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江西省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 s t f 3 o abs tract cou n t y e c o n o m y h asb eco me ani m port a n t com penenii n t h e n at i o n a l eco n o m y ; i t h asa con s e q u enti a l fi gurein n a t io n ale con o m y.1 七 e cou n t y eco n omy i s a r e gi o na l o n e w h ic h 侧 =c u p i esla rg e cou n t ryareasand cov e r s t h e m os t m aj o riti c s ofpopui a t i o n , m 翻n gg r e atcon tr i b u t i on too u r cou n t rye con omi cp r o gr e ss . to gr e atcxt e nt , i ts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fu t u rew i l l a 月 笼 ctt h ep ro gre s s o nm o d e m i z at i o ni c v e l and桃1 1 -o ff soc i e t y.s o h ow todev e l opcou n t y eco n o m y h asb c e n conce m e d b y l oca 】 即v e rn m e nt ande c o n o mi s ts. inr e c 七 n t l y y e a rs , t h e cou n t y eco n o m y o f j i n x i anh asb e e n dsv e l o p i n g q u i c ki y b u t i t h asan o b v io u s d i s pari t ytocom p a rew i t ho t h erdsv e l o p e darca . i no rd e r to sho rtent he e conom i c 助p , j i nxi an s h o u l de x a m i n ed e v e l o p i n ge n v i ro n m e n t andi ts own adv ant a g e s and d i s a dva n t a g e s ,fi n d pot e n t i a l 吟 ssand e s t abl i s h n e wt hou ghts and st rate gi es ford e v e l o p m e n treaso n abl y and s e c u re l y. f i n al l y, a c h i e v i n g chi n e s e 一 s t y l e mod e m 吐 a t i o n a n d p ro m p t i n g t hed evc l o p m ent o f t hecou 刀 l y eco nom y o f j i n x i an. 仆eth e s i sisd i v i dsdi n to s i xc h apte rs . chapt e ro ne: i n troduct io nm a i n l y 加 c l u d e d th c s t u d y b a c k gr o u n d s , t h e m e anin g o f d e v e i o p i n g c o u n t y cco nom y,con 化 n t and m et bod . cha p t e r 妇 升 0 , the meani ng ofcou nt y eco 加m y isdefi n e d and t here 城ive th e o ri es are cl abo r a t e d .chapte rt h r e eanal yzed t he c u rr e nt s ituations ,existing p rob l e m sa n dthe r e a s o ns. c h a p t er four intro d u cedthe s u a 笼 5 5 允 i cxp e r ie n c eof county eco n o m y de ve fo p m en t ofji a n g y inand a n x i cha p l e r five p r o pos ed则d in g i d e o l o gy、 s t r a t e g c goaiand d e v e lopin g p atte mofcou nt y 以 刀 n o m y ofj 众 以 i an. th叨, c h a p t e rs 该 gi veds o m econ c 丁 e tem e as u r e s , s u c bas s e l t i ng t he n e wcon cep t o f dsv e l o p m e n t , creat i n ga d a p t d rcum s t a n ceo f eco 幻 0 田 y d e v e lo p m e n adjust i ng a n d u p gr a di ng in dus t ri a l st ru c l u re , d e v e lo p i n g s m a ut o w n s a n d soo n . l w as h 面s p a per wou l d b e he1 p fu 1 inp r 0 m o t 1 n g t hed evc 10 p m e nto f cou 刀 l y c c o n o 幻 a y o f j i n x i an. 旋y w o r ds: j l n x l ancou n t y ;co皿t y e c o n o m y ;d cve l opm e nt :s trate gi e s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 特别加以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 其 他 人已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研 究 成 果 , 也 不 包 含 为 获 得 .速唱达岁 生 或 其 他 教 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手 写 ):装 文 华 签 字 日 期 : 呵 年 、 月 如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 学 位论 文 作 者 完 全了 解直且左乞 有 关 保留 、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的 规 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 借 阅 。 本 人 授 权 直星达堂可 以 将 学 位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内 容 编 入 有 关 数 据 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手 写 ): 装 之 年 签 字 日 期 : 呵年 ” 日 导师签名 ( 手写 签 字 日 期 : ” ) 年 不 ” /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第 1 章 导论 第 1 章 导论 1 . 1论文的研究背景 自 从1998年我国成立第一个专门从事县域经济研究的 中郡县域经济研 究所成立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 (x)3年3月十届全国 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被正式的提上国家 日程,尤其是在2 阅6 年3 月 “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注 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 不仅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也开始研究县域经济。一 是由于县域经济本身的特殊性。县域经济处于中央经济、省域经济和市域经济 之下,乡镇经济之上,县域作为城乡结合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县域 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既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完备的经济单元,又是一 个不可忽视的基础层次,对市域、省域乃至全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 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我国明确提出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区域经济的 协调发展已经提上国家经济发展日 程。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缓慢,与发 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差距不断的扩大。发展壮大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对促进国 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的生产要素大流动、大重组,给西部地区 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接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东北地区凭借 其良 好的工业基础, 地区经济迅速得到发展, “ 中部塌陷” 。 问 题越来越突显。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中部崛起的重要性。中部的崛起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中 部地区65%以 上的 人口 在县 域llj , 只 有县域经济的实力 增强了 , 尤其是 广大欠 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实力增强了,中部才能实现崛起。因此研究中部欠发达地区 县域经济就非常必要, 如何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发展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 提升经济的整体实力,就迫在眉睫。 0中 部 塌 陷 是 指中 部 的 发 展 速 度 落 后 于 西 部 、 发 展 水 平落 后 于 东 部, 区 城 优 势 的 丧 失 与 区 域 劣 势 的 显 现. 中国经济时报, ,2 创 润 第 1 章 导论 1 . 2研究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目的及意义 欠发达地区是相对发达地区而言的,是指相对于周围地区经济比较落后, 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也称为 “ 经济低谷区”或 “ 盆地区” 。但它也 不同 于贫困 地区, 比 贫困 地区经济水平相对 要高 121 。 欠发 达地区的欠发 达虽 表现 在经济水平上,但同时也反映在科技文化、公共事业等各个方面,是各种指标 ( g d p ,人均国民输入,成人识字率、农业人口比重)的综合表现。研究欠发 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摆脱欠发达地区的类稳定均衡,突破发展瓶颈, 找出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实现县域经济的起飞。 研究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有特殊的意义。首先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一)发 展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是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壮大 县域经济,是推动城镇化的原动力,有利于解决城乡 “ 二元结构”问题。( 三) 研究欠发达地区特定县域经济,对于其它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借鉴作 用。( 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的 内在要求。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 点在县域。只有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 域经济,才能实现发展目标。 从微观角度来说,本论文选取江西省进贤县作为研究对象,有两个现实的 意义:首先进贤县是欠发达地区的内陆县,研究内陆地区的县域经济,具有一 般性和社会现实性。进贤县县域经济在最近几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社 会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瓶颈与不足,如何克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寻求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方向和对策,实现进贤县的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就非常必要。 其次,进贤县紧邻都阳湖,又属于湖区经济,湖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其自 身 的特殊性和代表性。通过对进贤县县域经济的研究,对湖区经济发展做出有益 探索。 1 . 3研究的内 容 本论文以江西省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进贤县深 入的调研,获得较为真实的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借鉴国内其它地区典 第 1 章 导论 型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经验,为促进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及建议。 1 . 4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 析、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说明进贤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其经 济现象的本质“ 是什么” ; 规范研究则回答进贤县的经济发展目 标“ 应该是什么气 面临的经济问题 “ 应该怎样解决” ;什么是 “ 值得实现的” ,什么是 “ 值得争取 的” 。本论文在对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现象和历史资料的实证分析的基础 上,揭示了问题本质,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方案。 研究县域经济即要分析它的量,也要分析它的质,就需把定性研究和定量 研究相结合起来,通过定量比较计算,求得了进贤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具体发展 指标,找出县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在透彻的分析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定 性分析,运用推理等方法发现问题、究其原因,提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与对 策。 比较分析方法是经济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与同一时期不同县域经 济主体之间经济指标的横向比较,发现经济发展的差距;通过纵向的比较分析, 充分考虑县域经济外在时间推移,外部环境条件和内在制约因素的变化,县域 经济发展变化的速度、方向和趋势,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第2 章 县域经济及其发展理论综述 第2 章 县域经济及其发展理论综述 2 . 1县域经济的定义及内涵 2 . 1 . 1县域经济的定义 县域经济的概念也经历变化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我国学者从县域经济 的发展内涵,功能定位等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伍新木教授早在80年代 县经济概论中提出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初步定义:县经济是一个功能相对完 善和健全的基本单元,这种单元是经济实体性,县财政同样是以独立的财政为 特征,对一部分产品经济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系,供给自己形成自循 环的经济实体运行isj . 王长 远在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中 指出, 县域经济是在县 的空间地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过程ij 。 学者朱舜认为,县域经济是研究具体的行政区域的经济学,它是区域经济学的 分支科学。一般以农业为基础,由经济、地理特点决定工业部门经济为支柱, 兼有金融业、商业、信息业等非农部门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科技等实体,可 见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 域的各种经济活动组织组成的经济有机体151 。由 此可 见,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 为导向,以优化配置资源为目的,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2 . 1 . 2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包涵以下的几个方面,( 1) 县域经济是国家行政区划了的地理空 间,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 2) 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的重要推动, 有一个县级财政, 因此, 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并有一定的能动性; (3) 系统性。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最基本的子系统,县域经济是功能完 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 二、三产业各部门;(4) 融合性和开放性。首先县域经济是国有、集体、个体、 私营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融合,又是县城内工商经济和县城周围农村经济的 第2 章 县域经济及其发展理论综述 融合,同时也是商品经济和正在转化中的自 然经济的融合。同时县域经济不是 封闭的 “ 诸侯经济” ,具有开放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 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5)地域特 色性。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县域经济不 能 “ 小而全” ,要 “ 宜农则农” 、 “ 宜工则工” 、 “ 宜商则商” “ 宜游则 ( 旅) 游” ,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气 2. 2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 2 . 2 . 1国外相关研究 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县域的概念己经相对模糊,县域经 济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但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研究范畴,区域发展理论 就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学最初可以追溯到 1 862 年,以德国 农业经济地理学家杜能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著作出版为标志, 以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艾萨德 区域学科导论 、胡佛的 区域经济学导论 、赫 希曼的 区域增长理论和阿蒙斯特 区域经济政策等著作为代表,诞生了 现代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著作,基于不同类型区域经济发展与 布局的实践经验积累,并运用有关的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理论及发展战略学理 论,从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条件和发展要求出发,对区域发展做出理论概括。 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为目 标, 把大量的资金和要素投 入到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形成了“ 发展极” 、“ 累积因果理论” 、“ 核心与 边缘区理论”等。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加剧了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的两极 分化,于是经济学界把注意力又转向了欠发达地区,为解决地区经济两极分化 问题,逐步提出了“ 点轴理论” 、 “ 梯度推移理论”等理论。区域经济的平衡、 不平衡发展理论因此诞生了。 ( 一)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而均衡既是新古典经济学基 本的分析方法,也是其对经济发展所持的基本观点,因而均衡增长理论实际就 . 中国县 域经济网. h 即办 即 即 以 比加 . 劝朋t y 刀 咭 第2 章 县域经济及其发展理论综述 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罗森斯坦一罗丹、 r.纳克斯、q h.鲍茨和 j. h 斯坦等。罗森斯坦一罗丹 ( r n.ros e n te in . r 以 纽 n )是主张均衡发展的一个先驱 经济学家。他在1 9 4 3 年的 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著名论文 东欧和东南欧国 家的工业化问题 ,提出了资本形成的 “ 大推进” 理论。 他认为:国家要从根本 上解决贫困落后关键在工业化,而要实现工业化,首要的障碍是资本形成不足。 但在增加资本形成的过程中,必须达到足够的规模,给工业化带来足够的动力, 分散的、小规模、个别部门的投资不能形成经济发展的氛围161 。即只有在一个足 够大的外部资本的推动下,增长在区域的各个部门间推进,造成部门之间的相 互需求,克服 “ 不可分性” ,产生 “ 外部经济”效应和 “ 规模经济”效应,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全面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一些工业发展过快、产品过 剩,在投资时要按同一投资率在各个工业部门投入资本。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提 出了大推进的三个理论基础: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 给的不可分性。正是这三个 “ 不可分性” ,部门间的增长只有相互协调,经济才 有可能增长。 纳克斯在1 953 年 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中 提出了“ 贫困恶性循环” , 提出摆脱的途径全面大规模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投资,实行平衡发展 战略。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资本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 环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必须要有一种大推进的力 量,将经济从贫困的怪圈中推出来,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发展中国家的贫困 恶性循环中,关键性问题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引起人民群众的贫困,形成的购买 力 不足和市场容量 狭小 对私人 投资 和经济 增长形成限 制1刀 。 在 低收 入国 家中, 任 何一个市场部门独自 增加资本使用、引进先进技术都会由于市场规模太小而受 到阻碍。因此在这些领域中私人投资不足是明显的。纳克斯认为,在世界市场 对初级产品需求不旺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在一系列部门进行平衡投资。 从市场规模入手,打破人均低收入和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连锁反应,必须对国 民经济的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等部门进行全 面投资,通过全面、综合性投资,同步推进一系列建设项目 和建立一系列产业, 以平衡增长过程来寻求国内需求的扩大。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1 9 56年发表了 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 阱理论一文,提出了 “ 低水平均衡陷阱”论。纳尔逊则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 证明了发展中国家贫困再生是一种稳定的现象,并揭示了这种稳定均衡的内在 第2章 县域经济及其发展理论综述 机制对突破贫困 均衡的临界条件。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为人均收入 处于维持生命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 即所谓“ 低水平均衡陷阱. 只要人均收入低于其理论值,国民收入的增长就会被更快的人口增长所抵消, 使人均收入退回到维持生存的水平上,并且固定不变;当人均收入大于这一理 论值,国民收入超过人口增长,从而人均收入相应增加,直到国民收入增长下 降到人口增长为止,在这一点上,人口增长和国民收入达到新的均衡,因此, 在一个最低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齐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 一个 “ 低水平均衡陷阱” ,在这个陷阱中,任何超过最低水平的人均国民收入的 增长都将由 人口 增长所抵消。如果其它条件不变,这种均衡也是稳定的。发展 中国家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才能 冲出“ 低水平均衡陷 阱”181 。 它表明, 人均收入过低, 导致储蓄能力过 低, 投 资量小,资本形成不足:而人均收入低的原因又在于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 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关键所在,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 经济学家莱宾斯坦于1 957 年在 经济落后和经济增长一书中提出了 “ 临 界最小努力”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在于资本形 成不足,资本形成的不足导致了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并指出了 摆脱贫困的恶性 循环的途径。要打破这种困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实行大规模投资, 使投资水平或投资率达到足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 增长,人均收入大幅 度提高的水平, 从而产生一个“ 临界最小努力” , 以巨大的投资力量“ 大力推动” 经济 走出“ 低水平均 衡陷 阱” , 实现长期而稳定的 增长1 010 ( 二)不均衡增长理论 与新古典均衡增长观点相反,一些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提出了区域不均衡发 展理论。 佩鲁( perroux ) 的 增长极理论、 缪尔达尔( m y r d al ) 和卡尔多( k 涟 l d o r ) 的循环因果积累原理、赫希曼 ( a.o.h 加c h m an) 的联系理论均强调,由于在落 后地区资本的有限性,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 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另一方面在市场力的作用下,由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所产生的 “ 极化效应”或 “ 回波效应”和 “ 报酬递增” ,将促使资本、劳动和产 出在一定区域的循环积累。因此,不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只要总的发展水平低, 市场力量的自然作用在任何时候都将增加国内和国际不平等,要促进落后地区 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周密的经济政策, 第2 章 县域经济及其发展理论综述 利用 “ 增长极”和 “ 增长中心”产生的 “ 涓滴效应”或 “ 扩散效应”以及政府 的转移支付,缩小区域差异,培养欠发达地区自 我发展的能力。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0年,在其论文 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中首先 提出增长极的概念。他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 所有地方,总是首先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成为经济增长中心 ( 极或 城市) ,通过增长极的优先发展,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佩鲁还认为,在推 动型产业与被推型产业之间存在着 3种效应:推动型产业对其它产业的支配 效应;推动型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存在的连锁效应:这种连锁效应产生的 乘数效应, 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它产业发展, 最终实现均衡发展, 即推动效应11 010 这是增长极理论的核心。 1 957年,缪尔达尔在 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首次提出在不发达 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并存的地理 “ 二元经济结 构” 。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是:在经济发展初期,各地区的人均收入、工资 水平和利润率大致相同,但是,一旦某地区受到外部因素的作用,其经济增长 速度快于其它地区时,则其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均衡,并造成各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人均收入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出现会进一步使发展快的地区发展 得更快,发展慢的地区相对发展得更慢,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进一步 拉大,由 此形成区 域的“ 二元经济结构”111 1 。 在缪尔 达尔看来, 在社会 经济 制 度的动态演进过程中,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 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些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者因素的变 化会反过来影响最初因素的变化,循环下去,将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变 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这一循环积累过程不是区域均衡,而是螺旋上升或下降 的。他发现由于集聚经济效应的存在,发达地区在市场的自 发作用下持续增长, 并产生了 “ 回波效应”和 “ 扩散效应气 1 958年, 美国 经济学家赫希曼在 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 提出了区域非 均衡增长的 “ 核心区一边缘区”理论。赫希曼认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 所有的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在巨大的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下,要素将向该 地区集聚,使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加速,最终形成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核心区, 与核心区相对应,周边的落后地区称为边缘区 又叫外围区) 。在核心区与边缘 区之间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赫希曼称其为 “ 极化效应”和 “ 涓滴 效应” 。“ 极化效应,是指核心区引起边缘区的衰退:“ 涓滴效应”是核心区在其 第2 章 县域经济及其发展理论综述 经济增长过程中,将不断购买边缘区的原料、然料和向边缘区输出资本和技术, 带动边缘区的经济发展llq。 赫希曼的“ 核心区一边缘区” 理论与缪尔达尔的“ 二 元经济结构”和 “ 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 基本一致 。 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看似对立,实则相互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平衡增 长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考虑经济发展的初期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 市场潜力,即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中,通过这些产业的优先发展,来解决经济 发展的瓶颈问题,并通过它们的发展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但是,当经济发 展进入高级阶段时,从工业化和快速发展的角度来看,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 需要一定的协调,使其保持一定的均衡,因而平衡发展就成为必然。由此可见, 不平衡增长的目的还是要实现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平衡增长,只不过平衡发 展是目 的, 不平 衡发 展是手段113 j. 2 . 2 . 2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的学者,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 对县域经济的问题也作了 探讨和研究。胡福明的 中国县域经济学( 1 986) 是 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县域经济的专著,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了处在 转化过程中的县域经济,研究了县域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以及在县域经济发展 的新条件下,县域经济的领导、组织、管理如何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如何 有效地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发育县域生产体系,并对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 工农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文明的新型县域社会做了有益的探索。随后伍新木 的 县 经济学(l 98 8)、 谢自 奋的 中国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 1 9 9 6) , 王怀岳的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 2 0()1 ) 、王青云的 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 济发展研究( 2 0( 抖) 、闰恩虎的 县域经济论纲( 2 0 0 5 ) 、邓振青的 县域经 济发展概论 ( 2 (x )5 ) 等等一大批学者就我国的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 积极的研究。 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它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 我国的县域经济问 题。( 1) 县域经济与 “ 三农问题” 。( 2) 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 3) 如何发展 县域经济 (4)欠发达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四个方面。 欠发达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必须弄清特点、纠正偏差、理顺关系,实施重 点突破战略。尹继东教授认为,欠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一要有正确的战略指 导理念;二要培育和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三要改革和完善县域经济运行机制。 第 2章 县域经济及其发展理论综述 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理清六大主要发展思路:一是工业化、城市化是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不可逾越的阶段。二是在 “ 第二产业 为重点,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大框架下调整经济结构;三是把市场建 设放在头等重要地位;四是民营化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五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要把环境建设放在首位114)。 欠发达县要想实现经济 的快速、跨越式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现有自 然资源,而关键在于如何合理高效 地整合各种资源要素1151。因此想尽快发展县域经济,除了在政策、科技、资金、 教育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外,要有创造性的独特对策,通过对县域产业 结构进行调整,按照 “ 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 统产业, 培训掌握使用新技术的队伍1161, 同时, 要积极加强基础部门的建设, 大 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善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2 . 3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理论 欠发达地区,是指受历史、区位、资源、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 战略的影响,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有着较大差距,但 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潜力,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破坏, 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 高速发展的区域ilq。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理论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特殊性上, 从欠发达地区落后的根源出发,找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另外则从从资 本形成的角度通过大推进理论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纳克斯在 不发达国家的 资本形成一书中系统地考察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提出了 “ 贫困恶性循 环”理论。他认为,贫穷落后的原因和结果都是贫穷,也就是哈维 莱宾斯坦所 说的 “ 类稳定均衡”状态。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中,贫穷既是其资本 形成率低下的原因,也是其结果。由于欠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很低,生活贫 困,教育落后,技术水平不高,机器设备短缺,劳动生产力水平低下,处于贫 困的恶性循环之中。 “ 低收入一低储蓄能力一低资本形成一低生产率一低产出一 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这个循环中,其实收入水平低是造成投资水平低、资本 来源不足的原因,但这也导致真实收入永远保持在低水平之上,即欠发达地区 的县域经济之所以陷入困境就是因为它贫穷。以罗森斯坦一罗丹为代表的经济 学家,从资本形成的角度探讨了欠发达地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增加资本形成。 第2 章 县域经济及其发展理论综述 但再增加资本形成的过程中,必须达到足够的规模,分散的、小规模、个别部 门的投资不能形成经济发展的氛围,给工业化带来足够的动力。即只有在一个 足够大的外部资本的推动下,增长在区域的各个部门间推进,造成部门之间的 相互求,克服 “ 不可分性” ,产生 “ 外部经济”效应和 “ 规模经济”效应,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全面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一些工业发展过快、产品过 剩, 在投资时要按同一投资率在各个工业部门投入资本。 他的观点与纳克斯的 均衡增长观点是一致的ilq。纳尔逊则从提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要打破 “ 低水 平均衡陷阱” ,通过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 增长,冲 出 “ 低水平均衡陷阱,. 2 . 4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实施的有梯度推移发展模式 ( 包括反梯度推移 模式) 、 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等11 气 2 . 4 . 1梯度推移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基于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的 “ 二元经济结构” 理论,区域经济 发展己形成了经济发达区和落后区 ( 即核心区与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 了差异,形成了经济梯度,试图利用发达地区的优势,借助其扩散效应,为缩 小地区差异而提出的一种发展模式。我国的大多数学者认同这种发展模式,并 且认为推移之所以能够进行一方面因为扩散有其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另 一方面由于接受地区存在着接受扩散的引力场。推移方向的选择主要看接受地 区的引力场的状况。接受地区的引力场主要有劳动力场、资源场、区位场。落 后地区一般缺乏资金和技术,主要靠上述 3个场的引入吸引高梯度地区的新产 业、新产品、新技术扩散到本地区。 2 . 4 . 2增长极开发模式 增长极开发模式是空间增长极理论在区域开发中的运用。 增长并不是出现 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 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地区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即增长极是具有空 第2章 县域经济及其发展理论综述 间集聚特点的增长中的推动性工业的集合体。 它的含义有这样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增长具有规模性,二是增长具有推动性,三是增长的载体是工业的集合体。 发展较好的地区形成了若干增长极,通过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欠发 达地区的开发可以通过多层次的增长极在不同点上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由 于资源的察赋不同,经济的内向型特征和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特征,决定增长极 开发模式有一定的实用作用. 2 . 4 . 3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最早由波兰经济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 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 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 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 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 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川 。点轴贯通, 就形成点 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 ( 点)沿 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2 . 4 . 4网络开发模式 在布局框架己经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区域,进一步开发就可采用网 络开发模式,进而构造现代区域空间结构,实现整体推进。一个现代化的经济 区域,其空间结构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 1)“ 节点”,即各级城镇;( 2) “ 域 面”,即节点的吸引范围;( 3) “ 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 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网、通信网等组成。网络开发是强化网络己有点轴 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各域面之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 交流的深度与 广度, 促进地区一体化发展, 特别是 城乡 一体化发展【川 。 这是区 域发展中一种较完善的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走向成熟阶段的标志。 第3 章 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3 章 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 1进贤县基本概况 3 . 1 . 1自然地理概况 进贤县,为南昌市管辖,位于江西省中部,都阳湖南岸,抚河和信河下游, 东经 1 1 6 0 0 1 1 5 , 一1 1 6 0 3 3 3 8 , ,北纬2 8 0 094 1 翻 一280 4 6 1 3 . ,县域面积 1 9 5 5 平方公 里。东临东乡县,南接抚州市,西隔抚河与南昌县、丰城市相望,北与余干县 毗邻 ( 见图3. 1 与图3. 2)。与省会城市南昌相距60公里,属南昌市半小时经济 圈。进贤交通便利,区位较为优越。浙赣铁路复线横穿全境,梨温高速、温厚 高速、京福高速、昌厦高速以及320 、316 国道,在县域南部的温圳境内交错连 结,构成了全县的交通枢纽;昌万公路横穿北部乡镇,连接省会南昌和赣东北 地区;南部乡镇可由抚河经赣江直达长江,北部乡镇可通过都阳湖直达长江。 进贤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 照充足,无霜期长。年 平均气温 17.5 ,全年最冷时为1 月份,平均气温为5 ,最热时期为7月份, 平均气温29。无霜期长,每年平均为282天,最长3 07 天,最短250天。日 照时数平均 1 9( 侧 至 2 仪 犯小时。全年平均雨量为 巧87 毫米,多雨年可达 2326 毫米,少雨年仅有1 079 毫米,降雨时间集中在4 一7 月,而初夏5 至6 月最多, 隆冬12月最少气 进贤境内有90万亩山地,90 万亩水面, 90 万亩耕地,号称 “ 三山三水三 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森林覆盖率达 40.8 %,林业用地以东南部较为集中。 县境内 水面辽阔,流经县域边界的河流有抚河和信河,湖泊有军山湖、内、外 青岚湖、陈家湖、 金溪湖、杨坊湖及韩家湖。进贤县属于贫矿县,已发现的金 属矿产有铁、猛、 钻、铜、金五种, 非金属矿产有瓷土矿、石灰岩、煤, 但目 前均无工业意义。 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埋藏浅,水量大,水质好,目前己 有多处开采饮用。 .进贤人民政府网 第3 章 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地区生产总值发展指数是当年地区生产总值与上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通 过这个指标可以看出地区的总体经济活力。 表 3. 8地区生产总值发展指数 项 目 进贤g d p ( 单位: 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发展指数1 . 1 2猎 俏 封 薰 礴 资料来源: 进贤县统计 局. 进贤统计年鉴 ( 2 001 一2 0 0 5 ) , 并通过计算求得 从该表中可以看出进贤地区生产总值发展指数在这五年中保持缓慢上升, 2 加5 年地区生产总值发展指数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发展指数上升50个点, 其水 平与南昌县的发展水平持平。2 (x)5年进贤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究其原因,由 于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带动了进贤地区生产总值的 增加。 2 加5 年第二产增加值为401 3 53万元,比2 (x 抖年增加1 78257 万元, 尤其 是工业增加值,增长了 l g 倍。 3 . 3 . 2工业企业的发展速度 县域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当地的工业,工业的发展能够有效的带动区 域经济的增长,同时还可以与城镇化形成互动。工业发展衡量的一个主要标准 是工业企业发展速度,工业企业的发展速度决定了地区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它以当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求得。进贤 县历年的工业企业的发展速度见下表。 表 3. 9进贤县工业企业的发展速度 项目2 加 12 朋 22 (x) 32 仪h2 【 幻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目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 ( 单位:万元) 工业企业的发展速度 5 8 9 4(h7 l09 5 8 1 1 3 2 肠 12 5 4 1 3 45 38 1 . 1 9 72 23 6 7 3 7 1 . 76 69 35 1 3 97 l48 资 料来源: 进贤县统计局. 进贤统计年鉴 ( 2 001 一2 005 ) ,并通过计算求得 由表3. 9 可以 看出, 从2 0 0 1 年到2 (x)5 年这五年期间, 进贤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的数目 不断增加,但工业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太平稳。2 0( 抖年,在市场需求的 拉动下,规模以工业上企业总产值值迅速增加,工业发展速度达到了 l 76,高 第3 章 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于全省 l l的发展速度,2 (x)5年,工业企业的发展速度放慢,为 l 48,工业发 展存在波动。 3 . 3 . 3出口总额与6 o p的比率 出口 额与g d p的比率又被称为出口贸易依存度, 是衡量地区经济开放度的 一个重要指标,而且这一指标还被广泛用于衡量和比较不同地区参与国际经济 一体化的程度1231。出口额占g d p 的比重越大,地区经济的外向度就越大。进贤 县出口总额占g d p的比重如下表所示。 表 3 . 102 以 1 一 2 0(5 年进贤出口总额古g d p的比重 出11额gdp 3 0 . 9 3 5 . 4 引 . 6 4 8 . 0 1 80 , 44 美元汇率 1出r l 额, , : g d p 的比重 8 2 7 . 7 0 8 27 . 70 8 2 7 . 70 8 27 . 65 8 01 一 5 1 0 念6 % 0 56 % 0 . 5 9 % 1 . 1 % 7 乃% 96.4238288630700 2002200320042005 注:出日额单位为万美儿,g o p单位为亿元人民币,美几汇率为1 00美儿兑换人民币的数量。 资料来娜:国家统计局, 江两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 江西统计年鉴,( 2 阅1 一么 扣 5 ) 从表3. 10中看出进贤县的出口 额在逐年增加, 增长的幅度也越来越快, 2 0( 只 年外贸出口 创汇630 万美元,同比 增长9 1 .5 %。尤其是在2 0 0 5 年以后, 进贤大 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口额成倍的增加,外贸出口创汇 7 00 万美元,同比增长 i l i %,但由于进贤县国民生产总值的规模也在增加,出口总额占 g d p的比重 并不高,仅为7 %左右。而2 0 0 5 年, 全省出口总额占g d p的比重达到了8 %。 为更明确的比较进贤的出口额所占o d p的比重,可做一横向比较。 表3 . 11 2 0 05年出口 总额占g dp 的比重横向比较 项目 出口总额 ( 单位:亿美元) 折算后的出口额 ( 单位:亿元) g d p 总值 ( 单位:亿元) 出口总额与g d p的比重 全国 1 4 2 2 1 1 1 5 6 5 6 1 8 2 3 2 1 6 3 % 江西 4o .6 3 25 .6 如5 6.8 8 刀% 南吕市 1 7 . 5 1 4 0 . 3 5 1 6 5 9 8 . 5 % 进贤县 0.07 5.63 80 . 44 7.0 % 注:折算后的出日额=2 005 年美元汇率只出日额2 的5年关元汇率为1 00美元兑换人民币801 5 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江西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 江西统计年鉴( 2 叨5 ) 第3 章 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 题 通过横向的比较发现,进贤的出口占o d p 的份额是比较小,比江西省总体 水平少 1个百分点,与全国水平比较相差更是悬殊。可见进贤县域经济发展过 程中开放程度不足,内向力强,外向力弱,互融性差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 改变。县域经济的发展处在相对封闭的阶段,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还没有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个认同课件
- 现代化医院建设与管理指南
- 心脏与血液循环系统解析
- 人员招聘进展汇报
- 省立医院血液净化
- 实验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 于敏简介课件
- 事中事后监管课件
- 宣传活动初赛执行方案
- 2025年道路运输两类人员安全员考核分享题库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应用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八师兵团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临时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网络培训考试答案
- 推拿学基础题库及答案
- 水利工程档案验收项目法人自检工作报告
- 工资管理课件
- 电商客服培训 课件
- 2025社区治理一表通应用规范
- 中国古诗词歌曲课件
- GB/T 26148-2025高压水射流清洗作业安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