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女户是由妇女担任户主的民户。除个别的女儿户之外,宋代女户主要是在无 夫子幼的特殊家庭中,由寡妇来担任户主。宋代女户家庭中不仅可以存在男性成 员,而且有成年与未成年之别。 据估计,宋代女户数量不多, 应当在总户数的 1 % 以下,具体数目尚无从确定。 宋代女户中不仅存在着女主户和女客户之别,还出现了女官户这一特权阶层。 宋代官方有关女户立户的条例不够严格,社会风俗则是官方条例的补充与完善。 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宋代女户立户规范。女户的立户条件是立 户规范的具体化。女性的财产继承权只是女户立户的重要条件,宋代女户的立户 还受到诸多社会客观条件以及主观个人条件的制约。 宋代女性取得了一定的财产继承权,部分继承了财产的女性方能改立女户。 其中,女儿和寡妇是绝户财产名实合一的继承者,夫亡子幼家庭中寡母则以无名 有实的间接方式继产。就女户财产的流向而言,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只有亲子、 女儿 ( 主要是在室女) 、立继子才享有完整的继承权,南宋时流入官府的较多。宋 代大部分女户都是占有财产的女主户,寡妇的财产管理权虽然极易遭受干扰,但 对某些特殊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 宋代女户的赋役负担加重,政府对女户的照顾相当有限,主要体现在司法援 助层面。不过总体说来,对女户的救济仍然是宋代女户社会待遇的主流,它们尚 属于受优待的弱势群体。 宋代女户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除寡妇所招后夫外,宋代女户家庭中还可以 存在其他男性成员。第二,宋代女户消融于其他社会群体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第 三,宋代女户数量北宋少、南宋多,北方少、南方多。第四,宋代是女户相对自 由的发展时代。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宋代女户制度是为了 维护财产私有权而发展 完善起来的。 关键词:宋 代; 女 户; 寡妇 ; 绝户 ab s t r a c t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a r e f o l k f a m i l y w h o s e h o u s e h o ld e r i s h o ld e d b y w o m e n mi n o r d a u g h t e r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d s a s i d e ,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o f t h e d y n a s t y w e r e m a i n l y b o rn fr o m w i d o w e d f a m i l y w i t h i m m a t u r e s o n s . s o n g s u c h h o u s e h o l d s i n c lu d e d m a l e m e m b e r s w h i c h c o u ld b e d i v id e d i n t o t w o p a rt s : a d u lt a n d i m m a t u r it y . b y r o u g h e s t i m a t e , t h e n u m b e r o f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i n t h e s o n g d y n a s t y w a s s m a l l , a n d s h o u l d l o w e r t h a n 1 p e r c e n t o f t h e t o t a l a m o u n t , b u t t h e r e h a s b e e n n o p r o p e r w a y t o d e fi n e t h e c o n c r e t e n u m b e r .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o f t h e s o n g d y n a s t y n o t o n l y e x i s t e d t h e d i f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e s t a t e h o l d i n g a n d u n h o l d i n g h o u s e h o l d s , b u t w o m e n in t h e o ff i c i a l - g e n t ry f a m i l i e s c o u l d u n d e rt a k e f a m i l y . a b o u t t h e r e g i s t e r f o r p e r m a n e n t r e s i d e n c e o f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 t h e s o n g g o v e rnm e n t t r e a t e d t h e m w it h l e n i e n c y , h o w e v e r , s o c i a l c u s t o m s a d d e d t o o ff i c i a l r e g u l a t io n s . a s f o r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 f a c t o r s i n r e g i s t e r w a s t h e r e s u l t o f r e g u l a t i o n s c o n c r e t i o n . o n o n e h a n d , w o m e n s p r o p e rt y r ig h t o f s u c c e s s io n w a s i m p o rt a n t t e r m s f o r r e g is t e r o f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 o n t h e o t h e r h a n d , it w a s s t i l l r e s t r i c t e d b y a l o t o f s o c i a l c o n d u c t a n d s u b j e c t iv e i n it i a t i v e . w o m e n in t h e s o n g d y n a s t y g a i n e d c e rt a i n p r o p e rt y r ig h t o f s u c c e s s i o n , b u t o n l y p a rt w o m e n w h o i n h e r it e d p r o p e rt y c o u l d t a k e u p t h e p o s t o f h o u s e h o l d e r . o n t h i s p r o b l e m , d a u g h t e r a n d w i d o w i n a f a m i l y w it h n o d e s c e n d a n t w e r e s u c c e s s o r s w o rt h y o f t h e n a m e , w i d o w e d m o t h e r s u c c e e d e d p r o p e rt y t h r o u g h n a m e l e s s w a y . a s f a r a s t h e c u r r e n t d i r e c t io n o f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f a m i l i e s p r o p e rt y w a s c o n c e rn e d , r ig h t a n d d u t y s h o w i n g c o n s i s t e n c y , o n l y it s o w n c h i l d r e n a n d s t e p s o n s e n j o y e d c o m p l e t e r ig h t o f s u c c e s s io n . i n t h e s o u t h e r n s o n g d y n a s t y , m o r e p r o p e rt y b e l o n g e d t o g o v e r n m e n t . mo s t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p o s s e s s e d p r o p e rt y , w i d o w s r i g h t t o m a n a g e f a m i l y p r o p e rt y e a s i l y s u ff e r e d d i s t u r b a n c e , b u t i t r e a l l y s t a b i l i z e d s o m e s p e c i a l f a m i li e s , e v e n w h o l e s o c i e t y i n t h e s o n g d y n a s t y ,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b u r d e n o f l a n d t a x a n d l a b o r s e r v i c e b e c a m e h e a v ie r , n a m e l y , g o v e r n m e n t r e l i e v e d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d s l i m it e d l y , w h i c h c h i e fl y s h o w e d o n j u d i c i a l a i d . b u t o n t h e w h o le , t o r e l i e v e f e m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wa s t h e ma i n t r e n d o f f e m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s o c i a l t r e a t m e n t i n t h e s o n g d y n a s t y , t h e y s t i l l b e l o n g e d t o t h e g r o u p r e c e i v i n g p r e f e r e n t i a l t r e a t me n t .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o f t h e s o n g d y n a s t y h a d t h e f o l lo w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c s : f i r s t l y , e x c e p t t h e l a t e r h u s b a n d w h o l i v e d i n t h e b r i d e s h o u s e h o ld ,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i n c l u d e d e l s e m a l e m e m b e r s . s e c o n d l y , t h e t e n d e n c y f o r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d s t o m e r g e i n t o o t h e r s o c i a l g r o u p s s t r e n g t h e n e d . t h i r d l y , a b o u t t h e n u m b e r o f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i n t h e s o n g d y n a s t y , t h e n o rt h e rn s o n g d y n a s t y l e s s e n e d t h a n t h e s o u t h e rn s o n g d y n a s t y , t h e n o rt h e rn p a rt t h a n t h e s o u t h e rn p a rt . f o u rt h l y ,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r e l a t i v e l y o b t a i n e d fr e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t h e s o n g d y n a s t y . g e n e r a l l y , t h e i n s t it u t i o n o f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o f t h e s o n g d y n a s t y b e c a m e c o n s u m m a t e t o u p h o l d t h e p r iv a t e r ig h t o f p r o p e rt y . ke y w o r d s : t h e s o n g d y n a s t y ; f e m a l e - h e a d e d h o u s e h o l d s ; w i d o w ; f a m i l i e s w it h n o d e s c e n d a n t . 绪言 ( 一)女户源流 女户是由 妇女担任户主的民 户。在张家山汉简 二年律令中,已经发现若 干汉代女子充当户主、女子可以继承夫爵、子爵和财产等法律条文。此外,以女 子为户主的现象在孙吴初期的长沙郡临湘 ( 今湖南长沙)侯国中亦存在。 女户现 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 题。汉章帝元和二年 ( 8 5 ) ,朝廷加赐 “ 河南女子百户 牛酒” ,唐人李贤注解道: “ 此谓女户头,即今之女户也” 。2 相对而言, “ 女户”这 一名称虽然问世较晚,但至迟在唐代已经正式出现。 在唐代的吐鲁番地区,女户户主通常被称为 “ 大女” ,是吐鲁番地区特有的称 谓。该用语至迟在汉代已出现,在 2 0世纪 7 0 年代出土的居延汉简中,即有这一 称谓。当时这一词语,可能是指年龄及 “ 丁”的成年女性或己婚成年女性。而唐 代所谓“ 大女” ,通常是指作为户主的寡妇或者单身女性:也有一些是替代外出服 役的丈夫或儿子而临时 “ 当户” 、 “ 为户”的。她们承担着一些赋税责任,同时也 有一定的机会与外界进行交往。其独立地位,为地方官府与社会民众所承认。女 性户主的比 例因时因地而异,大致在户主总数的1 6 9 6-3 0 % 之间。 3 从中我们看到下 层社会中的一些女性作为户主掌握着家庭生计。这种情形不仅见于唐代的敦煌、 吐鲁番等边睡地区,也广泛存在于当时乃至其后的中原地区。如 太平广记卷 3 4 5 郑绍条记载:唐人郑绍途经华山附近的时候,见到一位独掌门 户的贵家女 子。 在主人的邀请下, 郑绍随侍婶走进一处大宅, 见有“ 从脾十余, 并衣锦绣 复入一门,见珠箔银屏,焕烂相照, 。攀谈间才知道此女是已故皇尚书家的幼女, “ 少丧见亲” 。当时,女子独居在华山之侧的别墅,正准备招婿入赘。女性在唐代 高凯钊二年律令)与汉代女性权益保护 , 光明日 报2 0 0 2 年1 1 月5 日c 2 版 ( 刘未)范眸: 后汉书卷3 肃宗孝章帝本纪3 , 元和二年五月戊申,中华书局 邓小南 1 9 6 5 年版 为例 . 从 考占 发掘资料看唐宋时期女性在门 户内 外的活动以 唐代吐鲁番、 载 历史、史 学与 性别 ,江苏人民出 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1 7 至1 1 8 页 宋代白沙墓葬的发掘资料 可以是一家之主,而且拥有一定的财产。 在古代甚至是现代,人们都习惯地以 “ 户主名+家”来称呼某户,这显然与 其作为一户之主,需要向官方和社会负责有关。在传世的宋代史料中,就保存了 不少诸如“ 市民陶婆家” 、 “ 陈媳妇家” 、 z“ 林行婆家” 3 之类的称呼。 不同于被 认为依附于丈夫的妻子,她们直面官府,是家庭事务的正式代表。 ( 二)选题意义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由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来担任一户之主,是非常 值得注意的现象。女户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经济、妇女、户籍、社会 保障等各个方面,可谓当时社会的缩影。 辞源有关女户的定义如下: “ 唐宋时 家无男丁由妇女为户主的民户” , 咭 这样的界定虽有失偏颇, 却说明女户现象在唐宋 时期相对突出。自 唐代中叶开始,中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到宋代 基本定型。因此,宋代社会呈现出一些与唐代不同的风貌,在政治、经济、社会 结构、司法、文化等方面均展示出新的特点。5 宋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成熟时 期,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与其他朝代相比,女户必然出现了某些 新特点。宋代女户既是对前代女户的继承与发展,也为后代女户的进一步发展奠 定了 基础。另外,有宋一代始终政权并立,辽宋金元各朝都经历了疆域变迁的过 程。宋代女户自身的情形也差异颇大,凝结着时空变换的痕迹,呈现出强烈的时 代性、地域性特征。宋代女户真实见证了唐宋之际的社会转型,这一重大的历史 变迁赋予该课题的研究以特别重要的意义。 ( 三)研究状况 二十世纪以 来,不少有关宋代妇女、户籍、赋役、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论著都 , 洪迈: 夷坚志乙志卷1 8 赵小哥 , 洪迈: 夷坚志丁志卷9 陈媳妇 。 中华书局 1 9 8 1 年版 3 胡仔: 苔溪渔隐丛话前集卷4 1 东坡四 , 了 辞源 ,商务印书馆1 9 8 3 年版,第7 2 9 页 人民文学出 版社 9 6 2 年版 张其儿 两宋历史文化概论 , 广东 人民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 1 7 6贡 涉及到了女户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女户与女口 宋代户多口少现象非常突出,其严重程度是历史上罕见的。问题的关键是户 部统计的对象是丁?是男口?还是总人口?坚持总人口观点的一些学者认为,既 然宋代户籍中有女户, 那么女口显然是应该入户籍的。 李德清先生还进一步指出; 女户是专由女口组成的实体。 持 “ 男口说”的学者则不以为然,双方就此展开了 争论。针对李先生的观点,穆朝庆先生明确指出:宋代的女户并非是 “ 专由女口 组成的实体” ,允许有男性成员存在。 未代女户存在纯女户与有男子同居的两性女 户之别。 z 学术界在讨论宋代官方户口统计范围的过程中, 理清了女户的确定标准、 类型等基本概念。 2 、女户的财产与立户 女户 女户 宋代女性取得了一定的财产继承权,但并非所有继承了 财产的女子皆能得立 。比如,宋东侠先生指出:对随嫁资产这种特殊的财产,宋律明确禁止别立 当并入其夫户头。 女户与国家赋役 宋承唐制,以两税法向民户征收赋税、征发摇役。具体体现在户籍制度中, 宋代以有无田产、房屋等作为划分主、客户的标准,乡村主户又以田产多寡别为 五等,按户等征发赋役和科配杂物。宋代女户的资产存在有无多寡之分,占有土 地财产的女主户是要承担国家赋税的。但女户毕竟是弱势人群,在役法上享有一 定优待。自 从王安石推行免役法后,女户等原来的免役户也要出钱助役;如果是 有丁女户,不分主、客,还难免承担夫役。另外,在旧南唐、南汉、楚等统治区, 北宋统一之后,女户照旧输纳身丁钱等。女户可谓宋政府的财源之一,这正是宋 代户籍中登录女户的目的和意义。相对其他民户而言,尤其是在职役差役方面, 闲家仍给予女户 一 定的照顾。人们为了逃避赋役,人为地制造女户等免役户,即 李德清 宋代女日 考辨 , 历史研究 堡 塑 乔 术 r . 1 关 两宋户籍制度与人口 再探讨 , 1 9 8 3 年第5 期,第 2 ( 页。 中 州学刊工 9 8 8 年第6 期,第1 0 5 卒1 0 6 简析宋代在室女的财 产权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析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2 第 6 4 页 诡名女户。对于宋代女户的免役特权、出钱助役以及诡名女户等问 题,多位学者 都有所涉足,这类文章最为常见。值得一提的是,张文先生还另辟蹊径,主要从 国家赋役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宋代女户所受到的照顾与救济。他认为对女户的照 顾与救济,实际上就是对寡妇的照顾与救济,并指出宋代对于女户的照顾较为有 限,主要是免除差役。同时,由于女户免出身丁钱,甚至有伪冒成女户的,以逃 避缴纳身丁钱。此外,有些地方官员对生活困难的寡妇有时也有一些救济。 4 、女户专题研究 关于宋代女户,日本学者柳田节子先生所做的工作颇有必要单独列出,其论 述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专题研究成果。她从女户的视角论述了与宋代女子财产所有 权相关的问题,在宋代女户的户数、财产、立户等三个方面有诸多建树。 据她的 研究,政府并不只限于把寡妇作为女户立户的唯一条件,离婚别居的妻子和在家 女子的女户立户的可能性也应予以考虑,其共同特点是没有可以代表该户的成年 男子。女户是作为土地及其他财产所有的主体以主户编入户等制,承担国家赋课 的。其数目 虽不能确定,但大概为数不多。 宋代女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如上进展,也明显存在着不足之处。国内研究在 大致理清女户的确立标准、 类别等基本问题的同时, 在某些领域还开了 先河,女 户救济方面甚至可谓成就不菲,但研究范围相对狭窄,主要集中在免役法表面, 缺乏系统的、全面的考察,鱼需专题研究成果问世。日 本学者柳田节子先生不仅 弥补了这一遗憾,并在宋代女户的数量、财产、立户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有见地的 看法,只是某些方面有待进一步商榷和完善。此外,需要指出,由于各方面的原 因,柳田节子先生的论著目 前尚无法拜读,仅能借中文节译作一大概了解。笔者 不揣冒昧,勉作此文,希冀能稍尽绵薄之力,就这一特殊群体取得新的认识,归 纳出宋代女户的新特点,从而对相关问题尤其是妇女研究有所裨益。 张文 宋朝社会救济研究 ,两南 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柳田 节子: 宋代的女户 , 家族 , 宋史研究通讯 2 0 0 1 年版,第2 2 1 至2 2 2 页 虞云国摘译自 汲古书院1 3 9 3 年版柳田 节子 先生古稀纪念集 1 9 9 3 乍第2 期,第 1 4 页。 中国的传统社会与 ( 四)研究方法 正确的研究方法,是宋代女户研究取得成功的前提。文献中的资料,直接信 息相当有限,材料的搜集和运用是一个颇大的难题。为了顺利展开有关该课题的 研究,尽力还宋代女户以历史本来面目,笔者不得不将宋代女户的概念加以具体 限定:除个别的女儿户之外,宋代女户主要是在无夫子幼的特殊家庭中,由 寡妇 来担任户主。大部分女户户主的身份是寡妇,但并非所有寡妇都得以担任一户之 主。对于涉及寡妇的大量材料,弃之无从研究宋代的女户问题,而不加考证地使 用则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 就必须充分分析上下文的记载,来 加以鉴别。笔者所采用的方法和标准主要有三:第一,家庭结构的大小。只有在 小家庭中,寡妇方有可能得立户主,大家庭中的寡妇无由得立。第二,寡妇出身 于民户或官户。较之官户,出身于民户的寡妇出任女户户主的机会自 然要大得多。 虽然宋代出现了女官户这一特权阶层,毕竟数量有限,该标准依然具备一定的可 行性。第三,若是记载不明,无从进行判断,则予以放弃。只要有关宋代寡妇的 文献资料,通过这种考证,大致可以决定其取舍存留。 一、女户的定义及性别构成 ( 一)女户的定义 i 、绝户女户 关于女户, 文献通考是这样解释的:“ 凡有夫有子,不得为女户。无夫、 子则生为女户, 死为绝户” 。 它是指在没有男性继承人的绝户家庭中,由寡妇担任 户主,立为女户,户内不包括任何男性成员。在这样的家庭中,如果父母双亡, 也有可能让女儿来担当门户,立为女儿户。宋人邓琢的女儿邓九娘,至老不嫁, ( 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卷 1 3 职役考2 .中华书局1 9 8 6 年影印本 以养父母。父母去世后,她将房产施舍给数家寺庙,又将数千亩田产施予寺庙, 将其祖父母、父母的遗像嵌入寺盒中,使得世祀。 邓九娘俨然一户之主。 封建社会极其重视子嗣问 题,无儿孙之家的家长为了防止身后户绝,一般都 要招婿上门、立嗣 ( 立养子) 。作为外姓人,赘婿上门后一直受歧视和排挤, “ 犹 人体之庆赘,非应所有” ,被视为多余的人; “ 世号赘婿为布袋, , 如入布袋,气 不得出” , 2 受女方族人的欺负。 一案例就说, 蔡梓无子, 且不曾 立嗣, 只招了 赘婿。 但族人不满意,趁赘婿伐木时将其殴打。 立嗣则不易出现这种情形。因此,无子 有女之家有的不招婿而立嗣,有的则又招婿又立嗣,无子无女之家一般也都要立 嗣。宋代法律规定: “ 立嗣合从祖父母、父母之命” ; “ 夫亡妻在,则从其妻” ; “ 若 一家尽绝,则从亲族尊长之意” 。毛 立嗣分立继和命继两种。所谓立继者, “ 谓夫亡 而妻在, 其绝则其立也当从其妻” , 亡夫生前所立当然也属此类; 所谓命继者, “ 谓 夫妻俱亡, 则其命也当惟近亲尊长” 。 “ 作为女户户主, 寡妇享有夫亡立继的决定性 发言权。但宋代也专门规定:寡妻不得随意遣还亡夫生前所立的养子, 以保护被 立嗣人的权利。 立嗣通常情况下不能选择毫无关系之人,一般只能按照 “ 亲属推广法” 在两 个方向上选择:一是同宗子, “ 无子者听养同宗于昭穆相当者” , 即选立辈分合适 的本家族的侄儿或侄孙。 并且年龄上有所限制, “ 养同宗昭穆相当者, 其生前所养, 须小于所养父之年齿, ,则 “ 为母所养者,年齿亦合小于所养之母” ;吕 二是外甥外 孙,即亲姊妹或女儿的儿子。从原则上来讲,宋代法律曾禁止养 “ 异姓男” ,否则 要“ 徒一年” , 连其亲生父母也要治罪。 这里的异姓是指毫无干系之人, 不包含外 甥外孙。 转引自 刘筱红: 中国古代妇女的 经济地位 , , 朱翌: 椅觉寮杂记卷上,笔记小说大观本 中国史研究1 9 9 5 年第4 期, 第8 9 页 名公书判清明集( 以下简称 清明集 ) 卷7 探阉立嗣 , 蛋 清明集卷7 争立者不可立 、 己 有养子不当求立 。 5 清明集卷8 命继与立继不同 再判 。 0 青 明集附录三 德兴县董党诉立继事 。 , 窦仪等; 宋刑统卷1 2 养子 ,中华书局1 9 8 4 年版 日 炙 清明集9卷 7 双立母命之子与同宗之子 仓司拟笔 中华书局1 9 8 7 年版 窦仪等: 宋刑统卷 1 2 养子 立嗣时首先要遵循立嗣原则,也考虑到立嗣人本人的意愿,允许舍近求疏而 别立远支,特殊情况下甚至收养异姓小儿为子。法律对此予以认同: 如必曰养同宗,而不开立异姓之门,则同宗或无子孙少立,或虽有而不堪承嗣,或 堪承嗣,而养子之家与所生父母不咸,非彼不愿,则此不欲,虽强之,无恩义,则为之 奈何? 是以 又开此门,许立异姓耳。 不过惟一的 情况是收继被遗弃的孤儿。宋制规定: “ 其遗弃小儿年三岁以下,虽异 姓,听收养,即从其姓。 ” 特殊时期并不限于幼儿,如南宋初年有令文说: “ 应遭 金人及贼寇杀虏,遗弃下幼小,但十五岁以下,听行收养,即从其姓” ,并先后三 次重申 此令。 有时候民间则主张异姓子应稍大一些,以 便看准其品行: 贫者养他人之子,当于幼时。 盖贫者无田 宅可养蓦年,惟望其子反哺,不可不自 其 幼时衣食抚养以结其心。富者养他人之子,当于既长之时。今世之富人养他人之子,多 以 为讳,故欲及其无知之时 抚养。或养所出至微之人, 长而不肖, 恐其破家, 方议逐去, 致有争讼。 若取于既长之时,其贤否可以粗见,苟能 温淳守己,必能事所养如所生,且 不致破家,亦不致兴讼也。 但从小抱养,与养父母容易沟通感情,所以通常情况下收养异姓子仍以幼小者居 多。具体就女户而言,无论是亡夫生前所立,还是寡妇自主立继,被立嗣人以幼 小者居多,否则女户就不存在了。这样一来,大多数脱胎于绝户的宋代女户应当 属于这种情形,即在无夫子 ( 嗣子)幼的单亲家庭中,由寡妇来担任户主。 2 、非绝户女户 除绝户女户外,宋代还出现了另外一类女户,即在某些无夫子 ( 亲子)幼的 单亲家庭中,暂时由母亲担任户主。根据宋代法律: “ 诸户绝人有所生母同居者, 财产并听为主。户绝者且如此,况刘氏者珍珍之生母也,秋菊者二女之生母也, 母子皆存,财产合听为主” ,s 寡母继管财产、改立女户合理合法。 “ 一般说来,传 炙 清明集卷7 双立母命之子与同宗之子 2 窦仪等: 宋刑统卷1 2 养子 仓司拟笔 ( 清)徐松辑 袁采: 世范 宋会要辑稿 食货( 以下简称 ( 宋会要) 6 8 之 1 2 2 . 卷上 睦亲 ,历代笔记小说 集成本 中华书局 1 9 5 7 年版 清明集卷8训米 绝子孙止得财产四分之 一 统家庭里,夫的年龄往往大于妻。在妻死后夫可以连续再娶,而夫死后妻大概只 再嫁一次的传统社会里,夫可以比续弦年长得多。如果夫不先死于妻,也多半死 于续弦之前。 因此, 夫死子幼的情形相当普遍。 ” 既然夫死子幼的情形在传统社会 比较多见,这类女户在宋朝女户中应该占 有相当大的比例。当然,在无夫子幼的 女户家庭中,也不乏因为离婚而独自 生活的单身女性。比阳 ( 今河南泌阳)富人 王j l 郎的妻子在离婚的时候, 分得了一半财产, 过着相当富裕的生活。 2 虽然如此, 寡妇或者单身女性要支撑门户,也不是那么简单。 总之,除个别的女儿户,不管是无亲生子孙的绝户、还是夫亡子幼的单亲家 庭,宋代女户主要是指在无夫子幼的家庭中,由寡妇来担任户主。 ( 二)女户的性别构成 在宋代,女性支撑门户步履维艰,正如时人所述: 而夫死子幼,居家营生,最为难事。托之宗族,宗族未必贤,托之亲戚,亲戚未必 贤,贤者又不肯预人家事。惟妇人自 识书算, 而所托之人衣食自 给,稍识公义,则庶几 焉。不然,鲜不破家。 柳憬为了让四个侄儿照料其蠕妻幼子,临终遗嘱每人每年给钱十千。几年后,诸 侄与柳妻竟然对簿公堂。 弓 亲侄尚 如此,何况其他人呢?面对这种情况,宋政府允 许寡妇招纳接脚夫, 即后夫。 “ 在法有接脚夫, 盖为夫亡子幼, 无人主家设也。 ” 5 这 是针对有亲生子孙的寡妇而言:绝户女户也可以招纳后夫, “ 其前夫庄田,且任本 妻为主,不得改立后夫户名” 。6 这样的规定无疑有助于改善女户的艰难处境。 正如穆朝庆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宋代确定女户的标准不是组成性别,而是户 臀 生 北 宋 士 族 妇 女 的 教 育 , 中 央 研 “ 院 历 史 语 言 研 究 所 集 刊 , 第 67 本 第 分 , 1996 年 3 ” , 第 56 洪迈: 夷坚志丙志卷1 4 王八郎 袁采: 世范卷上 ( 睦亲) . 清明集卷8 诸侄论索遗嘱钱 清明集卷9 己出 嫁母卖其子物业 。 ( 清)徐松辑: 宋会要 食货6 1 之5 8 0 主的性别,宋代女户家庭可以存在男性成员。这些男性成员的身份除上文所提到 的赘婿、嗣子、幼子、接脚夫外,还可能是义男、户绝亲属等。z 根据同居男子是 否成年,宋代女户可以划分为有丁女户和无丁女户两大类型。下文将要提到的诡 名女户属无丁女户。总之,宋代女户家庭中不仅可以存在男性成员,而且有成年 与未成年之别。 二、女户的数量 在传世的宋代史料中,女户多出现在有关免役法的场合,且往往与单丁户、 官户、 僧道等免役户并列, 因此很难得知宋代女户数量的确切数字。 概括地说, “ 大 率一县之内, 系女户者其实无几” , 女户的数量并不多。 据王曾 瑜先生推断, 熙宁 ( 1 0 6 8 -1 0 7 7 ) 末年, 两丁以上户为6 9 3 万余户, 三丁以 上充义勇者为2 4 万余户, 单丁户、女户等为 8 5 0万余户。乡村户是宋代社会的主体,其中大多数又是下户 和客户。而在广大的乡村下户和客户中,单丁户显然占了相当比例。 这反过来也 说明,宋代女户大概为数不多。 宋代户口数据多是分列主、客户数目 而己,就笔者所见到的材料,涉及女户 的有两处。一是乐史在太平兴国年间 ( 9 7 6 -9 8 4 ) 所编写成的 太平寰宇记 。当 时仍然沿用唐代十道的名称。在此书记载的主、 客户数量统计中,卷1 4 对于河南 道济州 ( 今山东巨野)这样写道: 主户1 4 , 1 9 1 客户 孤老女户 2, 8 4 3 6, 2 1 7 这里所说的 “ 孤老女户” ,可能有 “ 孤、老和女户”与 “ 孤老的女户”两种含义。 : 两宋户籍制 度与人口再探讨 ,第1 0 6 页 涂松辑: 宋会要 食货6 1 之6 7 涂松辑: 宋会t 含借“少4 7 - 宋朝阶级结构 ,河北教育出 版社 1 9 9 6 年版第7 7 , 7 6 iti 宋代女户的数量并不多, 济州的女户数绝对不可能高达6 , 2 1 7 户, 更何况仅是“ 孤 老的女户”呢?因此,这里的 “ 孤老女户”数,应该是 “ 孤、老和女户”数目的 总和。在 太平寰宇记一书所记载的其他各州的户口 数目中,仅仅分列主、客 户,再无 “ 孤老女户” 的记载。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 这个 “ 孤老女户” 数竞是 客户数的2 . 2倍。或许可以由此推断,这个 “ 孤老女户” 数或许只与 “ 主户” 数 重出,或许与 “ 主户”数、“ 客户”数一并重出。 二是在 文献通考卷 1 1 户口考2中,引有 经进中书备对所记载元 丰初年的全国总户数, 主户共计 1 0 , 1 0 9 , 5 4 2 户,其中的4 1 9 , 5 2 2 户有如下注 释: “ 元供弓箭手、僧院、道观、山径、山团、摇典佃、乔佃、船居、黎户、不分 主客女户,今并附入主户数。 ”附入主户的户数仅 4 1 9 , 5 2 2户,是全国主户数的 4 . 1 %,占总户数的2 . 8 %。 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 即使在这4 1 9 , 5 2 2 户所包括的 1 0 种各色人等中,女户也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其数量在总户数中的比例应该低于 1 %,其他年份不会有太大的出入。而且,在宋代的户数统计中,不管女户是按照 主、客户分别计入主户数、客户数,还是这样一并计入主户数,一般不再单独列 出女户数。 三、女户的户口问题 宋代同秦汉以下的历代一样,十分重视对户口的管理和控制,因为户口是赋 役的源泉,而赋役则是庞大官僚军事机构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自中唐以后,财 产税虽在国家赋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两税法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控制户口的重 要性有所减弱,反而使得唐宋户口制度日 臻完善。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宋代女户的户口问题完全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相关资料的有限和零散, 在此仅就宋代女户的户口分类、立户规范加以论述,并附带介绍一下其立户条件。 ( 一)户口分类 柳田节子先生在 宋代的女户中指出,女户是以土地为主的财产所有者, 政府将其作为主户来掌握,置于户等之中课以两税为主的各种赋课, 即宋代女户 是一色的女主户,根本不存在户口 分类问 题。事实上,在宋代女户中,不仅存在 着女主户和女客户之别,还出现了女官户这一特权阶层。 1 、女主户与女客户的区分 宋神宗元丰三年 ( 1 0 8 0 ) , 检正中书户房公事毕仲衍提交的 经进中书备对 中,透漏出难能可贵的相关信息: 天下总四京一十八路, 户主客一千四百八十五万二千六百八十四。主一千一十万九 千五百四十二 ( 内四十一万九千五百二十二户,元供弓箭手、僧院、道观、山径、山团、 摇典佃、乔佃、 船居、 黎户、不分主客女户, 今并附 入主户数) 。 2 女户一并计入主户数,仅仅是户口统计时的技术手段而己,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是 “ 不分主客女户” ,显然在实际生活中,女户存在着主、客之别。宋代主、客户 的区别在于;有无田地等重要生产资料,有无房产等重要生活资料。如此的统计 方式恰恰说明,宋代大部分女户都占有一定数量的财产,属于女主户之列,不占 有财产的女户即女客户数量极少罢了。也正因为如此,宋代史料中很少见到有关 女客户的明确记载,但某些 “ 不能自 存”的 “ 孤老妇人” , 料想应当属于女客户 之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代女主户与女客户这一户口分类的确立,正是隋唐以 来阶级结构变化的终结。就农民阶级而言,自 隋唐以 前,至少有很大比例的佃农 作为地主 “ 私属” ,既不受官府管辖,事实上也没有编户齐民的法定身份;而自 五 代至宋,由于佃农须以乡村客户或乡村下户的身份编入户籍,其法定身份无疑较 前代的 “ 私属”有所提高。 客户既然正式编入国家户籍、单独立户,自 然会像主 , 柳田节子 宋代的女户 . 第 1 4 页 ( 元)马 端临: 文献通考卷 1 1 户口 考sr 2 欧阳修 欧阳修全集卷1 , f 乞免浮客及下等人户差科札子 . 住 工曾 瑜 宋朝阶级结构 .第 1 9 1 灭、 1 中华书局2 0 0 1 年版。 户那样,出现户绝、夫死子幼等状况,因而暂时由妇女担任户主,改立女户。这 样的女户并不占有土地等重要生产资料,也不可能以主户编入乡村户等制。由于 人户贫富状况经常变动,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女主户与女客户的区分所反映的 阶级结构只是近似的,不能完全等同于阶级结构的分析。 宋代女户大部分是女主户,还包括少量的女客户,我们在宋代的户口 调查统 计制度中也可窥见其端倪。古代户口 调查统计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 “ 户口 调查的 主要目的是征集赋役,所以赋役制度往往决定了户口调查的重点所在和精确程 度。 ” 宋代的五个户口调查统计系统, 如果撤开灾年实行于受灾地区的户口统计不 计,四个例行户口调查统计系统中的丁帐、五等丁产簿、税帐均为完成不同的赋 役任务而设,只有保甲簿有所不同,是为了加强基层行政管理。因此,这些系统 统计户口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完成不同的赋役和行政管理任务。2 就赋役任务而言,只有承担赋役的丁才具有统计意义, 宋代户口 只统计男子。 虽然妇女不属于丁口范围,但是宋代户口却要统计女户,包括女主户和女客户。 因为女主户虽然可以免除职役、减轻两税的支移和科配,却仍然要负担两税。自 从朝廷推行免役法之后,原来免除差役的女户也必须出纳助役钱。同时,不管是 女主户还是女客户,只要是有丁女户,还需要承担夫役和地区性身丁税等负担。 宋朝时摊派夫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若是单纯按丁差夫,则“ 不计主户、牛客、 小客, 尽底通抄, 差遣之时, 所贵共分力役” , 服夫役是有丁女户的义务所在;即 使以户等、顷亩、产钱等摊派,上户也往往迫令其佃农服役,或出钱雇贫民下户 服役, 代人服役有时也是贫困的有丁女户的生存所需。身丁钱是按身丁而征,征 取原则是 “ 有身则有丁,有丁则有税” 。五代之南唐、南汉、 楚等割据政权,皆 有 身丁钱之苛敛,北宋统一后,身丁钱照旧输纳。除四川外,南方各路不论主客、 男女、 僧道, 每岁都按身丁征收钱米帛绢, 输钱者谓之“ 身丁钱” , 输绢者谓之“ 身 丁绢” ,输米者谓之 “ 身丁米, 。自 宋太宗统治后期开始渐次放免,如陈傅良所说: , 葛剑雄: 中国人口 发展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2 吴松弟 ( 清 ) 工曾 瑜 1 9 9 1 年版, 第7 5 页, 中国人曰史( 第三卷 辽宋金元时期) 徐松辑 宋会要 食货6 9 之7 8 . : 宋朝阶级结构 ,第2 1 5 i 1 . ,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9 2 页。 “ 身丁钱不知所始, 臣伏读御札, 则知其为东南伪制也往者妇人有之, 至淳化 三年( 9 9 2 ) 免”, 则是无丁女户予以 放免, 有丁女户仍难免身丁钱负担。 另外, 身丁 米和身丁盐钱继续保留,南渡以后也不曾放免。 女户是宋政府的财源之一,这正 是宋代户籍中登录女户的目的和意义。 笔者认为,从征发赋役的角度来看,丁帐、五等丁产簿、税帐都登记女户。 丁帐统计男口的目的是征发夫役和身丁钱,登记对象为所有男口,有丁女户中的 男丁都要承担夫役和身丁钱,那么丁帐当然要登记女户,包括女客户。五等丁产 簿的作用在于划分户等以征发职役,登记对象为主户的男口,熙宁四年 ( 1 0 7 1 ) 十月一日 全国推行免役法之后,原来不承担差役的女户也必须出纳助役钱,这就 等于是把女户的职役负担长期化、固定化了。即使在那些实行差役法的时期,女 户也必须出纳助役钱。因此,女主户必然也要被编入五等丁产簿。自 从唐代中叶 以后,随着均田制向私人土地所有制的转变,租庸调法转向两税法。相应的,封 建权力也从对单丁个人的人身支配逐渐转向对人户的支配,而对人户的支配是以 占有土地的多少为基础的。因此,女户如果占有土地,即女主户,当然要被编入 作为征税依据的税帐中去。与丁帐、五等丁产簿、税帐不同,保甲簿统计户口的 目的是为了加强地方基层组织的行政管理,登记对象包括主户和客户的男口。女 户不分主、客, 也要载入保甲簿, 只是可以不担任保丁而己, 类似的作法称为“ 附 保” 。 3 据 州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