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若干问题研究-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_第1页
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若干问题研究-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_第2页
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若干问题研究-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_第3页
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若干问题研究-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_第4页
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若干问题研究-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若干问题研究-交通运输工程硕士论文.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U49;F5 10710-2012221135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若干问题研究 张 世 亮 导师姓名职称 王建军 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学位类别 及领域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 论文提交日期 2014 年 5 月 30 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4 年 6 月 4 日 学位授予单位 长安大学 Some Problems of large construction projects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Zhang Shi Liang Supervisor: Prof. Wang jianjun Changan University,Xian,China I 摘 要 2013 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 52%,在过去的 5 年中,中国的城镇化率平均 每年提高1.3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每年增加的城市人口多达1700 万。为满足这些城市新增人口的居住、就业等需求,各种大型建设项目相继投入开发运 营,在缓解城市刚需供应不足问题的同时,却又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型 建设项目的开发必然导致区域交通量的增长,如果不解决可能的交通拥堵问题,其随之 而来的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公交拥挤和停车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又会影响到出行者的日 常生活,成为影响整个区域的交通拥堵多发地段,进而影响到项目开发的利润获取,同 时也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城市大型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及能够保障 开发商的利益,也能够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健康发展。 本文通过对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中重点关注的交通基础资料的调查与分析、 停车设施分析与评价和公交及出租车场地分析等问题入手,在第三章对主要基础资料的 调查方法、作用及评价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论述了交通影响评价中停车设施的分析方法 和评价内容,对常遇到的问题提出改善的建议以供参考;第五章对公交首末站、公交中 途站和出租车停靠站从设置要求、形式、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不同设施提出 各自的评价指标,结合“国宾中央区”交通影响评价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与测评。 关键词:交通影响评价;大型建设项目;公共交通影响分析;停车设施影响分析 II Abstract Our countrys urbanization level has reached 52% in 2013,In the past five years, Chinas urbanization rate increased by 1.3% per year on average,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annual increase of the urban population up to 17 million. Many new kinds of large construction projects began operations to meet the living, employment and other requirements of these new urban population. It not only can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the short supply in the city, also will bring new challenges to the city transport system. Large construction projects development inevitably leads to the growth of regional traffic, if you dont solve the possible traffic congestion,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bus the resulting traffic acciden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gestion and parking difficulties will affect Peoples Daily life everyday. In turn, this influence will not only affect the profit of project development, but also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As a result, the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of large urban construction projects can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developers and also ca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arge construction project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which focus on the traffic investigation, traffic volume forecast, parking facilities and bus analysis problems, etc.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analyzed traffic facilities survey method and make clear about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various kinds of survey data.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writer of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analysis methods and evaluation contents of parking facilities, in the end ,the author give som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Chapter VI discussed the setup requirements, forms, and other factors of the bus terminals, bus stops and taxi stops, and give their evaluation after combined them with the example of Visitant Central Area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Keywords: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Large construction projects; Public transportation impact analysis; Parking Impact Analysis III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 1 1.1.2 研究意义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4 1.3 论文技术路线 . 5 第二章 大型建设项目交通特点 . 7 2.1 区位特点 . 7 2.2 时间特点 . 8 2.3 内部交通特点 . 8 2.4 外部交通特点 . 10 2.5 交通影响评价重点问题 . 11 第三章 基础资料分析 . 13 3.1 交通量 . 13 3.1.1.路段交通量 . 13 3.1.2 交叉口交通量 . 13 3.2 道路交通运行指数 . 15 3.3 土地利用 . 18 3.3.1 土地利用调查 . 18 3.3.2 土地利用混合比率与出行比例模型 . 19 3.4 停车设施 . 20 3.5 公共交通 . 21 3.5.1 公交 . 21 3.5.2 轨道 . 22 3.6 本章总结 . 25 第四章 停车场(库)分析 . 27 IV 4.1 机动车停车场 . 27 4.2 自行车停车场 . 28 4.3 停车设施分析 . 29 4.3.1 停车设施影响程度分析 . 29 4.3.2 停车设施影响程度评价 . 32 4.3.3 改善措施 . 33 4.4 本章小结 . 39 第五章 公交及出租站、场分析 . 40 5.1 城市公交首末站 . 40 5.1.1 首末站设置要求 . 40 5.1.2 首末站设置原则 . 41 5.1.3 项目首末站设置影响因素 . 41 5.1.4 项目首末站设置形式 . 42 5.1.5 首末站设置数量计算 . 43 5.1.6 交评对首末站评价指标 . 45 5.2 城市公交中途站 . 46 5.2.1 项目中途站设置要求 . 47 5.2.2 项目中途站设置原则 . 47 5.2.3 项目中途站设置影响因素 . 47 5.2.4 项目中途站设置形式 . 48 5.2.5 中途站设置数量计算 . 52 5.2.6 交评对公交中途站评价指标 . 52 5.3 城市出租车停靠站 . 53 5.3.1 项目出租车停靠站设置要求 . 54 5.3.2 项目出租车停靠站设置影响因素 . 54 5.3.3 项目出租车停靠站设置形式 . 54 5.3.4 交评对出租车停靠站评价指标 . 55 5.4 本章小结 . 57 第六章 案例分析“国宾中央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 58 V 6.1 概述 . 58 6.2 评价范围现状与规划 . 59 6.2.1 道路系统现状与规划 . 59 6.2.2 公交系统现状及规划 . 60 6.2.3 停车设施现状 . 61 6.2.4 轨道系统规划 . 61 6.3 交通需求预测 . 62 6.3.1 交通小区划分 . 62 6.3.3 项目新生成交通预测 . 67 6.4 交通影响程度评价 . 68 6.4.1 停车设施分析 . 68 6.4.2 公交分析 . 70 6.5 交通组织 . 74 6.5.1 小学组织 . 74 6.5.2 幼儿园组织 . 75 6.5.3 公交组织 . 76 6.5 结论 . 76 6.5.1 必要性措施 . 76 6.5.2 建议性措施 . 77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8 7.1 结论 . 78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8 参考文献 . 7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 81 附 表 . 82 致 谢 . 84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进入 20 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和规模逐 年增加,大量建设项目的开发在个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和活力的同时,城市的交通拥挤问 题也日益突出。建设项目所生成的交通需求会对项目周边较大范围内对交通网络、交通 设施和交通行为乃至区域交通供求关系带来一定程度的变化。交通影响评价作为协调交 通系统与建设项目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建设项目新增交通需求对周边交通系统 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把建设项目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削减到可接 受范围内,以保证土地开发强度的合理性及城市交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城市经济的繁 荣稳定提供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因此对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具 有其实用性,同时也是十分必要的1,2。 目前,我国的城市逐渐由从原先的单一城市中心向多中心复合型城市发展,建设项 目也由原先的单体建建设项目开发向大型复合型建设项目开发方向发展。大型复合型建 设项目通过复合和集聚的手段在增加项目服务功能的同时又丰富了城市空间结构, 它们 带动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样也带来了诸如交通拥堵、停车困难、公交拥挤等问 题。如何科学合理的设计、布置大型建设项目的内外部交通设施、协调交通系统与建设 项目交通设施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点,也是在对其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时 必须面临的问题。 1.1.2 研究意义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简称 TIA) , 是以城市和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为依据,分析交通系统运行情况的技术方法。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于 2006 年颁布了 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以下简称 标准 ) 的编制工作 2。 标准对交评的开展具有指导性和通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现状 普遍存在的建筑面积较大具有多种服务性质,同时交通系统构成又较为复杂的综合类建 设项目,参照一般的规范标准在诸多方面存在不适应现象,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 第一章 绪论 2 在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处在进一步完善的阶段,现有对交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 观层面的交通系统分析,对于微观层面缺乏足够的重视 14。如何在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 基础上,提出符合大型建设项目自身特点的评价内容和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 进行本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上讲:进行大型建设项目交评研究能够更加科学的指导交评工作的开展,协 调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 从微观上讲: 进行大型建设项目交评结合建设项目自身特点, 从交通基础资料分析、 停车场(库)分析及公交及出租站、场分析等角度进行论述,促使交通影响评价更加准 确,最大程度提升交通影响评价的实用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交通影响评价是目前国内外均大量采用的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技术手段。各个国家 均在根据其自身的国情研究符合自身特点的交通影响评价内容。 美国在上世纪 90 年代由美国交通工程学会率先最早提出应当对土地利用对道路交 通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于 1988 年将交通影响评价这一概念推广到全美,同时美国政府 还出台了The Standard City Planning and Zoning Enabling Acts 、 Inter modal Surfac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ct等法案,进一步明确了开发商的义务,促使开发商与政府 携手合作,使得交通影响评价更加的规范化、标准化3。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其汽车工业相当发达,但同时英国也深受汽车工业发 展造成的环境、交通拥挤等方面的困扰。英国于 1994 年由交通运输协会(IHT)颁布了 交通影响评价指南,指南明确了其在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时以交通量的生成、交通分布和 交通评价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从图 1.1 与 1.2 中可以看出与美国的相比,英国的在进 行交通影响评价时更加的注重交通数据的调查和收集4,5。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图图 1.1 美国交评美国交评流程示意流程示意图图 图图 1.2 英国交评英国交评流程示意流程示意图图 日本作为最早在亚洲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国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 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充分的考虑了民众的看法,通过颁布了大规模开发地区关联交通 规划手册草案 、 大规模零售店铺立地法等法案确立了交通影响评价在日本的法律地 位6。虽然现阶段国外如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均在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方 面的研究,但由于各国在经济、文化和研究投入等方面各有差异,研究结果并不能够通 用, 第一章 绪论 4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始于 1991 年的上海,基于多年进行交通规划和交通 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在,结合美国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经验在上海市静安区进行了首次交 通影响评价假设分析,经过十几年的研究,虽对比国外来说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却 在交评的各个层面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7。 (1)理论研究理论研究 陆化普、史其信、殷亚峰等人于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一文中在总结 美国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思路,并对如何进行 交通量预测和交通设施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 邹哲于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一文首次提出了交通影响评价应当包括有 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 现状背景流量、 交通需求预测或项目实施前的远景背景流量预测、 其他相邻地、建设项目产生或吸引交通量预测、交通规划与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及方案评 价等7个方面的内容。 黄肇义等人在城市土地开发交通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交通运行水平指标及土地 利用水平指标,为交通影响评价指标的量化提供了参考。 王丽、刘小明、任福田等在大城市交通影响分析体系研究一文中根据大城市土 地开发强度及将设项目建设特点,提出在大城市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方法。 薛金刚在城市土地开发交通影响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构建起 了以评价影响性指标、保障供给性指标、综合改善性指标和基础背景性指标四类指标为 核心评价内容的交通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 郑连勇等人出版的 城市交通影响评价 是国内首部关于交通影响评价方法的专著, 书中对交通影响评价的主要评价指标、影响范围的确定方法及交通需求预测过程进行了 较为系统的阐述,为我国发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5。 王根城,刘小明等人在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一文中结合层次分析 法和专家评估法,利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交通影响程度的评价。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的颁布,是国家以标准的形式规 范了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推动交通影响评价工作进一步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8。 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手册在 CJJ/T141-2010的基 础上,对规范标准中的条文进行系统整理和详细的解读。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 周伟等人在大型商业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方法中根据商业建设项目开发特点, 提出交通影响度、交叉口影响度和平均路段影响度等评价指标。 丁琪琳在交通区位思想评介及交通区位论的新进展一文中对交通区位与路网规 划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阐明交通区位论与传统区位论的区别。 王宝军等在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若干问题研究一文中从交通影响评价管 理体系和交通影响评价阈值的角度提出交通影响评价理论构架和相应的评价体系。 陈俊材于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中分析了综合开发建设项 目交通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点。 徐丽丽在大型商业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研究一文中对大型商业建设项目在进 行交通影响评价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关键问题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高帅在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交通需求预测研究中结合城市综合建设项目的建设 特点, 运用平衡原理对综合体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预测内容和预测方法及交通影响 范围的确定进行了分析。 曹静在基于 TransCAD 的住宅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研究一文中对如何运用 TransCAD 软件进行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贾凡在城市停车场规划及交通影响研究一文中总结了各类停车场特性指标,并 分室内和室外停车场分别阐述其规划原理和方法。 朱媛媛、汪正进等在浅谈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设置中分析了港湾式停靠站的设 置条件、几何形式和设置方式。 叶海飞在基于土地利用的出租车停靠规模预测模型研究中结合土地利用与交通 需求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的出租车停靠规模预测模型。 杨鑫在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应用研究中提出交通影响评价中涉及的影响范围 和停车设施交通影响评价等关键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旅游舒适程度的公共交 通影响评价方法。 彭淑花在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与实例研究一文中总结了城市综合 体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特点,提出了公共交通设施评价和静态交通评价方法。 1.3 论文技术路线 第一章 绪论 6 第一章 绪论。通过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在整理、总结国内外对交 通影响评价进行的相关研究成果,使读者对交通影响评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章 大型建设项目交通特点。对建设项目在时间、空间、外部和内部上的交通 特性进行深入的分析,阐明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特点及在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时需重点 注意的问题,为后续论述做好铺垫。 第三章 基础资料分析。对交通影响评价中收集、汇总后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明 确部分基础资料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第四章 停车分析。通过分析建设项目当中常用到的停车形式和特点,提出评价指 标,总结交通影响评价时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在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时可供参考的 相应改善建议。 第五章 公交分析。分析公共交通首末站、中途站和出租车停靠站设计形式,特点 及设计条件,结合新出台的相关标准规范,总结出在对公共交通设施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实例分析。结合国宾中央区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实例,对论文中提 到的一些评价方法以及评价过程、评价指标进行验证。 图 1.3 技术路线图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第二章 大型建设项目交通特点 大型建设项目的界定范畴是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基础, 所以需要先对大型建设项目 的范畴进行明确。新建项目按照项目所需投资(总概算)或全部设计规模(能力)可分 为大型、中型及小型工程建设项目,习惯上认为住宅或建筑群体工程建筑面积大于 100000m2以上为大型建设项目;建筑面积在 3000100000m2之间为中型建设项目;小 型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一般在 3000m2以下。 大型建设项目构成多样,交通影响因素复杂,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流、车流会对周边 路网形成较大的影响,只有针对建设项目特点进行分析评价,才能够使交通影响评价结 论准确、可信,所以有必要对大型建设项目特点进行分析。 2.1 区位特点 交通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位置在空间地域上的具体表现即为我们俗 称的区位。自然地理位置发生作用往往通过经济地理位置反映出来,交通地理位置一般 又是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综合和集中体现 9,10。 大型建设项目由于具有住宅、商业、办公及娱乐等多种功能而具有多功能性,分析 起来较为复杂,故将其大致分为以居住为主的居住类大型建设项目、以商业、办公为主 的商业、办公类大型建设项目 11。 图图 2.1 西安市区位图西安市区位图 居住类建设项目要求交通便利,通达性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项目 周边的自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居住区首先从工商混 第二章 大型建设项目交通特点 8 合区中分离出来,建立起独立的居住区。在建设选址时更多关注的是地价,出租率,交 通的可达性、能源和公共设施配建程度等问题,此类项目在具有合适条件下,可以容忍 在远离城市中心地区(如城市郊区,城市拓展区)地段开发建设; 商业、办公类建设项目一般修建在城市中心位置、交叉口、公共设施周围及繁华街 道等人流密集的地区,尤其是办公用地,需要有较为健全的公共设施,同时还需要承担 高昂的租金,土地开发强度极强,因为土地、容积率受到限制,建设项目对地址的可选 择性很低 12。 不同商业区之间,交通条件越好,空间分布越广的地段,其区位规模就越庞大,商 业设施吸引的人流量、车流对交通设施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达到一定程度后,交通 变得拥挤不堪,就限制了商业的发展,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点。故在选址时重点关注影响 这一平衡点的相关因素,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交通可达性和配建公共设施等问题。 2.2 时间特点 大型建设项目具有建设项目多样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项目的 交通出行具有了分散性,项目的各种用地性质具有不同的高峰出行时间,时间通常不能 够完全重合,增加了高峰小时的持续时间;与单体项目相比,这种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工 作日,非工作日由于具有多种用地性质,商业、餐饮等服务类用地在非工作日仍然能吸 引大量人流车流,在非工作日项目仍然具有较长的高峰小时持续时间 13。 图图 2.2 不同用地类型主要使用时间不同用地类型主要使用时间 2.3 内部交通特点 2.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