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原创) 赣州是江西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赣南著名的旅游城市。 赣州早在公元前201年的刘邦时代就已经设县,到隋代时又更名为虔州,到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改为赣州,明洪武元年正式改为赣州府。今天静花园主做一回网络向导,就把赣州风情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在城区西北隅的田螺岭上,又名贺兰山,始建于唐广德至大历年间(763-779),台高14.1米,面积275平方米。“冠冕一郡之形势,而襟带千里之江山”,隆阜郁然孤峙,故名郁孤台,画栋雕梁,甚为壮观,历史上名闻遐迩,文人墨客留下许多题咏。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菩萨蛮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鹧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通天岩之名源于“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离市区6.8公里的景区交通便利,是一座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宋代的石窟寺,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至今保留完整的石龛造像359尊,摩崖题刻128品。同时,通天岩又是丹霞地貌发有良好的“胜境”,岗峦起伏,林木繁茂,洞壑幽深。古老的广福禅寺香火缭绕,王阳明,阳孝本,苏东坡,张学良,蒋经国等历史名人也曾在此流连,留下了众多遗迹.1997年以来通天岩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迄今已投入三千余万元进行景区建设,景区面积由0.5平方公里扩展到6平方公里.如今的通天岩更加年轻,美丽:100亩的情苑,龙凤园绿地可以尽情嬉戏;十二生肖园,人生荟萃园里尽情游乐;骑楼式购物街里走一走,再看看卧佛,滴水观音,现代名人题刻造像,千佛洞中,财神庙堂,地藏殿内留下你的小小心愿;带着刺激与浪漫踏上晃桥,情人桥,连心桥;.。通天之旅使你记忆犹新.读古诗,品文化,看风景,找休闲,你都可以选择赣州通天岩风景区.蒋经国先生于1939年3月来到赣南,任国民党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5年1月离开赣南,7月辞去这一职务,前后长达6年之久,在赣南他主要有三处住所,一是花园塘一号官邸,二是虎岗中华儿童新村,还有一处是通天岩避暑山庄。 蒋经国先生生于1910年3月18日,1925年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在苏联参加了苏联共产党,1937年携妻蒋方良及一儿一女回国。他来赣南有几方面原因:一是蒋介石觉得蒋经国在党内没有政治资本,把蒋经国放到赣南锻炼,希望他有所建树,成为栋梁之材;二是蒋经国刚从苏联回国时,思想较为进步,与蒋介石不合拍;三是赣南是中央苏区所在地,革命活动比较活跃,蒋介石心存恐惧,让蒋经国在此镇压共产党组织;四是赣南与广东交界,驻守赣南,可以扼制广东军阀。蒋经国来到赣南以后,大力推行所谓“赣南新政”。他实行“三禁”:即“禁赌、禁烟、禁娼”,提出要达到“五有”:即“人人有工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同时在生产方面,大力垦荒、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开采矿业、平抑物价、发展交通,还兴办学校。可以说,在赣南的六年,是蒋经国先生得到全面锻炼时期,也是他在大陆期间最显才能的时期。因为他在镇压共产党革命运动的同时,也做了一些有益于民众的好事、实事。因此,赣南人民能够客观地对他在赣南的活动进行评价,他的一些旧址也得以较好地保存了下来。保留至今的重要遗址另外赣州随处可见解放前遗留到今天的建筑,标准钟一度是赣州的标志性建筑再随手贴几个赣州的相关图片,在以后的介绍会更精彩今天的赣州,是很现代化的,但是这些代表赣州成长历史的建筑,我们将一直保护保存,作为赣州的历史见证人,下图是赣州的夜晚赣州的特点是现代与古代交融,想象能力好的居然可以感觉时空穿梭,这是某位朋友对我说的,静花园主现在介绍的是赣州的另一八百年历史的:浮桥该桥全长400米,用近百只木舟用缆绳连环而成,舟面上木板横铺作桥面。人走在上面上下浮动,吱吱作响,晃晃悠悠充满惊险的诗意之感。这座有800多年历史宋代古浮桥,也是赣州宋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和赣州宋文化的象征。更是赣州极有人文景观意味的一个名胜古迹。浮桥始建于南宋时期,建桥者是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叫做洪迈,是江西鄱阳人,在赣州当过知军。 春夏秋冬,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构成了赣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人文景观。往昔,公路不发达的赣州市,赣江水运是黄金水路,繁忙的时候,每天从贡江下到赣江的船支络绎不绝。早上9:时和下午4时,浮桥都要断开一次,让船只通过。过去,在全国很多临江的城市都有浮桥,现在其他城市已不多见了。赣州市建春门古浮桥的另一头是城郊农村,有部分工厂。夏日的傍晚,不少城区市民从这浮桥上下到水中游泳。晚上有不少人到浮桥上纳凉散步,一些青年情侣还喜欢到这里谈情说爱,续写着古桥无穷的诗意。今天这里静花园主给大家说说赣州的古城墙,中国有四大古城墙。西安,洪武三年始建。平遥,也是洪武三年。荆州顺治三年。兴城,乾隆四十六年。它们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是,1994年1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将四大古城墙改写为五大古城墙,而1996年11月20日,赣州古城墙又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它是宋城墙,国内孤品。 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南康郡守高琰在章贡二水合流成赣江之滨建郡治,赣县附郭。由于战乱和洪水灾害,郡治曾数次搬迁,南朝梁承圣元年(公元552年),才在现址固定下来。五代卢光稠统辖虔州时,拓广东西南三隅,凿址为隍,三面阻水,将城区由1平方公里,拓宽至3平方公里,这个范围一直延续到廿世纪五十年代。北宋嘉祐间(公元1056年1063年)虔州知军、孔夫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瀚,因州城岁为水啮,伐石为址,治铁锢之。即用砖石包砌了夯土城墙,使军事防御型城市,同时发挥防洪功能城市。熙宁间(公元1068年1077年)州守刘彝修筑城内排水沟福寿沟和水窗,城内街衢委巷皆为经理。熙宁、乾道、淳熙前后修建了西河(知政桥)、东河(东津桥)、南河(南桥)三座浮桥,靠近城墙的西津门、建春门和镇南门。此后,赣州城墙历代均予以修葺。清咸丰间(公元1851年1861年)增修五座炮城。现仍存东门(残)和八境台炮城以及西津门炮城的一部分。赣州古城墙在明代修葺后,周回十三里,为丈二千五百十二有奇,崇三丈,警铺六十三,雉堞四千九百五十二。解放后经过实测全长6900米,平均高度5米,厚6.5米,有镇南、西津、涌金、建春、百胜五门。1958年拆除百胜门经镇南门至西津门的南段城墙后,现存沿江的东西两段,从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从八境台沿贡江经涌金门、建春门至原百胜门旁、今东河大桥止,共3664米。另外,南段古城墙沿拜将台段还有52米,1990年10月又暴露赣州养济院南的城墙墙基41米。经赣州市博物馆1990年调查,现存古城墙中,宋石墙25.25米,宋砖墙19.80米和养济院南宋砖墙基41米,基本上是原墙原貌,其余部分多历代维修,除被蔓草杂树掩盖部分,宋代遗存或许在墙内还待发现外,多数已混杂不清了。但3664米整体规模宏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赣州古城墙还保存了朝天门(五代卢光稠时建,宋代砌砖)和西津门、涌金门、建春门,马面、弩台(即拜将台址)、警铺、雉堞、八境台炮城和西门炮城、东门炮城的一部分。另外,还保存了福寿沟及出水沟口(水窗)。当代著名考古学家、古建筑学家宿白、郑孝燮、罗哲文先生认为赣州“是我国城市发展中一种不可多得的类型”、“赣州宋代遗迹和遗物,是研究我国城市发展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并著文向国家提出建议,对赣州古城进行科学考古调查,为中国城墙考古增添新的认识。赣州宋代古城墙1987年12月定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专家对赣州旅游资源考察后,认为赣州资源具有独特性和垄断性,学界认为宋城、宋城墙即是。 赣州古城墙,有数以千计的铭文砖,是赣州古城最珍贵遗存的一部分,也是研究赣州古城史特别是宋城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发现的铭文砖,得自墙基、子城、墙内、墙身、垛口、马面、炮城各个部位,虽然有一些铭文砖显然经过不止一次修葺用过,就铭文砖这个局部结合史籍进行研究,也能大致反映赣州城市建筑八九百年的沿革。加上砖体厚重,内容和字体丰富多彩,还提供了一些朝代在监修城池方面的制度、职官、用工、用料方面的情况。宋代的窑务及其管辖的第一、第二、第三务,南门第二务,修城砖使、砖官、作头和明代的府提调同知、县提调主簿或县丞管理下的总甲(甲首)、小甲、作匠、造砖人夫制度和督管城垛乡约、泥水匠包修制度,反映了官修(或军修、囚修),民修的情况。宋代虔州,明洪武中赣州所属各县铭文砖,补充了史籍未载的两次大修葺,为研究宋、明赣州城市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明砖中县主簿下“典史”一职,虽品秩未入流,但掌狱囚,对照明史卫所“军士苦役甚”史料证明军修、民修、囚修的事实存在。 请随静花园主看一些珍贵的城墙历史数据资料一、城墙上的记年铭文砖,以“熙宁二年”即公元1069年为最早,但在古城西北部,不断发现“西窑务”、“西窑”、“第一务”、“第二务”、“第三窑”、“第三务”、“南门第二务”等砖,使最早铭文砖产生了问题。1990年10月赣州养济院南的城墙墙基被暴露,发现了大量的“西窑”、“西案务”和“第一务”、“第二务”等铭文砖,使情况明朗化,证明这些窑务砖是最早的一批砖,它比“熙宁二年”砖更早。 二、在子城即皇城遗址发现“除千二”、“徐百四”、“徐百六”、“徐十砖”、“徐二十砖”、“徐四十”、“徐四十三”、“徐少四”等砖,还发现一砖两面铭文,即“淳祐乙”(下缺)连“徐百六”砖文,“城砖使”(上缺)连“徐千二”铭文砖,说明淳祐五年(公元1245年)修城时,也修葺了军门楼,另有“赣州嘉定八年修城官砖使”“嘉定十年军门楼砖官”。史籍记载,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修城为州守杨长孺,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修军门楼为州守留元刚。修军门楼八年砖和十年砖,两砖铭文似出一人手笔,而在八境台附近城墙,也发现了“徐四十三”铭文砖。可以确认,徐姓是烧砖为业的家族,徐姓以千、百、十、少排辈记名,和宋代署名习俗相合,这使我们认识从宋代起烧造城砖即成专业,业务发达,有老少四代人参与的事实。1995年2月,赣州市水南乡柑子园开挖渔塘,掘土机作业,出土了三孔砖窑,发现制作城砖有“第二务”铭文,说明赣州城墙砖在赣州古城的附近生产,柑子园砖窑深埋在地表下一米多,被水淹盖,这只不过是当时生产城砖的一两处,而徐氏家族也不过是当时窑户之一家而已。水西乡花园村有铁屎岭,土墙上和地面、地下到处是铁渣,当地耆老回忆,老辈传下来说,铁屎是当年修城筑墙烧砖、掘土要铁器,修铸铁工器遗留下许多铁屎,此地当时是铁器工坊也。可见,水西乡也是城墙砖生产地之一。 三、赣州是宋城,宋代铭文砖最能体现它的性质和风貌,宋代纪年铭文砖有12钟,有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嘉熙戊戌(公元1238年)、淳祐乙已(公元1245年)、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跨越206年,其它窑户和虔州各县烧造砖共112种,另始建时铭文砖7种,共132种。这是很可观的数字,对认识宋城是极宝贵的实物资料,难度是分布极广,不易见到,只能靠文字、图片(拓片)和摄影资料予以补充。 赣州是一座江城,洪水和暴雨成灾的情况,府志、县志多有记载。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建立郡城以来,南康郡和虔州,经常遭遇洪水暴发。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南康大水,平地五丈。梁大宝元年(公元550年),水暴起数丈,三百里滩面皆没。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夏暴水,平地水深至四丈。这些纪载,因十八滩礁石在历史上多次治理,已经夷平,所以失去了标准。但从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五月初二,赣州城外水发,沿江大厦巨础胥泊洪涛,城内至设楼脊。县志记载说,五月初一、二、三,霖雨不止,一夜水高数丈,初四日灌县城,东北街市及濒河室庐、六乡四禾皆没,男妇溺死无数,屋宇连栋蔽江而下,驾筏于城垣之上。水位的高度就很清楚,灾情令人触目心惊。此后,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连同解放后的1964年,洪水八次肆虐泛滥,其中有六次明确记载,水位越过了城墙。康熙四十三年,大水灌城,城中可通巨舟。乾隆十五年,郡城可通舟楫。民国四年,城北雉堞悉被淹没,水高于城,舟行任意。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和1964年,贡江水位都超过103米,高于当时城墙最低的雉堞。而嘉庆五年、嘉庆十七年虽没有水越过城墙记载,但大水灌城已进入县岗坡(今章贡路),肆虐情况也极近似。这些大水,大抵表明五十年一遇或一百年一遇的情况最严重。这说明赣州古城墙的抗洪中的极端重要。如果缺少这座城墙,水灾的情况就更难想象,恐怕十年、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就将哀鸿遍野的了。 洪迈容斋随笔中记载在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秋,赣、吉连雨暴涨。洪迈任虔州知州,多备土囊,壅诸城门,以杜水入。历代郡守、州守,每年洪水期间,恐怕都要做这样的准备,解放至今仍然如此。1964年贡江水位103.02米,高出八境公园的城墙最低处的雉堞0.1至0.15米,所以未出现灾情,是因为城墙坚固,壅堵及时,抗洪工作得力的缘故。但近年来,某些同志急功近利,将城内池塘大肆填塞,护城壕塘连片填平,以兴楼房和环城公路,致使一般年份也水漫街道,如五十年或百年一遇大水骤降,有识者认为,将不知出现什么惊险情况。 古城防洪研究专家吴庆洲博士认为,赣州古城改夯土城为砖石结构,冶铁固基,历代修葺中又不断加高加固城墙体系,城内有调节水量的池塘、城濠和福寿沟、水窗等排水系统,是现存防洪古城墙中的佼佼者。至今仍保留有完整或部分城墙的数十座城市中,寿州、文安、潮州、荆州、台州、射洪、安康、常德、径县等,赣州是其中卓越的一座。 赣州古城位踞要冲,“江右有事,兵家之所必争”,是赣州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据赣州府志经政志记载,就有如下重大战役:东晋徐道覆攻克南康郡之役,五代肖颐(后为齐武帝)围城之役,陈霸先(后为陈武帝)攻占南康之役,南宋陈新围城惊隆祐太后,齐述兵变和李耕率六路军围城之役,文天祥围攻赣州城的元兵,元末陈友谅屠城,明常遇春攻赣,明末杨廷麟、万元吉保卫赣州城的战斗,清初三藩之乱中的赣州之役,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和赣郊楼梯岭起义者攻打赣州等。还有经政志没有提到的隋末林土弘据虔称楚王,唐末黄巢冲天大将军南征过虔,南宋岳飞攻占虔州等。可以说赣州城的每一块城砖、城墙的每一角,都经受过战斗硝烟的薰染。明嘉靖府志和清同治府志对南宋镇压齐述兵变叙述较详,就以此为例。绍兴二十一年秋(公元1151年),虔州军卒齐述杀了统制吴进同总领马晟据城造反以后,八月朝廷派遣殿前司游奕军统制李耕,兵公六路,采用了张宁的计策“乃环城植鹿角立木栅”,将虔城团团围住。东有陈敏率领的闽军,南有张宁的循州军,西北有张训通的鄂州军,东南是刘纲的洪州兵,水东是邓酢的宁都兵,李耕兵据狮子岗。十一月二十三日发起攻击,李耕命敢死士驾云梯天桥,在火炮、强弓的配合下,于城东北登城,随后展开巷战。齐述抵挡不住,二千多士卒从西门缒城而下,被守在那里的鄂州兵阻击,有一半士卒被赶下了章江,其余败走南门。广东循州军早在那里以逸待劳,张宁官兵将一千多败兵杀死或逼到护城濠中淹死,最后还捞起尸体斩首。数千首级挂在南门的鹿角和木栅上,就在这次战事之后,南宋朝廷认为虔州人难“治”,是因为虔字虎头,有杀气,所以改名为赣州。这样的屠杀战事还不止一次,陈友谅部久攻赣州不下,怒及无辜,竟然屠城,杀尽困在城中的百姓。南明杨廷麟抗清之战,由于城中老弱妇孺人自为战,巷战惨状触目心惊,战后殉节“积尸平池”。可以说赣州古城每一块砖都沾上了斑斑血痕。这许多战事中,文天祥抗元、杨廷麟抗清,是赣州古代史上的光辉篇章。毛主席在1939年1月17日致何干之信中说:“如能在你的书中,证明民族抵抗与民族投降两条路线的谁对谁错,而把南北朝、南宋、明末、清末一班民族投降主义者痛斥一番,把那些民族抵抗主义者赞扬一番,对于当前抗日战争是有帮助的。”赣州古城墙正是痛斥南宋,明末民族投降主义者的铁证,是对民族抵抗主义者文天祥、杨廷麟等永志不朽的丰碑。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赣州无疑是一个山青水秀的美丽城市,不经意间,客居在这里已近二十七年了。 从陌生到熟悉,这里的风情,点点滴滴,丝丝缕缕,在我的脚步寻访中,在我的好奇眼眸里,尽收心底,每每给予我诗情般的感动,让我爱上它,仅次于故乡之后。 常常有一种似乎要抓住什么,或者感悟到什么的冲动,哦,赣州,你到底要教给我什么? 赣州是江西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赣南著名的旅游城市。 赣州早在公元前201年的刘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马普洱茶考试题及答案
- 市政管道建设进度控制方案
- 幕墙工程验收与整改过程管理方案
- 钢结构防腐与涂装技术方案
- 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厂房租赁与智能工厂建设合同
- 创新性离婚协议书中房产过户及债务清算范本
- 离异双方子女抚养权变更与生活费用支付合同
- 离婚后房产分配及子女教育资助协议
- 石灰石运输合同范本(含碳排放管理)
-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保密及责任承担合同范本
- 混播草草坪施工方案
- 质量风险和机会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表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小麦》【幼儿教案】
- 2022年医疗卫生系统事业编制(护理学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FZ/T 62033-2016超细纤维毛巾
- 设计思维教案
- 储罐施工方案(电动葫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教案
- SJG 01-2010 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高清现行
- 放射培训考试习题及答案
- 道路、桥梁、隧道、地铁施工标准化手册(专业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