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岳麓书院建筑的文化意向研究.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岳麓书院建筑的文化意向研究.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岳麓书院建筑的文化意向研究.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岳麓书院建筑的文化意向研究.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岳麓书院建筑的文化意向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岳麓书院建筑的文化意向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 i l l llii eie i ii ii i iiiii 17 4 6 0 0 1 ad i s s e r t a t i o ns u b m i t t e dt og u a n g d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 t e c h n o l o g yf o rt h ed e g r e eo f m a s t e ro fa r t s a s t u d yo nt h ec u l t u r a li n t e n t i o no ft h e y u e l u a c a d e m y s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c a n d i d a t e :s u ns h u a n g y i n g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h u a n gh u a m i n g m a y 2 0 1 0 f a c u l t yo fa r ta n dd e s i g n g u a n g d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t e c h n o l o g y g u a n g z h o u ,g u a n g d o n g ,p r c h i n a ,5 1 0 0 9 0 摘要 书院是古代的教育机构,它集教书、藏书、读书、校书、著书等功能为一体, 在教育史上起到了文化累计、创造与传播文化等作用。书院学生以自学为主,注 重读书与自身修养,师生共处。书院学生在名师指导下潜心研究学术,成为在政 治、教育历史上的有作为的人才,促进了书院教育的兴盛,在中国文化史和教育 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书院建筑与其他宫殿、寺院、坛庙、陵墓和园林不同, 它是书院文化的一个载体。书院建筑具有教学、祭祀、藏书“三大事业”的完整 规制,平面布局有“礼制 特征,并在选址和风景环境的经营中追求“天人合一 的理想境界。 岳麓书院是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也是现今保留最完整的书院,具有极大的研 究价值。岳麓书院建筑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湖南社会、经济、 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本文在中国古代教育背景下,探讨 了湖湘文化缘起、发展和流变。以现存实例为基础,分析岳麓书院对湖湘文化的 形成、发展和传播产生的重大影响,明晰其在传承湖湘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同时,通过考察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与形式,庭园空间形态、装饰艺术,从 地域特征、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三个要素,对其的深刻内涵做进一步的阐析。与 岭南陈家祠建筑艺术特色比较,研究它们之间的文化、地域性特征,以及庭院空 间、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的差异性,补充和完善岳麓书院的建筑文化资料。 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书院的功能、选址、空间、装饰等方面探讨了岳麓书院 建筑的文化意向。岳麓书院初建于唐末五代,经历了各个朝代。在选址与环境布 局上,择胜而处的选址与园林环境布局,体现出了书院这一文人建筑的特点。建 筑布局上,“前卑后尊 、“左庙右学 可以看出有明显的“礼制 特征。祭祀方 面主要祭祀孔子和名贤先圣官。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上,岳麓书院建筑表现为朴 实典雅、无太多装饰,受湖南民俗和地域风格影响。 最后,通过岳麓书院建筑与现代学校建筑的比较研究,探讨现代校园建筑设 计的发展趋势,提出依据学校自身的优势、历史,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特 征等,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建筑,并赋予其精神的意蕴。 本文在大量阅读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岳麓书院的建筑与文化进 i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行了纵向与横向研究,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 1 ) 通过对湖湘文化的历史、成因及现状的研究,探讨岳麓书院在湖湘文化中 的作用和地位,从多视角重新定义湖湘文化的内涵。 ( 2 ) 通过对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与形式,庭园空间、整体布局、装饰艺术与 自然环境的研究,探讨岳麓书院建筑的文化意向,并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为 现代校园或学院的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提供理论研究的基础和设计实践的指 引。 关键词:湖湘文化;岳麓书院;文化意向;现代校园;建筑设计 u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a c a d e m y i sa l le d u c a t i o n a li n s t i t u t i o ni n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t i m e s ,w h i c hf u n c t i o n s a sap l a c eo ft e a c h i n g ,b o o k - c o l l e c t i n g ,r e a d i n g ,p r o o f r e a d i n g ,w r i t i n g ,e t c i tp l a y sa r o l eo fc u l t u r a la c c u m u l a t i n ga n ds p r e a d i n gi n t h eh i s t o r yo fe d u c a t i o n s t u d e n t si n t h e a c a d e m i e sm a i n l ys t u d i e db yt h e m s e l v e s ,a n da t t a c h e di m p o r t a n c et or e a d i n ga sw e l l a sc u l t i v a t i n gt h e i rm o r a lc h a r a c t e r s w i t ht h eg u i d a n c eo ff a m o u ss u p e r v i s o r s ,t h e s e s t u d e n t sa p p l i e dt h e m s e l v e st oa c a d e m i cr e s e a r c h e sw i t hg r e a t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a n d g r e wu pt ob ep r o m i s i n gp e r s o n si nt h ef i e l d so fp o l i t i c sa n de d u c a t i o n , w h i c h , a sa r e t u r n , p r o m o t e dt h ea c a d e m i ce d u c a t i o nw i t hac r u c i a lr o l ei n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a la n d e d u c a t i o n a lh i s t o r i e s 1 1 l e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s t y l eo fa n c i e n ta c a d e m i e si sd i f f e r e n tf r o m o t h e ra r c h i t e c t u r e ss u c ha sp a l a c e s ,t e m p l e s ,m a u s o l e u m sa n dg a r d e n s ,s i n c ei ti sa c a r d e r o fc u l t u r e so fa c a d e m i e s n l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o fa c a d e m i e s p o s s e s s e s 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p l a n n i n go ft h r e et h i n g s 一t e a c h i n g ,s a c r i f i c i n gt og o d so ra n c e s t o r s , a n db o o kc o l l e c t i n g ,a n di t sl a y o u ti s 谢ma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e t i q u e t t e b e s i d e s ,t h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o fa c a d e m yh a sb e e ni np u r s u i to ft h eh a r m o n yb e t w e e nh u m a na n dt h e n a t u r ew h i l es e l e c t i n ga p l a c et ob u i l da n dp l a n n i n gi t ss u r r o u n d i n g s y u e l ua c a d e m yi so n eo ft h ef o u rf a m o u sa c a d e m i e si na n c i e n tc h i n a , a sw e l la s t h eb e s tp r e s e r v e da c a d e m yn o w a d a y s ,w h i c h , t h e r e f o r e ,i so fg r e a tr e s e a r c hv a l u e n l ec u l t u r eo ft h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o ft h ey u e l ua c a d e m yi sa ne s s e n t i a lp a r to fh u n a n c u l t u r e ,a n di ti sc l o s e l yb o u n du p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u n a n ss o c i e t y , e c o n o m y a n dc u l t u r e ,w h i c he x h i b i t sad i s t i n c t i v el o c a ls t y l e 1 1 l i st h e s i si n t e n d st oe x p l o r et h e s o u r c e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u n a nc u l t u r ei n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 e d u c m i o n o nt h eb a s i so fp r e s e r v e de x a m p l e s ,a na n a l y s i so ft h ei n f l u e n c er e s u l t e d f r o m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s p r e a d i n go fh u n a nc u l t u r e ,a n dat a s ko f c l a r i f y i n gt h er o l eo fy u e l ua c a d e m yd e s c e n d i n gf r o mh u n a nc u l t u r e m e a n w h i l e ,t h r o u g hat h o r o u g h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t h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s t y l e sa n d f o r m s ,s p a t i a ll a y o u t so fi t sc o u r t y a r d s ,t h ea r t so fd e c o r a t i o n , t h r e ek e ye l e m e n t sh a v e b e e ns t a t e d ,i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r e g i o n , c u l t u r ea n dt h et i m e s b yac o m p a r i s o nw i t l l m s p a t i a ll a y o u to fi t sc o u r t y a r d s ,t h ea r t so fd e c o r a t i o n , t h ec u l t u r a li n t e n t i o no ft h e y u e l ua c a d e m y sa r c h i t e c t u r eh a sb e e ns t a t e d i ta l s op r o v i d e s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a n d g u i d e st h ed e s i g np r a c t i c e sf o rl a n d s c a p ed e s i g na n di n t e r i o rd e s i g no fm o d e m c a m p u s k e y w o r d s :h u n a nc u l t u r e ,y u e l ua c a d e m y , c u l t u r a li n t e n t i o n , m o d e mc a m p u s ,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d e s i g n i v 目录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i 目录v c o n l e n t s v i 第一章绪论1 1 1 研究背景和意义l 1 1 1 湖湘文化的界定1 1 1 2 湖湘建筑风格1 1 1 3 书院3 1 1 4 岳麓书院4 1 1 5 研究意义5 1 2 研究现状5 1 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7 1 3 1 研究目标7 1 3 2 研究内容7 1 3 3 研究方法7 第二章湖湘文化的历史及成因9 2 1 文化概念9 2 2 湖湘文化的历史1 0 2 3 湖湘文化的成因一地域性儒学的兴起1 l 第三章岳麓书院与岭南陈家祠的建筑艺术特色1 3 3 1 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与形式1 3 3 2 岳麓书院的庭园空间形态1 4 3 2 1 空间布局1 5 v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2 3 功能布局1 6 3 3 岭南陈家祠的建筑空间形态2 5 3 3 1 岭南文化与岭南建筑2 5 3 3 2 陈家祠的空间布局2 7 3 4 岳麓书院与岭南陈家祠的建筑特征2 9 3 4 1 地域特征2 9 3 4 2 文化特征3 0 3 5 岳麓书院与陈家祠的建筑装饰3 l 3 5 1 岳麓书院的建筑装饰3 1 3 5 2 陈家祠的建筑装饰。3 3 第四章岳麓书院建筑的文化意向。3 5 4 1 传播儒学文化3 5 4 2 选址的文化意向3 5 4 3 空间的文化意向3 6 4 4 装饰的文化意向3 7 第五章从岳麓书院建筑看现代学校建筑设计趋势3 9 5 1 岳麓书院建筑与现代学校建筑的比较3 9 5 1 1 御书楼和图书馆3 9 5 1 2 讲堂和教室4 0 5 1 3 祠堂和名人纪念馆、雕像。4 1 5 1 4 景观园林和现代校园环境景观4 2 5 2 现代学校建筑设计趋势4 3 5 2 1 更多地融入传统地方建筑特色4 3 5 2 2 更加地注重人性化环境景观建设4 4 5 3 3 更多地注重建筑历史与文化的传承4 5 5 3 4 更少地强调建筑装饰而追求简洁朴实4 6 总结与展望4 8 1 总结4 8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 独创性声明 致谢 附录 v h c h a p t e r 2 t h eh i s t o r ya n dt h eo r i g i no fh u n a nc u l t u r e 9 2 1t h ec o n c e p to fc u l t u r e 9 2 2t h eh i s t o r yo fh u n a nc u l t u r e 10 2 3t h eo r i g i no f h u n a nc u l t u r e t h er i s eo f r e g i o n a lc o n f u c i a n i s m l l c h a p t e r3 t h e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a r t so fy u e l ua c a d e m ya n dl i n g n a nc h e na n c e s t r a l t e m p l e 13 :;1t h e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s t y l e sa n df o r m so f y u e l ua c a d e m y 1 3 3 2t h es p a t i a lf o r mo f t h ec o u r t y a r d so f y u e l ua c a d e m y 1 4 t i c o n t e n t s 3 2 1s p a t i a ll a y o u t 1 5 3 2 3f u n c t i o n a ll a y o u t 1 6 3 3s p a t i a lf o r m so fl i n g n a nc h e na n c e s 仃a lt e m p l e sa r c h i t e c t u r e s 2 5 3 3 1l i n g n a nc u l t u r ea n dl i n g n a na r c h i t e c t u r e 2 5 3 3 2c h e l a ss p a t i a ll a y o u t 2 7 3 4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y u e l ua c a d e m ya n dl i n g n a nc h e r ta n c e s t r a l t e m p l e 2 9 3 4 1r e g i o n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2 9 3 4 2c u l t u r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3 0 3 5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d e c o r a t i o n so f y u e l u a c a d e m ya n dc h e n a n c e s t r a lt e m p l e 3 1 3 5 1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d e c o r a t i o n so f y u e l ua c a d e m y 31 3 5 2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d e c o r a t i o n so f c h e na n c e s 仃a lt e m p l e 3 3 c h a p t e r4 c u l t u r a li n t e n t i o n so f y u e l ua c a d e m y sa r c h i t e c t u r e 3 5 4 1t h es p r e a do fc o n f u c i a n i s m 3 5 4 2c u l t u r a li n t e n t i o n so f b u i l d i n g - p l a c es e l e c t i o n 3 5 4 3c u l t u r a li n t e n t i o n so fs p a c e 3 6 4 4c u l t u r a li n t e n t i o n so fd e c o r a t i o n 3 7 c h a p t e r5 t h et r e n d so ft h e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d e s i g ni nm o d e m c a m p u si n t h ev i e wo f y u e l ua c a d e m y sa r c h i t e c t u r e 3 9 5 1a 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y u e l u a c a d e m ya n da r c h i t e c t u r ei nm o d e mc a m p u s 3 9 5 1 1y u s h ub u i l d i n ga n dl i b r a r y 3 9 5 1 2l e c t u r er o o ma n dc l a s s r o o m 4 0 5 1 3a n c e s t r a lh a l l ,t h eh a l lo f f a m ea n ds t a t u e 4 1 5 1 4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dl a n d s c a p eo f m o d e mc a m p u s 4 2 5 2t h ed e s i g nt r e n d s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ei nm o d e mc a m p u s 4 3 5 2 1m o r ei n v o l v e dw i m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l yl o c a la r c h i t e c t u r e 4 3 5 2 2m o r ei n v o l v e d 、杭t l lp e r s o n a l i z e dl a n d s c a p ed e s i g n 4 4 5 3 3m o r ei n v o l v e d 、析t l l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h i s t o r ya n d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 4 5 5 3 4l e s se m p h a s i so na r c h i t e c t u r ed e c o r a t i o n s 4 6 t ) (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 u m m a r ya n dp r o s p e c t s 4 8 1 s u m m a r y 4 8 2 p r o s p e c t s 4 8 b i b l i o g r a p h y 5 0 p a p e r sp u b l i s h e d 5 2 o r i g i n a lc r e a t i o na n n o u n c e m e n t 5 3 a c k n o w l e d g e m e n t s 5 4 a p p e n d i x 5 5 x 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各种因素发生了重要 变化,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我们称之为湖湘文化。显然, 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 源头之一。湖湘文化它有两种精神:一是原道,一是崇学。原道就是探索大本大 原,而崇学则是重视教育。这两种精神在历史上一直贯穿于湖湘文化。 1 1 2 湖湘建筑风格 湖南传统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大宅院一般以正屋为主体,中轴对称,其他 房间均衡展开,空间内部又有大大小小的小庭院,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建筑院宅。 院落建筑格局多以中为尊,东为贵,西次之,后为卑。湖南因雨水多,风小,屋 顶瓦片轻,当是散热快,所以瓦坯不厚。而湖南的建筑装饰,多喜用精致的木雕、 石刻和拥有文人气息的壁画和题壁书法,湖南古民居传达了当地民居的艺术情 怀。( 图1 1 ,图1 2 ) 图1 - 2 湖南古建筑长沙天心阁 f i g1 - 2t i a a x i nt o w e r , a na n c i e n tb u i l d i n gi nc h a n g s h a , h u n a n 2 第一章绪论 1 1 3 书院 书院,是我国古代的教育机构,与官学并行,相对独立,具有社会办学的性 质。它起源于藏书和私人读书、授徒。始于唐,盛于宋,发展至清代数量之多, 分布之广,大大超过并已取代学官,成为主要教育组织,直至清末行“新政, 诏改书院为学堂始废。书院其主要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授徒性质的书院, 为大量普遍的类型;另一类是祭祀纪念性质的书院,专为纪念地方名人而建,为 数较少,多就其活动原址修建,作为纪念。阻书院建筑大多都是一组庞大、严谨、 规整的建筑群,因重视地理位址的利用,喜依山而建,前卑而后高,层楼累榭。 再加以庭院绿化,树木遮掩,以及亭和楼阁点缀,山墙连绵起伏,飞檐翘角,构 成书院的生活景象,与自然景色进行结合。不像学宫选取于闹市之中,也不同于 佛寺道观藏在深山之中。书院建筑喜欢以山水环绕的环境,清秀宁静之地为理想 选址。在布局方面还是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以中轴线对称,多重院落天井 组合,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形式展开设计。书院建筑虽然封闭,而环境的开拓则 十分开敞,两者相互结合,构成之联系,反映了书院教育的特点。例如,澎湖古 建筑文石书院,可从平面图看出古时书院布局特点。( 图卜3 ) 在宋代,书院文化已经达到 鼎盛时期,宋代的四大书院分别 为,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 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省登封 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书善 二 院。在建筑方面,河南省登封嵩 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背靠峻 极峰,面对双溪河。它在古代是 一个由主体院落和周围多个单体 建筑群组合而成。河南商丘的应 图1 3 澎湖古建筑文石书院平面图 天书院,现只存有大成殿、明伦 f i g 1 3p 1 a i l 。fw | e n s l l i a c a d e m yi i l 堂、月芽池等建筑。原大成殿内 p e n g h u 立有孔子和其弟子的牌位,是祭 3 筑。江 殿、御 比比皆 f i g1 - 4b a i l u d o n ga c a d e m yi nl u s h a nm o u n t a i n , j i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 1 1 4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创办于唐末五代,经历了各 个朝代。岳麓书院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书 院之一,岳麓书院被尊为“天下第一书 院”、“天下四大书院之首 ,也是中国历 史上规模最大,一直延续完整的教育机 构。提到岳麓书院就会想到最有名的对 联,“唯楚有才,于斯为盛”。( 图卜5 ) 自唐末五代以来,千年办学不辍,对于 湖湘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产生了重 大的影响。在选址方面,岳麓书院位于 长沙市,以风景名胜“天下南岳 为依 4 图1 - 5 湖南岳麓书院大门 f i gl - 5t h ed o o ro fy u c l ua c a d e m y i nh u n a n 第一章绪论 托,选择岳麓山的景观环境作为书院的院址,既是读书养性的场所,又是极具特 色的风景园林。书院现今占地2 1 0 0 0 平方,建筑面积达7 5 0 4 平方,现存的建筑 大约也只有鼎盛时期的一半。其中建筑大部分大都是明清修建的遗物,完好的展 示了当时的书院古建筑,突出地反映了书院的建筑特色。 1 1 5 研究意义 “地方建筑偏重于建筑所在的领域及整体环境,偏重于建筑所在的某一范 围内的地理环境,偏重于建筑所在的大文化环境。地域建筑在现代越来越被关注, 受到学者的重视。 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中,建筑 因环境、文化差异有了变化。岳麓书院建于唐末五代,但现今保留的都是明清的 建筑,通过对岳麓书院建筑的文化意向研究: ( 1 ) 可以分析出岳麓书院建筑风格的特点与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建筑装饰意 味,从而更好的了解湖湘书院庭园建筑,为开展湖湘文化的历史研究提供理论的 依据。 ( 2 ) 从建筑文化这个视点研究岳麓书院,可以从多角度探析地域的文化与环 境,为现在的学校或学院的建筑及环境设计提供实践的经验。 1 2 研究现状 近年来,地域建筑的研究开始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探索中国传统建筑的空 间及形式设计,并结合现代技术与材料在建筑设计中加以运用,是当代建筑设计 的一个发展趋势。例如,杨豪中在瑞典与挪威的地域性建筑书中,探讨了瑞 典与挪威多元化时期地域性建筑的思想来源、表现手法、特征。吴良镛先生在广 义建筑学一书中,将地域建筑概念引入当代建筑设计,并对地方论进行了论述。 研究湖湘文化的论著有近代湖湘文化概论( 郑焱,长沙:湖南师大出版 社,2 0 0 8 ) ,书中对湖湘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变迁作了详细介绍。其他研究湖湘文 化的论著还有:湖湘文化通论( 聂荣华、万里,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 0 0 5 ) , 湖湘文化大观( 王驰,刘鸣泰,刘克利,长沙:岳麓书社,2 0 0 3 ) 等。 5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湖南属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气候温和湿润。杨慎初在湖南传统建筑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 9 9 3 ) 著作中,从民居的结构、构造与材料工艺等方面 研究了湖南民居的建造技术,指出湖南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是与其所处的地理环 境、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等因素相关的。湖 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技术结合建筑装饰,特色鲜明,技术较高,体现了中国传统民 居建筑的许多特点。 书院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一个部分,多为一组庞大严谨规整的建筑群, 选址大都选择在交通方便的城郊风景优美的地方。宋代最著名的有四大书院: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中国书院揽胜中国书院文化丛书( 邓洪波,彭爱 学等,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 一书详细介绍了河北省、山西省等全国 各省市书院主要风景景点。杨慎初等编著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建筑 艺术全集书院建筑详细的介绍了中国各地的书院建筑,提到书院建筑受 社会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结合各地的建筑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 的建筑体系。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麓山东临湘川,西旁原隰,息心之示,多所 萃焉。 岳麓书院被尊为“四大书院 之一,首创学院时,选址于南岳尾峰岳麓 山。湖南大学校史( 邓洪波等,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 9 9 6 ) 中对岳麓书院 的文化历史与建筑重建进行了详细的记述。杨慎初的岳麓书院建筑与文化通 过岳麓书院建筑与文化的研究与剖析,对岳麓书院的建筑特色做了具体分析。山 间庭园:中国文化岳麓书院( 江堤,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 0 0 3 ) 介绍了 这座千年庭院的景物、建筑、名人居舍、文化传播、名碑秀木等。 在上述文献资料中,更多的是研究岳麓书院的文化,但把书院建筑设计与湖 湘文化相结合的深度研究比较少。全面系统的研究岳麓书院的环境、建筑风格与 建筑装饰等,来分析湖湘书院庭园建筑风格的专题并不太全面。所以,从岳麓书 院建筑的文化意向研究出发,对岳麓书院的建筑发展与湖湘文化的历史、成因进 行探索,对岳麓书院的庭园空间、整体布局、装饰艺术与自然环境等全面分析, 将为现代学校或学院的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提供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实践的指导。 6 1 3 3 研究方法 ( 1 )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大量的论著、期刊文章的阅读,并参考岳麓书院的 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在已有的对岳麓书院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 合,并寻找新的突破点。 ( 2 ) 实地调研法i 对岳麓书院、陈家祠等书院进行实地调研,收集资料,作 为研究参照物。同时,通过拍照、绘图等工作,从建筑风格与形式,庭园空间、 7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书院,并结合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去了解 物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岳麓书院 8 第二章湖湘文化的历史及成因 第二章湖湘文化的历史及成因 湖湘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追溯历史可以到炎帝神农氏、楚文化。湖湘文化 的源头“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也 是来自于炎帝身上的精神。湖湘文化的形成及主要特点:一是地形原因,湖南多 丘陵,特殊复杂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很多文化思想的冲突,也培养了湖南人坚强不 屈的奋斗精神。二是经历了宋、元、明、清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从而组合构成 了一些新的文化形态。三是实事求是和求知的精神。从屈原的离骚到曾国藩 的笃实学风,再到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这些都融入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之中, 让湖湘文化大放光彩。 2 1 文化概念 一个群体( 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 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 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以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 来的一切活动,就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人文,是人的本质,它的作用就是发现 价值和创造价值。文化是在人类历史中积淀的,是人们的生活需求,理想和愿望, 构成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人们认识自己,认识身边的大自然,是人们精神的一 种寄托。胡适认为:“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梁漱溟说:“( 文化是) 吾人生活所依靠的一切,“文化是生活的样法 。毛泽东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 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英国文化地理学家迈克克朗认为, “文化就是赋予生活以意义的事物 。每种学科提出对文化的见解都有所不同, 但可以认同的是文化的核心就是思想和理论。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 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文化的范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物质和精神 范畴,物质范畴指人类物质生活,精神范畴指人类精神生活。依据文化的范 畴和结构可以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概念是指文化是在社 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狭义的概念是指文化是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行为 9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 总体来说,文化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 种历史现象。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 8 7 1 年出版的原始文化 一书中提出过:“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和习惯。 【3 】后来美国的一些社会学家对这 一定义进行了修补,补充了“文化的实物现象,将其修正为:“文化是复合 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从社会上 学得到的能力和习惯。”【4 】 2 2 湖湘文化的历史 根据湖南考古资料和先秦文献中的许多史实记载,湖湘文化最早就与炎黄 鬻轳咿槲w 鬻 :r 氏震 , 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有渊源。虽历史久 7 一。:孑 帝灸 远,但是历史记载中,炎帝一直在湖南湘南 i 地区教当地百姓耕地和种植水稻,还有因炎 帝“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是茶陵 ,更加 奠定了其史实的地位。( 图2 1 ) 早在公元 t , 9 7 6 年宋太祖就“立庙陵前 ,1 3 7 1 年明洪 、 武帝又“考君陵墓在此 ,到清乾隆年间祭 ;道旁刻下“邑有圣陵”的石刻,而19 9 3 年 强 国家主席江泽民又亲笔题写了“炎帝陵 , 图2 - 1 神农氏画像 这些依据都可以说明湖湘文化与炎黄文化 f i 9 2 - 1s h e n n o n g p o r t r m t 之间的关联。至于古时记载,山海经的 “湘水出,舜葬东南陬,屈原流放时的离 骚、 九歌、湘夫人都应源于当时的湖湘地区的传说故事。公元前1 0 年 秦始皇到洞庭湖望祭,到7 18 年唐玄宗委派张九龄遣祭,再到2 0 0 4 年世界 舜裔宗亲联谊会在九嶷山拜祭,2 0 0 6 年公祭舜帝大典在宁远县九嶷山举行, 悠久的祭舜历史和繁多的舜陵祭文似乎已将“根在九嶷”的传说化作了无可 争辩的史实。 另据考古资料记载,我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就是神农时代,距今已有 1 0 第二章湖湘文化的历史及成因 五千至一万年。新石器时代晚期过渡到新铜器时代这段时期就是炎帝时代和 黄帝时代。据考察,湖南的江永一带是野生稻产地,在毗邻江永的道县玉蟾 洞遗址发现超乎一万年的陶器和三粒完整的稻谷,是距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 早的稻谷标本。在旧石器时代末期,湖南洞庭区澧阳冲积平原和湖北江陵一 带便有良好的稻作条件,当时神农氏族从陕甘迁入澧阳,创造的优势不断增 强,形成了定居农业的基本经济形态,将稻作文化发展到了规模农业阶段。 在澧县八十处遗址就发现了八千年前的稻谷和大米两万多粒,是全世界史前 稻作谷物发现最多的地方;还有木耒、木铲和骨铲等农具以及木杵等加工工 具,与周易系辞“神农氏作,木为耜,揉木为末,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的传说记载完全吻合,和战国中期尸子说“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以及 续三皇本纪载炎帝称帝“五百三十年 的时间之和也大体相同。随着人 类历史的发展,湖湘文化也在不断创新,整个神农时代的湖湘文化因在神农 中心氏族的中心地区发展起来,因此浸透了神农氏族文化的精神,从而发展 成了炎黄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