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5500II使用说明书1.doc_第1页
PDA-5500II使用说明书1.doc_第2页
PDA-5500II使用说明书1.doc_第3页
PDA-5500II使用说明书1.doc_第4页
PDA-5500II使用说明书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 据 处 理 系 统 PDA-WIN 操作手册 为了安全和正确的使用仪器,必须认真仔细阅读本手册。 为了你在任何时候都能参考,请保存好本操作手册。岛津公司 目 录第一章 工作原理.1-2 1.1 工作曲线.1-2 1.2 再标准化.1-3 1.3 共存元素修正.1-5 1.4 100%修正.1-8 1.5 主曲线修正(控样修正).1-10 1.6 近似含量分析.1-12第二章 仪器的准备 2.1 计算机的设置.2-2 安装SCSI接口.2-2 联结 CPU 控制装置.2-3 安装SCSI接口软件.2-4 2.2 Windows基本操作过程.2-5 鼠标的操作.2-5 窗口的操作.2-6 2.3 基本操过程 2.4 PDA-WIN 的结构.2-14 2.5 仪器的启动与停止.2-17 仪器的启动.2-17 仪器的停止.2-18第三章 准备 3.1 耗费放电.3-2 3.2 手动扫描.3-4 3.3 调整灵敏度.3-8 3.4 再标准化目标值的测量.3-10 3.5 工作曲线用测量.3-12第四章 建立工作曲线. .4-2 4.1 工作曲线/共存元素修正系数的计算.4-2 工作曲线/共存元素修正系数的计算.4-2 设定共存元素.4-5 数据窗口.4-6 数据表窗口.4-7 工作曲线的分割.4-8 工作曲线的使用范围.4-8 建立工作曲线用样品的登记.4-9 曲线图的放大输入/输出.4-10 任选设定.4-11第五章 含量分析 5.1 含量分析用准备.5-2 5.2 含量分析.5-3 5.3 含量分析的基本操作.5-4 分析结果的显示.5-4 按钮功能.5-5 分析组的选择.5-6 辅助分析.5-7 分析的取消.5-7 分析的结束.5-7 恢复分析.5-7 分析方式.5-8 频率分布.5-11 时序轮廓.5-12 打印设定.5-13 激发次数的数的控制.5-15 5.4 再标准化分析.5-16 5.5 控样修正分析.5-19 5.6 含量分析.5-22 什么是含量分析.5-22 含量分析(多次分析).5-23 5.7 含量分析的应用.5-25 含量分析(4次分析).5-25 近似含量分析.5-28 粗略分析.5-29 含量分析时合金判定.5-31第六章 设定情报 6.1 系统情报.6-2 分析组的构成.6-4 分析情报的基本操作过程.6-5 6.2 分析条件情报.6-6 分析情报窗口.6-6 分析组的详细设定.6-8 分析条件.6-10 (3-1)分析条件.6-10 (3-2)测量条件的详细设定.6-13 灵敏度情报.6-17 分析元素. 6-18 分析通道情报.6-20 测量方式.6-22 再标准化情报.6-25 6.3 工作曲线情报.6-27 工作曲线和共存元素修正系数.6-28 100%修正情报.6-29 6.4 分析组情报.6-30 标准情报.6-30 显示和打印/传输情报.6-31 空样修正分析情报.6-33 分析方式情报.6-35 质量评估图情报.6-39 6.5 其它情报.6-41 近似含量分析情报.6-41 (1-1)近似分析条件.6-41 (1-2)近似分析评定条件的登记.6-43 R控制情报.6-44 特殊计算式情报.6-46 合金搜索.6-48 (4-1)合金搜索组的登记.6-48 (4-2)合金规格的登记.6-50 (4-3)合金规格的范围登记.6-52 分析程序.6-53 分析范围情报.6-55 化学分析值的登记.6-57第七章 结果管理 7.1 基本操作.7-2 什么是结果管理?.7-2 主窗口.7-3 数据搜索.7-5 选择数据.7-7 选择数据库.7-8 7.2 质量评估图.7-9 质量评估图.7-9 设定扫质量评估图描线.7-10 质量评估图的分析值数据表.7-11 质量评估图分析数据窗口.7-11 7.3 直方图.7-12 直方图.7-12 设定直方图的扫描线情报.7-12 7.4 日 报.7-14 7.5 查阅数据.7-15 7.6 删除数据.7-17 7.7 数据转换.7-17 7.8 拷贝数据.7-18 7.9 新增数据(计算平均值).7-18 7.10 选择设定数据管理.7-19第八章 S/W的其它功能.8-2 8.1 仪器检查.8-2 8.2 修正前强度分析.8-5 8.3 测量漂移修正后强度.8-7 8.4 灯试验.8-9 8.5 资料保存.8-12 建立备份.8-14 备份的恢复.8-16 ADS备份文件的转换.8-17 8.6 系统的安装.8-19 8.7 口 令.8-22 8.8 帮 助.8-23 8.9 版 本.8-24 8.10 安装传输用条件.8-25(附录)关于CPU 控制装置.A-1 安全措施 注 意 这本手册定义如下警告的类型: 注意 这个忠告是为了系统的安全和正确的使用。 第 一 章 工 作 原 理 第一章 工作原理1.1 工作曲线此分光仪可使试样发光,利用含量与实际波长的光强度与实际每个元素的关系测量未知试样的含量。所包含的元素和含量是已知的这类样品叫做标准试样。首先、使用者应该测量标准试样,并且、采用测量所获得的强度和标准试样之间的关系建立标准工作曲线。系统根据测量未知试样所获得的强度使用此工作曲线计算含量。使用者应该测量建立工作曲线所需要的标准试样并建立所有分析元素的工作曲线。有不同工作曲线。该分光仪采用如下三次方程式表示: X = aI3 + bI2 + cI + d I:测量强度 X:含量 IDC:漂移修正强度 C:含量 1-2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是为绘制工作曲线用的,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应与分析样品相近似,应包括分析元素含量范围,并保持适当的间隔,分析元素的含量系用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 在标准样品系列不适当的情况下,分析结果会产生偏差。因此,对标准样品的选择必须充分注意。在绘制工作曲线时,通常使用几个分析元素含量不同的标准样品作为一个系列,其组成和冶炼过程最好要和分析样品近似。如使用内标元素含量不同的标准样品时,也可以换算成诱导含量使用。1.2 标准化 分析仪器随时间变化而引起的分析值对工作曲线的偏离。此时用接近上限和下限,或接近上限的标准试样,测定强度与标准强度,在利用数学方法将测定的强度修正到标准曲线强度。这一过程叫再做标准化。 用接近上限和下限的两个标准试样标准化叫做两点标准化。 用接近上限的一个标准试样标准化称做一点标准化。 标准化应每天进行。标准化样品必须均匀并能得到稳定的谱线强度比。标准化灵敏度调整公式 IDC=k(I+) 、 :两点标准化系数 k :一点标准化系数 IDC :漂移修正强度(修正后强度) I :测定强度(修正前强度) 两点标准化是k值设定在1.0怎样计算修正系数?两点标准化修正系数 HT = a H I + b HT :上限标准样品的基准强度 LT = a LI + b HI :上限标准样品的测定强度 = (HT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