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宫廷《易》蕴——周易视阈中的清朝宫廷装饰与陈设研究.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宫廷《易》蕴——周易视阈中的清朝宫廷装饰与陈设研究.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宫廷《易》蕴——周易视阈中的清朝宫廷装饰与陈设研究.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宫廷《易》蕴——周易视阈中的清朝宫廷装饰与陈设研究.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宫廷《易》蕴——周易视阈中的清朝宫廷装饰与陈设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是建立在建筑学、室内设计学、美学、建筑伦理学、哲学等理 论学科的研究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将研究清代宫廷室内设计的装饰和 陈设问题本身扩大到文化的领域来讨论。通过对中国文化特质的了解, 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传统建筑。从建筑与文化的交互对照中,把握中国 传统建筑的意义与价值。 设计是人的思考过程,是一种构想、计划,并通过实施,最终以满 足人类的需求为终止目标。设计在文化的影响下体现出文化的特征;设 计通过建筑的形式传达思想,建筑成为了设计的载体;文化是一个文明 社会的精髓,而建筑正是文化的一种物化的形式。因此,设计是不能脱 离社会文化大背景而独立存在,它们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本 课题正是通过研究清朝宫廷的建筑来探求设计背后的文化背景,为寻求 明清陈设的差别找到出路,并指出不同时期设计与文化的关系。以便给 以后的研究廓清思路,理顺线索。 关键词:设计装饰陈设文化 a b s t r a c t t h ea r t i c l ei sb a s e do nt h e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o fr e s e a c hs t u d yo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i n t e r i o re d s i g n a e s t h e t i c s ,a r c h e t h n i c s ,p h i l o s o p h y , e t e t r y t o e x t e n dt h ed e c o r a t ea n dd i s p l a y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q i n gd y n a s 哆f r o mt h e e x t e r i o ri n t od e p t hc u l t u r ec o n n e c t i n ga r e a b yt h em e a s u r eo fa n a t o m i s i n g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c l u t u r e ,t h et r a d t i o n a la r c h i t e c t u r ei sm o r ed e e p t h c o g n i z e d i nc o m p a r i s o nw i t ht h eb o t h ,i n t e n dt oh o l dt h es e n s ea n dv a l u e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c h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g ni sh u m a n sp o n d e r i n go u t c o m e 。i ti sal d n do fc o n c e i v a b l e n e s s , p r o p o s i t i o nt o o b ya c t u a l i z i n g ,r e a c h i n g t h et e r m i n a t e da i mo fs a t i s f y i n g h u m a n sd e m a n d d e s i g ni si n f l u e n c e db yc l u t u r ea n de x p r e s s e sc l u t t t r e d e s i g nc o n v e y si d e o l o g y ,a n da r c h i t e c t u r ec a r r i e sd e s i g n c l u t u r ei st h e d i s t i l l a t i o no fac i v i l i z a i t o n ,a n da r c h i t e c t u r ei sak i n do ft h em a t e r i a lf o r mo f c l u t u r e s od e s i g nc a n tb ed i s v o r c e df r o ms o c i e t a lc u l t u r eb a c k g r o u n d ,t h e t w op a r t si ss oc o n s a n g u i n e o u s t h ea r t i c l ei st r yt ou s et h i sm e a s u r e ,h u n t i n g t h ec l u t u r e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a u l i ca r c h i t e c t u r eo fq i n gd y n a s t y s e e kt h ep a t ho f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d i s p l a yo fq i n g d y n a s ya n dm i n gd y n a s y p o i n to u t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d e s i g na n da r c h i - l e c t u r eo fd i f f e r e n tt i m e k e y w o r d s :d e s i g n d e c o r a t e d i s p l a y e l u t u r e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人声明: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和 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者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前人及其他人员对本文的 启发和贡献已在论文中作出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田确勃受,签字日期:勿7 年,月净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吉林艺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即吉林艺术学院有权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或者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吉林艺术学院可以将本人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 作者签名:j i 习裙夜签字日期:脚哆年歹月够日 第一节选题的缘起 第一章绪论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课题来研究,更多的是出于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热爱。 尤其研究明清这段历史环境下的清代宫廷室内装饰与陈设,就像时空轮回一样让人 回味无穷。 清朝宫廷的建筑群体中,故宫是最核心的建筑。它是中国统治阶级的政治和 文化中心,是清朝宫廷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现有建筑9 8 0 余座,其中前朝太 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物,也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是封建争权的象征。后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左右东西六宫为翼, 是皇帝、皇后、嫔、妃居住的地方。研究故宫前朝与后廷的装饰与陈设,就相当 于研究清朝宫廷室内装饰与陈设最精髓的部分。 在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后本人发现,清朝宫廷的建筑装饰与陈设不仅在表象 上体现出儒家的思想,而且蕴涵着周易的深刻哲理。把周易中朴素的辨证思想完全 融入到宫殿的建筑当中,这种设计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传统建筑不仅在外观上,而且 在功能和结构上都具有浓厚的东方韵味,显示出中国传统思想的永恒魅力。从而使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以其自身蕴涵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特质而独树一帜。 第二节课题研究的范畴与内容 本课题以研究故宫前朝三大殿以及后廷坤宁宫的室内装饰与陈设为主要内容。 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本文的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此课题的 缘起、范畴与内容、角度与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体现周易的最表层的影响( 普及; 色彩;横向) ;第三部分主要体现周易的最深层的影响( 经典;伦理;纵向) ;本文 最本质的内容就是按照规律办事:我们了解一种事物就是由表及里,先从色彩再到 伦理。对比现象,然后深入本质。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束语。 本文重点在于研究清代宫廷室内装饰与陈设艺术。难点在于对比明清室内陈设 的变化与不同。谈到故宫的建筑文化,明清两代是不可分的。北京故宫建成于明永 乐年间,原应属于明代的成果。易代之后,清王朝没有依照以前的惯例,拆毁旧制, 重建新宫,而是全盘继承下来( 尽管后来更改了部分的装饰与陈设) ,这反映出 了清人的文化态度,以及文化特有的传承性和延续性。 现今看到的故宫大部分已经过清人的重修和重建,其中有一些还属于扩增,如 宁寿宫和乾隆花园等。所以,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它实际上是两朝文化的结晶。 但是,作为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满族必然带着本民族的色彩来治理中国。因此, 本人在论文中结合图片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来探讨明清两代指导当时的建筑陈设 艺术的思想以及方法,并从中找出明清陈设的差异,从而能够给笔者未来做宫廷陈 设方面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课题研究的角度和方法 本文是建立在建筑学、室内设计学、美学、建筑伦理学、哲学等理论学科的研 究己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将室内设计的装饰和陈设问题扩大到文化领域来讨论。建 筑是文化的一种物化的形式,而文化是一个文明社会的精髓。并且,建筑又不能脱 离当时的社会文化大背景而独立存在,它们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选 择从清宫的装饰与陈设中所蕴涵的周易思想精髓的角度切入,并结合清朝特有的满 族的民族特色的陈设方式指出明清坤宁宫陈设的不同。 主要应用类比的方法以及举例子的方法,对明清坤宁宫的陈设进行对比,并 结合一些图片来加以说明。进而来分析不同指导思想下,陈设方式的不同。本论文 力图在以上所述方面作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强调清朝宫廷的室内装饰与陈设所蕴涵 的文化精髓,并期望为后来的研究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 第二章周易与清宫绚烂的装饰 第一节装饰概念认知部分 女( 孟光) 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 后汉书梁鸿传 “装饰”一词最早源于此书。这里,“装饰”指的是“修饰、打扮”。从广义上 讲,装饰指的是建筑和室内环境中的非功能性因素,是从美学的角度给建筑以文化 的、艺术的影响力。 对于“建筑装饰”,无任何传统的建筑理论是关于此概念的记载。宋营造法 式记载了1 2 类制作制度,其中“木作制度”中的“小木作”,即所有非结构性的 木作,分为内檐装修和外檐装修,相对而言最接近今天的“装修”概念。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园林城市规划中提到:“建筑装饰主要是为了满足 视觉要求对建筑所进行的艺术加工,如在建筑内# l j j n 设的绘画、雕塑等。” 因此,它首先是一个广泛而普遍的文化、艺术现象,而且是艺术学的一个范畴, 也是文化和历史学的一个范畴。每一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都在建筑中留下了深刻的 印迹,这些印迹除了在建筑的构造中得到保存之外,大量的信息凝聚在建筑装饰中。 建筑中的雕刻、纹饰、色彩、线脚和装饰性构件等,都成为我们判断和理解建筑的 风格、类型和文化内涵的至关重要的信息。其次,装饰也具有社会学和美学上的意 义,它既表现为创造美的行为和由这种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也表现为社会伦理和道 德上的某种仪式或习俗。人们的社会意识、信念和价值观通过这种形式而得到显现。 从某种程度上讲,抛弃了这些装饰或否认它的价值,就等于抛弃或否认了历史和传 统,抛弃或否认了人类创造的文明。 第二节周易与清宫的色彩装饰 中国传统建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善于用色,而且惯用大面积的原色,包括黄,红, 青,绿,蓝,白,黑等。由天安门,午门走入宫城,进入视域的是碧蓝色的天空,蓝天下 是成片的闪闪发亮的金黄色琉璃瓦屋顶,屋顶下是青绿色调的彩画装饰,屋檐以下 是成排的红色立柱和门窗,整座宫殿坐落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之上,台下是深灰色的 铺砖地面。这蓝天与黄瓦,青绿彩画与红柱红门窗,自台基和深地面形成了强烈的对 比,给人以极鲜明的色彩感染。 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来看,中国古代的匠师可能是最敢于使用颜色、最善于使 用颜色了。这一特征无疑的是和以木材为主要构材的结构体系分不开的。桐油和漆 很早就已被采用。战国墓葬中出土的漆器的高超技术艺术水平说明在那时候以前, 油漆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传统。春秋时期已经有用丹红柱子的祖庙;梁架或者斗 拱上已有彩画。宋朝和清朝的“规范”里对于油饰、彩画的制度、等级、图案、做 法都有所规定。中国古代的匠师早已明确了油漆的保护性能和装饰性能的统一,并 予以充分的发挥。 在积累的千余年的经验,到了清代色彩的使用已经集大成。加上周易关于色 彩理论的指导,使得清代宫廷的色彩装饰如虎添翼,看起来更加的绚丽夺目。我们 通过下面的内容阐释周易关于色彩的理论是如何应用到清代的宫廷建筑中的。根据 周易五行原理的解释,土为黄色,古人认为黄色为正色,为尊贵之色,所以皇家建 筑都用黄色,黄色是皇家建筑的专用颜色。赤色是周易所谓“离火”之色,为 帝王专有之色,五行系统中,赤象征喜庆。所以清富外有大片的宫墙、宫门、立柱、 窗棂多漆为红色。民屋舍顶只能用等级最低的黑、灰色,五行之中,黑为水,为“恐”, 象征对圣明君主的诚惶诚恐。也因此不会与官家、大夫的用色冲突,同时在整个环 境中也起到陪衬宫殿建筑的背景作用。因此,故宫的大屋顶构成了一片壮阔的黄色 琉璃瓦海,它在灰色调的老北京城的色彩衬托下,显得格外的华丽夺目。由此我们 也能感受到,色彩装饰同样体现了宫廷建筑的富丽堂皇,庶民屋舍的清新淡雅。同 4 时,周易认为,南为火其土为红色,北为水其土为黑色,东为木其土为青色,西为 会其t 为白色,中央土为黄色,争帝把神州大地东南西北中不同颜色的土收集在一 起,表明中华大地都属于皇家通过祭祖五色土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由此可见,宫廷色彩装饰也象征了统治者神圣的权威。由于受到千年封建思 想的禁锢,封建等级制度已根深蒂固,用色彩来象征君臣、贵贱的封建礼制己成为 我国独有的文化特色。另外,由于统治阶级的束缚限制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同时在 扭曲的审美心里作用下也形成了我国建筑色彩独特的和谐统一风格。 第三节周易与清宫天尊地卑的装饰表征 易经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清代工都颁布 的工程做法规则更是将大式、小式两种做法进行了等级差别的细分。建筑构件 的梁柱、斗拱、檐椽、彩绘以及窗户的油饰等,都列入了品级的限定,作为门第最 直接标志的门制则更为详备。 一、我们通过对屋顶装饰的研究来把握清代宫廷的建筑装饰。中国传统建筑是非常 讲究造型艺术的,即使是屋顶的轮廓装饰也颇考究。屋面坡度的曲线自然柔和,檐 角向上翘起。宫殿建筑再配上多种琉璃构件,这不仅是结构上的实用,也是屋面上 重要的装饰。中国的传统建筑,每座殿宇屋面的装饰,无论是屋顶样式或琉璃构件 的选择,都是从整体效果去考虑安排的。 图2 1 图2 2 以前朝的三大殿为例,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 图2 一1 ) ,保和殿是重檐歇山顶, 5 ( 图2 2 ) 两殿之间布置一个矮小的四角攒尖式的中和殿( 图2 - - 2 ) 。中和殿用四 角攒尖的形式,而没有采用太和殿与保和殿的样式。这 f 做,是为了避免雷同,力 求建筑形式的变化,以取得美学的效果。四周配房门庑各殿前左右对称的东配楼体 仁阁、西配楼弘义阁的屋面同是单檐庑殿顶,两阁之南还有东西相映的单檐歇山顶 的屋面,形成以太和殿为主体的广大庭院。同时,屋顶上面还有许多装饰,正脊两 端各有高达三米的浮雕式正吻,上面刻着一条飞龙,张嘴衔住正脊,尾巴向上翘起。 四条屋脊的最前端,还排列着一串走兽造形,显得雍荣华丽。中和殿相对面积较小, 呈正方形,采用的是攒尖式屋顶,四边各有一条屋脊到达顶端,最上部是一个渗金 圆顶,灿灿发光。其后的保和殿,两庑是连檐通脊硬山顶的屋面,两侧中段折出, 给人以变化和层次感。三大殿的四隅再各有重檐歇山顶方形的崇楼,这样的屋面装 饰变化,不仅区别主次,而且在统一中又有多变的艺术风格,使整个宫殿在严谨中 又有生动的气氛。 二、斗拱,最基本的实用功能是建筑结构上的承托作用和悬挑作用,是中国木构 件体系建筑独有的构件。( 图2 3 ) 但自明清以来,随着厅堂型构架的出现与普遍、 木构架自身的简练化,意味着斗拱依赖的逐步削弱,斗拱的实用功能逐步退化,正 如梁思成所说:“从结构观点上看,清式斗拱只余柱头科及角科尚可勉强称其为结 构部分,平身科只是纯粹的装饰品。”因此,我们也能够看出,随着其实用功能的 弱化,斗拱的形式功能却被进一步强化,甚至走向繁缛,成为内据装饰的重要组成 要素,成为表现封建社会伦理等级观念的特定符号。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斗拱由 大n 4 , ,从结构构件已经逐渐演变成了装饰性构件。 6 图2 5 三、清宫室内空间当中的藻井,结构非常的复杂,它比天花更富有装饰趣味。紫 禁城宫殿内部的藻井,一般都用在庄严尊贵的殿宇内。如皇帝举行大典礼的太和殿, 阜帝办理政务的养心殿、去天坛祭祀前使用的斋宫以及供奉玄天上帝的钦安殿等重 要建筑物,都有藻井。太和殿的金龙藻井可谓天下无双,殿内所有天花上都绘有龙 的图案。( 图2 4 ) 清代的藻井,题材多,构图严谨,设置颜色以清绿冷色为主, 大面积用金,绚丽多彩,为宫殿建筑的装饰艺术增添了金壁辉煌的艺术感。从紫禁 城各宫殿内保留下来的藻井可以看出,藻井的结构造型大体是上圆下方,由上中下 三部分组成。以太和殿为例,太和殿藻井在正中宝座前上方天花中央。井上圆下方, 是一种典型的做法。全井分上、中、下三层,最下层称方井,井口直径将近6 米; 中层为八角并;上部叫圆井。三层通高将近1 8 米。方井及上部圆并各施斗拱一层, 中部八角井满布云龙雕饰。穹隆圆顶内,盘卧巨龙,俯首下视,口衔宝珠,庄严生 动。整个藻井的制造极精细,全部贴两色金,与宝座上下呼应,再衬托耸立的浑金 蟠龙柱,表现了雍容华贵、至高无上的气派。o 四、天花的设计也颇为考究,这些天花多是明、清时期的遗物。大体分两类:一 种是井口天花,一种是软天花。井口天花用木条,纵横相交,分割成若干个小方块, 按方块覆盖木板( 亦称天花板) 。由于形状像“井”字,所以称为井口天花。天花 板的中心部位画圆光,用青色或绿色作地,内画龙、风、花卉等各种图案。( 图2 6 ) 圆光四周的岔角,颜色与圆光反衬,如圆光用青色,岔角则用绿色。岔角常 用流云或卷草等图案,用沥粉贴金的称金琢墨彩画,染丹青颜色不贴金的称烟琢墨 彩画。支条( 亦称木条) 十字交叉部位,中心画莲瓣形毂轳,四周边框画燕尾。软 7 天花是用木格篦子做骨架,再满糊麻布和纸, 画。这种软天花大都用于后宫较低等级宫殿, 在纸上画出井口支条和各种图案的彩 以后妃居住的东西六宫用得较多。 因2 6图2 7图2 8 五、彩画的内容尤其丰富,清朝宫廷内部天花上的彩画,图案很多,最尊贵的为 龙凤图案。如前朝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和内廷的乾清宫、交泰富、坤宁富, 用的都是这类面题。而后妃居住的宫殿及花园中的亭、堂、楼、阁内的天花彩画, 则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周易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征,六爻的爻辞以龙为 象征。龙是善变之物,能够潜水,行地,飞天,海陆空三栖,取龙为象,可以达到 假象喻意,以明变化的目的。明清时期的彩画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明朝规定:“庶 民居舍,不许饰彩画”,就饰紫禁城内各座宫觳的彩画也有严格的区分。从紫禁城 各宫殿内外檐彩画可以看出,外朝和内廷最主要的宫殿用的是和玺彩画,这是彩画 中等级最高的。这里我们以太和殿内檐大小额枋垫板金龙和玺彩画的小样为例,( 图 2 6 ) 它是由枋心、藻头、箍头三段组成。箍头在最外测,用两道竖线相隔,中间 画面为圆形盒子。藻头靠近箍头,用锯齿形两道括线相隔,中间置画面。枋心在两 边藻头之阃,居于中心,画面最大,位置突出,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各种不同姿态的 龙和风图案组成整个画面,问补以花卉图案,且大面积沥粉贴金,因此产生金壁辉 煌的效果。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是明代宫殿建筑中最盛行的一种彩画,画 面布局灵活,富于变化,多用于较为次要的宫殿、配殿及门庑等。 紫禁城宫殿现存的彩画大部分是清代所绘,清代的旋子彩画是继承了明代的 传统风格并有所变化,比如为了设计及操作技术上的方便,使之更加规格化和标准 8 化。还有我们经常见到的苏式彩画以及龙锦彩画( 以龙和锦组成画面) 等,都是以 青绿为主体的冷色调彩画。这些彩画,不仅起区别主次、划分类型的作用,而且利 用在统一中求变化的艺术手法,使宫殿建筑艺术更加# 富多彩。 六、琉璃装饰则是当时的一绝,紫禁城内的大小宫殿、内廷各宫殿区的墙门、院 落的院门、照壁、墙面以及花园里的花坛等,都广泛使用琉璃装饰。琉璃装饰的图 案要根据建筑物的等级和功能来确定。皇帝使用的宫殿的琉璃装饰完全用龙的图 案,例如乾隆阜帝做皇子时的居所一一重华宫就是如此。东西六宫是后妃居住地, 通常用禽鸟、花卉等图案做琉璃装饰。而在一些次要的院落里,则只用素琉璃装点 而没有花饰。 中国琉璃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尤其是清代中期,琉璃生产更为 发达。琉璃的釉色滋润细腻,胎土质密均匀,胎釉结合更加紧密。由于在生产中很 好地掌握了颜色釉原料的性能和烧制技术,烧出了明黄、孔雀蓝、翠绿、降紫、乳 白等多种颜色的琉璃,这就为宫殿建筑采用琉璃装饰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图2 9九龙壁 我们以典型的宁寿宫皇极门南面的九龙壁为例子:( 图2 9 ) 整幅壁画以海水 为衬景,海面上浮现正在嬉珠的九条巨龙,其中一条黄色蟠龙居于主位。主龙左右 各有四条姿态各异的游龙,构图匀称地陈于画面上。龙与龙之间突雕峭拔的山石六 组,将九龙作灵活的区隔。壁面的下部,九龙的足下雕塑有起伏而富于层次的海浪, 横亘于整个壁面,即使得九龙相互联系,又增加了画面的完整性。为了突出龙的形 象,用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并采取高浮雕的手法雕塑,使之富有立体感, 整个照壁的造型极为鲜明生动。明清崇尚九、五之数,代表天子之尊。从中我们也 9 能看出所蕴涵的周易思想,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 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 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血爻的意思。九血是乾卦中最好的爻, 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 为了帝王之相。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 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来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 爻;那么九龙壁的建造也正符合了这种说法,九龙壁不仅主体龙是九条,其他地方 也按九、五设置,如庑殿顶用五脊,正中用九龙花脊、斗拱之间采用“五、九”四 十血块龙纹垫拱板等。可以看出,九龙壁自上到下都蕴藏着或明或暗的九、五之数。 七、太和殿有专供皇帝御坐的雕龙宝座,( 图2 7 ) 座位上部椅圈部位雕刻了1 3 条金龙盘绕在6 根金漆圆柱上。椅靠背板分三格,上格雕刻昂首张口的盘金龙,中 格浮雕云纹和火珠,下格透雕卷苹纹。而座面下设高柬腰,四面开光透雕双龙戏珠 图案,其余部位也雕满各种花草纹饰。宝座的后面设立七扇屏风,屏面上布满雕刻 的海小纹或云龙纹、双龙戏珠纹。整个宝座和屏风可谓金壁辉煌。我们从当中龙的 图腾以及尊贵的颜色就看出清富建筑装饰设计的严谨和考究,也体现了皇者的权势 和威严。 八、门是建筑上与人接触最多的部分,它的功能从单纯作为“建筑出入口”,而变 成具有复杂文化意义的象征物。门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一个活跃的建筑象征文 化符号,它的伦理等级意蕴同样丰富。例如清代规定的大清会典规定,皇家宫 殿的宫门“朱扉金钉,纵横各九”,因为九是阳数,又是数字之极,九九八十一颗 门钉最能体现帝王的尊贵。亲王府第的门钉则减为“纵九横七”,亲王以下依次递 减。这就说明在不同等级的建筑上所用的门钉的排列方式和多少都有严格的规定。 原本门钉是用来加固木门的,但发展到后来,它的等级含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的 功能。( 图2 8 ) 我们从上述的内容中详细的介绍了清宫的主要建筑装饰,这些建筑装饰反映了 当时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人们的审美取向。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封 1 0 建社会的统治之下,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等级观念渗透入我们的文化之中,对人们 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也同时通过建筑装饰这种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节清代宫廷建筑装饰的特点 对装饰行为的根源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文化的和心里层面 上理解装饰的含义。装饰的动机不能从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发生学的角度加以阐释。 人们通常认为,艺术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它的非实用性、非功力性,是纯粹的审美行 为的结果。但是装饰恰恰与之相反,功利性质和实用性是它基本的或根本的特征。 一、政治功利性:儒家伦理在整个封建社会里一直处于显学独尊的地位。这其中, “礼”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最为强烈和明显。“礼”的突出的伦理特征就是 它有上下等级、尊卑贵贱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首先:建筑的色彩装饰方面也 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明清时期,黄色琉璃瓦顶还被规定为窄家宫殿、陵墓的御用色, 擅用者处以极刑。其次,如龙的装饰图案,一般只能出现在皇家的都城、宫殿、坛 庙、陵寝等建筑上。又如清会典规定,只有五品以上所建的房屋梁柱间许施青 碧彩绘,屋脊许用瓦兽。种种迹象体现了清朝的建筑装饰的等级分明、尊卑有序, 建筑往往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和载体。 二、生活实用性:这种实用性应当从装饰行为的原始意义上加以理解,因为建筑 中的装饰有时不能通过人的操作而使其使用价值得到体现,它的实用性有时表现为 认识或精神上的功能。杨垫在他的民族学概论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最早 的绘画和雕刻都是用于记事或交流信息的,人类创作艺术最初是从功利观点出发 的。后来才出现审美观点,审美观念是艺术发展的结渠,也是历史的产物。从他的 论述当中我们也能清晰看到清代的建筑装饰首先是要在它的实用性当中体现的,然 后才能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求。而这种室内装饰的精神内涵就是要体现人们的情 感,表达人们的审美情绪、意旨和行为,展现个性的魅力。紫禁城宫殿的室内装饰 也是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产生美感,渲染气氛,体现某种意境,更好的发挥装饰在 精神方面的价值。 第五节清代宫廷建筑装饰的功能 一、这种功能性首先体现在功能与构造的需要:建筑上的装饰不是为了美而建造 的,而是从实际的需要产生的。因此功能和构造的需要是装饰产生的动力,这是装 饰存在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层次。本体性装饰是对建筑空间借以存在的结构、构造 的美化,是构件的外部形式。正是因为这种装饰和具有功利价值的构件结合在一起, 所以人们才更感到它的合理性。它以突出建筑材料质地和色彩的特点与利用的合理 性,突出结构的力学特点和构造的技巧,突出部件的功能特点和使用效率等而进行 的美化加工成为装饰的基本原则。 二、美化建筑:在满足了功能和构造上的基本需要之后,就会对这些部位进行艺 术加工,以美化建筑,满足人们的身们需要。随着本体性装饰的发展,由于它在造 型上往往具有独立的艺术性,这用艺术性有时成为主导力量而脱离构件本身的受力 需要成为附加性装饰,例如斗拱。有些附加性装饰本身的形式就来源于本体性装饰, 例如彩画。 三、具有突出与强调功能:装饰由于自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可以使建 筑的主题或某种文化含义凸现出来,形成视觉上的显著点,而这些显著点往往就构 成了建筑中的“点睛”之笔,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感染力。我们从故宫所用的色彩装 饰、龙图案装饰以及在建造的过程中对中轴线的严格要求等方面就能看到古代宗法 礼制的潜移默化,和统治阶级对权力与人民意志的绝对控制。 四、象征的功能:建筑中的装饰常常是历史和文化信息的主要承载物。人们之所 以把建筑称为用石头和钢铁铸就的历史,就在于透过那些建筑和装饰,人们可以阅 读到一个时代的全部信息一一人们的信仰、道德、技术和情感。宫殿穹顶、柱子、 彩画等上面的装饰图案,装饰的象征性大多表现为对“平安”与“吉祥”的追求, 体现了中国社会重视“人”的入世的思想观念。也是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历 史时期的标志,它使那些历史的文化信息得到表达和保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追忆 历史、举行意识的场所。 第六节影响清代宫廷装饰的因素 一、社会的技术因素:各种艺术形态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技术的影响,属于建筑 艺术的装饰尤其如此。技术通过两种方式影响建筑装饰,第一种方式是技术本身在 建筑学中的直接应用,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影响社会文化间接的影响装饰。后者往往 比前者更为全面和深刻。 二、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决定因素,并始终是建筑发展的动力 之一,建筑活动的兴旺发达与经济活动是直接密切相关的。由于装饰属于建筑的精 神范畴,是第二个层次,因此经济因素对装饰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和促进的 因素。清朝社会生产力已经进一步发展,加上室内装饰艺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 已经逐步达到了成熟和完善。 兰、审美因素:自从人类的审美意识产生之后,人们使用装饰的目的首先就是创 造审美价值。能够为人们提供视觉和心灵上的美感和愉悦,这本身成为一种精神上 的功能。以太和殿为中心的建筑群体,体现了专制统治的理想秩序,因此是一种和 谐的美,是华夏民族数千年理想追求的完美物化。 四、时代性因素:满清王朝自1 6 4 4 年6 月6 日起开始了它对中国长达二百七十多 年的统治。他们雄心勃勃要改造一个大帝国,建立一个大帝国。满族入关之后,几 乎全部接受了明王朝的统治方式。尽管明末清初反满情绪十分高涨,但是,满汉融 合也在同时进行,这也使得清王朝的统治得以迅速巩同并持续了二百多年。从坤宁 宫的改建我们也看出了整个时代的趋势。尽管汉化的非常严重,可是统治者还是用 自己的方式来维护其统治。这在后来坤宁宫的陈设当中得以体现,而室内的陈设的 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装饰室内空间,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美观。因此,时代的总 体建筑装饰的趋势也是不可扭转和替代的。 五、文化因素:清朝乾隆年| b 】,币是一个满、汉文化大融合时期,也是一个萨满 文化十分浓郁的时代。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神话其统治的权威,对满 族人信奉的原始宗教一萨满教,并没有否定、放弃,而是在改造的基础上予以程序 化、制度化,从而进一步神话其“真龙天子”的统治地位。清朝宫廷内处处弥漫着 萨满文化的气息,从坤宁宫的改建以及萨满的服饰中就能够体现。可见萨满是满族 人心中最原始的宗教信仰,即使被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所同化,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仍有意无意的加以保留。因此,这个时期宗教因素的物化形式也在故宫的的装饰和 陈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三章周易与清官严整的陈设 第一节陈设艺术概念的认知 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当中并没有脱离装饰把陈设的概念作明确的定义。“陈 设”一词最早起源于后汉书阳球传:“权门闻之,莫不屏气,诸奢之物,皆各 缄滕,不敢陈设。”在这旬古文当中,陈设指的就是“陈列、摆放”。 在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中,室内陈设的布置,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在我 们研究的室内陈设是指除室内顶面、墙面及地面以外的包括建筑构件( 不起承重作 用) 在内一切实用的或供观赏的摆放物品。 陈设艺术设计是以人的活动及空间条件为依据,对广泛的视觉艺术门类及实 用生活用品进行整合的设计,目的是创造人类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在室内环境中 除了空间构成物都是陈设物。 第二节清官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与陈设 1 4 一、 阴阳理论一故宫建筑的哲学基础 故宫的建筑以气势雄伟的外朝和严谨纤巧的内廷的对比,用物化的形式体 现了阴阳学说的内容;并通过宫殿布局和名称的巧妙结合,对阴阳学说中“从阴中 求阳,从阳中求阴”的哲理进行了阐释。外朝建筑气势雄伟,蕴涵阳刚之气魄;内 廷建筑严谨纤巧,体现阴柔之精美。 阴阳理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观念,反映了古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看 法。这种理论最早在易经中有所体现,周易系辞说:“乾坤,其易 之门邪!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 神明之德。”“乾坤,其易之绵邪!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 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这是明确指出,乾坤两卦是 进入周易哲学殿堂必经的门户,蕴藏者易道的精髓。因为乾坤两卦对天地之间 阴阳两大势力的性质与功能作了全面的阐发,奠定了阴阳哲学的基础,周易以 阴阳作为最高哲学范畴,以“乾坤成列”作为建立哲学体系的主导原则。后来逐渐 成为一种哲学思想,泛指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事物,如天地,日月,男女,数字的正负, 奇偶等等,阴与阳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 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外朝部分的“三朝五门”之制,均为阳数,并且 外朝殿宇的排列,无论纵横均为三。主要殿宇的开间和进深都是“九五”之制,体 现帝王至尊。而内廷殿字组合多为偶数,如当中有乾清、坤宁二富,两侧有东西六 宫,均为偶数。以方位而论,南为阳,北为阴。外朝居南,为阳;内廷居北,为阴, 易经说卦传中有;“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可见南面象征着皇位官爵 等权力的象征与尊严,这也暗喻了“阴阳乾坤”。 乾清宫的“乾”为天为阳为动,坤宁富的“坤”为地为阴为静。周易阴 阳学说讲究辨证,外朝的主殿太和殿为“阳中之阳”,内廷的主殿乾清宫则为“阴 中之阳”。乾为君,“乾清”即君主永远“清正英明”之意;坤为地为母,“坤宁” 即皇后永葆“宁静贞正”之意;“交泰”即乾坤相交,天地相交吉利平安地化生万 物之意。这些都体现了故宫在建造的过程中所蕴涵的周易思想精髓。 二、以和为贵一一清代宫廷建筑所体现的和谐思想 如此重要的宫殿及其门阙用“太和”、“中和”、“保和”与“乾清”、“坤宁” 命名,足见“和”、“乾”、“坤”几字在皇帝心目中的重要。“太和”两字取自周易 的象乾,“乾”、“坤”两个字是周易经文中前两卦卦名。象彖日:“乾道变 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意思是说,乾道即天的法则时刻都在变化, 在此变化中孕育生成的万物各按其本质规律被正确确定其生命和本性,保全合住宇 宙“太和”之气,保持自然界的大和谐,万物方可沿着既定的生命轨道工f 常发展变 化。“和”即和合、和谐、和睦,“合”即同心合力、协同合作,“中和”即阴阳中 和平衡,只有“和”才能上下合一,万众一心,只和“和”才能天下太平,百姓安 居乐业,只有“和”才能使帝王江山永续不断。 这三大殿从名称都突出一个“和”字,这“和”便是阴、阳和合滋生万物之 意,每当阴阳和谐、平衡,天地万物就能欣欣向荣地蓬勃发展,同时,这也从侧面 反映了封建统治者追求祥和昌盛、社会和谐的政治理想。 三、故宫建筑的布局与陈设形式的透析 ( 一) 、布局:1 ,空问上讲究中轴线对称布局,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 侧面的建筑低小简单,这足以体现统治者对中轴线的绝对控制。从审美的层次上看, 强调群体组合,强调有序化和对称性,追求平面伸展、主次对衬,又是中华民族普 遍的审美观的体现。2 、左祖右社,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 是帝王祭把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 右前方设社稷坛,( 图3 4 ) 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稂 食神的地方。古代以左为上,所以左在前,右在后。这花是中国的礼制思想的体现。 3 、前朝后寝: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所谓“后寝”, 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在“前朝”中央靠墙处,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 朝坐的地方:在“后寝”,则没有床具,供休憩之用。前朝后廷,界限分明,不可 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以及封建社会 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皂权绝对的威严,和封建时代皇权至卜的封建统治思想。 1 6 ( - - ) 、陈设:我们着重介绍太和殿前广场上的重要陈设。1 、华表:皇家建筑的 特殊标志,天安门内外的华表都是汉白玉雕成,云龙盘绕圆柱。柱顶上部横插着一 块云形的长片石,远远地看上去,好像柱身直插云间,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 图3 一1 ) 2 、石狮:布置在宫殿门前,左雄右雌( 古代左为阳右为阴) 雄狮爪下为球, 象征权利和统一寰宇,雌师瓜下为幼狮,象征子孙绵延。( 图3 5 ) 3 、日昝:古代 用来测时。4 、嘉量:古代的标准量器。象征国家统一和强盛。日晷和嘉量象征敬 天象天、经纬天地阴阳之意。( 图3 2 ) 5 、吉祥缸:置于宫殿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 的水缸。古人称为门海,贮水。一象征压火,二灭火时供水。6 、鼎:在太和殿丹 陛之上陈列1 8 座铜鼎,合二个九数。鼎初为饮器,后为礼器。杂卦:“鼎,取新 也”。又有更新的象征义。( 图3 3 ) 7 、铜龟铜鹤:象征长寿、国运吉祥,江山永 固。( 图3 2 ) 。 中国的建筑匠师们将如此大规模的建筑规划得井井有条,利用重重得墙门和庭 院把故宫有序地组合成壮丽的建筑群。故宫的规划和建筑,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建 筑的传统,而且有所发展创新,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建筑艺术成就的集大成者。其室 1 7 内外建筑空问的组合、体量大小的搭配、材料的运用、小品的陈设、装饰的制作、 色彩的选择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产生了庄严瑰丽的艺术效果,代表中国历史文化 艺术的最高水准。 图3 6图3 7 图3 8 另外我们将结合坤宁宫的内部陈设来详细阐释清朝宫廷后庭陈设艺术的特色, 并从中挖掘明清陈设以及指导思想的差别。据周易乾坤二卦,“坤”为地为母 为静,“宁”是宁静、安宁的意思,坤宁即是指象大地一样清宁、安静。坤宁宫为 阜后的居所。也就蕴涵周易当中经典的寓意,皇后是后宫之主,母仪天下,应 该有大地一样安忍不动的胸怀。同时,它位于整个紫禁城的北面。周易说卦 日:“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日劳乎坎。”也就 是说北方坎卦之位为万物劳倦需归而休息之处。在后三宫的布局中,乾清宫位于前, 即南,在雍正皇帝以前一直是皇帝的寝宫,明代时乾清宫有后暖阁九间,分上下两 层,类似今天的复式建筑,上下共布置了二十七张床,皇帝可以任意选择。清朝时, 东西暖阁改成了书房。坤宁宫位于后,即北,坤宁宫分东西暖阁,东问作为卧室, 明代坤宁宫严谨安分地扮演皇后起居室的角色,方正、典雅,保持着典型的中原汉 式宫殿的建筑风格。 坤宁宫内东暖阁( 图3 6 ) ,是皇帝大婚的洞房,内部装修与陈设也是喜庆 祥和,房中整堵墙均用红漆髹成,以临窗迎门的桌案为布局的中心,顶棚高悬双喜 宫灯,出入是鎏金页的大红门上也有金色双喜字。( 图3 8 ) 门房墙上一副大对联 1 8 直落地面。洞房外东侧通路,耸立一座大红地金色“喜喜”字木影壁,取帝后“开 门见喜”之意。两根大红漆柱f a j 的落地罩的里侧就是龙凤喜床,床上挂着五彩纳纱 百子幔,上绣百子图( 图3 7 ) 。喜床上铺着厚厚实实的红缎龙风大炕褥。这个时 期的坤宁宫的内部陈设,我们能够看出,它的功能主要是以生活实用为主,陈设品 的摆放多数取平衡格局,利用形体、色彩、质感造成一定的对比效果。 满清入主中原以后,依据自身需求于顺治二年重修。据清史稿一志六十礼四 记:“奉先殿顺治十= 年,诏建景运门东北,前后各九楹,如太庙寝制。中为堂, 左神库,右神厨。明年殿成,世祖躬妥神位,读祝大飨。定制,元旦、冬至、岁除、 万寿、册封、月朔、望,奉神位前殿,帝亲行礼,供献如太庙大飨仪”。可见, 坤宁宫己成为清宫萨满祭祀的主要场所,但此时中宫的地位亦未改变。雍正以后, 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而陪驾体顺堂。坤宁宫实际上已成为专供 举行皂家礼仪与萨满教祭神的场所了。并作为清朝的主要祭神场所之一,成为中轴 线上装修及布局最具有满族特色的宫殿。 第三节清代宫廷陈设艺术的特点 一、政治功利性:我们从清朝宫殿建筑的规模能够看出,在全国范围内按照在政 治上的重要性确定各建筑的规模,供帝王享用的建筑体量最高大,色彩最明亮,装 饰最豪华,最赋予象征意义的宫殿。它坐落在城市的中轴线或者中心的位置,在建 筑群中,对中轴线的占有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表现,四周由等级略逊的衙署和官员们 的府宅所环绕,在往外,才是矮小的、色彩灰暗的民宅。这样的布局,有效的突显 了紫禁城里帝王的绝对权威。严整的方格布局、井然的建筑秩序显然是天地大法的 最好展示。 二、生活实用性、舒适性、艺术性:清代宫廷的陈设同装饰有着相似的特点,在 此就不加以重复了。需要强调的是室内陈设设计是以美化良好的室内环境为宗旨, 在充分考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使室内环境合理化、舒适化、健康化、人性化;考 虑人们的活动规律,处理好空间关系,空间比例,合理配肯陈设,使陈设的风格和 整体环境相协调。生活实用性陈设是室内陈设的基础,宫廷当中的任何陈设物品, 都是在满足了实际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又兼具观赏性的作用。这类同常生活用品 的造型、色调等基本上与室内空间相融合,成为室内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 实用性陈设物品的存在,客观上也美化了室内环境,丰富了室内空间的层次,调节 了空问的节奏,创造出了一种和谐、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极大的满足了皇宫贵 族的使用和审美要求,同时也传达出了不同凡响的情调和韵味。 第四节清代宫廷陈设的功能 一、美化环境的功能:清代的室内陈设品位置要符合整体空间的构图关系,使其 摆放有序,又富有变化。特别是玉器、玻璃器皿、景泰蓝、刺绣等这类陈设品具有 浓厚的艺术趣味,强烈的装饰效果,旨在陶冶情操,增加人文气氛,提供赏心悦目 的空间环境。 二、调整空间的功能:传统建筑空间最初是由家具来组织和围合空间的,空问的 ,f 、合、通、断等等,均可以利用家具来达到最终的目的。早期由于分隔空间手段 单一,因此当时的室内陈设艺术的变化略显单一,室内的空间感不强。到了清朝, 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加上室内陈设艺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已经逐步达到了 成熟和完善。其风格突出表现一个“满”字,力图在室内空自j 中营造一种奢华富贵 的效果。 三、媒介性过渡功能:陈设本身就是陈设物品在空间里的组织和规划,通过陈设 设计可以调动空间中的一切可能的媒介,强化空间的审美效果,丰富人们对视觉空 问的感性认识,展示空问特定的品质及个性。也能通过陈设品的位置,调整视线, 达到整个空间的视觉平衡。 第五节文化因素对清宫陈设的影晌 2 0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而久远,由于历史、地域、宗教、文化、经济、习俗、环 境等因素的差异而形成千姿百态的陈设艺术,这是我们国家室内设计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传统的居室陈设以实用性陈设为基础,并充分体现出陈设的多 样性、丰富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对室内装饰的最终效果往往起到一种灵魂的作用。 中国传统的陈设风格己成为东方的一大特点,它蕴涵两种品质:一是庄严典雅的气 度,二是潇洒飘逸的气韵,象征着深奥脱俗的灵性意境。 清朝的文化因素集中反映在萨满教上,宗教性的秩序结构是中国古代社会形 态的基本特点,这一基本特点在文化艺术上的主要体现,就是相应的礼仪制度。清 代满族的萨满信仰习俗起源很早。萨满”一词即来源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