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的问题成为学术界 及公众的关注重点,于是出现了保护主义和保存主义两科- 观点。保护主义观点认 为,人类在自然界是居于统治地位的,自然只是人类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和: 具, 保护自然的目的仅是为了人类长远利益,这一观点以吉福德平肖为代表;而保 存主义观点则认为,自然拥有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在价值和自为目的,保护自然的 出发点正是在于自然而不是人类自身,这一观点以超验主义者拉尔夫沃尔多 爱默森和亨利大卫梭罗为代表。利奥波德在前期受平肖的影响,持有保护主 义观点,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及思想的深化,他逐渐认识到保护主义观点的局限, 故在他的后期转向保存主义观点。 本文第三部分按着时间线索,从利奥波德的家庭、学习和工作三个方面入手 介绍了他的生平,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家人对他的影响以及家庭的富裕给他的 研究提供的条件,也可以看出他思想的转变尽管是缓漫约,僵却是彻底的;本文 第二部分分析了利奥波德思想转变的背景,指出对狂热经济发展的质疑、政府对 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视、超验主义和自由主义文化以及生态学的发展导致了他思想 的转变。所以,利舆波德思想的转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本文考察 了利奥波德从保护主义到保存主义的思想转变,指出这一转变是围绕经济学和生 态学这一主线来进行的。利奥波德的前期思想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之上,从这一基 础出发,他为人类长远利益做出了舀己的贡献。后期,他从生态学角度思考了人 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他的转交不仅有助于美国林业工作的 发展,推动了美国从传统的资源保护向激进的环境傈护运动的转变,而且对于2 0 世纪6 0 年代以来美国环境运动的蓬勃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间接地影响 了世界各地的环境保护运动。 关键词:奥尔多利奥波德保护主义保存主义环境保护 a b s t r a c t w i t h g l o b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p r o b l e m s b e c o m i n gs e r i o u s l y , t h e s c h o l a r sa n dt h e p u b l i cp a i dm o r e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i s s u e h o wt op r o t e c t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t w o o p i n i o n sw h a t w e r ep r o t e c t i o n i s ma n dc o n s e r v a t i o n i s mw e r ec o m i n go u t t h eo p i n i o n o f p r o t e c t i o n i s mh e l do nt h a tt h eh u m a n i t yt o o ko v e rt h en a t u r e ,n a t u r ew a sl o o k e d o n l y a st h em e t h o d sa n dt h et o o l sf o rt h eh u m a n m o t i v e ,t h ep u r p o s eo fp r o t e c t i n gt h e n a t u r ew a so n l yf o rt h eh u m a n p e r e n n i a lb e n e f i t s ,g i f r o r dp i c h o tw a so n b e h a l fo ft h i s t h e o r y b u t t h et h e o r yo fc o n s e r v a t i o n i s mi n s i s t e do nt h en a t u r eo w n si r m n a n e n tv a l u e w h i c hn o n r e l i a n c e do nt h eh u m a n i t ya n dw a sf o ri t s e l f , 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t h en a t u r e w a sn o tt h eh u m a n i t yb u tt h en a t u r e ,t h i st h e s i sw a sr e p r e s e n t e db yr a l p hw a l d o e m e r s o na n dh e n r yd a v i dt h o r e a u i nl e o p o l d se a r l yp e r i o d ,h es u p p o r t e dt h e o p i n i o no fp r o t e c t i o n i s mb e c a u s eo fp i n c h o t si n f l u e n c e ,b u tw i t ht h ed e e p e n i n g p r a c t i s i n g a n d p r o m o t i o n o ft h e t h o u g h t ,h eg o t t ok n o wt h e l i m i t a t i o no f p r o t e c t i o n i s m ,i nt h el a t ep e r i o dh e c o n v e r t e dt ot h eo p i n i o no f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i s m i nt h i st h e s i s ,p a r to n ei n t r o d u c e dl e o p o l d sl i f ei nt h et h r e ea s p e c t so fw h i c h w e r eh i sf a m i l y , s t u d ya n dw o r k 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t i m eo r d e r f r o mt h i s ,w en o to n l y d i s c o v e r e dt h a th i sf a m i l yd e e p l y i n f l u e n c e dh i ma n dh i sf a m i l yw h i c hw a sw e a l t h y o f f e r e dc o n d i t i o nf o rh i m ,b u ta l s oh i sc o n v e r s a t i o nw a ss l o wa n d t h o r o u g h :p a r t t w o a s s a y e d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h i sc o n v e r s a t i o na n dp o i n t e d o u tw h a tc o n v e r t e dh i s o p i n i o n w e r ea b o u tt h es u s p i c i o na b o u t d e v e l o p i n ge c o n o m yf i e r c e l y , t h eg o v e r n m e n t sm o r e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n a t u r e r g s o t l r c e ,t h e c u l t u r eo ft r a n s c e n d e n t a l i s ma n d l i b e r a l i s m ,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e c o l o g y s ot h ei n t e m a la n de x t e r n a lr e a s o n c a u s e d l e o p o l d sc o n v e r s a t i o n :i nt h ee n d ,t h i s a r t i c l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l e o p o l d s c o n v e r s a t i o nw h i c hw a sf r o mp r o t e c t i o n i s mt oc o n s e r v a t i o n i s m ,a n dp o i n t e do u tt h i s t r a n s i t i o nw a sc a r r i e do na r o n n de c o n o m i c sa n de c o l o g y l e o p o l d se a r l yt h o u g h tw a s b a s e do ne c o n o m i c s ,a n da c c o r d i n gt oi t ,h ed e v o t e dh i m s e l ff o rt h eh u m a np e r e n n i a l b e n e f i t s i nt h el a t ep e r i o d ,h et h o u g h to v e r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t h eh u m a n i t ya n dt h e n a t u r ei nt e r m so fe c o l o g y , a n dc a l l e df o rt h eh a r m o n i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 m h i s c o n v e r s a t i o nn o to n l yc o n t r i b u t e dt o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a m e r i c a nf o r e s t r yw o r k a n d p r o m o t e da m e r i c a nc o n v e r s a t i o nf r o mt r a d i t i o n a lp r o t e c t i o no fr e s o u r c e st om d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b u t a l s oi t p l a y e d a ni n e s t i m a b l er o l e i na m e r i c a n e n v i r o n m e n tm o v e m e n ts i n c et h es i x t i e so f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 , a n dh a di n f l u e n c e d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r o t e c t i o ns p o r t sf r o ma l lp a r t so f t h ew o r l d i n d i r e c t l y k e yw o r d s :a l d ol e o p o l dp r o t e c t i o n i s m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i s m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聂;螨i 嫒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职称单位备注 朱新轩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席 王顺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徐毅毅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萎逸爨日期:型墨! :三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曩拣谩 导师签名: 日期: 侮寰霰 御p 占,2日期:兰竺竺! :兰 论奥尔多利奥波德前后期的 思想转变及意义 引言 随着科学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和普遍,人类对自 身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反思日益深化,从而促使了生态伦理学的兴起。美国学者奥 尔多- 利奥波德( a l d ol e o p o l d ,1 8 8 7 - 1 9 4 8 ) 以一种独特韵视角思考了人类与自然 的关系,在生态伦理学发展史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对利奥波德整个思想的考察,发现在他的思想中有一个前后期的转 变。在前期( 1 9 0 5 1 9 3 3 ) ,他追随当时流行的保护主义观点,这一观点认为人 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是居于统治地位的,对自然的保护仅是为了人类长远的利 益。利奥波德把这一思想运用到实践中,对荑凰野生动瑚! f 保护、环境保护起到了 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后期( 1 9 3 3 1 9 4 8 ) 随着实践的深入,他逐渐转变自己的 观点,提出了大地伦理学,这一思想构成了美国历史上最激进的环境主义运动的 思想火炬,是生态学发展史上较早自觉而系统地阐发入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思 想体系。这与保存主义者“为自然而保护自然”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利奥波德在 此基础上引入了生态学的思考,比单纯的保存主义更具说服力。 一般而畜,保护主义和保存主义是环境保护运动的两大主要流派,他们的观 点在利奥波德一个人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对他前后期思想的研究具有重 要意义。分析利奥波德前后期的思想转变,我们得以了解美国传统的资源保护思 想向激避的环境保护思想的转变;得以了解美国的文化传统;得以了解美国保护 主义和保存主义论争的焦点所在t 最后还有利于指导生态保护实践。因为在美国, 许多涉及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和政策,都借鉴了大地伦理学说中的某些观点, 它们在土地管理、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领域特别是林业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很多学者对他的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丽进行了研究和评论。 一、国外学者: 1 9 7 0 年,司各特蒙马( n s m o m a d a y ) 撰写了美国人的大地伦理学一 文,重提大地伦理学并号召美国入恢复那种尊萤大地的深层道德。( 多1 9 7 4 年,苏 珊弗莱德( s f l a d e r ) 在象山那样思考:利奥波德和对鹿、狼及森林的生态观 的演变中研究了利奥波德对待野生动物观念逐渐变化的过程指出利奥波德的 生态观由最初的个体论逐渐转变为整体主义生态观,这是第一本研究莱类波尔德 理论的书。1 9 8 8 年,科特梅尼( c u r tm e i n e ) 在利奥波德:生活和工作按 着时间的顺序详实地记录了利奥波德的成长过程以及在林业管理和野生动物保 护方面的工作经历,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热爱自然并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葡努 力的生态学家、哲学家形象。从大地伦理的理论基础、思想来源等角度,现代 伦理学之父考利科特( j b a i r dc a l l i c o t ) 在1 9 8 9 年的捍卫大地伦理$ n 1 9 9 9 年的超越大地伦理中进行了研究。他不仅运用数理逻辑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 大地伦理的内容、思想渊源及理论基础,而且尝试解决大地伦理不被广大哲学家 接受的问题。从环境保护思想史的角度,纳什( r o d e r i c kf r a z ie rn a s h ) 裨:茛 著作大自然的权利书中指出生态学对于共同体范围的扩展为利奥波德大地 伦理恩想的提出提供了科学基础。从经济学角度,唐纳德沃斯特( d o n a l d w o r s t e r ) 在其生态思想史著作自然的经济体系l = t 分析了大地伦理的内容,指 出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思想仅仅是种比较开明的长远考虑,是一种制约无限打 张物质财富的手段,并没有完全脱离经济学理论。从道德伦理角度,贝尔州 ( b i l ls h a w ) 在1 9 9 7 年的向大地伦理扩展中,分析了大地伦理将道德伦理准 则扩展的重要性。从生态憋体论角度,劳偌瓦颊特( l a u r a w e s t r a ) 在2 0 ( 1 17 , g 的从大地伦理到荒野保护:整体主义伦理中,专门分析大地伦理的本质及存 荒野保护中的应用。从美学角度,弗雷鲍威茨( f l ol e i b i b o w t z ) 存2 0 0 2 年的 大地伦理中的美学观念中,分析了大地伦理中蕴含的美学价值观。从道德 角度,爱德华威尔逊( e 0 w i l s o n ) 在其著作生物哲学中详细地论证了利 奥波德将自然纳入人类道德规范内的可行性。 二、国内学者: 叶平1 9 9 2 年在道德与文明上发表论文“关于莱奥波尔德及具人地伦 理研究”。文章概要的对利奥波德在林业管理中的开创性工作进行了评价,分析 了伦理扩展的必要性,揭示出其价值观、权利观和生态方法论。邱仁宗主编f ( j 1 9 9 2 1 9 9 3 版的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中,非人类世界的权利论述了动 物权利与大地伦理学的矛盾。1 9 9 7 年。由侯文蕙翻译的利奥波德最有影响力 的著作沙乡年鉴正式出版,使人们有枫会直接接触到利奥波德的思想。并存 征服的挽歌:美国环境意识的变迁中阐述了利奥波德在美国环境意识变迁中 的影响。余谋昌1 9 9 9 年的著作生态伦理学、雷毅的著作生态伦理学、 徐高龄主编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李培超的自然的伦理尊严 等都涉及到利奥波德及其大地伦理。内蒙古大学的包双叶在利奥波德的“人 地伦理”思想述评中,分析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 伦理观的观点、局限性和论争的焦点,指出利奥波德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中生态中 心主义的主要代表,并着重分析大地伦理思想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董莉在莱奥波尔德大地伦理的形成及其生态意义中运用图表 法等科学方法从内外因两方面详细阐述了利奥波德提出大地伦理学的背景,并分 析了这一思想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国外学者对利奥波德思想的研究,主要足从不同角度对他后; f j 思想,即大地 伦理思想进行研究,很少关注他前后期思想的转变:国内学者虽然翻译了一些有 关的著作,但对他思想的研究还未深入,无法很好把握他的思想内容和实质。而 本文在整理利奥波德本人的著作、论文和演讲稿的基础上,参考了中外学者关于 利奥波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著作,尝试从分析他前后期的思想转变入手,考察其 思想转变的背景,从而揭示大地伦理学形成的过程,并指出他的思想转变带来的 影响,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运动和美国的文化。 第一章、利奥波德的生平 第一节、家庭 奥尔多刷奥波德于1 8 8 7 年11 月1 日出生在美国衣阿华州伯灵顿市一个德裔 移民的家庭,他的父亲卡尔利奥波德( c a r ll e o p o ld ) 拥有一个课桌生产公 司,他的外公查尔斯斯达克( c h a r l e ss t a r k e r ) 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望,是 当地经济政治领域的重要人物,先后担任了伯灵顿第一家国家银行负责人、伯 灵顿贷款和建筑联合总裁,并于1 8 7 4 年成立了爱荷华州储蓄银行,有着非常优 越的经济条件。1 9 1 2 年,利奥波德与家境富裕的西班牙后裔埃斯泰拉波格瑞 ( s a n t af ae s t e l l a ) 结婚,富足的生活让他有足够的删闯与精力从事着自己 所热衷的研究。 利奥波德的家人都非常热爱自然。这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斯达克先生 虽然获得的是建筑师的学位,但他不仅对技师、建筑、自然、历史感兴趣,而 且在哲学和艺术上拥有天赋。他喜欢植树种花,每年春天都带领全体家庭成员 参加植树活动,他兴建的卡彭( c r a p o ) 公园也是伯灵顿市的骄傲和美国最美丽的 风景之一,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持着自然的本来面目,他家被描述成“鸟的 乐园”。父亲热衷于户外探险,发现了美国林业管理、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很多 问题,对狩猎政策导致的一些特殊物种的灭绝深表忧虑,因此,他率先对狩猪 经济提出了批评,并以博物学家的思想教育子女。而且在利奥波德打算进入耶 鲁大学读书时他的父亲给予他很大的支持。在外公与父亲的影响下,利奥波德 从小就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十一岁开始研究鸟类,十三岁跟随父亲打 猎,获得了大量的野外知识。他喜欢野外探险,纪录观察到的动植物:他热衷 于狩猎,但严格遵循父亲制定的不滥杀动物的狩猎原则。他的同学给他起绰号 “博物学家”。母亲克兰瑞斯达克( c l a r as t a r k e r ) 不仅热爱户外运动,也 喜欢音乐,她给利奥波德上学期间写的信件也尽可能的使用艺术形式。这影响 t n 奥波德的艺术修养,使他能用感性的态度去看待自然界的一切。利奥波德 非常严肃和有厌世情绪,这妨碍他接近人类社会,也对他的博物学家的职业造 成威胁,而他父母的幽默感和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弥* b t 这一缺陷。同时父母也 交给他常识、独立精神和对户外生活的乐趣( 1 ) 。家庭熏陶影响了r 利奥波德以 后的学习和工作。 第二节、学习 1 9 0 5 年,利奥波德进入唯一设有林学专业的耶鲁大学读书。这里的林学院 是培养林学专业工作者、丌展环境保护教育的权威,其初期的毕业生大多数直 接进入美国林业部,这满足了利奥波德成为林务员的愿望。但刚开始利舆波德 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因为他是个业余的打猎爱好者和博物学家,但这 种生活却是要把他培养成职业林务员的。同时,外出散步的习惯也成了新环境 的牺牲品,一个星期才有一到两次的舛出机会,这段时间他是从父母那得知狩 猎旅行的事情。因此,对他来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过年回家,因为那样能更 接近自然。他的学校生活不是非常浪费时间但也不令他激动( 他叫它“新生的 妄想”( t h i sf r e s h m a np i p e d r e a m ) ) ,所以他把大量的时间用来进行课外阅 读,大部分的书是关于林业和户外休闲的西奥多罗斯福( t h e o d o r e r o o s e v e l t ) 的美国猫人的户外娱乐。萨缪尔格林( s a m u e lg r e e n ) 的 美国林业原则,费里伯特罗斯( f i l t h e r tr o t h ) 的林业的第一本书。 经过一年的适应,到1 9 0 6 年的春天,他已经能很好地在户外休闲和学校生活间 找到平衡。他为拥有一个独木舟而欣喜,把它看作除老猎枪之外第二件重要的 财产;他进行了为期两周豹森林调查工作,称之为“曾经有过的最好的假期”, 感觉那才是真正的学习。1 9 0 7 年,他加入了林务员俱乐部,课外阅读随之增加, 也开始了规贝4 的长途徒步旅行,他宣称他在“享受生活”,“从来没有如此忙 碌,如此高兴和如此成功”。他是那样热爱户外生话,以至在以后的学习生涯 中这样的经历不计其数。 林业学院的学习为和奥波德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他环境伦理思想的 形成,户外考察使得他开始思考他的社会立场、学校生活、自身的目的和价值。 他感到不仅对父母有责任,而且对世界,社会、自然、他自己和逼近他的模糊 的内心愿望同样负有责任,雨履行这种责任变成了种荣誉。( 2 ) 此时他对传 统观念开始提出了质疑。 第三节、工作 利奥波德在他的工作中实现了保护主义思想向保存主义思想的转变,经历 了三个阶段。 一、1 9 0 9 1 9 2 4 任职于国家林业局。 1 0 0 9 年,在与全体同学共同完成德克萨斯的林业考察项目,进行了为期半 年的野外实习之后,利奥波德获得了硕士学位,进入了新墨西哥地区工作。他 被派到包含南部和西南部的2 1 片森林的第3 区,管理一块最野生的土地,他的职 责是为家庭工业提供永久的木材供应,防止森林植被的破坏,保护当地工业免 受森林和山脉使用不公平的竞争。整个七月年i i ) k 月的早期,利奥波德观察树木、 为砍伐而做标记、种植土地、修理篱笆,也为放牧许可、用水权和买卖木材权 的决策提供建议。在他自己的时间里,他打猎和爬山,并绘制地图,详细记录 每个地方的自然和人工特征,记录生长的树木的数量和类型,也和朋友讨论猎 物、保护主义哲学、森林、妇女和棒球。这些都为他日后大地伦理的提出提供 了素材。1 9 1 2 年,因很好地解决了放牧许可申请的问题,被提升为卡逊国家森 林的执行监管( a c tj n gs u p e r v i s o r ) 。到秋天,他已经是卡逊的全职监管( f u l l s u p e r v i s o r ) 。他自夸:“从林业学院毕业的我们班的所有人中饺仅两个执行 监管,还没有入是监管。”1 9 1 3 年的春天,刚结婚的利奥波德在野外工作时遭 遇洪水和暴风霄等恶劣环境,使他患了严重的关节炎拖延医治和错误的治疗 几乎使他丧命,饱不得不延期保护猿物种类的计划了。在他的文章( c a r s o np i n e c o n e 中,利奥波德考虑了森林的整体健康:。信件、通知、报告和特别的案 例阻挡了我们的路,就象圆木、水沟、岩石、泥沼洞和蚊子在山里阻挡着我们 一样。”( 3 ) 他指出要独立的思考,要嚣疑没有保护森林资源整体的森林政策。 他强调所有的工作应该根据“对森林的影响”来评价。在他治病朔间,他买了 一本我们正消失的荒野生物,这本书是山著名保存主义者威濂姆坦布豪 纳德( w i l l i a mt e m p l eh o r n a d a y ) 编写,纽约动物协会指导,永久野生生物保 护基金赞助的。书中详细描述了野生物种的减少,尤其是猎物物种,例如鸭子、 鹿和驼鹿。这本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感到他的使命变得更紧迫。如果 一些事情不能尽快做的话,子孙后代将不会了解前人曾拥有的森林。也因如此, 利奥波德制定了把一些森林地区变成猎物保留区的计划,帮助挽救濒临灭绝的 动物。计划虽然得到了一些人的赞同,但是也遭到了很多的反对。认为它仅仅 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或者扩大了森林的含义。1 9 1 5 年1 月,利奥波德对林业部提出 了建议:把猎物作为森林的“产品”来考虑( 就象树样) ;科学地管理野生 物种的数量和质量;划出一些土地作为猎物庇护所,有限制地出售狩猎许可证; 给予为食肉动物控制和加强州猎物法律做出贡献的员工以奖励。事实上,利奥 波德是希望林业部扩大它的责任范围,但遭到了华盛顿官员里昂卡内普( l e o n k n e i p p ) 的反对,认为那是一场昂贵的赌博,不应该投入任何金钱。利奥波德 的上司也仅仅只关心收入,这让他很失望,但他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在工作 之余他开始编写关于狩猎的知识手珊,而此时美国国家林业局还没有关于狩猎 的正式著作,1 9 1 5 年9 月利奥波德编写的钓鱼、狩猎手册正式出版。在这本 书里,他证明除食肉动物外每个森林物种都有着经济和生态上的重要性。他写 到:“猎物的价值在于它的数显更在于它的种类。”他还提供了可能遇到的猎 物种类。希望林业部把保存物种多样性作为首要职责。在圈家林业局的支持下, 利奥波德组织建立了亚里桑那i 、i l 和新墨西哥州地区的狩猎保护委员会。m 于利 奥波德出色的工作,1 9 1 7 年他收到罗斯福总统的亲笔信,表扬他在新墨西哥地 区的工作为全国林业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同年4 月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 久,美国林业部裁员,利奥波德被免职。也是在这一年7 月,利奥波德收到豪纳 德野生动物保护永久基金会的金质奖章,表彰他对野生动物保护运动的巨大贡 献。1 9 1 9 年8 月,利奥波德以助理林务官的身份重返林业部。1 9 2 1 年至1 9 2 4 年, 利奥波德一直在美国西南地区从事林业管理监督和巡视工作,直接地观察自然、 了解美国林业政策的实施情况。在工作中利奥波德的恩想逐渐发生了转变,不 断提出新的管理办法。 二、1 9 2 4 1 9 3 3 靠社会资助进行研究。 1 9 2 4 年,利奥波德被提升为威斯康辛林业产品实验室的领导,在实验室工 作期间,被同事称为“离开水的鱼”。但这一时期恰恰是他脱离原有的功利主 义的保护思想,提出保护荒野思想的关键时期,不过这转变完全背离了林、i k 部的政策指向。因此1 9 2 8 年6 月,利奥波德辞去了在美国国家林业部的职务,并 于t 9 2 8 年到1 9 3 2 年利奥波德在美国体育器械制造商协会的资助下开展了一次野 生动物现状的调查。调查范围涉及俄亥俄州、密西西比州、伊利诺斯州、印地 安那州、威斯康辛州、密苏里州等地方,在俄亥俄j 雌进行调查时帮助当地建立 了野生动物管理基金会。在每个州,他调查公共政策,视察土地,并利很多科 学家、农场主、猎人、鸟类观察者、商业主、林业员和保护主义官员进行交谈。 在1 9 2 8 年1 2 月,利奥波德完成了他的第一篇报告,递交给第1 5 届美国猎物会议, 以此为开端,猎物保护运动已经分裂。一些成员认为保护猎物的唯一方法就是 在农场上喂养动物,控制猪人吃肉和打猎的权利,另一些入认为打猎应该保持 自然、自由和民主,通过保护自然的实践去维持野生猎物数量。这样的争论不 仅发生在美国猎物保护协会的内部,也在外部的组织之间,而在过去,这些有 分歧的组织曾一起建立了避难所和公共狩猪区的联邦体系。在此,利奥波德建 议专业的猎物管理者应该在科学的程序中接受培训,这样才能做出明智的决定。 1 9 3 0 年,他完成了整个调查报告。1 9 3 1 年,利奥波德的著作关于北部各州野 生动物的调查报告正式出版,该书填补了野生动物管理中的许多空白,因此 他被称为“美国野生动物管理之父”。1 9 3 2 年3 月,利奥波德终止了与美国体育 器械制造商协会的合同,并开始致力于编写野生动物管理一书,该书受到 经济萧条的冲击未能出版,直到他4 5 岁生日时以5 0 0 美元为代价才得以发行。 1 9 3 2 年1 0 月,利奥波德开始在威斯康辛州的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工作。1 9 3 3 年, 6 富兰克林罗斯福( f r a n k l i nr o o s e v e l t ) 执政聘利奥波德为公民保护联合会 助理,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三、1 9 3 4 1 9 3 9 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作。 1 9 3 3 年7 月,利奥波德成为威斯康辛大学农学院野生动物管理项目的负责人, 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野生动物管理教授,并于1 9 3 4 年开始正式授课。1 9 3 4 年的 1 月2 日,利奥波德参加了适合全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制订。他不断在美凼 林业、生机勃勃的荒野等相关的学术杂志上发表自己的论文,并在许多地 区进行演讲,同时还亲自指导梅尔湖( l a k em i l l ) 当地农民自发地进行野生动物 保护工作。1 9 3 5 年1 月,他与自然科学家罗伯马歇尔( r o b e r tm a r s h a l l ) 等组建 了“荒野学会”( w i l d e m e s s s o c i e t y ) ,并创办了杂志:生机勃勃的荒野,旨 在保护和扩大目渐受到损害的荒野组织。4 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 一个荒弃了的农场。起初,家里没有人明白除了价格低外,还有什么吸引利奥波 德来到这里。在那里,只有一只小鸡和一堆肥料,排孤独的榆树,漫天飞舞的 沙子,积满灰尘的白雪。然而他购买这片农场的动机,是想要了解为什么尽管政 府提供着可观的贷款,而这带的农民还要迂往他乡,所以他们家来到了这甲, 打扫鸡棚、修建壁炉、建造房子,决议在这里重新恢复生态上的平衡。秋天剃奥 波德到德国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考察,那里商废人工化的管理体系,以及从生态 和审美角度上所付出的费用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1 9 3 6 年,他成为美国野 生动物协会主席的助手和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技术分会的主席。在秋天他到墨 西哥奇瓦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打猎旅行。1 9 4 3 年,利奥波德放弃了户外狩猫的爱 好。1 9 4 4 年他开始总结自己的论文,实现了思想的完全转变。1 9 4 8 年因心脏病突 发去世。 第二章:利爽波德思想转交的背景 第一节:社会背景 一、经济背景 美国幅员辽阔,在自然资源方面得天独厚。它有广袤肥沃的可耕地;地下矿产 蕴藏量之大,种类之多,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可以与之匹敌;太平洋和大西洋砥 大水系的许多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既可灌溉农田,又可用于水力发电:1 7 世纪初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覆盏了现今美国国土的半以上;在平原、山区和森林 中,还有大量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在殖民地时代和建国之初,人们认为自然资源似 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没有珍惜;从1 9 世纪6 0 年代至9 0 年代,美国经 济望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到9 0 年代末,美国已拥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工业 产值跃屠世界首位,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t 3 弱,打破了英国工业的垄断地位。 在整个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以消耗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部门,如钢铁_ k 、 7 在油l :采业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这些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自然资源的 不断破坏和浪费;( 4 ) 2 0 世纪3 0 年代美国西部大平原地区又发生了土壤流失、 沙尘暴等现象。然而当时的人们只在意高速度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繁荣和社 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生活的日益提高,可是利奥波德却在忧虑经济的迅速发展 导致的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 首先是森林。铁路的迅速发展则使许多原来没有人烟的地区的森林,被大量 剁伐。铁路本身就消耗大量树木,建造车辆、车站、围篱等都需使用木材,燃料也 是木柴。一位历史学家估计,从1 9 世纪7 0 年代后期到1 9 世纪末,铁路消耗了木材年 产量的2 0 2 5 。铁路公司本身拥有大面积的林地,并兼营木材公司。( 5 ) 1 9 世纪末,美国森林的8 0 在私人手中。三家最大的业主,即南太平洋铁路公司、北 太平洋铁路公司和韦尔豪泽木材公司,共拥有1 0 的私有林地。( 6 ) 当时的轮 船也以木柴为主要燃料。1 9 世纪后期采矿业的巨大发展,以及太平洋沿岸市镇的 兴起,也造成了森林的破坏。6 0 年代后期,加利福尼皿州林木已有1 3 被砍伐。到 了8 0 年代内华达山脉的森林开始受到破坏。( 7 】本材采伐中的浪费现象颇为惊 人。大树被伐倒时往往破碎,能使用的木料通常只占1 2 。1 9 世纪末,美国4 5 的 森林已经消失。 其次,水土资源的状况急剧恶化。1 9 世纪后半期,森林的破坏,生产者在竞争 中滥用土地,以及铁路公司、木材公司、矿产公司、土地投机公司、大畜牧场 场主等贪婪地掠夺资源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例如纽约州阿迪朗达克山脉森 林的消失,科罗拉多的大片森林被毁等。由于森林被毁,每年被河水冲刷掉的土壤 达8 万吨。( 8 ) 2 0 世纪上半叶,美国不仅出现了经济危机,带来了诸多问题,还 遭遇到严重的洪涝灾害导致西部大面积肥沃的农业用她因干旱丽无法耕种。在 一些地区,许多农民由于缺乏关于土地使用方面的知识和对干旱成因的充分了 解,所以放弃了土地。这迫使国家相应部门开始关注环境问题,进行新的探索。 利奥波德正是在这一时期买下了“沙乡”,并鼓励周围的农民与他一起植树回 复原有的自然环境。 再次,美国野生动物资源遭到的破坏是令人震惊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北 美野牛。这种动物的足迹曾遍及北美,其总数约6 0 0 0 万头。它是印第安人的衣食 来源。野牛肉可食,牛皮可做衣服和帐篷,牛粪是燃料。1 9 世纪中叶,铁路线向| | i 延伸 铁路公司专门雇猎手屠杀野牛。军队为了断绝印第安人的食物来源,也大量 屠杀野牛。进入7 0 年代后,受利益的驱使许多失业者猎取野牛为生。1 8 7 3 年有7 0 0 万头野牛被杀。最后一次有组织的大屠杀是在1 8 8 2 年。四年后,野牛几乎绝迹。 1 8 9 3 年只有黄石公园里还有1 0 0 0 头左右。一年后,偷猎者又把此数减少到2 0 头。 北美候鸽曾达n 2 0 亿只左右。这种候鸟群迁徙时,正午的阳光也会为之遮蔽。1 9 s 世纪后期,人们捕捉数量之多达到了要用火车装运的地步。最后一一j 北美候鸽j : 1 9 1 4 年在动物园中死去。由于草地、森林被破坏,人们为了牟利雨滥捕滥杀,以及 缺乏保护措施,许多有价值的野生动物在美国消失。美国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威 廉霍纳戴指出,人们的无知使美湘失去了对人类最有用的9 5 的鸟类和哺乳类 动物。( 9 ) 最后,空气和水流的污染。内战结束后,美国到处都在开采矿减,钻探石油, 修筑铁路,兴建工厂,城市迅速增多扩大。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湖,造成的污染危 害水生资源和人类健康;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抛撒的废料矿渣,也是严重的公害, 使城市生活条件大为恶化。 这些情况坚定了利奥波德对狂热经济发展的质疑,促使他考虑人类弓自然 的关系,深思保护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探索保护自然的途径。 二、政治背景 美国政府对自然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视的,他们注意到林业资源破坏严重, 1 8 9 1 年国会就通过了森林保留地法,在威廉亨利哈里森( w i l l i a mh e n r y h a r r i s o n ,1 7 7 3 1 8 4 1 ) 总统执政时期保留了1 3 0 0 万英亩的林地,但既未考虑如 何利用森林,又未拨款来管理森林。1 8 9 1 - - 1 8 9 7 年问,国会曾研究过2 7 个有关保留 地的管理的议案,但直到2 0 世纪尚未采纳过一项全面的管理条例。( 1 0 ) 总之,1 9 世纪后期美国有关森林的法令并未能建立起一项能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政策 甚至不存在一项有效地利用国家森林的政策。然丽早期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的 呼吁已经唤起了人们的注意,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资源问题的重要性,从而为 2 0 世纪初期资源保护运动的诞生在思想和舆论上打下了基础。 西奥多罗斯福( t h e o d o r er o o s e v e l t ,1 8 5 8 - 1 9 1 9 ) 总统自青少年时代就爱 好大自然和野外生活,经常旅行、打猎,因此非常关注自然资源的保护。他说: “离开它就像它本来的样子,你不能对它做出改进,哪怕一点点。这些年一直 在改造它,人们仅仅是破坏了它你要做的就是保持它的原样留给你的孩子 和你的孩子的孩子,和那些在你之后的人。”因此十九世纪成为美国环境管理 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担任纽约州长时召开过纽约州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会议, 改进管理机构。( 1 1 ) 他亲自过问护林工作,要求严防森林火灾,设立专职人员 进行科学管理。他要求对纽约州森林资源做出详细调查,把阿迪朗达克山脉和卡 茨基尔山脉加以傈护,成为供人们游览的公园。他亲自检查有关锯木厂和纸浆厂 的法律的执行情况,严禁把废物废水倾倒在溪流中,以免水质受到污染。为了保 护鸟类,他禁止纽约州的工厂生产鸟类羽毛的装饰品。他清楚地认识到森林与水 土保持的关系。他曾指出,森林受到破坏必然会造成干旱与洪灾。( 1 2 ) 而且他 也关注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他在任期内共建立了5 处国家公园、4 处供狩猫的 9 大型野生动物保护区,和5 l 处鸟类禁猎区,使美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走在吐界 前列。( 1 3 ) 罗斯福的主要助手是吉福德平肖( g i f f o r dp i n c h o t ,1 8 6 5 1 9 4 6 ) 嗣1 弗雷德里克纽厄尔( i r e d e r i c kn e w e l l ,1 8 6 2 - - 1 9 3 2 ) ,- t 肖是美国第一代受过 专业训练的林业人员,任林业局局长。他工作热情积极,很有领导爿千。他从保 护森林出发,进而提出了较全面的对整个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的政策,提出了“科 学管理林业”的主张,可以说是2 0 世纪美国资源保护政策的奠基人。( 1 4 ) 他 为罗斯福出谋划策,发布了很多有利于资源保护的行政命令,例如:把林区收 归国有,变自由放牧为林区放牧按牵缴费,1 9 0 6 年6 月i1 利通过林区宅地法 等,在平肖的推动下,资源保护的范围也从森林、土壤不断扩大到包括煤田、油 田、其他地下矿藏,以及具有潜在水力资源的区域。平肖及其家族资助的耶鲁大 学林学院,为美国培养了大批的林业管理者,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成为美国林业 发展、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运动中至关重要的人物,利舆波德也是毕业于 该学院,并接受了平肖的环境保护思想。纽厄尔是水利工程师,1 9 0 7 年,他担任 农垦局局长之职。他认为拯救森林、土壤、建立灌溉系统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他和平肖起向罗斯福建议。幽联邦政府来推动西部干旱地送灌溉系统的修筑。 在罗斯福的支持下,1 9 0 2 年国会通过全国农垦法,即纽兰兹法。1 9 0 2 - - 1 9 0 6 年,共进行了2 8 项工程,可灌溉3 0 0 万英亩农地和向三万个农场供水,主要灌溉渠 道长达7 0 0 0 英里,至于桥梁、暗渠等较小工程,数量更大。到1 9 0 9 年初罗斯福离 任时,已取得明显效果。 矛奥波德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戒长起来的,美国政府对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视, 为利奥波德提出大地伦理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而美国当时关于保护主义与 保存主义思想的争论使利奥波德摆脱了盛行的实用主义保护思想,超越了经济 视野去评价自然的价值。保存主义者从美学价值出发主张保护自然的美丽,阻 止在国家公园中进行树木砍伐、矿藏开采,这与当时盛行的保护主义思想不同。 保护主义者提出自然资源必须供人类使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他们称保存主义 者是“荒谬的自然热爱者”。由于根本思想的分歧,保存主义者最终退出了有 组织的环境保护运动,保存主义者与保护主义者关于公共地i ;勺管理方面的冲 突也愈演愈烈,持续了数十年之久,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的林业政策。正是由j 二 这两种不同的自然保护思想的相互斗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与缺陷预防方案
- 水务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技术方案
-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性操作手册
- 餐饮行业员工岗位职责详解
- 2025年蚌埠五河县第三小学秋季校聘教师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招聘编外聘用教师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中数学函数专项训练题解析
- 员工创新建议激励制度方案
- 2025四川乐山市峨眉山市医疗卫生辅助岗招募25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挖掘机维护保养制度与操作标准手册
-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解析》课件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药膳与食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介入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课件
- 银行保险机构安全保卫工作自查操作手册
- 大学英语四六级词汇表
- 工业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 小型服装店创业计划书
- 中学宿舍卫生管理制度
- 少吃糖预防蛀牙
- 2024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态势与未来发展建议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皮肤病专科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