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成都市洪江宾馆空调通风及防排烟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成都市洪江宾馆空调通风及防排烟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成都市洪江宾馆空调通风及防排烟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成都市洪江宾馆空调通风及防排烟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成都市洪江宾馆空调通风及防排烟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都市洪江宾馆空调通风及防排烟设计XXX全套图纸加扣3012250582 燕 山 大 学2011年6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都市洪江宾馆空调、通风及防排烟设计学 院: 里仁学院 专 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学生 姓名: XXX 学 号: 指导 教师: 答辩 日期: 2011年6月19日 燕山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里仁学院 系级教学单位:建筑环境与化学工程系 学号XXX专 业班 级 07建环3班题目题目名称成都洪江宾馆空调、通风及防排烟设计题目性质1.理工类:工程设计 ( );工程技术实验研究型( );理论研究型( );计算机软件型( );综合型( )2.管理类( );3.外语类( );4.艺术类( )题目类型1.毕业设计( ) 2.论文( )题目来源科研课题( ) 生产实际( )自选题目( ) 主要内容本工程为十层宾馆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内容:确定空调方案; 计算冷、热、湿负荷,设计冬、夏空调过程;设备选型计算;空调系统制冷机房及空调机房设计;绘制风系统、水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机房平剖面图,设计施工说明书;基本要求方案合理,计算准确,符合规范要求;图纸要求:完成或相当于A18的工作量,计算机绘制图;独立完成设计内容,说明书应达到三万字以上;说明书中要给出所有计算过程和结果;外文翻译不少于3000汉字;参考资料1. 建筑设计设计规范(GB50016-2006)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版4. 实用供热通风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第二版)2007版5. 空气调节赵荣义 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周 次12周35周611周1215周1618周应完成的内容资料收集,熟悉相应规范,了解类似工程运行情况,确定方案。完成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及开题报告,并在第5周进行开题报告答辩负荷计算,水力计算,系统确定,设备选型计算图纸综合设计,编制设计说明指导教师审图、学生改图、完善设计说明书,准备答辩、答辩指导教师:职称: 年 月 日系级教学单位审批: 年 月 日摘要摘要本设计为成都洪江某宾馆空调通风及防排烟设计设计,该空调系统为舒适性空调系统。该宾馆集多功能宾馆于一体,包括普通办公室、餐厅、舞厅、休息室和大会议室。该宾馆共9层,建筑总面积13844.28,楼顶高度为34.8m,空调面积12000m2。该空调系统为舒适性空调系统。本设计主要是针对普通办公室、餐厅、舞厅、休息室和大会议室等功能进行舒适性空调设计。为客人等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本设计根据该建筑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用途,在充分考虑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运行管理上的方便和节能等各方面的基础上对一二层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对三到九层均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功能房间使用时间段,人员活动情况的不同要求,布置灵活,控制方便。该建筑外围护结构采用了保温墙体和保温窗体,在节能上起了一定的效果。冷源采用的是活塞式制冷机组。根据计算所得的总冷负荷和水的总流量,选择了3台活塞式冷水机组。关键词 节能;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系统;全空气系统;I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The design of a hotel in Chengdu Hong jiang air ventilation and smoke control design,belongs to comfortable air conditioning. The hotel in one versatile set, including general offices, restaurants, discos, lounges and a large meeting room.Ground floor level, ground floor, 9, the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13844.28 m2,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height of 34.8 m. air-conditioned area of 12000 m2.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for the comfort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This design is mainly for general offices, restaurants, discos, lounges and a large meeting room features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for comfort For the office staff, guests and other staff provide a comfortable and healthy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each part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and its use, taking full account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 of comfort, convenience and o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ll aspect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based on a two-story great room for all-air system, for three to Nine are independent of fresh air by fan coil system.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字典This room used to meet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staff time to the activities of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layout flexibility and convenient control.The building structure used for the external wall insulation and window insulation, energy-saving play in a certain effect. Cold and heat source is used in refrigeration units and piston-type hot water boiler fuel.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the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smoke control measures.Key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primary air fan-coil system; Full air system;II 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 课题背景11.2 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及功能介绍11.3 室外气象参数11.3.1 地点11.3.2 地理位置11.4 室内设计参数11.5 土建条件11.5.1 基本资料11.5.2 围护结构材料及结构和热工指标11.5.2.1 外墙1第2章 负荷计算62.1 冷负荷计算62.1.1 冷负荷的构成62.1.2 冷负荷的主要计算公式62.2 湿负荷计算62.1.1 房间湿负荷的构成62.1.1湿负荷的计算公式62.3 新风冷负荷的计算62.4 冷指标62.5 冷负荷汇总表6本章小结6第3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133.1 空调系统方案的比较及选择133.2 空调风系统的选取133.3 新风系统的划分133.3 空调水系统的选取13本章小结13第4章 空调房间送风参数计算174.1 送风量的确定17本章小结17第5章 空调设备的选型与布置215.1 风机盘管的选择计算215.2 风机盘管的布置215.3 合用送风口的选择计算215.4 新风机组的选择计算21本章小结21第6章 气流组织256.1 送回风口的选择256.1.1 常见的送回风口256.1.2 布置散流器256.1.3 初选散流器256.2 气流组织方法256.3 独立新风系统的选定256.3.1 新风系统的布置256.3.2 新风系统管道的水利计算266.3 独立新风系统的选定25本章小结25第7章 空调水系统设计317.1 水系统方案确定317.2 冷冻水管的设计317.2.1 冷冻水水平管段的水力计算317.2.2 冷冻水立管的水力计算317.2.3 管路的布置和管径的确定317.3 冷水泵的选择317.4 冷凝水管的选择317.5 冷却水塔的选择317.6 冷却水塔的的布置317.7 冷却水泵的选取317.8 膨胀水箱的选择计算317.9 分水器和集水器317.10 除污器和水过滤器317.11 排气阀317.12 阀门31本章小结31第8章 机房的设计与布置31本章小结31第9章 通风及防排烟459.1 楼梯间及前室的防排烟459.2卫生间及其他房间的通风设计45本章小结46第10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减震及保温4710.1 消声与隔声设计4710.1.1 各类建筑物室内的允许噪声级4710.1.2 设备机房噪声控制设计的主要措施4710.2 减震设计4810.2.1 防震措施4810.2.2 减震器4810.3 保温设计4810.3.1 风管的保温4810.3.2 水管的保温48本章小结47结论52参考文献53致谢4附录1开题报告5附录2 外文翻译6附录3 总负荷计算表6附录4详细负荷计算表6V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宾馆也逐渐向着智能化、多功能趋势发展。目前建成的宾馆多为集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宾馆。作为一个现代宾馆建筑,如何在既充分满足人们热舒适的条件下,又尽可能地节约能源 ,已成为了目前国内外的重要议题!宾馆中工作人员是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室内空气品质对人员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良的空气品质导致人群患“病态建筑综合症”。改善空气品质不可或缺的是供应足够的新风。但目前有一些设有空调的宾馆没有新风系统或有新风系统而不运行;尤其是采用自带空调机组的空调系统经常忽视引入新风。因此如何更好地改进空调系统的设计及运行,保证其经济、安全、有效、健康运行,将是我们每个建筑环境工作者的重要责任!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增长,居住条件日益改善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中央空调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中央空调节能、舒适、健康更加关注。因此,设计一项节能、舒适、健康的中央空调工程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从国内外发展现状来看,现代采暖通风空调技术起源于西方。而在我国却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在今天的发达国家中,“空调”一词已被一般人所了解,家用空调器在家庭中已经相当普及,1996年日本销售家用空调器811.6万台。美国家用空调器销量一直保持在280-560万台每年;欧洲150-160万台每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采暖通风空调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商场、娱乐场所、餐饮店、体育馆、高档宾馆中设空调已经很普遍了,而且空调器也陆续进入家庭。在节能与环保的要求下,商用中央空调也越来越受重视。1如何在创造良好室内小环境的前提下利用能源,达到对外部大环境的最小破坏以实现可持续的长远目标是研究中央空调能耗要实现的重要目标。 1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2 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及功能介绍本工程为成都洪江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建筑总高度为34.8m总建筑面积;该楼为10层中高层建筑。其中包括地下一层,地上9层。本工程用地面积9765.99,建筑物占地面积2315.16,总建筑面积13844.28。最大建筑高度为34.8m。室内外高差0.6m,属于二类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 该建筑大部分采用水冷式中央空调系统和局部全空气空调系统。其中地下一层为设备层;1层为接待大厅,餐厅,和商务中心。2层为会小、中会议室,3层为贵宾足浴和贵宾按摩包间,4-9层以客房和客房套间为主。门窗的规格见其不同规格详见门窗汇总表2;本建筑已给出建筑平面图和各个房间的功能,要求设计本宾馆的中央空调系统,实现每个有人员房间的夏季空调供冷。 1.3 室外气象参数1.3.1 地点 成都1.3.2 地理位置表11 成都市室外气象参数3台站位置大气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压力/kPa冬季夏季北 纬东 经海 拔冬季夏季采 暖空气调节最低日平均通 风通 风空气调节空气调节日平均平均日较差/m304010401505.9963.2947.721-1.162930.226.37.5另附: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1.6。 2第1章 绪论 1.4 室内设计参数表12 成都市不同类型室内设计温度参数房间类型夏季室内温度冬季室内温度新风量m3/h/p餐厅24-2718-2220客房26-2818-2030接待厅26-2816-1818一般办公室26-2818-2030高级办公室24-2720-2240会议室25-2716-18201.5 土建条件1.5.1 基本资料本工程为成都某办公综合楼空调设计,该楼为9层高层建筑。其中包括地下一层,地上9层。一二层层高4.8m,三-九层层高3.3m。本工程用地面积9765.99,建筑物占地面积2315.16,总建筑面积13844.28。其中地下一层为设备层,1层为接待大厅,餐厅,和商务中心。2层为会小、中会议室,3层为贵宾足浴和贵宾按摩包间,4-9层以客房为主。 1.5.2 围护结构材料及结构和热工指标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空气调节类别,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最大传热系数不宜大于表3-6所规定的数值。5表13 围护结构最大传热系数W/(m2)围护结构名称工艺性空气调节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允许波动范围/0.10.20.51.0屋顶-0.81顶棚0.50.80.91.2外墙-0.811.5内墙和楼板0.70.91.22根据上表确定如下围护结构: 3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5.2.1 外墙 外墙材料:1.水泥砂浆抹面胶浆聚苯板6mm;2.砖墙240mm; 3.保温层;4.聚苯板 40mm;5.水泥砂浆15mm。墙体总厚度300mm。传热系数为0.86 W/(m2)。表14 砖墙34-140-2夏季热工指标(aw=18.6,an=8.7)(mm)K(h)ff(h)3000.8120.306236.2742.01.5n 1.5.2.2 屋面(保温材料:水泥膨胀珍珠岩100mm) 保温屋面:1.钢筋混凝土 35mm表面喷白色水泥浆;2.通风层20mm; 3.卷材防水层;4.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5.隔气层5mm.现浇钢混凝土70mm;其夏季热工指标见表3-105,冬季热工指标见表3-111。表15 屋面夏季热工指标(aw=23,an=8.7)(mm)K(h)ff(h)2600.8480.53238.72.02.8n 1.5.2.3 楼板(保温材料:沥青乳化沥青膨胀珍珠岩) 楼板:1.面层;2.钢筋混凝土楼板;3.反贴保温层。其传热系数为0.676。n 1.5.2.4 外窗、外门 窗户采用单框双玻璃钢窗,K=2.705 W/(m2),Xg=0.997,窗户高度为1800mm;玻璃幕墙采用6钢+9A+6钢,传热系数K=3.009 W/(m2);采用布窗帘作为内遮阳措施,Xz=0.6。防火卷帘用于主要楼梯间、主楼疏散楼梯及地下室防火隔间;普通卷帘门用于地下车库及通道大门。n 本章小结外维护结构的正确选择,是做好一个好设计的开始。 4第2章 负荷计算 第2章 负荷计算2.1 冷负荷计算2.1.1 冷负荷的构成(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2)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热量;(3)人体散热量;(4)照明散热量;(5)设备散热量;(6)其它室内散热量;2.1.2 冷负荷的主要计算公式(1)通过外墙瞬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2-1)式中: 外墙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外墙的面积,m2;外墙的传热系数,W/(m2);室内计算温度,26;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 =(+) (2-2)式中: 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W/(m2);地点修正值,;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由室外风速2.0m/s,得放热系数为21.98 W/(m2)3,可知 =0.98;吸收系数修正值,0.94;由4查得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既可按式(1)算出外墙冷负荷,计算结果列于附表4中。表21 5002房间外墙冷负荷计算表北外墙冷负荷计算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tc()32.332.131.83131.431.331.231.231.331.431.6td1.2k1k0.94tc()31.4931.331.0230.26830.64430.5530.45630.45630.5530.64430.832tR26t5.495.3025.024.2684.6444.554.4564.4564.554.6444.832K1A1.57Q8.6198.3247.88146.70087.291087.14356.99596.99597.14357.29117.58624(2)通过内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当邻室有一定的发热量时,通过空调房间隔墙、楼板、内窗、内门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视为稳定传热,不随时间而变化,可按下式计算: (2-3)内围护结构(如内墙、楼板等)的传热系数,W/(m2);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附加温升,取1。(3)通过玻璃窗瞬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通过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 (2-4) 式中: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窗口面积,m2;外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m2);根据 =8.7W/(m2K)、=19.34 W/(m2K),由4附录2-8查得 =2.87 W/(m2)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金属窗框,80%玻璃双层窗,有窗帘, =1.0;以上各项均在4中查得。根据式(4)计算,计算结果列于附表1中。(4)通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按下式计算: (2-5)式中: 有效面积系数;窗玻璃的遮阳系数,定义为 =实际玻璃的日射得热/标准窗玻璃的日射得热,取0.86;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取0.5;最大日射得热因数,W/(m2);窗玻璃冷负荷系数,以上各项均在4中查得。用式(5)计算进入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结果列于附表1中。(5)通过照明得热形成的冷负荷荧光灯散热冷负荷计算公式为: (2-6) 式中: 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荧光灯镇流器暗装时,取1.2;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1;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开灯时间晚19:0022:00。由4查得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按式(2-6)计算,计算结果列于附表1中。(6)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式为: (2-7)式中: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取60.5W;室内全部人数;群集系数,取0.96;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式为: (2-8)式中: 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 ,同式(7);(7)设备冷负荷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按下列公式计算:电动设备 当只有工艺设备在室内,而电动机不在室内时: (2-9)其中:N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电动机效率;n1利用系数,是电动机最大实效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70.9,可用以反映安装功率的利用程度;n2电动机负荷系数,定义为电动机每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机器设计时最大实耗功率之比,对精密机床可取0.150.4,对普通机床可取0.5左右;n3同时使用系数,定义为室内电动机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与总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取0.50.8。电热设备散热量对于无保温密闭罩电热设备,按下式计算: (2-10)其中:n4考虑排风带走热量的系数,一般取0.5。其它符号意义同前。电子设备 计算公式同工艺设备不在室内,只有电动机在室内的电动设备。办公楼101房间的设备散热冷负荷计算见表2.72.2 湿负荷计算 2.2.1 房间湿负荷的构成(1)人体散湿量;(2)新风湿负荷;(3)其它室内散湿量2.2.2 湿负荷的计算公式主要考虑人体散湿量和新风湿负荷(1)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 (2-11)其中:人体散湿量,kg/s;室内全部人数;群集系数; 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kg/h。 101房间人体散湿量计算结果为0.095 kg/s。(2)新风湿负荷新风湿负荷计算: (2-12)其中:新风湿负荷,g/s;新风量,kg/s;室外空气含湿量,g/kg;室内空气含湿量,g/kg。101房间的新风湿负荷为0.001 kg/s。表22 5001房间的人体散热冷负荷计算表人员散热冷负荷计算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CLQ0.530.620.690.740.770.80.830.850.870.890.42qs63n21Qc()66.878.186.9493.2497.02100.8104.6107.1109.6112.152.92ql45Qc9090909090909090909090Q157168176.9183.2187190.8194.6197.1199.6202.1142.9湿量0.0390.0460.0480.0540.870.0950.1030.1150.1270.1390.0322.3 新风冷负荷的计算为满足卫生要求,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补充局部排风量,维持空调房间的正压,并且节省能耗,确定每人新风量为30m3/h。如果计算新风量不足总风量的10%,则应该取系统风量的10%。4夏季,空调新风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2-13)式中:夏季新风冷负荷,kW;新风量,kg/s;,室外、室内空气焓值,kJ/kg,由焓湿图查得=90.8kJ/kg(to=34,ts=28.2), =53 kJ/kg(tr=26,=50%)。以1002房间为例进行计算,其新风冷负荷见表2.8表23 5002房间的新风冷负荷计算表新风冷负荷计算h058.08hR42h16.08M0.01N2M00.02Q853.06其它房间的冷负荷计算见附录32.4 冷指标依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选择设计参数,经计算,本项目建筑总面积13844.28,楼顶高度为34.8m.空调面积12000m2。夏季最大冷负荷为823KW, 冷负荷指标为92W/。3本办公楼的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和外窗,均采用了保温材料,同组同一地点的办公楼窗体结构未采用保温措施,计算所得的夏季最大冷负荷为823KW, 冷负荷指标为92W/。2.5 冷负荷汇总表下表列出同层面负荷最大出现时刻的各个房间负荷数表24 五层冷负荷汇总表房间号人数(人)负荷最大时刻房间内冷负荷(W)房间湿负荷(kg/h)新风量( m3/h )新风冷负荷(W)总冷负荷(W)5001220:008150.5360170921175003219:004080.536085312605004219:004080.536085312605005219:004080.536085312605006219:004080.536085312605007218:002910.5360115414455008318:004370.7990125916955009218:002910.5360121015015010218:002910.5360121015015011218:002910.5360121015015012218:002910.5360121015015013218:002910.536012101501本章小结由此可以分析得出,建筑的围护结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节能性。目前很多建筑在考虑美观时忘了建筑的经济性,采用了大量的玻璃来增加华丽感,但由此造成的经济影响却不容忽视。因此,在设计中,我们设计人员都应该本着节能的理念,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响应21世纪节能的号召。第3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第3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3.1 空调系统方案的比较及选择 现如今在我国广泛应用的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制冷剂系统、传统的中央空调、冷热组合系统中的热泵系统及燃气锅炉加制冷系统等。一、按介质分类: (1)全水系统:热水时承担室内热负荷;冷水时承担冷负荷和湿负荷。优点是:输送能耗低水管占空间小;使用灵活方便,各房间可独立调节控制;各房间空气互不串通,有利于保证空气品质;系统占建筑面积小。缺点是:运行维护量大;无加湿功能;风机盘管运行时有噪音。适用于对室内空气品质要求不高的旅馆客房的等建筑中。(2)全空气系统:以空气为介质向室内提供冷量或热量。优点是:空气分布可按需要均匀分布,可采用全新风使空气品质好,有较强的除湿能力,维护简单。缺点是:对层高有要求,风水管占用空间大。适用于高大空间的场所,冷负荷密度大潜热负荷大或对室内含尘浓度由要求的场所。(3)空气水系统:以空气和水为介质共同承担室内的负荷。优点是:可各房间分别单独控制,室内空气品质较好,初投资低,而且机房占用面积小。缺点是:不可采用全新风运行,维修量大,运行费用高。(4)冷剂系统:以制冷剂为介质直接用于对室内空调进行冷却去湿或加热即拥戴制冷机的空调器来处理室内的负荷。优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机房层高要求低,使用灵活方便,各房间不会相互污染串声,发生火灾时不会通过风道蔓延对防火有利,比较环保。缺点是:能源的选择和组合受限制,制冷性能系数较小,噪声大寿命较短。6本建筑是宾馆,故大空间一二层采用全空气系统,三到九层以客房为主的房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13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2 空调风系统的选取 房间的显热冷负荷和湿负荷(包括新风负荷)是由风机盘管与新风共同来承担,因此风机盘管与新风如何分配这些负荷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目前有三种设计方案:方案一,新风处理到低于室内的含湿量,承担室内的湿负荷。这时风机盘管只承担室内部分显热冷负荷。优点是(1)盘管表面干燥,卫生条件好;(2)冷冻水温度高,如盘管用冷冻水单独有冷水机组制备,则它的制冷系数高,能耗低;(3)在室外湿球温度低时,可利用冷却塔的水做冷源,或采用地下水做冷源,以降低人空制冷的能耗。缺点是:(1)新风系统需要温度比较低的冷冻水,而盘管需要温度比较高的冷冻水,因此冷冻水系统比较复杂;(2)盘管在干工况下运行,其制冷能力大约只有原来标准工况(7冷冻水)的60%以下,虽然风机盘管负荷减少了,但所选用的风机盘管的规格并不能减小,而这时新风系统的冷却设备因负荷增加而需要加大规格;(3)一些不可预见的原因使室内湿负荷增加(如室内人员密度增加,室外湿空气渗入房间),风机盘管也可能出现所不希望的工况。方案二,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的焓值,而风机盘管承担室内人员、设备冷负荷和建筑维护结构冷负荷。室外新风W被冷却处理到机器露点D;此点的温度根据设计的室内状态点的焓只限于相对湿度90%线的交点确定。工程实践中多采用此种设计方案。方案三,根据室内的冷负荷、湿负荷和风机盘管的热湿比确定新风的处理状态点这种方案很复杂。方案四,在大空间使用全空气系统,比较能满足大空间对空调舒适性的要求。由于本建筑属于宾馆,人员密度有大有小,特殊房间所需新风量大,而相应的湿负荷也较大,各房间的热、湿负荷都很大,且各房间的负荷变化基本相同,运行时间一样,且各自的要求没有很大差异,14第3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因而选用了方案二和方案四。新风系统按房间功能和使用时间划分,设计中根据本建筑的特点,在每层合适的空间暗装新风机组,独立处理新风到室内空气的焓值,而风机盘管承担室内的负荷,即新风不承担新风冷负荷,只负担部分新风湿负荷。全空气系统在合适的地方设置合适的机房。全部空气来承担房间的冷负荷和干湿负荷。全空气系统的能耗会比较大,这样的系统在建的大空间和人员比较多的地方比较适用。3.3 新风系统的划分 新风系统的送风方式采用分楼层水平式,每层单独设置新风系统,新风机房位于每层楼道的一段。房间的新风与回风混合,新风口接到风机盘管的风管。3.3 空调水系统的选取 综合考虑,本建筑采用了闭式系统,因其为对称式建筑且功能基本相同,所以采用了异程式水系统;因其各使用功能时间差异比较小,所以采用了定流量系统;因单级泵比较简单且建筑只需一个系统分区,所以采用了单级泵系统;因两管制方式简单且初投资少,而且建筑物地处北京,由于需供冷,因而采用了两管制系统。为保证负荷变化时系统能有效、可靠、节能地运行,且其型号各异,因而设置三台冷水泵(两用一备),三台冷却水泵(两用一备);风机盘管供回水管上均设有电动调节阀,对应在制冷机房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间设置压差调节阀,起旁通的作用,依据负荷变化灵活地调节。为防止管网因杂质和积垢而造成水路堵塞影响使用,在制冷机组供水口和水泵的吸入口处都加有Y型水过滤器(详见局部大样图)。本章小结好的系统方案确定,有利于经济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空调系统整个的方案的决定,使整个设计中的重要一步,我们需要慎重选择。包15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括选择冷却水泵,冷冻水泵等。空调系统的确定包括空调水系统和空调风系统,二者合理的布局,才能体现出一个设计和谐的概念。做好空调水系统和风系统的选择很关键。16第4章 空调房间送风参数计算 第4章 空调房间送风参数计算4.1 送风量的确定 采用新风不担负室内负荷的方案,即送入室内新风的焓处理到与室内空气焓hn线,新风处理的机器露点相对湿度即可定出新风处理后的机器露点L。空调系统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可在h-d图上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 在i-d图上找出室内状态点N,室外状态点W2 根据计算出的室内冷负荷Q和湿负荷W求出D点,再过N点画出线与=90线相交,得送风点S3 根据hn等焓线,由新风处理后的机器露点相对湿度定出D点:4 过N点作机械热湿比线FC与DS线交于F点;5 连接N,F 如图4.1所示:图41 风机盘管空气处理焓湿图现在以第一层1002雅间为例,分析:室内焓湿比及送风量确定(1)=20767/5.91=3513.87过N点做线,与相交于点S,则S点参数为48.7kj/kg17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0.767/(58.05-42)=1.29(m3/s)(2)风机盘管风量要求的新风量Gw=230123600=0. 2 (m3/s)则风机盘管的风量为G-Gw=1.29-0.0.39=0.9(m3/s)(3)新风比新风比=Gw/G=0.9/1.29100%=70%(4)房间换气次数的验算如果所计算的送风量折合的换气次数n在6-10之间则符合要求。换气次数是房间通风量G(m3/h)和房间体积V(m3)的比值。6N=0.23600/4/7.5/3.3=7.3,所以满足换气次数的要求以5002为例,计算风机盘管的处理状态和风量,5002房间在下午17点出现最大负荷,此时参数为:全热1260W,湿负荷0.53kg/h。取新风量为234m3/h,分析空气处理过程。室内的热湿比为12949kJ/kg,取送风温差为9,室内状态点沿热湿比下降到26917即为送风状态点S。hs=58.05kJ/kg,焓差16.05kJ/kg。总送风量3600 * 冷负荷 / 焓差776m3/h。表41 五层各房间的送风状态及送风量计算表18第4章 空调房间送风参数计算 房间名称最大负荷出现时刻房间内冷负荷(kW)送风温差()焓值风机盘管送风温度()风机盘管送风量(m3/h)新风量送风焓(kJ/kg)室内焓(kJ/kg)(m3/h)500120:002.1294253.051938360500219:001.2694253.051919160500319:001.2694253.051919160500419:001.2694253.051919160500519:001.2694253.051919160500619:001.2694253.051919160500718:001.4594253.051925960500818:001.6994253.051928290500918:001.5094253.051927160501018:001.5094253.051927160501118:001.5094253.051927160501218:001.5094253.051927160501318:001.5094253.051927160501418:002.4994253.051949360501520:001.2494253.051918760501620:001.2494253.051918760501720:001.2494253.051918760501820:001.2494253.051918760501920:001.2494253.051918760502020:001.2494253.051918760502120:002.3094253.0519289180502220:001.2494253.051918760502320:001.2494253.051918760502420:001.2494253.05191876019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02520:001.2494253.051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