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 程 设 计题 目:基于Pro/E风扇设计与运动仿真班级:机械131 姓名: 李光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电风扇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本次设计以台式电风扇为例,来详细讲述Pro/E设计电风扇的全过程。其外型结构较为复杂,如果用传统的CAD绘图软件设计非常困难,Pro/E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Pro/E软件具有很强大的实体造型、曲面造型、虚拟产品装配仿真、工程图生成等功能。本文主要讲述电风扇外形实体建模、电风扇的组件装配、电风扇的叶片的转动仿真。设计综合运用了拉伸、扫描、混合等实体建模的基本方法;曲面修剪、合并、偏移、实体化等复杂的建模方法;装配的的设计方法用到了无连接口的约束和有连接口的约束。在电风扇的建模设计总体上是采用了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在组件在设计过程中也采用了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我们在学习电风扇的建模设计过程中,除了学习建模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学习这种模型设计思想。关键词:电风扇、Pro/E、实体建模、装配、运动仿真AbstractElectric fan is a common household appliances, this design to desktop electric fan, for example, to expound Pro/E design fan process. Its exterior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complex, if use the traditional CAD drawing software design is very difficult, Pro/E can be easy to solve this problem, Pro/E software has very powerful entities modelling, surface modeling, virtual assembling simulation, engineering drawing gener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This article mainly described entity modeling, electric fan shape of component assembly, electric fan blade rotation simulation. Design comprehensive use the tensile, scanning, mixing entity modeling the basic method, Surface trim, merger, offset, substantiate complex modeling method, Assembly design method used with a mouth of nonartesian-artesian constraints and connection mouth constraints. The fan modeling design was generally adopted a bottom upward design methods, in the component in the design process also USES a top-down design method. We are studying the fanner modeling design process, besides study modeling method outside, more important is to learn this model design thought.Keywords: electric fan, Pro/E, entity modeling, assembling, movement simulation一、设计任务电风扇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也是我国最早生产和使用的的家用电器之一。电风扇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叶片高速旋转,从而强制空气流动,改善人与周围空间的热交换条件;它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生活和工作环境,起通风散热、循环空气、防暑降温作用。本次设计任务以台式电风扇为例来详细讲述Pro/E设计风扇的全过程。1.1电风扇的建模设计 电风扇的建模设计总体上来说是使用了有底而上的产品设计方法,设计过程中运用了拉伸、扫描、混合等实体建模的基本方法;曲面修剪、合并、偏移、实体化等复杂的建模方法。我们在学习电风扇建模设计过程中,除了学习建模方法外,更多的是学习这种设计模型的思想。1.2电风扇的装配与机构运动仿真 利用Pro/E装配模块,把电风扇的各个零件装配好,装配的约束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无连接接口约束与有连接接口约束。无连接接口的主要用于一般的装配中,使用这种装配方法装配的零件不具有自由度,零件之间不能做任何相对运动;有连接接口的约束主要是用于解决机构的相对运动。 电风扇的机构仿真主要是模拟电风扇叶片的转动,应该采用有连接接口的约束,电风扇的最终设计结果如图1所示:图1-1 电风扇二、实体建模进入Pro/Engineer系统后,首先在标准工具列点选(新建文档)建立一个文档,接着点选零件模块并输入新建文件名Fan-1,之后点选确定按钮,进入实体建模环境。注:在绘制其他零件时,新建零件文档与此操作基本一致,只是文件名不同,以后不再复述。2.1电风扇前盖设计 电风扇前盖设计运用到旋转、拉伸、扫描、阵列、倒圆角等基本的建模设计思想创建实体特征: 进入拉伸实体操作命令绘制前盖骨架(图2-1)所示,最后生成实体(图2-2)所示: 图2-1 前盖骨架草绘图 图2-2 拉伸后实体图 在【插入】菜单中依次选取【扫描】/【伸出项】选项,选取草绘轨迹(图2-3),最后生成扫描实体特征如图2-4所示: 图2-3伸出项草绘图 图2-4扫描后生成实体图创建阵列复制特征: 在模型树上选择上一步创建的【伸出项】特征,然后单击【阵列】按钮,系统将打开阵列设计图板,然后再图板上填上“7.5”阵列的间隔角度值,并输入圆形阵列个数为“48”最后创建的阵列特征如图2-5所示,最后在用旋转命令完成边沿设计,最后在边沿做【倒圆角】(R=1)特征,完成风扇前盖实体如图2-6所示: 图2-5伸出项阵列后图 图2-6风扇前盖实体图2.2电风扇叶片设计电风扇叶片的设计主要是针对曲面的操作,电风扇叶片中间的部分可以采用旋转曲面的特征来完成,叶片主要是用曲面拉伸来完成,其曲面拉伸草绘图如图2-7所示,然后对曲面进行拉伸、偏移、合并、阵列、实体化等一系列操作,便可完成叶片操作,叶片实体图如图2-8所示: 图2-7 叶片拉伸草绘图 图2-8 电风扇叶片实体图2.3电风扇后盖设计电风扇后盖设计中主要是运用旋转、拉伸、扫描、倒圆角等特征操作创建后盖实体模型。首先在【零件】中创建旋转实体,草绘尺寸图如图2-9所示,然后再用【扫描】/【伸出项】命令创建支架,并采用【圆形阵列】输入阵列角度为“60”完成后盖实体并在中心作出盲孔。如图2-11所示: 图2-9 旋转草绘尺寸图图2-10 扫描支架草绘尺寸图 图2-11 后盖实体图2.4电风扇本体设计电风扇本体设计中主要运用到拉伸、旋转、倒圆角等特征命令操作创建本体实体模型。首先在零件中点选【拉伸】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出本体草图如图2-12所示,拉伸厚度为3,完成本体中间部分实体,并在其中心拉伸出直径为1.5的柱体。经【倒圆角】操作后,选用【拉伸】命令创建支架实体,并把支架采用【圆形阵列】出6个支架,阵列角度为“60”.然后采用【旋转】命令创建本体外廓。并在外廓上继续旋转出一个连接体,并把连接体采用【镜像】命令使其对称布置。最终得到电风扇本体实体图如图2-13所示: 图2-12 本体草绘尺寸图 图2-13 风扇本体效果图2.5电风扇底座设计电风扇底座设计中用到扫描混合、旋转、拉伸、倒圆角等特征命令操作来创建电风扇底座实体模型。首先,在【插入】/【扫描混合】命令来创建支架体轮廓,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出【扫描混合】的轨迹尺寸图如图2-14所示;然后选取3个界面绘制其轮廓形状完成【扫描混合】命令。在以有的实体端部平面选取一半平面进行【旋转】完成其端部实体如图2-15所示。 图2-14 底座支架体草绘尺寸图 图2-15 底座支架体实体图其次,用【拉伸】命令创建底座支座实体;选取FRONT平面,绘制支座草图如图2-16所示,对其进行拉伸,选择两面拉伸高度为20,并进行【倒圆角】操作完成底座实体。最后,使用【旋转】、【镜像】命令完成两个端耳;在FRONT平面作为绘图平面,进入草绘模式,绘制端耳的草图,使用旋转命令完成实体,并点选已完成的实体选择TOP平面作为镜像平面完成对称的端耳实体。电风扇底座实体图如图2-17所示: 图2-16 底座支座草绘尺寸图 图2-17电风扇底座最实体图三、电风扇的装配设计设计思路:电风扇的装配设计综合运用到了无连接接口约束和有连接接口约束两种装配设计方法。其中要保证电风扇叶片有一个旋转自由度,故电风扇叶片在进行时必须使用有连接接口的约束(销钉连接),而其它部件装配好后需要完全约,故装配时采用无连接接口约束,电风扇的最终装配结果如图3-1所示: 图3-1 装配效果图3.1在默认的位置装配电风扇后盖 在文件菜单中打开【新建】对话框,在【类型】选项中选取【组件】选项,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组件的名称“asm-fan”。按确认进入设计环境。添加文件“Fan-1”在系统点击【放置】在点默认缺省位置 按钮使其坐标系与组件坐标系重合,电风扇后盖装配完毕。3.2电风扇后盖与本体的组合继续添加文件“Fan-2”,在系统打开的装配设计图标板单击【放置】按钮;首先用鼠标左键选取电风扇后盖欲与本体贴合的表面,接着选取电风扇本体欲与前盖的贴合的面试其两面【匹配】/【重合】。然后在选取两者中心线【对其】/【重合】。完成电风扇后盖与本体的组合如图3-2所示: 图3-2风扇后盖与本体的组合图 图3-3电风扇叶片与本体的组合图3.3电风扇本体与叶片的组合继续添加文件“Fan-3”,在系统打开的装配设计图标板单击【连接】按钮,选用【销钉连接】约束条件;首先用鼠标左键选取电风扇本体欲与叶片贴合的表面,接着选取电风扇叶片欲与本体的贴合的面试其两面【匹配】/【重合】。然后在选取两者中心线【对齐】/【重合】。完成电风扇叶片与本体的组合如图3-3所示:3.4电风扇本体与前盖的组合继续添加文件“Fan-4”,在系统打开的装配设计图标板单击【连接】按钮,选用【刚性连接】;首先用鼠标左键选取电风扇前盖欲与本体贴合的表面,接着选取电风扇本体欲与前盖的两者中心线【对齐】/【重合】,再选取电风扇本体欲与前盖的贴合的面试其两面【匹配】/【重合】。然后完成电风扇前盖与本体的组合如图3-4所示:图3-4风扇前盖与本体组合图 图3-5风扇底座与本体组合图3.5电风扇本体与底座的组合继续添加文件“Fan-5”,在系统打开的装配设计图标板单击【连接】按钮,选用【销钉连接】约束条件;首先用鼠标左键选取电风扇本体连接体的欲与底座端耳贴合的表面,接着选取电风扇叶片欲与本体的贴合的面试其两面【匹配】/【重合】。然后在选取两者中心线【平移】/【0.08】。完成电风扇底座与本体的组合如图3-5所示:到此,电风扇已经组装完成。四、电风扇的运动仿真设计在风扇机构仿真的设计中,主要模拟电风扇叶片的转动,并对电风扇的叶片进行相关的运动分析,电风扇的机构仿真的设计过程如下:4.1定义伺服电动机在已装配好的组件中,在菜单命令中点选【应用程序】主菜单中选取【机构】选项,进入机械仿真界面,单击 【定义伺服电动机】,点击【新建】命令,在【从动图元】选项组中选择【连接轴】选项,然后选取叶片的中心轴作为连接轴如图4-1所示,在【伺服电动机定义】对话框中打开【轮廓】选项卡,对其设置如图4-2所示,电风扇叶片的转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变化曲线如图4-3所示: 图4-1 图4-2 图4-34.2创建运行分析单击 (运行分析)按钮,点击【新建】按钮,进入【分析定义】对话框,输入名称“fan”,【类型】选择【运动学】;开始时间定义为10,帧频为100,最小间隔0.01,初始位置为当前,点击【运行】;设置参数如图4-4所示: 图4-44.3回放结果并制作媒体播放文件(1)单击 (回访以前的运动分析)按钮,系统弹出如图4-5所示的【回放】对话框,单击其中的 按钮,打开如图4-6所示的【动画】对话框。(2) 单击 (播放)按钮观察结果:单击 (停止)按钮结束仿真运动;单击【捕获】按钮,如图4-7打开【捕获】对话框,单击其中的【浏览】按钮,弹出【保存副本】对话框,在此选择文件的保存路径,并选择保存格式与填写文件名称。完成后单击【捕获】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开始媒体播放文件的制作。制作完毕后点击播放。 图4-5 图4-6 图4-7五、结束语在这次二十几天的课程设计中,通过对电风扇建模的设计,我对Pro/E三维实体建模、曲面的构造、零件设计、装配以及机构的运动仿真设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创建模型时,采用叠加的方式在模型上依次添加新的特征。由于组成的模型特征的各个特征即相互独立有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修改时,只需要对不满意的细节所在的特征进行修改,在不违背特定的特征之间的关系前提下,再生模型机可获得理想的设计结果。运动分析的定义 在满足伺服电动机轮廓和接头连接、凸轮从动机构、槽从动机构或齿轮副连接的要求的情况下,模拟机构的运动。运动分析不考虑受力,它模拟除质量和力之外的运动的所有方面。因此,运动分析不能使用执行电动机,也不必为机构指定质量属性。运动分析忽略模型中的所有动态图元,如弹簧、阻尼器、重力、力/力矩以及执行电动机等,所有动态图元都不影响运动分析结果。如果伺服电动机具有不连续轮廓,在运行运动分析前软件会尝试使其轮廓连续,如果不能使其轮廓连续,则此伺服电机将不能用于分析。 使用运动分析可获得以下信息: 几何图元和连接的位置、速度以及加速度元件间的干涉机构运动的轨迹曲线作为 Pro/ENGINEER 零件捕获机构运动的运动包络。它与运动分析类似,所有适用于运动分析的要求及设定,都可用于重复组件分析,所有不适于运动分析的因素,也都不适用于重复组件分析。重复组件分析的输出结果比运动分析少,不能分析速度、加速度,不能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制地毯挡车工操作能力测试考核试卷含答案
- 汽轮机转子装配调试工安全知识竞赛测试考核试卷含答案
- 高校新生安全教育题库及答案解析
- 快递信息处理员道德考核试卷含答案
- 过滤器组合钳工安全应急竞赛考核试卷含答案
- 假肢装配工岗前技能考核试卷含答案
- 汽车车身涂装修复工操作能力强化考核试卷含答案
- 硝基苯装置操作工岗前岗后考核试卷含答案
- 电梯机械装配工班组安全竞赛考核试卷含答案
- 网版制版员安全意识强化竞赛考核试卷含答案
- 湖北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26-23C)英语+答案
- 地库墙面腻子施工方案设计
- 2025年秋新人教版物理9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高频话题08跨文化交际类(读后续写讲义)(原卷版)
- 住院患者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
-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1课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
-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 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卫生监督及法律法规-培训课件
- 学校班长培训课件
- lng应急预案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