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扬州漆器产品设计与发展环境研究.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扬州漆器产品设计与发展环境研究.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扬州漆器产品设计与发展环境研究.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扬州漆器产品设计与发展环境研究.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扬州漆器产品设计与发展环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扬州漆器产品设计与发展环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扬州漆器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优秀的传统工艺品种,但近几十年来发展乏力、渐 趋萧条。而与此同时日本漆器却非常兴盛,原因是在进入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的现代社会后,日本漆器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而中国漆器包括扬州漆器基本还是明清时 期的风格,未能及时完成漆器产品的“时代化”。翻开中国漆器数千年的发展史,也可 以发现历朝历代的漆器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时代特征是各个时期漆器受当时的 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时代要素影响打下的印记。中日漆器现状的对比、 中国漆器的发展的规律都启示我们:扬州漆器的发展必须走“时代化”的道路。 实现扬州漆器的“时代化”,必须在产品设计中引入产品系统设计理念,通过市场 调查、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产品商品化设计和销售设计等五个阶段的系统设计,全面 充分地吸纳各种时代要素,使扬州漆器产品适应市场需求,为社会大众所普遍接受。 在实现扬州漆器产品“时代化”的同时,还要从提高社会认知度、加大政府支持和 保护力度、成立行业协会、培养和保护人才等四个方面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才能最终实 现扬州漆器的振兴和发展。 论文分为六部分:一、引言,简述研究对象、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二、扬州漆器 产业的概述与现状简述,指出产业前途堪忧。三、通过扬州漆器与日本漆器现状的比较, 找到扬州漆器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是未能及时实现漆器产品的“时代化”。四、分析漆 器在各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总结影响漆器产品“时代化”的要素,进一步论证扬州 漆器“时代化”的必要性。五、引入产品系统设计理念是产品设计“时代化”的重要途 径,构想产品系统设计在扬州漆器设计开发中的运用。六、从提高扬州漆器的社会认知 度、加大政府支持和保护力度、成立行业协会、培养和保护漆艺人才等四个方面,提出 为扬州漆器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构想。 关键词:扬州漆器:传统工艺:振兴:时代化:产品设计:发展环境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r a c t y a n g z h o ul a c q u c r w a r ei st h em o s tf a m o u st r a d i t i o n a lc r a f ti nc h i n a , w h o s eh i s t o r yi sm o r e t h a n2 0 0 0y e a r s b u ti nt h er c o c n ts c v e 船 d e c a d e s y a n g z h o ul a c q u e r w a r ei n d u s l t yi s f a c i n g w i t hm a n yp r o b l e m s a tt h es a m et i m e ,j a p a nl a c q u e r w a r ei n d u s t r yi s p r o s p e r i n g t h a ti s b e c a u s et h e yh a v ek e p t 印w i t hm o d e r ns t e p :t h e yu s et h em o d e mt h e o r e t i c sa n dr e b u i l dt h e w h o l el a c q u e r w a r ei n d u s t r y , t oa d a p tt ot h em o d e r ns o c i e t y w h e r e a sm o d e mc h i n a l a c q u e n v a r ei n c l u d i n gy a n g z h o ul a c q u e r w a r ei sb a s i c u yt h es a l n ew i t hw h a ti tl o o k si nq i n g a n dm i n g d y n a s t y s ot h a ti st h ew o b l e m :t h e yh a v n tm o d e r n i z e dt h el a c q u e r w a r ei n d u s t r y t o s e et h el a c q u c n v a r eh i s t o r y , w ec a nf i n do u tar u l e :t h em o d e me l e m e n tg e t sm o r eo b v i o u s ,t h e i a c q u e r w a r ei n d u s t r yg e t sm o r ep r o s p e r o u s t h e r e f o r e ,i no r d e rt op m m o t ey a n g z h o u l a c q u e r w a r ei n d u s t r y , w em u s tm o d e r n i z e di t ,i e u s et h es y s t e m a t i cd e s i g nt h e o r yo fp r o d u c t a p p l i e di nt h ey a n g z h o ul a c q u e r w a r ei n d u s t r y ;p u b l i c i z el a c q u e r w a r ec u l t u r e ;c o n s u m m a t et h e c r a f t w o r kp r o t e c tr o l e t h em a i nc o n t e n to ft h ep a p e r : c h a p t e r l ,i te x p o u n d st h es t u d yb a c k g r o u n d ,a n dw h yc h o o s ey a n g z h o ul a c q u e r w a r et o s t u d y c h a p t e r 2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a n dh i s t o r yo fy a n g z h o ul a c q u e r w a r ei n d u s t r y , a n d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m o d e r ny a n g z h o ul a c q u e r w a r ei n d u s t r y c h a p t e r 3 ,b yc o m p a r e dw i t hm o d e m j a p a nl a c q u e r w a r ei n d u s t r y , a n a l y s e s t h ed e f i c i e n c yi nt h ep r o c e s so f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o f y a n g z h o ul a c q u e r w a r e s c h a p t e r 4 ,a n a l y s e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e v e r yd y n a s t yi nl a c q u e r w a r e h i s t o r y , p o i n to u tt h ee l e m e n t sw h i c hc a nm o d e r n i z ey a n g z h o ul a c q u e r w a r e c h a p t e r 5 ,t o m o d e r n i z ey a n g z h o ul a c q u e r w a r em u s tu s et h em o d e mt h e o r e t i c s :t h es y s t e m a t i cd e s i g nt h e o r y o f p r o d u c t c h a p t e r 6 ,c r e a t e a g o o de n v i r o n m e n t f o r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y a n g z h o u l a c q u e r w a r e k e yw o r d s :y a n g z h o ul a c q u e r w a r e ;t r a d i t i o n a lc r a f t ;p r o m o t e ;p r o d u c td e s i g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e n v i r o m e n t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i i 独创性声明 y 9 6 7 8 9 0 69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本人为获得江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7 签名:盏! 竺日期:年r 月停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江南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 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1 一, 签名:盘生:竺 导师签名:舭2 日期:7 晚年f 月日 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主要内容:研究对象简介;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 1 。1 研究对象简介 扬州漆器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种,距今已有2 3 0 0 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战国,兴旺于 汉唐,鼎盛于明清。早在秦汉时期,扬州彩绘和镶嵌漆器工艺制作就有很高的水平:唐 代扬州漆艺还被鉴真大师传播至日本;到明清时代,扬州成为全国的漆器制作中心,盛 及一时。鸦片战争以后扬州漆器业渐趋萧条,点螺、漆砂砚、檀梨螺钿硬嵌等名贵漆器 相继失传。解放后,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扬州漆器产业有所恢复,近五十年来,在国 内外屡获大奖,还经常被国家领导人当作国礼赠予外国元首。但从整个扬州漆器行业来 讲,由于价格较高、产品题材和装饰风格过于守旧,市场比较狭窄,前景不容乐观。 1 。2 研究背景 传统工艺品是国家和民族传统生活文化的象征之一。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传统工艺品及其产业都是地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传统工艺品是历史、时代的产物, 沉积着特定的历史时代和地域环境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一个多世纪以来,工业革命 及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人们形成了新的消费观念、新的生活方式。 传统工艺品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这对传统工艺产业无疑是一种严酷的打击。如今, 每时每刻都有古老的生产工艺、传统的工艺产品衰败和失传。有着2 3 0 0 年历史的扬州漆 器同样存在着生存发展的危机。 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浪潮,使人们对工业化产品进行反思,对充满智慧、具有浓郁生 活气息、文化特色和个性的传统工艺品加以再认识。当今世界上,对传统工艺品的再认 识和对传统工艺产业的再构及其振兴的研究,正在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许多传统工艺产业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无数的作品载入了人类 文化史册,对人类文明、世界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有责任为保 护中华传统工艺产业作出贡献。 1 3 选题意义 1 3 1 选择扬州漆器作研究对象的意义 1 、中国是漆器的发祥地,早在7 0 0 0 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生产、使用漆器了。但 是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的变化,传统的中国漆器行业风 光不再,前景堪忧。因此,如何保护中国的漆器文化,将这些弥足珍贵的传统工艺在我 们这一代手上继续发扬光大,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2 、扬州漆器历史悠久,明清时代,扬州是全国的漆器制作中心,盛极一时。如今, 扬州漆器厂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艺水平最高的漆器企业,也是全国唯一上规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模的国有漆器生产企业。5 0 年来,扬州漆器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中南海紫 光阁、人民大会堂、外交部大楼等重要外交接待场所,都有扬州漆器的产品陈列。可以 说,扬州漆器是当今中国漆器最典型、最有说服力的代表。 1 3 2 研究扬州漆器产品设计的意义 一、传统工艺可以成为现代设计的借鉴 扬州漆器是优秀的中华传统工艺之一,经过了千百年积淀,其浓重的文化气息、独 特的美学价值、精湛的制作技艺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扬 州漆器对于现代设计极具借鉴、参考意义。通过对扬州漆器的深入研究,不但能找到传 承和发展传统工艺的新路子,也能使设计者的思维更加活跃,从传统工艺中找到设计灵 感,甚至可以将扬州漆器的许多东茜直接衍生成为 新的设计元素。 许多从事设计的人都会注意这样一个事实:一 些首先接受西方现代设计理论并取得巨大成功而 蜚声国际平面设计界的港台设计师,却钟情于在设 计中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并做出许多打动 人心、富有创造力的作品来。例如:在靳埭强先生 的作品中,会发现一些诸如笔、砚、石、书法、水 墨、脸谱等非常本土的设计元素,他设计的源于中 国古钱币图形和汉字“中”字的中国银行的标志,就 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成功例子。 二、传统工艺需要现代设计保持活力 1 传统工艺必须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围锻行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改变了,原来具有实用价值的许多传统工 艺品,如帽筒、香炉等,现在已经不再有市场需求,如果传统工艺产品一味的墨守成规, 还是那些老套套,传统工艺将失去市场,面临失传的危险。 2 传统工艺必须重视社会审美趣味的改变 传统工艺产生于封建社会,最初- 的服务对象主要达官贵族,虽然也涌现过许多好的 作品,但由于受服务对象追求奢华、炫耀财富等意识的影响,好多传统工艺品流于过度 地精细打磨、过度地繁缛雕饰,过度地讲究材料名贵,忽视了材料丰富本质的表现以及 造型、气韵的经营。 现代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的审美趣味自然也是纷繁迥异,传统工艺有必要引入现代 的设计理论、现代的设计方法,使传统工艺也能为现代人所欣赏、追求。 因此,传统工艺需要诚恳的、坦白的迎合今天这个时代,加入现代的再设计,符合 当今社会的需要( 包括实用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需要) 。这样,传统工艺就一定能重放异 彩。 1 3 3 研究扬州漆器发展环境的意义 2 第一章导论 人类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一个产业也要有良好的环境才能振兴发展。扬州漆器在 清末以前的两千多年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所处的时代环境。清末以后,工业革 命的影响使漆器产业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入现代社会后,社会环境更是日新月异, 产品的极大丰富、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人们思想观念、消费心理、审美情趣的变化, 便得扬州漆器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产生了严重的水土不服。 因此,扬州漆器的振兴不仅要在产品设计上有所研究和发展,也要认真研究其生存 发展的条件,努力为扬州漆器的振兴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1 4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扬州漆器为对象,综合运用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及分析法( 演绎法) 、 统计法、比较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扬州漆器与日本漆器产业现状的比较, 发现扬州漆器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对传统漆器在不同历史时期产品造型、装饰特点、 工艺技法的比较,总结出影响扬州漆器传承的要素;参考和运用产品系统设计和市场营 销等理论为扬州漆器的振兴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注释: 【1 】张福昌设计感悟北京:中国青年出版总社,2 0 0 5 年,p 6 7 5 3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扬州漆器及其产业的概述与现状 主要内容:扬州漆器及其产业概述;扬州漆器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2 1 扬州漆器及其产业概述 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漆和最善于用漆的国家,在人 类物质文明发展史上,我们的祖先发现漆液不仅具有很强的黏性,还具有美丽的光 泽,因此将它用于生产工具的粘连、加固,继而涂刷于生活日用的陶器、木器上。 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人们又进一步发现了精制漆液之美和它的装饰价值,于是开 始用漆来髹涂和装饰器物。用途广泛、花色繁多的漆器就这样诞生了。战国时期, 漆器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并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漆器生产基地,著名的有:福 州、北京和扬州。 扬州漆器以其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而驰名中外。早在秦汉时期,扬 州彩绘和镶嵌漆器制作工艺就有很高的水平,扬州北郊天山汉墓,北京老山汉墓,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都有扬州漆器的早期作品;唐代扬州漆艺还被鉴真大 师传播至日本;到明清时代,扬州成为全国的漆器制作中心,以螺钿镶嵌和多宝嵌 漆器著称于世,盛极一时。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独特的地理条件是扬州漆器绵延2 3 0 0 多年取之不尽的营养。 2 1 1 扬州漆器产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扬州漆器史上的几个繁荣时期: 一、汉代 扬州为汉代的广陵,其时襟江带海,地处江淮要冲,已经是我国交通枢纽和东 南重镇,是刘姓宗室王屡屡封国的地方。两汉时的广陵,出现了第一个文化高潮, 影响及于全国。著名的辞赋家枚乘写下了“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的名篇七发, 铺陈衣食声色之美,曲折地反映出广陵地区经济的繁荣。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 交通、经济文化的进步,是扬州漆器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唐代 大运河的丌凿使位于大运河和长江交汇点的扬州成为全国著名的经济枢纽、商 业都会、文化中心,经济文化的昌明带来手工业的兴盛。此外,由于当时的扬州是 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结点,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活跃于此,贩 进大量珠宝,对扬州漆器镶嵌特色的确立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三、清代 优越的地理条件、雄厚的经济基础,使扬州继唐代再度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商业 都会和文化名城。封建经济的高度繁华,使扬州漆器进入空前的繁盛时期,名工荟 萃,漆艺较以前呈现更为丰富的面貌。另外,扬州“享声名文物之盛”,吸引了大批 4 第二章扬州漆器及其产业的概述与现状 文人学子,一时“海内人士,丰集维扬”,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扬州八怪”。这个时 期的扬州漆器受扬州诗文绘画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淡雅、清劲的艺术特色。 因此,优越的地理条件,繁荣的经济和文化是扬州漆器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2 1 2 扬州漆器历史沿革 扬州漆器源于战国,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秦汉时期,扬州漆器就很兴盛。从扬州近郊甘泉山和天山等汉墓中出土大量的饮食 用具、日常用品、文房用品、佩械用品以及丧葬用品等漆器文物,多采用木、竹、铜、 皮和夹柠等为坯胎,运用彩绘、针刻、贴金、金银片镶嵌、宝玉石镶嵌等工艺,器物造 型别致、纹锦丰富,印证了扬州漆器在汉代的兴盛程度。 隋唐以来,我国大量漆器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对日本髹漆技术产生了很大影响。 唐朝时,扬州唐代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其弟子中就有当时的漆艺高手,他还携带了大 量的漆器盒、盘和宝象等工艺品。1 9 8 2 年日本漆器考察团来扬州交流,称扬州是日本漆 器的胜地、祖先等。唐代的扬州漆器继承并发展了汉代漆器,创制了雕漆装饰工艺。由 于唐代的扬州是全国的商业都市,水陆交通和手工艺生产发达,漆器更是远销海内外。 宋代扬州漆器,继承汉唐传统工艺,而且有了新的发展,雕漆技艺极大提高, 并出现了螺钿漆器和漆砂砚两大重要工艺品种。 元代,螺钿漆器进入了兴盛期,元后期开始运用软螺钿制作软螺钿漆器,为明代点 螺工艺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扬州漆器在明清时期,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是全国漆器生产制作中心。明代扬 州著名的雕漆、百宝镶嵌、螺钿镶嵌等工艺已很兴旺,八宝灰、波罗漆、戗金、堆漆、 剔彩、刻漆、漆砂砚等工艺技法相继而起,全面发展了各类漆器装饰工艺。明末清初著 名的艺人江千里( 字秋水) 制作平磨螺钿工艺有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以精湛的点螺技艺 著称于世,当时民间流传“杯盘处处江秋水,卷轴家家查二瞻”,江千里留下数千件漆 器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作馆藏国家一级文物的就有很多件。明末著名漆艺师周翥 在装饰工艺上作出创造性的贡献,他将金银、宝石、珍贝、象牙、牛骨以及各种玉料等 材料结合运用,形成综合镶嵌工艺,又称为周制。 清康乾时期,著名漆艺师卢映之、王国琛、卢葵生、夏漆工等把雕漆和百宝镶嵌结 合起来,形成了扬州独特的雕漆嵌玉名贵品种。卢映之还恢复了宋代失传的漆砂砚工艺。 清代后期,整个社会经济衰败,手工业受到摧残,扬州漆器生产出现较长时间的萧 条,不少品种逐渐沦没,如点螺、漆砂砚等技艺相继失传。 清末民初,扬州漆器生产又偶有上升,扬州漆器不少作坊也迁到上海生产,扬州漆 器外销量有了扩大,平均每旬至半月就有一船漆器外运,年销2 3 万件,当时最大的是 粱福盛作坊,有两百多名工人,粱家生产的漆器,1 9 1 0 年在南京召开的南洋劝业会上展 出,获得一等金牌奖。1 9 1 5 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获得一等 银牌奖。抗日战争时期,扬州的漆器作坊相继倒闭,仅剩下六个作坊,每家不到5 人, 在风雨飘摇中苦度光阴。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解放后扬州漆器逐步恢复。1 9 5 5 年,以多家扬州漆器作坊为基础成立了扬州漆器厂, 云集了一批漆器制作高手,以后又陆续成立了一些漆器厂,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模。8 0 年代恢复了两项已经失传的漆器品种,五十年来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扬州漆器工艺重 放异彩。 2 1 3 扬州漆器的材料和制作工艺 一、扬州漆器的原材料”3 1 胎料:木、竹、皮、布、纸、金属、陶瓷、塑料、藤、玻璃等,以木胎最为 常见。大漆糊麻布层层裱褙作胎骨,古称“夹芝”,今称“脱胎”。 2 漆料: a 大漆 大漆是从漆树上割取的树脂,天然漆液成乳白色,加工炼制以后涂刷,光色含蓄, 浑厚,沉着;兑入金粉、银粉或入漆色髹涂,推光,漆膜会泛出变幻无穷的美丽色泽; 利用大漆快干起皱、稀释流动的性能产生肌理,有画笔达不到的妙趣;反复髹漆到一定 的厚度,又可以雕刻山水花卉、楼台人物;漆面嵌贴金、银、螺钿、蛋壳,则成为更加 华美的装饰。大漆漆膜又耐冲击,耐一定的光照,耐弱酸碱、盐和油剂、溶剂的侵蚀, 附着力强,防原子辐射、防海洋生物附着、防锈、绝缘等能力,为其它涂料望尘莫及, 故称之为“涂料之王” b 化合漆 大漆有人工合成涂料无法取代的优势,但也存在种种局限,如漆液粘稠不便喷涂, 漆膜干燥条件苛刻,生产周期长,对皮肤有过敏毒害,不宣久存,不宜调配出浅色等。 1 9 8 0 年扬州漆器研究所与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高分子研究所合作,研制出改性漆。 改性漆工艺简单,粘度低,适于喷涂,漆膜柔韧,附着力强,流平性好,不起皱,光泽 度高于大漆5 ,成本降低1 5 - - 2 0 ,制漆时间缩短了3 4 ,干燥速度快了3 倍。现在 改性漆主要使用在制作平磨螺钿产品表面上,大幅度地缩短了生产周期,稳定了产品质 量。 1 9 8 0 年代初,南国边陲又制出了多彩的阳江腰果漆。1 9 8 7 年扬,、t f 漆器研究所也制出 彩色腰果漆。经鉴定,漆液常温白干,对人体无过敏毒性,加入溶剂后便于喷涂,漆膜 色彩艳丽,耐热,耐低温,附着力、耐冲击力均较好,顺利通过各种工艺适应性实验。 扬州漆器业使用彩色腰果漆髹涂的彩绘、刻漆、骨石镶嵌漆器,改变了扬州漆器色彩单 调的缺陷。不过,腰果漆还没达到大漆的硬度,所以雕漆、点螺等代表扬州漆器的高档 产品上,照样使用大漆。 现今的扬州漆器厂,除了其的特色产品雕漆嵌玉、点螺等用大漆外,其它的漆 器品种基本上都由改良漆或腰果漆代替。 3 镶嵌材料:螺贝壳、蛋壳、金属、玉、石、骨、牙、木、角等。 二、扬州漆器的制作工艺”1 6 第二章扬州漆器及其产业的概述与现状 1 平磨螺钿 平磨螺钿漆器是以螺钿为镶 嵌材料、磨显出图象的漆器。将 三角蚌磨成厚薄一致的平片,贴 上图稿,用手弓拉出轮廓,将这 一块块锼好的蚌壳拼成图案镶贴 于漆胚上。接着在漆胚上髹漆, 经过打磨、使得已经拼成图案的 蚌壳重新被显现出来,再在蚌壳 上用细毛笔勾出细部的图案。然 后罩清漆,再经打磨、推光,便 制成黑白分明、清丽素雅、一平 图2 1 平磨螺钿制作过程 如镜、光可鉴人的平磨螺钿漆器。目前有扬州、合肥、上海、福州等地生产平磨螺 钿漆器,而以扬州制品最为精良,最具地方特色,也最有名气。由于此种工艺步骤 相对较少,费工不多,所以价格较其它工艺的产品来说便宜一些,很受普通消费者 的欢迎。 2 点螺 点螺工艺系明清扬州漆艺大师江千里创制,始 名噪海内外,惜至清代末期失传。扬州漆器厂于 1 9 7 8 年将失传 两百多年的精 湛点螺工艺研 制恢复成功,并 被国家作为绝 密技艺来保护。 “点”指技法, “螺”指材料, 即言螺片之小。 图2 - 3 点螺制作过程 具体的工艺步 图2 - 2 点螺台屏 骤是这样的:精心选择珍珠贝,鲍鱼贝、夜光螺、 亮耳子等各种优质螺贝,去除角质层和石灰质层, 择取颜色美丽、结构坚韧、接近内表的珍珠层, 手工打磨成三、四丝的薄片,用特制的刀具切割 出细若秋毫的点、丝、片,点一点地填于木漆 胚上,同时嵌植金丝、金片或蚌壳沙屑,组成疏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密有致的画面,最后罩漆、研磨、推光。成品精致纤巧,霞光熠熠,螺片天然变幻 的色彩映照在深邃浑厚的黑漆面上,不同角度的光照效果显现出的色彩各有不同, 任何颜色的画面都难以匹比。 此项工艺工序复杂,对制作者的技艺要求很高。制作一件点螺漆器,光刀具就 有几十把,还需要笔、墨、针、尺曲线板等。再者,螺贝需要磨到头发丝的三分之 一那么薄,用机器打磨或化学腐蚀的办法都不能有此效果,只能手工打磨,并且不 能有一丝的误差,稍有疏忽,就会将螺片磨通。螺贝打磨好以后透出天然的光泽, 随视角变换,色彩便魔术般的随之变化,但这种天然光泽班驳杂乱。所以要按照稿 面的需要选出红的花、黄的果、绿的叶,组成协调的画面。往往在一堆原料中,沙 里淘金似的才能选出一小块颜色合适的。点螺漆器方寸之内常常点以数以万计的嵌 件、点植。用“心细如发”、“一丝不苟”形容点螺工人的劳动,真是恰如其分了。 点螺工艺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高档工艺。 3 雕漆嵌玉 选用各种玉料,经过开片、减稿、画片、下料、切 割块面、粗磨、撞缝、开纹、镶嵌等繁复的操作,琢成 浮雕图象,抛光后,用腻子入色作黏合剂,嵌在手工雕 刻的红雕漆锦纹底上,彩玉丰富的颜色和天然的光泽与 雕漆的锦底形成对比,琢玉和雕漆两种工艺珠联璧合, 端庄典雅又华美天成。 图2 - 4 雕漆嵌玉地屏 图2 - 5 骨石镶嵌折屏 4 骨石镶嵌 选用石、牙、骨、角、木等材料,开片以后, 按料片的大小切割画稿,贴于料片上,用手弓锼出 轮廓,在雕刻机上刻出浮雕效果,接着将这些分别 雕刻 的部分拼撞严密、打磨光亮,镶嵌在漆胚上,以红 木雕刻为树本,构成完整的画面。骨石镶嵌与雕漆 嵌玉异曲同工,只是选料的范围和嵌底有所不同。 5 雕漆 雕漆指在漆胎上反复髹涂油光漆到一定的厚度,用 刀雕刻出浮雕图案。具体步骤是这样的:在熟漆中兑入 银朱之类的入漆颜料,在经过封固处理的胎上反复髹涂 图2 6 雕漆台屏 几十层至上百层,雕漆工艺在髹漆上极为考究,因为漆层必须柔韧才便于雕刻。要 求漆液稠淳适度,流性好,不留刷痕。每道漆厚度0 1 至0 1 5 毫米。根据气温不同 8 第二章扬卅壤器及其产业的概述与现状 每天只能涂两至三道。每层漆不可完全干透否则漆层会剥落。然后,在漆面上刻、 起、雕、刮、磨、推光,成为层次严谨丰富的半浮雕画面。雕成之后放置数月,待 漆质转硬以后才可以打磨,推光完成后还要放置一段时问,待漆色完全吐出,才可 以包装。雕漆漆器髹漆时间长,手工雕刻慢,还要候干、打磨,一件雕漆漆器的生 产周期,往往要半年以上。 6 刻漆 刻漆是在制作好的漆胚上,刻出各类图案,并根据画 面的要求进行填色。具体的操作步骤是这样的:将画稿贴 在漆胚上,用双勾线条亥出图象,铲除线条以外的推光漆 面。露出腻子的部分要铲平,用老粉腻子闭塞其毛孔。然 后就可以在其中填色了,金色的部分贴金箔,彩色的部分 用彩漆上色。 刻漆工艺所表现的内容限制较小,木刻版画、工笔重 彩、泼墨写意、抽象图案都可以用刻漆表现,所以这个工 艺比较容易尝试新的题材。 图2 - 7 刻漆折屏 7 漆砂砚 漆砂砚以金丝楠木作胎骨,用 大漆调入有研磨作用的沙粒髹刷 砚面,此种砚台发磨而不伤毫,轻 巧美观,便于携带,既是书画家珍 爱的文房四宝之魁,又是精巧雅致 的案头清玩。漆砂砚始于宋朝,大 成于明代扬州著名漆艺大师卢葵 生祖孙之手,清后期工艺失传。 1 9 7 9 年,扬州漆器业开始试制漆砂 砚,于1 9 8 1 年恢复了此项工艺。 漆砂砚的具体制作程序是这样 的:首先雕刻木胎。砚用楠木做胎。木雕工人按照设计样稿,用浮雕、圆雕、镂雕、 线刻多种技法刻出砚身。根据砚体挖制紧密套扣的砚台 盒。然后上漆。制作漆砂砚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砂的配 方,砂少了,不发墨,多了又伤毫。最后做砚盒,一般 采用点螺工艺。 漆砂砚将扬卅i 漆器最为著名的三种工艺:楠木雕、 漆砂砚、点螺融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图2 ,9 漆砂砚制作过程 三、扬州漆器的艺术特色”1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可以用“清、精、雅、健”四字概括,“南秀”与“北雄”兼而有之,古代扬州 漆器尤其表现出南方之秀,随着文化的交流,逐步渗入了北方之雄。 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文化传统深厚,形成了扬州人喜 文爱美的习尚和细腻的生活方式。扬州漆器就是这种精神气质的物化,士大夫诗文 绘画的影响无处不在,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明显区别于以宫廷趣味见长的北京 漆器和以民间趣味见长的福建、四l i 等地的漆器。 2 2 扬州漆器产业现状 扬州漆器在两千多年历史上曾经是风光无限,但鸦片战争以后经历了上百年的萧 条,解放后虽经国家大力扶持和从业人员的努力,漆器技艺和漆器产品生产得以一定程 度的恢复,但未出现再度繁盛。改革开放后,漆器行业一度对市场经济很不适应,近些 年在政府保护、支持下,扬州漆器在机制创新和市场化运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生产 规模和产值均有了一定增长,但与整个国民经济和其他各行业对比,扬州漆器的发展就 不足以称道。而且经深入研究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的扬州漆器行业的还存在许多隐忧, 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对其自身的生存发展构成了威胁。 2 2 1 行业规模凋敝,产业地位下降 扬州在元代时就已是全国漆器制作中心。到了清代后期,江南一带,两淮盐政 的贡品都来自扬州漆器,且远销欧美,年销量二万多件,白银“岁入三万两”。扬 州漆器行业的地位可见一斑。可如今,上规模的漆器厂仅剩一家,其职工也只有4 5 百人,其中,真正参与生产的只有2 0 0 多人。仅与2 0 年前相比,就减少了一半。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就没有充分的竞争; 没有充分竞争的动力,行业就难以发展,最终导致行业的退化。凋敝。 2 2 2 出现后继乏人的问题 对6 0 名扬州漆器从业人 员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是: 一、对现有收入情况不满 意 1 月收入情况( 见图 2 1 0 ) : 工作三年左右的学徒工, 工资4 0 0 元左右; 图2 1 0 收入情况 工龄1 5 年左右的技工,工资5 0 0 8 0 0 元; 工龄3 0 年左右的老师傅,工资8 0 0 1 0 0 0 元: 全国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工资1 0 0 0 1 5 0 0 元。 1 9 第二章扬州漆器及其产业的概述与现状 图2 - 1 1 对现有待遇的看法图2 1 2 是否存在后继乏人的问题 2 对现有待遇的看法( 见图2 1 1 ) : 二、普遍认同有后继乏人 1 是否存在后继乏人的问题( 见图2 - 1 2 ) : 2 您是否支持子女继承您的事业? ( 见图2 - 1 3 ) 图2 一j 3 是否支持子女继承事业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发现,由于扬州漆器行业不景气,从业人员的待遇、地位低, 对从事的行业失去信心,不少人改了行或想改行,扬州漆器行业出现了后继乏人的 问题。 2 2 3 产品影晌力小,社会认知度不高 江南大学设计科学与文化研究所赵英玉老师曾于2 0 0 5 年向扬州市民发放调查问卷, 就扬州漆器认知度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 : 一、在您的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漆器产品吗? ( 见图2 1 4 ) 图2 1 4 能否接触漆器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您购买过扬州漆器吗? ( 见图2 - 1 5 ) 图2 - 1 5 是否购买过漆器 三、您对扬州漆器有何印象? ( 见表2 7 ) 图2 1 6 对漆器的印象 以上调查表明:漆器在扬州市民的生活中并不多见,多数民众不认同漆器的艺术价 值,购买漆器产品的人风毛麟角,漆器产品没有足够的消费群体。这对于曾经十分辉煌 的扬卅i 漆器来说,是十分悲哀的。在如此的社会环境中,扬州漆器要再现辉煌几无可能。 2 2 4 产品样式陈旧、基本沿袭明清 我搜集了扬州漆器厂2 0 0 5 年样品册中的2 5 1 件产品,把他们按照器型和装饰图案进 行分类( 见表2 1 、2 2 ) 。 1 2 第二章扬卅漆器及其产业的概述与现状 表2 - 1现代漆器产品器型分类 1 3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2 - 2 现代漆器产品装饰题材分类 数量百分 题材种类说明 比 通过借物或取谐音的手法,构成有特定意义的 画面,表达追求长寿幸福的传统意识。如佛手 吉祥喜庆 1 6 24 5 象征福,石榴象征多子,玉兰、海棠象征富贵 等等。 文学历史故 如:贵妃醉酒、昭君出塞、貂禅拜月、西施浣 纱、汉宫飞燕、百子图、百美图等。 2 81 1 2 事、典故 神话题材 如:嫦娥奔月、女娲补天、麻姑献寿等 2 28 8 寄寓文人学 如: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等 士情操意趣 83 2 的图案绘画 名胜花鸟扬州名胜、花乌鱼虫等 3 11 2 3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扬州漆器的器型和装饰基本沿袭明清,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 文化、审美趣味与明清时候相差甚大,这样的产品怎能适合现代市场的需求? 因此,如 今的漆器行业曲高和寡也不足为奇了。 2 3 结论扬州漆器产业前途堪忧 曾经辉煌的扬州漆器产业如今面临着产品陈旧、后继乏人等诸多问题,如情况得不 到改善,不要说发展,就连生存也将面临危机。因此必须认真研究振兴扬州漆器新的发 展战略,改进产品设计,并为扬州漆器的振兴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将漆器这一弥 1 4 第二章扬州漆器及其产业的概述与现状 足珍贵的传统工艺在我们这一代手上继续传承下去。 注释: 【1 】张燕扬州漆器史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5 年1 0 月,p 2 9 - 1 7 8 【2 】张燕扬州漆器史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5 年1 0 月,p 3 1 0 【3 】张燕扬州漆器史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5 年1 0 月,1 2 0 1 2 3 7 【4 】张燕扬州漆器史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5 年1 0 月,p 1 8 0 - 1 8 6 1 5 】赵英玉中国扬州漆器产业振兴借鉴日本产业发展的经验,2 0 0 5 年7 月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日本漆器发展的借鉴 主要内容:扬州漆器与日本漆器现状比较;扬州漆器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分析 在扬州漆器出现发展危机的同时,而源于中国的日本漆器却继续兴盛不衰。在探讨扬州 漆器振兴发展之策时,将扬州漆器与日本漆器作一番比较,可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 示。 3 1 日本漆器简介 公元前二百多年漆艺从中国流传到日本,由于地理环境相似,天然漆的资源丰富,日本 也组织起了漆器生产,并逐渐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漆艺行业。 在我国的汉代,中国文化输入日本,特别是漆文化的渗透,日本本土的漆艺受到强烈影 响。尤其是唐代鉴真和尚的六次东渡,众多随行的工艺匠师把漆艺的种子深深地播撒在了东 瀛之国。日本漆艺工匠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本国漆器特色:以金、银作为装饰花纹,即日本所 谓的“莳绘”,以金、银屑加入漆液中,干后推光处理,显示出金银色泽,极尽华贵,有时 并以螺钿、银丝嵌出花鸟草虫或吉祥图案。公元1 0 世纪以后日本漆器逐渐形成独自的和式 风格,并回流中国,受到中国皇帝的喜爱。清朝皇帝不但大量购买,还在宫廷专设洋漆作坊 进行大量制作。近代日本漆器除了保持自身的风格,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漆器在f l 本 人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3 2 扬州漆器与日本漆器现状比较 在扬州漆器包括中国漆器面临许多问题的时候,日本的漆器行业却非常的兴盛,许多人 都知道j a p a n 是日本,但是j a p a n 指的是漆器可就没有太多人知道。漆器起源于我们中国, 却被日本人发扬光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章将扬州漆器与r 本漆器的现状进行了对比, 从中找出了扬州漆器存在的几个问题。 3 2 1 产品缺乏时代气息 日本的现代漆器,表现内容丰富多彩, 表现手法也有许多创新。他们的漆器中既有 能反映精致细腻的民族特点的元素,又有能 反映时代特点的简洁、流畅、明快的与时代 合拍的元素。虽然也是运用了日本传统的莳 绘工艺,但其中融入了不少写意、抽象等非 常现代的艺术技法。即使是表现富士山这样 的传统内容,也加入了一些几何纹饰,使其 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而现代扬州漆器的装饰大多仍是沿袭传 统,尤其是以明清风格为主,脱离了生活, 图3 1 现代日本漆器 1 6 第三章日本漆器发展的借鉴 不惜工本,盲目堆砌,其工艺繁缛、复杂,与人们的现代审美趣味产生了日渐明显的矛盾, 审美价值下降。因为技术上的精工细刻不等 于艺术的完美,材料的堆砌不等于价值的高 贵。这些漆器中,我们首先赞叹的是艺人们 高超的技艺和让人难以想象的劳动强度,而 并非其作为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品的艺术成 就。以扬州漆器厂近些年来生产的漆器种类 来看,几乎完全是明清漆器的翻版复制( 见 第二章中表2 8 、2 - 9 ) 二十世纪仍然生产十 八、十九世纪风格的作品,是脱离生活的表 现。时代变了,漆器也要与时俱进。 3 2 2 产品的实用性差 日本的现代漆器在设计定位上力求贴 近市场和大众生活,适应大和民族插花、就餐、饮茶、梳妆和席地而坐的实用需求。因 此漆器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建筑装饰用漆器、陈设品用漆器、家 具用漆器、礼品用漆器,天天使用的餐具更是离不开漆器,漆器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中 的一部分。现代日本人还在不断拓展漆器的运用领域,据报道,在医疗保健领域已经有 所突破,己开发出具有杀菌、保温功能的漆器制品;在家庭装饰上也尝试着将漆器技艺 用于陶瓷、现代家具,甚至门把手、电源开关上。夏普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液晶电视的 面板就是漆器的,可以沈这又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图3 - 3 现代日本漆器图3 4 现代日本漆器标牌 漆器,顾名思义是漆的器物。是器即为家用,不能实用,何以为器? 彝族漆器之所 以延续至今,就是因为结合实用;楚汉漆器之所以发达,就在于结合生活。”3 漆器脱离 实用,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是扬州漆器衰落的另一个原因。关注现代扬州漆器,不 难发现其器型非常有限,无非屏、瓶、砚之类。而且连形状都没有任何改变。在这几种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器型中,除了砚台还有些使用价值以外,另外两种都是装饰物,更何况现代人除了练书 法的还有几个人会需要砚台昵? 产品脱离的实用就会曲高和寡,淡出社会,所以如今的 漆器产品受到冷落。 不可否认现代工业化手段生产出的器皿,如搪瓷器皿、玻璃器皿等,确实有优于漆 器的地方,比如说在价格和生产周期上都比漆器有优势。但漆器产品仍有许多独特的优 点:漆器通常是用木、竹等胎料制成,轻便、容易洗涤、不易破碎,且有良好的隔热作 用,而且精致美观。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漆器独特的优势,相信一定能够重获市场青睐。 3 2 3 缺乏漆器设计的专业人才 漆器专业设计人才的缺乏、没有形成完善的漆器工艺师的培养系统,是我国现代漆 器业发展受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现代扬州漆器培养出的漆艺师大多只重视技能的训练, 而忽视了创作能力的培养,这种手工艺人只是所谓的工匠,漆器制作只能是对前人的机 械重复,没有多少设计创新能力。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培养出下一代。这使得我国的漆 器发展只能停留在工艺阶段。虽然现代的美术院校也有开设漆艺专业的,但是他们的培 养方向大多偏向纯艺术、纯装饰,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走到民间的漆器生产厂里,对传统 漆器进行现代化改造。而在日本,艺术家和工匠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制作漆器的手艺 人因为具有创作能力而亦被称为艺术家,受到人们的敬重。 3 2 4 缺少肥沃的漆器文化土壤 日本的生活文化自唐以来,即奈良时代 开始,一直没有大的改变。虽然日本是经济 强国,现代化的生活水准也很高,但使用漆 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习惯并无多大变化, 而且还特别珍惜和保护传统漆器在现代生 活中的位置。在日本的礼品展销会及各大商 场中成套的日用漆器名目繁多、品种齐全、 档次各异。每种器皿的用途分工细致明确, 不仅有专门用来喝汤、盛蔬菜、装饭、放生 图3 5 结婚赠礼 鱼片的用具,在各种节日中还要使用不同 的器具以配合不同的习俗和食物。比如端 午节,就要用一套专门吃粽子的餐具。据 介绍,日本平均每个家庭中仅仅是漆器托 盘就不少于1 0 个,再加上各种漆碗、漆杯、 漆盘等,每个家庭使用的漆器数量非常可 观的。特别是漆碗使用面很广,不但家庭 使用,餐馆、饭店也很普及,据说每年的 图3 6 端午节用餐具 1 8 第三章日本漆器发展的借鉴 销售量达一千万件以上此外,社会交际,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日本民众都有选择漆 器作为礼品的习俗”1 。 高速的经济发展也促成了漆器使用的大众化。从7 0 年代起,日本就步入高收入、高 消费国家的行列,一般国民也有钱购买较贵重的工艺品。加之现代人对化学代用制品厌 恶了,喜欢手工、天然、具有悠久历史的工艺品,漆器正好切合了人们的这一要求“1 。 另外,政府的干预对培养漆器文化土壤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日本政府于1 9 7 4 年及时制定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律。1 9 7 5 年又成立了全国的传统工艺振兴协会。使 漆器工艺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 而在中国生活文化中几乎找不到漆器踪影。扬州漆器认知度的调查( 见第二章2 2 3 ) 表明,漆器在扬州市民的生活中并不多见,多数民众不认同漆器的艺术价值,购买漆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