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威廉·莱易斯生态观研究.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威廉·莱易斯生态观研究.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威廉·莱易斯生态观研究.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威廉·莱易斯生态观研究.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威廉·莱易斯生态观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 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学校代码 : 10269 学号 : 51060203008 黍象呼忿尺 带 威廉 莱易斯生态观研 究 院系 : 人文学 院哲学系 专业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研 究 方 向: 西方马克思主 义 指 导 教师 :郑忆石 教授 硕士研 究生 :王新萍 2009 年 5 月完成 t h e sis fo r m a ste r, 5 d e g re e in 2 0 0 9 u n iv e rsity c o d e : 10 2 6 9 re giste re d n u m b e r: 5 10 6 0 2 0 3 0 0 8 e a st c h in a n o rm a l u n iv ersity t h e r e se a rc h o n wi【 lia m l e iss e e o io g ic a l t h e o ry d e p a rtm e n t : s p e e ia tty : r e se a fc h d ife c tio n : p h ilo so p h y-一 m a rx w e ste n m a x ism s u p e rviso r: m a ste r c a n d id a te : p ro fe sso r z h e n 只石sh i m a y ,2 0 0 9 吞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 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 究做 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 已在文中作 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 。 ” :毕 , 、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 明 本人完全 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 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 校有权保 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 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 图书馆被查 阅。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 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 出版。 保 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 密后适用本规定 。 一公,护 甘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上汹 呀导 ” 签 名 : 日 期: , 时 汾.歹 ./。、 认j 下花 : 平 - 王新萍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 员会成员名单 姓 姓 名 名职称 称单位 位备注 注 库库、 注嗜 嗜雁暇 暇聋 井 、/ 祁腐 腐 、 主 席 席 , ,. , ,耻槽 槽 . ,二, , , 郁 郁有 晨 蛋 蛋 蛋幸京呱 食 了 了 了 蔚蔚瓣 哈. . . 妞 妞 妞剩 剩 剩琴 时 傲 傲崛 、降 敲 工 工 工 ll l lll 内容摘要 生态 问题是当下人类面 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 。思考和寻求题解 ,是 20 世纪后 期 以来 ,西方富有历史感 、责任感 的学者们 的 自觉使命。加拿大学者威 廉 莱易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奠基者 ,其理论既开了生态学马克思主 义 的先河 ,又对整个西方生态 学产 生 了广泛影 响 。研 究莱易斯 的生态 思想 ,无论 对于我们 了解西方生态运动发展 的历史与现状 , 还是 了解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生 态 学理论 ,都是必要 的。 本文立足 于解读莱易斯全面 阐发其生态 理论 的两本 原著 ( 自然 的控制 满 足 的极 限) ) ,通过挖掘 、梳 理 、分析和概括其相关 思想 ,展 示 了莱 易斯 生态 学 思 想 的原貌 ,揭示 了其理论价值 和理论局 限。 本文 指 出,莱易斯 的生态理论 决非 空穴来风 ,而是对 当今人类 生存环境 恶化 的忧思、反思之果,因而有着 坚实的现 实基础 。莱易斯 的生态理论也决非无源之 水 ,面对 日益严重 的生态危机 ,莱易斯考察 了人类 思想 史上有关 “ 控制 自然 ”的 历 史演变 , 是对 思想先贤们 相关理论再思索后 的感悟 , 因而 既有深厚 的理论基础 , 又 有 思维 的独 到处 。 本文指 出,莱易斯生态 理论 的独具一格 ,在 于他早就指 出: 当今世 界 生态 危 机 最深刻 的根源 ,是人 的 “ 控制 自然 ”观念 。而 “ 控制 ”之 源 ,则在 于人们 无休 止 的 “ 满足 的欲望 夕 。然而 , 自然满足人类欲 望是有 限度 的 。同样 ,人类对 自然 的控制 能力 也是有 限度 的。解 决这 一 “ 二难 ”困境 的 出路 ,就是通过科 技 与伦 理 的双重进 步 ,以制约人类 的 “ 无 限欲求 ” ; 构建“ 易于生存 的社会 ”制度 ,以实 现 人 与人 之 间 的和 谐 ,并通 过 此 ,促 进 人 与 自然 的和 谐 。 本 文指 出,莱 易斯 对 于科 学技术 在 生态 环 境 中所 起 的作用 ,有着 清 醒 的认 识 和 辩证 的分析 , 而他 关于伦 理道 德和 社会 制 度 对 于 生态保 护 的意义和 价 值 的思 想 ,则表 明他力 图突破物质技术 的局 限,从精 神 、制度层面 寻求解决 生态危机 的 途 径 。然 而 ,莱 易斯 的生态 思想 也有 其局 限性 : 他 对 “ 控 制 自然 ”观 念 与 资本 主 义 制度 之 间关系 的分 析相对 肤 浅 ;他 最 终将 生态 危 机 的解 决 归结为伦 理 道 德 的进 步 。也 正 因为此 ,他 在探 讨 具体 的变 革 方案 时 ,最 终 陷入 了只重如 何 限制 主体 欲 求 ,而轻制度建设 的片面性 ,从而使其解 决方案 具有乌托邦色彩 。 关 键 词 : 威 廉 莱 易斯 ; 生态 观 ; 控 制 自然 ; 满 足 的极 限 a b s t ra c t e co lo g ical p ro b lem 15 o n e o f th e m o st serio u s p ro b lem s th at faee m an k in d eu rren tly .s in ee th e late 2 0 th een tu ry , to th in k th e p ro b lem an d seek its so lu tio n s h as b een th e w est seh o lars m issio n s w h o h av e rieh sen se o f h isto ry an d eo n seio u sn ess o f resp on sib ility .william le iss 一c an ad ian seh o lar, 15 o n e o f th e fou n d ers o f e eo lo g ieal marx ism , w h o se th eo ry n o t o n ly o p en s th e fi rst e eo lo g ieal marx ism , b u t also h as h ad a w id e一 ran g in g in flu en ee.th erefore, it 15 n eeessary to research 玩 155 eeo lo g ical th eo ry , b o th for o u r u n d erstan d in g o f th e h isto ry an d th e statu s q u o o f th e d ev elo p m en t o f th e eeo lo g ical m o v em en t, an d o u r u n d erstan d in g o f th e w h o le e co lo g ieal marx ism . 玩 155 elu eid ates co m p reh en siv ely h is eeo lo g ieal th eo ry in tw o w o rk s一” t h e d o m in atio n o f n atu re ”an d ” th e l im its to s atisfactio n , , .t h is p ap er aim s to , th ro u g h read in g an d in terpretin g th e o rig in als, eard in g , an alyzin g an d su m n larizin g th eir id eas, d em o n strate 玩 155 orig in al ap p earan ee o f eeo lo g ieal th eo ry , an d rev eal jts th eo retieal v alu e an d lim itatio n s. t h is artiele p o in ts o u t th at 玫 155 eeo lo g ieal th eo ry 15 n o t realistically g ro u n d less, b u t th e refl ectio n o f d eterio ratio n o f th e h u m an su rv iv al en v iro n m en t, th erefore h is th eo ry h as a so lid b asis in reality . l eiss eeo lo g ieal th eo ry also h as acad em ie b asis, w h ich 15, in th e faee o f g ro w in g eeo lo g ieal erisis , h is sen tim en t o f re一 th in k in g to th e id eo lo g ie al fath ers relev an t th eo ry after rev iew in g th e h u m an th o u g h t o n th e ” co n tro l n ature ”jn th e h isto ry .5 0 玩 155 eeo lo g ical th eory h as its u n iq u e as w ell as p ro fou n d th eo retical b asis. t h is article th in k s th at th e u n iq u e 15 th at l eiss p o in ted o u t early th at: th e ro o t o f th e m o st p rofou n d eeo lo g ie al crisis 15 th e ” d o m in a tio n o f n atu re ”co n eep t.a n d th e so u rce o f th e ” d o m in atio n ”15 th e en d less ” satisfaetio n to d esire ” . h o w ev er, th e ab ility o f n atu re to satisfy d esire 15 lim it. 5 0 th e h u m an 5 c ap acity to d o m in ate n atu re 15.t h e w a y to ad d ress th is ” tw o 一 p ro n g ed ”p lig h t 15 a d o u b le p ro g ress o f seien ce an d eth ies, eh eek in g m an k in d s ” u n lim ited d esire”, b u ild in g a ” su rviv al o f th e eo m m u n ity 15 easy ” sy stem in o rd er to aeh iev e h arm o n y b etw een m an an d m an , an d th en b etw e en m an an d l l a tl l yc . th is article p o in ts o u t th at 此 155 h as a elear u n d erstan d in g an d d ialectie an aly sis to th e ro le w h ich scien ee an d teeh n o lo g y p lay in p ro tectin g eco lo g ieal en v iro n m en t.an d h is th in k in g o f th e m ean in g an d v alu e of eth ieal an d so eial sy stem for th e p ro teetio n to eco lo g y sh o w s th at h e tries to seek w ay s to so lv e th e eeo lo g ieal erisis fro m th e level of spirit and system through breaking m aterial and technological lim itations. h o w ev er, 玫 155 eeo lo g ieal th eo ry also h as its lim itatio n s: h is an alysis to th e relatio n sh ip b etw een th e ” d o m in atio n o f n atu re”co n cep t an d th e eap italist sy stem 15 relativ ely sh allo w ; h e ev en tu ally b eliev es th at th e so lu tio n to eco lo g ical erisis b o ils d 0 w n to th e p ro g ress o f eth ies an d m o rals.t h at 15 w h y h e u ltim ately em p h asizes h o w to restriet the subjeet 5 desire but discount the establishm ent of system in the research o f th e eo n erete p ro g ram , w h ieh m ak e h is so lu tio n p o ssess u to p ian eo lo r. k e y wo r d s : william le iss; eco lo g ical th eo ry ; t h e lim its to satisfac tio n th e d o m in atio n o f n atu re ; 目录 中英文摘要 引言-一1 (一 )选题 缘 由 -一1 (二 )国内外学者研 究现状述 略-一 3 (三 )本文 的研 究思路和基本 方法- -一 5 一 、控制 自然 : 莱 易斯确认 的生态 问题焦 点-一 6 (一 ) “ 控制 ”的含义-一 6 (二 ) “自然 ”的含义- -一 8 (三 ) “ 控制 自然 ”的含义- 一10 二、“ 控制 ”史回溯 : 人类古今 的生态价值取 向-一 - -一13 (一 ) 古代朴素控制观-一13 (二 ) 近代工具理性控制观-一巧 (三 ) 马克 思恩格斯 的辩证控制观-一17 三 、满足欲望 : 莱易斯揭示 的 “ 控制 ”之源-一19 (一 ) 控制 自然 的 目的: 满足欲望-一19 (二 ) 自然与人类 的双重 困境 : 控制与满足 的极 限- -一 21 四、解控之径 : 制约人欲 与建构制度- - -一 - -一22 (一 ) 科技与伦理 : 双重进步制约人欲- - - -一 -一22 (二 ) 建立 “ 易于 生存 的社 会 ” : 人 与 自然 实现 和谐一 一 -一23 五 、莱易斯生态观 简评-一 - -一25 (一) 对 科 学技术 于 生态 影 响 的辩证 认识-一25 (二 ) 彰 显 了伦 理 道德 对 生态 保 护 的意义-一27 (三 ) 突 出 了社会 制 度 对 生态 保 护 的价值-一 27 (四) 莱易斯 生态观 的局 限-一 一 一 一 -一28 结语-一 31 参考文献-一33 致谢-一35 宁 威廉 莱易斯生态观研究 己 当 j.厂j (一 ) 选题缘 由 自然 是人类赖 以生存和 发展 的基础 ,因 自然环境恶化而 引发的生态 问题 ,是 20 世纪 以来人类面 临的最 为严重 的问题之一 。尤其是 自 20 世纪 60 、70 年代 以 来 ,发达 资本主义 国家 由于工业 高度发展 ,造成 了环境 的严重污染 ,生态平衡 的 失调 ,严重 的后 果 日益 明显地摆在人们面前 。科 学家 、未来 学家 的连篇报 告令人 震惊 :多种矿产 资源面 临枯竭 ; 森林 与水土流 失 ; 农 田荒漠 化 ; 部分物种 灭绝破 坏 了生物 的多样化 ,导致 生物链 断裂 ; 世界性 的淡水短缺 ; 海洋渔场 的破坏和淡 水渔业面积 的减 少 ; 工业废水影响水 资源和人 的健康 ; 有机 农药 的施用导致 农 田 污 染 ,影 响人体健康 ; 平均气温上升导致海平面 的上升和 赤道地 区气温超 过人 的 承受能力 ; 酸雨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等众所周知 、有 目共睹 的事情经常发生 。 所有 的这 一切 ,都给人类 社会 带来 强烈的冲击 。是否和如何 爱护地球 、保护 生态 环境 ,己成 为关系到人类 自身安全 的重大 问题 。由此 ,西方 社会 中一股 前所 未有 的紧张感 与危机感 开始激 发 了。 1969 年 7 月 20 日,人类 在 月球上迈 出的第一步在证 实人类征服 自然 能力 的 同时 , 也大大增 强 了少 、 类 的生态危机意识 , 加快 了唤醒人们环 保意识觉醒 的速度 。 虽然 多数 欢 呼人类 征服 宇 宙 的人 并没有 意识 到这 一 点 , 但 是 一些 敏锐 的思想 家 仍 然 断言 : 在 一个可预见 的时期 内,人类还不可 能实现 大规模 的星 际转移 。因此 , 眼下 的人类 必 须认 真 面对 和切 实处理好 自己在 地球 上 的生存 与可 持 续发展 问题 。 于是 ,绿色运动兴起 了,其直接 目标 ,就是对人类面 临的生态 困境和如何 处理这 一 问题 的 回应 。 1972 年 ,第一个 绿 色 政 党 “ 价值 党 ”在新 西 兰 诞 生 。而 此 前 的 1970 年 4 月 22 日,则被 美 国的 民间组织 宣布 为第一个 “ 地球 日” 。绿 党 的 “ 绿 ”字 的政 治含 义是相对 于 “ 红 ”和 “白”而 言的 ,“ 红党 ”指共产党 、社会 民主党及其 他 “ 左 派 ”组织 ,“白党 ”指 各种 资产 阶级 政 党 。用 绿 党 自己的话 说 ,是既不站 在 “ 左 派 一边 ,也 不站在 右 派 一边 ,而 是 “ 站在 正前 方 ”关注人 类 生存 的家 园及 其 未 来 前 景 。 他们 强调环 境 保 护 ,呼吁维护 生态 平衡 ,反对 污 染 环境 , 以维 持 人 类 有一个 “ 符合 自然 界发展规律 ”的生存空间 。 他们反对一切暴力 ,主张在世 界 范 围内用协商 、 和平 的方式解决生态 问题 。 为此 , 他们呼吁在学校进行环境教育 ; 希望建立一种没有剥削的经济制度 ,用雇员 民主管理为主的中小型企业 ,取代 以 国家和大公司控制 的大规模企业 ; 反对军事工业联合休 ,特别是反对核军备竞赛 等等 。绿党 的这些观 点和主张强调从伦理道德角度思考和分析 问题 的重要性 ,将 道德权利 的范 围从人与人 的关系转移到人与 自然 的关系甚至 自然本身 ,动物 、植 物 、山川、荒野 ,整个地球无一例外 。随着绿色 思想从 “ 浅绿 ”逐步发展到 “ 深 绿 ” ,生态 问题 又被 视 为人类 的心 态 问题 ,于 是 出现 了解 决生态 问题 就 是人 们 从 过度 消 费回归朴素 、安贫乐道 、清 心寡欲 、自我节制 的生活 中的主张 ,并认 为从 根本上解 决 问题 ,必须寻求导致环境退化和 生态危机 的根本 原 因 ,即不 能 回避 社 会 制度 问题 。 由此 ,西 方对 于 生态 问题 的关注 开始 “由绿 转 红 ” ,即解 决生 态 问题 要 联 系 社会 制 度 , 要深入 到人类 的心态 、 欲 望 , 以便 从 中寻求 导致 生态 问题 的深 层 原 因 , 。 这就是 生态 社会 主义 。 生态社会 主义者们把 当前 生态危机 的根源直指 资本 主义制 度 ,认 为资本 主义社会 不可 能为解 除生态危 机找到根本 的 出路 ,只有 废 除带来 社 会 贫 困和 不公 的资本 主义制度 ,刁 能最终解 决 问题 。在生态社会主义 者 中 ,一部 分人 尝试 着 运用 马 克 思 主义 的观 点和方 法 分析 当代 资本 主义 的环 境 退 化和 生态 危机 ,探 讨解 决危机 的途 径 。这 部 分人 即生态 学 西方马克 思主义 。 威廉 莱易斯 就是其 中之一 。他在 1972、1976 年 出版 的 自然 的控制 和 满足 的极 限 两 书 中 ,集 中表 达 了 自己的生 态 学 思想 。而 他 在 对 罗 马 俱 乐 部 1972 年 发表 的第 一个研 究报 告 增长 的极 限 的分析基础上 ,对 生产 增长方式 得 出的结论 更加 发 人深 省 。 莱易斯 生态观 最大特 点就是旗帜鲜 明地 主张用 马克思主义透视 绿色 理论 , 致 力于将 马 克 思主义 与 生态 学 的结合 。正是从 他 开始 ,一些 生态 主义 者 公 开 、明确 地 自称 是 马 克 思主义 者 。莱 易斯 一 方面 继 承 了马 克思 的异化 理论 ,竭 力 批 判 资本 主义 的消 费异化 现 象 ,预 言社会 革 命 的导火 线将 出现在 消 费领域 而 不 是 生产 领 域 ; 另 一 方 面 又注 重建 构 生态 社会 主义模 式 , 明确 提 出 了生态 社会 主义 的政 治 、 经济 、社会 生活 、意识 形态 等主 张 。他 的理 论 在 生态 马克 思主义 中具有 开创 性 , 其对 “ 控 制 自然 ”观 的分析和有 限消 费 的稳 态 经 济模式 ,则 成 了其 后 西 方 生态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的理 论 来 源 并被 其 所 发展 。 莱 易 斯 生态 观 中蕴 含 诸 多有 价 值 的理 论 。然 而 ,迄 今 为止 国 内外 学 者 对 其 理论 的关注 明显不足 。如果说生态 问题 是一个 复杂 的社会 问题 ,其 妥善解 决需要 假 以时 日; 那 么 ,生态 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从 自然和人类 生活 方式 两个层 面对 生态 问题 的考察 ,以及他们关于如何在保护 自然和发展经济 中保持平衡 、在平衡 中实 现超越 的思想 ,则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着力探讨 的问题 。莱易斯作 为生态学马克 思主义 的重要代表人物 ,其 思想尤其具有代表性 。因此 ,梳理和挖 掘莱 易斯 的生 态学思想 ,认 识其 中的理论价值并获得启示 ,便是本文研 究 的主 旨。 (二 ) 国内外学者对莱易斯 的研 究现状述略 国外研究现状 加拿 大学者本 .阿格 尔 曾在 西方 马克思主义概论 一书 中介 绍 了莱易斯 的 著作 , 他 高度赞赏莱易斯和 以他为代表 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 资本主义危机 的新 探索 ,即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 ,己成为当前资本主义 的主要危机 。本 阿格 尔 指 出,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者从不 同的角度考察 了生态 问题 并提 出了 自己的解 决方 案 ,“ 他们认为 稳态 经济是必需的 、必然 的,这种经济要求缩减 资本主义 的 生产 能力和扩大 资本主义 国家 的调节作用 。此外还必须重新评价人 的物质 需求 , 并大大 削减这种 需求 。面对 能源短缺 、地球 自然界 的 不 断萎缩 和 生态支 持系 统 日益相互依 存 ,也许还 需要 实行 一种新 的禁欲主义 ” 。 本 阿格 尔指 出,在所 有 生态 学西 方马克思主义者 中,将上述观 点表达得最清 楚 、最系统 的人 ,当数威 廉 莱易斯 。本 阿格尔还在书 中概述 了莱 易斯创立稳态经济 的可 能实现 的两种 方案 。但 是 ,由于本 阿格 尔对莱易斯 生态观 的研 究偏 重于简述 ,且只有 为数 不 多 的篇幅 ,加之 本 阿格 尔 的介绍主要 集 中在 莱易斯 满 足 的极 限一 书 中 的思 想 , 。而 没有 提 及自然 的控制 这 一集 中展 示 莱 易斯 的生态 学 思想 的著 作 。因 此 ,不仅 国外 学 者对 莱 易斯 生态学 思想 的研 究 主要 限于本 阿格 尔 ,而 且 ,即使 本 阿格 尔 的研 究 也 是相 当简 略和 浅 显 的 。 2.国 内研 究现 状 1993 年 5 月 ,重庆 出版社 出版 了 自然 的控制 的中译 本 。2007 年 12 月又 再版 了这 一 著作 。这 是迄今 为止 国 内翻 译 的莱 易斯 的著作 。而 满 足 的极 限国 内 目前尚无 中译 本 。 【 加 】本 阿格 尔, 西方 马克思主义概论 , 慎之等译 , 中国人 民大学 出版 社 , 1991 年版 , 第 474 页 就研究现状而言 ,目前 国内学界对莱易斯的研究基本上处于介绍性阶段 。但 也不乏对莱易斯 的思想 的某些方面的探讨 ,主要集 中在下述几个方面 : (l) 对莱易斯关于生态危机和环境 问题产生根源 的探讨 。对此 ,俞吾金和 陈学 明在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中指 出,莱易斯 把 生态危机和环境 问题 的根源 归结于控制 自然 的观念 ,是一种深刻 的见解 ,他 从 意识形态批判 的角度抓住 了生态环境 问题 的要害 ;莱易斯揭示 了控制 自然 与控制 人之 间的内在联系 ,提 出 自然 的反抗意味着人性 的反抗 ,表 明他没有脱 离社会关 系抽 象地研 究人和 自然之 间的关系 。莱易斯 的观 点源于马克思 ,是对 马克 思恩格 斯 的生态 思想 的继承, 。 (2 ) 对 莱易斯 关于 生态危机 的解 决途径 的探 讨 。同样 是在 ( 国外 马克 思主 义 哲学流派新编.西方 马克思主义卷 中,俞吾金 、陈学 明指 出,莱 易斯对控 制 自然 的新解 释 具有独 创 性 ,但 他过 于 强调伦 理和 道 德对解 决 生态危机 的作 用 ,则 使 他 关 于人类 与 自然之 间关 系 的控 制 思想 具有 了乌 托邦 主义色 彩 。舒志 定则在 自然控制危机 的伦理缺 失与克服一文 中指 出,莱 易斯建立人 与 自然和 谐关 系 的设想, 特 别是他将伦理关怀作为实现这一设想 的策略和路径 , 虽有 空想 的成分, 但 仍 不 失 当下西方科技理性之上 的舆论环境 中 , 解 决生态 问题 的一条有 价值 的思 路 。因此 ,这 是莱 易斯 把 马 克 思主义与生态 学 结合 的一种有意 义 的尝试 ,也提 醒 我 们 研 究马 克 思主 义 生态 学 需要 关注 从这 一视 角看 问题 的价值 。 (3) 对 莱 易斯 生态 理 论 的评价 。解 保 军在 对 “ 控 制 自然 ”观 念 的重 新 理 解 一 文 中较 为详细 地 谈 到 了这 一 点 。他 认 为 : 第 一 ,莱易斯从社 会 意 识 形 态批 判 角度 出发 ,剖析 了 “ 控制 自然 ”的观念 ,从而 开辟 了生态 问题研 究 的新领域 , 对一 于人 们研 究 生态 问题 很有 启发性 。第 二 ,莱易斯把 “ 勘天 ”与 “ 役人 ”内在地 联 系起 来 ,不 是脱 离社会 关 系抽 象地研 究人 与 自然 的关系 。这有助 于人 们 把 解 决 生态环 境 问题 与社会 改造 问题 放在 一起 思考 , 从而 找 到解 决生态环 境 问题 的有 效 途 径 。第 三 ,莱 易斯 还 把 生态 环境 问题 与社会批 判 理论联系起 来 ,明确 指 出 “ 控 制 自然 ”观 念 首先 是在 资本 主义社会 获得现代 意 义 的 ,具体分析 了这 一 意 识 形 态 产 生 的历史背 景 、历 史作用 的演变 。莱易斯 的这些 思想无疑是正确 的 。但 是 ,莱 易斯对 “ 控制 自然 ”的意识 形态 与资本主义 生产方 式 的关系并未进行 专 门深 人 的 研 究 。第 四 ,莱 易 斯 主 张 依 靠 伦 理 的纯 化 和道 德 的进 步来 调 整 人 与 自然 的 关 系 , 展现 出他 的乌托 邦情 结 。 第 五 , 莱易斯 虽然 谈 到 了 自然 的解 放与社会 的 改造 问题 , 2. 俞吾金 陈学 明,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 : 西方 马克思主义卷 ,复 旦大学 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28一 641 页 . 但论述是肤 浅的、 抽象 的, 他没有 明确把它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联系起来 。 上述 国内学者的研究, 为我们深入研究莱易斯生态学提供 了理论素材和研究 视角,但是 ,由于这些介绍多 限于概述 ,或虽然有较 为深入 的阐述但往往 限于某 个方面 ,而缺乏从整体与全面的视域把握莱易斯 的生态 学思想 ,更没有把莱易斯 的两部重要 的生态学著作 自然 的控制 和 满足 的极 限在整合 中加 以研 究 , 因而,对莱易斯 的研究 ,无论就其广度还是就其深度而言 ,都显得不够 。 综上所述 ,不将 自然 的控制 满足 的极限两书联系起来研究,便无从 把握莱 易斯生态观 的全貌 ,更无法深刻理解和认识莱易斯 生态观 的价值 。有鉴于 此 ,本文将通过梳理 自然 的控制和 满足 的极 限两书中的生态学思想 ,从 整体上揭示威廉 莱易斯 的生态学 ,并对 莱易斯 关于 “ 控 制 自然 ”观念和 异化 消 费是当代 生态危机 的根源 ,以及 莱易斯 关于建立一个 “ 易于生存 的社会 ” ,关于 生物 多样性伦 理是解 决生态危机 的途径等 思想 , 做 出相 对深入 的分析和 客观 的评 价 , 。以展示 莱易斯 生态学理论 的全貌 。 (三 ) 本文 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 .研 究思路 本文立足 于莱易斯 的原著 ,通过梳理和挖掘 莱易斯 原著 中相关 思想 ,以揭 示莱易斯生态学思想 的原貌 。其 具 体路径如下 : 第一部分 : 对 “ 控制 自然 ”的概念进行解读 。通 过拨 开 “ 控制 自然 ”概念 上 的迷 雾 ,表 明莱 易斯对 生 态 问题 焦 点 的确 认 ,即 “ 控 制 自然 ” 。 第 二部 分 : 通过 莱 易斯 对 “ 控 制 自然 ”的历 史 回溯 表 明莱 易斯 在 对 作 为生 态 问题焦 点的 “ 控制 自然 ”所具有 的深刻历史根源 的把 握 中 ,是如何揭示 了导致人 类 生态 危机 的文化观 念 根 源 的 。 第三 部 分 : 对 “ 控 制 ”的根 源进 行 揭 示 。通 过 分 析 莱 易斯 关 于 控制 自然 之 所 以成为 生态 危机 的主要 根 源 ,就 是 因为人们 的无 休 止 的欲 望 。为 了满 足 这 些 欲 望 而控制 自然 的思想 ,表 明莱 易斯 在 分 析人 类 心理 欲 求对 生态造 成 的危 害 中 ,是 如 何揭示 了资本 的逻 辑和 社会 制度 对 生态 危 机 形成 的作 用 的 。 第 四部 分 : 对 莱 易斯解 决生态 问题 的 出路进 行 总 结 。控 制 自然 既然 是 生 态 危 机 的根 源 ,那 么 解 决 生 态 危 机 就 是 解 放 自然 ,主 要 途 径 是 制 约 人 的 非 理 性 的欲 望 和 建立 “ 易于 生存 的社会 ” ,从 而 实现 人 与 自然 的和 谐 。表 明莱 易斯 在 寻 求 生 态 危机 的解 决途径 时, 是如何从重视道德伦理进步和建构社会制度 的方面解 决 问题 的 。 第五部分: 对莱易斯的生态观进行简要评价。 莱易斯对当代生态危机的理论 研 究有着振聋发馈 的作用 ,然而也有其理论上的局 限性 。本章在 以上 四章对 莱易 斯思想 的研究基础上 ,对它进行简要评价 ,以期能在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的理论 研究上更进一步 。 2.基本 方法 本 文通过对 莱 易斯 的两部著作 ( ( 自然 的控制 满足 的极 限) ) 进行 文 本解 读 ,运用文献研 究法 以及交叉研 究法 ,又把分析和评价 ,理论与现 实结合起来 , 从 而 力 求在 学 科 理 论 的动 态 发展 中 ,揭示 莱 易斯 生态观 的理 论价值 及 其 局 限 。 一 、 控制 自然 : 莱易斯确认 的生态 问题焦 点 (一 )“ 控 制 ”的含义 对 于 自然 的征服 ,人类近 几个世纪 以来形成 了一种 普遍 的观 念 : 人 控制 自然 的特 殊 目标 就是控 制环境 , 即人类 是通过科学和技术手段而 实现征服 自然 的 目的 的 。 莱 易斯认 为 ,这个 观 念是对现代科学和技术事业 的歪 曲表达 ,因为它掩 盖 了 人 控制 自然 的真 实意 图 ,掩盖 了一系列基本 的社会矛盾 。造成这种 错 误 的原 因就 是 一般 的人 们对 于 “ 控 制 ”的概念 或含 义含混不清 ,在 莱易斯看 来 ,舍 勒 的著 作 是分析 科 学和控制 之 间关 系 的最重要 的唯一 的原始 资料 。 莱 易斯对 舍 勒提 出的控 制 学概 念很感兴趣 ,但 舍勒本人 并没有系统 阐明这一概念 。围绕舍 勒 的控 制 学 思 想 莱 易斯诊释 了 “ 控制 ”的概 念 。 1. 舍 勒 的控 制 手段和 目的 : 科 学技术 与人 的需求 莱 易斯 指 出 : 舍 勒 关 于 “ 控 制 ”的理论 ,是 从科 技作 为控 制 的手 段 和 人 为 达 到需求而产 生控制 的欲求 ,实现对 自然 的掌握 的。在舍勒看来人类 为 了维 持 自 己的生存就必须与 自然进行 斗争 ,各种技术 的发 明就是为 了控制周 围的环境 ,使 环境服从人 的 目的。 在控制 自然 中发展 出来 的各种技术被舍勒称为控制学 ,即实 证科学 ,如此看来科学和技术就意味着控制 的实现 。虽然实证科学的基本 目标总 是一样的 (主宰环境 ),但它们 的条件在不 同的历史文化时代却是不 同的。舍勒 重点论述 了从 中世纪到现代 时期 的转变 。 舍勒认为 ,人类社会 同时并存着三种类型 的知识 ,即为 了使环境服从人 的 目的而形成 的 “ 控制学 ”或 “ 实证科学 ” 、形而上学和宗教 思想 。舍勒指 出,实 证科学原本是形而上学 的一部 分 , 它从形而上学 中分化 出来 是在西方社会 从 中世 纪 向现代社会转变这一时期实现 的,即 17 世纪 以来 ,亚里士多德 “ 非实践 的沉 思 ”的思想态度被近代欧洲文 明的世界观所取代 。这种转变反映 了西方人生活 的 根本变化 。形而上学的世界观从其 思维方式来看 ,主要是一种 “ 非实践 的沉思 ” 的态度 ,而 17 世纪的新科学则要求从形而上学和宗教 的假 设及教条主义 中解放 出来 ,要求科 学应 当排除价值判 断和价值 决定而保持价值 中立 。舍勒不仅指 出 了 中世纪 向现代科学观基本价值 的转变 , 而且还进一步揭示 了这种价值转变在物质 和精神各方面 的体现 ,即中世纪主要追求对人实行统治 ,而现代社会则把一切兴 趣集 中于 自然现象 中适合预 言和控制意 图的方面 , 它主要追 求控制物 以及如 何将 物 改造成有价值 的商品,而将控制人 降到 了次要 的地位 。 2.莱易斯 的舍勒 思想批判 针对舍 勒 的上述观 点 ,莱 易斯 指 出,舍 勒虽然力 图揭 示科 学观 从 中世纪 到 现 代 的转换及其意 义 ,但 是他 的解 释 并不全 面 。因为舍 勒 虽 然 看 到 了人 类 的确 是 从现 代科 学和 技术 中获 得控 制 、驾驭和 改变外 部世 界 的能力 的 ,但是 他 并没有真 正解 决知识 增 长 的社会 后 果 问题 , 对 以人 的需求 为 目的的控 制 观 念 的严 重 的含 混 性没有进行应有 的严 密 的考 察 ,“ 他 显然 没有注意到在科学 以实用 的、操 作 的或 工 具 的方式控 制世 界 的设想 中 ,包含着 严 重 的含糊性 。 ”,利 用 科 学控 制 自然 的 目 标 就 是让人 能够 通 过榨 取 自然 资源 来 充 分满 足他 的实 际需要 和 欲 求 ,然 而 ,随着 技术 的广泛 应 用 ,导致 了明显 的不 良后 果 ,如 出现 了危 害地 球 生态 平 衡 的现 象 以 及制造 出可能造成生物灾难 的各种武器 。莱易斯不禁发 问: 这些也能被看作 是控 制 的含 义 吗 ? 这 些 成 就 和 人 类 的需 求 之 间 的关 系 是什 么 呢 ? 【 加 】威廉 莱易斯, 自然 的控制 , 岳长岭 李建华 译, 重庆 出版社, 2 007 年版, 第 104 页. 莱易斯指 出,舍 勒 的错误在于 “ 没有对人 的 目标 和 目的的范 围进行 分析 , 只 说 明对 自然 的科学研 究及其技术应用是发生在 一种操作 的结构 内还是很 不够 的 。关键 的问题是 ,在何种特殊 的社会背景 中它是操作 的 ? ” 同时他 的错 误还 表现在他对 中世纪和现代关于追求权力方面 的论述 。他认为前者主要在于控制 人 ,后者在于控制物 。在莱易斯看来,舍勒把这两个领域人为地对立起来是完全 错误 的,“ 中世纪的控制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人群 中的特殊阶层对于物质 手段 (不动产 ) 的控制 ,同样 ,在现代社会 中人对人 的控制也没有 由于控制物 的 魔法 而成 为多余 的 。 ”5毫无疑 问,这两个时期 的统 治形式 是有 区别 的 ,但 实质 却 没有改变 。中世纪是通过依赖特殊群体对物质手段 的控制来 实现对人 的控制 的, 而现代社会 也并没有 因为对物 的控制而放弃对人 的控制 。 舍 勒上述缺 陷 的根 本 原 因在 于 ,他没有科 学地 理解科学技术 的发展 与社会进 步之 间的关系 。人们 认 为可 以通过科学技术 的进 步来 实现控制 自然 ,从而满足 自身 的需要 ,进而 实现 社会 的 进步 。因为 ,“ 现代 自然科学的特殊的研究成果不能直接地进入人类 实践生活领 域(其 原 因至少有 一部分是 明显 的)” ,“ 权力和控制 的概念 不是在 科 学知识本 身 的意 义 上说 的 ,只有 联 系 到科 学知识 的技术 应用 刁 可 以很恰 当地 使 用 它 们 。 ”6在 这种情 况下科学知识刁 可 以说是控制 的工具 。但是控制 的真 正对 象 不是 自然 ,而 是人 。但 是 ,谈论 “ 人对 自然 的征服 ”是荒谬 的,因为技术水平 是决 定社会 冲突 采取何种形式的重要 因素之一 , 这样一来 , 人类控制 自然 的假 定主体就不存在 了。 因而 ,人类 共 同控 制 自然 的概 念是毫 无意义 的 。如 果控 制 自然 的观 念 有什 么 意 义 的话 , 只能是一 些人企 图通过技术 的手段来统 治和控制他人 。 这 正如 黑格 尔在 精 神现象 学 中所叙述 的, 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