 六艺略” 后, 而 孟子仅仅位列 “ 诸子略”的儒家中。 而 中庸和 大学则只是戴 圣 礼记中的两篇。 汉书 艺文志有 中庸说两篇, 隋书 经籍志有 礼记 中庸传二卷、 中庸讲疏一卷、 私记制旨中庸义五卷。唐代中期, 韩愈作 原道 ,引 大学来反佛,李翱以 中庸为儒家的性命之作,由 此 大学 、 中庸 作为儒家的重要义理而受到重视。 由 唐到宋, 虽然有学者对 孟 子提出怀疑,但是 ( 孟子的地位不断上升 。北宋的二程兄弟,特别是程颐, 对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都极力推崇。他说: “ 论语为书, 传道 之言, 深得圣人之学者矣。 ” 他还说: “ 学者当以 论语 、 孟子 为本。 论语 、 孟子既治, 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 ” 在论及 大学时,他说: “ 大学 , 孔 子之遗言也。学者由是而学,则不迷于入门之德也。 ”评论 中庸时,他说: ,(中庸之书,其味无穷,极索玩味。 ” 他还说: “ 中庸之书,学者之至也。 ” 到了南宋,朱熹将这四本书作为他的儒家哲学的核心,花了大半生的心血, 作 四书集解和 四书章句集注 。在元代,朱注 四书成为了科举考试的 标准,并从此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末。 研究元代的 四书 ,必然绕不开程朱理学,以及对经学史的发展讨论。但 是首先必须指出的一点是, 本文的着眼点并不于元代文人“ 四书类” 著作的思想 以及哲学内 涵。 本文讨论的元代“ 四书” 研究强调对文本以 及其所附带的社会作 用的考察。 主要包含元代所有对“ 四书” 所指的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 子 所作的注释书的统计和内容的分类; 也包括元代 “ 四书类” 著作文本内容的 变化和其与元代社会的关系。 “ 四书” 研究不仅仅指对朱熹注的 四书所作的 注释书的研究, 也是对建立在朱熹注的 四书基础上的, 阐发或者批评后表达 自己 观点书或文章的研究。 但是,在此之前仍然需要对元代经学以及元代四书学3 的发展状况,做一个 简单的梳理以及介绍。 1 元代的经学发展史 ,一直被看作是宋明学术发展的过渡时期,其本身在学 术上似乎没有很大的建树。清代皮锡瑞在其所著的 经学历史中说: “ 元人则 墨守宋儒之书,而于注疏所得甚浅。 ” 5 ,皮锡瑞的这个评语,也代表了一般清代 经学家对元代经学, 特别是经典注疏方面的看法。 四库全书总目 提要也批评 宋元时候对于朱注 四书的注疏书籍说: “ 当时门人编次,既不敢有所别择, 后来读朱子书者, 遂一字一句, 奉为经典, 不复究其传述之真伪, 与年月之先后, 但所执见一条,即据以 低排众议, 纷纭四出。 ” 6 可见在注释等小学上,清代人对 元人的评价是比 较低的。 从现今哲学或者思想史的角度看, 元代的经学研究也没有如同 宋明两代那样 的重要。 宋明理学史说: “ 就理学的心性问题而言,元代的理学,虽然许衡、 吴澄、 刘因、 这些理学家也有些看法,但是总的 来说, 并无重大的发展。 ” 但是, 这也不是说明 元代经学一无是处。 无论是研究经学义理还是文本诊释, 或者经学史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学者, 都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元代经学发展的两个重 要方面。 首先是朱熹的理学思想真正成为科举考试的指导思想, 也与此同时成为 了法定的统治思想。 另外一方面, 必须考虑到的是在北方的金元统治下的汉人或 者其他民族的人对于南方朱熹理学接受的过程。 首先一 个问 题是关于元代的科举考试。 元仁宗皇庆二年 1 3 1 3 ) , 诏行科举, 定下考试程式: 蒙古、色目 人:第一场,经问五条, 大学 、 论语 、 孟子 、 中 庸内 设问,义理 精明、 文 辞典推为中 选, 用朱氏 章句 集注 .第二场,策一道,以 时务出 题, 限五百字以上. 汉人、南人:第一场, 明经、 经疑二问, 大学 、 论 语 、 孟子 、 中 庸内出 题,并用朱氏 章句 集注 ,复以己 意结之,限三百 字以 上;经义一道, 各治一经, 诗以朱氏为主, 书以蔡氏为主, 易 以 程氏、朱氏为主,以上三经,并用古注疏, 春秋许用 三传及胡氏 传 , (mi 己 用古注 疏, 限 五百字以 上, 不 构格律. 第二场, 古赋、 诏语、 章表内 科 一道, 古赋、 诏语用古 体, 章表参用古体四六. 第 三场, 策一道, 经史时务内出 题,不 矜浮藻,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 上.“ 从上文的内容可以 看到元代的科举考试,都需要考 四书 ,且以朱熹 四 书章句集注为宗。 至于汉人所考的经书当中, 也以朱学系统的著作较多。由此 显示, 程朱理学的学术与科考密切连接。 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像这样的定程朱 之学为官方学术, 在于元代中晚期的仁宗、 英宗和文宗三朝。 就科举考试的内容 而言, 宋、 金两朝的科举考试与此完全不同。 而且,己经有学者注意到,元代的 科 举所 选 用的 进士 人数 很 少, 平均到 每年, 人 数只 有宋 代的 十分之一左右 9 . 这可以看作两个问题。 关于前一个问题, 是程朱理学在元代被定为官方的统 治思想。 一般, 这被看作是文化的胜利, 一种常见的说法是虽然蒙古人在军事上 具有优势, 但是在文化上处于劣势, 而程朱理学的统治术正好满足了他们在治理 一个国 家时 所缺乏的思想体系 。 。 这样的说法, 显然有一定的道理, 在正文中也 会有 专门的章节讨论蒙古皇帝和贵族学习汉文化与朱注 四书 成为官方思想的 关系。 但是, 这也只是众多选择中的一种。 而且, 就如美国学者本杰明 艾尔曼 所分析的,金、元 “ 必然”会接受宋代科举制度的看法隐含了蛮夷肯定 “ 汉化” 的假设前提, 这种假设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 而把程朱理学从南宋到元代获得 统治地位, 看作是“ 新儒学” 一次必然的胜利, 更是忽视了当时不同朝廷为取得 文 化 正当 性 和政治 权力的 竞 争事实。 ” 艾尔曼试图从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的变化, 进士人数的变化, 来讨论蒙古人 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在 1 3 1 3 年,选择程朱理学作为元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他 也指出, 从宋到明, 程朱学绝非是一成不变的z 。 事实上,宋元期间的 道学无论 就文学或哲学成分而言, 实有更丰富的内涵、 更多元的发展、 而明代所建构这涵 盖全帝国、 单一的官方道学正统则是宋元时期不同区域和学派的道学家们竞争的 产物。 艾尔曼重点分析的内容是: 原来在北宋、 金等时期,占 据科举考试内容重 点的诗赋考试,如何被程朱理学所取代的。对于此点,他分析说:1 2 3 8年以 后 北方废除科举, 诗赋失去了科举考试的支持, 也逐渐失去了文人的青睐, 道学因 此有竞争发展的空间,道学家们在 1 2 6 0 年全面反对考试文学,主张先考试道学 版本的经学。当蒙古人1 3 1 3 年复行科举时,就必须考虑当时大多数文人所拥护 的 道学, 试图取得某种协调。3 艾尔曼的解释, 肯定了当时文人对于科举考试内容的影响力。 也就是说, 元 代选择程朱理学, 绝不是一种自 上而下的命令, 也不是一种 “ 弱势文化” 的必然 选择。它更多的表明当时文人和蒙古朝廷间一种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不过, 本文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汉文化和蒙古文化的互动上。 本文在讨论“ 四书” 在元代 的情况时, 不可避免会涉及到科举考试和朱注 四书 间的相互关系. 是朱注 四 书 的地位上升, 使得科举考试不得不以其作为标准; 还是科举考试选用朱注 四 书 ,因而奠定了其的统治地位,并且影响到后来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或者说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的正文部分试图在讨论“ 四书” 在元代发展的基础上, 对上述问题作一 部分的回答。 但是, 需要注意, 任何这样一个重大决定或者改变, 都无法简单的 用某一种解释加以概括。 就如前面已经提到的, 元代的进士人数是相当少的。 而 且, 元代也没有完全放弃对于考生文学方面的考核, 在汉人的第二场和第三场考 试里, 文学能力依然很重要。 不少西方学者认为, 直到明朝的科举, 程朱理学才 完 全占 据 统治的 地位。 14 所以 , 本文只能 从掌握的资 料出 发, 对于 朱 注 四 书 和科举考试的相互关系,作某些方面的认知和阐述。 回到本节开始提到的第二个方面: 在北方的金元统治下的汉人或者其他民族 的人对于南方朱熹理学接受的过程。宋代的理学发展,被称作是 “ 新儒学” 。其 以 北宋初的胡缓、 孙复、 石介为先驱,由周敦颐、 张载、 邵雍奠基. 经二程洛学 的发挥, 一般认为到南宋朱熹集大成。 但是在朱熹死援的约四分之一个世纪里面, 朱熹的学问曾经一度被南宋的官 方所查禁, 虽然在宋理宗时代 ( 1 2 2 5 - 1 2 6 4 ) , 朱熹获得了特殊的尊崇, 并且成为 了官方学术, 但是在同时代的北方,大多数人对其理学思想了解甚少。 从十一、 二世纪以来, 中国北方的幅员被契丹、 女真等外族政权所统治, 到 十三世纪,又沦于蒙古人之手。因此,当1 2 3 5 年,杨惟中、姚枢随军在湖北俘 获理学老儒赵复的事件,被看作是程朱理学传入北方的标志性事件。 5 宋元学 案里面提到: 自 石晋燕 云六州 之割,北方 之为异域也久矣.虽 有宋 之儒叠出, 声教不通。 自 赵江 汉以南 冠 之囚, 吾道入 北, 而 姚枢、 窦默、 许衡、 刘因 之徒, 得闻 程朱 之 学以广其传, 由 是北方之学郁起, 如吴澄之经学, 姚涟之文学, 指不胜屈, 皆彬 彬郁郁矣。 后人也一般接受这样的看法,皮锡瑞 经学历史里面记述: 金、 元时, 程学盛于南,苏学盛于北,北人虽知有朱夫子,未能 尽见其书。 元兵下江、 汉, 得赵复, 朱子之书, 始传于北, 姚框、 许衡、窦 默、 刘因 辈翁然 从之。0 需要理清的两个问题是, 赵复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早的传授理学至北方的 学者, 在其前或同时,己 有别的学者传授理学, 只是声望和影响力, 较不显著. 。 另外田颧认为, 金、 元时期, 北方的文人更多倾向于维系一种多元化的文化传统, 而且并不是完 全地继承苏轼的文人风格。金朝的文人知道道学师友社群的存在, 但是道学没有取得主导性的地位。有的北方文人,例如赵秉文等对道学有好感, 但是如王若虚等人则明显与之保持距离。9 可以从上文看到的是,推崇和学习朱熹理学的北方文人,有四个代表人物。 他们是姚枢、 窦默、 许衡和刘因。 其中许衡和刘因都有关于“ 四书” 的著作。 本 文也希望从他 们关于四书著作的文本内容, 来讨论这些北方文人接受朱熹学说的 态度和认知. 元朝名臣事略里面记载,许衡 “ 自得伊洛之学,冰释理顺,美 如当豢, 尝终 夜以思, 不知手之舞、 足之蹈。 ” 29 刘因被看作是金的遗民, 终生不 仕元朝, 他也 认为赵复传来的程朱理学才是圣人 “ 精义” ,说“ 邵, 至大也; 周, 至精也: 程, 至正也; 朱子, 极其大, 尽其精, 而贯之以正也。 ” 2 胜但是, 这也并 不能说明他们就把朱熹理学当作神圣不变的, 例如许衡就讲究天理自 在心中, 直 求本心即得天理。 而他在理学方法上讲究的持敬、 谨慎、 审察, 都是从这一思想 出发,和朱熹不完全一致。2 2 许衡、 刘因等人只是代表了一部分的北方文人, 他们 “ 悉弃” 金人传下来的 “ 章句之习” 而学习 程朱理学。 ” 但是,并非所有的 北方文人都是这样, 在某些 地方, 文人一直秉承从北宋以 来的理学传统学习, 例如在山西一带的关学学习。 2 也 有的 地方文人虽然研究 四书 , 但是保留自己的 看法和诊释, 并且对朱注 四 书持批评的态度,例如陈天祥就作 四书辨疑怀疑朱熹的 四书集注 。 虽然很难从元代的“ 四书” 研究出发, 完全涵盖北方各个文人阶层对于程朱 理学的接受和看法,但是本文仍希望尽量多方位地讨论这一问题。 2 回到“ 四书” 研究的问题上来, 因为朱注 四书的让释和研究在元代“ 四 书类著作中确实占 有很重大的比 例, 因此本节将对朱熹所注 四书的宋元诊释 书作一个总括的介绍,特别是南宋的情况。 在 四库全书总目里面, 提到和朱熹同时代的“ 四书类” 著作有郑汝谐的 论语意原 、 张拭的 癸巳论语解 、 癸巳 孟子说 、戴溪的 石鼓论语问答 、 袁甫的 蒙斋中庸讲义等。这些书多和朱熹的书意见不同。例如 论语意原 的 提要中说: “ 其学出 于伊洛,然所说颇与朱子 集注)异。” 提要还 说: “ 中间略看亦有好处, 是朱子亦不以其异己为嫌矣。 ” 而袁甫的 蒙斋中庸讲 义则是种陆学系统的连释书, 和朱熹的立场更是有所差异。 在朱熹身后不久, 他的门人和学徒就开始整理和途释他的 四书章句集注 。 其中, 首推真德秀的 四书集编 。 四书集编的注解开头逐一地引用 四书章 句集注 的原文。 可见, 真德秀把 四书章句集注 看得很重要, 而把朱熹的 四 书或问 及 朱子语类的话作为补充。 2 5 此外, 真德秀还作 大学衍义 , 将理 学学说用于帝王的实践。 这部书称不上是“ 四书” 的诊释书, 它采用朱注 四书 中的大学作为圣贤的典训, 融合古今事迹, 用一种具体的方式表达帝王如何修身, 齐家和治国的义理。值得注意的是, 大学衍义同样受到了易代之后蒙元统治 者的重视, 元仁宗时还将其翻译成蒙文, 泰定帝的时候, 又被列为经筵必讲之书, 甚至据吴晗考证, 朱元璋称帝后, 讨厌宫内的装演绮靡, 命将新宫两边的壁画一 概涂掉, 写上他认为 做皇帝的必读书 大学衍义 ,以 便随时诵习。 已 和真德秀同时的还有蔡模所著的 孟子集疏 , 他的书在注解的开头引用 四 书章句集注 , 然后以 四书或问 来补充,再加以自己的“ 疏” , 所以在自 说之 间明记为“ 集疏曰, 。 不过他自己的“ 疏” 和朱注也用一样的字体并列, 所以“ 注” 和 “ 疏”的区别不大。 相对于此, 赵顺孙的 四书纂疏 在自己的“ 疏” 和朱注之间很清楚地区别 开来。在 四书集编 、 孟子集疏中以双行小注而写成的 四书章句集注 、 四书或问 在 四书纂疏 中都以和经文一样大小的文字写成, 而且对于朱 注 每句都用双行小注形式加以注解。 佐野公治认为, 这代表了一种注释态度上的转 变。同时也 表明,专门为朱注 四书作解释的书开始出 现了。 2 , 到了金履样的 论语集注考证及 孟子集注考证 ,更仿 经典释文的 体例在 四书集注上附上“ 释文” 。 金履祥在该书的跋文里提到: “ 谓古书之有 注者,必有疏, 论孟考证即 集注之疏。以 有 纂疏顾不名疏,而文义 之详细者亦不敢赘。 但用 经典释文 之例, 表其疑难者疏之。 ” n 如此一来, 四 书章句集注 就宛如经书般有了“ 疏” 和“ 释文” 。 同时也显示了, 当时研究“ 四 书”的学者开始将焦点由 解释 “ 四书” 而转向 解释朱熹注的 四书了。 在元代的“ 四书研究” 中, 这一现象更加的明显, 甚至更多的学者将融合 四 书章句集注 的注解地兴趣要远远大于解释该书, 并且重新加以 注解的兴趣。 这 也是为什么, 清代的学者对于这一时期的此类书籍评价较低的原因。 但是, 在经 学上价值的降低, 并不一定失去其在历史研究中的意义。 在本文中, 将会对此进 一步展开讨论。 可以先提到的一点是, 这样的工作并非是没有其时代意义的, 对 于社会一般普通读书人来说, 这些经过整理的工具书逐渐在加深他们对于朱熹的 四 书学的认同 感。 进一步而言, 朱熹理学的拥护者们, 通过这一行动, 也在巩固 朱熹的道统地位。 而且, 从当时开始, 人们已经发现朱熹著作中的矛盾,以及朱 熹门生的对于朱熹著作的诊释里面的矛盾之处。 n 那么将这些矛盾之处,加以系 统的筛选和解释,也成了元代 “ 四书研究”的一大功课。 3 在梳理了上述的一些问 题以后,关于本文针对 “ 元代四书” 研究所想解决 的问 题也逐渐浮现出来。首先,本文对元代和四书相关的作品进行一番梳爬, 虽然己经有不少著作作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有部分散落在元人文集中的关于 元人四书研究的著作书目 还是可以找到,并且补厥。其次,对现存可见元人的 “ 四书研究”的文本作一番梳理,从中也能够探讨元代理学的一些问题,其中 的 重点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科举考试和程朱理学之间的互动;另外一方面 是探讨元代蒙汉双重的政治体系下的北方儒家知识分子的思想以及他们对儒学 的看法。最后,本文试图对朱注 四书学在元代的发展作一点讨论和研究, 其侧重点不在于诊释学本身,而在于这一变化的社会大众意义。 在讨论这些问题以前,关于本论题涉及的相关学术研究,简单地作一下介 绍。如果光就和元代 “ 四书研究”有关的研究专题著作并不是很多。但是,如 果包括本论题涉及的,包括元代理学、元代科举考试、元代南北文人心态以及 朱熹哲学等等问题,那么全部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不过,这些 内容将分散到各个相关的讨论中再加以介绍。这里,只是介绍一下 “ 元代四书 研究”的相关著作。 整体性研究的 有黄孝光 元代的 ( 四 书学 。 和杨超 元代四书类典籍述 略7 l 。这两篇文章主要是作文献学的研究。这两篇文章都介绍了在各种书目中 可见的元代四书类典籍的 情况,并且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的作品作了介绍和分类。 黄文提到了 在元代单是以“ 四书”为名的著作, 就达一百多种, 加上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单独为名的,大约超过两百种。 杨文提到倪灿、卢文 t mi 的 补辽金元艺文志著录元人通治“ 四书”的著述就达五十二部, 其规模不 逊色于明朝。不过,这两篇文章都没有列出详细的书目 和出处。 在锥竹药所作的 元史艺文志辑本 做了这方面的梳理。 在其书的经部四书 类里面,罗列了元代以“ 四书”以 及以 大学 , 中 庸 , 论语 , 孟子单独 为名的著作。 j z但是这个目 录并没有说明所有书目的出处,只是标明佚或者存, 作为一个书目的考证而言,显得过于简单。 此外的相关研究, 还可见于一些思想史著作的部分章节中。 如 宋明理学史 上卷第三编 “ 元代理学” ,其中就论及赵复传授朱熹注的 四书与元代科举。 在该编论及 “ 朱陆会同”问题时, 也提到了元人的四书研究, 如提到许谦的 读 四书丛说 ,不过重点在于通过作品分析作者的理学观点。 日 本学者佐野公治的 四书学的研究史也有提到宋元的“ 四书学” 在政治 和思想方面的 状况。这本著作没有专门地研究元代的 “ 四书” , 其侧重点在于阐 述“ 四书学” 的发展和思想政治之间的关系。 例如, 其重点讲述南宋朱注 四书 的淦释书的形式的变化和朱注 四书地位上升的关系等。 此外, 日本和台湾的学者对于元代的四书注释书做了一些个案的研究。 如神 林裕子 黄震的四书学研究 , 林庆彰 元儒陈天祥对四书集注的批评 , 廖云仙 许谦 ( 读论语丛说序说j 3 。这些文章主要是对个别元代人物的经学思想作 研究。 第一章 元代 “ 四书研究”的著作 第一节元代 “ 四书研究” 著作概述 据台 湾黄孝光 元代的四书学一文中的统计, 元代刊行的以“ 四书” 为名 的书籍约有一百来种, 而以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单独为名的也有 约百种之多 m 0 1 9 9 9年, 北京燕山出 版社出 版的 元史艺文志辑本 m 中的经部 四书类收 有元人所著的以“ 四书” 为名的著述有九十四种。 其书收有清代钱大听 的 元史艺文志 , 倪灿、卢文貂的 补辽金元艺文志 w 以及金文诏的 补三史 艺文志中 记录的书目, 此外还补有现今各大图书馆所藏的元代书目 “ 7 。 虽然已 经有不少的前人致力于元代艺文志的整理工作, 但是就一个朝代的全 部书籍目录而言, 局部上都不免有所欠缺. 锥竹药的书已经收录了 较多的元人四 书类研究作品, 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收齐了 元代相关的 “ 四书”研究著作的目 录, 在现存可以 看到的元人文集中 仍可以找到一些元代“ 四书” 研究书籍的题录或者 记载为雄书所没有收录的。元代 “ 四书类的典籍”的目录, 作为研究 “ 元代四书 研究” 的 基础, 作者在前 人研究和自 身 研究的 基 钾 出 上做了 一番整理, 附录于本文 最后。 除了整理书目以外,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界定作者和作品所属的时代。因为, 元和南宋曾经同时存在过一段时期,而有不少的作者出生在金或南宋政权时期, 而在元代过世, 期间在两个政权间都有著作。 那么这一类的作者和作品属于哪一 个朝代的, 就成了问题。 特别是对于一些难以了 解具体身平, 所著著作又“ 有目 无书”的作者,将他的作品归于哪个朝代就显得更加困难了。 例如, 在 四库全书总目 的提要里面,金履祥被称作宋人m 。 但是在文渊 阁四 库全书的提要里面,却称其为 “ 元金履祥” 。更加有意思的是, 在文渊阁四 库全书的 金履 祥另一部作品的提要里面, 他则又被称作 “ 宋金履祥” 。 3 , 金履祥 ( 1 2 3 2 - 1 3 0 3 ) , 学者称仁山 先生, 其传见于 元史 , 他没有考中宋 朝的科举, 但是曾 经以 布衣身份向南宋皇帝献策。 宋亡以后,以 遗民自 许, 著文 章自 署 “ 前聘士” ,终身在金华一带讲学。 虽然 四库全书总目 将他归于宋代, 不少当代的研究著作也将他归于宋人 相 。 但是, 在钱大听的 元史艺文志 里面, 还是将他的 大学指义 列入其中 们 。 在钱以后的目 录书里面也将金的著作收入元代艺文目 录,遵从这样的约定俗成, 在本文最后附录的元代四书目 录整理里面,也将金履祥的著作收入其中。不过, 在研究“ 元代的四书研究” 中, 金的作品就被本文当作是宋人的作品, 而不重点 加以研究和介绍了。 除 了 金 履 祥 这 样 的 情 况 , 还 有 一 种 上 文 已 经 提 室 11 的 情 况 是 对 于 作 者己 经 难 以 考据生平的。 例如, 在卢文昭 补宋史艺文志里, 录有张霆松的 四书朱陆会 同 , 而雏书也收有龚霆松的 四书陆朱会同注释 。 两书都为二十九卷, 举要一 卷, 作者都为江西贵溪人。 该书今天己 经佚失, 所幸的是在袁的 清容居士集 收有了 袁 为该书所做的一个序, 通过该序可以知道, 作者应为龚霆松。 该序作 于至治二年 ( 1 3 2 2 ) ,而且序文内容看,该书应该成书不久,所以此书归于宋史 艺文志,可能是卢文貂的误判了。 关于本文对于作品和作者的朝代的甄选,采用以下的原则:1 ,基本采纳钱 大听、卢文昭、金文诏、锥竹绮等编选时 选定的作品和作者;2 ,对于有不同提 法的作品做认定和注释; 3 对于一些重要的 人物和作品, 按照不同的作用和时代 意义加以说明,因为元代的 “ 四书研究” ,并不是可以完全分割出来的, 它有其 的时代特点,同时又无法脱离1 3 - 1 7 世纪理学发展的整体性。 那么,这些元代的 “ 四书研究”著作的特点或者共性是什么呢? 南宋以降,朱熹理学开始被尊为理学的正统。因此,元代研究的 “ 四书学” 或者“ 四书类” 典籍,往往也是以朱注 四书作为对象的。 在元代的“ 四 书研 究” 的著作中, 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属于对于朱注 四书的诊释和补充, 并且由 南宋到元,具有着继承性。 宋元学案里面这样记叙这一段的学术发展史: “ 朱子 四书集注既行,当时儒者惬 后学诵习 之难,因 各为注解.于 是勉 斋 有 通释 ;而 采 语录附于 大学 章句 之下, 始自 西山 真氏, 名曰 集 义 ; 祝氏宗道 四书附录 , 放而成之;格斋赵氏有 幕疏; 克斋吴氏有 集 成 ; 定宇陈氏 有 发明); 云峰胡氏 有 四书通 ;仁山 金氏 有 指义 .由宋迄 元,不下 数十家( 倪士毅) 著 四书 辑释三十六卷,环谷为 之序” 。 4 2 当然, 也不能把元代的四书研究就看作是对于朱熹所注四书的不断注解和逢 释。 也有一些作品对朱熹提出质疑。 此外, 正如本文绪言部分己经提到的: 在元 代的“ 四书研究” 中, 很多的学者的兴趣是不厌其烦地整理和融合 四书章句集 注己有的注解, 然后他们再重新加以新的淦释。 虽然这种做法从清代学者的视 角看来, 在儒家经典的训话音读研究 ( 小学) 上毫无价值。 但是, 这样的工作并 非是没有其时代意义的, 对于社会一般普通读书人来说, 这些经过整理的工具书 逐渐在加深他们对于朱熹理学的 认同 感。 进一步而言, 朱熹理学的 拥护者 们, 通 过这一行动,也在巩固朱熹在儒学历史上的道统地位。 第二节元代 “ 四书研究”著作的分类 在上一节的最后,己经可以看到元代“ 四书研究” 著作的三种类型。 第一种 是对朱熹所注的 四书 做进一步的注释, 第二种是对朱熹所注的 四书 提出 疑问, 第三种是对于己有的关于朱熹的 四书章句集注 的注释进行整理和融合。 在这三种中,第三种现存的卷数最多,所有的影响也最深。 第一种注释书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在于理解的基础上, 对于原有的朱 熹的诊释书进行简化和整理。这类书的代表,有刘因的 四书集义精要 ,该书 就是针对卢孝孙的 四书集义所做的订正之书。 四库全书总目 该书的提要 里面说: “ 朱子为 四书集注 ,凡诸人问答与 集注有异同者,不及仃归于一而 卒。后卢孝孙取 语类 、文集所说,辑为 四书集义凡一百卷。 读者颇病其 繁冗。因乃择其指要,删其复杂,勒成是书。 , ” 因为朱熹虽然多次改订 四书章句集注 ,但是 四书或问或者门人记录 的 朱子语类 里面, 很多的都是一时之论,相互之间不免有所抵触。 所以刘因 在他理解的基础上,这些说法进行简化和统一。在现存可见的元代四书研究中, 同 类的还有史伯嗜的 四书管窥 。 第二类是直接从朱熹的 四书章句集注 出发, 挥发理学义理和自己的理解。 这类书更多是在整理前人的注释上,发挥自己 对于理学的看法。这类书的代表, 有许谦的 读四 书从说 。许谦是金履祥的学生,也是金华学派在宋元之间承上 启下的关键人物4 4 。许谦是比 较保守的朱熹理学遵守者, 有学者认为: 11 i l 山 学 派以 其学统上的师承谱系和株守朱说而著称,较多地保留着这个正统朱学的色 彩。 这个特点, 至许谦表现的尤为突出。 4 5 ” 其实, 与其说许谦保守,不如说许 谦更注重 “ 圣人之心” , 他在 读四书丛书中, 还通过多副图解来表明“ 求圣” 的 观点, 其关注的重点不是淦释而是理学的“ 格物知致”的挥发 4 气 第三类是对于朱注 四书 的名物音读的笺疏。 例如四库全书收入的詹道传 的 四书纂笺二十八卷。 该书 “ 略仿古经笺疏之体, 取朱子 四书章句集注 、 或问正其音读,考其名物度数,各注于本句之下,亦间释朱子所引之成语。 4 7 , 。 对于此书, 编修的四 库的 清代学者还给了 一点的肯定, 四库全书总目 该 书题要说: “ ( 该书虽然) 亦未免有所疏漏, 然大致皆有根底, 犹元儒之务实学者。 ” 上述三类, 都是在对朱注 四书 肯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的著作。 那么第 二种就是对于朱注 四书 表示怀疑和批评的作品了。 其中现存最具代表性的是 陈天祥的 四书辨疑. 。在朱注 四书传入北方以后,首先最早提出怀疑的 是金代的王若虚 ( 1 1 7 4 - 1 2 4 3 ) , 陈天祥引用他的说法不少。 陈天祥 ( 1 2 3 0 - 1 3 1 6 ) 的 四书辨疑主要从两个方面怀疑朱熹的 四书 ,一方面他认为朱熹做 大 学章句的 “ 格致补传” 不满, 他认为今人做古书是不对的, 而亡逸的古书, 学 者可以随意填补的话, 会破坏学术风气。 另一方面, 他对于朱熹在训话以及义理 解释方面也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49 第三种著作是对于己有的关于朱熹的 四书章句集注 的注释进行整理和融 合。 这类书从宋代开始, 作者大多是朱熹门生后人, 经过元代的不断整理, 最后 在明 代形成了理学以 及科举考试重要的工具书 四书大全 。 四库全书总目 的 四书大全的提要里面说: “ 自 朱 子 做 大学 、 中 庸章句 或问, 论语 、 孟子集注之后, 黄氏 有 论语通释 。 其采语录附于朱子章句之下,则始于真氏. 祝氏仿之,为附录。 后有蔡氏 四书集 疏 、 赵氏 四书幕疏 、吴氏 四书集 成 。论者病其泛滥. 于是陈氏 作 四书 发明 、 胡氏 作 四书 通 .而定宇之门 人倪氏合二书为一。 颇 有删正, 名曰 四书 辑释 。 永乐 所幕 四书大全 , 特小 有增侧。 其详其简, 或 多不 如 倪氏 。 ,。 ” 其中陈栋的 四书发明 ,胡炳文的 四书通以 及倪士毅的 四书辑释 是元人在这方面的现存最为重要的作品了。 倪士毅的 四书辑释 是对于前两部 书的综合和修订,而明代的 四书大全就是建立在倪书上的。 除了上述三种 “ 四书研究”的著作, 元代的 “ 四书研究”的著作还有很大的 一块是科举考试有关, 包括科举应试的指导书和供幼学用的启蒙书, 在下文讨论 元代 “ 四书研究” 和科举考试关系时将会具体涉及这两类著作。 此外,以上这些都是建立在朱注 ( 四书基础上的四书研究著作。另外, 也 有一些并非是和朱注 四书有关的研究。这类书籍虽然数量很少, 而且大多已 经亡佚,但是并非不存在s i 第 三 节元代 “ 四书研究”的代表著作和作者” 四书辩疑十五卷陈天祥撰 陈天祥 1 2 3 7 -1 3 1 6 ) ,字吉甫,赵州宁晋 ( 今河北大名)人。徙迁居洛阳 惬师南山, 躬耕读书, 从游者甚多。 所居猴山,因号维山先生。 世祖至元二十一 年以军功累迁至监察御史, 上书弹劫卢世荣, 世荣伏诛后, 升任治书侍御史。 后 因桑哥进言, 遭罢官。 至元二十八年回任, 历任燕南、山东两道廉访使。 成宗大 德中以 集贤大学士致仕。 仁宗延佑三年四月卒5 3 。 宋末, 朱熹 四 书集注 传至 北方, 金王若虚素以辨博自 居, 著 四书辨疑一卷予以非难。陈天祥偏好王若 虚说,于是多加引用,并增益发挥,辨疑朱熹之说。 四书辨疑完成后流传并不广,当时的本子就没有题作者名,朱彝尊 经 义考 考订为陈氏 之作“ 。 该书没有全录 四书 , 全书记 有十五卷, 卷一 大学) 十四条、 卷二至卷八 论语 , 合计一百七十三条、 卷九至卷十三 孟子 , 合计 一百七十四条, 卷十四、十五 中庸十三条; 5 四库全书总目认为: 此书考 证虽然间或有疏并之处( 如驳汤盘非沐浴之盘) , 及改易经文以自圆其说的弊病, 但是大多为 平心剖析, 阐明自己的 独到见解, 并非苟为门 户之争, 用作研究 四 书的参考, 不失为一家之言5 5 。 从内容看, 四书辨疑一是讨论经文本身的问 题,二是检讨朱子的解释是否合乎经文本意。现有通志堂经解本、四库全书本。 四书集义精要三十卷刘因撰 刘因 ( 1 2 4 9 -1 2 9 3 ) ,保定容城 ( 今属河北徐水) 人,一名胭,后改名因, 字梦吉。 年长, 因仰慕诸葛亮“ 静以修身” , 遂自 号“ 静修” 。 刘因父祖本金朝人, 世代业儒。 他自 幼有天资, “ 三岁识书,日 记千百言,过目即成诵,六岁能诗, 七岁能属文, 落笔惊人。 ” 后师从国子司业砚弥坚, 学习经学, 但是不满章句“ 训 话疏释之说” , 似乎觉得“ 圣人精义, 殆不至此” 。 后得南儒赵复传授理学, 得周 敦颐、二程、 张载、 邵雍、 朱熹、吕 祖谦等人著述,认为这才是圣人的精义。 至 元十九年,以学行荐于朝, 诏征为承德郎、 右赞善大夫, 继王询之后, 在学宫督 教近侍弟子。 但是不到一年, 他借口 母亲生病辞归。 后再诏征, 他以“ 素有赢疾” 固辞5 7 刘因在哲学上继承朱熹的理学观点, 主张维护君臣大义。 朱熹撰 四书集注 , 凡诸人问 答与 集注 有异同的, 不及订归于一。 朱熹死后, 卢孝孙取 朱子语 类 、 朱文公文集所说,辑为 四书集义一百卷。由于 集义过于繁芜, 读者深感不便。 刘因便对 集义进行改造,择其指要, 删除繁复, 题为 四书 集义精要 。 四库全书总目 认为该书的特点是去取分明, 标举要领, 使研治朱 熹学说者得以 不为诸多歧义所感,称之 “ 简严粹精” 、 “ 潜心义理,所得颇深, 。 此书据 四库全书总目 载有三十卷, 现存版本已残缺, 其中元至顺间刻本为二 十二卷, 四库全书本为二十八卷” 。 四书通二十六卷胡炳文撰 胡炳文 ( 1 2 5 0 -1 3 3 3 ) ,字仲虎,号云峰,世称文通先生,徽州婆源 ( 今属 江西婆源) 人。 至元中, 任江宁教谕。大德中,历信州路学录,辟为道一书院山 长, 调兰溪州学正, 不赴。 至大中, 受聘掌婆源明经书院教事。 胡炳文学宗朱熹, 于 四书集注 用力尤深。 南宋余千饶鲁之学, 本出自朱熹而与熹多抵悟, 炳文 便作 四书通以匡正其说59 四书通除了从吴真子 四书集成 、赵顺孙 四书纂疏所录诸说中摘 取十四家之外, 又增入四十五家, 与朱熹学说对照, 凡辞异而理同者, 合而一之; 辞同而指异者, 析而辨之; 有所发挥者, 则附已说于后, 往往能揭示其未尽之蕴 皿 。 这本身也并非一般的校对工作,也是在进行一项新的创作。此书用心勤密, 不仅考辨颇详, 而且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正如 四库全书总目该书提要说: ,(朱熹) 集注 所引凡五十四 家, 今多不甚可考, 是书尚 载其名字, 颇足以 资订证。 ” 6 1然而此书的 缺点 在于 “ 详义理而略名物” ,故时人张存中 ( 字 德庸, 新安人) 排纂旧说, 删冗从简, 撰 四 书通证 六卷以补其不足, 附于 四 书通 之后。 存中引经数典, 必字句著其所出, 四库提要 评曰: “ 大概征引详 明, 于人人习读不察者, 一一具标出处, 可省检阅之烦, 于学者亦不为无补矣。 ” 6 z 胡 炳文本人也对此书评价很高, 他说: “ 学者于余之 通 知四书用意之深, 于 通证 知四书用事之审。 , ” 四书通与 通证相辅相成, 多合梓刊行, 其 版本主要有元天历二年勤有堂刻本和 通志堂经解 、 四库全书本。 读四书丛说二十卷许谦撰 许谦 ( 1 2 7 0 -1 3 3 7 ) ,字益之,号白云山 人,世称白云先生。金华 ( 今属浙 江) 人。 许谦幼时受母亲陶氏启蒙,后侨寓借书,刻苦攻读。三十一岁的时候, 他听说金履祥在重乐精舍学堂讲学, 就去那里请教, 开始受金履祥的指教, 并且 很得器重。 数年后, 金履祥病危, 临死以 前嘱许谦将其所著 资治通鉴前编 次 录成定本。 履祥死后, 他专事讲学, 因宣扬程朱之学甚力, 被推崇为朱熹学说之 “ 世嫡” 。元仁宗时,许谦在东阳八华山 讲学, 有门 人千余人。 仁宗是理学的提 倡者,金华是理学昌 盛之地,许廉讲学四 十年,名重一时64 。黄沼为他作墓志铭 说: “ 程子之道得朱子而复明, 朱子之道至先生而益尊。 ” 65 。 许谦所撰 读四书丛说 ,旨在发挥朱熹 四书集注之义理,特点在于言 简义赅: 对于其中某些难懂的地方, 则采用图表论释的方式加以直观的说明, 尽 量使论说的义理无所凝滞; 对于训话名物亦颇有考证, 能补直 集注 未完备之 处。因此, 四库全书总目称之 “ 于朱子一家之学,可谓有所发明” 。 此书在流 传过程中缺佚甚多,因此不少版本己非完妖,其中元刻本、明弘治十二年刻本、 明抄本均存八卷, 远不能足原目 二十卷之数。 四库馆臣以为大概后世对卷次有所 合并, 这只是一种揣测之辞。不过,现有的 四部丛刊续编本及上海古籍出版 社 续修四库全书本,大概可以和四库本合成一个比 较完整的 读四书丛说 的本子。 另外, 此书还收入 经苑 、 金华丛书 、 丛书集成初编 各丛书之中。 四书管窥五卷 史伯嗜撰 史伯塔,元未温州平阳 ( 今属浙江) 人,字文矶。少嗜学,博通经史, 深得 朱熹学说宗旨,终身隐居不仕,历三十年撰成 四书管窥 。此书引赵顺孙 四 书纂疏 、 吴真子 四书集成 、 胡炳文 四书通 、 许谦 读四书丛说 、 陈栋 四 书发明及饶鲁、张拭诸说,取其与朱熹 四书集注异同者,各加论辨于后; 诸说自 相矛盾之处,也逐条护列,并修正厘定。 6 , 此书大旨 与刘因 四书集义 精要略同;在方法上,刘因侧重于 删除繁复, 而 伯璐侧重于 剖析别白。因 此, 四 库全书总目 此书 提要称道: “ 于朱子之学颇 有所阐 发, 考朱 子著述最多,辫 说亦最伙. ”书中虽 偶有审 核欠 精、矛 盾抵梧之 处, 但 从整 体上看,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此书 版本颇多, 其中 元永嘉郡学刻本 已 残, 存 大学 孟子 各一卷、 ( -i t *二卷, 侠 中 庸一卷, 凡四卷;元 刻明 修本已残, 仅存 论语上一卷;清初抄本,不分卷; 四库全书本,分 大学 、 中 庸 、 孟子 、 和 论语上各为二卷, 缺 论语下二卷, 凡八 卷;清 抄本, 八卷; 唯 敬乡 楼丛书本全, 计有 大学一卷、 中 庸三卷、 论语)上下和 ( 孟子各二卷,凡十卷。 四书通旨六卷朱公迁撰 朱公迁,元末乐平 ( 今属江西)人,字克升,世称明所先生。以特恩授校官 主金华郡学, 至正初领浙江乡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