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技术价值观.pdf_第1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技术价值观.pdf_第2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技术价值观.pdf_第3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技术价值观.pdf_第4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技术价值观.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页 摘要 技术价值观是对技术价值的看法,是对技术价值本质的一般概括,是人们在对技术的 认知基础上,在技术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技术价值的认识。对技术价值的认知影响着技术 价值观的发展。技术的发明及应用,为人类财富的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人们开始把技术 看作是掠夺自然、获得财富的工具和手段,并形成功利主义的技术价值观。功利主义技术 价值观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后来的工业革命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注重人类价值、经济价值、 工具理性,而忽视自然价值、技术价值多样性及价值理性的特点。虽然对于促进技术进步 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同时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消解了人的主 体性、导致了人自身价值的迷失。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生活的战略目标,就必须重塑技术 的价值理念。由只关注技术的经济价值到同时关注技术的生态价值、由只关注技术的正面 价值到同时关注技术的负面价值、由只关注技术的工具价值到同时关注技术的人文价值。 和谐社会技术价值观是以人本性和生态性为特征的,目标是谋求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 进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构建和谐社会技术价值观,就要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营造有利于和谐社会技术价值观的社会文化氛围,加强和完善技术立 法。 关键词:和谐社会;技术价值观;内容;特征;目标 第1 i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t e c h n i c a lv a l u e sa r eg e n e r a ls u m m a r yo ft h et e c h n i c a lv a l u e i ti st h ep e o p l e s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b o u t t h et e c h n i c a lv a l u eb a s i n go ne o g n i z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a n dp r a c t i c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c o g n i t i o no f t e c h n i c a lv a l u e a f f e c t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t e c h n i c a lv a l u e s ,t h ei n v e n t i o na n d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h et e c h n o l o g yh a v e p r o v i d e dt h ea d v a n t a g ef o rt h eh u m a nw e a l t h t h ep e o p l er e g a r dt h et e c h n o l o g ya sat o o la n dt h em e t h o dt o p l u n d e rt h en a t u r ea n do b t a i nt h ew e a l t h s ot h a ti tf o r m st h eu t i l i t a r i a n i s mt e c h n i c a lv a l u e s t h eu t i l i t a r i a n i s m t e c h n o l o g yv a l u e s a l eap r o d u c tw h i c hr e n a i s s a n c ea n dt h e i n d u s t r y r e v o l u t i o na r eu n i f i e d n e u t i l i t a r i a n i s mt e c h n o l o g yv a l u e sp r o m o t ea d v a n c e m e n to ft e c h n o l o g y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s o c i a le c o n o m y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i td e s t r o y sh a r m o n yb e t w e e nt h ep e r s o na n dt h en a t u r a l i td i s p e l l s p e r s o n sm a i nb o d y a n di tc a u s e sp e r s o nl o s i n go w nv a l u e i no r d e rt oa c h i e v es t r a t e g i ct a r g e to f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s o c i a l i s m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e t y , w em u s tr e m o l dt e c h n i c a lt h ev a l u ei d e a t h a ti s f r o mo n l yp a y i n ga t t e n t i o nt oe c o n o m i cv a l u eo ft e c h n o l o g yt o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p a y i n ga t t e n t i o n t ot h ee c o l o g yv a l u eo ft e c h n o l o g y , f r o mo n l yp a y i n g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p o s i t i v ev a l u eo f t e c h n o l o g yt o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t op a y i n g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n e g a t i v ev a l u eo ft e c h n o l o g y , f r o mo n l y p a y i n g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t o o lv a l u eo ft e c h n o l o g yt o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t op a y i n g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 h u m a n i t i e sv a l u eo ft e c h n o l o g y 1 1 1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t h e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a lt e c h n o l o g yv a l u ei s p e r s o nn a t u r a la n dt h ee c o l o g y t h eg o a lo f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a lt e c h n o l o g yv a l u e si st os e e kt h e p e r s o na n dt h en a t u r a lc o o r d i n a t i o ne v o l u f i o r t , p r o m o t et e c h n o l o g ya n ds o c i e t y sh a r m o n i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i m p e lt h ep e r s o nt od e v e l o p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a n df r e e l y i no r d e rt oc o n s t r u c tt h eh a r m o b i o u ss o c i a l t e c h n o l o g yv a l u e s ,i tm u s tt a k es c i e n c ed e v e l o p m e n tv i e wa st h ei n s t r u c t i o n i tb u i l d ss o c i a l c u l t u r ea t m o s p h e r ew h i c hi sa d v a n t a g e o u st ot h e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a lt e c h n o l o g yv a l u e s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st e c h n i c a ll e g i s l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e t y ;t e c h n i c a lv a l u e s ;c o n t e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g o a l 武汉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第1 页 1 研究的目的意义 莉吾 在社会技术化的今天,技术己全方位渗透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一切时空领域,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功利主义的技术价值观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 诸多不和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重建技术价值观。技术价值观是人们对技 术在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种种社会功能,诸如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功能的认识。也就 是人们对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价值判断。本文从和谐社会的视角,对技术价值观的内 容、特征及其目标进行了探讨。 技术价值观是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促进技术哲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 论意义。否则,“如果技术哲学探讨的问题和视角同企业管理学、生产力经济学一样,如 果搞技术哲学的人只热衷探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忽视了对技术本质、技术价值和技术 发展规律等问题的探讨这门学科也难以发展下去和影响现实。”o 。 从实践意义上看,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但并非任何技术都有利于和谐社 会的构建。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才能对技术行为做出合理选择。技术价值观不仅 影响着技术的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着技术成果的具体应用。所以,重塑技术价值观,对我 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对技术价值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 0 0 0 多年以前的古希腊,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 到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技术的不合理运用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在近代,卢梭最早意识到技 术的进步并不能解决人类的道德败坏问题。当代以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哈贝马斯、芒福 德、埃吕尔为代表的一批人文学者扛起了技术批判的大旗,对技术工具论进行了尖锐的批 判。 西方学者提出了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是技术中立论,即“技术工具论”的技术价值观。认为技术是纯粹的工具,完全 独立于政治和社会的选择,技术在任何地方总是发挥着相同的功能,效率是仅有的真正的 准则,技术本身不负载价值,技术的价值产生于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技术的不同使用方式 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另一种是技术价值论,属于“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的技术价值观。“技术 决定论”把技术看作是一种独立于社会的自我发展的力量,即技术按自身的逻辑前进并决 佗陈吕曙陈红兵技术哲学基础研究的3 6 个问题 c 第八次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论文,北京2 0 0 0 第2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左右着人类的命运,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无须依赖于人的力量和其他的社会因素,技术有着本身的独立的意志与目的。“社会建构 论”认为技术既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中性工具,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因素自主发展,而是社 会中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价值表现形式。这种理论强调社会因素和价值取向对技术实 践的至上性,认为技术发明根植于特定的社会背景,由文化选择和经济、政治权利分布决 定而非由特定的技术问题或机会决定,即技术是在社会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社会对技术起着决定作用。 ( 2 )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技术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国外技术价值观的介绍。如高亮华的著作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主要介绍 了西方人文主义学者的技术价值观念。 二是对技术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环境等方面的价值现象的描述。刘文海的著作技 术的政治价值就分析探讨了技术在政治方面所产生的效应。何立松的著作双刃剑的困 惑技术价值的分析分析了存在于西方学者中的技术价值观并对现代信息技术、生物 技术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三是关于国外的技术批判理论、技术工具论、技术建构论的分析。其中,远德玉教授 在论技术中提出了与技术工具论、技术决定论和技术建构论不同的技术价值观技 术过程论,认为“技术是目的与手段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技术存在于按照人的目的将自 然界人工化的过程之中,因而技术乃是过程的存在。” 四是对技术价值异化的研究。东北大学郭冲辰的博士论文技术异化论从技术的价 值形态入手,认为技术异化是技术现实价值的负向实现,它存在于技术价值负向实现的一 切过程、结果和状态之中,表现为社会、生态和人本三种技术异化类型。 五是对技术价值负载和技术价值实现等方面的研究。段伟文的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 理反思一文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待技术的价值负载;王兵在论技术价值的实现中就 讨论了技术价值实现合理性的真、利、善、美四个标准。 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价值研究的理论成果非常丰富,但是多数研究只是停留在技术价 值对社会影响结果的分析上,或者仅仅局限于对技术价值本身的研究,或者是对存在着的 技术价值观的批判,很少直接探讨技术价值观问题。本文对技术价值观的研究则是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中来探讨技术价值观的内容、特征和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3 本文基本思路 本文采取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及对比的研究方法,在对比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基础 上,探讨了和谐社会的技术价值观。在阐释价值、技术价值观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 了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及特点,指出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人类 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重点探讨了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技术价 值观的内容,即山只关注技术的经济价值到同时关 t 技术的生态价值:【i 只关注技术的诈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 页 面价值到同时关注技术的负面价值;由只关注技术的工具价值到同时关注技术的人文价 值;并分析了和谐社会技术价值取向的人本性和生态性的特征;指出和谐社会技术价值观 的目标是谋求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推动人的全面自由 发展。最后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技术价值观的思路。 第4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技术价值观是对技术价值的看法,是对技术价值本质的一般概括,是人们在对技术的 认知基础上,在技术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技术价值的认识。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强调技术 的工具价值和功利价值,在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方面曾起过巨大的作用,但 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不和谐发展。 1 1 技术价值观的涵义 1 1 1 价值的概念 关于价值的概念,理论界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用“需要”界定价值。如: “所谓价值,就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二是用“意义”界定价值。如:“价 值是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或者消极意义。”回三是以“属性”界定价值。如:“价值就 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那些功能和属性。”。四是用“劳动”界定价值。如:“哲学 的价值凝结着主体改造客体的一切付出。”。五是用“关系”界定价值。如:“所谓价值, 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 肯定与否定) 关系。” 六是用“效应”界定价值。 如:“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功效或效应。客体对主体的正效应,就是正价值;负效应 就是负价值。”。 本文比较赞同第六种,用“效应”界定价值,这种观点是以对价值的存在的分析为基 础的。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即客体对主体的效应,就是价值。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是 多方面多层次的,这里的效应是各种效应的总和。 1 1 2 技术价值及其特点 技术的价值就是技术行为对人类社会的效应。客体对人的效应主要表现为客体的各种 属性作用于人而产生的结果。一种客体往往具有多种属性,这些不同的属性对人会产生不 同的效应,形成不同方面的价值。所谓“技术价值”就是技术对主体的效应。它表达着技 术对人的需要发展的肯定或否定的性质、程度,并在技术与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展现 开来。o 技术价值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2 2 1 技术价值的主体性 所谓技术价值的主体性,就是指技术价值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表现或反映主体 张倩年论价值的层次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辛t ,1 9 9 0 3 9 袁贵f :价值与认识 j 北京师范人学学报,1 9 8 5 ( 0 3 ) 。李剑锋价值:客体主体化后的功能或属性 m 陕曲:陕曲师范人学出版社,1 9 8 8 1 6 3 4 赵守返邵希梅:现代哲学价值范畴质疑 j 哲学动态,1 9 9 1 ( 0 1 ) 。李迮科哲学价值论 m 北京:中国人k 人学i 版社,1 9 9 1 6 2 4 棠j :谍价值哲学新探 m 陕曲:陕旧人【t u j 版4 t :,1 9 9 3 4 0 李宏伟干前技术价值特点分析 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 0 0 】( 0 8 ) 4 2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 页 性的内容。“技术价值”从字面上,看不到主体的存在,好像仅由客体所决定,但这里却 隐含了价值的根本前提,即技术价值只能是技术对人的价值,只能是相对于人的益处和害 处而言,脱离了主体就不存在任何价值。技术只是提供客体方面的可能属性,而这些属性 在与主体的相互作用中被具体化,展现为对人的价值。由于技术主体的多层次如个人、集 团、社会、人类,也由于技术与不同主体的相互作用方式不同,故同一技术常常表现为不 同的技术价值。 1 2 2 2 技术价值的二重性 技术的效应既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这两方面的价值特性就是技术价值的二重性。其 实,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这并不是技术价值的专利,但人们却偏偏困惑于技术价值 的二重性。这是因为技术的前提是对于客观事物因果性的认识,这种认识使人们对技术价 值具有强烈的预期性。人们创造、发明技术就是要使技术为人所用,为一定的技术主体服 务,而技术的价值表现一旦不符合人们的目的性预期,特别是与人们的期望、要求恰恰相 反,不但没有给技术主体带来好处,却危害技术主体,就会使人们觉得难以接受,难以理 解。一个原因是纳米技术、克隆技术、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宇航技术等为代表的现 代技术在改造自然的深度和广度上与传统技术具有根本的不同,它已不再满足于对自然的 浅表改造,而是在各个层次上实施对自然和人类的根本改造。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不断 带给人们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危及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让人忧虑 与恐惧。 1 2 2 3 技术价值的迁延性 技术价值的迁延性是指技术价值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展现的过程,随时 问进程表现出技术价值的时效性、次生性、难以预料性。“木柴、水和风、煤、石油、原 子能、太阳能和热核能先后成为能源价值的主要对象,正是人们的价值水准不断提高的结 果。”。也是技术价值的时效性的表现。技术价值不仅表现在使用过程中的现实效果,同 时还会引发出次生效果,形成技术的次生性价值。这种次生性价值可能在某些方面违背了 主体的意愿,对主体构成危害,成为负价值,而技术的这种价值常常是难以预料的,这就 引起了技术价值的难以预料性。正像恩格斯所说,“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 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回 1 2 2 4 技术价值的多维性 技术价值的多维性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技术价值表现的多维性,另一方面是技术 价值内涵的多维度取向。技术价值表现的多维性是指技术不是仅仅满足主体的某一单方面 需要,而是在主体需要的多维层面上与人发生价值关系,形成技术的多维价值:如预期价 值和不期价值,正价值和负价值,还有经济、政治等等各个方面的具体价值。技术价值内 涵的多维度取向是指技术价值的所指常常不是限定在一个严格的窄小的圈子罩,而是随技 术及技术主体的变化在不同的层面上使用着。从技术方面分析,有时我们理解技术价值是 。李德顺价值论 m 北京:中国人k 出版丰十,1 9 8 71 0 8 1 0 9 2 马克心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 卷 m 北京:人【t 山版社,1 9 7 2 5 1 7 第6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以某一具体技术为基础的,是从技能、诀窍或器物形态出发的,有时又是作为般的技术 考虑的。从技术主体方面分析,我们可以从个人、集团、社会或者全人类的视角评说技术 价值,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就会有不同的技术价值观。因此,这就要求从技术价值的多层面 去把握,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理解技术价值,这样才能对技术价值的理解更为全面, 更为深入。 1 1 3 技术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般的或基本的观点,是对价值本质的一般概括,是对各类价值、 主客体一般价值关系的基本概括,是价值意识的最高形式。价值观是人所特有的,是人的 需要所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认识、评价的标准,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定向标准。一 旦主体确立了某种价值观,便会在自己的活动中体现出一定的倾向性特征。并通过自己的 价值创造而实现价值理想。 所谓技术价值观是人们在对技术的认知基础上,在技术实现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技 术价值的稳定性的认识。 技术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人的自然观的影响。在古代,技术很原始,这种状况决 定了当时自然观把整个自然界看成是一个笼统的、模糊的、混沌的整体。人们对“人与自 然”关系的看法或追求的理想目标,就是怎样去顺应自然。在实践层次上,由于当时人类 只能依靠原始的技术向自然界索取所需的生活资料和简单的生产资料,因此对自然的自觉 或不自觉的合理开发也好,有意无意的滥用甚至损害、破坏也好,都不会对自然界、对人、 对社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近代机械论的自然观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架按一定规律自动运转的机器。人们只要通 过分析和实验对自然界进行“审讯”和“拷问”,掌握了规律这把钥匙,就可以从自然界 获得自己所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近代技术的诞生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为人类财富的积 累提供了有利条件,人们开始把技术看作是掠夺自然的工具和手段,并由此形成影响几个 世纪之久的功利主义的技术价值观。 1 。2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及特点 1 2 1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 人类的技术价值观自从人类文明伊始就已经存在了,并伴随着人类技术活动的深入、 进步和拓展而不断地走向知识化、系统化。从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直至工业机器时代,人 类逐渐形成了技术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财富和保护自身以及怎样有效使用技术等技术有效 性的价值理念。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最早提出了功利主义的技术价值观。他强调知识的有用 性,认为“用而不可,虽我办将非之,焉有善而不用者?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对 于技术知识,要“尽知其必有之变而存之于心”,从而“善动以化物”,“乃成吾用”,“行 焉,可以得知效也”。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7 页 西方的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得益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 动,不仅解放了欧洲人的思想,将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也为技术的整体社 会价值的实现准备了思想、文化和科学的条件和精神氛围,成为欧洲人滋生功利主义技术 价值观的温床。文艺复兴所掀起和推动的科学革命,为技术与科学提供了链接和互动的条 件,也为工业革命积蓄了爆发的力量。默顿在分析1 7 世纪英国社会的技术实用价值的观 点时指出,。更重要的是,差不多所有科学家都相信自己的不懈努力有可能导致出实用的 结果”回“科学家不仅寻求技术效率,而且也考虑严格合理地使生产手段适合最终目的的 经济效益”。这种实用性的技术价值观经过与科学认识以及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对技术和 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上升到理性上便形成了经验性、7 重工具和实证的价 值观,即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弗培根( f r a n c i sb a c o n ,1 5 6 1 - - 1 6 2 6 ) 那 里得到了清楚的表达:“对于哲学体系和各种科学的增长和进步来说,应当依照相同的规 则要以果实来评判学说体系;而假设这体系是不出产果实的,我们就应当宣告它毫无价值, 特别是当它不仅不产生葡萄和橄榄等果实反倒带有争论、辩论之蒺藜时,我们就更应当作 这样的宣告。” 这种观点强调科学技术的外在应用价值,“用这种方法来看技术,我们认 为它有价值,是因为它是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这些目的本身具有内在价值”。所谓“这 些目的本身具有内在价值”,是指这些目的乃是为个人与社会谋福利的,具有一种人道主 义的希望和道德背景。“这种观点从根本上说是把技术看作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 因此,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总是与“工具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联系在一起。 1 2 2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特点 1 2 2 1 注重人类价值,无视自然价值。 在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理解中,自然界是没有目的、没有价值的,它只能听命于人 的摆布。人不仅独立于自然界之外,而且高居于自然界之上,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只是人 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假设说一个人拿了一把斧子砍倒另一 个人,那么他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致谴责,被认为是可恶的行为。但是,如果一个人随 意挥斧砍倒一棵树,人们会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树木本来就是为人所用的工具,其价值 就在于能够为人类所利用。正是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借助于技术手 段疯狂地掠夺自然,为满足穷奢极欲的生活肆意地践踏自然,导致了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 或许我们忘记了一点,这个世界本来是一个生物共同体,人类只不过是生物共同体中的一 员。承认这一点,绝不亚于当年承认“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观念。 1 2 2 2 注重单一的经济价值,忽视技术价值的多样性。 技术价值具有多维性,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具体 价值。但1 8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技术发展而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得人们只看 o 美 r k 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德科学、技术与社会 m 北京:商务印1 5 馆,2 0 0 2 2 0 5 o 美 r k 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德科学、技术与社会m 北京:商务印1 5 馆,2 0 0 2 2 4 7 。f 培根新l :具 m 北京:商务印i5 馆,1 9 8 4 5 1 o 罗姆哈瑞并邱f :宗洋科学技术哲学导论 m 沈r l :辽jr 教育山版朴,1 9 9 8 1 9 4 o 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 m k = 沙:涮南人【t 出版社1 9 8 8 1 6 3 1 6 4 第8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到了技术的经济价值,看到技术带来的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技术 其他方面的价值,尤其是技术的生态价值。只注重单一的经济价值,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 价,换来了所谓的g d p 的增长。 1 2 2 3 注重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 技术是满足人类需求的实践手段,对人类是有价值的。技术就其本性来讲是合目的性 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价值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也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的角度、深度与 广度,使得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产生了以技术工具价值取向为主导的理性崇拜。功利主义 技术价值观简单地把技术价值等同于有用,一味强调技术的工具性和技术手段的目的化, 它偏重技术的经济功能、产出效率,忽视技术的价值理性和技术内在价值对人的引导作用。 技术活动是一个从价值主体需要出发,经过价值意识、价值理念、价值创造,到价值物生 成与价值实现的全过程。技术价值目标并不总是恰当的、合理的、正当的,而是常常会建 构出非合理性、非正当的价值目标。因此,对于技术价值的合理揭示,我们必须将价值理 性与工具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1 3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消极作用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促进技术进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由 于它以经济利益的实现为其中心,对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它重物的尺度、轻人的尺度, 对经济价值、消费价值的过度追求激活了人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泯灭了精神品味和生 命意识,失去了对主体的终极关怀,从而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导 致了人自身价值的迷失。 1 3 1 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在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指导下,只注意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无视 自然的其他价值,认为自然界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利用、索取和征服的对象。在技 术功利主义的意识里,树木不再是茂密的森林、不再是秀丽的自然风景、不再是充满神奇 与情趣的绿色王国,而是从树干到桌椅不断变化着的人类用品,自然、一切生物都是为了 人类利益而存在的,都不过是一种有用的工具性对象的存在,于是形成了主宰自然、奴役 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在功利主义价值观支配下,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疯狂掠夺, 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恶化了人与自然关系。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 染,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危及人类自身发展的 可持续性,“人类的活动逐步使得地球很难适合人类继续生活下去”。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关键在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的能力, 这种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保持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与平衡。但是,生态系统内部的这种 。曲格平环境川题婴从源头抓起 n 中国环境报2 0 0 21 23 0 2 美 罗伯特艾伦杵沈静如泽如何振救1 计界 m 北京:科等出版朴1 9 8 6 1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9 页 调节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内部的这种调节能 力就会降低乃至消失。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全方位的污染,大大超过了自 然界本身的再生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结果使得资源枯竭、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酸雨毒雾剧加、空气污染、水资源匮乏等等。有学者指出“从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的 存在可见人类的活动对大气层和气候的威胁”。美国女科学家卡逊在其名著寂静的春天 中指出:“与人类被核战争所毁灭的可能性同时存在,还有一个中心问题就是人类整个环 境已由难以置信的潜伏的有害物质所污染,这些有害物质积蓄在植物和动物的组织内,甚 至进入到生殖细胞里,以至于破坏或者改变了决定未来形态的遗传物质”。o 人类进行的技 术活动,在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同时也将自己置于不可持续发展的深渊。暴雨成灾、 沙尘暴、酸雨毒雾、怪病滋生生态危机就是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正如恩格斯所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 们。”。 1 3 2 消解了人的主体性 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并逐渐确立了其在现代社会的主导地位。由此带 来的现代化的机器生产把人从自己的感觉运动中,从头脑、躯体的综合体中分离出来,以 至他在运用身体却并不需要动脑。人变得越来越机械化了,人成了机器中的一个部件,工 人在创造产品时并不起什么作用。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业文明彻底把人束缚在机器系统之 上,使人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机器零件,耗掉了人的生命和青春的激情,破坏了人的生存 的从容与和谐。工厂的汽笛一响,人们必须开始工作;铁路按严格的时间开车,人们必须 服从;装配流水线从身旁转过时,工人必须跟上它的速度;大规模生产产生的是标准化产 品,大众媒介产生的是一种单一的文化,人的自主性丧失了,甚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 也被机械化与客观化了。人被整合到依据商品本性和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自律的机械化体 系中,在这种状态下,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反而成为统治自己、压迫自己的异己 力量,这种力量反过来剥夺了人的自由,使人从属于它。人成了技术的附属物,失去了主 体性和能动性。 1 3 3 导致了人自身价值的迷失 技术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给人们健康幸福的生活提供了前提,但物 质的满足并不代表精神的满足。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它既包含物质消费与精神消 费的和谐统一,也体现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就是良好的生存质 量和生活质量。然而功利主义技术观使人们在物质需要得到极大满足的时候,却使人类失 去自己的精神家园。因为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刺激着人们对财 。j o s e p hr j a r d i n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t h i c s c a l i f o r n i a :w a d s w o r t hp u b l i s h i n gc o m p a n y 1 9 9 7 1 2 6 - - 1 2 7 o 关 逊并吕兰译寂静的春大 m 科学出版种,1 9 9 2 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崽格斯全集第3 1 卷 m 北京:人【t 版种,1 9 7 2 2 5 1 o 曾建平白然之思:州方生态伦理思想探究 m 北京:中国丰十会科学出版丰十,2 0 0 4 7 3 第1 0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富的追求,似乎生活的目的就是追求金钱,以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包括幸福。这样一种 观念使人们把满足物欲和享乐当成人生最大的意义和幸福,从而丧失了对自身的自信与自 主,成为崇拜、依附技术的奴隶。社会上开始出现消费主义,社会被卷入物质主义、享乐 主义的恶浪,冷战结束后,消费主义几乎成了支配整个星球的风尚和意识形态。人沦为 商品、金钱的奴隶。追逐本能,寻求感官刺激,枪杀、暴力、吸毒等社会公害呈现出低龄 化和愈演愈烈的趋势。人所创造的物质,反过来奴役人、支配人、驱使人,使人在对它的 疯狂追逐中,失去合理精神驾驭,导致道德乃至人性的沦丧。人生存发展的目的被狂热的 物质追求所遮蔽,甚至这种物质追求成为了唯一、终极的目的。于是,人的价值和意义、 人的精神需要等渐渐被忽视,从而导致人自身价值意义的迷失。 由此可见,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于推动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虽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但是随着人们对功利主义价值的无限追求,它的消极作用逐渐加强,在人与自然关 系上,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而忽视人对自然的义务;在人与技术关系上,片面追求 技术的功利价值而忽视了技术的人道主义价值。人的发展被技术的发展所异化等等。因此, 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重新树立新的技术价值观,摒弃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 郧也大走j u 徒境 m 北京:光叫t t 报版 十,1 9 9 5 9 3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1 页 第二章构建和谐社会的技术价值观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但并非任何技术都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 对技术价值和技术行为进行理性选择。本章从和谐社会的视角对技术价值观进行审视,从 技术价值观的内容、特征及目标三方面来重构和谐社会的技术价值观。 2 1 和谐社会的含义及内容 2 1 1 和谐社会的含义 和谐是指配合匀称、适当,是事物内部因素的多样性、差异性、矛盾性达到协调、均 衡的状态。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各个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有机体内部结构合理,运作有序,不发生失调、紊乱,能激发社会 有机体的活力,使有机体各要素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以便实现社会发展最优化的目的。 社会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和谐是不存在的。因此,社会和谐成为人类永恒的 追求。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现代的、新型的和 谐社会。 2 1 2 和谐社会的内容 古人认为,天、地、人三者的融通就是最大的和谐,即所谓的“天地人和”,用今天 的话来说,就是要达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系统中各个 部分、各个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其功能得到最大优化的状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和谐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2 1 2 1 首要前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和谐发展应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在合理利用自 然资源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即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不 仅是人们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改善的基础,而且也是和谐社会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基础。发展 中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没有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就难以得到保障和改善,在财富极 度匮乏的社会中必然潜伏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难以形成和谐社会。正像在贫瘠土地上长 不出好的庄稼一样,在贫穷的基础上也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另一方面,人类在利用和改 造自然、创造社会财富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自然的承受力,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超过 自然的再生能力,对环境的释放不超过自然的自我调节的能力,使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 协调发展。 2 1 2 2 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协调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着力点,就在于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 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不致因利益的不公平产生根本的矛盾对立。 事实上古往今束发生的一切社会动乱,皆肇始于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对此,执政者 第1 2 页武汉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关注人与人之间利益分配的基本均衡,不使社会上出现太大的贫 富悬殊。要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以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 会阶层之间收入上的差距。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当然,和谐社会不等于人与人 之间没矛盾,恰恰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和谐。但是,要把公平正义作为解决人民内 部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手段和目的。要在人与人之间强调诚信友爱,努力做到全体 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人与社会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与政治、人与经济和人与文化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人 与政治的和谐,一是社会政治应该从人的普遍需求出发,创建一个适于人生存的自由民主 环境。在和谐的社会里,执政者所推行的政治主张,包括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二是社会应形成一套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化解决机 制,社会的大多数公民与主流社会有比较趋同的信仰与追求,公民与执政者有平等对话的 机会,公民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与发展方向,对执政者所倡导的政治理念能够接受和认同, 并积极拥护、努力参与到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去。人与经济的和谐,表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 是为整个社会与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不是只满足少数人的利益需求。社会财 富公平分配给每个成员,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协调人与经济的关系, 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把参与生产劳动的广大民众纳入收益分配格局之内,实现入与经 济的和谐。人与文化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在文化知识中能够吸收自 己所需,并转化成精神营养,提升自己的品位,从而内化成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另一方 面,文化的发展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使得文化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 成为人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2 1 2 3 根本目的是促使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人自身的和谐体现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自身发展 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又包含着相对稳定的内容。从人的整个社会活动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现代文明社会对人 的要求来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至少应包括这样几项内容:一是身体机能的强健;二 是劳动创造能力的拓展;三是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四是思想观念的进步;五是道德素养 的提升;六是法制意识的强化。m 2 2 和谐社会技术价值观的内容 2 2 1 由只关注技术的经济价值到同时关注技术的生态价值 2 2 1 1 技术的生态价值及其特征 技术的生态价值,是指技术作为人类变革自然界的手段,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具有协 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积极作用。技术作为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 它不仅具有能满足人类生存、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等方面的属性,也具有保护生念 而宜邦李上萍论人的全向发展 m 中共u j q 省委党校学报。2 0 0 :3 ( 3 ) 2 9 3 6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3 页 环境、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功能。具体来说,技术的生态价值具有以下特性: 一是非必需性。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 交往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来说,这五种需要总是在生理的需要得到满 足后,再逐步地产生其他高层次的需求。我国古语“衣食足知礼节,仓廪实知荣辱”说的 就是这个道理。技术作为人与自然交往的工具,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它的经济价值,而不是 生态价值。无论农民种田,还是工人做工,盼望的是好的收成和生产出好的产品。毫无疑 问,对美好的生态环境的需要是一种区别于生理需求的精神方面、心理方面的需要。就人 的生命和存在而言,对这方面的需求显然远没有对食物的需要那么迫切,那么必须,那么 关键,那么不可缺少。其次,当生态环境问题尚不明显,不成为问题时,就根本没有特别 的必要去追求生态价值。也许,这便是人们往往忽视技术的生态价值的原因之所在。 二是渐进性。技术生态价值的渐进性,一是指人们对其认识的渐进性。环境污染的造 成要经历一定的过程,由于环境系统本身具有自净能力,人们感受到环境被污染是经历了 长期的旧的工业化的发展过程的结果,例如酸雨的形成过程就是由工厂排放二氧化碳、二 氧化硫及氧化氮等废气进入环境,直到污染物增多到一定量,明显地改变了水蒸汽的p h 值时,才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这种时间上的滞后性降低了人们及 时采取控制措施的紧迫感。二是指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 程。很多项具体的污染及公害都在发现了问题后,很难立即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当1 9 7 4 年禁止使用d d t 后,寻找替代d d t 的低毒有效的对环境污染轻的新农药至今仍在研究之中。 三是潜在性。技术的生态价值往往是潜在的,使人不容易认识到它的存在。如果以眼 前利益为出发点,就很难看到技术对当代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