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至密且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唐代的中日文化交流,在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遣唐使将中国先进的文化带 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遣唐使时代乃中日 文化交流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有关遣唐使的研究亦系历代中日学者关注之热 点,迄今已有大量优秀的学术论著问世。本文主要以中外学者( 内地、港澳台和 日本为主) 的论文、论著为依据,从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角度出发,结合历代 研究e t 本遣唐使的成果,作较系统的回顾总结与探索展望。 关键词 遣唐使文化交流比较 a b s t r a c t t h ec u l t u r a l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j a p a na n dc h i n ac o u l db er e c o r d e df i o m a n c i e n t r y , a n dt h i si n t e r a c t i o nn c v c rd i s n n e c 矧w i t ht i m ep a s s c d t h ec u l t u r a l i n t e r a c t i o no fj a p a na n di nt h ed y n a s t yt a n go c c u p i e dt h em a j o rs t a n c eo nt h e c h i n e s ca n c i e n tf o r e i g nr e l a t i o n sh i s t o r y a tt h i sh i s t o r ys t a g e ,k e n t o u s h ib r o u g h t b a c kt h ea d v a n ( , e dc u l t u r eo fc h i n at oj a p a n , w h i c hp l a y e d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o n j a p a n e s ec o m m u n i t y , e c o n o m i e sa n dt h ec u l t u r a l t h ek e n t o u s h it i m ew a so n eo ft h e m o s ts p l e n d i ds p o to nt h ej a p a na n dc h i n ac u l t u r a li n t e m c f i o nh i s t o r y , a n dt h e r e l e v a n tr e s e a r c ho fk e n t o u s h ib e a :a m ct h eh o t t e s tp o i n tf o rc h i n a - j a p a nh i s t o r y s c h o l a r s f r o mn o wo n , t h e r ew o r em i l l i o n sa c a d e m i ca r t i c l ea b o u tk e n t o u s h i p r e s e n t e dt ot h ep u b l i c t h er e f e r e n c e so ft h i st e x ta r ca c a d e m i cj o u r n a la r t i c l eo ft h ec h i l l c s ea n d f o r e i g ns c h o l a r s ( c h i n am a i n - l a n d , h o n g k o n g - m a c a ua n dj a p a n ) 啦a r t i c l e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s u m m a r i z e da n dd i s c o v e r e dt h ek e n t o n s h it h r o u g ht h er e c o r d so ft h e p a s td y n a s t i e sa n dc u l t u r a li n t e r a c t i o no f t h ed y n a s t yt a n g k e y w o r d : k c n t o n s h ic u l t u r a li n t e r a c t i o nc o m p a r i s o n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遣唐使,为唐代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唐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 继续派遣出唐使节。从那时开始日本通过追唐使做桥梁不断吸收、消化先进的唐文明, 使得唐文化与其固有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推动古代日本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遣唐使的记载见于中日的史书。如隋书、旧唐书、 新唐书以及六国史等,从公元6 3 0 年( 唐贞观四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 第一次 遣使,到公元8 9 4 年( 唐乾宁元年,日本宽平六年) 因营原道真的谏阻,遂从此废止了遣 唐使的制度。这固然与日本吸取唐文化趋于饱和,和唐朝之日益衰落有关,同时也由于 日本政府负担沉重和出使航行艰险。遣唐使制度虽然废止,并没有妨碍中日文化继续交 流。 日本遣唐使研究真正称得上是学术性的系统研究,应该说是近一百年间的事。中日 史书中有关遣唐使的记载多是些纪实性的叙述,不能称为对日本遣唐使的研究。从2 0 世纪初开始,中日学者就对派遣次数、人物、路线、在唐生活、学习和交流情况做了详 尽的研究,其可谓是中日关系史中古老又崭新的课题。说它古老,是因为相关的研究论 著汗牛充栋,史料发掘怠无遗漏,几乎让人有山穷水尽之叹。说它崭新,是因为在研究 的过程中跳出关系史的视野,与其他方面相结合寻找突破口,开拓了许多崭新的课题。 本文将从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角度出发,结合历代研究日本遣唐使的成果,对日本遣 唐使研究状况进行综合述评。 在研究范围上,时间上是从2 0 世纪初到2 0 0 6 年,主要以二战后至今的研究为主, 地域上以中国( 内地、港澳台) 和日本的研究为主,当然古代的研究成果会在本文一一 提及。日本在派遣使节入唐之前,曾先后派遣过三次( 有的说法是四次或者六次) 遣隋使, 作为遣唐使的先驱,本文也有所涵括。 在材料的运用上,主要以中外学者( 内地、港澳台和日本为主) 的论文、论著为依 据,文献语言以中文为主,日文为辅。研究日本遣唐使研究史,除了要及时了解和掌握 不断出现的有关考古发现,长期流传的口碑资料外,还要熟悉有关的文献史料,如记载 有日本遣唐使事迹的中国官修正史,隋书、1 日唐书、新唐书和日本的六 国史的等。近现代日本遣唐使的研究比较突出的成果多在e t 本,中国由于抗战、内战 以及政治运动等原因,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大多沿袭日本学者的成果,所以说日本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文献资料在这方面最全最丰富的。但由于笔者个人的原因,无法全部收集齐,国内有 的译著( 作) 和日文原版书一样将作为直接关联的材料使用其他语言的文献材料只作 为参考,不列为研究书目研究史中出现的相关插图多来源于网络。 在研究方法上,通过横向( 如中国的研究和日本的研究) 与纵向( 如中日邦交正常 化前后的研究) 两方面对遣唐使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做到横向分析对比明了,纵向叙述 清晰准确。并且每个研究段都有其背景分析,这是因为每个时期对日本遣唐使的研究, 都反映出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学术状况,学术的研究与其大环境,所处的历史条件是 分不开的。比如中国在近代学术研究的断层这样类似的情况,就不得不作背景分析,以 揭示研究史的发展变化。 在论文结构与内容的组织上,正文内容一共分四章,第一章为“日本遣唐使研究的 历史回顾”,对中日史书中1 9 本遣唐使记载做一整理,同时对百年来遣唐使研究状况加 以梳理。第二章为“日本遣唐使基础研究”,分两节对遣唐使最基本的研究如出使目的 与次数、派遣工具与航路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其研究特点第三章为“日本遣唐 使人物研究”,这部分对遣唐使代表人物的研究做总结和评述第四章为“井真成墓志 铭研究”j 作为“神驰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一级史料”的井真成墓志,自发现至今的 研究状况做简单介绍与评述。 笔者才疏学浅,行文稚嫩,文章可能还存在不少问题,敬请前辈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日本遣唐使研究的历史回顾 日本遣唐使的研究是与中日社会发展史以及中日关系史密切相关的,其中的社会制 度、国际形势、政权更迭等对遣唐使研究有着极大的影响。对研究史作历史分期时考虑 到这些因素,因此将日本遣唐使研究史划分为如下四个历史阶段:史载期、2 0 世纪初到 中日邦交正常化前后、2 0 世纪8 0 年代以后以及新视角时期。现分两节介绍如下: 第一节史载日本遣唐使的资料整理 官修史书中记载的日本遣唐使,中国的主要集中在隋书、( i b 唐书和新唐 书里,唐会要、杜氏通典以及册府元龟也有涉及。日本的官修史书涉及 到遣唐使时代的有 六国史,即日本书记、续日本纪、 日本后纪、续 日本后纪、文德实录、三代实录。还有古事记,“但古事记与其说 是史籍,还不如说是文学作品”,所以对日本的官修史籍的记载还是以六国史为主。 随着公元8 9 4 年日本政府废止了遣唐使的派遣,并且在此后公元9 0 1 年唐王朝的灭亡, 直至宋以后的史书鲜有遣唐使的记载。与日本遣唐使有关的内容多出现在一些诗文中, 比如文苑英华、全唐诗、全唐文等里面的中日往来诗往来文,多是一些“个 人间的酬酢往来嘲” 一、日本遣隋使的史载整理 关于遣隋使派遣的记载,隋书和日本书纪都为四次,但年份不同。隋书 中所记载的开皇二十年( 公元6 0 0 年,日推古天皇八年) 、大业三年( 公元6 0 7 年,日推古 天皇十五年) 和大业六年( 公元6 1 0 年,日推古天皇十八年) 日本书纪的推古天 皇十五年( 公元6 0 7 年,隋大业三年) 、推古天皇十六年( 公元6 0 8 年,隋大业四年) 和推古天皇二十二年( 公元6 1 4 年,隋大业十年) 隋书倭国传载日本第一次向中国派遣入隋使节: 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狐,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上令所司 访其风俗使者言倭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天未明时出听政,跏跌坐,日出便停 理务,云委我弟高祖曰:此太无义理于是训令改之明 l 】汪向荣著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 ,岳书牡1 傩6 年2 月第l 版( 以下同此版) 第6 7 页 嘲汪向荣薯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 第2 4 2 页 埘【庸l 魏徽辱舅靖书 中华书局1 9 7 3 年8 月版( i 工下阿此版) 第l 鸵6 页 3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日本书纪中并没有这次遣使的记载,隋书倭国传对却记载得十分详细,特别 是风俗方面。但“这段记载中,不是没有错误的,但只是枝节i q ”汪向荣的观点认为 后代修前代的史书,“都是根据档案资料而修纂的,很难避免有混杂之事田” 6 0 7 年这次遣使入隋,双方都记载得很清楚,时间和人物均相符,所以比较多的说 法是把6 0 7 年定位日本遣使中国的元年。但是双方的记载并不一样。 比如隋书倭国传载: 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北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 敌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其国书日“日出处天子至书e l 没处天子无恙” 云云帝览之不悦,谓鸿胪卿日:。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嘲 日本书纪载: 秋七月,戊申朔,庚戌大礼小野臣妹子遣与大唐,以鞍作福利为通事川 在这里,文中的“大唐”应为“大隋”,由于 日本书纪成书于公元7 2 0 年当时 为我国盛唐时期,而日唐交流频繁,所以当时的日本习惯将中国成为唐,同样的例子在 六朝时代日本称中国为吴m 因此遣隋使时代日本书纪所载的“大唐”皆为“大隋”。 推古天皇十六年四月,也就是公元6 0 8 年日本向隋朝派遣使节日本书纪记录 为:“十六年夏四月小野臣妹子至自大唐唐国号妹子臣曰苏因高1 6 1 ”,“苏因高”为 小野妹子的音译。p 隋书炀帝上载,大业六年( 6 1 0 年) 春正月,“己丑,倭国遣使贡方物。* ” 田久川考证说,隋书炀帝上所书“六年”应当为“五年”,因为小野妹子所率第 三次遣隋使团是在大业五年春正月入朝的,逗留约半年多才离去。这是中国史籍记录的 第三次遣隋使m 。并且在隋书倭国传中裴世清出访日本回国之行,“于是设宴享 以遣清,复令使者随清来贡方物”也有模糊记录。w 日本书纪对这次出访有详细的记录: 辛已,唐客一裴世清罢归则复以小野妹子巨为大使,吉士雄成为小使,福利为通 事,副于唐客而遣之爰天皇聘唐帝,其辞日:r 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使人鸿胪寺掌客 裴世清等至,久忆方解季秋薄令,尊侯何如;想清念,此即如常今遣大礼苏因 旺向荣著中b 关系史文献论考第页 曲汪向荣著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 第硒夏 铆暗】魏徽等撰靖书 第1 8 2 7 页 州e 日 舍人王等攘日本书纪 收入板圣羹,曩史大系稿惨舍壕纂新订增补目史大系第l 眷青川甸文馆舢年版( 以下局此版) 卷廿二推古天皇1 5 年7 月庚成条第1 4 5 页 铆韩升,论日本古史里的。吴目。 ,t 厦门大学学报 1 9 9 3 年第4 期第醴页 阿 日 舍人王等撰日本书纪卷廿二推古天皇1 6 年4 月条第1 4 6 页 几束宫泰彦蓍胡锝年谭日中文化交撬史 奢务印书馆1 9 8 0 年4 月第l 版( 1 ;下舟此版) 第弱页 1 1 唐】魏徽等撰靖书 第7 4 页 例田久川著古代中日关系史 太建工学院出版1 9 盯年8 月第l 版第静页 嗍唐儇鬣辱曩靖书,第1 8 2 8 页 - 4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大礼乎那利等往谨白,不具jm 隋书中记录的日本遣隋使到此为止,“此后遂绝”* 。但日本书纪还 记录了一次: 六月,丁卯朔,己卯,遣犬上君御田锹、矢田部适于大磨廿三年( 乙亥) 秋 九月,犬上君御田锹、矢田部造至大唐h 这段记录看似为两次派遣,但实为一次出使,有可能是回国的日期。一 随后的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加速隋朝的灭亡。唐王朝建立,历史进入到以遣唐使 为纽带的古代中日交流的黄金时代。 可可玎甄至甭唾日本书纪 卷廿二推古天皇1 6 年9 月辛巳蓉第1 4 8 页 田【唐l 魏徽等攘南书 第1 8 嚣页 m 1 日 舍人王辱撰日本书纪 卷廿二推古天皇笠年6 月丁卵期己卵豢和年秋9 月蓑第1 卯黄 h 謦家札之助着张俊彦卡立强译日中交漉= 千年北童大学出版社1 9 龆年1 2 月第l 版( 以下同此版) 第髓蕈 5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日本遣唐使的史载整理 中国的官修史书两唐书倭国传、日本传对日本派遣遣唐使的次数遗漏很多,其中旧 唐书中提到6 次,新唐书中提到1 0 次,对每次的人数、船数以及具体时间等更 没有提及。尤其在航路方面,只在新唐书日本传中有简单记录:“新罗梗海道, 更繇明、越州朝贡。m ”使节的姓名两唐书提到的只有六人分别为;朝臣真人、朝衡、 真人兴能、橘逸势、空海、高阶真人。日本的六国史却有着比较详细的记录,使后人在 了解遣唐使派遣、人数、航路等方面和中国的史书对照,能了解更详尽的史实。 公元6 3 0 年( 唐贞观四年、日舒明二年) 日本第一次派遣入唐使节旧唐书倭国 传记载; 贞观五年,遣使献方物太宗矜其道远,敕所司无令岁贡,又遣新州刺史高表 人持节往抚之:表人无绥远之才,与王子争礼,不宣朝命而还m 新唐书日本传也有类似记述: 太宗贞观五年,连使者入朝帝矜其远,诏有司毋拘岁贡遣新州刺史高仁表 往谕,与王争礼不平,不肯宣天子命而还。久之,更附新罗使者上书m 对于来唐使节,中国史书多是觐见的纪实以及朝贡礼物的描述,如下文。而日本的 史书则把具体的时间和遣使姓名和身份记载得很详细。 日本书纪载; 秋八月,葵已朔丁酉,以大仁犬上御田耜、大仁药师惠日遣于大唐蝴 公元6 5 4 年( 唐永徽五年、日白雉五年) 二月,日遣押使高向玄理、大使河边麻吕来 唐。旧唐书卷四高宗纪记载: 十二月癸丑,倭国献琥珀、码瑙,琥珀大如斗,玛瑙大如五斗器m 新唐书日本传亦记载“永徽初,其王孝德即位,改元日白雉,献琥珀大如斗,玛瑙 若五升器。一一 册府元龟朝贡三之记述大致相同,“十二月,倭国遣使献琥珀、玛 瑙,琥珀大如斗,玛瑙大如五升器m ”这三处记载除了五斗器与五升器,不同外,内容基本相同 f 北束】欧阳修束祁等撰新唐书 中华书局1 9 7 5 年2 月版( 以下同此版) 第6 2 0 8 页 田【后晋1 刘陶等摄旧唐书,中华书局1 9 7 5 年5 月版( 以下同此版) 第5 3 4 0 页 啊欧阳惨束祁等撰新庸书 第6 2 0 8 页 旧 日 舍人王等擤日本书纪 卷廿三舒明天皇2 年秋8 月条第1 8 0 页 田刘朐等撰旧唐书,第7 3 页 嘲欧阳修束祁等撰新唐书第6 2 0 8 页 n 【j e 宋】王钦若辱精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 9 6 0 年6 月版第1 1 4 0 1 页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唐会要里也记载有这次日使访华,但记述非常详细唐会要卷9 9 倭国; 永徽五年十二月连使献琥珀玛瑙琥珀大如斗玛瑙大如五升器高宗降书 慰抚之仍云王固与新罗接近新罗素为高丽百济所侵若有危急王宜遣兵救 之倭国东海屿中野人有耶古波耶多尼三国皆附庸于倭北限大海西北 接百济正北抵新罗南与越州相接颇有丝绵出玛瑙有黄白二色其琥珀好 者。云海中涌出 公元6 5 9 年( 唐显庆四年、日齐明五年) 七月,日大使坂合部石布、副使津守吉祥遣 唐。 册府元龟朝贡三记载:“四年十月虾夷国随倭国使入朝m ”在新唐书日 本传的记述为: 死,子天智立明年,使者与虾蛱人偕朝虾蛱亦居海岛中,其使者须长四尺 许,珥箭于首,令人戴瓠立数十步,射无不中p l 汪向荣考证认为,中国的这两本史籍记载的有误,这次的派出的遣唐使,由于船漂 到南海尔加委岛,大使被人所杀,副使一行于闰十一月到洛阳而日本书纪上记录 的公元6 6 5 年的一次。是岁,遣小锦守君大石等于大唐。”,另有小注:“等谓小山坂 合部连石积、大乙吉士岐弥、吉士针间。盏送唐使人乎。”根据文中的小注,汪向荣考 证应为新唐书误记的那次。m 公元6 6 9 年( 唐总章= 年、日天智八年) 日使河内鲸遣唐, 册府元龟朝贡三记“唐 总章二年十一月,倭国遣使献方物。”还有一次:“咸亨元年三月,倭国王遣使贺平高丽。” m 总章二年与成亨元年是同一年,为公元六七0 年。日本书纪对这次遣使的记载, 不如以往详细,既没有出发时间,也没有其他使者的姓名“是岁,遣小锦中河内直鲸 等使于大唐。蝌” 唐会要卷9 9 倭国又增加了别的内容: 成事元年三月追使贺平高丽尔后继来朝贡刖天时自言其国近日所出 故号日本国盖恶其名不雅而改之m 新唐书日本传也有类似描写: 成亨元年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故疑焉其外即毛人云1 a l 哪【北宋】王薄撰唐会要) 上海古出版杜2 0 0 6 年圮月新1 版( 以下同此版) 第2 0 9 9 页 嘲王钦若等犏册府元龟 第1 1 4 0 2 页 埘欧阳僖宋祁等撰伯i 庸书第锄页 h 汪向荣著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第鼬页 啊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 第1 1 4 0 2 页 阿 日 舍人王等撰日本书纪巷廿七天智无皇8 年是岁豢第2 8 2 页 川王溥撰唐会要) 第2 0 9 9 页 哪欧阳售束祁等曩新唐书董伽页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公元7 0 2 年( 唐长安二年、日大宝二年) 六月,日遣执节使粟田真人、大使坂合部大 分等来唐。1 日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记载:“冬十月,日本国遣使贡方物。“h 册府元龟朝贡三也载:“唐长安三年十月,日本国遣其大臣朝臣真人贡方物。圆” 前后仅一年之差。| 日唐书日本传对这次遣使有详细的记述,特别是对粟田真人从 形貌到品性描写得很具体: ,长安三年,其大臣朝臣真人来贡方物朝臣真人者,犹中国户部尚书,冠进德 冠,其顶为花,分而四散,身服紫袍,以帛为腰带真a :f f - 卖经史,解属文,容止 温雅则天宴于麟德殿m 新唐书日本传的记载,除了年份不同其他基本一致: 长安元年;其王文武立,改元日太宝,遣朝臣真人粟田贡方物朝臣真人者, 犹唐尚书也冠进德冠,顶有华四披,紫袍帛带真人好学,能属文,进止有容 武后宴之麟德殿,授司膳卿,还之h 汪向荣根据续日本书纪考证这记载年份相差的两年,认为两唐书的记载都 没有错,“一为任命之年,一则记到长安之时。m ” 册府元龟朝贡三记载,中宗神龙二年( 庆云二年) “二月日本国遣使来朝。驴 唐睿宗景云二年( 日和铜四年) 日本遣使之事在册府元龟卷9 7 4 褒异中有这样的 记载: 十月丁卯,日本国遣使朝贡,戊辰敕日: 本国远在海外,遣使来朝,既涉沧 波兼献邦物其使真人莫问等,宜以今月十六日于中书宴集乙酉鸿胪寺奏:日 本国使请谒孔子庙堂,礼拜寺现从之m 公元7 1 7 年( 唐开元五年、日养老元年) 三月,日押使多治比县守、大使大伴山守及日 著名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同船来唐。据册府元龟朝贡四记载:“十月, 日本国遣使朝贡,命通事舍人就鸿胪宣慰。们旧唐书日本传则有较详细的记述: 开元初,又遣使来朝,因请儒士授经。诏四门助教赵玄默就鸿胪寺教之,乃遗 玄默阔幅布以为束修之礼,题云白龟元年调布。人亦疑其伪所得锡赉,尽市 文籍,泛海而还其偏使朝臣仲满,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衡,仕历 左补阙,仪王友衡留京师五十年,好书籍,放归乡,逗留不去_ m 刘晌等撰旧唐书 第1 3 1 页 田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第1 1 4 0 3 页 刘啕等撰旧唐书 第5 3 4 1 页 h 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第6 2 0 6 2 0 9 页 啊汪向荣著仲日关系史文献论考第盯页 阿王钦若等犏册府元龟第1 1 4 0 3 页 川王钦若等缡册府元龟第1 1 4 4 5 页 懈王钦若等蝙册府元龟 第1 1 4 0 5 页 聊刘陶等撰旧唐书 第5 3 4 1 页 8 -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新唐书日本传记载将日使错记成粟田,其余与旧唐书的记载相同: 开元初,粟田复朝,请从诸儒受经诏四门助教赵玄默即鸿胪寺为师。献大幅 布为贽,悉赏物贸书以归其副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历左补阙, 仪王友,多所该识,久乃还。m 公元7 3 3 年( 唐开元二十一年、日天平五年) 四月,日大使多治比广成、副使中臣名 代等使唐。册府元龟朝贡四记载,开元二十一年“八月,日本国朝贺使真人广成 廉从五百九十,舟行遇风,飘至苏州。刺史钱惟正以闻。诏通书舍人韦景先往苏州宣慰 焉。”同卷又记:开元二十二年“四月,日本国遣使来朝,献美浓施二百匹,水织施二 百匹。一这是开元二十一年八月派遣的那次,但到第二年四月才到长安。嘲 册府元龟卷九九九请求篇又载,开元二十三年“闰十一月,日本遣其臣名 代来朝,献表恳求老子经本及天尊像,以归于国,发扬圣教。许之。”咖 公元7 5 2 年( 唐天宝十一载、日天平胜宝四年) 闰三月,日遣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大 伴古麻吕、吉备真备来唐。册府元龟朝贡四记载,天宝十二年三月“日本国渤海 遣使贺正。”并“六月日本国遣使来朝。”啪旧唐书日本传也记为:“天宝十二 年,又遣使贡。”旧 公元7 7 7 年( 唐大历十二年、日宝龟八年) 六月,日派大使小野石棍、副使大神末足 等来唐。据册府元龟朝贡五记载,日本使臣到达长安的时间是大历十三年正月嘲。 唐会要记载:“大历十二年,遣大使朝楫宁副使总达来朝贡。m ”大使与副使的名 字与册府元龟所记有别。 公元7 7 9 年( 唐大历十四年、日宝龟十年) 五月,日送唐客大使布势清直等送唐使孙 兴进归国。据册府元龟朝贡五和旧唐书卷十二德宗纪1 - - ) 旨记,建中元年 ( 公元7 8 0 年) 二月日本使者到达长安。新唐书日本传有这样的记述:“建中元年, 使者真人兴能献方物真人,盖因官而化者也。兴能善书,其字似茧而泽,人莫识。嘲” 饼王钦若曹编册府元龟第1 1 4 0 9 页 即王钦若簪蝙册府元龟第1 1 1 2 3 页 h 王饮若等编册府元龟第1 1 4 1 3 - 1 1 4 1 4 页 即刘啕等撰旧唐书 第5 3 4 1 页 阿王钦若等镰册府元龟第1 1 4 1 6 页,。十三年正月日本胃遣使朝贡 川王洱攮唐会要第2 1 2 9 页 期欧阳酱,束祁等攮新唐书 第6 2 0 9 贾 9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公元8 0 4 年( 唐贞元二十年、日延历二十三年) 七月,日遣大使藤原葛野麻吕、副使 石川道益、判官高阶远成等来唐。旧唐书德宗纪记载:“贞元二十年十二月,吐 蕃,南诏,日本国并遣使朝贡。t t l ”册府元龟朝贡五与之记载相同。旧唐书日 本传对日本使节这次来访曾有这样的记述: 贞元十二年,遣使来朝,留学生橘逸势、学问僧空海元和元年忪元8 0 6 年) , 日本国使判官高阶真人上言:前件学生,艺业稍成,愿归本国,便请与巨同归 从之目 册府元龟请求中所记个别字略有不同: 德宗贞元二十年,日本国留住学生橘免执,学向僧空海至,元和元年正月日本 国使判官高阶真入奏:前件学士等,艺业稍成,愿归本国便,请与臣同共归国 从之“ 很明显,不同的字为编抄写讹传所致。而新唐书日本传中把橘逸势与空海在 唐留学二年,误为。历二十余年。”橘逸势名字的写法也有所出入z 。贞元末,其王 日桓武,遣使者朝。其学子橘免势、浮屠空海愿留肄业,历二十余年。使者高阶真人来 请免势等俱还,诏可”w 公元8 3 8 年( 唐开成三年、日承和五年) 七月,日大使藤原常嗣来唐。据册府元龟嘲 贡五记载,开成三年。十二月,日本国遣使朝贡进真珠绢。* ”旧唐书文宗纪 也记载:“日本国贡珍珠绢。m ”而旧唐书日本传和新唐书日本传则分别 记载为,“开成四年,又遣使朝贡。m ”和“仁明直开成四年,复入贡。驴 旧唐书宣宗纪记载,大中二年( 公元8 4 8 年,日嘉祥元年) 三月,“日本国 天子入朝贡方物,王子菩棋,帝令待诏顾师言与之对手m ”册府元龟朝贡五记 载,宣宗大中七年( 日仁寿三年) “四月,日本国遣王子朝献宝器、音乐,帝谓宰执日: r 近者黄河清,今又日本国来朝,朕愧德薄何以堪之,因赐百僚宴,陈百戏以礼之” c 埘 田刘晌等撰旧唐书 第4 0 0 页 田刘晌等撰引日唐书第5 3 4 1 页 印王钦若簪编册府元龟 第1 1 7 2 4 页 川欧阳修、束祁等攮新唐书 第6 2 0 9 页 啊王钦若等缠册府元龟 第1 1 4 1 9 页 嘲刘胸等攥旧唐书 第5 7 6 页 n 刘晌等撮引日唐书 第5 3 4 1 页 嘲欧阳惨柬祁等曩新唐书 第6 2 9 页 嘲刘响等攮旧唐书第5 2 0 页 嗍王敏若簪册府元龟 第1 1 4 1 9 曩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以上为中国史书中的有关e t 本遣唐使的记载,而未见于我国相关文献记载的日本遣 唐使节有公元6 5 3 年( 唐永徽四年、日白雉四年) 、6 6 5 年( 唐德麟二年、日天智四年) 和 7 5 9 年( 唐乾元二年、日天平宝字五年) 的三次。 对比中国史书的记载,日本的史书对每次遣唐使,都有很详细的记录,除人名勋级 外,船的只数、航路,途中情况以及归途等等也都能见到。不难看出当时日本统治阶级 对唐文明崇仰和重视的程度与学习吸收先进文化的态度。日本史料的详载,也使得后人 在研究遣唐使的过程中不会因中国史书漏载而散失了这些史实。在这里只列举其中几 例,便可以看出其记录的详尽程度。 。 如第二次遣使:白雉4 年( 6 5 3 年) 一白雉6 年( 6 5 4 年) 日本书纪卷廿五孝德纪 载: 四年夏五月,辛亥朔壬戊,发遣大唐大使一小山上一吉士一长丹,副使一小乙上一吉 士- 驹,驹,曼名- 置学问僧一道严、道通,道光、惠施、觉胜、弁正,惠照,僧忍、知 聪道昭、定惠定惠,内大巨之长子也,芸墨墨音达,中臣一采每连之子,道观道现,春日囊田巨一百济 之子学生一巨势臣一药蔫,丰足臣之子,冰连一老人,老人。真玉之子或奉,以学问僧知舟,叉德,学 生一阪夸郝连一盘积而增焉并一百二十一人,俱乘一船以宣原首一御田为送使又大使一大 山下一高田首根麻吕更名,八掬鹰、副使一小乙上扫守连叫、麻吕,学问僧一道福、义向, 并一百二十人。俱乘一船以土师连一八手为送使m 这是新唐书记载的献琥珀那次,日本书纪详细记载了遭使的名字甚至出身。 汪向荣考证,使船有两艘,后者遭海难,“献琥珀、玛瑙的是吉士长丹他们一。次年 的派遣即唐永徽五年二月,日遣押使高向玄理、大使河边麻吕来唐的记述中引用了伊 吉博德书m 中详细记载了随同入唐的留学生、学问僧的情况,有的“于唐死”,有的 “于海死”,有的“付新罗船归”等等 还有第九次遣使,养老元年( 7 1 7 年) 一养老2 年( 7 1 8 年) 续日本纪卷第七元 正纪一中“有些不寻常的记载w ”: 是日,以从四位下一多治比真人一县守,为遣唐押使从五位上一阿倍朝臣一安麻吕, 为大使正六位下藤原朝臣一马养,为副使大判官一人,少判官二人,大录事二人, 少录事二人己已,授正六位下一藤原朝臣一马养,从五位下九月,癸酉朔丙予,以从 五位下一大伴宿祢一山守,代为遣唐大4 j l t 又,遣唐使水手已上一房徭役成免哪 所引的最后一句,汪向荣考证由此不仅能看出当时赴唐的路途艰险,更重要的是说 明日本统治阶级对吸收大陆先进文明的态度。w 哪 日 舍人王等撰日本书纪) 卷二十五孝德天皇4 年夏5 月条第2 5 4 页 曲汪向荣著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 ,第9 2 页 伪 日 舍人王等撰日本书纪眷二十五拳蕾无皇5 年2 月畚第2 鳝页 螂汪向荣蓍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第舛页 埘蕾野真递等擤续日本纪) ,敷 熏扳圣羹,置史丈曩壕謦会壕纂新订增扑目史丈曩 摹2 誊胄川周文馆1 9 8 9 年版眷七元正天皇 5 月条第7 8 页 。 啊汪向荣著中日关系史文献j e 考,第舛页 1 1 -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如前所述隋书、两唐书的日本遣唐使记载并没有如实地反映当时的史实,虽然有关 记述均列入官修史书,但形式上为外国传记,格式死板且篇幅又有限内容上多为介绍 和叙述的纪实记载,这点同期的日本史书内容也是如此方法上为记录听闻并且抄袭同 时代的史书,例如隋书倭国传里载日本第一次入隋的情况。还有一点就是两唐书、 册府元龟以及唐会要等成书年代基本都在宋朝,并且当时是入宋僧的高潮期, 所以在编写史书的过程中,加入了许多入宋僧带来的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史 书中有关遣唐使的记载多是宋代人认识遣唐使的过程。 日本的史料比较完整地记载了日本遣唐使的任命e l 期、使节名单及勋级、出发日期、 人数、船只、航路和途中的情况等等,可以用来补充中国正史中的阙漏和不足,同时也 能藉之纠正某些错误。但由于两国史籍记载的角度有所不同,所以使用材料要具体分析 对待。中国史书记载的遣唐使没有如实地反映史实的原因,估计在当时对于日本这样“蕞 尔岛国,其往来无足轻重,因此用笔较简,着墨不多m ”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日本遣唐使学术研究回顾 对日本遣唐使真正称得上是系统研究,应该说还只是近一百年间的事从2 0 世 纪初开始,在中日学者就对派遣次数、人物、路线、在唐生活、学习和交流情况做了详 尽的研究,其可谓是中日关系史中古老又崭新的课题。说它古老,是因为相关的研究论 著汗牛充栋,史料发掘怠无遗漏,几乎让人有山穷水尽之叹。说它崭新,是因为在研究 的过程中跳出关系史的视野,与其他方面相结合寻找突破口,开拓了许多崭新的课题。 一、2 0 世纪初一中日邦交正常化前后 2 0 世纪初到1 9 7 2 年的近一百年中是真正意义上日本遣唐使学术研究发展阶段,主 要以日本学者的研究为主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日本遣唐使研究相对于明治维新、日本 军国主义等专题,国内专事此类研究的学者和著作少得可怜,并且大多因袭日本学者的 成果。 这段时期的研究又以1 9 4 5 年为分界点,分两个战前和战后两个历史阶段。 ( 一) 2 0 世纪初二战结束前 1 ,日本学者自9 研究 明治维新使日本实现了大国崛起,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而其学术研究已成体系。 遣唐使研究作为日中关系史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论述过程都有涉及日本遣唐使的研 究。日本学者大庭修认为,日本在进入昭和时期军国主义处于统治地位,日中关系史的 研究中也出现了承认并拥护侵略的论调,强调日本优越的皇国史观成为一般的倾向。m 比如筑波藤磨的日唐关系、池内宏的百济灭亡后的动乱及唐罗日三国的关系 以及板泽武雄的关于日唐通交中的国书问题等在论述过程中提炼的一些观点或多 或少地受到了皇国史观的影响。一 这一时期的日本学者关注点更多的是在中日交通史上,如木宫泰彦的早期论文日 本遣唐使废绝后之唐日交流考、谷森饶男的关于日唐的交通路以及桑原骘藏的 1 1 1 【日】大庭修、栓蒲章:在日本研究中日关系史现状) 载山西大学学报 1 9 舵年第2 期第6 5 页 珥【日衙渡藤唐:日唐关系 收入目史研究舍编岩波讲座日本历史 岩波书店1 9 3 3 年1 2 月版第4 7 页- 【日l 擅内宏,百济 疵若的动乱及唐罗日三国的关系藏满鲜地理历史研究报告) 十四1 9 3 4 年第2 8 2 9 页【日】扳泽武堆z 关于日唐遁 交中的国书目题) 载史# ) 第2 眷l 期1 9 3 9 年1 月 第笠页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唐宋元时代中西交通考,还有论述日隋间交通的木口健藏日隋交通史的考察等等。 这些研究都从中日间的交通角度展开对日本遣唐使的研究,论述的形式基本上都是先对 遣唐使作一简要介绍,然后细致分析航路状况以及两国间的交通展开的意义。田 通史类著作有木宫泰彦的 日中交通史,此书通过有关遣唐使史料的整理,对派 遣次数、人物、交通和废止原因做了基本的研究。此类的研究很多,如木宫泰彦的关 于遣隋使及遣唐使的研究、小林庄次郎的关于营公废止遣唐使的建议、牧野义 智的关于遣唐使的事迹等等。还有关于遣唐使、遣唐僧人物的研究,如大屋德城的 智证大师的入唐求法、杉本直治郎的阿倍仲麻吕传研究等。囱 此阶段日本学者研究虽然不是全面,但基础性研究作得很充分,许多研究视角直到 现如今仍在使用而且日本学者很注重对历史事实的实证研究,这个学术习惯一直影响 现在的日本学者。但由于受皇国史观的影响,“似乎缺乏在世界历史和东亚历史的动向 中掌握日本关系史的观点。” 2 、中圄学者的研完 2 0 世纪初的中国面临深重的国家与民族存亡的危机,国人的觉醒使得强国兴邦、不 受外敌侵略为内心深处的渴求,因此对于日本的崛起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热门。从早期 的客观介绍日本及日本近代的改革,逐渐转向研究日本帝国主义以及其侵略本质。由于 这种研究上实用主义的特点,以及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学者怀着极其矛盾又 复杂的心情展开研究。客观上说由于多方面条件限制,这时期的国内的日本遣唐使研究 多是学术上的探索,具有严格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并不多见,基本上是在中日关系史研究 中一带而过。 在唐日关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唐朝文化对日本的传播,人员的来往和佛教人 物方面,涉及到日本遣唐使的研究。如周传儒 日本人唐化考、贺昌群唐代文化 之东渐与日本文明治开发、贺昌群唐代的日本留学生、梁绳祚唐代日本客卿晁 衡事叙等文章。这其中张睛著唐代日人来往长安考是篇有分量的专著,他对遣 唐使来长安的情况,参酌中国各种史料,进行了较详细的考订李季著二千年中日关 系发展史的第2 册中,也是条件的限制利用能看到的材料,对唐代中日往来的史事, 尽可能进行较详细的考订,反映了当时的水平。但从深度和广度上来说,与同期的日本 学者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m 1 1 旧l 木宫謇彦胡肇椿译t 日本遣唐使废绝后之唐臼交流考 羹睿胡,1 9 0 3 年第2 期【日1 各森饶男t 关于日唐的交通路 t 史 学杂志,第2 6 卷第5 期1 9 1 5 年1 日l 桑愿骘藏著冯攸译t 唐来元时代中西交通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0 年版 2 1 | 1 3 1 木富泰彦:关于遣睛使及遣唐使的研究,戴t 历史地理第1 5 眷4 ,5 6 期第1 6 眷1 2 期,1 9 2 5 年【t a y b 林庄次郎l 关 于蕾公废止遣唐使的建议囊历史地理 第5 眷,朋1 9 0 3 年【日l 杖野义鲁关于遣庸使的事迹 t 历史与地理 第5 毒1 新1 9 2 0 年玎日l 大屋德城智证大师的入唐求法 藏嗣城之研究 1 9 廿年1 日l 杉本直泊邮薯珂倍仲廓昌传研究东寰育芳牡1 9 4 0 9 m m 周传俄日本人唐化考 藏精华周刊 第2 5 眷1 6 期1 9 2 6 年贺昌群唐代文化之东搿与日奉文明治开发,簟文史杂击 簟1 譬 1 2 期1 9 4 1 年贺昌群唐代的日本留学生羹宇宙风第笛期1 9 3 6 年鬃绳韩唐代日本客卿晁街事叙麓中和,第1 期1 9 4 1 年 1 月张卜眚唐代日人来往长安考 秦风周报社1 9 3 7 版李季著二千年中日关系敏晨史 第2 册 擤卅卑用杜1 9 4 0 年版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这时期国内这时期的中国学者,有不少是留日的海归,在学术研究的同时还兼具介 绍国外日本遣唐使学术研究成果,一些日本学术界的研究著作被介绍到中国,这其中最 著名的当属木宫泰彦的著作,从早期的的论文日本遣唐使废绝后之唐日交流考在2 0 世纪初就被译成中文出版。2 0 世纪3 0 年代论著中日交通史,1 9 3 6 年王缉五又把此 书编译为中国日本交通史p l 。此书也是战后木宫泰彦出版的巨著日中文化交流史 的底本,这是日本遣唐使研究史上第一部对遣唐使做全面又细致研究的著作,它的影响 深远直到现在仍是研究日本遣唐使乃至中日关系史的基本参考书 ( 二) 二战结束后中日邦交正常化前后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学者无论从国际环境、研究机构还是图书设备方面都比以 往充实,可以说开辟了研究日本遣唐使的新天地,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日本遣唐使 研究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直到2 0 世纪8 0 年代以后,才迎来了推迟近3 0 年 之久的研究高潮。这一时期的日本遣唐使研究,除了5 0 年代中后期的几篇考证性的论 文外,如王立达7 9 世纪日本“遣隋使”、“遣隋使”的派遗经过及其影响、朱锌 荣唐代的日本留学生、】梁容若的唐秘书监晁衡事辑等,其余的相关研究多在 中日关系史类的论文中捎带提及,沿革前人的观点并无半点创新发现。这也与当时的社 会背景和国际形势密切相关,日本当时对华政策是追随美国的,中日邦交处于非正常状 态。有关日本的研究是要服从政治的需要的,而且与党和国家的政策密切相关,可以说 这段时间的研究零星又散乱 而十年的文革使大部分学术研究处于停滞状态,日本遣唐使研究更是如此。这种状 态一直延续到邦交正常化之后,一些研究机构才逐渐恢复研究,但出成果则到了下一个 历史时期了。 同一时期的日本学术界从战争时代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曾经的军国主义统治下不能 全面地研究历史的状况也得到改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审视历史的热潮对遣唐使 的研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问题,展开了多层面、多视角的实证研究。在中国对隋 唐时期的研究一直是重唐轻隋,对遣唐使的研究也有这个特点但对于日本学界无所谓 孰重孰轻,笔者认为也和日本的天皇一系的历史传统有关,每个时期的遣使历史地位都 是一样的。 m 王辑五编译中国日本交通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6 年版 翻王立达:7 9 世纪日本“遣隋使一、幢隋使* 的派遣经过及其髟响藏新史学理讯 l 够6 第l l 期朱讳荣唐代的日本膏学生 ,t 史学月刊1 9 5 8 年第4 期鬃窖若著唐秘书监是衡事辑 收入中日文化论集 l 螂年1 月 1 5 -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桥善太郎的遣隋使之研究日本书纪与隋书之比较和隋书倭国传上所记 载的日本实情古代日本的国际地位( 1 - ) ,这两篇论文都细致考订了事实,对遣 隋使从派遣目的到国书方面进行研究。在史料的编纂方面比较突出的有和田清、石原道 博以魏志倭人传、后汉书倭砖、宋书倭国传、隋书倭国传和 旧唐书倭国传、宋史 日本传、元史日本传为题;作为岩波文库而编译。“这两部书在受皇国史观历史教育 时代,对于证实以前历史记述的真伪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史实为背景对遣隋使作具体研 究的还有宫田俊彦的圣德太子及其时代和西蝙定生六一,l 世纪的东亚。i l l 在遣隋使的“国书事件”上,栗原朋信在日本致隋的国书特别是关于“日出 处天子致日没处天予”这句话提出倾斜说,即日遣隋使的上下尊卑说。而增村宏则在 这个问题上持“对等论”,见其文章日出处天子与日没处天子关于倭国王的国书。 啪 遣唐使研究方面,学术著作非常丰富,高桥善太郎的遣唐使基础研究,森克已 的遣隋使和遣唐使讲得是从圣德太子时代的对外方针到遣唐使的废止。还有他的遣 唐使研究启蒙著作遣唐使七十年代末,佐伯有清的最后的遣唐使利用圆仁的 记载,论及末期遣唐使的问题以及日本停废遣唐使的原因。一 人物传记方面的小野胜年的有关入唐僧的诸研究比较突出,如入唐求法巡礼行 记之研究( 1 4 卷) 是以1 3 世纪的古抄本为基础,参考其他抄本和文物资料进行详 细的校勘和注释。宫田俊彦的吉备真备可以说是研究吉备真备的里程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件产品战略合作伙伴联盟合同
- 老年医学护理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浙江省安全员考试题库窍门及答案解析
- 证券从业者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煤矿安全训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a类人员考核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理岗位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口腔护理评估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自考专业(护理)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含完整答案详解
- 广州网约车司机从业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构建高效社区养老家政服务体系
- 《氨基酸与还原糖对美拉德反应制备浓香菜籽油影响的研究》
- 阜外体外循环手册
- 2024年度食品行业互联网营销合同协议
- 工程款结清协议书书
- PCB设计检查表(评审检查表模板)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01-06-01 电子商务师S 人社厅发202233号
- 电梯维保服务应急处理方案
-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表
- 生活垃圾发电厂炉渣综合处理及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C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