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增译是翻译时常用的一种技巧,目的是更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增译 的部分可以是语素、词或短语,有时根据上下文语境的需要也可以是句子。本文 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借鉴信息学理论中的剩余信息理 论,研究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特殊领域影视剧台词翻译。影视剧台词翻译不 同于一般的文学翻译,增译现象特别多。 本论文的语料来自于,近年来对我国影响深刻的韩国电视剧冬日恋歌( 1 - 2 0 集) 的韩文版与中文版台词。 本文主要由以下5 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范围和方法,概括前人 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中韩两国学者对韩汉翻译理论研究 的现状。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影视剧增译词语的规律,从词性上看,包括代词、名词、 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实词的增译。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短语增译的规律,根据短语的结构类,分析数量短语、 介宾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等的增译。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句子的增译,提出影视剧配音与口型一致的特点决定句 子的增译。 第五部分是小结,归纳、整理前文内容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韩汉影视剧增译;等效论;语言学;台词 a b s t r a c t i n c r e a s e dt r a n s l a t i o ni sac o m m o n l yu s e ds k i l li nt r a n s l a t i o n ,t h e g o a li st os m o o t h l ye x p r e s s e si d e ao ft h eo r i g i n a lt e x t t h ei n c r e a s e d p a r tc a nb ee l e m e n t ,v o c a b l ea n dp r a s e ,w h a t sm o r e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c o n t e x tl i n g u i s t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n e e da l s om a yb et h es e n t e n c e t h i st h e s i s b a s i n go nt h er e s e a r c hf r u i to ff o r m e rp e o p l e ,s t a r t i n go f ff r o mt h ev i e w o f1 i n g u i s t i c s ,r e f e r e n c i n gt h es u r p l u si n f o r m a t i o nt h e o r yo ft h e i n f o r m a t i c st h e o r y ,r e s e a r c h e sas p e c i a ld o m a i no fl i t e r a t u r et r a n s l a t i o n a c t o r si i n e st r a n s l a t i o ni nm o v i ed r a m a 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el i t e r a t u r e t r a n s l a t i o na n dm o v i ed r a m at r a n s l a t i o n so w ni n c r e a s e dt r a n s l a t e p h e n o m e n a t h i st h e s i s c o n t e n tc o m e sf r o mt h ek o r e aa n dc h i n e s ea c t o r s1 i n e s o fak o r e at e l e p l a y “l o v es o n gi nw i n t e r ( 卜2 0v o l u m e ) ”i nr e c e n ty e a r s , t h i st e l e p l a ym a k e sg r e a ti n f e c t i o ni no u rc o u n t r y t h i st h e s i si sm a d eu po ff i v ep a r t s : p a r to n ei s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a l ka b o u tt h er e s e a r c hi n t e n t i o n s i g n i f i c a t i o n ,e x t e n s i o na n dt h ew a yo fs t u d y g e n e r a l i z et h ef o r m e r t r a n s f a t i o nt h e o r ya n df r u i ta sw e l la st h es t a t i o no fc u r r e n tt r a n s l a t i o n t h e o r y sr e s e a r c hi nc h i n aa n dk o r e a p a r tt w o ,m a i n l yd i s c u s s e ss o m er u l e sa b o u ti n c r e a s ev e r b at r a n s l a t e i nm o v ea n dd r a m a f r o mp a r to fs p e e c hi n c l u d i n gt h ei n c r e a s et r a n s l a t e o fp r o n o u n ,n o u n ,v e r b ,a d j e c t i v e ,a d v e r ba n ds oo n p a r tt h r e e ,d i s c u s s e st h ep h r a s e si n c r e a s et r a n s l a t i o nr u l e ,b a s i n g o nd i f f e r e n t p h r a s es t r u c t u r e ,a n a l y z e s t h ei n c r e a s et r a n s l a t i o n p h e n o m e n ao ft h ea m o u n tp h r a s e 、p r e p o s i t i o np h r a s e 、a t t r i b u t ep h r a s e 、 o b j e c t i v ep h r a s ea n ds o p a r tf o u r ,d i s c u s s e st h es e n t e n c e si n c r e a s et r a n s l a t i o n ,e x p a t i a t e s t h a tt h ei d e n t i t yo fd u b b i n ga n dm o u t hd e c i d e st h es e n t e n c e i n c r e a s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p a r tf i v ei sb r i e fs u m m a r y 、c o o r d i n a t e st h ef o r m e rc o n t e n ta n dm a d e s e o n c l l l s jo n k e yw o r d :k o r e aa n dc h i n e s em o v i ed r a m a s i n c r e a s et r a n s l a t i o n p h e n o m e n o ne q u i v a l e n tt h e o r y :p h i l o l o g y ; a c t o r sl i n e s 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绪论 近年来随着“韩流”对中国影响,出现了大量的韩文影视剧翻译作品。影视 剧的剧本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其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因而必须 遵循文学翻译的一般准则。但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电影和电视剧首先是一门画 面的艺术。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影视剧与普通文学作品的区别。影视剧中人物对 白有个主要的语体特点,就是简而明,短而精,常常出现半截句,不工整句1 。 这是由于对话双方一般都借助于语境条件,简单明了地进行交际和交流,无需讲 究工整。 翻译并不是词语对词语的等量过程,而且也不是一定要把原文中的词语翻译 到译文中。在双语翻译过程中必然会有成分的增减,也由此存在对应与不对应的 情况:对应时,在译文译语中能够找出与原文原语相对应的词语,再按照译文的 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排列,一般来讲,这样翻译比较容易实现;而在不对应时, 实现翻译就要遇到一些困难,这时要借助翻译的变通的手段去实现。翻译的最终 目的在于对等效果性,即等效论2 。 翻译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译者主观的判断,而在于译文读者的客观评价。如果 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相一致,这样的翻译作品就是成 功的作品。为了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从作品中得到相同的感受,读者往往使用 各种手法,如换译、遣词、重译、反译、分译、倒译、增译等,其中增译法是韩 中翻译时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韩国语是语境依存度相当高的语言, 如对某一人物或事件,假如通过语境可以猜测,那么在韩国语里常常省略掉;而 汉语代词虽然使用频率不如英语高,但在文学作品的人物对白中出现的频率相当 高。因此,在翻译成韩国语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增译法来补充所缺失的部分。深 入研究这一翻译手段的原则及运用,对于提高译文的质量不无裨益。 我们在讨论增译时,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增译。一般把增译叫加译或增补。 有一种说法认为,“翻译时,增加原文中没有的词,叫加译”;还有一种说法认为 “增译就是在译文中增加原文表面形式上没有,而实际内容却含有的词语。”前 一说法过于笼统,只说了增加没有的词,但没有说明这些词是什么:后者比前者 1 刘先副谈谈人物对白的翻译,中国翻译,1 9 8 9 ( 3 ) 。 2 尤金奈达( 1 9 8 2 ) 在交际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他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出发,认 为语言除了传递信息外,还有许多交际方面的功能,如表达功能、认识功能、人际关系功能、祈使功能、 司事功能、表感功能等,翻译就应该不仅传递信息还传达咀上所说的语言的各种功能,这也就是奈达所 追求的翻译的“等效”。由于奈达把翻译视作一种交际活动,所以他在判断翻译的效果时也是从翻译所传达 的信息量出发,认为翻译的效果取决于花壤小的功夫接受最大的信息量。 1 韩汉影视剧台制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 详细些,指出“没有的词”就是实际语义上有而表面上没有的词语,但是让人感 到还是不够具体。与上面两种说法相比,郑畅、蔡荣寿( 2 0 0 5 ) 对增译法下的定 义就进步了很多。他们认为“所谓增译法是指为帮助译入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语 词汇蕴藏的文化现象,翻译时,在保留原语词汇字面意义的基础上适当增译一些 内容。”3 张义源( 1 9 9 3 ) 认为“汉语和韩国语的表达手法各有不同,再加上句子的 语法结构与词语搭配、词语使用的意义范畴及逻辑关系的形态也不相同,因此, 大多数情况下会在译文中增加词或句子。这就是加译法。”4 这是从汉译韩的韩国 语角度下的定义,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韩国语的增译法。此外,韩东吾( 1 9 9 4 ) 虽 然没有具体对增译法下明确的定义,但在他所讲的显化译法中也涉及到了增译法 内容。“显化译法就是把非直观的深层意思转化成表象文字化的译法。其表现是 词量的增加,增加的是原文中有其义而无其词的部分。”5 增译法使用频率最高的可谓是英汉翻译。在各种英汉翻译教材中普遍认为 增译法是“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 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 半用在汉译英里。例如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 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 h e r eb e ” 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 任丽卿( 2 0 0 5 ) 从英汉翻译的角度为增译法下了定义:“增译法是英汉两种 语言由于词法和句法有差异,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翻译时为了使译文合乎汉语 的习惯和表达规律,为了使意思更加明确,从意义、修辞和句法上考虑需要在译 文中适当增添一些虽无其词而有其意的词。”以上两种定义,比较完整、严密地 解释了增译法的概念。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所谓的增译,是指翻译过程中添加原文里有其义而没 有表面化的词语、成分、内涵,使译文的句子更加畅达。 由于思维方式不同,两种语言文字的结构存在着差异,加上表达习惯也大相 径庭,这样一来两种语言不可能完全对应,从而产生语义、词量、句子成分的不 平衡。因此翻译时为达到平衡,添加原语中省略掉的词及句子成分,或者补充词 语的概念意义等所指意义范围不同造成的意义空缺,更为了将难以表达原语原文 的意义显现出来,势必要使用增译法。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出发,谈论韩国影视剧 翻译中的增译法,即对词语增译法、短语增译法、句子增译法等迸行分析,以便 深化增译法的研究。 3 郑畅、蔡荣寿文化差异与英语词语翻译,经济与社会发展,2 0 0 5 ,4 。 4 张义源中国语翻译基础p2 3 7 ,中国延边大学出版社,世哥呈 1 音世鬯吾 ,1 9 9 3 年- 5 韩东吾朝汉翻译理论与技巧p 1 4 7 ,延边大学出版社,1 9 9 4 。 2 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的研究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比较韩语原文台词和译文台词,研究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及 言内关系,从语言学角度丰富韩汉翻译技巧理论,对韩汉翻译研究方面提供理论 依据,对韩汉比较研究也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归纳和提炼增译法理论,不仅对韩汉翻译实践,而且对汉韩翻译实践 也具有借鉴作用。 第三,有助于学习韩国语的学生在使用韩国影视剧台词练习口语当中,更好 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翻译实践,扩大词汇量,可以有效地掌握韩国语遣词炼句的 一套规律,巩固和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1 2 研究范围和内容 我们叙述和描写观察到的事物,都是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地叙述或描写。正所 谓锤字炼句、积句成段。翻译也是一个叙述和描写事物的过程,需要斟字酌句地 进行。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词量增减的现象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从信息学角度看翻译,它是以信息载入手段,将原文中的信息输入到译文中 去的活动。这种信息的传递活动i 不仅靠文字,而且还靠信息传递的语言环境和 场面,包括发讯人、收讯人,交际主题、交际时间、空间、感情、动作、氛围等。 ( 韩东吾1 9 9 4 ) 汉语和韩国语具有各自的民族特点,在载入文字信息和场面信息的过程中, 也具有各自的手段。翻译时,需要不断地将文字信息和场面信息互相交替、转换 以及补偿,求得原文信息和译文信息的对等。 从韩语译成汉语的情况来看,原文和译文的信息量是相等的。但是因为两种 语言信息载入的手段不同,在表层上便出现了词量增加的不均衡现象。这就要求 在翻译的过程中,在信息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增译。 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出发,遵循译文与原文的等效性原则来探讨翻译技巧中重 要手段之一的增译法。汉语的语法单位分为四级,即语素、词语、短语、句子等。 本文主要以词语、短语、句子角度为单位划分,用三个章节分别对增译的词、 短语、句子进行分析。在词的增译一章,按词性归纳和整理例文,再根据这些增 译的词在例句中所充当的句法功能,分析增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短语的增译 一章,根据增译部分短语的结构类型划分例旬,再按它们所充当的句子成分具体 分析增译的原因。在句子增译一章,主要从补充句义和补充字数的角度分析增译 现象。因为语言使用习惯、风俗民情及原语和译语词语的意义所包含的范围不同; 影视剧台词所受到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的要求,分析角度就要有所改变。 1 。3 研究方法和语料 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 本文以对中国影响深刻的电视剧冬日恋歌( 1 - 2 0 集) 的韩文版台词与中 文版台词作为语料,比较每个原语和译语句子,找出译文中多出来的部分,从而 进行划分。再对划分出来的例旬进行分类,大范围按语法单位划分,小范围根据 它们在句子中充当的句子成分进行细分,从中找出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过程中所 特有的规律,为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提供可借鉴的依据。由于国内对韩译汉影视 剧翻译技巧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见,相关的翻译研究与理论也只局限在汉语与英语 的对比研究方面。因此,可借鉴的理论与论文资料很有限,收集也存在一定的困 难。幸而有与此相关的翻译技巧理论和大量的语料作为支持,再加上语法结构上 相对应的日语研究资料,使论文得以成型。 1 4 相关研究现状 影视剧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因而必须遵循文学翻译的一般准则。但 影视剧又是一种声音和画面相结合的艺术,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翻译的要 求相对于一般文学作品更高。而且,影视剧台词有其独特之处,对象不是读者而 是观众。因而台词翻译成为文学翻译的一个特殊领域。国内外影视剧台词增译方 面的论著几乎找不到,只能偶尔会在探讨影视剧翻译过程中有所涉及。 1 4 1 影视剧翻译理论研究 国内外关于影视剧翻译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英语影视剧翻译上。 就国内来说,大部分学者都是从语用、文化角度来研究和探讨。刘先刚( 1 9 8 9 ) 对与影视剧台词翻译有关的口语形式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白进行了分析, 主要分析了人物对自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张春柏( 1 9 9 8 ) 分析了影视艺术的有 关特点及影视翻译的性质、原则与技巧,“认为影视翻译似乎应遵循以意译为主 的原则,同时力求保持原文的韵味。“。钱绍昌( 2 0 0 0 ) 认为影视翻译在翻译领 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把影视剧翻译的特点归纳为五个“性”,即聆听性、综合 性( 声画结合) 、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柴梅萍( 2 0 0 1 ) 把影视剧翻译从文 化意象角度重构,对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润,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方面, 采用直译手法处之。李运兴( 2 0 0 1 ) 对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后,从时空制约、信息 功能及文化因素等三方面分析了字幕翻译的特点和相应的翻译策略,认为字幕翻 译应求在有限的时空里最有效地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赵春梅( 2 0 0 2 ) 认为, 用于中文配音的外国影视剧台词的翻译应遵从文学翻译的一般原则,但又具有自 己的特殊性。麻争旗( 2 0 0 3 ) 从口语会话原则、声话对位原则、雅俗共赏原则、 人物性格化原则、情感化原则五个方面来说明影视剧脚本的基本翻译方法,并从 6 张春柏影视翻译初探,中国翻译,1 9 9 8 ( 2 ) 4 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审美的角度分析这些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品质。吴自选( 2 0 0 4 ) 根据翻译标准, 从文化差异、原稿质量及电视新闻广播的特殊要求三个方面,探讨了电视新闻翻 译中信的幅度,亦即译者应在多大程度上忠实于原文的问题。 张义源( 1 9 9 3 ) 和韩东吾( 1 9 9 4 ) 对韩汉影视剧翻译方法加以研究。张义源 ( 1 9 9 3 ) 认为影视翻译应注意时间与空间的结合,而且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口语; 韩东吾( 1 9 9 4 ) 在其编著的翻译教材中,认为影视剧翻译要在语序、节奏、口型、 语体四个方面对应,雅俗共赏。 韩国方面普吾藿、0 1 甘赳、召日仝等学者从t v 同声翻译、出版翻译、韩日 影像翻译等进行研究。哥吾藿( 2 0 0 0 ) 主要阐述了韩国电视新闻同声翻译的方 法及存在的问题。0 1 甘钮( 2 0 0 3 ) 根据韩国出版翻译现状,结合出版翻译和相关 理论研究,讨论其独立研究的必要性。召日金( 2 0 0 2 ) 从韩日影视翻译角度,探 讨了韩日翻译教育方法论及其效果。 1 4 2 增译法研究 探讨增译法问题的论文相对来说比较多,但完整地论述增译法的论著比较 少。有些论著是在与减译法比较过程中进行了阐述,更多的是在分析翻译技巧过 程中作为一个小节进行了探讨。 王恩冕( 1 9 8 8 ) 根据增词法应用的具体范围,为了补足两种语言中的语义空 缺,讲解分析了增词法。徐利娜( 2 0 0 0 ) 从英语屈折形式的构句功能和表意功能 来探讨英译汉中语义增词的一个侧面。郑宝卿( 2 0 0 2 ) 在研究外贸汉语英译的主 要技巧时,以补充语义为目的涉及了一些词语的增译和减译。戈玲玲( 2 0 0 2 ) 在 对语用学中预设的概念及预设的翻译技巧进行探讨时,根据不同语言预设出现的 情况不同,也探讨了预设中的增补技巧。 孙迎春( 1 9 9 8 ) 认为剩余信息理论为多种翻译技巧,特别是增词法与减词法, 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引用剩余信息理论原则对英汉翻译中的增词减词技巧 加以说明。田艳( 2 0 0 1 ) 阐述语言中冗余信息的类型,着重探讨了语义性冗余信 息的各种表现形式,说明如何在具体翻译实践中利用冗余信息进行增译和省译。 还有一些关于日汉翻译方面的增译法研究。陈俊杰( 1 9 9 2 ) 在谈到日语中省 略和隐含的区别时,虽然没有正面涉及到增译法,但也可从日语省略中推断中增 译的规律。陶振孝( 2 0 0 2 ) 专门探讨了增补法,把增补分为结构性增补、说明性 增补、逻辑性增补、修辞性增补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日语译成汉语时增补规则。 综上所述,关于影视翻译的探讨不是很多,现存的中国影视翻译理论作品, 也局限在汉语会话教材方面,而关于增译法的理论又都集中在英汉或日汉方面, 因此,本论文从台词翻译入手,试图研究韩国影视剧台词增译的特有规律。 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 第二章词语的增译 为了使译文表达得更为流畅,更为清楚,在译文中可以适当地补充原文中没 有的词语,这样的译法叫做词语增译法。本章节主要以词语为单位,观察各种词 类的增译现象。 词语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它分为实词和虚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 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实词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 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等。其中增译频率较高, 而且在句中的功能较为显著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 因 此,本章节谈论的词语增译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 2 1代词 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传统语法按作用将代词划分为三类,即代替人或事 物的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疑问代词,指称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指示代词7 。 这里将根据这一体系来一一观察代词的增译法。 2 1 1 人称代词 据不完全统计,韩国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很低,相反汉语人称代词的使用 频率却相当高8 。人称代词是指代替人或事物的代词,它包括为第一人称、第二 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是指说话人一方,第二人称是指听话人方,第三人 称是指对话双方以外的第三方。 影视剧中以人物对白为主,韩国语口语对话中,往往会把谈话双方共同掌握 己知的旧信息省略掉,交换新信息,如祈使旬等中人称名词一般不出现,只表达 祈使的内容。而汉语为了使句子结构完整和语言的流畅,习惯性反复使用人称代 词,因此必须把这些人称代词增译出来。从人称代词在句中的功能来看,韩译汉 影视剧翻译中人称代词的增译可分为人称主语的增译、人称宾语的增译、人称定 语的增译等。 那么,在具体语境中哪些人称代词可以增译呢?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例句分 析人称主语、人称宾语、人称定语的增译现象。 2 1 1 1 人称主语 言语交际,实际上是交际双方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从信息价值的角度看, 7 黄伯荣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5 年。 8 崔奉春朝汉语语汇对比,延边大学出版社,1 9 8 9 年。 6 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际双方要交换的是未知的新信息,而不是旧信息。但在信息交换过程中,只有 新信息是无法进行交际的。信息交换必须要有一定的媒介,这个媒介就是旧信息。 言语交际中,通常是由己知的旧信息引进未知的新信息9 。一般说来,j 日信息由 话题传递,在语法平面上一般由主语表示旧信息,谓语表示新信息。主语是话题, 谓语是说明”。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旧信息就是有主语充当,但在主语充当旧信息 的交际中,旧信息即主语会省略。省略的部分汉译是必须增译人称代词。韩语中 有以下几种情况下增译充当主语的人称代词。但这里指的主语并不只是整句话里 的主语,也包括了主谓短语中的主语。 ( 1 ) 旬类中的人称主语 句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类,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叫句类。旬类按语气可 分为陈述句、疑问旬、祈使句、感叹旬“。在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句子具 有很强的口语性质,韩国语中,此类句子中的人称主语往往会根据语境和口语简 练的特性而省略。因此,在翻译此类句类时需要增译人称主语。 疑问句 具有疑问语调,表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在疑问句中,韩国语的主语通常被 省略,因为疑问句里的主语通常是听话人方,你不指出来,对方也会明白主语是谁, 这也是韩国语主语的句法上的一大特点。例如: 1 ) k :矧q 习对告印7 1 u ? c :你要和我分手吗? 2 ) k :甘日hq 硎早e 1 司皂7 t o ? c :你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 3 ) k :啦兽7 咀卅q 詈王吴毁o :i ? c :篮去过这么多次连面都没有见着? 例1 ) 、2 ) 、3 ) 的台词中,韩文里不出现主语,但是中文台词里前部分都出现 着第二人称主语。可见。中文版的第二人称主语是词语增译部分。如果在译文中 不增译主语,只凭语境我们是难以断定说话人指的是谁,而且表达不出完整的意 思。再如: 4 ) k :o q u - c :妈妈, 瑚至2 2 司捌鱼 你又怎么了? 9 柳英绿朝汉语语法对比,延边大学山版社,1 9 9 9 年。 1 0 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 9 9 2 年1 月。 “黄伯荣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7 年。 7 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 5 ) k :刁鲁理卅,曹苫o 鬯q 皇王鬯识乙 且? c :郑- 准珍小姐,篮经常以这种方式工作吗? 例4 ) 与例5 ) 的台词中,韩文台词的前部分出现称呼语,然后直接进入话题。 但是中文台词前部分出现称呼语,紧接着又出现第二人称主语。可以看出,中文 的第二人称是词语增译部分。在这种情况,即时不出现人称主语,显然也可以判 断出主语。但是,正因为增译主语才使全句的语气与韩语的语气接近,否则就会产 生歧义。如“妈妈又怎么了? ”、“郑惟珍小姐经常以这种方式工作吗? ”之意。 再如: 6 ) k :瑚咎冒0 1 哥e 1 皿司取1 蛩鬯电日丑世世披鲁研? c - 为什么丝没有跟相奕说和你一起工作的事呢? 例6 ) 的情况与例4 ) 、例5 ) 的情况不一样。中文版台词里出现的是韩文版 台词里没有的第三人称主语。与原文相比,这也是词语增译部分。如果不增译主 语,译文就会成为“为什么没有跟相奕说和你一起工作的事呢? ”,这样会产生两 种意思:一是没有跟相奕说的人指的是你;二是没有跟相奕说的人指的是她。为 了避免这种误解,增译主语是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会使语义清晰明确。 总之,在疑问旬里汉语通常出现主语,而韩国语则省略主语。本文认为两种 语言的这种句法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两种语言相互转换中要求主语增译的现 象。 祈使旬 韩国语的祈使旬是指要求对方做或不做某事的句子。它分为劝导旬和命令 句。在韩国语的祈使句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很低,主语的位置往往是空白。 原文对白中,祈使的对象是已知存在的,传递信息的方向是明确的,因此往往不 使用人称代词,而是用最简洁、经济的语言把中心内容传递给对方。而在汉语的 一些表示请求、劝阻的祈使句中,即使祈使的对象是确知的,也要明确地把人称 代词指出来,以防止产生理解上的混乱。 7 ) k :( 寻趋翻7 啦鲁迥日) 7 1 - 时司习毁0 1 噼趣7 1 毁叶珥旦 鲁宁铝罡鬯三l 十爿罟列告7 害叛鱼l 刀 普q 剜旦丑 c :书包盘拿来了,看少了什么没有。补充作业我也给你放在书包 里面了,篮看一下。 8 ) k :氇召韧已 鲁过0 1 斟丑矧0 1 理习l - t ? o u 鬯埘7 却考研? 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堡决定吧! 不过要快,要不然我签堡圭巫丝说。 9 ) k :召世0 1 0 f 叫吾平电卅巷敲叫o 卅7 对 c :是真的,盎还梦见你了。盎盟出发吧1 1 0 ) k 甘 寸纠司l 十斗对 c :盘鱼出去走走吧! 上述例句中,韩文台词里普遍地省略了人称主语,但在中文台词当中都增译 了“我”、“我们”、“你”等第一、二人称代词。甘7 l 锴( 1 9 9 7 :2 4 4 ) 指出韩国语 主语的句法特点,认为韩国语的主语如果可以通过语境猜测,这时通常被省略。 在汉语里,也有这种“主语隐现”情况。刘月华( 2 0 0 3 ) 指出主语不可以出现的 两种情况,即在对话和连续的话语中,主语的出现带有随意性,可出现,也可不 出现。那么,中文版台词中为什么增译这些可以不出现的主语呢? 本文认为,这 是与中韩两国语言使用习惯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台词翻译与其他翻译不同的特点 是它不仅具有语言的即时性,也受着严格的时间限制。例7 ) 中的“普q 韧旦 丑”是相奕把书包递给惟珍的时候说的话,因情景中伴随着动作画面,因此祈 使的对象不用指出也很明显。例8 ) 也是相同的道理。例9 ) 、1 0 ) 中的终结词 尾“斗”一般用于祈使句,是请求对方与自己做某动作。两个句子译成汉语都 可不加人称代词,但考虑到影视剧翻译要受字数和口型上相对应的制约。因此, 增译人称代词会更符合影视剧要求和观众的欣赏,使配音或字幕与画面和谐地搭 配。 1 1 ) k :午亍斗丑0 1 吾鲁普司过咎毅习世0 1 时告鲁毛丑烈日咀 ( 召圣斟q ) 普7 台叫1 州习旱7 1 日 硎豆对对对赳翻砷一00 1 7 1 镏0 1 日 q 伽硎司舌| l 暑暑牟烈计告炭鲁豆 c :他的名字当然没必要说出来,如果他在听广播的话,好,希望 你一定要记住,自私对别人造成的伤害。 例1 1 ) 是女主人公惟珍通过广播间接报复俊尚的不守约,原文“7 台咖州 习千7 1 甘 鄙豆”是劝告旬,其中已经包含了劝告的对象,就不需要指出人称。但 在汉语的祈使旬中,如果人称代词没有指出劝告的对象,那么整句话就变得不完 整。加之根据语境,“希望”的是对方能做到所要求的事,增译人称代词“你” 才能使语言通顺易懂。 寒暄语 寒暄语是指复数即两个以上的个体见面时,在进入交谈状态或结束交谈时伴 9 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 若特定的动作所交换的表达”。也就是说,寒暄语是与人开始谈话的引子,是人 与人焦急中的润滑剂“。在日语中寒暄语非常多,是一个大的句类,而韩国语虽 然也有寒暄语这样的形式,但没有像日本形成一个旬类。为了说明上的便利,本 文引用日语语法上的寒暄语这个词来分析此类句子翻译的一些规律。 1 2 ) k : 咕豆工峙鬯 对立7 芒爿1 豆召喜音斟韧豆 c :没什么,只是打招呼。我走了,惟珍,恭喜你1 1 3 ) k :( 马已斟卫召咖詈0 1 q 计) 珥词毁舍u 斗 c :盔回来了。 韩语与日语相同,在寒暄句里往往省略充当主语的人称代词。因为这些话已 经约定俗成,而且韩语语境比较清楚,不言自明。然而一要翻译,到了汉语里离 开了人称代词,恐怕就会不知所云了。如例1 2 ) “我走了”当中,“走了”在同 样的语气中可以理解为“你走了”或“我走了”。例1 3 ) “回来了”一句里,如 果不明确人称就不知道是“你回来了”还是“我回来了”。因此,为了避免这种 误解必须增译主语,这样做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 2 ) 心理形容词谓语句 除这些旬类以外,韩国语中心理形容词充当谓语时,谓语说明、阐述的对象 一主语通常是说者,因此主语常被省略。正因为如此,韩文翻译成汉语时必须把 主语增译出来。汉语因为没有形态变化,所以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充当。因此心 理形容词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语,句子就会觉得不知所云。 1 4 ) k :0 1 直翻爿“寸铝鲁日| 旱咀翻”工习目h 鲁田| 甘铝邱早导嘲 7 毽习董吾吾烈氖畔甘锢鲁目1 旱咀旮q 鲁7 曰甘增钿7 世斗丑 烈告硎州甘增州7 翘司里呈q 研 c :有一首诗,在学李孝石的“燃烧落叶时”,盎老是弄不明白燃烧 落叶的香味是什么。李孝石在诗里说,烧叶子的时候有榛子树的香味。我不 明白榛子树的香味是什么 例1 4 ) 中“云吾烈殳l 斗”是心理形容词,是指说话人的心理状态。原文剧 本中是一段惟珍的叙诉,在回忆过去曾有过的感觉,整段话没有出现一个主语, 但我们还是能推知主语是“我”。译成汉语时,如果不把主语增译出来,那些感 + 觉和想法就无法分清到底是说话人,还是所提到的诗人了。因此,这种情况里必 1 2 西江雅之挨拶七乇。型 j i 言语,2 0 0 0 ,2 9 ( 4 ) :6 0 6 7 。 ”郭雅琴、张彩虹谈寒暄语在日语语言行为中的制约,华北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2 0 0 l ( 1 ) 。 1 0 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须把主语增译出来。 ( 3 ) 句中出现表示主观意志的词尾时 韩国语是词尾变化非常灵活的语言,句中的语法意义往往通过词尾变化来表 示。因此,韩国语中即使省略了主语,通过词干和词尾的结合关系也能清楚地表 明句中各个谓词陈述的对象。而汉语则表现出不同特点,它主要是靠词序和词汇 手段来表示旬中的语法意义。就是说,韩国语中通过词干与词尾表示出的逻辑关 系,在汉语里必须利用词汇来表示。这就要求出现词语增译现象。例如: 15 ) k :詈硼世殂司7 1 q 吴斟号7 1 爿镏旦0 1 q 研7 1 q 鄙裂日斟理 吾敛鲁翘础 c :说不清盘觉得在他的记忆里好象没有我,我心里又希望丝 能记住我。 例1 5 ) 是俊尚对惟珍讲诉见到自己父亲时的感受。整句话虽然只有一个人 称代词出现,但词干与词尾的组合“吾敛鲁翘硎”这一形态决定着整个句子的 语法意义。“等效鲁翘硎”这一形态是“吾斗+ 一敛奴一+ 己+ e + 0 1 日+ 一l _ 硎” 的缩略形式。其中词尾“己+ e + 0 1 珥”附于谓词之后,表示自己的主观意志, 相当于汉语的“打算”、“想要”之意。这就明了地表明“季敛鲁翘硎”的感受 对象是说话者本人,而“每效鲁鼬咖”又是“7 1q 韧裂q 斟咀”即“7 1 q 斟日+ 一 o i - 叫( 连接词尾) + 一手珥( 奉仕) + 一敛叛一( 过去) 十一日一( 回想) + 一斟电( 假 设) ”这个假设的结果。因此根据语境我们可以断定“7 1 q 鄙烈日计电”这一行 为的主体是另一个人。但是在汉语里,如果不增译主语,就不知道到底谁在想什 么,谁又希望什么,会使看译文版的读者模糊不清。因此,翻译成汉语时就应把 这种关系表面化,这就要求加上人称代词加以明确。 1 6 ) k :7 q 寄列鄙壬习鬯嘲安叫卅啜叫? 空苦召0 1 电审旱e 1 畔 1l 鬯考鬯o 譬敛0 1 7 c :别忘了我帮你写作业的事,盗老是这么动,盘只能重画了。不 要乱动。 例1 6 ) 的后半句虽然没有主语,但“l 皂考”中“己罕斗”所表示主观 意图和“鬯o ”的命令式把整句话中隐含的动作主体都明确了。译成汉语时, 为了脉络清晰,分清“动”与“画”的主体就必须增译人称代词。 韩国语“己”表示推测、可能、打算、意愿等,而汉语因为没有形态变化, 1 1 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 也没有相对应的词尾,所以译成汉语时必须增译表示打算、意愿等的动词。同 时,也需要增译人称主语来明确此动作主体。 1 7 ) k :o l 丰工峙召叫1 斗卅逗硼 c :不去了,盔想早点回家早点睡觉。 例1 7 ) 中“毽韧”是“铜裂计”的口语化,表示说话者的意志。译文中增译 动词“想”来表示说话者的意愿,同时也增译人称主语“我”来完善说话者意志 的表达。这样不仅符合汉语的习惯,也让句子结构更加稳定。 ( 4 ) 人称代词的复指 1 8 ) k :旱司召斟唑畔苦o :i 烈告妥旦碍告1 音爿妥0 1 叫理营刁o q u ? 0 1 a 早训召习o 叫o 珥鲁召要0 1 u 巩q 7 效珥卫斟丑羽 工爿咀鲁翘0 1 豆锚鲁列o c :比起贴有我们店的商标的衣服,其他品牌的衣服可能会更好。 这不是我们店的衣服是别的店的。你说是你买的,惟珍世肯定会穿的。 1 9 ) k :舒目0 1 7 鬯韧王皂硎? 趣司卅学巷0 1 鬯斟告习付雹议 硎? c :相奕他允许你做吗? 他不介意你跟民亨一起工作? 2 0 ) k :越增目! 旮卺讨殂苛黠告吲豆? c :老师,姜俊尚他是新来的转校生。 2 1 ) k :( 舍三州电司鲁旦口 ) 乙+ 昔云吾烈0 1 豆卺甘0 1 斗巷o 毁 斗电习吾叫电里舍鬯研( 召立音) q 司卅罟鄙叫壬咎0 1 辟叫世l + 卅叶,砖0 17 1 啜叫豆斟习世乙十电稿州蕾硎o 旱旮习铍叫且皇韧 斟7 t 1 热计电1 世弓= | | 鱼 c :我也想知道,要是俊尚还活着现在会是什么样子。通过民亨可 以看到今天俊尚的模样,其实我很高兴。可是我对李民亨丛没什么感情,如 果让你误解,请你原谅! 例1 8 ) 、1 9 ) 、2 0 ) 增译人称代词的句子都是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睢 珍”、“相奕”、“姜俊尚”是整个句子的大主语,“丝肯定会穿的”、“焦允许你做 吗? ”、“焦是新来的转校生”是主谓短语充当谓语,而所增译的“他( 她) ”是 充当谓语的主谓短语的小主语。译文中从大主语和小主语的关系来看,补充的小 主语“他( 她) ”复指大主语,起到增强语气,强调大主语的作用,也使句子的 、 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口语色彩更浓厚。而例2 1 ) 译文中如果不增译第二人称“你”,就会变得虽然面 对着“李民亨”本人述说自己对他的感受,反而在对当事人述说对第三者的感受。 增译“你”不仅避免了这样的误会,也增强了语气。 2 1 1 2 人称宾语 韩语和汉语相同,宾语是旬中不可缺少的成分。韩语有一种在一定的上下文 或语境里不出现却能使人明白它是什么的句子成分。如“营1 l 1 ,0 1 世宁导捌詈 普o :| 平卅l 豆”中隐含的“习咖州”成分。这种成分一旦添补出来,反而使句子 显得不自然,从而增加交际负担。这种隐含在句子里的成分以人称宾语居多“。 译为汉语时,就有必要把人称宾语增译出来。和人称主语一样,这里所指的人称 宾语也包括词组中的宾语成分。 出现受予动词“旱珥”时 在翻译受予动词“平日”的时候,单单只翻译受予动词在汉语中是无法把受 予关系表达清楚。因此,需要增译施事和受事主体,即主语和宾语。关于人称主 语方面已在前面详细分析过,在本小节中我们只分析探讨人称宾语部分。 2 2 ) k :詈硎曾理司7 1 q 吴斟告刁司镥旦0 1l 研7 1 q 鄙烈日斗理 吾敛鲁趔硎 c :说不清我觉得在他的记 乙里好象没有我,我心里又希望他 能记住盔。 23 ) k :苦鬯0 1 世冒0 1 叫叫叫铟鬯硎哥跫0 1 皇电翘弓1 1 旱斗 干 c :明天是相奕母亲的生日,惟珍回来叫我交给她。 2 4 ) k : 司卫( 平叫q 爿召爿召) 0 1 跫外旱告钽号! c :还有这个,这是我给你的礼物。 例2 2 ) 、2 3 ) 的原文中动词“7 1 q 鄙烈日斟咀”、“理司旱斗干”,通过补 助动词“手亡 ”明确了给予关系,它们的主语都隐含在句子中即使省略了也可 对此一目了然。而汉语中“给”不仅需要明确受予关系,它又是及物动词,必须 带有宾语。因此,翻译时增译人称宾语,明确动词动作所关涉的对象。例2 4 ) 中的“平斗”不是补助动词,是可独立使用的动词。在原文中虽然省略“手斟” 1 4 柳英绿在朝汉语语法对比对失者宾语做过论述,“失者宾语就是指由于受动作行为的影响而失去某种 所有物的宾语,失者宾语一般由生命体词性单位或表示机关团体的名词性单位充当。韩国语的失者 宾语都带有位格词尾“0 1 | 7 砷q ”,它靠这个语法标志可以离开转移宾语,单独跟动词述语组成述宾结构而 仍保持其失者宾语身份;但汉语的失者宾语一般都不能离开转移宾语,要是离开转移宾语,那么其述宾结 构就站不住,或者会把失者宾语误解为受事宾语。”一朝汉语语法对比p 9 8 ,延边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 1 3 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 的宾语,但谁给谁的逻辑关系是明明白白的。译成汉语时,要把谁给谁的关系表 面化。在译文中“我给你”小句是“礼物”的定语,小旬中因为有了“我”和“你” 两个人称代词,才能使动作的受予关系表面化、明确化。 虽然只分析了“旱畔”的给予关系,但在接受关系当中也同样适用上述规律 。也就是说,由受予关系动词、受予关系补助动词构成的句子,因这些动词、补 助动词己含有给予、接受的关系,如果频繁出现人称代词就不符合韩国语的话语 习惯,故翻译时需要增译人称宾语。 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同时 为了使语言简练,韩国语经常省略重复出现的成分,而汉语则不然。韩语中 两个以上动词所支配、所关涉的宾语是相同成分,这时为了避免罗嗦、别扭,可 把几个动词的宾语省略为一个。而汉译时就必须在每个动词后增译人称宾语,这 样不仅能得到句子的平衡,明确动作施事、受事的关系,而且对仗工整,更赋予 表现力。 2 5 ) k :工q 对,l 十列苦毁鲁u 羽壬詈旱e 軎双叫世习斟卫,召列斟 卫, 司电q 王日斟q 昔日 斟旦卫叫矧告嘲赳斗司7 1 研司敢 o ( 电昭至二爿卫) 午已7 暑怼召旦王季o 斟列管丑告工鬯宁银0 1 c :惟珍第一次看到我就哭了起来,避开盔,警惕盍,却呆呆地注 视我。昨天还为我受了伤。如果不是真心喜欢,那是不可能的。 例2 5 ) “司斟斗,召列斟斗”这种行为的对象都是“曾”,为求语言的简洁把 第二个宾语“曹”给省略。而译文中则把每个动词后人称宾语“我”增译,这不 仅使动宾搭配得当、语义完整,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