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起承转合的魅力 登高.doc_第1页
文学评论———起承转合的魅力 登高.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高的起承转合古诗多为格律诗,在格律诗中:起,即开始;承,即承上;转,即转折;合,即收合。这些是诗歌在结构上的规律。起承转合这个说法,起于元代。在元代之前,即使是诗赋创作极为繁荣的盛唐时期也没有一定的规律。然而,当我们研究古诗词便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诗词都遵循着起,承,转,合这一规律。而起承转合并不只适用于诗词的结构,也同样适用于古诗的情感表达。比如杜甫的登高一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诗杜甫写于大历二年,全诗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在外,年老体弱,孤苦无依的复杂情感。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八句,句句押韵。当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又趁势而起。杜甫本依托于严武幕府,可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本已经营五年的草堂,出发南下。可中途病魔缠身,耽搁了好几个月。在夔州,杜甫的生活依然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这首诗就是这位五六十岁的老人,在极其困窘的情况下写下的。那天,他登上高台,向远处眺望,萧瑟的秋水江景令其百感交集,引发了他对坎坷际遇的无限感慨。一字一句中,无不透露着一位孤苦老人的万千悲哀。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登高的见闻。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声声凄凉悲怆,清清河洲白白沙岸,几只鸥鹭低空飞回。落叶飘飘无边无际,纷纷层层飘洒而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巨浪滚滚奔腾而来。诗人诗起秋风,风急天高,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强烈的碰撞表现了诗人内心激荡澎湃的情感。渚清沙白,淡淡静谧中衬托了上句的豪壮气魄。一动一静,于动静之间表现出江景的水天一体。、接下来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百年来被广为传颂的一句。无边落木的萧索,滚滚长江的磅礴,又是在这一张一弛的平衡间,诗人倾泻着自己万千的豪情。不仅承接了上句的豪迈气魄,而且将诗人的情感继续上升了一个层次。全诗最有意境的便是 “不尽长江滚滚来”与“万里悲秋常作客”之间的奇妙转折。滚滚而来的江水仿佛包容着天地万象,而万里悲秋又有着自己喷薄而出的气魄。将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愁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方式由描写转向议论。这一收一放,将天地万象尽收于胸,抒发了诗人思乡,悲秋的无奈之情。多病之躯更是让诗人倍感凄凉,孤身在外,有家难回,所见之景又尽属凄凉,可想诗人内心的伤痛悲哀了。最后一句,也是本诗的“合”。此句高度概括,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尽苦恨。诗人长年客居他乡,心中愁闷,郁结难抒。本想登高消愁,却看见这满目秋色荒凉之景,更是愁苦,借酒浇愁。却又因为年迈体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