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刘力学习商业项目的规划和操作.doc_第1页
向刘力学习商业项目的规划和操作.doc_第2页
向刘力学习商业项目的规划和操作.doc_第3页
向刘力学习商业项目的规划和操作.doc_第4页
向刘力学习商业项目的规划和操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向刘力学习商业项目的规划和操作(二)!转贴这是2004年MAPIC国际商业地产展会为例,这是中国地产论坛,这边是仲量联行的主持人,这是中国连锁协会的郭会长,这是华贸天地的总经理,这是家乐福的市场研究主任,上面讨论,底下举手提问,大部分都是问我们怎么进入中国?没有一个问我为什么要进中国市场?大家是有共识,中国市场吸引力很大,外国人愿意进来,但是不得其门而入,就是没有办法接到一起。 (PPT)这是去的部分人员的合影,这是嘎纳市的市长,这是荀培路,这是郭戈平会长。 如果简单地从英文来讲,英语系国家和法语系国家写的招商资料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华远当时招商的项目,现在这个项目建成了,在西直门高粱桥、动物园后面的那条街上,英文缩写叫HIP,HIP的英文是“屁股”,洋人根本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潘石屹的SOHO是什么?英语语系的国家里面SOHO是指伦敦的红灯街区。所以老外就不知道你是商业还是夜总会。 (PPT)这是我们在上面获了一个奖,这是河南建业的老总。 (PPT)这是CITYSCAPE,在阿联酋迪拜举办的另外一个商业地产的盛会,在这些展会上,开始有了一些中国开发商的身影了,大家都学过英语,但是没有办法开口,中国人去了也是有钱、有项目、有市场、有机会,急了一头汗,不知道么么说。 前面讲的是Shoppingmall的状况,下面讲一下底层商铺,商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的综合性商业,Shoppingmall是一个英文词,中文翻译过来是大型综合性商业;第二类是住宅底商。 住宅底商的建设量也非常大,最早的北京住宅里面是没有商业的,比如像我住的光大花园、阳春光华,都是没有商业的,后来随着广东的开发商来,广东由于比较热,商业活动非常繁荣,所以他们来了以后,住宅底下特别是是临街的都带商业,这是珠江国际城,我们做的,在通州,那么老远的地方下面也都是商业,这些有一些是商业公司临时租的,在通州宋庄那里。 随着广东的开发商来了,导致住宅下面能做商业的都做商业了,导致一下子供应量过剩,问题在哪儿呢? 第一你在外面临街是可以经营的,小区里面没有办法经营。比如我现在住的地方,当时叫剑桥博物馆,下面全是商业,那个楼拐到里面的地方都做了商业,临街的外面还有花园,没有临着马路,开了一个美容的,小区里面也有很大的一片商业,买了以后开始开茶馆,没人喝,改了图书馆,也没有人来,现在黑灯了,什么也不做了,只剩下交物业费了。因为这个小区本来就是一个大户型的社区,大户型的社区里面的户数少、人口少,而不像小户型社区里面户数多、人数多。房价高的都是外地富豪来买的,这个事我以前不是很理解,看到一些煤老板买的好车等等,觉得有什么必要?后来我慢慢比较理解了,他们也挺无奈的,举几个例子吧,比如有人做过统计,比如所有的煤老板,有几个共性:第一特别有钱,第二压力特别大,因为钱是赚了海了,一旦出事,死了二、三十人,你上面的领导都得抓起来,所以就是朝不保夕的日子,就包了一些二奶,二奶的共性就是死花钱的,她要花钱,煤老板还高兴,要是不花钱的,就觉得一点价值没有,你要买一个,就要给你两个,满足自己花钱的自豪感。原配原来都是非常节俭的,一看有了二奶,不花白不花,也开始花。 所以,大款、二奶、原配、子女四方面的人全部是病态在花钱,不是自己需要的,在北京买房子一买就是一个单元,一买就是一个车队,确实钱太多了,钱不够,回去再挖两车煤就可以了。我隔壁那一户非常奇怪,基本很少来,要么是领导家,要么是包的二奶,不想让人知道,而且楼上楼下坐电梯很多的东北人,我们对面是中关村三小的,煤老板基本把夫人、孩子送到北京来读书,北京所有的名校基本都是这些富人、达官显贵的孩子。 所以他们买了房子不来住,对内的商业是绝对经营不了的。对外的商业又怎么办?以北京为例,在国外一般的底商和上面住宅的价值,一般平均是120%的关系,你上面卖一万块钱,下面可以卖一万二,但是北京做到了上面一万块钱一平米,下面可以卖到七万块钱一平米,北京前几年有一个时期,老百姓真的相信“一铺养三代”,房子也够了,小房子也换了大房子了,就开始买店铺,可是买了以后自己并不经营,全部对外招租,租的人只有最低端的商业业态:洗脚、洗头、按摩,所以下面一流儿都是这种业态,就开了倒、倒了开,我们楼下这一片看他们的演变非常有意思,开始就是几家大店,三四家美发的,最后就剩下两家,其实一家就合适,两家根本开不下去。下面一个大的拆成几家小的,分了一块卖名烟名酒了,因为如果不分根本付不起租金。现在有一部分变成二手房终结了,房地产再过几年,这种东西也维持不下去。 所以由于二次投资者基本不懂行情,所以被套牢了,所以北京是什么结果呢?房价涨得非常高,导致底商的房价非常高,可是租金一分没涨。谁赚了钱?开发商是赚了,二次投资的全部是压在里面了,跟在股市里面套牢是一样的,本来指望这个东西挣钱,却变成了倒贴钱了。 其中有一类社区商业在中国市场是比较好的,我指的不是底商,是有一定规模的,配置比较好的,因为它的客源是稳定的,虽然北京有很多的Shoppingmall,但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去Shoppingmall买的,所以社区商业在国外的商业里面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做这个是最安全的,这也是我鼓励开发商去做的。 作为规划建设设计只是下家,开发商现在总在找设计单位,想作一个非常花哨的东西,这也是很危险的,做了很花哨的东西,开发商喜欢得爱不释手,更麻烦了,你要根据前期的调研做你的开发设计,重点还在于商业业态的规划,规划是第一位的,规划和你每平米的现金流有关系。可是中国很多的建筑师都是学设计专业出身的,对工程、技术、规范方面非常了解,可是对商业既不了解,也没兴趣。我也是设计师,但是我说的是实话,建筑师关注的面更窄,对市场这些东西没有太大的兴趣,甚至对管理也没有太大的兴趣,我们公司的人你提拔他往上走,他都没有兴趣,就喜欢画图,也懒得和开发商打交道,路越走越窄。一、商业建筑设计是专业化中的专业化。 比如你生病了,要去医院看病,医院里面都是专业人员,你生病了看哪一科呢?你得什么病进哪一科,但是开发商做商业地产,不是整个设计院里面的人都会做商业地产,商业项目跟医疗建筑、体育建筑一样,是单独的一科,你得找会做商业地产的专业。商业项目的设计如果以开业为主线分成四大阶段:,第一节阶段调研定位,第二阶段才是商业设计,第三阶段是营销招商,第四阶段是运营管理。这四个阶段的背后是全程的融资设计,这跟卖房子无关,住房是卖了就完了,连招商就没有,就两个环节。而商业地产是全程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错,最后都挣不到钱。 第一阶段,做市场调查,了解需求,做商业定位,还要了解商家的需求,有一个预招商的过程,有投资模拟分析,第一阶段把这个项目最后做成什么样,已经基本明确了。 第二阶段,是执行过程,包括大概念的设计,建筑设计、外界面、内界面、标识系统。 第三阶段你可以招商了,包括招商的战略和筹备、招商的执行。 第四阶段开业之后,整个运营系统、运营团队的组建,到最后实际的物业管理。商业项目资产管理是最终的目标,而不是物业管理,开发商最后成立一个物业管理公司,可以管理多少个商业,产权进行重组,这是很有意义但是很复杂的事情,真正挣钱是靠资产管理挣钱的。 大家总是把品牌挂在嘴边上,知不知道什么是品牌?我这里讲的品牌可不是商品的品牌,我没有说耐克的品牌、苹果的品牌,我讲的是商业中心的品牌,中国的商业中心基本上没有品牌,中国的商业中心卖的都是里面的商品,我可以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大家就可以理解。 苹果机做设计的人可能见过,设计院用的基本都是IBM的PC机,做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的基本都是苹果机,苹果机设计得非常漂亮,非常另类的、透明的,大家见得最多的是iPOD,还有就是iPHONE,但是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外国的苹果店?做得非常好,你进去以后像走进未来世界一样,所以苹果这个品牌做电脑、卖电脑,它也卖手机,可是大家想到苹果的时候想到的是什么?你可能更重要的是它的品牌形象,而不是它具体的手机或者是什么,它的品牌超越了它的产品,让你最大的联想是时尚、创意、优雅、档次,所以这一点卖别的手机,不管是诺基亚还是摩托罗拉,根本比不了它,这就是差别,别人还在卖商品,它已经在卖品牌了,品牌通过什么实现呢?首先产品自身设计比较漂亮,这是基本的品牌形象的载体;第二是它展示的场所,它的店,进了店以后你会得到什么印象?你出了店、买了商品,整个社会的印象,这是虚的。为什么我们家小孩他们去英国买了一些耐克鞋,他可以不穿,70多镑、100多镑,他可能这辈子不穿,但是他觉得这个鞋牛,所以它的附加值非常高,鞋本身没有那么大的区别,但是它的价值是品牌带来的,怎么带来的呢?是你认为的,你化验化验那个鞋,还是没有价值,不是物理的,是心理的,大家就认为那个价值高。所以在你心里构成了一个宗教,构成了一个认知。所以这三点构成了这个商业的价值。 这是我们公司上来的一些商业品牌,这是一个保险公司,从它保险内容的宣传、店里面的形象,和给人形成的认知,这是我们做的巴黎的老佛爷,内部除了商品以外,就是服务,你到老佛爷会得到什么样的服务,你到店里是什么样的感受。所以在巴黎有老佛爷,在伦敦有(哈尔子)。所以国外的商场或者商业已经有一个品牌了,中国基本没有,西单商场、东单商场、当代商场,卖的东西有什么区别?没有什么区别,微微有一点品牌的是燕莎和赛特,为什么呢?它最贵,假设它是最高档的。可是燕莎商场里面的符号色彩是什么样的呢?不知道,可以是任何样。这就是中国现在商业的一个悲哀,没有形象,没人知道什么是品牌,也不会打造品牌。(午休十分钟)二、商业项目的规划1、商业规模的确立 我们做的很多项目都是拍脑袋的,包括开发商,也都是拍脑袋定的规模,你要看这个项目是服务于整个城市还是服务于整个片区的,你拿什么来支撑它?所以不是城市规模大了,MALL就要大,城市规模大了,再大就过不来了,反倒麻烦了,人走的半径是不变的,所以不是根据整个城市的规模放大的,城市大,就是Shoppingmall多,而不是一个Shoppingmall拼命往大了做。 根据什么确定规模呢?还是根据市场调查,就是需求和供给,需求量有多大?减去供应量,中间有一个差,你建的东西就是补那个差,但是现在行业的专业程度非常低,没有人这样专业去做。但是即使这样做了,供给量还是非常难以确定的,已经批的、待建的、在建的,都是可以算出来的。但是需求有很多是灰色的,以北京为例,你说谁是北京人?在座有几个是北京人?以我们公司为例,北京人也就十分之一,剩下的都在北京工作了这么多年,难道他还不是北京人吗?在北京买了房子,在北京消费,户口可能不是北京人。所以实际的收入、潜在的收入是很难调查的,但是这个是必须调查的,这个如果不做的话,建设就是没有依据。建设的唯一依据就是供给。 (PPT)这个项目是我们做的河南漯河的新天地。市政府把这块地给了他,这里相当于王府井的地理位置,他就做了这个项目,他自己不懂,只挖了一个地产策划公司的人来做,让他技术入股,你当股东、当总经理,这个人就给他做了一个事情,投资方就投钱,什么都不管,这个人琢磨做住宅就卖一万多块钱,做商业回报是长久的,可以挣大钱,就拼命做商业,最后就建了六万平米的住宅,下面的黄色的都是商业,上面有酒店、商业等等,都已经建设完了。 最后总的商业规模是22万平米,漯河市一共有20万人,一个项目就已经超了1.1平米了,在这个项目建之前,对面有一个10万平米的商业,正对门,刚刚建成,正在招商。所以他建成了以后,就得拼命把别人挤垮,我认识的这个人跟我年龄差不多,这个项目做下来,头发全白了,中间中风了一次,差点就没命了,为什么呢?就是定位问题,他没想过规模的问题,总是想市场是无限的。 当然最后把10万平米的项目挤跨了,把其他要建的商业全都吓住了,不敢再建了,他自己现在算是存活了,也几乎搭上了性命。商业规划跟承租能力也是有关系的,这是北京春天MALL,前面换了好几回团队和设计师,因为北京几大MALL都死了,所以说这个政府没什么要求,唯一的要求是飞机飞起来以后,往下看得有一个地标性的效果。左边是京顺路,右边是机场高速,这是温榆河,可用面积是一千亩,挑五百亩来做,还允许做别墅和酒店,条件宽松得不得了,北京市政府也吸取了教训,你能做起来就不错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项目到现在也没建起来。 (PPT)这个是40万平米,就要从业态规划开始,要仔细计算承租能力,这是最重要的。2、商业项目与城市配套关系 商业跟住宅不一样,住宅总会有人在这里居住,商业不同,前面讲的巨库就是这样问题,你放在交通不可达的地方,将来的销售就是问题。但是现在的开发商多数顾不上。 (PPT)这是世纪城,黄如论是老板,一期跟世纪城挣了大钱了,赚了一个世纪金源大饭店,那么多钱他拿不走,要上很高的税,所以投回来,做一个酒店、做一个商业,变成一个印钞机,可以持续地印钱,这是一个基本思路,这是可以传子传孙的,你把房子全卖了,反而拿不走。 (PPT)二期世纪城做完了,建了一个世纪金源MALL,号称亚洲最大,也可能是全世界最大,没有统计。但是交通有非常大的潜在问题,这条路在这里,这是三环路、这是四环路,大家知道三环西北角堵什么样?基本走不动了,四环现在车也越来越多,将来四环堵死以后,这两个口都出不去,河西面都是世纪城,所以它是陷在居住区里面了,大家知道上班的高峰和购物的高峰是不重合的,但是下班的高峰和购物的高峰是重合的,所以下班的时候,有那么多人到那里去吃饭,我住在那里,我是根本过不去,一点辙都没有。对市民来讲堵车无所谓,但是对商业来讲,你一堵车你就赚不到钱了。 (PPT)有一个例外,宜家的门口永远是堵死的,因为那时候宜家的战略是一个城市只开一家店,卖的东西附加值非常高,宜家在国外是比较简约的工业化家居,在中国变成了高端的市场品牌,小年轻结婚的就非得要宜家的东西,很简单的一个水杯卖得非常贵,再挤也要挤过来,所以里面是饱和的,永远是人山人海,不怕你交通怎么堵,因为它有唯一性,就跟紫禁城、颐和园一样,有唯一性,不怕你市政堵不堵。后来它赚够了,再去开了一个新点,把规模放大多少倍,挑一个交通好一点的地方。3、商业停车规范与策略 我们现在大部分项目留的车位不够,根据北京的远期规划,北京的机动车数量是700万辆,我们现在的立交桥就没有办法走了,以后的车怎么办?在郊区是必须有私家车的,没有私家车,你的销售营业额就上不去,我说的必须有私家车停车的是对商业来讲,而不是对客户来讲,客户可以做地铁、公交过去,因为在国外有一个统计,统计之后发现空手坐公交来的这些人,平均人均消费是50美元,开私家车来的,平均人均消费是200美元,是有公交车,但是消费能力是不行的,开车回来的是买一车东西回去。所以虽然有公交,你还要有足够的停车空间,达到国家规范没用,不管是住宅还是商业,国家规范里面没有与时俱进的地方多极了,我们的标准跟欧洲相比正好差十倍,欧洲每十万平米的商业停车数量是45千辆,在中国有一个好处,就是中国都给送货,买大宗商品都给送货,在欧洲一律不送货,所以你要自己租一个大点的车把东西运回去,所以停车场的数量要高一点,但是中国再低也不能低出十倍去。 你可以考虑机械化停车,但是机械化停车将来要改可不行,你要一次性把空间留足了,把出入口留足了,你现在比如数量不够,未来要改造,空间要留出来。4、业态规划策略 前面我说了有11种店铺销售业态,每一种流线都不一样,甚至不同的商家要求也不一样,你在招商期间,比如家乐福要来,后来家乐福不来了,居然之家要来,规范要求都不一样,所以你得根据业态来做规划,业态就需要商家来提供,而商家就得预招商,最好明确了前期谁来管理,你不能做好了酒店再找管理公司,人家来了说这里要改那里要改,而且不同的酒店管理公司,流程和规范要求都不一样。 (PPT)这是重庆一个大的物流港,因为它是批发类的,所以除了正常的卖场以外,对卸货的要求非常高,要有一个平台,旁边要有结算中心、提款机等等。比如有没有餐饮层?里面除了普通的人流、货流、车流以外,还有物流,包括进货还要生熟分开,泔水怎么出去,现在很多的商场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一进地下车库臭得狠,因为泔水也在里面走,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主力店对商业整体效益是双刃剑。 这是我们当时做的北京京粮广场,有了主力店以后,对你的商业不见得是好事,现在很多有名的主力店,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几乎是零租金的,只要来就行。它来它就要最优惠的条件,什么15年免租、15年半租,肯定是来割肉的,要最好的地方,最优惠的条件,对你别的地方还没有责任。 (PPT)像这个就是英国最好的商业,Bluewater,这个项目在城市的环路,整个是一个三角形的平面,把三个主力店分在三个点上,把中间的小的零售商业带活,在每个点中间设了一些吃饭、游乐的设计。它在一个矿坑里面,在高速上就可以看到。四周都是停车场,建筑也做得比较另类。 (PPT)这部分是黄色的,这部分是蓝色的,只有两层非常大,全部都是有自然采光,这是大型Shoppingmall成功的典范,大家如果出国可以看看这个地方。做得非常细,从规范平面到建筑细节。这是中间儿童游乐的部分,这是餐饮的部分。 (PPT)这个就是隆德广场,换了两三个开发商,每换一回找我们做一次方案,最早的时候是招不到商,后来换了大连的开发商,招了三个主力店:家乐福、百安居、翠微大厦。大家三家店都争一个角,最南的一块地,而且都要独立对外开门,如果独立开门对北面的两块地没有什么带动作用,所以这是最大的问题。但是后来我们提了意见以后,他也调整了,看现在的结果还是把家乐福和百安居放在南面,把翠微大厦放在北面,这块改成住宅了,没有实现最早的商业设想。 (PPT)最后是建出来了,因为天通苑人口密度比较大,交通也不是很好,现在是初步成功,但是离真正的理想程度还差一定的距离。 (PPT)这个是大成国际,这个也是招主力店成功了,但是主力店成功了,对它也没带来什么好处,主力店是英国的TSECO,它要一楼的一半和二楼的全部。前面看这个效果图还挺漂亮的,其实全是假的。这个地方是高架桥,根本看不见主力店,这个前面是广场,这个是下去的扶梯,这个地方是停车楼,广场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是我们做,主力店一定做在最顶上或者是地下,现在是一楼一半,二楼全要,自己剩的是四层、五层。这四层、五层都能干嘛用呢?最好的店面都给了人家了,所以一定是超市放在上面,这部分开的都是小店,而且像这种邻着商业街,都是价值最高的地方,应该自己留着做最好的店铺,但是都给了人家,你是招了主力店,但是一点便宜没占着。所以招商没有不成,你招来了以后什么也没有也不成。 商业首层营业额往往可以做到二层的一倍,所以你在首层就要好好利用,但是往往首层有集散功能,比如大家约会,去王府井一楼的店门口等着,人进来以后,找电梯、楼梯、找厕所,一楼解决这个功能损失很多有效面积,而一楼的租金又很贵,所以你怎么样让人在进门之前就把人流疏导好了,楼梯能甩在外面就要甩在外面。 做商业规划比较忌讳走到死胡同里面,店家是不租这种地方的,所以商业必须四周都可以走得通。还有可视的价值,最好是所有的店铺都看得见,因为可视本身是有价值的。比如说你在王府井开一个店铺,你可以卖冰棍、卖报纸,一天的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