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摘要 摘要 朱光潜是二十世纪中国美学诗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而他深厚的中西诗 学背景又使得他成为中国比较诗学的开创人物 维柯是十八世纪意大利杰出的思 想家文艺家他在代表作新科学中提出著名的诗性思维理论与其同时 代的启蒙主义的理性思潮形成鲜明的对立对后世的诗学理论尤其是整个二十 世纪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光潜与维柯诗学理论有着很深的渊源关 系两者内在联系性的研究对于中国诗学尤其是比较诗学有着特殊的意义当 今的中国诗学从宏观上看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刻如果说五四开始的新文化 运动为这场转型拉开了大幕49 年以后的诗学研究又为其奠定了基础的话那 么到了本世纪初中国诗学的现代化转型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从微观上 看中国诗学又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化的困难重重西方 诗学的中国本土化所造成的失语症剽窃抄袭等学术腐败的横流与创新精 神的沦丧如何融合中西诗学而不堕入庸俗和形式主义的怪圈成为当今中国诗 学的最重要命题 维柯与朱光潜诗学的内在联系首先将给予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和融合以巨 大的参考意义维柯的诗性思维从根本上看已经跳出了西方诗学的一贯思路和 视域具备了比较诗学的眼光与胸怀的朱光潜诗学与维柯的内在联系核心正在 于此两者都不在是局限于地区国别之内的论述并出发点上就趋向于一致 维柯以原始思维为基点将人类学与心理学融入到诗学研究之中使其理论具有 了极大的普遍性和开阔的眼光 朱光潜精熟的中西诗学又使诗性思维说更具备理 论品格 其次 研究两者的内在联系对于中国诗学的未来建设也将会有指导意义 中国诗学的未来之路不外是西方诗学的转入和本土化以及传统诗学的现代转 化朱光潜对于维柯诗学的介绍及解读就是西方诗学本土化的成功范本朱光 潜深厚的传统诗学背景在这一介绍和解读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正是由于他 扎根本土诗学站在中国传统诗学的基础上着眼于中国诗学的未来之路才能 在引入西学之时能够非常冷静客观地进行辨析和阐释而不至于陷入混乱与迷 惘之中 本文试图从两者的关系入手证明其理论的内在联系第二章首先介绍 了维柯提出诗性思维的内涵及其背景以期透过对诗性思维的表面化理解和解 释达到对其深刻意义的认知分析他的思想有别于启蒙主义时代主潮的特殊性 和深层实质进而以克罗齐的直觉说为媒介说明了朱光潜早期西方诗学接 受过程中受到维柯诗学影响的可能性存在 并通过朱氏诗学的一些表征加以辅助 证明第三章通过三个主题直觉想象同情与移情详细论述朱光潜与维 柯诗学的内在性联系这三个主题实际上都是在中西诗学的大基础上展开的以 对维柯的研究为开始以对朱光潜的研究为终结每一主题中都以中西诗学的代 朱光潜与维柯诗性思维内在联系的比较研究 2 表性理论为中心展开论述这样一来中西诗学既可以通过各自的代表性理论彰 显自己的地域性特色又在一开始就在维柯诗学中融合于一起并在朱光潜诗学 中得到总结与重构 这种比较研究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于中西诗学的总体把握 避免陷入庸俗和形式主义的比较研究之中 另一方面 又因为有具体理论的支撑 而不至流于空洞与虚无 第四章是对于后朱光潜时代中国诗学一个小小检讨与个 人对于中国诗学及比较诗学的一些看法 中国诗学的建设在今天正如上文已经说 过的面临着一个十字路口走哪条路并没有确定的答案前途未知的时候 回顾过往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对于前人诗学尤其是大家诗学的研究对 中国诗学的发展有参考意义朱光潜作为 20 世纪中国诗学的代表性人物毕其 一生于中西诗学的融合与中国诗学的重新建构 他在很多领域都提出了开拓性的 理论为中国诗学视野的拓展和现代化贡献良多后朱光潜时代的中国诗学不能 舍弃他的理论也不能停留于他的理论毫无作为朱光潜的理论博大而深刻笔 者相信其理论中还有很多未为学界认识到重要内容 而目前对于朱光潜的研究现 状及所达到的水平又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此加强研究的力度和提高研究者的 整体水平就成为当前朱光潜研究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关键词 朱光潜 朱光潜维柯维柯比较诗学 比较诗学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abstract abstract the inherent relations of vicos poetics and zhu guangqians poetics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ese poetics, especially to the compare poetics. giving a looking from macroscopic, todays chinese poetics face to transform.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signified begins of the transform and the poetics construction after 1949 established the base of transform. at 21st century, the transform must get a new development. from microscopic looking, chinese poetics have too much problems, for example, the modernization transform of tradition poetics, the native transform of west poetics, and the flourish of plagiarize, the lose of creative spirit which based on the transform. the inherent relations between vicos poetics and zhu guangqians poetics, at first, have reference to compare research of chinese and west poetics. vicos poetics had shaken off the consistent thinking of west and became the compare study, which should be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of the inherent relation of vico and zhu guangqian. all of they had not been restricted in a place, a nation poetics, so they are same from the beginning point. because made the primal thought as the base of his theory, vicos poetics have become general and universal. zhus profound chinese and west poetics background increase the theory color of the poetics thought theory. secondly,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of them will give instruction to the chinese poetics construction. the future of chinese poetics, include two main content, the first one is the modernization transform of tradition poetics, the second one is the native transform of west poetics. zhus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of vico was a success example, and which should be given attention is the deep accomplishment of zhus tradition poetics which have great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zhus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just because he had taken root in tradition poetics, for the purpo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oetics, he can be calm and objective when he studies the west poetics. with explain of the external relation of vico and zhu, the thesis have tried to prove the intrinsic relation of them. the 2nd chapter, at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tent and background of the poetics thought theory. for the purpose of penetrating the surface understand and reading of the theory and getting the aim of deep understand of the deep meaning. analyze the speciation and essence of vicos theory which was different to the main tide of enlightenment. by the medium theory-intuition theory, explain the possibility of effects which zhu had accepted from vico. the 3rd chapter, through three objections, intuition, imagine, emotion remove and emotion interaction, 朱光潜与维柯诗性思维内在联系的比较研究 4 discuss the inherent relation of them in detail. the three objections were raised at the base of chinese and west poetics, beginning with the vicos study and ending with the zhus study, every objection have been discussed by centre on represent opinions of chinese and west. chinese and west poetics not only can show the speciation of them, and also can be merged by the study of vico and zhu. the 4th chapter is summarizing of the chinese poetics and some opinions of chinese poetics and compares poetics by myself. chinese poetics have gotten a cross, which way should be chosen, the answer is not obvious, so have a looking at pass should be a good advise. the study of forebears theory, especially the masters theory, will give great reference to the future of chinese poetics. as the represent of 20th centurys poetics, zhu spend all of his life to merge the chinese and west poetics. in many domains, he who raised creative objection has great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poetics. in the post-zhu time, we can not abandon his theory or stop at his level. zhus theory broad and deep, there are many important objection which in his theory have not been given attention. raising the whole level of researcher and forcing the study have become urgent. key words: zhu guangqian key words: zhu guangqianvicovicocompare poetics compare poetics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第 1 章 绪论第 1 章 绪论 1.1 本课题选择缘由及意义 1.1 本课题选择缘由及意义 维柯的诗性理论提出于理性主义风靡全欧洲的启蒙时代 在经过了黑暗的宗 教蒙昧主义和王权阴影笼罩下的古典主义之后 整个欧洲思想界都处于一片萧条 与压抑之中 很多思想的火花还未及形成火光 便被扑灭于萌芽状态 十八世纪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资产阶级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推动了思 想进步的车轮启蒙主义随即以风卷残云之势扫荡了整个欧洲封建与保守思想 的领地并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 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莱辛等等他们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影响巨 大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并直接引出了世界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德国古典主 义 但启蒙主义出于对宗教蒙昧和王权主义反扑而提出的理性主义也有其消极的 一面即对于人性中最本质的心灵的忽视这种忽视在启蒙主义者本身也某种程 度的意识到了针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于人的心灵与人的本性的戕害卢梭 进行了彻底的抨击他提出的回到自然的理论主张被公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先 声这一理论就是对于人类心灵和天性的强调和珍视虽然卢梭在启蒙界声名显 赫但他最重要的理论见解却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维柯将卢梭没有说完 和没有说透的道理在新科学一书中给予了系统而具有说服力的阐释由于 悖逆于整个时代的理性主义主流思想 维柯的诗性理论在整个十八世纪被人们有 意无意地彻底遗忘了直到他的弟子克罗齐时人们才又通过克罗齐对他的理论 的阐发认识到其理论的重要性并重新回过头来研究这位被冷落了一个世纪的 伟大思想家 维柯的理论之所以被名之为诗性就是因为他在思想的最高维度修正了人们 对于意识与认识的态度 用情感在认识中的作用冲击了理性与逻辑判断的神圣地 位他认为情感才是心灵的真正本核而非理性这一结论无疑与中国的传统诗 学有不谋而合之处有着浓厚国学背景信奉人生应该艺术化的朱光潜在浩瀚如 海的西方文论中能够看到维柯的诗性理论自然会有心中一亮之感维柯的理 论不仅与他已根植心中的中国诗学有趋同性更为可贵的是这种理论与他的天 性和思想的追求也有天然的一致性 所以 朱光潜对于维柯的偏爱是有据可循的 既然维柯的诗性理论天然地就已经跳出了中西诗学的苑囿具备了世界诗学 的视野和眼界所以以其理论为基础进行中西诗学的研究整合和并进行创造 性的发现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朱光潜紧紧抓住诗性思维这根维系东西的纽 带以心理学和美学为理论依据在充分论证中西诗学同与异的基础上指出了 中西诗学心理攸同道术未裂的本质这实际上又回到了他理论的原点 即人类思维天然是一致的这也是维柯理论所要阐发的核心问题维柯从原始思 朱光潜与维柯诗性思维内在联系的比较研究 6 维的平面展开论证这一方面是因为维柯限于当时思想界的压力一方面也是因 为他的那个时代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比较诗学他本人也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到 了朱光潜时由于他横贯东西上下古今的学识与在此之上形成的广阔的思想视 野和博大的学术胸怀 使得他能够从中西比较诗学的领域展开对人类心灵与情感 的追问 朱光潜的研究对于中国比较诗学的贡献是开拓性的虽然在此之前已经有 了如王国维 梁启超等大家用力于此 但由于时代与学术思想的限制等诸多原因 他们对于中国比较诗学的作用准确地讲只能是开启性在很多问题上或未 予涉及或浅谈辄止总体上是零星的松散的缺乏理论体系的直到朱光潜 才从理论建构的高度重新梳理出一条中西诗学的大致线索并依托于此生发出 众多创新之见当然这个巨大体系还存在许多有待充实与继续发展的地方所 以以谨严的学术态度认真研究朱光潜的理论不断充实和补充这个体系是中国 比较诗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对于朱光潜的研究国内外的学术界早已有之自 80 年代至今国内的主 要研究成果有朱光潜研究丛书安徽教育出版社共三卷分为朱光潜与 中西文化钱念孙朱光潜与中国现代文学商金林朱光潜美学思想及 其理论体系阎国忠朱光潜美学论纲劳承万边缘与整合宛小平 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阎国忠朱光潜从迷途到通径朱式蓉许道明 等这些研究多从朱光潜的主要美学命题入手注重对朱光潜前后期美学诗学 不同形态的分析和体系的建立如劳承万的朱光潜美学论纲就从情趣说 美感结构人生艺术化艺术生理学语言表现等五个朱光潜诗学最 为关注也是不同时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加以提炼将这五个方面融合成一个整 体形成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体系国外的研究有美国著名东方诗学专家邦 尼麦克杜哥的从倾斜的塔上瞭望朱光潜论十九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美学 和社会背景意大利莎巴蒂尼教授的论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中克罗齐主义 以及英国奥布瑞尔中国哲学五十年德国马克斯派勒堡近代中国 名人录日本桔川时雄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中的相关条目这些研究则站 在西方的角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朱光潜对于西方诗学的接受和修正如莎巴蒂 尼就从朱光潜对于克罗齐理论的接受入手 认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是移西方之花 接中国之木采取杂揉西方各派不同思想于一炉的折衷主义而并非一个彻底的 克罗齐主义者这些研究对朱光潜美学诗学理论的发展赶到了推动作用但是 整体上看对于朱光潜的研究还是梳理较多而发展较少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框 架即两个时期若干命题式的平铺缺少创见性的成果 对于维柯的研究在中国学术界是从朱光潜翻译新科学后开始的一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直没有兴起热潮但近几年维柯研究有转热之势这些研究可以分为三类一类 是文化研究 如刘成纪 维柯与当代文化诗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1 期韩震的论维柯的人学思想江海学刊2001 年第 3 期雷武 锋的论维柯新科学的人文主义思想西北大学学报2002 年第 1 期 这类研究从文化的高度对维柯的诗性理论的内涵进行提升和发散 一类是跨学科 研究如雷武锋论维柯的诗性语言观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 期 朱海刚诗与哲学从维柯尼采与海德格尔的观点看诗与哲学的关系新 美术2002 年第 4 期这类研究从诗学的相关学科入手力图拓展维柯诗学理 论的内涵一类是诗学研究如雷武锋论维柯的诗性创造观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2003 年第 3 期刘渊邱紫华维柯诗性思维的美学启示华中 师范大学学报2002 年第 1 期邱紫华维柯新科学中的诗学理论外 国文学评论 2002 年第 1 期 等 涂波 刘勰与维柯 中西艺术想象论比较中 南民族大学学报1999 年第 3 期这些研究主要专注于诗学领域维柯理论的深 化这三类研究构成了上中下三个维度的综合式维柯研究使得诗性思维的 丰富内涵能够在不同的层面得到充分的阐释 在这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由于 研究资料的稀少尤其是第一手资料的缺乏一方面造成研究难以进一步深入 另一方面又使得很多研究都流于重复 1.3 本课题的理论方法和创新点 1.3 本课题的理论方法和创新点 维柯与朱光潜的联系性并不表现为直接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或者说在朱光 潜诗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中维柯的诗性理论并没有给予直接的影响从这个角度 看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实应该是平行研究的范畴但是朱光潜却深受克罗齐的 影响而克罗齐诚如他自己所标榜的那样是维柯的忠实信徒如果从这个角度 看这个研究又成了影响研究本篇论文试图将这两种研究方法联系起来并以 主题学为辅助多角度的展开朱光潜与维柯诗学的内在联系性 对于维柯与朱光潜的研究都拘泥于各自的领域缺乏对两者的联系性和其 意义内涵的研究本篇论文正是着眼于此以诗学理论为平台重新梳理朱光潜 对于维柯诗学的接受与修正明确两者诗学理论的内在联系性和一致性并论述 这种内在联系性对于中国诗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朱光潜与维柯诗性思维内在联系的比较研究 8 第 2 章 朱光潜与维柯诗学的联系 第 2 章 朱光潜与维柯诗学的联系 詹巴蒂斯塔 维柯(giambattistavico1668-1774)意大利著名哲学家,西方近代社 会科学的先驱,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思想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诸如美学 语言学人类学史学经济学政治学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了此后各时期许多领域的思想家和学术传统维柯所提出的理论尤其是涉及 到诗学领域的由于受学术氛围与宗教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很长时间内都为 人所漠视直到他的弟子克罗齐时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他的理论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对于维柯理论的研究由朱光潜始维柯对于朱光潜的深刻影响单从 他八十高龄仍从头开始学习意大利文以用于新科学翻译的良苦用心中就可 见出我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到欧洲留学随着当时美学界的潮流接触到意大 利美学大师克罗齐的一些著作把他美学原理译成中文版由克罗齐我注意 到他的老师维柯的新科学一方面嫌它艰晦同时也多少认识到他的思想的 重要性 所以在六十年代写 西方美学史 时 就在第一卷为维柯辟一专章 当时我已年近八十还是下定决心动手来译我既不懂意大利文又不懂拉丁 文古代史过去在英国虽也学过但是考试没有及格知道了这种情况读者当 会想象到我的艰苦处境新科学译后记朱光潜之所以要在如此艰难的状 态下还要坚持翻译新科学就是因为他凭着一位思想大师的深刻洞察力看 到维柯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中国相关学科尤其是对比较诗学的极大意义 2.1 诗性智慧的提出与背景诗性智慧的提出与背景 维柯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启蒙主义运动的高潮启蒙主义者以平等博爱为旗 帜声言要继续文艺复兴的思想革命其矛头直指代表着贵族与宫廷的新古典主 义虽然启蒙主义者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传统但是在 方法论和本体认识上已经与文艺复兴时大相径庭 反倒是与新古典主义表现出极 大的相似性即表现出强烈的理性意识但是作为学者维柯却以自己的独立思 考意识提出了与这个时代主流思潮截然相反的理论 2.1.1 启蒙精神 2.1.1 启蒙精神 启蒙enlightenment可直译为照亮启蒙运动即是一场照亮人 们思想的运动 启蒙思想家明确提出反封建就必须打碎套在人类脖子上的两大枷 锁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针对于此他们提出了两大思想武器自由平等和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理性原则而理性原则更被认为是整个启蒙运动的核心理念与古典主义一样 启蒙运动崇尚理性原则但是启蒙思想家们强调理性与古典主义者有着本质 的区别它以理性为原则要求人们思考并否定现存的一切制度的合理性它把 理性与人的天性即自由平等联系起来要求人的天性建立未来社会即自由 平等的理性王国 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 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惟一的尺度恩格斯反杜 林论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精神在这个时期 得到了发展和时代性的转化 达朗贝尔在他的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在近三百年来的精神生活中18 世纪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果仔细考察一下我们生活于其中的 18 世纪中 叶考察一下那些激励着我们或者至少也对我们的思想风俗成就甚至娱乐 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件就不难看出我们的观念在某些方面正在发生一种 极为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之快似乎预示着一种更为巨大的转变即将来 临伴随着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和理论体系的建立 人们对于自然和对人本身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最高潮 这种思考极大不同于 以前的经院哲学和古典哲学它从彻底上抛弃了经院哲学繁琐平庸而缺乏实质 性内容的教条式说教风格而以挟着时代风雷之气的科学精神和实证原则对自 然对人性对社会对所有一切涉及到的领域开始了一场革命性的严肃思考 这种思考是激情澎湃的思维不仅要寻求新的迄今无人知晓的目标还要弄 清自己正在向何处去如何为自己确定旅行的方向它怀着去发现新事物的愉快 心情和勇气走向世界期待着天天都有新的发现但却以极为冷静严格甚 至冷漠的理性为其核心原则启蒙本身造成了这种极端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 这种冲突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着运动走向深入 2.1.2 诗性智慧的反叛 2.1.2 诗性智慧的反叛 维柯与启蒙运动和理性时代有着复杂的关系一方面同启蒙思想家一样 维柯也追求对人类社会事务认识的普通观念力图发现适用所有民族理想的永 恒历史另一方面维柯把人类事务的一般结构和社会演进的普通进程看成是 人类自我创造的历史过程从而把普遍性与历史生成统一了起来维柯力图开创 一种关于人类世界的历史哲学即一门把人性史和人性哲学完全结合在一直的 科学 这种思想的精神源头来源于 17 世纪维柯写作和印行的他的著作虽然在十 八世纪他却是十七世纪那个天才的世纪的儿子十七世纪有一个异常 突出的特点 就是在科学的和假科学的著作标题上频繁出现 新 和 前所未闻 之类字眼 单枪匹马地创建一种新科学比起扩充甚至改革一种旧科学在当时是一 朱光潜与维柯诗性思维内在联系的比较研究 10 种更大的荣誉这种学术上的英雄主义显然深刻的影响了维柯维柯的雄心是 要在他的时代创建一门全新的人类社会的科学 这门社会科学的成就要能与十七 世纪牛顿乃至更早的伽里略等人在自然科学领域所做出的伟大成就比肩 正是这 种激烈而富于雄心的创新意识使得维柯在启蒙时代理性思潮风起云涌的时候敢 于喊出自己的声音 启蒙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于感性认识的鄙视与不信任在其他无数 场合中我都看出根据外部感官所下的判断是有错误的不仅外部感官就连根 据内部感官所下的判断也一样这种认识被启蒙主义者全盘接受虽然形而 上知识把最终目标定为对客观实在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活动的定义再也不是人 的判断与实在的一致而是存在与人的知识的普通原理的一致这正是维柯关 注的焦点 维柯的反叛性集中反映在他的新科学一书中他在这本巨著中提出了 诗性智慧真正的荷马等著名论断诗人们首先凭凡俗智慧感觉到的有 多少后来哲学家们凭玄奥智慧来理解的也就有多少所以诗人们可以说就是人 类的感官而哲学家们就是人类的理智所以亚里士多德关于个别的人所说的话 也适用于整个人类凡是不先进入感官的就不能进入理智这就是说人心除 非它光有一种感官印象就不能理解任何东西 我们近代玄学家们把这种感官印象 叫做机缘维柯认为启蒙思想家对于世界的纯理性判断并不是人在最初 时期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即是并非与生俱来的这种认识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和误导不仅会导致人的异化机器化而且会使人丧失对于世界的自然而然的 感知能力和直觉能力这种能力是经过长期的人类活动逐渐积累起来的人与自 然的类似于中国传统美学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关系一种互渗互融又充满 蓬勃生命之气的美感关系 从功利角度看 这种能力的削弱乃至丧失 会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寂静被打破 两者间充满和谐与静穆的关系将被对立冲突及人的主宰地位所取代 这不仅对自 然而且对人自身而言都是非常危险的 从审美角度看这种能力的丧失还将是对人性的破坏人性的内涵在很 大程度上表现为他的情感及其复杂性情感是以直觉感知为基础的带有极大的 感性色彩而一切艺术的直接来源和创作冲动皆来源于情感的冲动与发生启蒙 主义在美学问题上产生了关于天才与规则理性与想象力古典主义美 学和美的主观性等诸多论题的论争这表明在启蒙主义内部也意识到了理性与 艺术思维的矛盾实际上正于上面所说的那样启蒙主义自身就是这种矛盾的 结合体一方面激情激荡有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又以冷静的理性原 则为核心这既彰显了它的特质矛盾的冲突刺激和推动着它向前不断的发展 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使得它常常陷入两难境地之中尤其是在美学理 论的建设中这种先天性的缺陷就显得更加明显究竟是要让天才遵守规则还 是让天才创造规则这已经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美学悖论 它已经上升为整个启蒙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界的生动而无奈的写照 由于启蒙主义者自身思想上的天然矛盾与缺失使得他们只能纠缠于个别的 命题之中 不能站在这个圈子之外进行冷静的观照 于是维柯便站了出来 在 新 科学中维柯从哲学伦理经济政治地理时历等方面对人类的思维的 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阐释并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为了突出诗性思 维的天赋性和在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维柯主要以原始人思维为核 心广泛探讨了古希腊罗马和异教徒的思维模式提出人的思维是以诗 性为基础这等于根本上否定了启蒙主义的思想的理论根基当然可能是由于 害怕宗教迫害的缘故或者是出于学者的谨慎他并没有对启蒙主义展开针锋相 对的批驳 但是这一震撼性的思想已经足以让他在他的那个时代遭到人们的普遍 质疑与打击以至于他的重要性直到克罗齐时才被学界真正的意识到 2.1.3 共同的人文关怀 2.1.3 共同的人文关怀 虽然启蒙主义与维柯的理论品格有着极大的差异但是他们却在最为关键的 终极旨归上达成了一致 这无疑是共同的价值观与深入人心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结 果 启蒙思想的核心思想就是对自我的确认笛卡尔的自我在思考活动中 把自己与所有客观存在隔离开来意识到自身是一个孤立的我在并通过自 身这一思考活动意识到我在自我作为认识活动的客体与自我作为认识活动 的主体同一因此在这里我们已经不存在区分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表象 与实在我们就这样获得了绝对的确定性笛卡尔认为一切都是可怀疑的只 有怀疑本身是不可怀疑的即我在思考这一事实是不证自明的这一说法充溢着 文艺复兴者的风格笛卡尔以科学实证的方式和严谨的逻辑演绎说明了自我 存在的确定性 在这里 笛卡尔实际是偷换了概念 按照传统的经院哲学和神学 只有神即上帝才是不证自明的但是在他这里一切都通过自我得到确认虽 然在后来与神学家的辨认中 笛卡尔也承认了上帝是自在自为的 无需动力因的 但他同时也没有否认自己此前对于自我的有关论述 笛卡尔的理论在启蒙主义思想中发展成了人道主义与人性论的结合物并衍 生出了平等自由等一系列概念孟德斯鸠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在原始时 代人一生出来就都是真正平等的但是这种平等是不能继续下去的社会让人 们失掉了平等只有通过法律才能恢复平等孟德斯鸠把平等看作是自然法的 要求和人类理性的体现 我不认为所有贬低我们人类的人都美德的敌人 也不认为他们在揭露他们同胞的缺点时都怀有恶意相反我意识到某种道德上 的敏锐感觉尤其在伴随着爱发脾气的性格时是很容易使一个人对世界抱嫌恶 态度的也很容易合他们对通常的各种人世经历产生过多的愤愤不平不过尽管 朱光潜与维柯诗性思维内在联系的比较研究 12 如此我还得承认那些倾向于喜爱人类的人的感受比起告诉我们人性卑不足 道的相反看法对于美德要更为有益随着这场运动的推动和深入思想家们 对于人性的思考也不断趋于深入伏尔泰则说被弃置于纯粹自然中的人就不 会有语言而只会有一些发音不清的叫声他不会再有关于上帝和灵魂的知 识也不会有什么数学知识这些观念会在对于获取食物的操心中失去海狸的 各族会比他的种族好得多那时候人会完全全像一个长大了的孩子我们也曾见 过许多人他们并不比孩子的状态高多少 11对于人性的深刻讨论表明启蒙思想 家对于人本身的关注和浓厚的人文情结而卢梭更直接明白地说经验是先于 教育的对有生命和感觉的生物来说所有一切都是教育如果植物能向前 行动的话 它们就必须具有感觉 必须获得知识 否则它们的种类很快就会消灭 孩子们最初的感觉纯粹是感性的他们能感觉出来的只是快乐和痛苦 12 由此可以看到一条启蒙主义者与维柯由平行到重合的清晰路线 这从一个侧 面证明了维柯理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任何一个有远见和真正深刻洞见能力的 思想家都会认识到这将是下个世纪乃至下一个时代思想的必由之路那就是从 人出发以人为终结点柏拉图在他的对话亚尔西巴德里替智慧所下 的定义的是智慧是使人完善化者人作为人在他所特有的存在中是由心灵 和精气组成或则无宁说是由理智和意志构成的最好的制度都谋求全人 类的善 13 启蒙思想家与维柯在人文关怀方面都非常重视道德伦理在人性中所占的重 要地位对于启蒙主义者来说对于个人道德的强调就是要其替代宗教训诫的作 用 对于人性进行规导与启示 这是因为启蒙思想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方面 启蒙打破了宗教迷信与条律对于人性的束缚与压抑 另一方面也使人性失去了督 导与规范这又很容易合人性从一个深渊滑向另一个深渊这也是为什么启蒙主 义者都拥有极强的法制精神 就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法律替代宗教的规范和约束 作用这是外在方面而在内在方面他们又高扬理性的论调要用理性的克制 与客观来抵制人性中直觉和冲动的部分以期达到人性自由而良性的发展与此 形成鲜明对照的就是维柯的诗性理论 维氏说 人性是向往和具有纯洁性的哲 学家们的玄学用神的观念来实现它的第一项任务这就是澄清人心的任务需要 用逻辑来使人心有清楚的确定的观念来形成它的推理活动 然后用这些理性观念 降下来用伦理来清洗人心 14 巨人即原始人类在这本书里面主要是指 未具现代思维的原始人们在开始并不信任神与神发生战争而遭到惩罚于 是开始畏神从而由敬神发展出一系列的伦理观念神在这里其实就是指自 然的力量不过是维柯顾虑到宗教势力的干涉所以故意将人在自然中的发展说 成是人被神驯服的过程这可以看成是一种绝妙的比喻而且在这一部分中维 柯也大胆地表示过无神论的观点心灵如果关于利用对天神的认识就必须卑 躬屈节正如从另一方面来说高傲就会引导他们到无神论无神论者在精神上 就会变成巨人们会轻易地就说出贺拉斯的在我们的愚顽中我们向天爷本身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进攻颂歌那句话 15与其说是宗教使人向善 倒不如说是人为了向善而发 明出了宗教宗教只是人们寄托道德期望有一个载体罢了 2.2 作为媒介的克罗齐2.2 作为媒介的克罗齐直觉说直觉说 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克罗齐的专章的开头是这样介绍他的在美学上 他受到维柯的影响较大把维柯的关于形象思维的学说发展为他直觉即表现 说这个学说可以说是对西方颓废时代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所作的有系统 的辩护 16克罗齐至少在美学领域是维柯的弟子 而朱光潜又深受克罗齐直 觉说的影响朱光潜自己也曾说过他接触维柯是通过克罗齐开始的这也是 众多美学家研究维柯的一般路径所以克罗齐的媒介作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他的理论上承维柯下接现代美学是标准的转型时期的美学思想代表古典主 义美学的逐渐消亡而新的思想又还在酝酿当中这时急需一种思想给这种正在 酝酿中的新美学以理论的催化和培植维柯便成为了惟一的亮点而克罗齐作为 现代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杰出代表 又担负起了对维柯的思想的申发与重新阐释的 任务 2.2.12.2.1直觉说直觉说溯源及内涵 溯源及内涵 直觉说是克罗齐学说的核心内容克罗齐把精神世界心灵活动和 客观世界等同起来哲学如果提示出精神世界的发展同时也就提示出现实的发 展所以哲学和历史也被等同起来因此他的哲学只研究精神活动他把精神 活动分为认识和实践两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属于低高两度但彼此循环 相生 认识生实践 实践又生认识 这两度又各分为两阶段 认识活动从直觉始 到概念止实践活动基于认识活动从经济活动始到道德活动止这四阶段的 活动各有其价值与反价值视其所产生的结果而定直觉产生个别意象正反价 值为美与丑概念活动产生普遍概念正反价值为真与伪经济活动产生个别利 益正反价值为利与害道德活动产生普遍利益正反价值为善与恶这四种活 动各有专门科学负责研究直觉归美学概念归逻辑学经济活动归经济学道 德活动归伦理学四门之外别无其它哲学性的科学四门合起来就是哲学也就 是历史 17这样的体系划分和对于认识起源活动的表述同维柯如出一辙 因为 古代人的智慧就是神学诗人们的智慧 神学诗人们无疑就是异教世界的最初的哲 人们又因为一切事物在起源时一定是粗糙的因为这一切理由我们就必须把 诗性智慧的起源追溯到一种粗糙的玄学从这种粗糙的玄学就象从一个躯干派 朱光潜与维柯诗性思维内在联系的比较研究 14 生出肢体一样从一肢派生出逻辑学伦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全是诗性的 从另一肢派生出物理学 就是宇宙学和天文学的母亲 天文学又向它的两个女儿 即时历学和地理学提供确凿可凭的证据这一切也全是诗性的 18从整个 内容和体系上看克罗齐的直觉说实际上是对维柯诗性思维的一种形而上的表 述直觉说吸收了诗性思维中的核心理论精神特别是直觉和形象对于人类思维 形成及艺术生成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一个与维柯的体系既平行有 在其之上的体系克罗齐将维柯的具象化理论抽绎出来从现代主义哲学和美学 的角度进行了重构当然这其中也做出了若干的修订如对物质世界和精神 世界的认识和相互关系上就突出了克罗齐的新黑格尔派的特点 直觉不仅是美学的基础而且是精神实践活动和整个精神世界的基础克罗 齐对于现象界是彻底抛弃的物质在他看来是不存在的所谓物质就是材料 但这些材料并不是来源于物质界而是精神世界和心灵活动这种做法无疑使得 直觉成为了无根之水但克罗齐的用意似乎正在于此即将直觉提升为一切认识 和经验的基础直觉就是世界的本源 直觉的具体内容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情感与意识是直觉的自我生成自我完满既然物质世界是虚无和不 确定的那么直觉必然就是情感与意识的惟一来源形象是直觉的对象属于 物直觉是心知物的活动属于我在美感经验中心所心接物者只是直觉物所 以呈现于心者只是形象心知物的活动除直觉以外我们前已说过还有知觉和 概念 物可以呈现于心者除形象以外 还有许多与它相关的事项 如实质 成因 效用价值等等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而不是知觉和概念物 所以呈现于心者是它的形象本身而不是与它有关系的事项如实质成因效 用价值等等意义 19从表面上看 直觉是形象与情感的媒介而事实上直 觉就是这一切产生的基础只有直觉才是真实的确定无疑的 其次直觉就是艺术这显然是维柯的论调只不过克罗齐将它绝对化了 这有两个意思一是直觉的方式是艺术产生的基础一是直觉的状态是一种凝神 观照的状态它会催发艺术的产生直觉的发生往往具有浓烈的情感的意味而 艺术是以情感为依托的失掉了情感艺术就成为一堆没有生命与灵气的死物 直觉发生的时候人会处于一种极端的聚精会神的状态整个的精神世界都会关 注于一个审美对象该对象就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堡 m nisterberg在他的艺术教育原理里将这一状态描述的最为精彩他说 如果你想知道事物本身只有一个方法你必须把那件事物和其他一切事物分 开使你的意识完全为这一个单独的感觉所占住不留丝毫余地让其他事物可以 同时站在它的旁边如果你能做到这地步结果是无可疑的就事物说那里完 全孤立就自我说那里完全安息在该事物上面这就是对于该事物完全心满意 足总之就是美的欣赏 20这样看来 意识不仅是艺术发生的条件更是它 得以产生和完成的基础和根本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最后直觉即表现是对语言及语言学的肯定语言就是艺术语言学就是美 学克罗齐的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二十世纪思想的语言学转向语言不再只是 一个表达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用索绪尔的观点来看语言 与言语所包含着的共时性的话语世界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对于语言的一般认识 语言已经是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 这自然不是从语言的传达信息功能的层 面着眼的而是将语言抬升到本体的意义上的探讨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意象 派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切 20 世纪的西方美学与文论流派都将这一看法作为结 构自身理论的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直觉即表现认为直觉到的东西在直觉的 同时就已经被表现出来艺术家或审美主体在进行直觉的过程中也在自己的内 心进行着表现而艺术的外化物化过程在克罗齐看来是完全多余的艺术作品 的备忘录语言的作用就体现在从直觉到表现的过程中表现的过程就是语 言表达和显现自身的过程而且语言本身也可以被直觉到从而产生美感 2.2.2 朱光潜对于2.2.2 朱光潜对于直觉说直觉说的接受与修正 的接受与修正 朱光潜对于克罗齐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推崇到怀疑再到批判的过程这是 由于朱光潜学术思想不断演进发展的结果 他对克罗齐的态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他思想发展的过程 朱光潜对于克罗齐理论的接受包含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同他早期所坚持 的多元宇宙观有关他为人所熟之的关于一个对象的三种态度即科学的 态度实用的态度审美的态度就是多元宇宙观的典型表现他说:人 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发展到极点,都自有特殊宇宙和特殊价值标准我们不 能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 21这里所表述的 多元宇宙观实 际上就是多元并存的价值观念,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申请停热协议书
- 宾馆简单合伙协议书
- 私人安装协议书
- 祛痘疗程协议书
- 小区汽车代管协议书
- 封堵气囊安全协议书
- 离职理赔协议书
- 工程项目劳务协议书
- 家庭地亩分割协议书
- 瓜子卖车协议书
- 烟草专卖合同协议书
- 车辆终止挂靠协议合同
- 2025年新媒体传播与营销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指南(2025版)》解读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课件
- 国有融资担保公司笔试真题解析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及管理》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 大美劳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江西财经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