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应用文写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注意语言准确性的前提下,适当 讲究生动性,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机和活力,会相得益彰, 提高应用文的表达效果。语象,即语言构建的形象,是凭借着语言与表 象的稳定的对应关系而呈现的直觉性的心理画面。语象明白如画,给人 一路坦易之感。因此在应用文写作中适当运用语象,可以使语言不仅准 确、简炼,而且生动、形象,能在反映内容的同时,产生一种美感,勃 发一种情趣,吸引读者去深刻领会文章的内容。本文旨在探讨语象在应 用文写作中的运用,从其在应用文写作中的功用、意义等方面找出其存 在的必要性,并对应用文写作中的语象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重点研 究了语象在应用文写作中形成的机制及方法手段,并提出应用文写作中 使用语象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实用性语象生动 a b s t r a c t p r a c t i c a l w r i t i n gh a ss t r o n g e rp r a c t i c a b i l i t y ,b a s et h en o t i c eo nt h e l a n g u a g e sv e r a c i t y ,t h a no b s e r v et h ev i t a l i t y , t h a tf o r mav i v i d ,l i v e l ya r t i c l e w h i c hi sr i c hi nl i v i n ga n dv i g o r ,t h a tb r i n go u tt h eb e s ti ne a c ho t h e r ,t o i m p r o v et h ee f f e c to ft h ep r a c t i c a lw r i t i n g se x p r e s s i o n t h el a n g u a g e v i s u a l i z ew h i c hi sc o n f o r m e dal a n g u a g e i ti sr e s o r t i n gt ot h es t a b l yr e l a t i o n o fl a n g u a g ea n di d e a , p r e s e n t i n gt h ei n t u i t i v ep a i n t i n go fm e n t a l i t y t h c l a n g u a g ev i s u a l i z ea sc l e a ra sp a l m i n g ,t og i v eu st h es m o o t h l yf e e l i n g ,s o w r i t i n gt h ep r a c t i c a la r t i c l ep r o p e r l yu s et h el a n g u a g ev i s u a l i z ew h i c hi sn o t o n l ym a k el a n g u a g ec o r r e c ta n dc o n c i s e ,b u ta l s ov i v i dm a dp e r f e c t ,i tc a n r e f l e c tt l l e c o u t e u t p r o d u c i n ga e s t h e t i cf e e l i n g b r e a k i n go u tak i n do f s e n t i m e u t ,a t t r a c t i n gm a w rt od e e p l yu n d e r s t a n dt h ea r t i c l e sc o n t e n t n e m a i nb o d yo ft h et h e s e sa i ma td i s c u s s i n gl a n g u a g ev i s u a l i z ea p p l y i n gi n p r a c t i c a lw r i t i n g ,t of i n do u tt h en e c e s s i t yo fw h i c he x i s tf r o mt h ef u n c t i o n s i g n i f i c a t i o n ,e t c ,i np r a c t i c a lw r i t i n g ,a n da n a l y z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h a db y l a n g u a g ev i s u a l i z ei np r a c t i c a lw r i t i n g ,s t r e s s i n go ns t u d y i n gt h em e c h a n i s m a n dm e t h o do f l a n g u a g ev i s u a l i z ew h i c h i sf o r m e di np r a c t i c a lw r i t i n g a n d b r i n gf o r w a r dt h ep r o b l e mt op a ya t t e n t i o nw h e nu s i n gt h el a n g u a g e v i s u a l i z ei np r a c t i c a lw r i t i n g k e yw o r d s :p r a c t i c a lw r i t i n gp r a c t i c a b i l i t yv e r b a li m a g e s x r m d b 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应用文写作中的语象 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 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垄整趁五年坐月翌日 长春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 位论文版权使用规定”,同意长春理工大学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长春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也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丝立塑么年丝月卫日 指导翩签名:鳞碰年脚等日 第一章绪论 应用文写作是使用书面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要实现写作意 图,就离不开语言表达,语言是构成文章的物质形式。一篇应用文有了 从实际出发、揭示事物规律、指导工作实践、反映时代精神的主题,以 及典型丰富的材料,有了模式化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要求,最终还是要通 过语言予以表现。所以,语言表达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写 作意图、发挥写作作用。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毛泽东同志提出: 文章和文件都应具备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这“三性”全面、辩 证地指出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即不仅要准确,更要鲜明、生动。 从思维角度看,人类的思维形式,除抽象( 逻辑) 思维之外,还有 形象( 直感) 思维和灵感( 顿悟) 思维。应用文写作也不例外,它虽然 主要以抽象思维为主,但并不能完全否定形象思维,可以将形象思维作 为辅助性的思维形式。在总结、调查报告、新闻等应用文中,常常用一 些典型事例、典型人物的语言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应用文写作 如果适当渗进一些形象思维,有利于加强读者对抽象事理的理解,增加 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 语象明白如画,因此给人一路坦易之感。语象是语言构建的形象, 是凭借着语言与表象的稳定的直接对应关系而呈现的直觉性的心理画 面。 德国语言学家保罗。认为:“句子是语言表达,是某个表象或几个表 象的结合在说话人心理得以实现的标志,同时也是为了使听话人的心里 引起这些同样的表象的同样结合的工具”。这就揭示了语言中“象”的 存在,并且这个“象”不是原形的物象而是存在于人们心理的表象。 表象是人脑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是外界刺激在记忆神经 中留下的印迹。它是在知觉基础上所形成的呈现于脑际,并能反映出来 的可触摸、可感觉的各种感性形象,具有直观性和整体性。有些形象性 词语就能唤起我们的表象记忆,象“抓辫子”,当我们读到时,头脑中 会不自觉的呈现“一条黑黑长长的发辫”,这就是通过生活经历把辫子 这一视觉信息留在了记忆中,形成了表象。表象属于感性认识却不是简 单的再现,而是对直观形象的某种程度的概括,它是由感性知觉到思维, 由映象到概念的过渡环节。表象是人们对客观外物的最基本、最初步的 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 a ,国史全鉴( 第2 卷) c 北京;团结出版社,1 9 9 6 保罗( p a u l ,1 8 4 6 - - - 1 9 2 1 ) ,德国语言学家 感知。当这个表象用语言表现出来时就构成了语象。 语象具有系统性。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一方面,语象是语言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虽然语象最终要受其物质外壳语言的形式制 约,但从象的来源看,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人的感觉器官,把语象划分为 视觉语象、听觉语象、嗅觉语象、触觉语象等等。另一方面,语象具有 层级性。语象的第一级:基本语象,其语言形式是词和短语。语象的第 二级,是由语象间的组合而构成的更为复杂的复合语象,其语言形式是 句子、段落或篇章。 1 1 研究现状 语象是新批评派从实用主义符号学借来的术语,由于近几年来人们 对文学理论中的“形象”这一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于是“语象” 一词便进入现代文坛话语中。 从对语象本质的界定看,目前学术界处于百家争鸣状态,学者们各 有自己的观点。赵毅衡在他的新批评一书中指出:在文学理论术语 的翻译中,i m a g e 一直有不同的译法,或译作形象,或译作印象,现在 一般多译作意象。他认为恰当的译法也许是语象,指名称给人的印象和 形体感。但是,若笼统地谈“i m a g e ”,便不知何所指。因此,在严肃的 批评中使用“i m a g e ”这个词是危险的。于是,美国“新批评派”理论 家就决定采用另一个词“i c o n ”替代“i m a g e ”。“i c o n ”这个词可译为 “语象”,也就是“具词的象”( v e r b a li c o n ) 。“1 童庆炳主编的文 学理论要略中将文学语言区分为三个层面:语音层面、语法层面、语 象层面。他对“语象”的解释与赵毅衡的说法基本一致,认为语象就是 语言级的形象,具词的形象。书中还借美籍华人刘若愚的观点,将其中 描述性语象认定为“单式语象”,将比喻、象征的语象认定为“复式语 象”。”1 蒋寅不赞同赵毅衡用“语象”作“i c o n ”的译语,他认为“i c o n ” 接近中国自古所用的“意象”一词的含义。他在语象物象意象意 境一文中为“语象”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语象是诗歌本文中提示和 唤起具体心理表象的文字符号,是构成本文的基本素材。”他还认为“物 象是语象的一种,特指由具体名物构成的语象。”。1 与蒋寅明显不同, 赵炎秋在从语言到思想:再论文学形象的内部构成一文中,将语象 最终定位于“感性的生活断片”以强调其“象”的本质,他对语象所下 的定义是:“所谓语象,就是一定长度的言语在其直接的感性显现的基 础上所形成的感性的生活断片。”“1 孙春吴在总结前人的观点上,提出 了自己的观点:语象之“象”只能是“表象”,语象分为“象形语象”、 “指物语象”、“描述语象”。他认为语象是凭借着语言与表象的稳定的 对应关系而呈现的直觉性的心理画面。嘲 使用语象的概念,也是为了跟意象这个美学概念区别开来。在蒋寅、 孙春昊等学者的文中都曾谈到语象与意象、意境的区别。意象是中国传 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意中之象、有意之象或意造之象,不仅 仅用于文学创作、欣赏和理解,还可用于绘画、书法、音乐等其他艺术, 如绘画意象、音乐意象等。语象无深层含蕴,为叙事性文学所多用,人 物容貌、事件过程、景物环境等方面的描述,多属语象。意象是立象尽 意,有深层包孕,为抒情性文学所多用。另外,语象也与意境不同。若 干语象或意象建构成一个互换性的本文就是意境。意象、意境都要以语 象为基础,或者说,它们都要以语象这一存在视象作为自己的物质外壳。 它们都有超言绝象的特征,言和象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生长源。意象和意 境不仅有如画的生动性,同时又因超言绝象、妙微精深而令人神远。 从语象的适用范围上看,一般学者都将语象用于文学作品中进行研 究。赵毅衡用语象来分析文学中的“形象”。还有孙春吴的表象语 象意象论文学形象的呈现机制一文中说:“语象一词的突出 价值在于它揭示了文学形象的特异性。”1 另外,还有学者将语象限定 于诗歌文本中。蒋寅的语象物象意象意境中写道:“语象对 于诗就是存在世界的基本视象。 语象常被学者们用来研究诗歌文本或者文学作品里的艺术形象,对 文学形象以外的语象研究并不多,多数只是在自己的论文中简言提到。 其实,语象并不是文学活动所独有的。任何语言交流过程,不论是口头 的还是书面的,对于说话人和接受者的心理而言,都是语象的不间断生 成和映现的过程。在应用文写作中,如新闻报道和历史陈述,各种评论 乃至最为抽象的学术讨论中,皆是如此。这样看来,语象本身并不具有 文学性。也就是说,语象也适用于应用文写作。这里所说的应用文是从 广义角度来定义的,即人民群众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 日常生活、工作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某些惯用格式的一种文体。 它是人们交流思想、处理事物、解决问题、互通情况所经常使用的一种 工具。 撰写应用文,目的是要让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懂得:我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而不是让人去仔细推敲、揣摩字里行间隐藏的 所谓“潜台词”。应用文写作中的语象就是根据表达需要,用语言唤起 人们对所指事物的表象记忆,但其本质特点是借表象来传达认识。它只 是阅读主体的认知图形,自身不具有活力。那么,语象如何呈现在应用 文写作中,有什么样的意义,具有怎样的特点,本文将在以下篇幅中进 行探讨。 1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2 1 研究的目的 应用文写作在国家管理、社会联系及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加强其理论研究,对正确指导应用文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 此基础上,笔者采用文献调查法,查阅了大量语象研究的相关资料,结 合应用文的基本特征、语言特点、写作要求等文献资料,站在前人的肩 膀上思考问题,以辩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应用文写作中语象运用的一些特 点、意义等内容。通过对应用文和文学作品中语象的比较研究,试图找 出语象在应用文写作中所具有的独特性。并以尽可能多的应用文文本资 料为依据,以语象研究理论为核心,通过严谨的治学态度进行分析,得 出语象在应用文写作中得以实现的多种手段及注意事项。藉此以期能推 动应用文写作基础理论的发展。 1 2 2 研究的意义 1 加强应用文写作国际化趋势,建设通用应用文 随着当今世界出现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应用文写作已逐步 走向国际化。合乎国际规范、具有国际水准的应用文写作活动成为我国 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工具,众多的涉外应用文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由于历史、文化和地域等原因,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在应用文写作 的许多方面存有差异。因此,如何加强我国应用文的国际化趋势己成为 学者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仅在语言表达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信在2 1 世纪里,在建设通用应用文方面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2 加强应用文写作理论的深入研究 应用文写作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写作活动 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而学者们将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 行建制,对各种应用文体的性质、特点、写作规律和写作方法进行专门 研究。通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奋斗,到目前已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应用 文写作教材和专著,形成了我国应用文写作学独立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但有时会出现企图以文章写作的普遍规律理论来阐释应用文写作问题 的现象,这就使得应用文写作学的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用文写 作理论研究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正是从此角度出发,通过与 文学写作中的语象做比较,找出语象在应用文写作中所独具的特点。 4 第二章语象在应用文写作中的功用 应用文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使用的,讲的是实在的事,解决的是实 在的问题。在语言表达上不仅要规范,更需要清晰、具体、朴实。为了 避免枯燥乏味,在应用文写作中使用语象,把语言中感性的一面展露出 来,可以增加应用文的可读性,提高其社会效用。具体来讲,它有以下 三个方面的功用: 2 1 提高应用文语言的审美度 应用文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它的存在本身 就是美的一种体现。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过:“实用性与艺术性不互相 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应用文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拥有广泛的读者, 它是一种以实用为目的,解决具体问题的文体,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因 此应用文写作便要“出言吐语自当求其适当,使对方闻而愉悦舒服”( 叶 圣陶语) 。千百年来人们捧读不倦的应用文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 亮的出师表等等,不仅为实用而写作,更闪烁着作者的智慧火花,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极强的美感教育作用。 语象是借助语言来展现生活的片断,研究语象就要先看写作语言。 纵观应用文写作语言的发展过程,曾走过“质朴华美平实”的 漫长道路。时代在发展,偏执任何一端,都不利于应用文写作语言的进 一步发展。如果将应用文的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二者完美的统一,才是 应用文写作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现代应用文在语言上主要表现为以下 几点审美特征:准确美与模糊美的统一,简朴美与生动美的统一,稳定 美与变化美的统一,整齐美与参差美的统一。嘲应用文写作中语象的使 用能使文章阅读上更具清晰美和生动美。 应用文的写作目的在于直接应用。它与其他文体之间的最大差别就 在于“应用”二字,既实用性。无论哪种类型的应用文都是针对现实生 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制作和使用的。它所面对的写作受体是一特定群 体,他们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各不一样。这就要求应用文写作主体用 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呈现出清晰可现的语象,使文章的阅读洋溢 着生动之美。一篇讨论象征的理论研究性论文中写到: 在文学的历史长河,象征作为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即古老悠久,又充 满了年轻的现代气息。象征,最早是属于诗的;而诗,也因象征的融贯于普 遍运用而强化了自身的表情达意的生命力但象征艺术,并没有拘禁地栖息 在诗的那一块狭小的土地上可以说,由于象征艺术的渗透和扩张,以至我 们在小说这样的文学样式中,也感觉到了诗的某种特制的客现存在特别是 在现阶段的小说领域,伴随着结构形态与表现方式的日益开放化,诗化的倾 向已经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而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卓有成效地 丰富了小说的思想容量与传达途径,而且克分印证了创作界的小 i f 舰念的微 妙变化与审美趣味的提高。 在这段文字中,由于写作主体将抽象的概念转换为一种形象化的论 述,这段文字读来文采斐然。一个个生动的语象将生涩的理论性概念或 论述转为了人们熟知的表象,使受体在阅读过程中很自然的唤起了已存 的相应的表象记忆。“历史长河”是一个复式语象,“河”前面加了两个 定语“长”和“历史”,为人们记忆中熟知的宛转流淌的河流增加了张 力和深度,用来指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凸现其悠久漫长性。还有“象征 艺术,并没有拘禁地栖息在诗的那一块狭小的土地上”,这句包含生动 语象的文字阐述的是事理,而不是审美形象,服从的是论证逻辑,而不 是文学形象通常所提供的情感逻辑。这段文字在语言审美上看不仅具有 了理论性、科学性、创造性及学术性,更具有因这些语象带来的生动形 象美,给人以深刻印象。 2 2 增强应用文的表达效果 应用文只求对客观事理作如实反映,它有着特定的受文对象,还具 有时效性的特点。因此,阅读应用文要认真、细心,逐字逐句地辨认和 思考,以便决定自己所应采取的态度和措施,以免粗疏大意误了事。一 个个具体清晰、指意明确的语象会帮助应用文提高表达效果,使文章读 起来形象生动、新鲜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充满自然情趣。不仅可以深 化、丰富所讲的道理,还能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感,激起写作受体 强烈的阅读欲望,帮助他们准确的理解文中所传达的信息,以利于行文 意图的实现。 如邓小平在1 9 7 5 年9 月农村工作座谈会上关于各方面都要整顿 的讲话: 这半年来,我讲了多次话,中心是稳定当头有个老大难单位,过去就是 老虎屁股摸不得,后来下了决心,管你是谁,六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四十岁 的老虎屁股也好,二,三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都摸得。一摸,就见效了。 “老虎屁股”这个语象是人们所熟悉的,尤其会想到“老虎屁股摸 不得”这个俗语。邓老就把握了人们对此的理解,巧妙的将它用在讲话 周政保象征;小说艺术的诗化倾向 j 上海文学,1 9 8 5 ,( 3 ) 邓小平:各方面都要整顿,邓小平文选第2 卷,第3 5 页 6 里,表达了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心。这个语象的使用,形象地体现了老一 辈革命家的凛然立场和举重若轻的风度,读起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应用文中有很多抽象的道理,如果能在写作时将其与具体表象相结 合,便会给人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不是概念化的 东西,而是具体、鲜明的印象。象经济学周报中关于企业的社会 负担为何屡减不轻的一段话: 企业除了每年上交数以万计的城市建筑维护税外,还得交付各种“苛捐 杂税”,诸如整理马路费,疏通阴沟费、清洁除害美化环境费、车站修理费, 清扫费、联防费等等,至于反映社会不正之风的敲竹杠,打秋风之类,更是多 如牛毛,时有发生来者常常漫天要价,少则几十元,多则几万元如不竹则 会造成垃圾堆成山,污水满地滴,车辆通不过,罚款成倍翻等现象某药厂因 为下属办事人员得罪了环保系统某部门,竞被处以三十万元的罚款,厂方不 但不敢声张,反而自认晦气。企业为了维护正常生产免遭刁难,只好香火常烧, 菩萨常敬,处处留下“买路钱”。 这段话揭露了企业因沉重的社会负担而陷于严重困境。文中使用 一连串的语象来剖析事理,说明目前不少企业经济上负债大、工作上疲 于应付、生产上超负荷运行、管理上无所适从,这些问题成了发展生产 的严重阻力,必须改革。“敲竹杠”、“打秋风”、“多如牛毛”、“漫天要 价”这些复式语象,揭露了收费单位或人员的手段,形象地表现出他们 敲诈企业的不正之风;“垃圾堆成山,污水满地滴,车辆通不过,罚款 成倍翻”、“只好香火常烧,菩萨常敬,处处留下买路钱”这些给人带来整 体印象的语象组合则具体地反映了企业如不满足敲诈者的要求而产生 的后果,最后不得不迫使企业忍受沉重的负担。读了这段文字,由于写 作主体用各种语象将某些企业的一些现状表述的如此具体形象,从而给 写作受体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人们必然强烈要求有关方面采取措施, 对这种阻碍经济发展的社会疾瘤予以医治。 由以上例子来看,在应用文写作中如果能在反映内容的同时产生一 种美感,吸引写作受体去深刻领会文章的内容,便可以收到较好的表达 效果。 2 3 有利于拓展应用文的受众面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字符号作品只具有势能,必须经过读者接受 才能转化为动能。接受者才是文字符号作品的真正的作者和最后的完成 者,文章只有通过读者阅读才能实现信息交流的目的。没有读者的阅读, 企业的社会负担为何屡减不轻经济学周报1 9 8 6 6 一i 7 再出色的作品也不能实现其价值。应用文本的社会效应主要取决于读者 能动的接受与否。因之,应用文本只有在读者主体的阅读活动中才能获 得现实的生命。 从接受过程来划分,可将应用文本的读者主体划分为指定型读者、 需要型读者、专业型读者、兴趣型读者四种类型。嘲指定型读者由于工 作任务繁重,他们希望读文字简明、条理清晰的文章。需要型读者根据 个人的某种需求,自发以自身需要来选择阅读。但人们可能会因为内容 抽象、语言过于单调而不能很好的理解内容,进而失去阅读兴趣,甚至 导致形成和应用文写作初衷相悖的结果。专业型读者一般具有相应的专 业知识,对专业事务熟悉,对专业术语精通,懂得行业规范和要求。所 以,应用写作主体写作此种类型的应用文本,必须运用本行业的专业知 识、专业术语,同时要注意逻辑性、科学性,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 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还有一种读者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应用文 本,称之为兴趣型读者。所谓兴趣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 的心理倾向。人在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会形成各种兴趣。例如读者上 网浏览,每个人都很“挑剔”地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内容,可能没有一个 人把一个或几个网站的所有内容都仔细地一字不落地阅读。这就是此类 读者的特点,兴趣型读者也是大众传播中读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文读者类型比较复杂,但由上述内容来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 读者都希望所阅读的文章是能读懂的,能提起阅读兴趣的,来满足其对 所追求的目标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刺激读者进行社会活动的动机,是人 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读者阅读心理的主要的、基本的特点就是从阅 读过程中了解信息,以提高认知能力,同时也是从阅读中得到“指示”, 以便实践,去实现直接的社会功用。因此,这种功用性对应用文本的要 求是内容清晰,信息确切,可操作性强。那么语象的使用,可以唤起应 用文读者记忆中存储的表象,使他们在看到这些方块形的符号时产生一 种亲切感,不再觉得阅读应用文是枯燥的事情。如此反复,喜欢读应用 文的人越来越多,变被动为主动,应用文的受众面就会越来越大。当 代小说 新诗文月刊 的征稿启示中有这样一段: 当代小说( 下半月) 【新诗文月刊】,每, e l 一期,以刊发诗歌,散文 等精短文学作品为主,纯文学刊物,大1 6 开本,内文6 4 页码,每期8 页以 上彩色艺术插页,内文采用特种蒙肯纸高档印刷,封面为进口2 5 0 克高档铜 版纸彩色印刷,专业美术设计,高雅文化品味,全新打造纯文学期刊的崭新 园地,刊物2 0 0 5 年自办发行,共出六期,每期定价9 8 0 元,2 0 0 6 年交邮 局公开发行首批作者投稿均赠样刊一册,首批订户优先发稿o 陈宜新当代小说( 下半月) 新诗文月刊 创刊征稿2 0 0 5 7 1 9 8 这段文字中用多个语象将新诗文月刊的特色呈现在读者面前:“精 短文学作品”中的“精短”语象将此刊作品的特点交待清楚。此外,又 用几个语象写明装钉上的特点:彩色、蒙垦纸、高档、铜版纸。而。专 业美术设计,高雅文化品味,全新打造纯文学期刊的崭新园地”作为语 象组合就从整体上让读者了解了新诗文月刊的风貌。 美好的东西总是能吸引人的眼球,此篇启示中的那些视觉语象、触 觉语象使阅读者对要征文的月刊有了最直接的感观印象,能对这个刊物 有大致的了解。可能是随意的一看,但因为征文启示的文字描述,便对 这个刊物有了不错的印象,可能会来投稿,也可能买此刊物阅读。如此 连锁反应,便会使这一刊物投稿者增加,由此提升刊内文章质量,最终 使此刊拥有大量的读者群,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收入。 另外,从现代应用文写作的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来呈现一种泛社会 化趋势。应用文写作普遍使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层面,那么它在语 言上也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走向,语言大大丰富,表现力大大增强,语 象的使用频率也随之也大大增加。比如当代应用文不仅仅是机关文字工 作者在使用,还成为广大社会公众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因而它的写作 语言中就不可避免地融入了大量民众的语言口语。我们在应用文中 常常见到这样的语象“铁饭碗”、“打白条”、“菜篮子工程”、“市场疲软”、 “抓大放小”等等。而且当代应用文广泛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其语言 既带有行业的特点,又有通俗易懂的一面,因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 个领域的应用文写作中涌现出了大量新词,从而改变了以往应用文写作 语言较为刻板的面目。如“经济腾飞”、“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 主渠道作用”、“银行贷款的包袱越背越重”、“堵塞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 等。当读者看到这些语象时,头脑中的表象记忆自然会被激活而浮现。 像“菜篮子工程”是个复合语象,“菜篮子”使读者仿若能看到喧嚣的 菜市场提着篮子买菜的群众,明白这个工程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工 程”也许在某些读者脑中就会直接浮现机声轰鸣的工地,便知道这不是 生活中的小事,是与百姓生活有关的大事。再如“市场疲软”又是一个 复合语象,“疲软”是一个感觉语象,表示一种状态,拟人化的用在形 容市场上,读者看后很直接就会想到市场现在处于某种和人相似的状 态,那么无需过多解释,也能让读者明白这种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了。正 如与其努力解释什么是苹果,不如直接拿给人一个苹果来看,由视觉转 为知觉产生的印象更为深刻。这些表象的外延可能会因阅读者的个人经 历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对其内涵的理解应该是同一的,也就是说应用文 写作者在语象的表述中,不会使阅读者对其产生歧义。还有,我国最上 层办公机关的一些文件,也使用一些诸如“跳槽”、“三角债”、“搭车涨 价”之类来自群众的俗语。能看的明白、看的懂的应用文才更易为读者 9 接受,更富说服力和号召力,从而快捷地实现其行文目的。 由此可见,应用文既具有深邃的思想、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又具 有一定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当然,这里需要限定说明一点,应用文在实质上是对社会事务施加 影响( 施行控制) 的手段、工具。这种施加影响的方式可以是强制性的, 也可以是说服式的,那么对于从读者接受状态来划分出的指定型读者来 说,语象只是帮助他们更好的领会文章内容,但他们依然是常常处于被 动接受状态,不能自主选择决定阅读哪个文件、不读哪个文件。而指向 型读者是不确定性的读者,阅读带有很大的选择性,接受状态也相对自 由,往往采用浏览的方法,与自己的关系密切的地方多留意,否则就一 览而过。那么有着好的语象的应用文就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提升 阅读质量。 1 0 第三章语象在应用文写作中呈现的特点 应用文的语象是语言经由写作主体头脑形成的感性生活形态,但还 不是作品形象,仅是所指表象化,即语词由概念还原为表象,使抽象变 为具体形象。应用文是实用性很强的文体,这决定它在语象运用上有自 身独具的风格特色。 3 1 独立性 应用文是用于解决实际事务的文章,应用文写作强调的是它在现实 中的实际效能。务实、尚用是它产生、存在、发展的本源性,是内在生 命点。如果失去这一点,应用文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应用文 的语象有时也能给人美感,但美感不是它的目的,或者说不是它的主要 目的,它服从的是它的实用目的,为的是说明某个问题,提供某种信息, 通常不会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审美化艺术化的画面,它可以是局部的, 全篇不必融合成一整体,但需要顾及文体的规范,顾及文章整体风格上 的统一,与文学写作中的语象相比表现出了相对的独立性。 如一篇发言稿中有句“爱因斯坦曾经说”,其中的“爱因斯坦”, 这是一个具体的人的名字,阅读者在读到它时头脑中就会浮现科学家画 像上的那个留着唇髭的爱因斯坦的形象。这个指人的语象“他”只是为 了表述情况而出现的,并非文章主题的组成部分。 再如一个关于企业收入流失的审计调查中提到收入流失的途径及 去向时有一条“私设小金库一,根据人们过去的生活经验,就会在脑 中直接想到一个装满金光闪闪的钱币的仓库,因为有个“小”字修饰限 制,这个仓库就是非正规的,不合法的,“小金库”只是收入流失的途 径之一,不必照应前面的内容,也无须考虑后面的说法,只是作为一个 客观分析存在于文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文学写作中的语象所形成的感性生活片断虽然鲜明具体,与其前后 部分的联系比较紧密,但无法单独在文章中承担功能性的作用。元代马 致远天净沙秋思中那个著名的“鼎足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其中出现了九个语象,他们在文中不是 独立存在的,这个典型的羁旅行役的整体图画是由这九个鲜明的语象组 成,缺任何一个,所营造的画面都是不完整的。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代表作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骛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落霞”、“孤鹜”、“秋水”、“长 天”这四个语象虽然都可以单独使用,但文章浩浩荡荡的恢弘气势是要 它们共同组成才能形成。在文学作品中,语象具有自己独立的艺术价值, 是作品美的有机构成因素之一,是作品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 2 非主观性 应用文写作的语像与文学写作不同,文学写作中的语象倾注着作者 强烈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寄托。更具有鲜明的个性, 表现出作者个人的风格来。如唐代李白横江词六首之二中的一句: “一水愁牵万里长”,这句诗中就有一“水”语象,这里作者是以“流 水”喻愁,来表达心中无法排遣的忧愁和无奈。“读其文,知其人”,文 学写作中的语象主观性很强,每每多义、朦胧,语言所指称事物大于客 观,具有多重复杂语义价值。 应用文语象,需要突出言语的语用性,即实用功能,营造时要客观 冷静,避免自己下结论,力避带有主观性。尤其在公文写作中,写作者 必须忠于机关或领导人既定的制文意图,真实准确地表达组织的意志和 管理思想,不能有不符合组织意志的个人思想认识和感情色彩的渗入, 更不能任意发挥或标新立异。否则,就必然影响公务文书写作质量与效 益,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应用语象写作要求具有非主观性。 应用文语象的非主观性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语象所要传达的内容 是真实具体的,不能添加什么,或者减少什么。不允许有任何虚构、夸 张或“想当然”,更不能象文学创作那样“天马行空”或“云山雾罩”。 如在写调查报告等真实性很强的问题,在叙述说明时使用的语象应能真 实、全面、准确、客观地将所要表达的内容明确地表达出来,要恰如其 份,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另一方面,语象是借助语言符号表现出来,因此在语言上就要准确, 准确性是应用文语言的第一要义。要用恰当的词语完全清楚地告诉读者 此篇文章说的是什么,要读者做什么,怎样做,对人对事不能受个人感 情的左右,应用写作者要准确清楚所使用的每个词代表的详细含义。应 用文中的写作对象大多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 事项,尤其是在工作中所广泛使用的诸如公文、合同、广告、市场预测 报告、市场调查报告、诉讼文书等文种,所涉及的内容及范围都较为特 定,稍有不慎就会给工作带来难以预料的不良后果,因此,应用文就要 求应用文中的语象较文学写作中的语象相比更要准确无误。 “忧愁”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的一个表情感状态的词语。在一 篇工作报告中,“职工不再愁上下班拥挤的问题了”这句话,传递的仅 仅是说话人的一种判断,“愁”的含义是“担忧、烦闷、愁苦”,指涉的 是语词的概念内涵,其信息内容是理性的、单一的,读者在阅读时受所 读文章的文体限制,也就会直接取其表意,头脑中浮现的是对这一词语 最基本的理解。当我们将这一感觉语象使用在文学创作中,其中所包含 的情感因素就会得到感性显现,使这一词语带有了丰富的语义。古人写 “愁”就有各式各样,曾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载不动,许多愁”,用 “载不动”这个语象,赋予“愁”以重量;“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个语象写“愁”,似乎“愁” 会像流水一样长流不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三千丈” 这个语象,使“愁”具备了长度;“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 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视 觉语象,又使我们感到“愁的无边无际。” 再如:“某某单位关于今冬明春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安排”。作 为应用文体的一种计划的标题,这里的“冬”和“春”指的就是 它最表层的含意“冬季”和“春季”,而且以今年冬季至明年春季来界 定计划的实施时间,也完全符合实际工作情况。因此说,应用文的语言 具有“外指性”。在雪莱的名诗:“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中, “冬天”和“春天”就绝非指向生活中的“冬季”和“春季”,而浸透 着诗人的情感,表现着诗人的憧憬和希望,具有非常丰富的心理内涵。 应用文是以客观、真实、明了地传递信息,满足实际需要为其追求, 因而,它要尽量利用并强化语言本身的表意特征,使语言符号本身所指 称事物与作者欲指的客观事物相吻合,不参杂个人情感在里面,符合客 观事物的实际,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 3 3 语义单一 语言通过指物功能,可以在概念层面上生成形象,这是名词化的形 象,由一个单词即可启动。语言通过语象是词语由概念还原为表象,使 其所表达的对象具象化,变的生动可感。但在写作活动中,由于写作的 目的不同,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活动的书面用语大有不同,因而形成 的语象在语义所指上也各有特点。 应用文讲求务实,具有事务性、业务性,对事情的处理步骤要一是 一,二是二,操作性强。因此,在应用文行文中不用复杂含蓄的语象。 在具体运用时,无论是记叙事实、介绍知识,还是说明主张,务求干净 利落、直截了当。使读者能够看得明白,知其所云,从而达到交流、传 递信息的目的。文学作品中繁多的描述、细腻的刻画、丰富的想象在应 用文中一般不用。而文学语象则不然,所包含的内容是立体化的,具有 生活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内含丰富的画面,以让人想象和回味。它要 求读者思而得之,有充分想象与回昧的余地。故在具体使用时,常常是 含蓄地造成一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从而表现出写意抒情的间 接性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象在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写作中的作 用存在很大的差异,前者处于服务于内容的附属地位,而后者则居重要 地位。 总而言之,应用文写作应以内容的明白晓达与事理洞彻、周全为其 第一要求,一切都要为内容服务,在此前提下再适度斟酌措辞用句。 某介绍“玉雕”说明书上出现“玉兔”这个词,它的意思很简单, 即“用玉石雕的兔子”,在语法书上和辞典上有其对应的意义,不能随 意改变。但是,文学写作里的的用语却不同,要在遵循规范基础上打破 既定语法系统,灵活变通运用,不是先在的、固定的,每每超越词语的 表象意义。如:“著意登楼瞻玉兔”( 辛弃疾) 、“玉兔潭底没”( 贾岛) , 这两句诗里的玉兔,有隐喻意义,指的是“月亮”,词义已经溢出,不 再是语法书或辞典里的实在意思了,目的是增加文章更多的审美信息。 应用文语象立定在现实的堤坝上,作者只做转录工作。在转录的过 程中力求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有意排斥审美信息的增值,以便把生 活本源信息毫无失落地供给读者。当然,这不是说应用文作者不需要一 点语象加工,加工虽有,却是本色的、有限的,以不耗损原生美信息为 准。其感性表现形式除了由文字直接形成的感性表现形态之外,不具有 新的质。尤其像应用科技语象有实际所指对象,且可证实,所指和能指 关系是一对一的简单明晰关系,很少或没有言不尽意、言外之意的情况, 它力求消除语象的多义性。 象“春风”这个词,在不同应用文体中,只能指它的辞典意义:“春 天刮的风”,如同琢玉匠手中的钢锤、铲子、凿子,它们参与各种玉器( 玉 狗、玉猫、玉兔等) 制作过程,其性质和形状不会改变,它们是被使用 的工具。文学的语言却不是这样,如“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得意马 蹄疾”,“春风”一词绝对不能还原于辞典上的意义:前者指二月春的生 命力,后者指孟郊考取功名后的志得意满的情状。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春 风”一词还会有别的意义。“春风”这个词像被利用的“材料”消融在 不同文本中,只有放在一定的语言系统中才能理解。如同一块玉石,它 可以雕琢成玉猫、玉狗、玉狮等,是被利用的材料,经过雕刻之后,变 成各种物件,玉石自身的性质、形状改变了,消失了。可见,工具性是 应用文语言的重要特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用文的发展呈现着“高效率和快节奏的趋 势”以及“语言表达双语化的趋势”。“高效率和快节奏”导致应用文写 作和交往的频繁,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语言表达双语化的趋势”促 使应用文写作更要准确、精炼、高效化,换句话说就是表达的清楚,语 义单一,不让读者产生歧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应用文成为我国与 世界交往的纽带和桥梁,成为相互交往和守信的凭证。那么准确形象的 语象就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阅读理解应用文,即使是翻译成外文,也能 使阅读者清晰的了解原文的本意,使应用文更好的完成其使命。 3 4 随机性 语象总是通过语音或文字的刺激让我们在头脑中产生某种形象,这 只能是一种间接的形象,与现实中的客观物象有很大不同,这一特点主 要指的是语象组成部分中的表象。表象的轮廓比较模糊、暗淡、粗糙、 游移不定,随意志而唤起、消失,是随意志而可以改变的。一种食物或 者一种事物形态,由于类属、品质、状态以及环境等多方面原因,留在 人们心中的表象记忆各个有异。例如一篇对蓖麻产量作调查的报告,读 者在阅读时,就可能会对蓖麻这一植物的理解产生些差异。因为蓖麻在 北方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南方却变成多年生木本植物,因此在南北方 人的记忆中,它的形象当然会有很大差别。即便是某一具体的事物,让 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时间和环境中观察它,人们对它的表象记忆仍然各不 相同,这是因为人们感知它的方法、心态有差异,所得结果也会有差异, 但对总体特征的掌握因该是一致的。正如同样一段文字,请不同画家画 出插图来,所画的形态肯定不一样,但又必定会有一些共同点。因而, 在应用文写作中有关表象记忆的呈现可能会出现因人而异,具有随机 性。如一个会议记录中记载某领导在讲话,对这一领导的形象有记忆的 读者可能就会在阅读会议记录时不自觉的在头脑中浮现这一领导给其 最深刻的印象,可能是慈祥的,也可能是严肃的。但实用性才是应用文 的生命,看此会议记录是为了领会此次会议的精神,并非研究领导形象。 领导这一语象只是组成这个完整的会议记录的一部分。但应用文的表达 要求准确严谨,因此应用写作者在写作中应注意语象的呈现,将表象更 清楚的陈述出来,正确无误的传达出语义,使读者即使有不同的表象记 忆,但不会影响准确理解全文的内容。 另外,应用文写作中的语象的呈现也不是完全随意的,还要受写作 主体叙述的引导和限制。应用文中的语象有些是根据内容表达自然出现 的,而有些则是写作者为了增强文章表达效果自发性使用的。如一篇开 幕词中有句:“在九亿农民中开展体育运动,是一项富民强国的举措。” 其中的“农民”、“体育运动”是这段话的必要组成成分,那么因这两个 词具有的指物功能而形成的语象就属于自在存在的,没有刻意性。而“富 民强国”这一语象则是为了使举措添彩而出现的。也可以使用“不错的 举措,好的举措”,但都没“富民强国的举措”看起来更有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林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考研水产专业试题及答案
- 煤气专业试题及答案
- 客车专业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汽车专业综合试题及答案
- 水暖专业试题及答案详解
- 飞行器总体设计课程导引课件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凯里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物理质量监测试卷(无答案)
- 普洱外墙保温施工方案
- 江西省民办技工院校设立条件、材料清单、评审表
- 初级电工技能培训一-电工常用工具
- 可爱的中国教案全册
- 小数除法竖式专项计算144题(有答案)
- 平凉市崆峒区大寨乡柳沟村地热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 隧道安全质量培训课件
-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
- 2019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People of Achievement 单词表
- 电力变压器基础知识课件
- JJG 373-1997四球摩擦试验机
- GB/T 37785-2019烟气脱硫石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