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论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经营.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黧汽率产垫翡鏊嚣;诧经替 摘攥 照饕我溪汽车产渡熬块速增长,市揍瓣竞挚辍盏星医讫,垒蛾爨瑟藜的器罄弼境越 来越复杂,不礁定困淤与蘑爨矮,嶷争透莛激爨。在这释嚣暴下,中蘑翡汽车企盈蠢睡 一场严峻豹考验,如何开耀瑟豹鬻际+ 漕场,获取掺续竞争优势,培育核心擞挚力,改变 现鸯豹竞争接是,已缀城为一个霪黉躲议露。 本文辩孛鬣汽车愈鼗在嚣际谯熬强凌菇蹬、方式遥择、遘程控毒等过程徼了凌较深 入的分析岛研究,文中通过对国际汽车市场的特点分析,揭示了我国汽车众她的“软肋” 逡逶了孛溪汽车金鼗赛现鎏嚣讫瓣黧簧瞧,弱辩等 入实嚣囊爨,将嚣嚣琵缝营理论毒中 国汽车产娥戆现实情况结合越寒。遮赠糯美战略辑究工蔡舔帮戮索评价艇阵、内部蔽豢 评价矩阵、s w o t 矩阵鞠定量战略诗剡矩阵,辩哗l 鬻汽车产鼗黼内外部环境傲了深入研 究,获敬必蔽器,裂跫出蓬器馥经营酸黯,并强溺了援臻翻建以爱篷织结掬鹣选择狂组 织驳髓谪麓盼重要懿。 。 通过对国际化开缎战略的管理。对中国汽枣纯业提高自舟的市场竞争力具有现实的 意义,鍪予孛鋈汽车产渡獒霾嚣铱逐建予莛参蹬段,希羹率文辘葶l 霆磅突袭瓣这一镶壤 的关注,并辩中莺汽 荦产监的国际化经营起到澈的实际借鉴作震。 关键蠲;汽车髫薅化缀鹫研究 氧 1 嚣e s 轰r e h 羰l 瓣了朗a tlo 挝a l 黻瓣i 氏g 疆斟了o f c hln e s ea u t o m o bll eln d u 8 t r y 矗3 s 了爻a 下 帑,i 维龇r a p i dd e v d o p m 锶t 醛a u 幻撒o b i ki n d u s 打y 心( 黝| l a a n dt 蜘萨鲥髓 i n i e m a t i o n a l i z 翻o no f m a f k e t ,t h e 麟挺r n a le n v i m mo fc h j 麟呦r i s e s b e c o m e sn 俄蟹 8 稚m o 瓣玷o m p l i c8 _ 晓d ,强g 嘲醯l 擞e t o 嚣c u 鹣i n 嵇e a s i 珏番ya n de o m p 蕊量至s 溉熊t o 溉 f i e r c e u n d e rs u c hab a c k g m u l l d ,b o wt o e x p l o i tt h ei n t 。m a t i o n a lm a r 姒,o b t a m t l l e s 猫嵫撼鹅a b de b a 撞g e 氇e $ 黼嫩姻赐蛾i 畦嘏a d v 勰妇g e s ,c u l i 哦如蠲娥i 蛀 c o m p 。协n c e 翰t q ,f 玉s 潴矗n dc b 翘g e 啦棼e u f 瑚tc e m p 蛙髓v e 螽章u a 墩mb a s b c c o 黼。a l li l n p o 咖t t o p i c n o w 弧e 蜘s i sb 勰d 唧y 或u d i e da n da n a l y z e d 娃持翱v i p 。姗蹦t a lh 磁瞄、w 氆y 8o f 咖 n t r o l l n gp r e s so fi 珏钯m 毹i o n 蕊l z a 圭i o n 。酶a n 越y z i 端氆ec h a f a c 耙r s 艚i 趋耙难越。黼l 8 u t o m o b i l em a r k e t ,i tr e v e a l st h cw e m m e s so fc 【l i n e s ea u t o m o b i l ei n d u s 戗弘a tt 1 1 es a m e 函e ,磅i n 拄d 幽e 趣g 镪e & 挺蠢e a 8 e s 如e 鲫b i n e 斑et 籼搿o f i n t e m 破i o n a i i z a 垃姆w i 也佼e f a c t l l 采p r a c t i c eo f i n e s ea u t 渊1 0 b i l ci n d u s t 移1 h e 钯x ta l s ou ss o m eu s e 触t o o l s ,l i 酶 e x t e m 鲑龇t 。fe v a l 咖o ( i f 动ma _ 啊x ,s w o tm a t f i xa n dq s p mm a t f i xs o 箍st o 诗v e s t i g 戤e 勰i 秘静黼趣a n d 。x 辩糟a l 辍瑚畦避i 辩罄强dw o ko n t l h es t 糖t 。垂e 霉a no fi n 托m a 虹o n a l m a n a g o m e n t ,f u 确髓m 甜e 谴e m p h a s i z c st h ei m 】p o 如n c eo f 蜮u s 如把n to fo r g 嬲 勰t i o 戤迁 s t r u c n l r ea n df u n c t i o n 确e 勰8 艇g c 球e n 毫艚s 蝴醺i 琏蜒瞄森锄越融戚婶黼髓t 谢珏囊e l pc h m e s e 勰幻搬曲i l 嚣 i n d 谱时t oe n h a n c et h e i rc o m p 麟n gp o w e r 撖m a r k e t 。c o n s i d 硎n ga 黻i n 懒m 戳i o n a l m a n a 料棚e n ts t i l li nas 瞰s t a g e ,ls i n c e r e l y 靛o p e 也a t 龟溶d i s s e 吨建i o 悱c a na r o u s e 也e n e 踯l s 醴辑s e 瓣e 垴携撼黩sl e a l m 鞠d 诚珏b 璐e 辍lt o 也e 撇a 曩a g e 船e n to f i n t e m a t i o n i z a t i o nf o rc 圭l i n e s e 嚣畦o m 曲娃e i n d u 8 姆 疆yw 萎国s :a 涨瀚醣i l em 勰3 9 e m e n 耄o f 懿稍瓤蝴窿i z 蘸i 触 s e 鑫r c h l l 广西大掌工育蕾l 习l 习睦掌位论文谙中豳争阵产业的啊雨匕齄蕾 第一章导论 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等 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与转化,其真正内涵在于企业的经营视野、经营范围乃 至管理水平,真正摆脱国内市场的局限而跨越国界“1 。国际化经营提高了企业的生存和 发展能力,调查发现,国际化经营企业比本地企业的生存率高出5 0 9 6 。 所谓行业,是反映以生产要素组合为特征的各类经济活动,行业是根据人类经济活 动的技术特点划分的,即按反映生产力三要素( 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不同排 列组合的各类经济活动的特点划分的。例如,铁匠与木匠,律师与医生。我们从他们各 自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很容易地就能看出他们各自的技术特征,从而区分四种行业所 谓产业,是指对各类行业在社会生产力布局中发挥不同作用的称谓。行业划分的着眼点 是从生产力的技术特点,属于微观领域。产业划分的着眼点是生产力布局的宏观领域。 产业链是树状或者网状的,行业似乎是组成产业的微观个体,当然同类的个体之间还可 以有分工和差异0 1 。 1 1 研究的背景 随着科技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国家和地域的 限制,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依存度不断提高,逐步融为一体,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汽车业是全球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在世界的各大产业中, 汽车工业是最早实施全球化战略,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部门之一,世界十大汽车公司可 以说没有一家不是跨国公司,其中全球化程度高或比较高的企业,国外资本占其总资本 的比例约为1 3 。这十家跨国汽车公司基本上垄断了世界汽车市场,产销量约占全球总 产销量的7 7 。在全球最大的十家跨国公司公司中,汽车企业就有四家0 1 。 汽车全球化涉及生产、销售( 包括服务等) 、采购和技术开发等诸多领域。汽车工 业的跨国经营最早可追溯至2 0 世纪初,老福特在美国本土创立以自己姓氏命名的公司 后第二年,在加拿大建立了子公司和生产厂。通用公司为克服直接出口汽车的障碍也在 该国设立子公司和工厂。“二战”以后,西欧各大汽车公司仿效美国公司在国外建厂和 设立子公司,或者几家联合组建跨国企业。2 0 世纪6 0 年代,日本汽车工业迅速崛起, 在基本满足国内需要之后,便全力拓展国际市场,相继在美、欧、亚拉美等地区设立汽 车生产厂和子公司,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后起之秀韩国也积极推进国际 化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时至今日,汽车的国际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 广西大掌工窟蕾毫习| 士掣喧论文 论中汽车产业的固际化经营 传统观念,例如对非专业人事而言,通常只知道汽车是什么品牌,而较少深究是哪一个 国家制造的。事实上,人们也确实说不准汽车的“国籍”,也许品牌是德国的,但发动 机和其他部件却是其他国家制造的。 近年来,跨国汽车公司组建的技术联盟,特别是在核心技术领域建立联合研发企业, 促进了汽车行业技术的发展,为使开发的产品更符合当地市场的需要和更便于利用当地 的人力,物力及技术资源,并与“就近生产”的战略相配套。比如说:法国的雷诺和日 本的日产公司就组建战略技术联盟,共同开发新车型,大大降低了成本。日本汽车公司 在美国设有9 个研发中心,在欧洲设有8 个研发中心。 汽车产业的全球化为世界汽车工业旨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形势而进行的结 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和基础。资产重组,联合兼并是这种战略性调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从全球趋势来看,自1 9 9 4 年以来,世界各主要产业和金融部门的资产重组、并购 业务发展迅速,跨国公司并购金额占其跨国直接投资额的绝大部分。汽车跨国公司一马 当先,是全球跨国并购投资的主要力量和推动力。尽管不少专家对联合兼并可能带来的 巨大风险不断发出警告,但这股潮流依然存在,并以波浪式向前发展,1 9 9 4 年,德国b 姗 公司以8 亿英镑之巨收购英国罗孚汽车公司,在国际汽车工业界引起极大反响,使这股 资产重组浪潮向心得阶段发展。1 9 9 7 年,全球汽车工业界( 包括零部件工业) 共发生 7 0 0 余起并购活动,总交易金额接近3 9 0 亿美元。 2 1 世纪发展中国家( 地区) 汽车市场在整个国家汽车市场中的份额将不断加大,传 统市场的份额将缩小。为了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各大汽车公司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市场开 拓力度,纷纷赴此投入巨资设立新的工厂和兴办新事业,展开了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今 后,包括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在内的亚洲、中南美洲以及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中东欧等 将成为继美、欧、日等之后新的三大汽车市场。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拉动汽车需求的增长。汽车生 产企业为争夺市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专业化程度,加快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从 而促进汽车工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重工业化进程的起步,一方面使汽车产业组织结 构日趋合理,另一方面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必将促使汽车节能技术产生飞跃。工业应与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如环境污染问题将使汽车环保技术面临飞跃。 同时,对汽车工业的低水平盲目投入也因此日益受到限制。新技术革命浪潮风起云涌, 尤其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些新技术与汽车工业 的结合日益紧密,极大地推动了汽车工业的技术变革。另外良好的政策环境,也在推动 广西大掌j o 阿蕾罩l ;瞩士曹啦沦文论中田汽车产业的席化经蕾 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国际化经营,如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鼓励私车消费,新的汽车产 业发展政策中提到:国家鼓励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发挥比较优势, 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与国外汽车集团联合兼并重组国内外汽车生 产企业,扩大市场经营范围,适应汽车生产全球化趋势旧。 所以,中国的汽车企业只有顺应世界潮流,面向世界,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在全 球范围内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才可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争取更大的发展。1 1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2 1 研究的目的 国际化经营战略是中国汽车产业面对国内外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的企业战略,为了 实现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实现国际化经营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 的资源不断调整其发展战略,在巩固现有市场的情况下,发现并开发新的市场,获得更 大的利润空间,创造出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我国汽车企业在国 际化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国外汽车国际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对内外部环 境分析研究,提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经营的可行方案。 1 1 2 2 研究的意义 为我国的汽车工业提供一种合适的开展国际化发展的新思路,伴随中国汽车产业的 发展,民族品牌汽车应该不满足于在本土与外资汽车品牌进行竞争,而应雄心勃勃地想 走向国外去开辟第二战场。因为民族汽车通过国际化经营,可以逐步走上国际竞争舞台, 真正参与国际汽车业竞争。国人从民族汽车先行者的背影中,预见了中国汽车走向世界 的圆梦之日。 1 3 论文中的创新点和难点: 1 3 1 论文的创新点 论文在理论上没有什么创新点,秉承的是前人的劳动和研究的成果,创新主要是在 应用上,如何将一些相关的理论转化成能为中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的有应用价值的工 具。 ( 1 ) 过去对中国的汽车工业国际化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此时正处于中国汽车工业 的高速发展期,此论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2 ) 比较全面地把相关的管理工具运用到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经营,显示出科学管理 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 r 西大掌】o 霄蕾i 理习l 士学位论文论中圈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经营 ( 3 ) 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实力进行比较客观的分析,能够使中国的汽车企业正确认清 形势,逐步稳妥地实现国际化,避免出现“头脑发热”的情况。 ( 4 ) 将汽车产业实现国际化的若干途径进行科学分析,尽量规避风险,提高进行国 际化经营的成功率,如何制定和实施拓展国际市场的进入战略以及如何进行相应的管 理:同时选择适当的进入模式也至关重要。 1 3 2 论文的难点: ( 1 ) 国内汽车行业的真实研究水平属于企业商业机密,还无法从正式的资料中得 出,只能通过一些报道进行推测和估计。 ( 2 ) 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和汽车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但该行业的数据很难得到确 切的统计。 ( 3 ) 大多数国人还在认为中国的汽车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充分认识到 国产汽车的实力,所以汽车行业的国际化经营目前并不被人看好。而且在研究过程 中,其具体是怎样的影响也难以衡量。 ( 3 ) 世界汽车巨头在国外的布局情况,生产能力等情况的资料不易获得。 ( 4 ) 如何制定和实施拓展国际市场的进入战略以及如何进行相应的管理;同时选 择适当的进入模式也至关重要。 1 4 研究的方法、思路和框架 本文采取系统分析、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 上,借助国内外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战略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 销等相关理论,探索适合中国汽车产业的进行国际化经营的途径,由于中国的汽车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希望能够对国内汽车企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论文问题的背景:即全球化和资产重组、 联合兼并趋势,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国民宏观经济发展引起的市场需求增加三大 因素促进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成熟,已经出现饱和,中国的汽车产业需要寻找新的市 场,并指出了研究意义和目的。提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其次,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主要利用p e s t 分析法,介 绍了国际市场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还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内部条件进行了 分析。 在论文的第三部分则是运用一些战略分析工具:b c g 、s w o t 、e f e 、i f e 、c p m 、s p a c e 、 大战略矩阵、q s p m 对中国汽车产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 4 j 西大掌】o 霄蕾理硪士掣啦崔- 二屯论中豳汽车产业的际化蛏营 中国汽车产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按阶段分部实施的总体发展战略。 论文的第四部分是对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模式进行选择的问题,主要介绍了国际 化经营影响进入模式的选择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东道国的因素、目标国的因 素、和企业内部的因素等。 论文的第五部分是关于进行国际化经营的组织和控制问题,首先分析了可供中 国汽车产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的组织管理形式,然后是控制的方法、标准等。 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 广西大掌j 擅r 蕾藿习【士掌位论文 论中国汽车产业的冒雨 化鲐? 警 第二章国际化经营的环境分析 2 1 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的各种活动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中,要面对与国内市 场完全不同的经济,文化,政治,技术等环境,如何适应这些环境是首要任务。然后再 创造同质性的市场需求,而淡化差异化的认识,并在有限的程度上对国别的差异化需求 进行适应。 2 1 1 政治与法律因素: 政治与法律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府出台的系列法规、政策对汽车产业的发展产 生的重要影响。一般来讲,各国政府的政策主要把握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多大程度 上允许外国汽车生产商进入本国市场;二是提供给本国汽车生产商的支持以及在多大程 度上采取对外商的歧视性政策。从世界上主要汽车工业国的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来 看,英国、美国无外商准入方面的限制,对本国制造商和外商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德 国虽无外商准入方面的限制,但对外商采取歧视性干扰政策:韩国基本上对外国汽车制 造商的直接投资无限制,对进口汽车用非关税壁垒进行控制;而法国、日本则采取限制 性的外商准入并且对其实施歧视性干扰政策【6 】。所以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形 势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 ( 1 ) 发达国家实施的技术等非关税壁垒,正试图把我国汽车企业挡在大门之外。 随着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国门,汽车出口数量的大幅增加,发达国家开始对中国汽 车产生警惕,一方面以排放和碰撞实验作为基准条件,如2 0 0 5 年9 月,欧洲的一家汽 车机构a d a c 对刚刚进入欧洲销售两个月的陆风汽车进行了一次秘密测试。结果宣布 陆风是“极不安全”,是“2 0 年来测试结果最差的车”。目前,世界通行的汽车安全认 证标准有i s 0 9 0 0 0 系列认证、t s l 6 9 4 9 认证,欧洲还有一些质量管理标准,这些在中国 是没有的。比如说,在欧洲,汽车每个配件的生产都有固定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流程,在 每个流程中,汽车厂商都要对汽车的生产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而且欧洲的企业对于汽 车配件的材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中国在汽车碰撞测试方面只出台了一个标准 一g b l l 5 5 卜2 0 0 3 标准,这个国标基本上沿用了1 9 9 9 年中国机械部制定的c m v d r 2 9 4 的汽 车设计规则,其核心内容是针对以5 0 公里时速、1 0 0 正面刚性碰撞的汽车。当时出台 这个标准,是因为中国高等级公路飞快发展,轿车迅速普及,车速普遍提高。而此前由 6 广薯r ,“壮工商蕾疆习陆掣啦沦文论中田汽车产业的际化经营 于硬件条件的限制,汽车速度都不太快,汽车安全并不受关注。江铃陆风在设计的时候 可能就是以通过中国国家标准为目的的,并没有对欧洲的标准进行针对性设计。 如何适应更高要求的技术标准,是中国汽车走出国门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也对外来汽车特别是中国汽车产 生了警惕如吉利汽车和马来西亚当地的i g 集团签订了整车及c a d 散件组装进口合同, 但是马来西亚政府新的汽车政策要求其只能将产品销往除马来西亚以外的东盟国家,这 就完全违背了他们开始的初衷,也使吉利集团猝不及防。 ( 2 ) 中国政府对汽车的品质、规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几年,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中国政府也明显加快了汽车各项规范性政策的 研究和制订,目前,国内所有生产和销售的车型都要通过“中国强制认证”( 简称3 c 认 证) ,但与国外碰撞法规不同的是,3 c 认证较为宽松,目前连侧面碰撞都不要求。此外, 3 c 的测试过程和结果也不公开。1 。这种情况以后就不会出现了,中国将于近期出台9 项 有关汽车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4 1 ,其中动态侧面碰撞与被“追尾”乘用车的燃油系统 防泄漏和防火性能首次写进强制性国家标准。2 0 0 4 年6 月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颁布 实施后,围绕该政策的各项配套政策陆续出台。2 0 0 5 年,几部广受关注的政策如构成 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汽车贸易政策 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和进口车完税政策等已相继实施。另外, 道路车辆外廓 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制等行业技术标准性措施也相继推出, 这些政策和措施分别从生产和流通领域对汽车行业做出了规范,加强了我国汽车产业的 整体竞争力。3 。 让我们再看看美国扶持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旌“,就知道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发展 所起的作用是多么的巨大。 汽车虽然是德国发明的,但是在美国形成产业化。1 9 1 0 年,当福特t 型车刚刚问世 时,美国汽车产量已经达到1 8 7 万辆,那时英、德、法三国的汽车产量分别仅2 5 万 辆、3 8 万辆、0 9 万辆。十年后,美国汽车产量超过了2 0 0 万辆,而英德法三国汽车 产量加起来也不到2 0 万辆。 从7 0 年代后期到8 0 年代,潮水般涌进的日本汽车把美国的汽车工业几乎逼上了绝 路,通用一个又一个工厂关闭,福特一度亏损2 3 亿美元,克莱斯勒濒于倒闭。汽车工 业是美国经济强大的象征,美国政府岂能置汽车工业于不顾。为了拯救汽车工业,美国 政府在世界上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但是它没有采取提高关税的办法,而是压制日本,使 广曩r 大掌】o 茸蕾l 罩l 号e 士肖q 立论文论中圈汽车产业的际化经营 之自愿限制出口。 美国汽车工业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打得非常艰苦,即使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美国 三大汽车公司从1 9 8 8 年到9 0 年代初,总共投资1 2 5 0 亿美元,改造工厂,培训职工, 开发产品。美国汽车工业想尽各种办法打探“丰田的秘密”,包括堂堂正正的考察,心 照不宣的合资,神秘的旅行等等。这一切使得美国汽车工业增强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 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据统计,1 9 9 4 年美国三大公司总共销售了一千一百多万辆汽 车,重新夺回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头把交椅。 美国政府对汽车工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为汽车工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从 3 0 年代起,美国政府就通过立法,投入巨资,修建全国性的高速公路网,促进了汽车高 速普及,改变了美国社会的面貌。修路就是对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好支持。美国的汽车税 收大大低于世界其它国家,特别是购置阶段更低,主要征收燃油税,这对汽车的普及发 挥了重要作用,也就形成了一家有几辆车的普遍现象,汽车保有量几乎达到平均每个人 一辆。 美国政府管理汽车工业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是法律,而各种法律的核心是保护汽车 使用者的利益。美国第一个提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观念,第一个制定了全世界最严格的 安全和环保法规,建立了缺陷车召回和质量事故损失赔偿制度,还有独特的“柠檬法”。 第三,美国政府对汽车工业的持续扶持,还体现在对研发( r d ) 的大力投入。美 国技术创新是政府、大学和企业三位一体的研究与开发体系,美国政府在其中起着很重 要的促进作用,通过与企业签署相关合同,保证创新的实施;通过增加研发资金,鼓励 企业创新,提升竞争力。 同时,美国政府的税收支持政策也激励着汽车企业的创新和研发。为增强企业创新 能力,美国政府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永久性减税的优惠待遇。企业研发投入可以抵消和 减少其联邦所得税应税收入。 2 1 2 世界经济环境 世界经济环境中对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国际化经营有一定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 ( 1 ) 区域性经济组织 按照其经济结合度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种形式: 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其中自由贸易区的结合度最弱, 经济同盟结合度最强。区域性经济组织对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国际化经营有很大的影响, 当我国的汽车企业能够进入某- 区域性经济组织中的一个国家时,便可以此为依托,依 广西大掌工南蕾罩l | 曩士掌位论文论中豳汽车产业的南吖性蕾 照该组织相对统一的贸易政策在该区域组织开展经营活动。如果我国的汽车企业进入不 了这个国家,则我们很可能被挡在这个区域经济组织之外。 ( 2 ) 经济发展水平 著名的经济发展学家罗斯托曾将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阶 段,起飞前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消费阶段。中国汽车要进入的市场宜以起 飞阶段以上的国家为主。 ( 3 ) 技术经济结构 根据技术经济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农业自给型经济、原料输出型经 济、新兴工业化经济、发达工业化型经济。这些经济结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经营 活动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应该是我国汽车产 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首选。 ( 4 ) 经济体制 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对外来的产品和投资有更高的干预程度,垄断现 象比较严重,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其政府的服务职能逐渐增强,一般对国外的 产品和投资持开放态度,能够制定优惠的政策鼓励外国企业。因此,我国的汽车企业应 优先进入那些市场机制比较完备,贸易政策开放的国家。 ( 5 ) 消费者信贷状况 这也是国别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许多发达国家,消费者一般对于汽车等大类消 费品,是先信贷来购买商品的,积极的消费者信贷制度能够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带来 相关产业的发展。 2 1 3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影响体现在进入目标国当地的产品越来越多 地适合当地人的口味和需求。 消费者的爱好、行为、习惯无不是以其文化背景作为基础的,社会文化在国内经营 中往往不被重视,但企业在实现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了解东道国的社会文 化因素,并分析其给本企业所带来的影响,由于现代社会的地域界限以国界为主,因此, 文化的界限反应在国与国之间,而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色。比如,日本设计的汽车产品, 小巧、精致、省油,意大利的汽车外型设计非常前卫、时尚美国设计的汽车豪华、气 派但耗油量大。 9 广西大掌】o 蕾曩硬士掌位论文论中田汽车产业的田际化经营 表2 1 文化差异对国际化经营活动的比较: 在国际市场上做生意的障碍( 从高到低)美国欧洲日本亚洲其他地区 文化差异 1l l11 法律法规 2316 价格竞争 45 1 1 信息 4553 语言 4564 交货 6545 外汇 7777 时差 8888 社会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语言文字、审美观、宗教信仰、社会组织、态度价值等。 当然,同一种社会文化,并不表示所有人的观念与行为就完全一致,而是一种较为普遍 的现象。 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时文化因素的影响还表现在些一些商业惯例上:比如同阿拉 伯人谈生意,一开始就涉及业务是非常不礼貌的,他们喜欢同你谈谈社会问题和其他问 题:在拉美做生意,最好不要谈论国家的管理和政治,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国家都非常自豪, 很有感情:美国人做生意比较干脆,他们讲究效率,希望一天内把所有的协议都签完。 所以我们做生意还是要”入乡随俗”,根据东道国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来开展经营 活动,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实现国际化经营成功的可能性。 2 1 4 技术因素 世界汽车正在经历一场以新型能源为核心的产业革命被称为第四次汽车产业革命, 新能源化、智能化、安全化与多品种、少批量化,是当前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所呈现出的 主要发展趋势。 汽车工业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舒适便捷的“汽车文明”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 的环境问题。世赛环境卫生合作及发展组织曾指出,交通运输工具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 要根源之一。据统计,目前汽车尾气排出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0 一 30 :在一些发达国家,汽车排放已占大气污染的3o 一60 。因此,新能源化 就成为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一大追求。为真正实现零排放,国际间电动车的开发研究方 兴未艾,其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是燃料电池动力电动车。在这期间,日本以混合动力车作 为替代产品,而欧洲以柴油车作为替代产品。 其次是智能化。汽车产业可以说集中了当今世界最新的电子科技成果,汽车上的电 1 0 广西大掌工商蕾理硕士掌位论文论中田汽车产业的田际化经营 予导航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娱乐系统不断得到升级和优化,汽车将由单纯的机械产品 向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方向发展,成为所谓的“电子汽车”。 其三是安全性能的提高。目前,汽车除了配备abs 系统、安全气囊等被动安全系 统外,还要求车身具有良好的防碰撞性。如通过发动机舱碰撞时构件材料的变形,吸收 主要的碰撞能量,从而达到保护驾驶乘客区的安全。 其四是多品种、少批量化。今后的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更注重休闲、个 性的人性化设计。为适应这一需求,各大汽车厂商不断推出符合不同消费群体的新车型, 目前的大批量生产相对会减少。 2 2 中国汽车产业内部因素分析 ( 1 ) 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在全国1 0 0 余家汽车企业( 集团) 中,年产量超过5 0 万辆的只有2 家,超过1 0 万 辆的只有8 家。从国际汽车工业看,年产1 0 0 万辆以下的汽车公司已经不能单独生存, 2 0 0 万辆规模的也面临重组。 ( 2 ) 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我国有3 2 家轿车整车生产企业,分布在2 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海成为我国 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2 0 0 3 年的产量达到5 8 5 万辆。而广西、云南在2 0 0 3 年的轿车产 量分别仅有5 0 0 辆。同时,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比较低( 前三家的产量总和才占全行业 的5 0 9 6 左右) ,而美国和日本前三大汽车公司汽车产量均超过本国汽车总产量的7 0 , 汽车生产集中度相当高。 ( 3 ) 技术水平落后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工艺、监测和试验水平距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从产 品类型上看,我国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只能达到国际7 0 8 0 年代的水平,引进的汽 车新型产品的国产化程度不高。我国汽车工业中的核心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过大,在 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这一特点在汽车电予技术上的反映优 为显著。国产车在车重、油耗、首次故障里程、无故障保证期、寿命、安全性、动力性、 舒适性和环保性等方面均与国外同类车型有一定的差距;且产品更新周期比较长。 ( 4 ) 研发能力低下 研发能力一直是中国汽车工业最薄弱的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汽车行业科研人员 缺乏并分散,科研投资少而又少。另外,我国汽车行业目前的研发范围也比较窄,主要 还是以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为主,应用研究薄弱,基础研究几乎是空白;国外汽车厂商 广西犬掌】o 蕾理硬士掌咖潞支论中固汽车产业的啊际化经营 的研发范围则比较宽,他们重视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并已经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 研究和成品开发三个研究层次。 ( 5 ) 经营管理薄弱 目前,发达国家的汽车生产厂商已经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在经营上普遍 采取汽车联盟和本土化战略;零配件采购上实行了全球化和模块化。而我国汽车工业的 发展还局限在国内,即使是在国内也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整车生产企业都有独立 的生产体系,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低:管理粗放、水平不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 ( 6 ) 销售及服务尚处在初级阶段 目前国产汽车的营销服务体系与国际惯例相比差距还很大。国际通行的销售和服务 模式是建立在汽车销售代理制基础之上的,而中国的品牌代理经营尚处于初级阶段,基 本上还是现货现款的销售方式,缺乏信贷、购车储蓄、分期付款和租赁销售等促销手段, 同时在综合服务保证和四位一体功能( 即汽车销售、保修维修、配件供应和信息资料咨 询) 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 2 3 国内经营环境和国际化经营环境简单对比 表2 2 国内经营环境和国际经营环境简单对比 国内经营国际经营 ( 1 ) 语言和民族单一( 1 ) 多种语言和民族 ( 2 ) 市场相对统一( 2 ) 互相分割 ( 3 ) 通常易于获得准确的信息( 3 ) 收集信息困难 ( 4 ) 政治因素相对次要 ( 4 ) 政治因素往往起决定因素 ( 5 ) 较少政府干预( 5 ) 政府影响经营决策 ( 6 ) 单个企业对经营环境几乎没有影响力( 6 ) 大公司能够左右政府 ( 7 ) 民族主义有利于管理( 7 ) 民族主义妨碍企业经营 ( 8 ) 经营环境相对稳定( 8 ) 经营环境相对不稳定 ( 9 ) 同一金融环境( 9 ) 不同的国家金融环境变化很大 单一货币 多国货币 o d 熟悉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法0 d 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法 2 4 中国汽车产业可重点考虑的几个国际市场 ( 1 ) 俄罗斯汽车市场综述 广西大掌工茼蕾理习| 士掣啦论文馆中圈汽车产业的翻际化经营 俄国产车欲振乏力,系统性危机业已显现。2 0 0 4 年俄国内汽车销量达1 6 0 万辆,销 售额为1 8 0 亿美元。欧美汽车借先入优势,步步为营,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在国产汽 车生产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以韩国汽车为代表的廉价车进口的激增是推动俄汽车市场销 售增长的主要因素。 俄国内汽车厂商一直寄希望于政府保护,自己却在飞速发展的世界汽车工业大趋势 面前无所作为,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改造发展的时机,几十年一贯地以陈旧的技术工艺重 复生产早已落后的车型,在企业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也进步甚微,以至于危机逐渐积累, 市场日益萎缩,失去规模效益后连传统的价格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俄政府有关的汽车零部件进口降税措施,一直遭到俄汽车厂商联合会和汽车农机产 业工人工会的强烈反对。持反对意见的人指出,降低汽车零部件关税,将导致国外汽车 厂家放弃在俄境内生产零部件的计划,转而从中国直接进口,因为中国的制造成本要低 得多。但事实上是,俄国内缺乏生产先进的复杂零部件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对这些产品 的投资生产需要更大规模的投资,况且俄国内对6 千至1 万美元价位汽车的需求尚未大 量出现,因此,眼下利用进口汽车零部件进行组装更为合理。 俄现有3 个规模较大的国外品牌汽车组装厂,即“abtotop ”( 2 0 0 4 年生产 了2 5 0 0 辆宝马轿车) 、“福特汽车公司”和合资企业“通用一伏尔加汽车公司”( 主 要生产“雪弗兰一尼瓦”越野车) 。俄降税措施的出台会进一步降低以上厂家的生产成 本。大部分国外厂家倾向于在俄开设独资的汽车厂,以便保障零部件和整车生产质量。 此外,韩国和中国厂商还以授权组装许可的方式对俄出口。 ( 2 ) 东盟汽车市场n 1 垛述 今年东盟将开放整车进口市场,同时,6 0 0 0 种左右的商品关税将于2 0 1 0 年降为零。 东盟各国存在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对汽车及相关商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中国汽车企 业开发东盟邻国市场,进入东盟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系列的数字,对东盟汽车市场巨大的潜力作出了诠释。 泰国汽车市场是东盟国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2 0 0 2 年,汽车产销量增长速度在 2 1 ,2 0 0 4 的增长速度维持在2 0 2 5 左右。据泰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预测数据,2 0 0 5 年,泰国的汽车生产能力将超过1 0 0 万辆。 东盟第二大汽车市场印度尼西亚也不示弱。据印尼国家证券公司的统计,在2 0 0 4 年,汽车销量比2 0 0 3 年上升3 2 ,接近5 0 万辆。专家分析,如果印尼经济继续按照现 有轨道发展下去,到2 0 1 0 年,印尼的汽车销售将达到1 3 0 万辆。 广西大学工r 麓i 葺l 司e 士掌位玲文论中汽车产业的_ 际化经营 2 0 0 4 年,丰田、通用、宝马等跨国汽车集团在东盟市场上均创下了最高销售纪录。 “目前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各个成员国之间减免关税的体制已经相当完善。这样也逐 步将东盟汽车市场的潜力释放出来。”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的一位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 对记者分析了东盟市场表现如此出色的一大原因。他指出,现在随着体制的完善,自由 贸易区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税将会降至o 5 ,这就使得整车和零部件等的流通更加通畅 了。 跨国巨头不断加大东盟投资 在东盟成为周边大国“争相合作的伙伴”的时候,日本、欧洲,甚至遥远的美国的 各大跨国汽车制造商们纷纷在此展开博弈。 日前,各个跨国汽车制造商不约而同地表示,将会加大在东盟的投资力度。丰田、 日产、三菱、马自达、通用、福特、宝马等汽车公司相继追加对东盟特别是泰国的投资, 金额最多的达到7 5 亿美元。 ( 3 ) 中东的汽车市场综述 中东地区包括1 7 个国家,人口近1 7 5 2 3 万。中东地区汽车制造业比较落后,而中 东地区唯一的交通工具又是汽车,因此,中东地区每年都需要得向外进口大量的各类 汽车。目前,中东地区进口汽车进口主要来自日本( 4 8 ) 、欧洲( 2 6 ) 、美国( 1 7 ) 、德国、日本、韩国其他地区( 9 ) 。据统计,截止2 0 0 3 年上半年,中东地区 的汽车保有量超过2 5 0 0 万辆,每年约以4 的速度增长。预计2 0 0 5 年中东地区汽车保 有需求量将突破3 0 0 0 万辆。中东地区汽车人均拥有量居世界首位,科威特平均每两人 拥有一辆汽车。按照人均g d p 收入,中东汽车市场可划分为两类。海湾六国人均g d p q 较高,除阿曼人均g d p 为8 3 0 0 美元外,其他海湾国家人均g d p 都在1 万美元以上。这 些国家的汽车消费力强,对汽车的档次和质量要求很高,汽车的更新也较频繁。除海 湾国家以外,其余中东国家更注重汽车的价格和实用性。 由于中东地区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中东地区的家庭人口减少,家庭用车已经由过 去大部分使用皮卡,逐步转为使用轿车。根据个人可支配收入划分,中东地区高收入 阶层主要使用“奔驰”等高档进口轿车,中等收入阶层主要使用日本轿车,韩国主要 出口中东地区经济型轿车。 中东地区公共交通运输主要使用瑞典沃尔沃5 0 7 0 人的大型客车。2 0 3 0 人的中型 客车用于公共交通运输,也用于公司上下班的班车。9 一1 5 人的微型客车主要用于公司 上下班的班车,需求量不大。 1 4 广。日大掌工叠r 雀i 审e 习e 士掌位论文论中田汽车产业的豳两 化翻 营 中东地区需求量比较大的载货汽车是中型和轻型载货汽车。苏丹、叙利亚、也门、 伊朗、埃及和黎巴嫩的农业占g d p 比重都在1 2 以上,其中苏丹占4 3 ,叙利亚占2 7 。 这些国家对农用载货汽车的需求量较大。卡塔尔、科威特、阿曼、沙特、阿联酋和利比 亚的工业占g d p 的比重都在4 5 以上,其中卡塔尔占6 8 、科威特占6 0 ,这些国家工业 用载货汽车需求量较大。伊拉克、约旦、以色列、黎巴嫩、巴勒斯坦、巴林、伊朗、阿 联酋和叙利亚的服务业占g d p 的比重都超过5 0 ,其中伊拉克占8 1 、约旦占7 0 、以色 列占6 7 。向这些国家出口载货汽车一定要考虑到服务业的需求。耳前,占领中东她区 载货汽车市场主要是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包括丰田、五十铃、三菱、现代、起亚,其中 又以韩国现代和日本丰田为主。凭借强劲的市场需求和旺盛的购买力,中东地区已经成 为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战略的必争之地“。 广西大掌工窟蕾理硕士掌位论文论中国汽车产业的田际化经营 第三章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可行性分析 3 1 对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分析步骤【1 3 】 ( 1 ) 分析阶段 概括制定战略所需要输入的基本信息。 内容包括: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企业战略环境( 外部环境) 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使用方法:p e s t 分析法,波特竞争模型,市场互动关系模型,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e f e 矩阵)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i f e 矩阵) 、竞争态势矩阵( c p m 矩阵) 等。 ( 2 ) 匹配阶段 将关键内部及外部因素进行排列而集中进行可行备选战略的制定。 使用方法:威胁一机会一弱点一优势矩阵( s t 0 w 矩阵) 、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 ( s p a c e 矩阵) 、波士顿咨询集团矩阵( b c g 矩阵) 、内部一外部矩阵( i e 矩阵) 、大战略 矩阵( g s m 矩阵) 。 ( 3 ) 决策阶段 对第二阶段认定的可行备选战略进行客观评价。 使用方法:定量战略计划矩阵( q s p m 矩阵) 。 3 2 1 竞争分析: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 汽车行业也存在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进入者、代用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讨 价还价能力、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抗衡。 ( 1 ) 新加入者存在威胁 汽车行业进入壁垒较以往相比,以有所降低,由于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很多新兴 的汽车企业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的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在内的各种零部件,然后再请专业 公司设计车身,或直接复制车身,这种汽车厂严格来说只能算是组装厂。由于一些国家 和地区采取地区保护主义政策,这种组装厂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 2 ) 现有的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现有的世界汽车市场基本上有“6 + 3 ”的格局组成,现在的所谓“六大三小”( “六 大”指通用、福特、戴姆勒一克莱斯勒、丰田、大众、雷诺一日产等6 家巨型跨国公司,“三 小”则为本田、p s a 、宝马等3 家相对独立车厂) 的竞争格局,这九家厂商的汽车年产量 已占据世界总产量的9 0 以上。 1 6 广西大掌工商蕾理硕士掣啦论文论中啊汽车产业的际化经蕾 汽车产品具有同质性,消费者非常认同汽车产品的品牌。目前,中国汽车业在世 界汽车市场内还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 ( 3 ) 代用品的压力不容忽视 目前,城市公交系统正日趋完善,出租车的价格稳中有降,电动自行车也越来越受 欢迎,这些都构成了对汽车进入家庭的威胁。 ( 4 ) 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近年来,一些大的零部件供应商经营出现困难,如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德儿福就出现了巨额亏损,汽车零部件业的整合速度也在加快,行业集中度在增强。 中国汽车业采购量较小,且没有形成采购联盟,致使和跨国零部件巨头的谈判中 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供应商陆续直接进入销售领域,不经过厂商的销售体系,增强了他们的讨价还价 能力。 ( 5 )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由于汽车产品的品牌多,可选择性比较大,消费者在购车时比以前更加慎重,而中 国的汽车品牌在世界市场还处于弱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摄影前期提升方案设计
- 建筑竞赛海报制作方案设计
- 电气安全培训接线规范课件
- 电气安全作业培训
- 圆柱子包钢加固施工方案
- 苏州燃气顶管施工方案
- 浙江水帘施工方案编制
- 电梯维保安全培训要求课件
- 电梯监管安全培训课件
- 职教中心建筑方案设计案例
- YY/T 1754.1-2020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研究第1部分:通用要求
- 新闻编辑(修改版)马工程课件 第六章
-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 GB/T 17188-1997农业灌溉设备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2022年资阳市雁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课件
- 【高考英语精品专题】必修1 Unit 1 Life Choices-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备考方略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版)
- 质量管理学课件第1章
-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概论(刘行芳)-课件
- SLZ 549-2012 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
-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