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中考语文单元课时复习课件18_第1页
2014届中考语文单元课时复习课件18_第2页
2014届中考语文单元课时复习课件18_第3页
2014届中考语文单元课时复习课件18_第4页
2014届中考语文单元课时复习课件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第二章 字词积累 第三章 词语运用 第四章 修改病句 第五章 仿写句子 第 一部分 基 础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考纲要求 考查内容和形式 默写本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名句 。 ( 识记 ) 1 范围:古代诗歌 48首 , 文言文 24篇中的名句 。 2 题型:填空题 , 主要有 ( 1) 直接默写: 写出指定诗文句的上句或下句; 默写整首诗歌 ( 绝句 ) ; 补写整首诗词 ( 一般补写律诗中的四句 ) 。 ( 2) 理解默写:根据提示的诗文句含义或作用写出相关诗文句 。 ( 3) 运用默写:根据提示的语境写出相关诗文句 。 一、考纲解读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二、知识解说 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规定的考试篇目: (一)古代诗歌 序号 篇目 作者 体裁 内容 /情感 考查情况 2005年后 1 关雎 诗经 古体诗 追求爱情 , 感情奔放 2007、 2013 2 蒹葭 诗经 古体诗 追求爱情 , 心情惆怅 2005 3 观沧海 曹 操 古体诗 建功立业 , 雄心壮志 4 饮酒 陶 潜 律诗 闲适自在 , 向往归隐 5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律诗 归隐情趣 , 宁静淡泊 6 木兰诗 民 歌 乐府诗 替父从军 , 爱国爱家 2007、 2009 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律诗 依依惜别 , 劝勉乐观 8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律诗 思念家乡 , 思念亲人 2008 9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律诗 田园生活 , 闲适自在 2010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序号 篇目 作者 体裁 内容 /情感 考查情况 ( 2005年后) 10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律诗 波澜壮阔 , 引荐出仕 11 使至塞上 王 维 律诗 单车问边 , 心情复杂 2005 12 终南别业 王 维 律诗 隐居闲情 , 随遇而安 13 黄鹤楼 崔 颢 律诗 思念家乡 , 思念亲人 2009 1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绝句 依依惜别 , 同情关心 15 行路难 李 白 乐府诗 不满遭遇 , 追求理想 2005 16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律诗 故乡美景 , 依依惜别 17 望岳 杜 甫 律诗 傲视一切 , 勇攀高峰 2008 18 春望 杜 甫 律诗 反对战争 , 向往和平 2006、 2009 1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古体诗 推己及人 , 忧国忧民 2013 2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古体诗 咏雪送别 , 无限惆怅 21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绝句 不被重用 , 恬淡闲适 2011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序号 篇目 作者 体裁 内容 /情感 考查情况 ( 2005年后) 2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绝句 春回大地 , 喜爱珍惜 2010 2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律诗 革除弊政 , 孤独思乡 2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律诗 世事沧桑 , 积极进取 25 观刈麦 白居易 古体诗 劳动艰辛 , 深表同情 26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律诗 大好春光 , 无限喜爱 2013 27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律诗 战争惨烈 , 保家卫国 2006 28 赤壁 杜 牧 绝句 借古讽今 , 感慨兴亡 29 泊秦淮 杜 牧 绝句 生活腐化 , 国事堪忧 30 夜雨寄北 李商隐 绝句 思念亲人 , 相聚无期 31 无题 ( 相见时难 ) 李商隐 律诗 难分难舍 , 相思忠贞 2007 32 相见欢 ( 无言独上 ) 李 煜 词 寂寞相思 , 离愁难耐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序号 篇目 作者 体裁 内容 /情感 考查情况 ( 2005年后) 33 渔家傲 ( 塞下秋来 ) 范仲淹 词 戍边杀敌 , 忧国思乡 2009 34 浣溪沙 ( 一曲新词 ) 晏 殊 词 怀人无限 , 惜时伤感 2008、 2013 35 登飞来峰 王安石 绝句 抱负远大 , 积极进取 2011 36 江城子 ( 老夫聊发 ) 苏 轼 词 老当益壮 , 立功报国 2010 37 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 ) 苏 轼 词 思念亲人 , 遥相祝愿 2006 38 浣溪沙 ( 山下兰芽 ) 苏 轼 词 春意盎然 , 旷达乐观 39 游山西村 陆 游 律诗 民风淳朴 , 闲适自在 40 西江月 ( 明月别枝 ) 辛弃疾 词 丰收在望 , 闲适恬淡 2007 41 破阵子 ( 醉里挑灯 ) 辛弃疾 词 报国无门 , 无限惆怅 2011 42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词 雄心壮志 , 报国无门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序号 篇目 作者 体裁 内容 /情感 考查情况 ( 2005年后) 43 约客 赵师秀 绝句 等人不至 , 失望寂寞 44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律诗 赤诚报国 , 悲壮豪迈 2008 45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曲 游子思乡 , 凄楚悲怆 2005 46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曲 借古讽今 , 感慨兴亡 47 朝天子 咏喇叭 王 磐 曲 揭露官宦 , 鱼肉百姓 48 己亥杂诗 龚自珍 绝句 遭遇挫折 , 执着追求 2006、 2010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二)课内古文 篇 目 作者 /出处 体裁 ( 今 /古 ) 主题 默写考查情况 ( 2005年后 ) 1 孔子语录 ( 19则 ) 论语 语录体 /散文 关注学习 , 修身励志 2008、 2009 2 鱼我所欲也 孟子 议论文 /散文 舍生取义 , 立身之本 2010 3 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孟子 议论文 /散文 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未考 4 曹刿论战 左传 议论文 /散文 取信于民 , 战胜之本 未考 5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散文 /散文 善于进谏 , 善于纳谏 未考 6 出师表 诸葛亮 议论文 /表 治国建议 , 忠诚之心 未考 7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记叙文 /序 批判现实 , 追求理想 未考 8 三峡 郦道元 游记 /散文 大好河山 , 山水怡情 未考 9 马说 韩愈 议论文 /散文 珍视人才 , 呼吁愤懑 未考 10 陋室铭 刘禹锡 议论文 /铭文 不慕名利 , 安贫乐道 未考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二)课内古文 篇 目 作者 /出处 体裁 ( 今 /古 ) 主题 默写考查情况 ( 2005年后 ) 11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游记 /散文 寄情山水 , 排遣抑郁 未考 12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游记 /散文 博大胸襟 , 远大抱负 2007 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游记 /散文 寄情山水 , 与民同乐 2005、 2006、2013 14 爱莲说 周敦颐 议论文 /说 追求高洁 , 鄙弃世风 未考 15 记承天诗夜游 苏轼 游记 /散文 悲凉苦闷 , 豁达乐观 未考 16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记叙文 /赠序 学在主观 , 勤勉刻苦 未考 17 愚公移山 列子 寓言故事 坚忍不拔 , 克难奋进 未考 18 与朱元思书 吴均 游记 /散文 蔑视利禄 , 热爱自然 未考 19 口技 林嗣环 记叙文 /小说 高超技艺 , 聪明智慧 未考 20 伤仲永 王安石 记叙文 /散文 后天教育 , 成人成才 未考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二)课内古文 篇 目 作者 /出处 体裁 ( 今 /古 ) 主题 默写考查情况 ( 2005年后 ) 21 孙权劝学 司马光 记叙文 /散文 勤奋学习 , 读书明理 未考 22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游记 /散文 遗世独立 , 故国情思 未考 23 满井游记 袁宏道 游记 /散文 厌弃世俗 , 怡情自然 未考 24 公输 墨子 记叙文 /散文 止楚攻宋 , 主张非攻 未考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三、试题探析 (一)真题呈现 1. 2011广东省题: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子曰:“ ,可以为师矣。”( 论语 )( 1分) (2)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 破阵子 )( 2分)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 爱莲说 )( 1分) (4)王安石 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 ,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2分) (5)默写韦应物的 滁州西涧 。( 4分) , 。 ,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温故而知新。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或“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2. 2012广东省题: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 1)子曰: “ ,思而不学则殆 ”。 ( 论语 )( 2分) ( 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2分) (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 浣溪沙 )( 2分) ( 4)看待别人的进步,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正如 孙权劝学 中所说的 “ , ”。( 2分) ( 5)把李白的 渡荆门送别 默写完整。( 4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 ,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学而不思则罔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休将白发唱黄鸡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3. 2013广东省题: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 ( 诗经 )(1分 ) (2)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 浣溪沙 )(1分 ) (3)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 醉翁亭记 )(2分 ) (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体现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诗句是: ,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2分 ) (5)把自居易的 钱塘湖春行 默写完整。 (4分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 。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琴瑟友之 似曾相识燕归来。 野芳发而幽香 水落而石出者。 (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二)综合探析 20102013年广东省中考古诗文默写题的特点 题型 年份分值 诗文权重 命 题 规 律 直接默写 每年均为 8分 诗歌和古文分值占比 ,除 2009年为9:1外 , 其余均为 8:2。 考试范围:考纲规定篇目 ( 48首 +24篇 ) 。 题量题型:五个小题 , 分直接描写 、 理解默写和运用默写 , 以直接 默写为主 , 理解和运用默写为辅 。 常考句子:主旨句 、 重点句 、 抒情句 、议论句 、 描写句 、 哲理句等名句和含有此类句的整首诗歌 。 诗 、 词 、 文兼顾 , 以诗歌为主 。 整首或补默以绝句 、 律诗为主 。 评分标准:每错 、 漏 、 多一字均扣 0.5分 , 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 注意动向:打破三年内不重考做法 , 以未考诗词为主 。 理解默写 2011 、 2013 :2分 。 运用默写 2009、 2010、2012:均为 2分 。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四、题型妙解 1.直接默写 :常见的题目有直接写出指定语句的上句、下句或中间句和默写或补写整首诗词两种形式。这是广东省古诗文默写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四小题,占 8分。此类试题虽然难度较低,但丢分也比较严重,主要是写错别字和整句或整首遗忘。 妙法: 首先,复习时要强化记忆。对 48首古诗词,不但要做到首首背诵,句句理解,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容易写错的字,既要仔细辨析:辨音、辨义、辨形,更要反复练写。对 24篇古文,如果不能做到篇篇背诵,至少要找出文中的名句、名段背诵,同样要解其义,反复练写。 其次,考试时,更要看清题目,字斟句酌,准确书写,认真检查。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2、理解默写 :强调在理解诗文意思的基础上的默写,即给出要求背诵的语句含义或作用,按提示要求写出相关的句子。它不仅考查考记忆能力,还考查理解能力;不仅要求会背能写,还要对试题和相关诗文内容有较清楚、深入的理解,否则,也会不知道写什么,或错写,或张冠李戴。 妙法: 先理解,后背诵。理解包括句段意义、结构层次、句子关系和顺序等; 背诵时做到准确无误,包括标点符号; 默写时,要审清题意,明确题意所指,然后“按图索骥”,最后验证、检查,避免写错别字。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3、运用默写 :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让考生根据情境选填恰当句子。这是一种深层次的默写,不仅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联想能力,还考查考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妙法: 一是记忆时准确理解诗文名句的内涵; 二是答题时仔细揣摩提示语(语境),理解题干情境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三是要紧扣表意中心,展开联想,选择最切合此处情境的诗文名句填写; 四是通读检验,感觉所写句子和情境中心是否和谐一致,以判断所写句子是否正确。 第一章 古诗文默写 五、强化训练 第二章 字词积累 考纲要求 考查内容和形式 1 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 。 (识记 ) 考试内容:拼写常用字词 。 考试形式:现代文课文中常用重点字词语境拼写 , 共 4个小题 , 每小题拼写一个词语 。 题量分值: 4个小题 , 每小题 1分 ,共 4分 。 2 认识常用汉字 3500个左右 , 其中 3000个左右会写 。 (识记 ) 一、考纲解读 第二章 字词积累 二、考题探析 (一)真题呈现 1.( 2011广东省题)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如果我能 kun sh人,体谅人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 fng so。 (3)有一位长期以来 xin wi rn zh的科学家:邓稼先。 (4)对于叔叔回国这桩 sh n ji wn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 2.( 2012广东省题)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 1)我母亲对我们的 jij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 2)它 chnmin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敬意。 ( 3) yu mng fng qng 的夜晚,人们有时看见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 4) “这布是华丽的 !精致的!无双的! ”每个人都 su shng fh 着。 答案:( 1)宽恕 ( 2)风骚 ( 3)鲜为人知 ( 4)十拿九稳 (每小题 1分) 答案: ( 1)拮据 ( 2)沉湎 ( 3)月明风清 ( 4)随声附和 (每小题 1分) 第二章 字词积累 3( 2013广东省题)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 (1)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 q q( )险路。 (2)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 h x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 (3)设计者和匠师们 yn d zh y( ),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n shn d g ( )。 答案:( 1)崎岖 ( 2)和煦 ( 3)因地制宜 ( 4)根深蒂固 (每小题 1分) 第二章 字词积累 (二)综合探析 20112013年广东省中考词语拼写题的特点 考点题型 年份 词语拼写 分析和预测 字词拼写 2011 宽恕 风骚 鲜为人知 十拿九稳 考试范围:七 九年级课本中现代文后 “ 读一读 写一写 ” 中词语 。 题型题量:根据课文源语句语境中拼音拼写 , 4个小题 , 每小题拼写一个词语 。 常考词语:一般是两个双音节词 ,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两个四字词语 , 以成语为主 。 评分标准:每小题 1分 , 每错 、 漏 、多写 1字口 0.5分 , 扣完该小题分数为止 。 2012 拮据 沉湎 月明风清 随声附和 2013 崎岖 和煦 因地制宜 根深蒂固 第二章 字词积累 三、题型妙解 1、复习过关: 可七 九年级课本中现代文后“读一读 写一写”中词语分册集中复习。第一遍可全面复习,关注所有词语,以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第二遍可缩小范围,剔除那些简单、生僻、部分名词、单音节、有叠字的双音节和三音节词语,如“变化无常”“筝”“鬣”“累累”“沉甸甸”“郝叟”“盘虬卧龙”等。第三遍可集中突破容易拼写错误的双音节和四字词语,特别是成语。 2、反复练写: 复习时一定要把词语放在语境中,读写结合;对于那些容易拼写错误的词语要多写多练,可和同学合作互查;书写时,要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 3、考场拼写: 细读语句,看清每个音节的声韵母,先拼写到草稿纸上或试题后面,确定准确无误后再抄写到答题卡上,尽量做到一笔一画,不潦草,笔画清楚,字形规范。 第三章 词语运用 一、考纲解读 二、考题探析 (一)真题呈现 1.( 2013广州题)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电影让子弹飞看过已有一段时间了,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巨大的长方形院落由一座座中西合璧的楼房组成,鳞次栉比的建筑在豪华的背后又难掩其颓败的迹象,这场景与传奇的故事结合完美,相得益彰。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清晰真切。 A历历在目 B鳞次栉比 C相得益彰 D眼花缭乱 D 第三章 词语运用 2.( 2013深圳题)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3分 ) A.同学们登上莲花山,仰望着邓小平塑像,回想起小平爷爷一生的丰功伟绩,不禁肃然起敬。 B.前不久,某游客在埃及古神庙的神像上刻下 “XXX 到此一游 ” 几个字,这让在场的其他游客叹为观止,纷纷摇头 。 C.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D.从埃文斯语无伦次的话里,斯科特等人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已经疯了。 3.( 2013沈阳题)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不要 ,也不要说自己没有才能,是你自己荒废了你的天赋。正确地 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 会有荆棘, 同样会开出鲜花。 A.怨声载道 审视 必须 而 B.怨天尤人 审查 必须 但 C.怨声载道 审查 必然 而 D.怨天尤人 审视 必然 但 BD 第三章 词语运用 4.( 2012滨州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 毕业了,把这本书送给你,留个 吧! 想不到昔日的 “ 浪子 ” 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 。 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都 ,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 A.标志 记念 刮目相看 改头换面 B.标本 纪念 刮目相看 焕然一新 C.标志 纪念 另眼相看 改头换面 D.标本 记念 另眼想看 焕然一新 B 第三章 词语运用 (二)综合探析 2012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词语运用题的特点 第三章 词语运用 三、知识解说 (一)成 语 1、成语特点 成语是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语有以下特点:结构定型,不能拆开使用。意义整体,不能拆解。形成的历史性,大多来自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和古典文学作品等。字数限定,多为四个字,只有极少数少于或多于四个字。 2、成语误用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 有些成语中的语素,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意义、比喻意义等,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意义或字面意义去解释。例如:成语“一文不名”中的“名”是“占有”的意思;“名不副实”中的“副”是“相称”的意思;“凤毛麟角”的字面义为凤凰的毛、麒麟的角,但实际上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才或事物”。如果理解错了,使用自然会错。 第三章 词语运用 用错对象:即因不能准确把握成语固定的使用对象、范围而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范围,如果把握不准,就会误作它用。例如“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倚马可待、行云流水、脍炙人口、洛阳纸贵、不落窠臼”等只能用于形容文学才能突出;“鳞次栉比、美轮美奂”只能用于描述建筑物 褒贬颠倒 很多成语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运用时要注意目的、场合、对象。赞扬、夸奖的时候要用褒义成语,贬斥、批评的时候要用贬义成语。命题者往往故意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例如: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句中的“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是贬义词,与语境不合。 不合语境 使用成语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与语境不合,会造成误用。例如: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想看。句中的“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句中说挪威队已经是上届的,表现十分出色,再用“刮目相看”,显然不合语境。 第三章 词语运用 谦敬错位 谦词,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词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他人。成语运用中,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例如: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句中的“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别人的敬意,把它用在“我”的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前后重复: 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经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嗦。例如:劳苦大众民不聊生、百姓生灵涂炭、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一天天地日臻完善、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众多的莘莘学子、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目前当务之急等 第三章 词语运用 3、备考事项 成语考查的依据主要是考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试题载体主要来自课外。对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要联系生活实际从理解和运用两个角度进行训练。注意对成语基本含义或成语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平时要注意积累成语,并对成语的掌故有相应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记忆、理解和运用成语。 (参见 中考备考百宝箱 中的 语文课本中的常用成语 ) 第三章 词语运用 (二)近义词 1、近义词特点 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与“干枯”“宽敞”与“宽阔”等。汉语中的近义词,如同满园鲜花,五彩纷呈,香气各异,只要精心选用,就能充分表达思想感情,使文章生辉,但如果不仔细辨别词义上的细小差别,也会导致误用,适得其反。 2、近义词辨析 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如: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 (称奇 称道)的事。 分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称奇”比“称道”语义重。经过比较,这里用“称奇”最恰当。 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如:“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 日前)仍在修复当中。 分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第三章 词语运用 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如:今年 1月 1日,中国 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 (馈赠 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 分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这里“中国 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 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 “ 捐赠 ” 。 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例如: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 (该 本)病。 分析: “ 该 ” 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 “ 本 ” 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第三章 词语运用 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如: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 (臆造 编造)的规律。 分析: “ 臆造 ” 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 “ 编造 ” 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凭想像创造(故事);捏造。 “ 臆造 ” 是贬义词, “ 编造 ” 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 “ 臆造 ” 。 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例如: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 2005年度全国考古手大新发现的 24个项目名单。适当 “ 新发现 ” (涵盖 囊括)了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 分析: “ 涵盖 ” 是包括,包容; “ 囊括 ” 是把全部包罗在内。这里 “ 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 ” 从搭配关系来看,应该用 “ 涵盖 ” 。 第三章 词语运用 3、备考事项: 现代汉语词汇非常丰富,表意精确,近义词也相当多,平时应多积累,多查字典,多比较区别,使用时多斟酌。 第三章 词语运用 (三)同音词 1、同音词特点 同音词指的是词的读音(声、韵、调)完全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组词。语言的音节是有限的,要表示越来越多的客观事物就必然会产生一些同音词。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同形的同音词,如“打毛衣”的“打”和“打今天起”的“打”;另一类是异形的同音词,如“保鲜”和“保先”“反应”和“反映”等。 2、同音词运用 同音词只是读音相同,而意义则完全不同,甚至毫无关联,运用时要特别注意分辨语境、场合、对象、词义等。 例如“度过”和“渡过”:“渡”的本义是“横过水面”,如“渡河、渡江”,也可引申为“由此到彼”,如“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等。而“度”的其中一个义项虽也是“由此到彼”、“过”的意思,但专指时间,如度日、欢度春节、度假、虚度光阴等。 3、备考事项 多收集常用的易混淆的同音词,查字典搞清楚各自的意思和用法,牢牢记住,选用时仔细比较鉴别。 (参见 中考备考百宝箱 中的 常用同音词辨析 ) 第三章 词语运用 (四)词语色彩 1、词语色彩特点 词语色彩一般指词语的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 词语的语体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词的语体倾向、特征。一般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 口语语体用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平易朴素;书面语体用词庄重典雅,讲究分寸。如“小气”“哥们”“溜达”具有口语语体色彩;“吝啬”“造诣”“苍穹”具有书面语体色彩。口头语常用于日常生活的谈话,比较随意;书面语常用于书面写作和庄重场合。当然,也有既用于书面语也用于口语的词,叫通用词,词汇中大部分都属于通用词。 词语的感情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主要有褒义、贬义和中性。褒义词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表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的词语,如“纯洁”“高尚”“坚韧”“刚强”“淳朴”“谦逊”等;贬义词是指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的词语,如“毒辣”“卑鄙”“愚蠢”等;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带褒贬的感情色彩的,它们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这种词称为中性词,如“发动”“保护”“结果”“害怕”等。 第三章 词语运用 2、词语色彩运用 ( 1)语体色彩 首先,要看文章的体裁和具体内容。议论文,语体比较庄重、谨严,应多用书面语;记叙性的文章,语体比较生动活泼,就可适当运用口语词。 例如:孟子是 “ 亚圣 ” ,从学问渊源上讲,他也算是孔子的嫡传,这正统地位,连唐代韩愈都不敢有任何微辞。( “ 嫡传 ”“ 微辞” 都是书面语,用在这里显得庄重。) 其次,要看场合。 例如,外交场合往往谈及国家和民族的重大事项,要讲究礼仪,所以,语言往往比较庄重典雅,常用 “ 会见 ”“ 接见 ”“ 谒见 ”“ 拜见 ” 等。 有些词语只适用于某一类文体。如果不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用得不合适,就会使人感到很不协调。 ( 2)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爱憎感情和褒贬评价。使用词语,特别是使用同义词,不仅要弄清词的意义,对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还要分清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用,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准确、鲜明地表达出来。 第三章 词语运用 3、备考事项 重点关注同义词、近义词(包括成语)的运用。例如 “鼓励 ”和 “怂恿 ”是同义词,但 “鼓励 ”意在勉励人做好事,是个褒义词, “怂恿 ”意在挑动人做不好的事,是个贬义词。下面各组同义词或近义词,前面的都带褒义,后边的都带贬义。 理想 妄想 揭发 告密 领袖 头子 赞扬 吹捧 果断 武断 团结 勾结 有些成语也带有褒、中、贬色彩,如使用不当,也属语病。例如“国外大面积爆发甲型 H1N1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句中的“耸人听闻”的意思是夸大或者捏造事实来使人震惊,在此语境中意义和感情色彩都不当。 第三章 词语运用 (五 )关联词语 1、关联词语特点 关联词语是指在语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 如“虽然 ,但是 ”“ 因为 ,所以 ” 等 ,多用在复句中,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一般有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和假设关系等。 2、关联词语运用 常用关联词语简表和使用举例 第三章 词语运用 第三章 词语运用 3、备考事项 重点关注关联词语运用中常见的语病,详见本书第一部分第四章“修改病句”部分。 第三章 词语运用 四、题型妙解 (一)答题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细心审题,明确要求 :是选“恰当”或“正确”的,还是选“不恰当”或“错误”的? 第二步:判定题型,针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法 1、针对判断指定词语(成语)正误或对错的选择题,可运用“排除法”:运用积累的词语知识,根据语境逐一判断所指定词语的对错、正误,逐项排除,只到找到符合题意的答案; 2、针对判断填写词语的选择题,可运用“代入检验”法:把不同选项中的“备选”词语放到语境中通读,以判断所填词语的词义是否切合语境,先排除,后定项。 第三章 词语运用 (二)典题例解 例一、解答 2013年广州市考题:题目见前文“真题呈现”第 1题。 第一步:细心审题,明确要求:选“不恰当”。 第二步:判定题型,此题属“判断指定成语正误或对错的选择题”,就运用积累的成语知识,根据语境逐一判断所指定词语运用的是否恰当,逐一“排除”:很容易判断 A(历历在目)、 B(鳞次栉比)和 C(相得益彰)三项的词语运用准确恰当,唯独 D项中的“眼花缭乱”不合语境:“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不清;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但根据语境,既然已经“眼花缭乱”了,又岂会“清晰真切”?前后矛盾,故而“不恰当”。 例二、解答 2013年沈阳市考题:题目见前文“真题呈现”第 4题。 第一步:细心审题,明确要求:选“最恰当”的一项。 第二步:判定题型,此题属“判断填写词语的选择题”,可运用“代入检验”法,把不同选项中的“备选”词语“怨声载道”和“怨天尤人”、 “审视”和“审查”、 “必须”和“必然”、 “而”和“但”分别“代入”相应的留空(语境)中,逐一比较、区别、判断词义是否切合语境,最终确定词语“怨天尤人”、“审视”和“必然”切合语境,故而选“ D”项。 第四章 修改病句 一、考纲解读 二、考题探析 (一)真题呈现 1.( 2011广东省题)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拾荒老娘”于化玲, 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 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 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C2.( 2012广东省题)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 “ 一个人 ” 后面加 “ 否 ” ) B.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不仅引发了人们对 “ 文化认同 ” 和 “ 软实力输出 ” 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 “ 文化认同 ” 和 “ 软实力输出 ” 互换位置) C.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 (在 “ 身体 ” 后面加 “ 的状态 ” ) 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 (把 “ 不管 ” 改成 “ 尽管 ”) B第四章 修改病句 3( 2013广东省题)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随着“神舟十号”飞船和长征二 F遥十火箭组合体顺利转运到发射区,意味着“神十”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删去“随着” ) B.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删去“因为” ) C.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 (将“相当危险”和“施救的难度很大”互换位置 ) D.今年,全球各地纷纷出现异常天气。年初,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热浪滚滚,而英国却持续遭受严寒的灾难。 (“ 灾难”改为“侵袭” ) B 第四章 修改病句 二 综合探析 20112013年广东省中考病句修改题体现以下特点 年份 选项 语病类型 语病解析 综合分析 2011 A. 重复赘余 “孤身一人 ” 和 “ 独自 ” 语义重复 , 任意删去一个即可 。 考试范围:常见语病与修改 。 题型题量:一道选择题 , 选“ 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 。 常考语病:搭配不当 、 成分残缺 、 语义重复 、不合逻辑等 。 风险评估:风险较大 , 选错则丢 3分 。 B. 搭配不当 主语 “ 他的晚年 ” 和谓语 “ 精力充沛 ” 等不搭配 , 应将“ 他的晚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