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孤儿亚留守童人际信任安全感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pdf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孤儿亚留守童人际信任安全感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pdf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孤儿亚留守童人际信任安全感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pdf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孤儿亚留守童人际信任安全感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pdf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孤儿亚留守童人际信任安全感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stractabstract interpersonal trust is expectations of one party against another in words, commitment and behavior reliability in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sense of security is the subjective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of individuals to their environment whether there is the risk. mental-health is refers to the individual to establish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to evaluate themselves, actively communication, have the good life learning habits, etc. this paper aims to the influence of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sense of on the mental health effects by taking the orphan sub-orphan and left-behind as the testes and adopting the standard scale. the research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terpersonal trust, security and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of the orphan, sub-orphan and left-behind.conclusion: 1.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of orphan, sub-orphan and left-behind children has no difference of gender, grades and kinds. 2. the sense of security of orphan, sub-orphan and left-behind children has no difference of gender and kinds. the interpersonal security has difference in grade. other dimensions of security have no difference in grade. 3. the mental-health of orphan, sub-orphan and left-behind children has difference of gender in terrorist tendency. the dimensions of learning anxiety and terrorist tendency have difference in grade. the dimension of allergic tendency has difference in kind.4. there i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mental-health. mental-health can be predicted from particularistic trust.5. there i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nse of security and all dimension of mental-health except to terrorist tendency. from the regression analysis,used in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emotional security and self security can predict the level of mental-health.6. there i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nse of security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from the regression analysis,used in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ense of security can be predicted from particularistic trust.7. by regression and structural model, found that interpersonal trust of orphan, sub-orphan and left-behind children can directly affect mental-health, also indirect effects to mental-health through sense of security. keywords: orphan ,sub-orphan, left-behind children, interpersonal trust, sense of security,mental-health. 目目 录录 一 前言 . 1 1.1 选题的背景 . 1 1.2 选题的意义 . 2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二 研究综述 . 3 2.1 人际信任. 3 2.1.1 人际信任的涵义 . 3 2.1.2 人际信任的类型和维度 . 4 2.1.3 人际信任的测量工具 . 5 2.1.4 人际信任的现有研究 . 5 2.2 安全感 . 7 2.2.1 安全感的涵义 . 7 2.2.2 各学派对安全感的研究 . 8 2.2.3 安全感的相关研究 . 9 2.2.4 有关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相关研究 . 11 2.3 心理健康. 11 2.3.1 心理健康的涵义 . 11 2.3.2 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12 2.4 亲子关系. 13 2.5 问题的提出 . 14 三 研究设计 . 15 3.1 研究目的. 15 3.2 研究假设. 15 3.3 研究方法. 15 3.3.1 研究对象 . 15 3.3.2 测量工具 . 16 3.3.3 测量方法 . 16 3.3.4 数据分析 . 17 四 研究结果 . 17 4.1 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人际信任、安全感、心理健康的特点 . 17 4.1.1 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人际信任的特点 . 17 4.1.2 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 . 18 4.1.3 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 . 20 4.2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23 4.2.1 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23 4.2.2 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23 4.2.3 人际信任与安全感的相关分析 . 24 4.3 回归分析. 24 4.3.1 人际信任各因子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 24 4.3.2 安全感各因子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 24 4.3.3 人际信任各因子对安全感的回归分析 . 25 4.3.4 人际信任、安全感、心理健康三个变量总分的回归分析 . 25 4.4 人际信任、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分析 . 25 五 讨论与分析 . 27 5.1 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安全感、人际信任、心理健康的特点分析 . 27 5.1.1 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人际信任特点分析 . 27 5.1.2 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分析 . 27 5.1.3 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分析 . 29 5.2 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人际信任、安全感、心理健康三者的关系 . 30 5.2.1 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人际信任、安全感、心理健康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 30 5.2.2 人际信任、安全感和心理健康的模型路径分析 . 31 5.2.3 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 31 六 结论与建议 . 32 6.1 研究结论. 32 6.2 教育建议. 32 6.3 研究不足. 34 6.4 研究展望. 34 参考文献 . 35 附录 . 39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6 致谢 . 47 1 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人际信任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人际信任 安全感和安全感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一一 前前 言言 1.11.1 选题的背景选题的背景 伴随着建立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政府对于一些弱势群体也越来越关注,例如随着城 镇化水平的不断加剧和社会转型的需要,促进了人口的流动,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群 体-留守儿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关注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况。众多研究 表明,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性格行为等多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心 理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除了留守儿童之外,还有一个弱势群体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那就是孤儿。孤儿 相比留守儿童人数较少但是生存、学习、心理等方面较之留守儿童则要差很多。目前对孤 儿的关注主要是集中在物质方面,国家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保证他们正常的生活。但对孤 儿精神、心理方面的关注却很少。 除此之外,人们对另一个弱势群体的了解可以说是知之甚少,这群孩子的父母双方已 有一方死亡(多数是父亲去世,母亲改嫁) ,孩子交由单亲抚养,而此单亲又组织了 新的家庭,放弃了抚养责任,将孩子交由孤寡老人或其他亲属代养。现在这群孩子有 了一个名称叫亚孤儿,这是为了区分传统意义上父母双亡的孤儿。亚孤儿目前的生存 状况不一,有的孩子可以见到自己的母亲并得到很好地照顾,有的孩子虽然见不到自 己的母亲但是能受到其他亲属很好地照顾,但是还有些孩子的生存状况却还不如孤儿,他 们的母亲扔下他们不管,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没有劳动能力,同时他们的状况又不够国家救 济的标准,因此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这群孩子的出现与中国农村的现状有关,一方面在 中国农村人们还是比较传统,孩子的爷爷奶奶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随妈妈嫁到别人家,他 们希望自己的儿子有香火可续,另一方面孩子的妈妈若想改嫁的好一些就必须放弃孩子, 这就造成了这些孩子明明有母亲但实际上很少得到母亲的关爱,所以这类孩子在农村比较 多。由于人们对这一群体了解不多,所以他们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目前对于亚孤 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没有相关的研究。 笔者由于工作的原因有幸接触了一些孤儿和亚孤儿,也深切地感受到他们与普通同龄 孩子相比要更自卑、更焦虑、更没有安全感,而且在一些行为和做法上更极端,也就是说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主张具有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还有专家认为人际 信任的好坏是评判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依据,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安全感与 2 人际信任, 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它们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孤儿亚孤儿 留守儿童三者之间在安全感、人际信任和心理健康三方面又有怎样的不同呢?通过他们的 安全感和人际信任能否预测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呢?这些都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希 望能通过本研究找到孤儿和亚孤儿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找到解决这些问 题的方法,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成长。 1.21.2 选题的意义选题的意义 本研究有利于促进人际信任和安全感相关理论的发展,目前已有不少关于人际信任和 安全感的研究,但多数以大学生为被试,而以留守儿童、孤儿、亚孤儿为被试的研究还没 有,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不同的被试为研究重点,比较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 在人际信任、安全感和心理健康三方面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便为今后的研究 提供参考和借鉴。 家庭在儿童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有句谚语说: “一个母亲胜 过一百个优秀教师,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关爱的 缺失和家庭功能的弱化都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亲 子交流的缺失必定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研究孤儿、亚孤儿和留守儿童的心 理特征,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情况,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 近年来社会转型加剧,农村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致使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长,作为祖国 未来发展希望的儿童,他们能否健康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命运,社会的稳定。 1.31.3 相关概念的界定相关概念的界定 孤儿是指父母双亡的儿童。胡锦涛主席在 2005 年作出了“孤儿是最弱小、最困难的 群体,应区别情况,完善救助制度,使他们能健康成长”的批示 1。李子树在 2009 年对 中国孤儿现状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失去父母的未成年人(简称“孤儿”)总数 为 57.3 万人。在这些孤儿中,约 6.9 万人生活在国有儿童福利机构中;29.4 万人得到国 家制度性的救助,其中 5.3 万人得到城市低保救助,12.5 万人得到农村五保救助,11.6 万人得到农村特困户救助,除此以外,全国尚有 20 万孤儿没有得到经常性制度性救助。 亚孤儿是指父母双方已有一方死亡, 孩子交由单亲抚养, 而此单亲又组织了新的家庭, 放弃了抚养责任,将孩子交由孤寡老人或其他亲属代养的未成年人。亚孤儿这一弱势群体 相比孤儿来说,有其特殊性。他们在幼年遭受到父母的分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 同时因为对他们的界定困难, 他们也无法获得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 有的孩子甚至吃不饱, 穿不暖,居无定所。亚孤儿是得不到社会救助的群体。因此他们的生活状况相比孤儿可能 更困难,更无助,未来更加堪忧,由此也更加需要人们的关注。 3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是一方出外打工而由父母中的一方、其他监护人或是儿童 自己看护的 16 岁以下的儿童2。目前,全国农村有留守儿童约 5800 万,其中 14 岁以下 的农村留守儿童约为 4000 万人3。一些研究发现,留守儿童较一般儿童严重更多地出现逃 学、厌学、辍学、纪律差和迷恋网吧的现象 4。 二二 研究综述研究综述 2.12.1 人际信任人际信任 2.1.12.1.1 人际信任的人际信任的涵义涵义 根据不同的学者对信任的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人际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 面等几个研究取向。erikson 认为信任是一种内部期待,这种内部期待是个体对于他人的善 良持有的信念或指个人所具有的健康的人格品质。美国心理学家 deutsch(多依奇) 于 1958 年的进行的囚徒困境实验是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关于人际信任的最早的实验研究。他从人际 关系层面上阐述了“所谓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情的发生具有信任是指他预期这件事情会发 生,并根据这一预期作出相应的行动,虽然他知道倘若此事并未如预期般出现,此一行动 可能带给他的坏处比如果此一事情如期出现可能带来的好处大” 5。 j.rotter 后来将“信任”的定义缩窄到“人际信任”的范畴,即仅是指一个人对其他人 或者其他群体人的信任但并不包括个人对某一事件的信任 6。 赖兹曼(l.wrightsman,1974)认为的人际信任是个体独特的信念,这种信念包括对 他人的诚意、善意及可信的普遍可靠的信誉 7。 cook梁豪,王彦华译.安全的感觉:如何使自己强壮,以积极应对一个变化 中的世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 80 maslow, a.h., hirsh, e., stein, m., honigmann, i. aclinically derived test for measuring psychological security-insecurity j,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1945,33:21. 81 邹平, 杨元花: 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的影响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08 年 7 月. 39 附附 录录 调查问卷 同学,你好!非常感谢你参与这项调查研究,你所填写的每一个数据对我们来说都非 常重要,以期望你一定认真作答,千万不要有遗漏;你一定按照你真实情况作答,这些研 究者用于研究,未经你的同意绝不会公开。谢谢你的合作! 一、安全感问卷 姓名 年级 年龄 性别 请在纸上回答下列各题,选择最符合你的情况的一项。如果实在不好回答,可以选择 “不清楚”一项(y=是;n=否;?=不清楚) 。 (这些问题旨在了解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每道题目的答案并没 有是非、好坏之分,请不必有任何顾虑,并凭第一感觉真实回答。 ) 1通常,我更愿与人呆在一起,而不是个人独处。 2在社交方面我感到轻松。 3我缺乏自信。 4我感到自己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赞扬。 5我经常感到对世事的不满。 6我感到人们像尊重他人一样尊重我。 7一次窘迫的经历会使我在很长时间内感到不安和焦虑。 8我对自己感到不满意。 9一般说来,我不是一个自私的人。 10我倾向于通过逃避来避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11当我与别人在一起时,我也常常会有一种孤独的感觉。 12我感到生活对我来说是不公平的。 13当朋友批评我时,我是可以接受的。 14我很容易气馁。 15我通常对绝大多数人都是友好的。 16我经常感到活着没有意思。 17一般说来,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18我认为我是一个相当敏感的人。 19一般说来,我是一个快活的人。 20通常,我对自己抱有信心。 21我常常自己感到不自然。 40 22我对自己不是很满意。 23我经常情绪低落。 24在我与每个人第一次见面时,我常常感到对方可能不会喜欢我。 25我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 26通常,我认为大多数人都是可以信任的。 27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一个有用的人。 28一般说来,我与他人相处融洽。 29我经常为自己的未来发愁。 30我感到自己是坚强有力的。 31我很健谈。 32我有一种自己是别人的负担的感觉。 33我在表达自己感情方面存在困难。 34我时常为他人的幸运而感到欣喜。 35我经常感到似乎遗忘了什么事情。 36我是一个比较多疑的人。 37一般说来,我认为世界是一个适于生存的好地方。 38我很容易不安。 39我经常反省自己。 40我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是按照其他什么人的意愿生活。 41当事情没办好时,我为自己感到悲哀和伤心。 42我感到自己在工作和职业上是一个成功者。 43我通常愿意让别人了解我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44我感到自己没有能很好地适应生活。 45我经常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信念而坚持将事情做下去。 46我感到生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47我被自卑感所困扰。 48一般说来,我感到还好。 49我与异性相处得很好。 50在街上,我曾因感到人们在看我而烦恼。 51我很容易受伤害。 52在这个世界上,我感到温暖。 53我为自己的智力而忧虑。 54通常,我使别人感到轻松。 55对于未来,我隐隐有一种恐惧感。 56我的行为很自然。 41 57一般说来,我是幸运的。 58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59我有许多真正的朋友。 60在多数时间中我都感到不安。 61我不喜欢竞争。 62我的家庭环境很幸福。 63我时常担心会遇到飞来的横祸。 64在与人相处时,我常常会感到很烦躁。 65一般说来,我很容易满足。 66我的情绪时常会一下子从非常高兴变得非常悲哀。 67一般说来,我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尊敬。 68我可以很好地与别人配合工作。 69我感到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 70我有时感到人们在嘲笑我。 71一般说来,我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人。 72总的说来,我感到世界对我是公正的。 73我曾经因怀疑一些事情并非真实而苦恼。 74我经常受羞辱。 75我经常感到自己被人们视为异乎寻常。 二、人际信任量表 请使用以下标准表明你对下列每一个表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并将答案写在题号前 面:1 全同意;2=部分同意;=3 不确定;4=部分不同意;5=完全不同意 1.在我们的社会里虚伪的现象越来越多了。 2.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你最好小心,除非他们拿出可以证明其值得信任的依据。 3.除非我们吸引更多的人进政界,这个国家的前途十分黯淡。 4.阻止多数人触犯法律的是恐惧、社会廉耻或惩罚而不是良心。 5.考试时老师不到监考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作弊。 6.通常父母在遵守诺言方面是可以信赖的。 7.联合国永远也不会成为维持世界和平的有效力量。 8.法院是我们都能受到公正对待的场所。 9.如果得知公众听到和看到的新闻有多少已被扭曲,多数人会感到震惊的。 10.不管人们怎样表白,最好还是认为多数人主要关心其自身幸福。 11.尽管在报纸、收音机和电视中均可看到新闻,但我们很难得到关于公共事件的客 观报道。 42 12.未来似乎很有希望。 13.如果真正了解到国际上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那么公众有理由比现在更加担心。 14.多数获选官员在竞选中的承诺是诚恳的。 15.许多重大的全国性体育比赛均受到某种形式的操纵和利用。 16.多数专家有关其知识局限性的表白是可信的。 17.多数父母关于实施惩罚的威胁是可信的。 18.多数人如果说出自己的打算就一定会去实现。 19.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的便宜。 20.多数理想主义者是诚恳的并按照他们自己所宣扬的信条行事。 21.多数推销人员在描述他们的产品时是诚实的。 22.多数学生即使在有把握不会被发现时也不作弊。 23.多数维修人员即使认为你不懂其专业知识也不会多收费。 24.对保险公司的控告有相当一部分是假的。 25.多数人诚实地回答民意测验的问题。 三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a.这些测题是调查你的心情和感受的,不是测验智力和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无关, 答案也没有好坏之分,请按照你平时所想的如实回答。 b.回答方法。本测验每一问题都有只有“是”和“否”两种可供选择答案。 (1)你夜里睡觉时,是否总想着明天的功课? (2)老师在向全班提问时,你是否会觉得是在提问自己而感到不安? (3)你是否一听说“要考试”心理就紧张。 (4)你考试成绩不好时,心理是否感到不快。 (5)你学习成绩不好时,是否总是提心吊胆。 (6)考试时,当你想不起来原先掌握的知识时,你是否会感到焦虑? (7)你考试后,在没有知道成绩之前,是否总是放心不下。 (8) 你是否一遇到考试,就担心会考坏。 (9)你是否希望考试能顺利通过。 (10)你在没有完成任务之前,是否总担心完不成任务? (11) 你当着大家的面朗读课文时,是否总是怕读错? (12)你是否认为学校里得到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大可靠的? (13)你是否认为你比别人更担心学习? (14)你是否做过考试考坏了的梦? (15)你是否做过学习成绩不好时,受到爸爸妈妈或老师训斥的梦? (16)你是否常常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你坏话? 43 (17)你受到父母评判后,是否总是想不开,放在心上? (18)你在游戏或与别人的竞争中输给对方,是否就不想再干了? (19)人家在背后议论你,你是否感到讨厌? (20)你在大家面前或被老师提问时,是否会脸红? (21)你是否很担心叫你担任班干部? (22)你是否总是觉得好像有人在注意你? (23)在工作或学习时,如果有人注意你,你心里是否紧张? (24)你受到评判时,心里是否总是不愉快? (25)你受到老师评判时,心里是否总是不安? (26)同学们在笑时,你是否也不会笑? (27)你是否觉得到同学家里玩不如在自己家里玩? (28)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也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一个人? (29)你是否觉得和同学一起玩,不如自己一个人玩? (30)同学们在交谈时,你是否不想加入? (31)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觉得自己是多余 的人? (32)你是否讨厌参加运动会和文艺演出会? (33)你的朋友是否很少? (34)你是否不喜欢同别人谈话? (35)在人多的地方,你是否觉得很怕? (36)你在排球.篮球.足球.拔河.广播操等体育比赛输了时,是否一直认为自己不 好? (37)你受到批评后,是否总是认为自己不好? (38)别人笑你的时候,你是否会认为是自己不用功的缘故? (39)你学习成绩不好时,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不用功的缘故? (40)你失败的时候,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41)大家受到责备时,你是否认为主要是自己的过错? (42)你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拔河.广播操等体育比赛时,是否一出错就特别 留神? (43)碰到为难的事情时,你是否认为自己难以应付? (44)你是否有时会后悔,那件事不做就好? (45)你和同学吵架以后,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的错? (46)你心里是否总想为班级做点好事? (47)你学习的时候,思想是否经常开小差? (48)你把东西借给别人时,是否担心别人会把东西弄坏? (49)碰到不顺利的事情时,你心里是否很烦躁? 44 (50)你是否非常担心家里有人生病或死去? (51)你是否在梦里见到过死去的人。 (52)你对收音机和汽车的声音是否特别敏感? (53)你心里是否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没有做好? (54)你是否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的事? (55)你在决定要做什么事时,是否总是犹豫不决? (56)你手上是否经常出汗? (57)你害羞时是否会脸红? (58)你是否经常头痛? (59)你被老师提问时,心里是否总是很紧张? (60)你没有参加运动,心脏是否经常噗通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