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VB企业考勤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VB企业考勤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VB企业考勤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VB企业考勤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VB企业考勤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开发为背景,论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及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文共分为序言、管理信息系统综述、开发方法、开发平台和工具、系统规划和分析、系统实现、系统运行及维护、系统评价、程序调试与故障处理、开发总结等九章。本文首先阐述了Visual Basic 6.0的基本概念;然后详细说明了以数据库技术为技术背景的考勤管理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实现过程,最后重点介绍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详细阐述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技术及其应用。【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考勤管理、系统开发 数据库 查询Abstract:This text regards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subsystem in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s as the background,Have described the concept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Basic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structure and system development,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for the preamble altogether,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urvey , development approach, developing platform , tool and system plan and analyse , realize , operate and maintain , appraise systematically systematically systematically, procedure debug with trouble dealing with , developing 9 chaptering of summarizing etc。This text has explained the basic conception of Visual Basic 6.0 at first; Then the basic function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personnel taking technology of the database as technological background of elaboration and course of realizing, introduced the design of the software and realized the network analysis of exposition ,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esign systematically in detail especially finallykeywords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Personnel management、Systematic developmentdatabase Inquiry目 录第一章 引言4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综述52.1 概述5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52.3 目前我国考勤管理的现状62.4 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好处6第三章 开发方法83.1系统开发方法概述83.2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简介83.3 快速原型法简介93.4 本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10第四章 开发平台和工具114.1开发平台的选择114.2 开发工具的选择114.2.1 开发语言介绍11第五章 系统规划和分析125.1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125.2 系统的详细调查125.3 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13第六章 系统设计136.1 系统设计的依据136.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136.3 系统的详细设计13第七章 系统的运行与维护147.1 系统的配置187.2 系统的运行197.3 系统的维护29第八章 开发总结与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展望308.1 开发总结318.2 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展望32第一章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管理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和突出。一般来讲,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手段,为组织制定目标,应用组织的各种要素,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对企业来说,人们按照一定的生产关系组织起来,对生产力、生产对象、生产手段等加以计划、指导、监控和协调,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即称为企业管理。传统的企业管理活动中,把人、才、物作为企业的主要资源。但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在生产经营及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把它当作企业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人们称之为“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处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一项主要的社会活动。 管理信息系统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单项数据处理阶段、 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MIS)阶段等几个阶段。但是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如此,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和技术力量,开发一些适合本企业或者本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管理之中,那么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开发一套完整的考勤管理系统已是大势所趋.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综述 2.1 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由管理人员和计算机组成的用以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系统性边缘科学。 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组成:(1)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主机、外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2)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3)通信系统:包括线路等通信设施和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有关的软件等。(4) 工作人员:包括系统分析员、程序设计员、维护人员、管理员、操作人员等。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企业当前运行的数据进行处理来获得有关信息,以控制企业的行为;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数据及相应的模型,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能从全局目标出发,对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予以辅助。2.3 目前我国考勤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只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才逐渐开展起来的。目前,计算机辅助管理已在我国的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总的来说,计算机在我国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尽管近两年发展较快,但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考勤管理仅是近几年才在我国得到普及和发展,而在许多发达国家计算机辅助考勤管理已十分普及,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是必要的,它将推动我国企业的发展和考勤管理信息处理的现代化。2.4 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好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离开了科学技术的企业是不会长远发展的,科技的载体是人,没有人也说无所谓科学技术,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在我国各行各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各类人才肩负着企业发展的重任,所以考勤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开发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管理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具体到某一企业,可以提高该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高考勤管理的工作效率。1、改变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2、提高了经济效益3、强化了企业的科学管理2.5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几点建议 开发系统不必贪大求全,力争简单实用。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对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文档应当注意保存。第三章 开发方法3.1系统开发方法概述 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软件工程的实施。近30多年来,软件工程发展成为新科学,至今已经成为IT产业的重要支柱。一开始,人们往往使用手工作坊式的软件开发方法,靠个人的力量编写各种小型程序;但是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那种多年来被人们沿用的手工作坊式的开发方法,已经在软件产品的质量、成本及开发时间等方面无法满足需求。 3.2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简介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一种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产品。 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用户参与的原则 (二)“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 (三)“自顶向下”的原则 (四)工作成果描述(主要指文档)标准化的原则 其具体开发步骤可分为以下四步: (一)系统规划 (二)系统开发 1、系统分析 .系统初步调查 .系统可行性研究 .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 .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2、系统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系统总体物理结构设计 .系统详细设计 .数据库设计 .代码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 3、系统实施 .程序设计 .系统测试 (三)系统的运行及维护 (四)系统评价 3.3 快速原型法简介 快速原型法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旨在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和用户对系统的满意程度。其基本思想是在系统开发的初期,尽快构造出系统的原型,使用户能及早地运行这个系统原型,通过使用它、熟悉它,受到启发并取得经验,然后对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提出更精确、具体的要求,研制人员据此逐渐修改和完善原型,使它满足用户的需求,最后完成系统的开发。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弥补了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开发时间长的缺陷。 通常采用原型法需以下四个阶段: (一)明确用户的基本要求 (二)研制系统的原型 (三)使用、评价系统原型 (四)修改和完善原型3.4 本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 基于以上开发方法的优劣和本系统的实际情况,本系统总体上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规则、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但在系统实施阶段采用原型法。第四章 开发平台和工具4.1开发平台的选择考虑到本系统的性能要求,和现有的条件,我们选择了WINDOWS2000中文版作为开发、测试和运行的平台。因为WINDOWS操作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操作系统,它以全新的图形界面,简单快捷的操作方式,支持多媒体功能等特点而成为软件发展的流行趋势,选用它作为开发平台,易于功能的扩展和软件升级。4.2 开发工具的选择针对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大量软件和开发工具,经过认真分析其优缺点,结合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的需要和目前的硬件环境,我们选用微软WINDOWS平台下的Visual Basic 6.0(简写为VB6.0)作为软件开发工具。4.2.1 开发语言介绍 现在,市场上可以选购的应用开发产品很多,流行的也有数十种。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最为流行、使用最多、最为先进的可用作做作企业级开发工具的产品有: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Basic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CBorland公司的Delphi Powersoft公司的PowerBuliderJava等等在目前市场上这些众多的程序开发工具中,有些强调程语言的弹性与执行效率;有些则偏重于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所带来的便利性与效率的得高,各有各的优点和特色,也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然而,语言的弹性和工具的便利性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便利的工具,却没有弹性的语言作支持,许多特殊化的处理动作必需要耗费数倍的工夫来处理,使得原来所标榜的效率提高的优点失去了作用;相反,如果只强调程语言的弹性,却没有便利的工具作配合,会使一些即使非常简单的界面处理动作,也会严重地浪费程序设计师的宝贵时间。作为数据库系统的开发,Visual Basic是一个非常理想选择。数据库是MIS中的重要支持技术,在MIS开发过程中,如何选择数据库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数据库产品较多,每种产品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在选择数据库时,应考虑数据库应用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本系统选用的数据库语言Visual Basic语言,该开发工具具有很多长处:Visual Basic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对对象和条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可用于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种类应用程序。它简单易学、效率高,且功能强大,可以与Windows的专业开发工具SDK相媲美,而且程序开发人员不必具有C/C+编程基础。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利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新颖易用的可视化设计工具,使用Windows内部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以及动态链接库(DLL)、动态数据交换(DDE)、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开放式数据访问(ODBC)等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出Windows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总的来说,Visual Basic具有以下特点:可视化编程:用传统程序设计语言设计程序时,都是通过编写程序代码来设计用户界面,在设计过程中看不到界面的实际显示效果,必须编译后运行程序才能观察。如果对界面的效果不满意,还要回到程序中修改。有时候,这种编程-编译-修改的操作可能要反复多次,大大影响了软件开发效率。Visual Basic提供了可视化设计工具,把Windows界面设计的复杂性“封装”起来,开发人员不必为界面设计而编写大量程序代码。只需要按设计要求的屏幕布局,用系统提供的工具,在屏幕上画出各种“部件”,即图形对象,并设置这些图形对象的属性。Visual Basic自动产生界面设计代码,程序设计人员只需要编写实现程序功能的那部分代码,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程序设计的效率。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4.0版以后的Visual Basic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但它与一般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不完全相同。在一般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对象由程序代码和数据组成,是抽象的概念;而Visual Basic则是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OOP),把程序和数据封装起来作为一个对象,并为每个对象赋予应有的属性,使对象成为实在的东西。在设计对象时,不必编写建立和描述每个对象的程序代码,而是用工具画在界面上,Visual Basic自动生成对象的程序代码并封装起来。每个对象以图形方式显示在界面上,都是可视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是在BASI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结构,接近于自然语言和人类的逻辑思维方式。Visual Basic语句简单易懂,其编辑器支持彩色代码,可自动进行语法错误检查,同时具有功能强大且使用灵活的调试器和编译器。Visual Basic是解释型语言,在输入代码的同时,解释系统将高级语言分解翻译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机器指令,并判断每个语句的语法错误。在设计Visual Basic程序的过程中,随时可以运行程序,而在整个程序设计好之后,可以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EXE),脱离Visual Basic环境,直接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事件驱动编程机制Visual Basic通过事件来执行对象的操作。一个对象可能会产生多个事件,每个事件都可以通过一段程序来响应。例如,命令按钮是一个对象,当用户单击该按钮时,将产生一个“单击”(CLICK)事件,而在产生该事件时将执行一段程序,用来实现指定的操作。在用Visual Basic设计大型应用软件时,不必建立具有明显开始和结束的程序,而是编写若干个微小的子程序,即过程。这些过程分别面向不同的对象,由用户操作引发某个事件来驱动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或者由事件驱动程序调用通用过程来执行指定的操作,这样可以方便编程人员,提高效率。访问数据库Visual Basic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利用数据控件和数据库管理窗口,可以直接建立或处理Microsoft Access格式的数据库,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同时,Visual Basic还能直接编辑和访问其他外部数据库,如dBASE,FoxPro,Paradox等,这些数据库格式都可以用Visual Basic编辑和处理。Visual Basic提供开放式数据连接,即ODBC功能,可通过直接访问或建立连接的方式使用并操作后台大型网络数据库,如SQL Server,Oracle等。在应用程序中,可以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数据标准,直接访问服务器上的数据库,并提供了简单的面向对象的库操作指令和多用户数据库访问的加锁机制和网络数据库的SQL的编程技术,为单机上运行的数据库提供了SQL网络接口,以便在分布式环境中快速而有效地实现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方案。动态数据交换(DDE)利用动态数据交换(Dynamic Data Exchange)技术,可以把一种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动态地链接到另一种应用程序中,使两种完全不同的应用程序建立起一条动态数据链路。当原始数据变化时,可以自动更新链接的数据。Visual Basic提供了动态数据交换的编程技术,可以在应用程序中与其他Windows应用程序建立动态数据交换,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将每个应用程序都看作是一个对象(object),将不同的对象链接(link)起来,再嵌入(embed)某个应用程序中,从而可以得到具有声音、影像、图像、动画、文字等各种信息的集合式的文件。OLE技术是Microsoft公司对象技术的战略,它把多个应用程序合为一体,将每个应用程序看作是一个对象进行链接和嵌入,是一种应用程序一体化的技术。利用OLE技术,可以方便地建立复合式文档(compound document),这种文档由来自多个不同应用程序的对象组成,文档中的每个对象都与原来的应用程序相联系,并可执行与原来应用程序完全相同的操作。动态链接库(DLL)Visual Basic是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不具备低级语言的功能,对访问机器硬件的操作不太容易实现。但它可以通过动态链接库技术将C/C+或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加入到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中,可以像调用内部函数一样调用其他语言编写的函数。此外,通过动态链接库,还可以调用Windows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实现SDK所具有的功能第五章 系统规划和分析系统规划,应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发展战略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客观规律,并考虑到组织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科学地制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和总体方案,合理安排系统建设的进程;它是管理信息系统(MIS)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是MIS的概念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制定出MIS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MIS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制定MIS的发展战略、确定组织的主要信息需求,形成MIS的总体方案、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的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应该服从企业的整体目标和管理决策活动的需要。为此,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内外部环境,确定系统的总目标和主要功能,拟定总体方案,并从技术、经济、社会条件等方面论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制定投资规划和开发计划,编写可行性报告。系统分析,就是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各项活动和方法。它的主要目标是在系统规划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把要解决哪些问题、要满足用户哪些具体的信息需求调查、分析清楚,从逻辑上或从功能需求上提出系统的方案,即“逻辑模型”。5.1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二项活动,可行性分析能使新系统达到以最小的开发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的目的,是根据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请求,通过初步调查,对要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从技术上、经济上、资源上和管理上进行是否可行的研究分析。这是一项保证资源合理使用、避免失误和浪费的重要工作。1、经济上的可行性。2、技术上的可行性。 3、资源上的可行性。4、管理上的可行性。 通过调查当前企业的考勤管理现况是采用人工登记的方式来进行企业考勤事务的管理,所有的考勤档案资料都是以纸张为介质进行存储的,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的考勤管理方式进行改造,采用高科技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技术来进行企业考勤事务的管理.而从以上四点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今天我们使用计算机对企业考勤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面对目前的实际状况,迫切需要开发一个新系统来适应这一些工作。5.2 系统的详细调查 系统的详细调查目标是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原有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弄清原有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发现其薄弱环节,找出要解决问题的实质,确保新系统比原系统更加有效、可靠。具体内容包括:管理业务状况的调查分析、数据流程的调查分析。详细调查之后,绘制出考勤管理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如下图: 查询要求 查询结果一般用户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系统管理人员 用户设置 统计要求 表单维护 统计结果 5.3 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 为了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化,仅仅用业务流程图形象地描述信息的流动和存储还远远不够,还要进一步调查分析舍去物质流,抽象出信息流,绘制出数据流程图,并对各种数据的属性和各项处理功能进行详细分析。系统分析的主要成果是系统的逻辑模型。本系统主要是以数据流图、数据字典为主要描述工具来勾画系统的概貌。5.3.1 数据流图(DFD)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是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之一,它是在对系统的业务流程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存储和处理等情况,并能将信息处理功能和彼此之间的联系,自上而下,逐层分解,从逻辑上精确地描述出系统应具有的数据加工功能、数据输入输出、数据存储、数据来源和去向等项目。 数据流图的常用符号如下: 外部项 处理 数据流 数据存储 1、计量器具管理子系统的关联图如下: 各单位 F1 F2 考勤管理 部门 F3 职工 F4 注:F1 考核表; F2 考勤查询; F3 考勤档案; F4 工资管理 5.3.2 数据字典(DD) 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是数据流图(DFD)上所有成分的定义和解释的文字集合。它是系统分析阶段的重要文档,它的作用是将数据流图中全部数据流及其组成部分的数据元素、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外部项等,通过数据字典描述清楚,以便于以后系统设计时使用。第六章 系统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反映了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与通信系统的物理(技术)方案。6.1 系统设计的依据 1、系统分析的成果 2、现行技术 3、现行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制度 4、用户需求 5、系统运行环境6.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按照结构化的系统设计方法,分析企业考勤管理系统的总体流程图如下:企业考勤管理系统身份验证员工调动信息员工基本信息员工考勤信息系统管理删除调动信息查询调动信息修改调动信息添加调动信息设置上下班时间删除考勤信息修改考勤信息添加考勤信息查询员工信息修改员工信息添加员工信息删除员工信息在职评定打印人事档案表查询考勤信息添加用户修改密码退出系统添加其它信息添加上下班信息添加考勤信息修改上下班信息删除其它信息删除上下班信息6.3 系统的详细设计6.3.1 代码设计代码,就是用来表征客观事物的实体类别,以及属性的一个或一组易于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特定符号或记号。它的作用是描述对象状态,便于统计和检索对象。代码设计的原则:适应计算机处理、简单明了、具有可扩充性、系统性、便于识别和记忆等。本系统对所有数据库表中的主码和外来码均采用“汉字名称”作为代码。6.3.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要在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DBMS)中,通过合理的逻辑设计和有效的物理设计,构造较优的数据库模式、子模式,建立数据库和设计应用程序,满足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基于以上设计原则,本系统中相关数据库(考勤管理)包括以下几个表现将表结构设计举例如下:AltertaionInfo表AttendenceInfo表ErrandInfo表LeaveInfo表OvertimeInfo表StuffInfo表TimeSetting表UserInfo表l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 信息数据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因此保证数据库的安全可靠、正确有效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都有提供了一定的数据保护功能。数据库保护也称为数据控制,主要包括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数据库的恢复等。(1)数据库的安全性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由于数据库系统中存放着大量的数据,且为许多用户所共享,因此安全性问题是必须首先要解决的。一般计算机系统中的安全措施是按照“用户标识和鉴别”、“DBMS存取控制”、“OS级安全控制”、“DB密码存储”来一级一级设置的。在现在流行的数据库系统中一般都提供以下两种控制:用户标识和鉴别、数据存取控制。 (2)数据完整性为了保证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都提供了一种机制来检查数据库中的数据,看它是否满足语义的规定条件,DBMS称这种机制为“数据完整性检查”。一般的DBMS中是通过完整性约束和数据库触发器来实现这一机制的。(3)并发控制在多用户数据库环境中,多个用户程序可并行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为了以正确的方式调度该并发操作,避免造成“丢失修改”、“不能重读”、“读脏数据”等不一致的情况,DBMS引入了“并发控制”这一机制。并发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封锁机制,一般采用两种封锁机制:共享机制和排它机制来实现。(4)数据库后备与恢复主要使用转储、日志等方法进行数据库的恢复。6.3.3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是指软件系统与用户之间交互的接口,通常包括输出,输入,人机对话的界面与方式等。由于本系统的最终用户是那些对计算机技术并不算很精通的管理人员,因此本系统采用了基于菜单选择,填写表格和简单的问答选择等友好的用户界面交互方式。l系统安全性验证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登录窗口界面是用户看到的第一幅画面,也是进入系统之前必须经过的一道“关口”。因此,简洁、实用、友好、安全是设计时应当考虑到的风格。用户登录本系统,登录画面为: l系统主画面屏幕区域设计进行系统的主画面屏幕区域设计时,是将整个屏幕划分为三个区域,如下图所示:主 菜 单 区工 作 区状 态 信 息 区在屏幕的最上方是主菜单区,显示本系统的功能主菜单。用户可以有鼠标左键来选择相应的菜单,也可以用快捷键进行操作,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在相应菜单下拉出该项的二级菜单(如果有的话),如果还有三级菜单,用户可在二级菜单选择相应的功能项,系统会自动弹出三级菜单。 当通过菜单选择了所要进行的工作以后,系统进入相应的业务处理功能,这时业务处理活动在屏幕中间区域即工作区进行。在整个业务处理过程中,主菜单区始终存在以使用户明确当前正在进行的处理,当用户为业务处理完毕后,系统返回主菜单。6.3.4处理过程设计 处理过程设计要根据模块划分以及结构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对每一程序处理模块中的详细处理过程进行设计。常用的设计工具包括程序流程图、过程化设计语言、判定表、判定树等。第七章 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管理信息系统在完成系统实施、投入正常运行之后,就进入了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7.1 系统的配置 1、硬件配置要求: CPU:PII200以上。 内存:32MB以上。 硬盘:2.1GB以上(可用空间最好在160MB以上)。 打印机:推荐EPSON LQ-1600KII 2、软件配置要求: WINDOWS95/98/2000中文版操作系统。7.2 系统的运行 本系统运行:首先启动Windows2000/XP,将本系统拷贝到硬盘相应地目录下,运行“企业考勤管理.EXE”即可。 本系统的主要菜单功能简介如下: (1)系统管理:添加用户,修改密码,退出系统等。 (2)员工基本信息管理:添加员工信息,修改员工信息,查询员工信息,删除员工信息。 (3)员工考勤信息管理: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密码更改、系统时钟等。 (4) 员工调动信息管理:添加调动信息,修改调动信息.查询调动信息,删除调动信息.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各种功能源码实现:l 系统主要功能其确定按钮的源码如下:Private Sub cmdOK_Click() Dim SQL As String Dim rs As ADODB.Recordset If Trim(UserName.Text) = Then 判断用户名称是否为空 MsgBox 请输入用户名称!,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警告 Exit Sub UserName.SetFocus Else SQL = select * from UserInfo where UserID= & UserName & Set rs = TransactSQL(SQL) If rs.EOF = False Then 判断是否已经存在用户 MsgBox 这个用户已经存在!请重新输入用户名称!,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警告 UserName.SetFocus UserName.Text = PassWord.Text = confirmPWD.Text = Exit Sub Else If Trim(PassWord.Text) Trim(confirmPWD.Text) Then 判断两次密码是否相同 MsgBox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请重新输入密码!,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警告 PassWord.Text = confirmPWD.Text = PassWord.SetFocus Exit Sub ElseIf Trim(PassWord.Text) = Then 判断密码是否为空 MsgBox 密码不能为空!,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警告 PassWord.Text = confirmPWD = PassWord.SetFocus Else 添加用户 SQL = insert into UserInfo (UserID,UserPWD) values( & UserName SQL = SQL & , & PassWord & ) TransactSQL (SQL) MsgBox 添加成功!,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添加结果 重新设置初始化为空 UserName.Text = PassWord.Text = confirmPWD.Text = UserName.SetFocus End If End If 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Form_Load() UserName.Text = PassWord.Text = confirmPWD.Text = End Sub修改密码运行如下:确定按钮的源码如下:Private Sub cmdOK_Click() Dim SQL As String Dim rs As ADODB.Recordset If Trim(OldPWD.Text) = Then 判断是否输入旧密码 MsgBox 请输入旧密码!,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警告 OldPWD.SetFocus Exit Sub Else If Trim(NewPWD.Text) = Then 判断是否输入新密码 MsgBox 请输入新密码!,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警告 NewPWD.SetFocus Exit Sub ElseIf Trim(NewPWD.Text) Trim(ConfirmPWD.Text) Then 判断两次密码是否相同 MsgBox 两次密码不同!,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警告 NewPWD.Text = ConfirmPWD.Text = NewPWD.SetFocus Else 修改密码 SQL = update UserInfo set UserPWD = & NewPWD & where UserID= SQL = SQL & gUserName & TransactSQL (SQL) MsgBox 密码已经修改!,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修改结果 Unload Me End If 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Form_Load() OldPWD.Text = NewPWD.Text = ConfirmPWD.Text = End Sub添加员工基本信息其确定按钮的源码如下:Option ExplicitPrivate Sub cmdCancel_Click() Unload Me Exit SubEnd SubPrivate Sub addNewRecord() Dim SQL As String Dim rs As New ADODB.Recordset SQL = select * from StuffInfo Set rs = TransactSQL(SQL) rs.AddNew 添加新记录 rs.Fields(0) = Trim(Me.ID) rs.Fields(1) = Trim(Me.StuffName) rs.Fields(2) = Gender.Text rs.Fields(3) = Trim(Me.Place) rs.Fields(4) = Trim(Me.Age) rs.Fields(5) = Trim(Me.Birthday) rs.Fields(6) = Trim(Me.Degree) rs.Fields(7) = Trim(Me.Speciality) rs.Fields(8) = Trim(Me.Address) rs.Fields(9) = Trim(Me.Code) rs.Fields(10) = Trim(Me.Tel) rs.Fields(11) = Trim(Me.Email) rs.Fields(1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