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专业论文)《韵语阳秋》诗学思想研究.pdf_第1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韵语阳秋》诗学思想研究.pdf_第2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韵语阳秋》诗学思想研究.pdf_第3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韵语阳秋》诗学思想研究.pdf_第4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韵语阳秋》诗学思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文艺学专业论文)《韵语阳秋》诗学思想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1 力f 口、s 、| 乙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师签名:犁数日 期:翌 ! :参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c o n 。i l 三i 、j 。i ;:! 中文摘要3 a b s t ra c t 3 弓l言l 第一章葛立方与韵语阳秋7 第一节葛立方生平及思想7 第二节韵语阳秋的成书、版本及内容9 第二章韵语阳秋的“话”诗方法。1 2 第一节关于诗歌创作手法的探讨一1 2 第二节对诗歌所涉内容的直接考证。1 5 第三节比较评鉴17 第四节综合折衷取舍他人评论一l8 第三章l :韵语阳秋的主要诗学问题2 2 第一节“先德行后文艺”2 2 第二节“释愤悱”与“有补于世”2 6 第三节“平淡有思致”3 0 第四节其他诗学问题3 5 第四章韵语阳秋的历代诗歌批评4 3 第一节“诗言志”的诗学传统一先秦两汉诗歌批评4 3 第二节重“思致,_ 一魏晋南北朝诗歌批评4 5 第三节诗品与人品的统一唐代诗歌批评4 5 第四节平淡观北宋诗歌批评4 9 结语5 3 参考文献5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o n t e n t s a l j l s t r a c t 1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3 c h a p t e r1l i f a n gg ea n dy u n 拖玩略q i u 5 1 1b i o g r a p h ya n di d e o l o g yo f l i f a n gg e 5 1 2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 ,e d i t i o na n dc o n t e n t so fy u ny u 场昭q i u 7 c h a p t e r2r e v i e w so nt h ep o e t r yt e c h n i q u eo fy u n 玩物馏q i u 1 0 2 1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p o e t r yc r e a t i v et e c h n i q u e s 。1 0 2 2t h ed i r e c tt e x t u a lr e s e a r c ho nc o n t e n ti n v o l v e di np o e t r y 1 3 2 3c o m p a r a t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 1 4 2 4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dc o m p r o m i s i n go t h e r s c o n m l e n t 1 6 c h a p t e r3t h em a i nt o p i c so fy u ny uy a n gq i u 2 0 3 1m o r a l i t yv a l u er a t h e rt h a nl i t e r a t u r e 2 0 3 2r e a l i s ma n db e n e f i tr e g a r d i n gt h es o c i e t y 2 4 3 3p l a i nw i t hp o e t i ci m a g e r y 2 8 3 4o t h e rt o p i c s 3 3 c h a p t e r4t h ep o e t r yc o m m e n t a r i e s 0 1 1y u ny u 妇,曙q u 4 1 4 1 “p o e mw o r dw i l l ”- - - c o m m e n t a r i e so fc h a r a c t e r so nq i na n dh a nd y n a s t y 41 4 2 p o e t i ci m a g e r y - - - c o m m e n t a r i e so fc h a r a c t e r so nw e ia n dj i nd y n a s t y 4 3 4 3 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p o e ma n dp e r s o n a l i t y - - c o m m e n t a r i e so fc h a r a c t e r so n t a n gd y n a s t y 4 5 4 4 “p l a i n ,- - c 力m m e n t a r i e so fc h a r a c t e r so nb e is o n gd y n a s t y 4 7 c o n c l u s i o n 5 l r e f e r e n c e 5 3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由南宋诗论家葛立方所著韵语阳秋是一部诗话著作,评论了自汉魏至宋 代的诗歌作品,兼及诗人佚事、用事考证等,也包含了风俗地理、书画歌舞、花 鸟鱼虫等方面资料。在现在尚较完整流传的4 2 种诗话中o ,韵语阳秋是其中篇 幅最大者。它内容丰富、材料详赡、持论公正,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誉为“宋 人诗话之善本”。葛立方不“若世之评诗者,徒揣其句语之工拙,格律之高下”, 而是另辟蹊径,“质事揆理”,旨在“求风雅之正 ,以求矫正“屑屑于月露风云、花 木虫鱼形状之间 的形式主义诗风。本文拟通过对韵语阳秋的“话”诗方法 的分析概括、基本诗学观念整理阐释、历代诗歌批评梳理辨析,比较全面地展示 韵语阳秋的诗学观。 论文首先考察了韵语阳秋的作者葛立方的家世、经历与思想、著作情况, 进而概括了韵语阳秋的主要内容,介绍其版本和流传情况。在此基础上,论 文进入到对韵语阳秋“话”诗方法的考察,对该书表现比较明显的“对诗歌创 作方法的探讨”、“对诗歌内容的考证”、。相近作品的比较评鉴”、“综合折衷取舍 前人意见”等“话 诗方法进行分析概括,以求彰显出韵语阳秋区别于其他 诗话著作的独特品相;第三章概括韵语阳秋所涉及到基本诗学问题,对“先 德行后文艺”、“释愤悱 与“有补于世 、“平淡有思致 等主要诗学观念进入分 析阐释,力求揭示该书的诗学观与宋代诗学发展的密切联系。第四章梳理辨析了 韵语阳秋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北宋诗歌的历史批评,既概括总 结了历代诗歌批评的总体情况,又对韵语阳秋中比较集中的诗经、陶谢、 李杜、苏黄等批评进行重点解析,务求揭示出韵语阳秋的历代诗学批评与其 诗学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最后的结语部分,对韵语阳秋诗话成就、主要特 色、与宋代诗学的关系进行概括论述,以显示该书在宋代诗学发展中的地位。 总之,葛立方提倡的“先德行后文艺”,实际就是“求风雅之正 ,是以“诗 言志 为核心观念的儒家诗学观的典型表现;他提倡“平淡 的诗美,要求诗歌 抒发真情实感,崇尚诗味浓厚,则典型地体现了与宋代诗学主潮的呼应。葛立方 据郭绍虞 宋诗话考统计,宋诗话考k 中华书局1 9 7 9 年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诗学观既受到北宋以来影响很大的江西派诗学的濡染,同时也不满于江西诗派 末流专一玩弄文字技巧,片面追求诗歌形式,希望一洗诗坛浮华之风,呼唤诗歌 的社会功能。这与南宋诗学的主旋律也是合拍的。 2 关键词:韵语阳秋诗学话诗思致平淡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f u nf uy a n gq i # ,w r i t t e nb yl i f a n gg ew h ow a st h e o r i s t0 1 1p o e t r yi nn a ns o n g d y n a s t yc o m m e n t e dt h ep o e t r yw o r k so fp o e t sf r o mh a r ta n dw e id y n a s t yt os o n g _ d y n a s t y i n t h i sb o o k , t h ea u t h o rd i dt h e r e a s o n a b l et e x t u r er e s e a r c ha b o u tt h eh i s t o r i c a l p e r s o n a g e s ,h i s t o r i c a la l l u s i o n si nt h ep o o v _ sw i t hr e f e r e n c e t of l o w e r s ,b i r d s ,f i s h e sa n d i n s e c t s ;c u s t o m sa n dg e o g r a p h y ;c a l l i g r a p h y , p a i n t i n g ,s i n g i n ga n dd a n c ec c t i n4 2 k i n d so f p o e t r yc o m m e n t a r yw o r k sw h i c hh a sb e e nc o m p l e t e l ys p r e a d ,f u n 玩毙略q i u w a st h el o n g e s t i tw a sp r a i s e da st h ev a l u a b l ew o r ko fs o n gp o e t r yc o m m e n t a r yw o r k s b yc a t a l o g u es u m m a r yo f t h e k uq u a ns h ui nc o n t e n t , m a t e r i a la n ds t a t e s l i f a n gg e w o u l d n td e v o t eo n l yl a n g u a g ea n dc l a s s i c a lr u l e s h et r i e do t h e rm e t h o d sf o rt h e p u r p o s eo fe x p o u n d i n gt h e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a n dr e a s o n so ft h i n g s ,s e e k i n gf o rt h e o r t h o d o x yo fs h ij i n gt oc o r r e c tf o r m a l i s m t h i sa r t i c l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o p e n so u t p o e t r yi d e a so ff u ny u 略q mb ya n a l y z i n gt h em e t h o d so fp o e t r yc o m m e n t a r y , e x p l a i n i n gt h eb a s i cp o e t r yi n t e n t i o na n da r r a n g i n gh i s t o r i c a lp o e t r yc o m m e n t a r y t h i sa r t i c l ei n - s ti n s p e c t st h ea u t h o r sf a m i l yb a c k g r o u n d ,b i o g r a p h y , t h o u g h ta n d w o r k s ,t h e ns u m m a r i z e st h ep r i m a r yc o n t e n t ,i n t r o d u c e st h ee d i t i o na n ds p r e a d i n g i n t h i sf o u n d a t i o n , t h i sa r t i c l eg o e sd e e pi n t ot h ep o e t r yi n s p e c t i o no fy u ny u 砌增o u , a n a l y z i n gt h ec r e a t i v et e c h n i q u e ,c o m p a r i s o na n dc h o i c et or e v e a l su n i q u ea p p e a r a n c e b y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f u nf uy 口愕q i ua n do t h e rp o e t r yw o r k s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 s u m m a r i z e sb a s i cp o e t r yt h e o r yo ff u n 玩物馏q i u ,s u c ha s “m o r a l i t yv a l u er a t h e rt h a n l i t e r a t u r e , “r e a l i s ma n db e n e f i tr e g a r d i n gt h es o c i e t y , p l a t ow i t hp o e t i ci m a g e r y 3 p a r tl i f a n gg en o to n l ys u m m a r i z e da l lp r e v i o u sd y n a s t i e sp o e t r yc o m m e n t a r i e s s i t u a t i o nb u ta l s oe m p h a t i c a l l ya n a l y s e dt h ec o m m e n t a r i e so fs h ij i n g , t a ox i e , l id u , s uh u a n ga n ds oo n a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p a r t , i te l a b o r a t e sy u ny u 妇愕q i u0p o e t r y c o m m e n t a r ya c h i e v e m e n t , m a i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t h ep o e t r yt h e o r yr e l a t i o n sw i t h s o n gd y n a s t y , i no r d e rt oc l e a rt h es t a t u si ns o n gd y n a s t yp o e t r yt h e o r y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b r i e f , m o r a l i t yv a l u er a t h e rt h a nl i t e r a t u r e a d v o c a t e db yl i f a n gg ea c t u a l l yi s t h ec o n f u c i a np o e t i cc o n c e p t i o nw h i c h p o e mw o r dw i l l a sc o r e p l a i n s t y l ew h i c h r e q u e s t e dp o e t r yt oe x p r e s st h et r u ef e e l i n g sa c t u a l l yw a sr i c ha n dt y p i c a l l ym a n i f e s t e di t h em a i np o e t i ct r e n do fs o n gd y n a s t y t h o u g hl i f a n gg e sp o e t r yc o n c e p t i o nw a s i n f e c t e db yj i a n g x ip o e t r ys c h o o lt h a ti n f l u e n c e dp r o f o u n d l ys i n c en o r t h e r ns o n g d y n a s t y , l i f a n gg ec r i t i c i z e dt h ef o r m a l i s mo fj i a n g x ip o e t r ys c h o o la tt h a tt i m e h e a p p e a l e dt h ep o e t i cs o c i e t yf u n c t i o ni no r d e rt oc o r r e c tt h eo s t e n t a t i o u ss t y l e s h i s p o e t r yc o n c e p t i o nw a sv e r ym u c ht h o s eo ft h em a i n s t r e a mi nn a ns o n gd y n a s t y 4 k e yw o r d s :y u ny uy a n gq i u ;p o e t r y , p o e t r yc o m m e n t a r y ;p o e t i ci m a g e r y ;p l a i n ;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韵语阳秋是南宋诗论家、词人葛立方的诗话批评著作。葛立方( ? l1 6 4 ) , 字常之,自号懒真子,祖籍丹阳( 今安徽宣城) 。他于南宋绍兴八年( 1 1 3 8 ) 举进 士,官至吏部侍郎。因忤秦桧而得罪,二十六年( 1 1 5 6 年) 归休于湖州吴兴( 今 浙江湖州) 。此后七年致力于韵语阳秋的创作,1 1 6 3 年即隆兴元年韵语阳秋 写作完成。次年葛立方去世。因此,韵语阳秋可说是葛立方的绝笔之作。 韵语阳秋全书2 0 卷,约九万字,是一部诗话著作。虽然作者在评诗论诗 之时穿插了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考证,以及地理、时令节气、风土人情等 资料,但从整体来看仍未超出文学批评范围。正如葛立方在韵语阳秋序所说, “昔晋人褚裒为皮里阳秋,言口绝臧否,而心存泾渭,余之为是也,其深愧于斯入 哉! 。在宋朝流传下来的一百多部诗话著作中,韵语阳秋是规模较大、 内容比较丰富的一部,较为典型地体现了南北宋之交的诗学风气。 韵语阳秋资料丰赡,持论公正,四库全书收于集部诗文评类。四库 全书总目提要誉其为“宋人诗话之善本”。关于韵语阳秋的研究,以单篇论文 居多,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学术论著中,张少康的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以 及蔡镇楚的中国诗话史的有关章节论及韵语阳秋的诗学思想,但都未列 专题。现学界关于韵语阳秋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文献 学研究,主要对韵语阳秋进行校注、考证、辨订,如( 韵语阳秋) 校注选 ( 王迹,青海师专学报1 9 8 1 年第2 期) 、( 韵语阳秋) 辨订一则( 凌郁之,中 国典籍与文化2 0 0 4 年第2 期) ;二、历史文化学研究,主要揭示政治文化生态的 变化对诗话创作的深刻影响,如 韵语阳秋) 的道德文化主题与南宋初期的政治 文化生态( 秦秋咀,龙岩学院学报第2 4 卷第2 期) ;三、文学批评学研究, 主要探讨韵语阳秋在中国诗话史上的地位和重要价值,这个方面的研究屡见 不鲜,如宋朝诗话一鸿篇试论葛立方的 ( 吴善辉,社会科学 家1 9 9 0 年第6 期) 、 与宋人诗学观( 李凯,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 9 9 7 年第4 期) 、 研究( 张健,汉学研究1 9 8 8 年第1 7 卷第2 期) 【宋】葛立方: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 9 8 1 年版,第4 8 2 页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等。四、文艺美学研究,主要探讨韵语阳秋在文艺美学方面的重要意义,这 个方面的研究如论 文艺美学“意 本体论( 束景南、郝永,江南 大学学报2 0 0 7 年第6 卷第2 期) 。这些独立成篇的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韵 语阳秋进行梳理和阐释,初步展现了各个不同侧面的价值,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为人们进一步地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葛立方的韵语阳秋堪称宋代诗话之善本,其内容主要表达了葛立方的诗 学批评要旨,兼及评论汉魏至宋多位诗家人品及诗作,另兼及记载史事及一些轶 闻。由于时跨两宋之交,自有其历史及研究价值。本文旨在探求葛立方的论诗重 心,以及其批评诗人、诗作的标准,并希望以此为基点,与其他学者研究的成果 相连结,进一步探讨韵语阳秋所体现的宋代的诗学理论。论文共分四章。首 章为引言,说明研究动机与期盼;概述前人研究成果;介绍论文的结构安排。第 一章“葛立方与韵语阳秋 ,共两节,着重介绍葛立方生平、经历及主要政 治思想以及韵语阳秋的成书、版本和主要内容。第二章从四个方面总结韵 语阳秋的主要“话”诗方法。第三章概括论述韵语阳秋的主要诗学问题, 揭示葛立方主张的诗歌风格。第四章就韵语阳秋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 唐代、宋代诗歌的评论,归纳和解析葛立方的诗学批评观。后附结语,总结各章 节所论,归纳葛立方评论诗人之要旨,讨论 ,龙岩学院学报) 2 0 0 6 年4 月 第2 4 卷第2 期 8 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可以倾诉的突破口,于是就转而寻求内在的精神慰藉和 心灵归宿。宋儒主张“治心养气”、涵养人格,注重严厉的内心自省。韵语阳秋 所表现出的葛立方折冲内敛的宋人心态,反映出当时南宋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现 实面前的挫败与无奈,在道德自律方面的严厉自省,在进与退方面的徘徊与挣扎, 流连于诗酒花茶背后的精神麻醉。 第二节韵语阳秋的成书、版本及内容 葛立方家学渊源,其父葛胜仲也是填词名家,父子齐名于世。葛立方“博极 群书,以文章名一世”。他曾自题草庐“归愚识夷涂,游宦泯捷径 ,所以名其 集为归愚集。他的著述除现存归愚集、韵语阳秋外,还有失传的西畴 笔耕、万舆别志等书。葛立方除热衷于诗歌理论研究外,还注重诗歌创作。 他的诗现存4 0 首,风格淡雅平实,多是写景咏物和赠答之作,较少感时伤乱的内 容。他还写有数首咏梅词,赞美梅花的“傲霜凌雪”、“高标孤韵”,风格都比较清 丽。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词说:“多平实铺叙,少清新宛转之思,然大致不失宋 人规格”。他的i - 算子席间再作写道:“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渐西 风澹澹烟,几点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 举。 共用了1 8 个叠字,非常新颖、巧妙,很受人们赞赏,周密称许为“妙手无 痕”( 词林纪事卷九引梦窗词评) 。 韵语阳秋是葛立方呕心沥血七年的力作,葛立方在韵语阳秋自序中 说: 懒真子既上宜春之印,归休于吴兴,泛金溪,上我先人之弊庐,归愚识夷 途,游宦泯捷径,湛然胸怀,不挂一丝。而多生习气,沿牵蠹简,虽不能如毛 苌郑康成泥虫鱼之注,又不能如虞卿李德裕著穷愁之书。未谙王氏之青箱,懒 问董生之朱墨,独喜读古今人韵语,披咏抽绎,每毕景忘倦。凡诗人句义当否, 若论人物行事,高下是非,辄私断臆处而归之正若背理伤道者,皆为说以示 劝戒。书成,号韵语阳秋。o 【宋】沈洵: 序,清何文焕:历代诗话, 中华书局1 9 8 1 年版,第4 8 1 页。 【宋】葛立方: 自序)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 9 8 1 年版,第4 8 2 页 9 韵语阳秋又名葛常之诗话,主要内容是评论自汉魏至宋代诸家诗歌创 作意旨。同时也涉及风俗地理、书画歌舞、花鸟鱼虫等方面内容。郭绍虞在宋 诗话考中分类明晰:“是书凡二十卷,其分卷之故,虽无编例可考,然按其内容, 似亦略以类聚。大抵第一二两卷论诗法诗格,三四两卷则论诗之本事,五六两卷 重在考证,七八两卷多涉用事,九十两卷则多评史之作,十一卷论仕宦升沉之况, 十二卷述死生达观之理,十三卷重在地理,十四卷多论书画,十五卷则述歌舞音 乐,十六卷则述花鸟虫鱼,十七卷述医卜杂技,十八卷则论人识鉴。十九及二十 卷则岁时风俗饮食妇女之属附焉。葛氏殆以明定类例转有窒碍之处,故不以是别 卷,然大要因有此区分矣。 郭绍虞对韵语阳秋的各章内容所作的概括和区 分大致严谨,可见,韵语阳秋没有局限于诗法诗格及诗之本身,而是延伸到了 诗歌所涉及的本事、考证、绘画、音乐、仕宦、伦理、医卜、儒释道、道德观等 各个方面。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的“其诗论旨在求风雅之正,以事理 【宋】徐林: 序)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 ,中华书局1 9 8 1 年版,第4 8 0 页 郭绍虞:宋诗话考 上卷, 中华书局1 9 7 9 年版,第7 6 页。 郭绍虞:宋诗话考 上卷, 中华书局1 9 7 9 年版,第7 7 页 1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要,而不甚论语句之工拙,格律之高下”,这使得郭绍虞对韵语阳秋不甚满 意,但这恰恰是我们要肯定的地方。从规模来看,自欧阳修开创诗话体例以来, 除诗人玉屑等规模较大的七八部外,其余的大多是以二三卷为主的微型作品。 何文焕历代诗话共收诗话2 7 种,韵语阳秋是其中篇幅较长、卷数最多的 一种。韵语阳秋洋洋二十卷,卷帙浩繁,就是在宋朝一百多部诗话中亦属罕见。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韵语阳秋对诗歌品评的态度和观念也反映出南北宋之交诗 话的面貌和风气,我们由此可以更深入地探究宋时社会风气和社会背景,可以更 深入地领会南宋诗人的创作要旨、批评风气、鉴赏风格等。四库全书总日认为 韵语阳秋虽有些地方“未免舛误”,“然大旨持论严正,其精确之处,亦未可 尽没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韵语阳秋的“话一诗方法 韵语阳秋这部诗话著作,已不再窠臼于北宋诗话著作“资闲谈一( 欧阳 修六一诗话) 的目的了。它虽然不以“博大精深”著称,但在卷帙浩繁的宋 代诗话著作中, 韵语阳秋作者虽号为“阳秋”,但已开始有意识地注重对诗 歌问题作较深入的理论探讨。葛立方用比较严谨的创作态度和较为科学的“话” _ 诗方法,在记述丰富诗歌材料的基础上,或注重于诗歌艺术本身,或对诗歌内容 直接考证,或对比前后诗人鉴赏品评较其优劣,或拈取各家折衷取舍。沈洵在( 韵 语阳秋) 序中对韵语阳秋的论诗方法和论诗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汉魏以来,诗人篇咏,成参稽挟摘,以品藻其是非,不以名取人,亦 不以人废言,质事揆理,而惟当之为贵。至于有益名教,若悖理伤道者,则反 覆评论,折衷取予,以示劝戒振六义于古诗既亡之后,发奥赜于灵均未睹之 先,又岂若世之评诗者,徒揣其句语之工拙,格律之高下,而屑屑于月露风云、 花木虫鱼形状之间而已哉! o 从沈洵序中可见,葛立方没有步当时大多数诗话的后尘,并没有局限在批评诗歌 格律、语句的精工等诗歌形式的狭小框架内,而是另辟蹊径,“质事揆理 ,以 “当”为标准,来品评是非;并且“不以名取人,亦不以人废言 。以一种严谨 的、审慎的写作态度对诗歌本体本事进行批评。 第一节关于诗歌创作手法的探讨 勒内韦勒克和奥斯汀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明确指出:“文学研究 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 。国葛立方在韵语阳秋的诗歌批 - 评中从“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 出发探讨了很多诗歌创作和理论问题,其中首先 值得重视的是关于诗歌创作手法的探讨: 一、诗歌语言贵含蓄忌直露。葛立方在韵语阳秋第二卷中提到这个问题: 【宋】沈洵: 序,清何文焕:历代诗话, 中华书局1 9 8 1 年版,第4 8 1 页。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 ,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1 5 5 页 1 2 白,因此“恨句中无日字尔”。葛立方则断然否定这种看法,虽然在这里他并没 有解释为何“金琐碎”要比直陈“日 字精彩。我们可以从他对“老身倦马河堤 永,踏尽黄榆绿槐影”的诗句中印证讨论一下。尽管葛立方把苏轼的这首召还 至都门先寄子由诗误作杜甫诗,但仍不影响我们从中把握他对诗歌的一些基本 看法。作者不但不同意沈括的看法,还直接表明“做诗正欲如此”的创作要旨, 即诗歌语言不能太过直露。“金琐碎 写出了日光穿越竹林,竹影斑驳、或隐或 现的情景,诗中不言日光而日光自在。“黄榆绿槐影”也是如此,不直言日光, 我们也能从个人的生活感受中感知日光的存在。不仅如此,诗句中色彩的不断变 幻交错还给我们带来了骑在马上的强烈动感。诗歌关注的焦点不是出不出现日光 的问题,而是“金琐碎”和“黄榆绿槐影 这两个意象给我们带来的语言的音律 之美,以及能引起人们丰富联想的难以言说的意味。葛立方文学造诣很深,深知 诗歌的语言不同于科学语言的理性求实,不喜直露,贵含蓄,重形象,要能引起 人的联想和想象,这才是作者“做诗正欲如此的本意吧。 二、“点铁成金”。“山谷黄鲁直诗话日:子美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 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杜韩自作此语耳。古人之为文章,真能陶冶万物, 虽取古人陈言入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圆葛立方在韵语阳秋卷 二中提到: 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李白诗云:“白发三千 丈,缘愁似个长。”荆公点化之,则云:“缲成白发三千丈”刘禹锡云:“遥望 【宋】葛。谚方:韵语阳秋卷第二,清何文焕:历代诗话, 中华书局1 9 8 1 年版,第4 9 5 页。 【宋】蔡梦弼集录: ,中华书局1 9 8 1 年版,第4 9 4 页 1 6 l _ -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