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吴越春秋》副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s t u d y o nt h ea d v e r b si nw u y u e c h u n q i u at h e s i ss u b m i t t e df o r t h ed e g r e eo fm a s t e r c a n d i d a t e :w a n gs h u a n g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h u a n gb i n g h u b e iu n i v e r s i t y w u h a n ,c h i n a 湖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王舄 日期:纱叫勿年月z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在 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 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日期:矽乃勿 日期:刃汐、6 3 摘要 汉语史的研究必须建立在详尽,可靠的专书研究的基础上。吴越春秋作为东汉 一部重要典籍,它反映了这一时期语言发展的真实面貌,是我们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资料。 目前,对吴越春秋副词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尚未出现。本文以吴越春秋为研究 对象,对其中的副词进行分析和研究。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吴越春秋的作者、版本以及副词的界定和分类。 第二部分:本文吴越春秋中的副词分为九类,即:范围副词、程度副词、时间 副词、否定副词、情状副词、语气副词、关联副词、谦敬副词、频率副词。 第三部分:文中的第十章专门讨论吴越春秋一书中的复音副词。 第四部分:文章最后的结论部分。 本文对这些列出来的副词逐一进行分析。具体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对每类副词进行定义,从语义的角度再划分为几个小类。 其次,按照分出的小类,依次进行分析。对进入各类副词的所有成员逐一进行考察, 详细分析其出现环境、语义特征和对谓语的修饰,然后加以描写。 关键词:吴越春秋;副词;平面描写;语法分析 a b s t r a c t g e tt ot h es t u d yo f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m u s tb ee s t a b l i s h e di nd e t a i l ,r e l i a b l es t u d i e so nt h e b a s i so ft h et e x t s mm 甩c m 烈q 砌a st h ee a s t e r np a r to ft h ea l li m p o r t a n tc l a s s i c sa n d r e c o r d s ,w h i c hr e f l e c t st h ep e r i o do fd e v e l o p m e n to fl a n g u a g e w es t u d y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o f i m p o r t a n ti n f o r m a t i o n a tp r e s e n t ,t h eb o o ko fas y s t e mo f 舢c m j n q r t j i sn o ty e t a p p e a r e d i nt h i st h e s i s ,i 1 1a n a l y z ea n ds t u d yt h ea d v e r b so f w u y u e c h u n q i u t h ef i r s t p a r t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m a i n l y i n t r o d u c e st h ea u t h o ro fw u y u e c h u n q i u v e r s i o n s ,a n dt h ed e f i n i t i o na n d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t h es e c o n dp a r t :t h ea d v e r b so fw u y u e c h u n q l ua r ed i v i d e di n t on i n ec a t e g o r i e sa n d w ew i l la n a l y s i st h e s ea d v e r b s :f a r g o i n ga d v e r b s ;m o r ea n df a r - g o n ea d v e r b s ;t e m p o r a l a d v e r b s ;n e g a t i v ea d v e r b s ;f e t t l ea d v e r b s ;m o d a la d v e r b s ;a s s o c i a t e da d v e r b s ;u n o b t r u s i v e a d v e r b s ;f r e q u e n c ya d v e r b s t h et h i r d t hp a r t :i nt h et e n t hc h a p t e r , w es p e c i a l l yd i s c u s s e d0 1 1w u y l 甩c h u n q i u i na s o u n d t h ef u r t hp a r t :mt h eb a c k o ft h e s i s ,w ew i l lh a v eas u m m a r y o f t h e s el i s t e db ya d v e r b s w ew i l lc o n c r e t ea n a l y s i st ot a k et h ef o l l o w i n gs t e p s : f i r s t ,t od e f i n ee a c ht y p eo ft h ew o r df r o ma n ya n g l ea n di sd i v i d e di n t os e v e r a ls m a l l c l a s s e s s e c o n d ,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p o i n t so ft h ec l a s s ,a n da n a l y s i s t oe n t e ra l lt h em e m b e r s o ft h ep r a c t i c a la n dd e t a i l e da n a l y s i sa n ds e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o ft h ep r e s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t h e p r e d i c a t eo f t h eo v e r w h e l m i n g ,a n dt h e nb ed e s c r i b e d k e yw o r d s :w u y u e c h u n q l u ;a d v e r b s ;p l a n e ;p a r s i n g i i 目录 引言1 ( 一) 吴越春秋的作者1 ( 二) 吴越春秋的版本1 ( 三) 吴越春秋中副词的界定和分类2 一、范围副词4 ( 一) 总括范围副词4 ( 二) 限制范围副词7 二、程度副词9 ( 一) 表程度深9 ( - - ) 表程度在变化之中1 0 三、时间副词1 1 ( 一) 表示动作变化发生的时间1 l 1 表过去1 1 2 表将来1 2 ( - - ) 表示与动作变化有关的时间状态1 3 1 表持续长久1 3 2 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未发生改变1 3 3 表开始1 3 4 表最终1 4 5 表动作行为发生不久1 4 6 表随即、立即1 5 7 表示暂时1 5 四、否定副词1 6 ( 一) 表示一般性的否定1 6 ( 二) 表示禁止性的否定1 7 五、情状副词1 9 ( 一) 表偶恰1 9 i i i ( 二) 表突然1 9 ( 三) 表原本1 9 ( 四) 表故意、特意:2 0 ( 五) 表私密2 0 ( 六) 表轮迭、依次2 1 ( 七) 表亲自2 1 ( 八) 表徒然2 2 ( 九) 表示接近某种结果2 2 ( 十) 表其它2 2 六、语气副词2 4 ( 一) 表示确定的语气2 4 ( 二) 表示测度语气2 6 ( 三) 表示反诘语气2 7 七、关联副词2 8 ( 一) 表示接续2 8 ( 二) 表示转折2 9 ( 三) 表示递进3 0 ( 四) 表示类同3 1 八、谦敬副词3 2 ( 一) 表白谦3 2 ( 二) 表敬称3 2 九、频率副词3 4 ( 一) 表示重复3 4 ( 二) 表示经常不断3 5 ( 三) 表示间隔3 5 十、复音副词3 6 ( 一) a b 式的合成式复音节副词3 6 1 复音节时间副词3 6 2 复音节程度副词3 9 3 复音节语气副词4 0 i v 4 复音节关联副词一4 1 5 复音节情状副词4 2 6 复音节否定副词4 3 ( - - ) 从式的重叠合成式复音副词4 4 结论4 5 参考文献4 8 致谢5 0 v 引言 引言 ( 一) 吴越春秋的作者 吴越春秋是一部汉代流传下来的编年体史书,书中记载了先秦时期吴、越两国 争霸的历史。该书对吴、越两国的史实的记载要比其它书丰富得多,而且更具系统性。 全书十卷,共4 9 2 0 2 字。吴越春秋一书成书于东汉,“东汉,特别是它的后期,可以 看作是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发展的过渡时期。 【1 】关于该书的作者,周生春先生通过清 理赵、皇、杨三书的流传过程考证得到:今本渊源于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晋时曾 经杨方刊削,后由皇甫遵改写编定,最终由元徐天祜音注、刊版而成。 该书虽大部分内容取材于左传、国语、史记等史籍,但并不拘泥于此,而 又采集渗入了不少佚文传说;同时,它又注意到故事的完整性,注意写清其来龙去脉。 它虽然一向被列入史部,但读起来却比一般史书更为生动、更富于情趣,因而更受到读 者的喜爱。后代的史籍方志,如吴郡志之类以及后代的文学作品,如唐代的说唱文 学伍子胥变文、宋元话本吴越春秋连像评话、明代传奇粱辰鱼的浣纱记、明 清历史小说冯梦龙、蔡元放编的东周列国志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取材于该书。也就是 说,它既具有思想价值,也具有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所以,吴越春秋是一部具有 很高研究价值的历史著作。尽管吴越春秋的缺点不少,比如说:“凭空想象;夹以 神异怪诞之说;近小说家言;提供的史实没有越绝书可信等 , 2 1 但是这并不影响 对该书语言的研究,该书记言鲜明生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很多独到之处。清代 纪昀说它“词颇丰蔚 ,【3 】其语言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 ( 二) 吴越春秋的版本 吴越春秋自成书以来,历经千年流传,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版本。吴越春秋 现存的最早刊本是元大德十年丙午( 公元1 3 0 6 年) 会稽徐天祜音注本。明弘治十四年辛西 ( 公元1 5 1 0 年) 邝播的刊本、万历十四年丙戊( 公元1 5 8 6 年) 冯念祖的刊本及之后的多种 刻本,均是元大德刊本的翻刻本。元大德刊本共十卷,卷一为吴太伯传、卷二为吴 王寿梦传、卷三为王僚使公子光传、卷四为阖圈内传、卷五为夫差内传、卷 六为越王无余外传、卷七为勾践入臣外传、卷八为勾践归国外传、卷九为勾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践阴谋外传、卷十为勾践伐吴外传。 吴越春秋版本比较常见的则有据弘治十四年和万历十四年刊本影印的四部丛 刊本,同样在现存的各种版本中,也是以北京图书馆所藏明翻元大德本、弘治十四年 刊本和清末徐乃昌刻本为佳。江苏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六年) 依据的是北京图书馆所藏 明翻元大德本排印的标点本,以及嘉庆间所刊广汉魏丛书本、秘书廿一种本, 光绪间红杏山房、三余堂和宣统末上海大通书局所刊增订汉魏丛书本。所以本文中 所选取的语料都是来自江苏古籍出版社所出版的吴越春秋一书。 ( 三) 吴越春秋中副词的界定和分类 对于副词的定义,目前学术界仍然是众说纷纭,本文根据功能和意义两项标准互为 参照,侧重于副词的功能特征一般是充当状语,少数情况例外,同时兼顾意义特征。我 们认为,副词是在句中多数充当状语,对谓词性成分起修饰限制的作用,表示动作行为 或状态性质的各种特征、方式、范围等的一类词。 对于副词的分类,总括来说,各家划分出的副词的词类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观点: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分为六类:时间、地点、性态、数量、否定、疑问;王力中国 现代语法分为八类:程度、范围、时间、方式、可能性和必要性、否定、语气、关系; 张志公等汉语知识分为十类:时间、频率、程度、范围、重复、连续、并行、语气、 否定、可能;胡裕树现代汉语分为六类:程度、情状、时间和频率、范围、否定、语 气;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分为八类:范围、语气、否定、时间、情态、程度、处所、 疑问;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分为七类:时间、范围、重复和频率、程度、语气、 肯定和否定、情态;张静汉语语法问题分为五类:程度、时间、范围、估量、语气: 钱乃荣现代汉语分为七类: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肯定否定、情态方式、语气、关 联;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分为六类: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肯定否定、情态方 式、语气。 各家所分词类中,大体都有“程度副词 、“范围副词 、“时间副词 、“否定副词 这些类别。此外还有一些词类,各家多寡不一,名目也不相同。如“语气副词 、“频率 副词 、“关联副词、“情态副词 、“疑问副词 、“表数副词等等。本文在综合各家观 点的基础上,从副词的意义特征着手,结合其功能特征,将吴越春秋副词分以下9 个类:( 1 ) 时间副词;( 2 ) 范围副词;( 3 ) 程度副词;( 4 ) 否定副词:( 5 ) 语气副词;( 6 ) 情态副 词;( 7 ) 频率副词;( 8 ) 谦敬副词;( 9 ) 关联副词。 2 引言 何乐士先生也在其专书语法研究的几点体会中对专书语法研究的意义和作用作 了五点归纳“1 、专书语法研究是汉语史研究的基石。2 、专书语法研究是专题语法研究 的重要依据。3 、专书研究是比较研究的必要条件。4 、专书研究是建立新的语言理论的 一个重要途径。5 、专书语法研究的成果是检验自己或前人成说的有力武器。 4 1 因此, 有选择有计划地开展各代的专书研究对于建立科学的汉语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按照统 计的副词的音节特征,本文在前面的九章讨论单音节副词,第十章专门讨论吴越春秋 中的复音节副词。在每个词类下面,本文又根据副词的意义和语法等特征进行了更为详 细的分类。 3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范围副词一、亨巳l 到苗u 词 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范围,可以从形式或意义等多个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本文以意义为标准将吴越春秋一书中的范围副词分为两类:表总括大的范围和表限 定小的范围,所谓表总括即指范围副词所概括的对象是整个范围的全体,如皆、尽、举 等;所谓表限定即指范围副词所概括的对象不是整个范围全体而是其中的某部分,如唯、 独、徒等。吴越春秋一书中共使用范围副词1 2 个,本章节从词义、语法特征及语义 指向三方面对该书中的范围副词逐一进行分析。 ( 一) 总括范围副词 吴越春秋一书中的总括范围副词有“皆、“咸 、“尽 、“俱”、“并 、“悉 、“共”、 “凡 八个,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副词进行分析。 【皆】说文:“皆,俱词也。”,关于总括范围副词“皆 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李 宗江先生认为“皆来源于表“在一起 义的动谢5 1 ,表示共同在一起,本义属动词, 意义虚化表示总括。吴福祥先生认为“皆来源于表“普遍 义的动词【6 】:从各家观点 可以看出,学者们没有异议的是:总词“皆 是由动词虚化产生的。 “皆用来概括主语所指人、事、物的全部,表示该主语都具有某种行为状态,可 译为“都 、“都是 等。吴越春秋中的“皆 出现了2 9 次,全部用作副词,就句法 功能看,“皆”均做状语。位于主语后的“皆 根据它所修饰的成分的不同又可分为以 下两种情况: 1 ) “皆 + v p ( 动词或动词性结构) ,共2 8 例。如: 【1 】在西北隅,名曰故吴,人民皆耕田其中。( g - - ) 【2 】自宫门至於光家之门,阶席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使坐立侍,皆操长戟交轵。( 卷 三) 2 ) “皆州心( 形容词或形容词结构) ,共1 例。如: 3 】无忌复言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为质而召之” ( 卷三) 就语义指向而言,“皆”大多位于主语之后,谓语之前,是一个双指多项副词,在 绝大多数句子中为前指,主要指向句子的主语。吴越春秋中“皆”语义都是指向主 语,如: 4 一、范围副词 4 】在西北隅,名曰故吴,人民皆耕田其中( 卷一) 【5 】三月,军士皆能用弓弩之巧( 卷九) 【咸】学术界各家对总括范围副词“咸”的来源主要有四种观点:何乐士先生( 1 9 9 4 ) 认为“咸”的本义就是副词,表示“全部 m 。李宗江先生认为副词“咸”来源于表 示“完备、完结 义的动词。【8 】在讨论“咸 的句法功能和语义指向问题中,学者们一 般可以达成一致意见,即“咸刀大多修饰动词性谓语,少数可修饰体词性谓语,“咸” 与谓语之间一般不插入其他成分,但是也有少数情况例外。 吴越春秋“咸出现8 次,表示总括前面的人或事,意思是“都 ,语义指向 为双指多项副词,大多前指。“咸在文中的用法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 ) 其中有1 例“咸与谓语之间插入副词“微”,修饰后面的动词,如 【6 】夫螳螂翕心而进,志在有利,不知黄雀盈绿林,徘徊枝阴,胍成微进,欲啄螳螂。 ( 卷五) , 2 ) “咸 后面直接接动词。共7 例。如: 。,一 【7 楚闻吴使孙子、伍子胥、白喜为将,楚国苦之,群臣皆怨,成言费无忌谗杀伍奢、 白州犁,( 卷四) 一 【8 群臣贺日:“有功蒙赏,亡国复存;霸功王事,成被群臣”( 卷五) 9 】遂别於浙江之上。群臣垂泣,莫不成哀。( 卷七) 【尽】说文解字:“尽,器中空也。 本义是倒空,引申为全部使出来。说文:“悉, 详尽也。尔雅释诂:“悉,尽也 。引申为完全,尽其所有。 吴越春秋一书中的“尽”作为范围副词共出现了2 3 次,可译为“都 、“全都”、 “完全”、“全是。语义均指向主语,“尽在文中的用法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 ) “尽”“伊,共2 0 例。如: 【i o a x - 子光伏其甲士以攻僚众,尽灭之。( 卷三) 2 ) “尽 + a p ,共3 例。如: 1 1 】知其智,尽实,则君臣何忧? ”( 卷九) 【俱】吴越春秋一书中的“俱出现了2 6 次,用于动词谓语前,表示不同的主体都 发出同样的动作行为,或不同的主体具备相同的特征,可译为“都、“一起 、“一同”, 均用在主语后做状语,总括主语,其语义指向主语。 “俱 在吴越春秋一书中的用法只有“俱+ v p 这一种情况, 【1 2 与父俱诛,何明於世,冤雠不除,耻辱日大。( 卷三) 5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3 】市吏於是与子胥俱入见王,王僚怪其状伟:( 卷三) 【并】“并”用于动词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几个主体共同发出的,或者某一动作 行为同时涉及两个以上的对象,可译为“同时 、“一起 、“一同”,语义指向主语。“并” 在吴越春秋共出现1 4 次,其中有1 2 例用作范围副词,有1 例用作动词,如: 【1 4 】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 卷三) ; 还有1 例用作连词,如: 1 5 乃诛豁并妻子。( 卷五) 吴越春秋一书中“并 用作范围副词的用法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 ) “并 + v p ,共1 0 例。如: 【1 6 】於是椒丘诉卒於诘责,恨怒并发,暝即往攻要离( 卷四) 1 7 r 禹崩之后,众瑞并去。( 卷六) 2 ) “并 + a p ,共2 例。如: 【1 8 】四时不并盛,五行不俱驰( 卷八) 【悉】说文:“悉,详尽也 。尔雅释诂:“悉,尽也 。用作动词表示“全部用出 义,引申为副词“全部义 。在讨论“悉的句法功能问题中,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 总括副词“悉”大多修饰动词性谓语,与谓语结合紧密,中间一般不插入其他词语。总 括副词“悉 的产生时间,回敬娴认为,“悉 用为总括副词的用例最早在诗经中 出现【9 】。虚词历时词典中举了尚书盘庚中的一例来说明“悉 的产生:“王命 众悉至王庭。 在讨论“悉”的句法功能问题中,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总括副词“悉 大多修 饰动词性谓语,与谓语结合紧密,中间一般不插入其他词语。如:陈宝勤的 总括副词研究,季琴的 的范围副词系统,刘光明的 总括范围 副词研究等等。 吴越春秋一书中“悉 用作副词共出现6 例,多是用于动词谓语前,表示主语 所指人或事物都实施某一动作行为,或宾语所指人或事物都是某一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 对象,可译为“全 、“都”。“悉”为双指多项副词,其在文中的用法只有以下的一类: 1 ) “悉 “伊,共6 例。如: 【1 9 】示天下悉属禹也( 卷六) 2 0 我悉徙宅自投死亡之地( 卷十) 【共】吴越春秋一书中的共字,均用于主语后作状语,且均修饰动词性成分。从语 6 一、范围副词 义指向看,“共 为单指副词,均前指向主语。吴越春秋一书中的“共 的用法为后 接v p ,文中共出现8 例。如: z 1 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有馀家,共立以为勾吴。数年之间,民人殷富。( 卷一) 2 2 】王僚既死,左右共杀专诸,众士扰动( 卷三) 【凡】说文解字:“凡,最括也。 关于总词“凡 的来源,各家看法一致,即总词“凡 本义是副词,由“犯 假借而来。“凡本义是“包举之词 ,常用作副词。在甲骨文中 用为“犯 、用为“判断”、“巡祝 等义;后假借为总括义的“凡 ,别造“桀 字,就 甲骨文的“凡 字解释说:“这是最早的盘字,象一个高足盘子的形状。甲骨卜辞盘 庚也作凡庚可证。” i o l “凡的本义是盘子,但在古书中的用例几乎没有。“凡 的副词用例早在诗经中就有,表总括很可能是假借而来。 吴越春秋一书中的“凡 字共出现8 次,表示总括意义,意为“总共,“凡 是但指副词,语义指向主语,“凡 的用法可以分为以下的三类: 1 ) 后接v p ,共3 例。如: 【2 3 专诸日:“凡欲杀人君,必前求其所好昊王何好? ”( 卷三) 2 ) 后接“从至 引导的介词词组,共1 例。如: 2 4 ,l z x ;k 4 f 1 至寿梦之世,与中国时通朝会,而国斯霸焉。( 卷一) 3 ) 后接n p ,共4 例。如: 【2 5 l 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划以惧虎( 卷九) 2 6 ) l 夕l 术,君王闭口无传,守之以神,取天下不难,而况於吴乎? ( 卷九) 2 7 】凡此四者,必察天地之气,原於阴阳,明於孤虚,审於存亡,乃可量敌。( 卷九) 2 8 】从无余越国始封,至馀善返越国空灭,凡一千九百二十二年。( 卷十) ( 二) 限制范围副词 吴越春秋一书中的限制范围副词有表限定范围的有:“但、“独 、“徒”、“直 四个,下面我们将一一的进行分析: 【但】吴越春秋一书中“但 字共出现8 次,意为“仅仅 ,语义指向主语。“但 字在吴越春秋一书中的用法可以分为以下的两类: 1 ) “但 “,p ,共7 例。如: 2 9 夫黄雀但知伺螳螂之有味,不知臣挟弹危踯,蹭蹬飞丸而集其背。( 卷五) 2 ) “但后接心理感知动词,中间插入代词“自”,共1 例。如: 7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0 非但自哀,诚伤吴王( 卷四) 【独】说文解字:“独,犬相得而斗也。”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引 申假借为专一之辞。 表限定义的“仅仅、“唯独是从“独”的实词义引申虚化而来 的。“独 作副词是从上古前期继承下来的,诗经中已有用例。 吴越春秋一书中的“独”字用作限定性范围副词共出现7 次,表示限制,意思 是仅仅,用于动词前,描述陈述对象是孤单独一的,可译为“独自 单独 ,语义既可 以指向主语,也可以指向宾语。范围副词的“独”和语气副词“独 表示的语法意义不 同,范围副词“独表示限制意义,意思是仅仅、只,语气副词“独表示反问语气, 意思是“偏偏 、“难道”。“独”在吴越春秋一书中的用法只有以下的一种: 1 ) “独 + 、伊,共7 例。如: 【3 1 1 为钩者众而子独求赏,何以异於众夫子之钩乎? ( 卷四) 【3 2 吴王不听,坐於殿上,独见四人向庭相背而倚,王怪而视之。( 卷五) 3 3 1 妾独与母居,三十未嫁,饭不可得。( 卷三) 以上的3 例中,其中第三例,“独 与居之间插入了介宾结构“与母。 【徒】吴越春秋一书中的“徒 共出现1 5 次,其中用作副词的有7 例,“徒 可以 译为“仅仅 、“只”,语义既可以指向主语,“徒 在吴越春秋一书中的用法只有以 下的一种。 1 ) “徒”+ 、伊,共7 例。如: 【3 4 孙子日:“王徒好其言,而不用其实。”( 卷四) 3 5 1 夫吴徒知逾境征伐非吾之国( 卷五) 【直】吴越春秋一书中的直共出现1 4 次,其中用作副词的有2 例,表示限制,可以 译为“只。“直 字在吴越春秋一书中的用法分为两类: 1 ) “直“伊,共1 例。如: 3 6 范蠡曰:“大王勿疑,直眠道行。越将有福,吴当有忧。”( 卷七) 2 ) “直”和副词复连用,修饰后面的动词,共l 例。如: 3 7 纵横逆顺,直复不闻。( 卷九) 8 二、程度副词 二、程度副词 一、怔j 曼田i jl 刚 程度副词常常修饰形容词或心理感知动词,给形容词或心理感知动词作状语。吴 越春秋一书中共有7 个单音节程度副词。程度副词是副词家族中举足轻重的一个词类, 其语义特征是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所达到的各种程度。与其他副词比,程度副词具有粘 着性强、定位性强和语义指向单一的特点。吴越春秋一书中的程度副词可分为表程 度深和表示程度在变化之中两种 ( 一) 表程度深 这类副词虽然表示程度很深,但还没有达到顶点,也没有超过常情,它们相当于现 代汉语的“很”、“非常”。吴越春秋中这类副词有:“甚”、“殊 、“颇、“大4 个。 【甚】吴越春秋一书中的程度副词“甚共出现了1 3 例,表示程度高,意思是“非 常 。吴越春秋中的程度副词“甚都是修饰心理感知动词或形容词,可译为“很” “非常。如i 其志甚恐,将使使者来谢於王。卷五,该例中的“恐”就是心理动词。 我们认为副词“甚跟形容词“甚”的功能意义都不相同,形容词“甚在句子中 作谓语,意思是厉害,副词“甚在句子中作状语,意思是“非常 ,两者是不同的词 而非兼类。“甚 在文中的用法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 ) “甚 + v p ,共7 例。如: 3 8 专诸曰:“君言甚露乎,於公子何意也? ”( 卷三) 3 9 1 阂闾甚重之。( 卷四) 2 ) “甚+ a p ,共6 例。如: 4 0 】且吴王遇孤恩甚厚矣。恐疾之无瘳也,惟公卜焉。( 卷六) 【殊】可译为“很。吴越春秋一书中“殊共出现4 例,其中只有1 例用作副词, 用于形容词前: 4 1 豁喜,受越之赂,爱信越殊甚,日夜为言於吴王,王信用醯之计。( 卷五) 【颇】可译为“很”。文中共出现2 例。其用法分为以下两种: 1 ) “颇屯心,共1 例。如: 【4 2 1 专子颇高( 卷一) 2 ) “颇 + v p ,共1 例。如: 4 3 】不意颇伤齐师( 卷五) 9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表示程度很深,可以不译,共4 8 例。 1 ) “大”+ v p ,共4 8 例。如: 【4 4 有人若以此首事,前虽小胜,后必大败。( 第五) 其中“大 后接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的有3 0 例,如:“悦 、“惧 、“喜 、“忧 等。 ( 二) 表程度在变化之中 这一类的副词是用来表示程度变化的,吴越春秋一书共出现3 个,它们是:“益、 “更 、“稍”。这类副词主要表示程度的不断加深,有“更加”或“越来越”的意思。 【益】吴越春秋中“益 出现了6 次,其中有两例是用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的增 长,可译为“更加”或“越来越 。这两例“益”后面均接形容词,给形容词作状语, 如: 【4 5 毕子去齐、齐子寿梦立,而吴益疆,称王。( 卷一) 4 6 臣观吴王为数战伐,士卒不恩,大臣内引,谗人益众。( 卷五) 【更】吴越春秋中“更 共3 例,可不译,其用法分为以下两类 1 ) “更 “,p ,共2 例。如: 4 7 今齐陵迟千里之外,更历楚赵之界,齐为疾其疥耳( 卷五) 【4 8 】乃更求之,得舜,使摄行天子之政,巡狩。( 卷六) 2 ) “更 修饰后面的动词,中间插入形容词,共l 例。如: 4 9 愿王更隐抚忠节,勿为谗口能谤亵。( 卷四) 【稍】可译为“逐渐 、“渐渐”。共2 例。均用于动词谓语前。 5 0 - - t - 胥知王好之,每入语语,遂有勇壮之气,稍道其雠,而有切切之色。( 卷三) 【5 1 】自后稍有君臣之义,号日无壬。( 卷六) l o 三、时间副词 三、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表示动作变化发生的时间以及与动作变化有关的时间状态,在句中一般处 于主语之后,谓语之前,有时位于句首。吴越春秋中共有单音节时间副词1 7 个,分 为表示动作变化发生的时间和表示与动作变化有关的时间状态两类。 ( 一) 表示动作变化发生的时间 吴越春秋中共用这一类的副词6 个,这6 个时间副词又可以分为表过去、表将 来两小类。 1 表过去 吴越春秋中这类副词有“既 、“已 、“曾1 ”、“尝 四个。 一 【既】既原是食毕之意,后引申为完尽义,又虚化为已经义,用作副 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况已经出现或已经完结。可译为“已经”“以后 。用于动词 谓语前,共3 1 例。“既”的用法只有以下的一种: 1 ) “既 “伊,共3 l 例。如: 5 z 光既得专诸,而礼待之( 卷三) 【5 3 _ - v _ 僚既死,左右共杀专诸( 卷三) , 5 4 】太宰瓠既与子胥有隙( 卷五) 其中,第三例中“既 与其修饰的动词之间插入了介宾结构“与子胥 。 【已】表示情况已经如此、动作已经进行,或已经达到某个时点、某个时量等。可译为 “已经 、“以后”或仍译作“已 ,文中共出现4 5 例,其用法分为以下三类。 1 ) “已 + v p ,共3 9 例。如: 【5 5 】虽然我心已许之,然前王不忍行其私计,以国付我,我敢不从命乎? ( 卷二) 5 6 & y - 诸樊元年,已除丧,让季札( 卷二) 2 ) 后接动词,其中副词“已”与其所修饰的动词中间有插入副词“将 ,共3 例, 如: 5 7 今越王无道,国已将亡,社稷坏崩,身死世绝,为天下笑。( 卷七) 3 ) “已 州心,共3 例。如; 5 8 兵已整齐,愿王观之,惟所欲用,使赴水火犹无难矣,而可以定天下( 卷四)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曾1 】表示某种行为动作或情况、事实在说话之前存在过或发生过。可译为“曾经 或仍译作“曾”。用于动词谓语前,文中共出现2 例,用作时间副词的只有1 例。另外 还有一例用作语气副词,我们在语气副词的这一章节中会例出来,用“曾2 ”表示。 1 ) “曾1 + 、伊,共1 例。如: 【5 9 】姓要名离。臣昔尝见曾折辱壮士椒丘诉也。( 卷四) 【尝】表示动作发生或状态存在于过去且已完结,可译为“曾经 。用于动词谓语前, 文中共出现7 例。“尝在文中的用法分为以下三类。 1 ) “尝”“,p ,共4 例。如: 6 1 1 9 2 系三年,中心忉怛,食不甘味,尝苦饥渴,昼夜感思,忧父不活( 卷三) 2 ) “尝”用于句首,共1 例。如: 6 2 昔前王未薨之时,尝晨昧不安,吾望其色也,意在於季札。( 卷二) 3 ) “尝”后接动词,中间插入介宾结构,共2 例。如: 6 3 】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入臣於吴,不即诛之,三年使归。( 卷五) 【6 4 】汝尝与子胥论寡人之短。( 第五) 以上6 3 、6 4 例中,“尝 与其修饰的动词中间插入了介宾结构的短语“与越 、“与 子胥 。 “既、已 类与“曾、尝 类的区别在于:“曾、尝类副词表示该动作或状态在叙 说之时已经结束:“既、已”类副词只强调该动作或状态的已然发生,而该动作或状态 在叙说之时有可能仍在持续。 2 表将来 吴越春秋中这类副词“将 、“方两个。 【将】表示将会出现某种状况或动作行为,可译为“将 、“即将。共6 l 例,“将”的 用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 “将”“伊,共5 4 例。如: 6 5 a x - 病将卒,令季历让国於太伯,而三让不受,故云太伯三以天下让( 卷一) 6 6 。- - $ - - 将复楚,辜以雪父兄之耻( 卷三) 【6 7 将遂吴统,又何惧焉? ( 卷四) 2 ) “将”后接动词,中间插入介宾结构“与齐 ,共6 例。如: 【6 8 逗鲁,吴王果兴九郡之兵,将与齐战。( 卷五) 1 2 三、时间副词 3 ) “将 和动词连用,中间插入语气词“焉 ,仅1 例。如: 6 9 将焉立霸王之业? ( 卷八) 【方】表示动作正处于某种状态或动作行为不久将会发生,可译为“将要、“正要。用 于动词谓语前,共5 例。 【7 0 今往方死,何侯之有? ( 卷二) 【7 1 待吾疾愈,方为大宰赦之( 卷七) ( 二) 表示与动作变化有关的时间状态 吴越春秋一书中共出现这一类副词1 1 个,这1 1 个副词又可以分为表持续长久、 表动作行为或状态未发生改变、表开始、表最终、表动作行为发生不久、表随即、表示 暂时7 小类。 1 表持续长久 吴越春秋这类副词有“素 、“终两个。 【素】表示动作行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在过去的时间里始终如一,可译为“素来 、“向 来 、“一向”。共2 例,均用于动词谓语前。 7 2 僚素贪而恃力,知进之利,不睹退让。( 卷一) 【7 3 秦桓公素沉湎,不恤国事。( 卷四) 2 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未发生改变 吴越春秋中这类副词只有“尚一个。 【尚】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未发生改变,可译为“依然 、“仍然 。共5 例。 1 ) “尚 “伊,共5 例。如: 【7 4 今子尚有遗荣,何必使吾师众加刃於王? ( 卷五) 7 5 】天尚未明,王乃亲呜金鼓,三军撵吟,以振其旅,其声动天徙地。( 卷四) 【7 6 才f l 国尚何望哉! ( 卷十) 其中,第三例中“尚 与其修饰的动词望之间插入了疑问代词“何 。 3 表开始 吴越春秋中这类副词仅“始一个。 【始】用于动词、形容词前或句首,表示动作行为刚开始或处于起始阶段,可译为“开 1 3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始、“最初 。共1 0 例。其用法可以分为以下的两类: 1 ) “始 + 、,p ,共7 例。如: 7 7 於是吴始通中国而与诸侯为敌( 卷二) 7 8 】阖闾元年,始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於诸侯。( 卷三) 2 ) “始”用于句首,共3 例。如: 【7 9 l 年,吴王谓子胥、孙武日:“始子言郢不可入,今果何如? 靠( 卷四) 8 0 】始周依负於晋,故忽於夷狄会晋,今反叛如斯,吾是以蒲服就君( 卷五) 4 表最终 吴越春秋中这类副词有“卒1 、“终两个。 【卒1 】表示事情经过了一段发展变化后,最终出现了某种结果,可译为“最终 、“终 于 。这种用法的文中共出现2 例。用于动词谓语前。另外,“卒”还有一种用法,通“猝”, 译为“突然 。用作情状副词。我们将在情状副词这一章节例出来,用“卒2 表示。 【8 1 昔前王不欲立汝,我以死争之,卒得汝之愿,公子多怨於我。( 卷五) 【终】用于动词谓语前,表示某种动作行为的最终结果,可译为“终于、“最终”、“终 究 。用作时间副词的共3 例。其用法分为以下两类: 1 ) “终 + v p ,共2 例。 【8 2 遂登船径去,终不返顾( 卷七) “终 与其修饰的动词“返顾 中间插入了否定词“不 。 2 ) 用于动词谓语前,共1 例。 8 3 虽然,臣终欲成君霸国,故不辞一死一生。( 卷十) 表动作行为发生不久 吴越春秋中这类副词有“新 一个。 【新】表示动作行为发生不久,可译为“刚刚 、“不久 。共1 例,用于动词谓语 1 l 日i jo 8 4 】吴新有伍员、白喜。( 卷四) 1 4 三、时间副词 6 表随即、立即 吴越春秋中这类副词有“即 、“辄 、“立”三个。 【即】引即原是空间靠近的意思,“即之也温 ( 论语子张) 里的“即之就 是“靠近他 的意思。后又引申为时间上的接近,表示眼下的时间。后又虚化为表示“立 时的“就 义,“召之即来 里的“即 就表示“立时”的意思,指某一动作行为在 很短的时间内或在某种情况下很快发生、出现,可译为“就、“立刻 等。共1 例,用 于动词谓语前。 8 5 其妻一呼,即还。( 卷三) 【辄】表示后面的行为是在前一行为之后紧接着发生的,含有“立即 的意思,可译为 “马上 、“立刻。共2 例。 【8 6 f 尚为人慈温仁信,若闻臣召辄来( 卷三) 【8 7 】往年击绵於此,遏一穷途君子而辄饭之,而恐事泄,自投於濑水。( 卷四) 以上两例中第2 例“饭名词活用作动词,这两例“辄”后都接动词。 【立】表示即刻实施某种动作或立刻呈现某种情状,可译为“立刻 、“立即 。共1 例。 8 8 愿王请之,立可见。( 卷九) 7 表示暂时 吴越春秋中这类副词仅“且”一个。 【且】表示某行为动作或状况是暂时的,只是在一个短时间内进行或存在着。吴越春 秋一书中“且用作副词共出现4 例,可译为“姑且”、“暂时 。其用法分为以下的 两类: 1 ) “且+ v p ,共3 例。如: 【8 9 1 大王且留,以臣卜日。( 卷八) 9 0 子且就馆,将图而告。( 卷四) 2 ) 和副词“勿”连用,修饰后面的动词,共1 例。如: 【9 1 君且勿死,以俟爵禄。( 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放射学影像诊断解剖生理考核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前护理实操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肾内科肾功能损害临床表现诊断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医内科病证辨析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鄂尔多斯东胜区招聘100名社区工作者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精神科药物治疗副作用评估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科学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综合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危重病理监护护理操作模拟考核答案及解析
- 雅安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油设备技术岗
- 毕节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数智化与信息工程岗
- 《预防校园霸凌》课件
- 共用检验设备协议书
- 采砂作业合同协议
- 《2025年CSCO宫颈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 2024-2030全球铝制遮阳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全册)
- 施工单位在城市更新项目中的角色与职责
- 竞选纪律委员演讲稿
- 2024年10月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5175税收筹划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综合测评卷(1-2单元)(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卷(天津专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