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慢,姜夔,瘦西湖,五亭桥,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桥,扬州古运河,何园,扬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牵动了许多诗人的情怀和游兴。,江湖雅士,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卒年不详。南宋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的代表词人,常常浪迹江湖、寄食诸侯,是一名耿介清高的雅士。他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诗词散文和音乐书法,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当世名流如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朱熹和萧德藻等人都极为推重,名声却震耀一世。姜夔词的风格是:清新峻拔,立意幽远,炼字琢句,倚声协律。,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繁华。但是南宋时金兵两次侵犯扬州,扬州城变得破败不堪,15年后,词人来到这里,目睹了扬州之景,感慨今昔,写下这首词。,背景介绍,扬州慢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解读小序,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所见所闻,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缘由,感慨今昔,其他人的评价,有黍离之悲,如何理解“黍离之悲”?,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序中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黍离之悲”,2、上阕的词眼是哪个字?下阕的词眼又是哪个字?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上阕:空下阕:惊,景情,整体探究,(词人路经扬州时的所见所闻),(词人在扬州的心情和感慨),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2019/12/7,14,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首句点明扬州的地位:是淮左地区的重要都会;次句点明竹西在扬州的地位:是扬州的著名古迹;第三句表明作者是初次到扬州。,译文:过去的扬州是一个繁华的名城都会,而扬州城中的竹西亭,又是一个天下少有的好去处,这么令人神往的地方,使初到扬州的作者,不得不在这里少作停留。,作者一开始就指出扬州、竹西的繁华和幽美,为下文写她的破落荒凉作衬托,使之形成鲜明的对照。,2019/12/7,15,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译文:在当年车水马龙,酣歌醉舞的十里长街时,看到的竟是一片野生的荠麦,一点也没有当年的繁华盛况。,“春风十里”是借用了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意,与上文的“竹西佳处”相呼应,铺叙当年扬州的繁华,又反衬眼下的荒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2019/12/7,17,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译文:自从金兵南侵,洗劫扬州(这里指第二次),继而撤走以后,荒废的池苑,高大的乔木,至今还厌恶谈论那场侵略战争。,这里作者把废池乔木拟人化,表明侵略者的暴行,天怒人怨,草木共恨。,2019/12/7,18,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译文:黄昏不知不觉慢慢地来临,只听见凄清的号角声,随着凛冽的寒风吹来,回荡在荒凉的空城上空。,作者把“黄昏”、“清角吹寒”、“空城”等几个具有特征的景象组合在一起,渲染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气氛,也衬托出作者此刻的心境。,思考:上阕怎样表现出扬州城的“空”呢?具体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对比,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化用诗句,今日,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昔日,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繁华热闹,破败荒凉,对比,昔盛今衰的感伤,对比鲜明,虚实相生,化用诗句,情景交融。,(虚写),(实写),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019/12/7,22,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唐代诗人杜牧,曾在扬州任职两年,对扬州的歌舞繁华十分赞赏,留下了许多赞美扬州、歌颂扬州的诗篇。可是,如果今日他重到扬州的话,一定会为眼前破败荒凉的景象大吃一惊:劫后的扬州,哪有一点昔日“春风十里”、“歌舞升平”的繁华影子!,2019/12/7,23,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赠别:“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译文:纵有杜牧那样的才情和风流,置身今时今日的扬州,恐怕也难以表达他那风流旖旎的情怀了。那么,我还能说什么呢?,诗人化用诗句,感慨扬州面目全非,繁华不再。,2019/12/7,2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这里与上阕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相呼应,对今日的扬州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当年杜牧描写过的二十四桥还在,但只见桥下流水冷清,微波之中摇荡着孤零零的月影,寂然无“玉人吹箫”之声。“荡”字,勾联名桥、冷月,静中有动,含情脉脉,似乎是在默默无声中,倾诉着对往昔的怀念,对今夕的伤感。,2019/12/7,26,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游扬州时值隆冬,芍药并未抽蕊开花,但扬州芍药向来以“甲天下”著称,作者不禁想象到将来芍药盛开,而名都已成空城,更何况国难未息,还有谁来赏花采摘呢?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向高潮。也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2019/12/7,27,(1)本词上阕侧重于写景,下阕侧重于抒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黍离之悲,今昔之感。这种情感主要用以景现情,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加以表现。上阕的“荠麦”“废池乔木”“清角”等景物,呈现出劫后扬州的残破荒凉,从而表现出作者面对被蹂躏、被摧残的祖国山河时的伤感。“竹西亭”、春风十里的“扬州路”“二十四桥”“红芍药花”等景物,是当年扬州繁华兴盛的象征,但在这里却衬托当今扬州的衰败,表现作者怀念往昔,伤痛今日的感慨。这些景物很好地烘托出词人感时伤世的忧郁情怀。,写作技巧,2019/12/7,28,(2)化用前人诗境入词境,也是本词的一大特色。唐代诗人杜牧与扬州有密切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儿童认知发育评估量表的标准化与临床应用验证
- 2025-2030儿童神经发育生物标志物检测试剂盒的产业化进程与壁垒
- 2025-2030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非药物疗法市场增长预测
- 2025-2030儿童时间管理工具设计心理学原理与市场反馈
- 2025-2030儿童早期发展心理学研究与应用前景探讨
- 2025-2030儿童心理咨询服务市场规范化发展现状调研
- 2025-2030健身工作室小型化器材需求与空间设计关联性
- 2025-2030健康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调研报告
- 2025-2030供应链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与风险管理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传统节气饮食对儿童昼夜节律基因表达的干预潜力
- 电商文案写作教学课件
- 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技术的融合创新
- 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 替代工艺管理办法
- 2025年临沂考辅警笔试题及答案
- 殷商甲骨占卜制度-洞察及研究
- 多孔中空球形二氧化硅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胆管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2025至2030年中国洗护用品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肿瘤中心建设汇报
- 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2025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