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2 0 世纪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他所提 出的有机建筑思想对世界现代建筑起到了重大影响。建筑设计发展到今天 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中的“自然”、“有机、“天人合一 等内容越来越得 到全世界的认可和重视,并且逐渐成为指导当今建筑发展的主导思想。 本文共用三个大的段落来论述,第一部分对赖特的建筑思想和建筑作 品进行深入的解析和总结,从赖特对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建筑的整体性、 建筑的形式与功能、建筑的材料运用等方面分析总结,从而找到赖特有机 建筑思想的精髓所在。第二部分对中国建筑现状分析,找到中国当代建筑 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第三部分是有机建筑思想对中国 当代建筑的启示,通过赖特有机建筑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找到 切入点,分析找到有机思想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借鉴和运用的价值所在,通 过分析有机建筑思想在具体建筑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效果,证明了赖特有机 建筑思想对中国当代建筑的价值,最后展望了有机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通过全文的分析论述得出结论:赖特有机建筑思想对中国当代建筑以 及建筑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有机、有机建筑、自然、生态、融合 a b s t r a c t f r a n kl l o y dw r i g h tw a so n eo f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a r c h i t e c t si nt h eu si nt h e2 0 m c e n t r y , h i si d e ao fo r g a n i ca r c h i t e c t u r ew a sa l li m p o r t a n ti m p a c tt ot h ew o r l dm o d e m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i nt h em o d e m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w o r l d t h e “n a t u r e ” o r g a n i c ”, h a r m o n y b e t w e e nn a t u r ea n dh u m a n ”e t c w h i c ha r ef r o mt h ew r i g h t st h e o r y , h a db e e n i n c r e a s i n g l yr e c o g n i z e da n dv a l u e da r o u n dt h ew o r l d a n dh a db e c o m i n gt h el e a d i n g i d e a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c h i t e c t u r e i nt h i st h e s i s ,t h e r ea l e t h r e eg r a n dp a r t s ,w r i g h t s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i d e o l o g ya n dw o r k sa r ed e e p l ya n a l y z e d a n ds u m m a r i z e di nt h ef i r s tp a r t ,t h ea n a l y s i ss t a r t sf r o mw r i g h t sc o n t r o lo ft h e r c l a t i o n s h i p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dn a t u r e ,t h ei n t e g r i t y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e ,t h es t y l ea n d f u n c t i o n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d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m a t e r i a l s ,s ot h a tt of i n dt h ee s s e n c eo f w r i g h t s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i d e a i nt h es e c o n dp a r t t h ec u r r e n ts t a t u so fc h i n e s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m a r k e ti s a n a l y z e d , f i n do u tt h ep r o b l e m sa n dd e f i c i e n c i e so ft h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h i n e s ea r c h i t e c u t r ea n du r b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1 1 l et h i r dp a r ti sa b o u tt h e 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o fo r g a n i c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i d e ag i v e st o t h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h i n e s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m a r kt h ev a l u eo ft h eo r g a n i ci d e o l o g yt ot h ec h i n e s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 a r c h i t e c t u r eb ys t u d y i n g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w r i g h t so r g a n i c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i d e o l o g ya n dt h e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p h i l o s o p h y , p r o v et h ev a l u eo fw r i g h t so r g a n i c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i d e o l o g yt ot h ec h i n e s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c h i t e c t u r eb ya n a l y z i n gt h e p o s i t i v ee f f e c to ft h eo r g a n i c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t h e o r yd u r i n gt h ep r a c t i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f i n a l l yt h ep r o s p e c t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o r g a n i ca r c h i t e c t u r ei nc h i n ai s d e s c r i b e d 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a n a l y s i sa n dc o n c l u s i o no ft h ew h o l et h e s i s :w r i g h t so r g a n i c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t h e o r yh a sag r e a tp r e f e r e n c i n ge f f e c ta n dp r a c t i a lm e a n i n gt ot h ef u t u r e o ft h ec h i n e s ec o n t e m p a r a r y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e k e yw o r d s :o r g a n i c ,o r g a n i ca r c h i t e c t u r e ,n a t u r e ,e c o l o g y , i n t e g r i t y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藜坳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物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唿椭f 阻日 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2 0 世纪美国的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 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民众的高度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 赖特对世界现代建筑有巨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筑运动的代表 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纵观赖特一生的建筑设计历程, 领略其数以百计的建筑作品和设计方案,阅读他语言犀利的著作、论文,我们可 以发现贯穿始终并对世界建筑起到了巨大影响的核心便是有机建筑思想。 有机建筑思想是赖特在1 9 0 8 年提出并在各种书本、文章、演讲中反复宣扬的建筑 观念,但是他确从未给这个术语规定过一个确切的定义。罗布特温图利因此指出:“也 许是他缺乏耐心和认为不必要,或者只是一种个人的说法,或者是难以确切地对这个包 罗万象的概念做出定义 。正因为如此,赖特给后人们留下了研究的余地,也给了建筑 师和建筑爱好者们各自理解去解释“有机建筑”。但是有机建筑思想的内涵从来没有间 断对世界建筑的影响,有机建筑不仅贯穿着世界建筑史,更贯穿着建筑运动的核心。现 代建筑的进步在于建筑师考虑解决建筑的真实生存条件,去考虑建筑的基本价值与核心 价值问题。无论是建筑师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还是雨果哈林的有机功能主义思想,都 在试图真正解决建筑的真正价值问题:建筑本身与人、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建 筑在自身组织与人类活动、与周围各种环境之间的关系。至此,建筑已经不是建筑师英 雄主义的个人行为和单纯艺术风格问题,在战后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深刻理解和批判中, 真正受到批判的正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建筑风格问题,而对于建筑思想运动中对有机建筑 思想的关注一直持续到今天。 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不是一种建筑风格,而是一种“活”的建筑思想,它随着时代 的发展而发展,它的核心价值在于把建筑、人、自然环境看做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共同 遵守自然的规律,并按着自然的发展不断发展进化。赖特将有机建筑以下几个方面:有 机建筑是活的有生命的建筑、有机建筑是“自然 的建筑、有机建筑是由内到外形式和 功能合一的建筑、有机建筑是充分表现材料的内在性能和外部形态的建筑、有机建筑是 一个整体的建筑概念、有机建筑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来阐述的。赖特的有机建筑理 论开创了有机建筑的先河,它是基于内部的自然观,强调整体与局部、建筑与自然、人 文与建筑的相互依存,强调发展进化。赖特对自然的认识及他的有机建筑论体现了人性 向大自然回归的努力以及对建筑生命的塑造。同时,赖特的有机建筑成功地展示了传统 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现代社会将逐渐进入“以人为本的和谐型 社 会,这不仅要求现代建筑要达到建筑与自然的相互协调统一,更是要求人文精神与建筑 文化的和谐统一,这也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古建筑直本着“天人合一 的 哲学思想进行建筑创作,赖特的有机建筑也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精深、源远流长,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大家关注的问题,这既是我们 的社会责任,也是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进一步要求,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将这些漫长岁 月积淀下来的宝贵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在汲取当代国际先进建筑设计观念的同时,创 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赖特的有机建筑设计经验对我们显得尤为重要。因 此,赖特的有机建筑对于弘扬“天人合一 的传统精神,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 重要的参考意义。 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对于很多建筑设计师和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往往是 “耳熟不能详内容,有机建筑思想根源和设计手法更是陌生的甚至存在着疑问和迷惑, 其根源在于有机建筑理论在建筑史中一直没有成为主流,但是有机建筑在建筑设计发展 到今天越来越得到全世界的重视。自格洛佩斯的包豪斯现代建筑教育的普及以及米 斯凡德罗超越地域的影响,几代建筑设计师都被他们的现代建筑思想说束缚,然而 同是现代建筑大师赖特的有机建筑成了建筑界的“另类 ,从建筑教育角度只作为建筑 历史和建筑流派进行简单的解释,由于有机建筑的复杂性和难以掌握的设计规律常常被 建筑教育拒之门外。然而时至今日,单调的大批量生产的现代主义建筑已经不能适应当 今这个后工业时代发展的现需要,现代建筑与人、自然关系的背离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 响,甚至招到很多建筑界的批判。 回顾过去二、三十年里的建筑盛会和理论口号,关注的重心转向了建筑生态化和可 持续化,与上世纪工业标准化的思维形成了对立。例如,1 9 8 9 年5 月明确提出“可持续 发展”思想,这一思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发展追求;1 9 9 9 年5 月在北京举行的第 2 0 界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会议宗旨是努力把我们的星球一人类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宜 人;2 0 0 2 年7 月第二十一界世界建筑大会的主题是“资源建筑 近些年,素有建 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特建筑奖的关注重心也向着绿色、节能、回归自然的建筑观转移, 有机建筑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有机建筑也将是中国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改革开放3 0 年来,随着科学技术 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同时也给我们国家带了巨大的环境问题,例如环 境污染、生态破坏、酸雨、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文化消亡等,然而这环境问 题又和城市化过程密切相关,建筑,这个城市主体应当承担起责任我们需要确定和自然 更加协调的建筑观念来避免环境问题。中国在最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纲要中,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独立的一篇进行了重点论述。并 且国家政策从自然的规律出发,强调循环、自然恢复、环境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等政策。一方面,反映出国家急切需要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观念:另一 方面,有机建筑本身从尊重自然、引导自然、表现自然、按自然规律进行建筑活动的自 然观符合国家的现实需要,是国家需要在建筑活动中的时代要求。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赖特有机建筑思想及作品分析 ( 一) 简述赖特及有机建筑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f r a n kl l o y dw r i g h t1 8 6 7 - 1 9 5 9 ) 是举世公认的二十世 纪的一位伟大的建筑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他的老师埃罗沙利文曾经这样赞美 他:“如果今天是如同文艺复兴时期,那么赖特就是二十世纪的米开朗基罗”。赖 特在他不寻常的七十二个年头的职业生涯创作了大量的建筑作品,发表了大量的 书籍、论文、演讲,无论是他的建筑作品还是书籍论文都体现着他的有机建筑思 想,有机建筑思想并对美国以及整个世界的建筑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直到 今日也同样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有机建筑英文为o r g a n i ca r c h i t e c t u r e ,建筑中的“有机 是借用生物学 上的用语,这也是赖特信仰自然泛神论的反映。在生物学中,“有机对应于“有 机体 而言。所谓“有机体”是“自然界中生命的生物体的总称,包括人和一切 动植物它通过新陈代谢的运动形式表现出一系列的生命现象 ,同时“机体与 环境有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在英汉辞海 中对有机( ( o r g a n ic ) 的解释:“3 有机的,有机物的a ( 1 ) :属于或源自有生 命组织的b :具有活的有机体所特有的特征或品质的5 a ( 1 ) :形成整体 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的b :有机的( 1 ) :组成一个各部分相互依赖或具有内 在联系的整体的;具有有组织的相互协调的( 2 ) 形成一个复杂的实体的,该 实体的整体比各单独部分的简单和更丰富,而各部分也具有因其参加了整体才有 生命和特征的:具有有机体的特征的6 a - 有机的,类似于活的植物活动物 生长方式出现和发展的具有自然形成的特征的 在建筑中的“有机 是 指建筑对自然尤其是有机体的类比。在建筑大辞典中记录的“有机建筑 的 定义为:“现代建筑运动中一个重要的派别,以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为代表。弗 兰克劳埃德赖特把自己的建筑称作有机的建筑,认为房屋应当像植物那样, 是地面上一个基本的和谐的要素,从属于自然环境,从地里生长出来。他主张 设计建筑,应该根据特定的条件形成一个理念,把这个理念由内到外贯穿于整个 建筑,在这里局部属于整体,而整体也属于局部,他倡导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 进行设计,打破了过去着眼于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念。 下面我将对有机建筑之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思想及作品进行深入 解析。 ( 二) 有机建筑是“自然”的建筑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 9 7 9 ,1 2 5 0 国王同仁,英汉词典,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 9 8 0 ,2 6 7 3 叶毅,吴钦照,建筑大辞典,北京:地震出版社,1 9 9 2 ,5 1 5 2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赖特在他的有机建筑语言一文中列出了九个词条来为有机建筑作解释,第一个 列出的词条就是“自然”,并切对其做了解释:“自然不只是指户外的东西如云 彩、树木、地形和动物生命,而是指它们的性质,一个计划、一种情感或一种工具的性 质。一个人或有关他内在的一切。内在的自然用大写n 表示,指的是固有原理 。赖特 在许多文章的论述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崇敬,他认为美源于自然,因此特别强调建筑的 设计要尊重自然环境,没一幢建筑都应该是基地的唯一的产物。在论建筑一书中他 写道:“大自然为建筑的主题设计提供了素材,我们今天所知的建筑形式正源于此。 自然的启示是取之不尽的,它的富有远超乎人的意料对建筑师来说,没有比自然规 律的理解更丰富和更有启示的美学源泉”。他还写到:“当自然这个词在这样的意义上被 理解和接受时,就不会对创造力问题有所疑虑了。有独创性也成为顺理成章,因为 人们已经站到了一切形式的源头 。 赖特认为“生物世界是依据一种由它的生命和条件所限制的基本统一感而构成的, 美便是这种天赐赠品。于是人们边感受到中个世界的统一,人们可以看到贯穿于一 切自然构成物之中的那种连续和谐和适应性,美产生于不可思议的天然力,就像生命和 生活的关系一样。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和谐是有机的,它生机勃发,唤起人们的情感。我 们把这种和谐的美看成为自然的伟大赠予 。 1 建筑融于自然 但是赖特对自然的理解并不只是停留于此,而更为深入。他指出:“自然( n a t u r e ) 不只是那些户外云层、林木、岩石、走兽和风风雨雨,而且还包括材料、工具、计 划和情绪的内在本质,还包括人或人的内在方面。这种内部的自然用大写的n 来表 示,指的是一种内在的原理”。他更重视这个大写的自然,曾指出:“当我在书本上读到 自然这个词,或以自己的理解去运用这个词时,我总是认为这是指的内在方式,而不是 其他的不充分的外在方式。一切事物的外部形式和发展都是由“内部自然 所决定,“自 然这个词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原理,它赋予生命以形式和特征,并使之活着。他 还说:“我所用的自然这个词应被理解为活的原理,它形成和创造了事物的外观,说明 这些外观出现的原因和本质。正因为自然本质的,天然的,内在的作用,我们面前才会 有无穷变幻的形式和特征,它每一个细微的富有特征的变化都发生令人震惊的表现形式 的变化 。 赖特出于对自然的崇拜和理解,对于建筑,他首先关注的是使建筑体量、比例、尺 度、布局和地形相协调,简单地说就是建筑要与环境协调统一。路易斯孟福特在分析 赖特早年的草原式住宅时曾指出:“赖特的草原式住宅反应了人类活动、目的、技术和 自然的综合。它们使住房和宅地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花园几乎深入到起居室的 心脏,内外混为一体,就如同人的生命。这样,居室在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也则进入 了居室。如赖特在建造威斯康星的塔里艾森住宅时,将建筑物置于山头部之下的地方。 他说:“我很清楚,没有一个建筑应该凌驾于山丘或任何事物之上,而且应该是属于这 座山丘,只有这样的房屋才能与山丘共生而相得益彰乃。这种对自然的依恋和亲近正出 有机建筑与天然环境的融合,使建筑与宅地、自然环境、植物之间浑然一体相互联系, 正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不是让建筑孤立与自然环境当中,这正是有机建筑的重要含义之一。 2 流水别墅( 图1 ) 赖特设计的著名的流水别墅正是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经典建筑作品。1 9 3 4 年1 2 月 德裔富商之子考夫曼请赖特到匹茨堡东南郊熊跑溪去商谈建造周末别墅的事宜,基地选 择在溪的上游,远离公路且有密林环绕,气氛十分清幽。这样的宅地让赖特对其进行了 深入的思考,赖特认为宅地中大块的岩石、溪流、树木所组成的画面是自然对人类的最 好赐予,怎样建造一座即不破坏自然画面而且还能为自然增添美感的建筑成为赖特思考 的重点。思考的期间他描述这个别墅是“在山溪旁边的一个峭壁的延伸,生存空间靠着 几层平台而凌空在溪水之上一位挚爱着这个地方的人就在这平台上,他沉浸于这瀑 布的响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他还对考夫曼先生说:“我希望你伴着瀑布生活,而不 只是观赏它,应使瀑布变成您生活中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 这幢流水别墅终于在1 9 3 7 年秋建成,建成后的流水别墅占地面积3 8 0 平方米,室 外的阳台面积也达到了3 0 0 平方米,可见赖特对建筑内外的同等重视。建筑共分三层, 底层直接临水,设起居室、餐厅、厨房等空间,一串悬挂小梯可使人从起居室拾级而上, 直达水面,楼梯洞口不但能使人俯视到流水,而且引来了水上的清风。故而t 哈木林 称之为这是“整个别墅的高潮”。这里还形成了一个微妙的空间过度,使起居室的东部 有垂直方向的沟通,从而与另一端厚实的壁炉和石砌烟囱形成构图的平衡。这悬挂的梯 子与下部的瀑布水池也同样有一种平衡态势。也可以说整个房屋就是一种平衡点结果, 如在平台和锚固体之间,在室内和室外之间,在对外的敞开与对内的封闭之间都是如此。 起居室的平顶高只有七英尺一英寸,低矮的空间与周边的大玻璃窗将视线动态地引 向外部景观,平项的中央有些升高,用于照明布置,而这升高也是一种空间的限定和划 分。同样的如北边的用餐空间、入口处的听音乐空间、舱洞口的书桌和书架,以及靠近 外墙处凹入的坐椅。这就把南北4 8 英尺,东西3 8 英尺半的空间很好地整体组织起来了。 一些天然的露头岩石从地下伸入起居室地面,成为壁炉前的天然效果。两层楼板的延伸 部分成为一种格栅,格栅梁在起居室的东南角,形成了八个矩形顶窗,四个在室外,四 个在室内正好在书桌和书架的上部,这些格栅梁中距3 9 英寸,楔形断面与下部支撑相 呼应,格栅梁还起到结构作用,使二层楼板与石壁锚固在一起。二层是卧室,阳台与一 层纵横交错。三层也用作卧室,南北最深处不到1 2 米。整个住宅的台阶和楼梯也不只 是服务于交通的功能构件,而是对基地特征的极好表达。最充分表现出流水小瀑布特征 的要算西南部的挑台楼梯。从外观看,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挑台从后部的山壁向前方毅然 伸出,杏黄色的横向阳台栏板上下左右前后错叠,宽窄厚薄长短参差,产生极为注目的 造型,它又由垂直方向的粗石烟囱砌体而平衡。就地取材的毛石墙模拟天然岩层纹理砌 筑,宛若天成。四周的林木在建筑的构成中穿插生长,瀑布山泉水流而下,自然生态与 人工制品浑为一体而交相呼应。室内装修也是精雕细琢的产物。为了取得内外的通道, 赖特专门设计了竖棂的角窗和嵌入石缝的玻璃。卫生间用软木装修,浴缸面盆和便桶最 初也曾设想用天然岩石凿成。其他的一切家具连同地毯和布制品也都由赖特做统一的设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计,甚至连室内陈放或悬挂的艺术品也要听赖特的指点。4 流水别墅刚刚建成便引起了美国建筑业的轰动,它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与周围自然 环境的紧密而完美的结合,被世人誉为“绝顶人造景物与幽雅天然景色的完美平衡”、“是 2 0 世纪无与伦比的世界晟著名的现代建筑”。流水别墅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着建 筑与人、自然相结合,它轻盈地凌立在流水上面,粗犷的岩石仿佛从地上生长出来一样 悬挑出来的平台象是从悬崖峭壁中伸出来一样,石墙上的条纹与树皮上的皱褶相互辉 映。当1 9 6 3 年小考夫曼将这座建筑献给匹兹堡西宾夕法尼亚州保护局时,对流水别墅 这样评价到:“流水别墅的美依然像它所配合的自然那样新鲜,它曾是一所绝妙的栖身 之处,但又不仅如此,它是一件艺术品,超越了一般意义,住宅和基地在一起构成了一 个人类所希望的自然结合,对等和融台的形象。这是一件人类为自身所做的作品,不是 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所做的,由于这样一种强烈的含义,它是一个公众的财富,而不是私 人拥有的珍品”。流水别墅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赖特“自然”的有机建筑观在建筑设计实 践中的巨大作用也用这样的一个堪称经典的建筑作品,更好地诠释了他“自然”有机 建筑理论,为世界建筑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图1 流水别墅 3 建筑模拟自然 赖特另一种重要的“自然”有机观是对自然的模拟。赖特曾说;“设计是自然的提 炼以一种纯几何方式出现的因素”。“我们可以在自然生物固有的过程中演绎出规 律,用做好的房屋的基本原理”,“我们本身就是这种自然规律的产物”。赖特设计的草 原式住宅低矮而水平延伸的造型事实上就是对广阔的中西部草原的一种模拟。这种外部 形态上的模拟更多的是通过抽象形式的提炼反映建筑基地外部自然的风貌和形态。他运 用的方式较为复杂,有时运用克里特和同本人的方法,有时又像玛雅人那样,用粗壮凝 重带乖张的装饰纹样,层层方台和充满雕塑感的体量表现与大地的联系。还通过几何和 数的精心控制使一切更为严密和有逻辑性。这些方面成功的实例如1 9 2 3 年的米特拉住 宅,1 9 2 4 年的恩尼斯住宅以及霍利虎克住宅和亚利桑那的巴尔的摩旅馆方案等等。 赖特这样的模拟自然的有机建筑观和科技的仿生学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一方面对自 然界中生态结构的提炼和模拟,另一方面是对生物美的外在形式的模拟。赖特有机建筑 。项辜仁国外建筑师丛书一鞍特 町中国建筑i 业m 版社1 9 9 2 ,0 3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形式仿生原理认为:自然界中无论植物、动物、人、自然形成的环境中都具有美的形 式可以被建筑所借鉴和模拟。赖特这样的有机建筑思想对后来的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的 影响,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当今最炙手可热的建筑界“女魔 头 扎哈哈迪德在广州歌剧院“圆润双砾 方案设计上运用的正是建筑仿生的思想进 行设计构思的,并且也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好评。北京奥运会主要场馆“鸟巢 、“水立 方 等当今著名建筑都是运用了建筑模拟自然的设计手法。 ( 三)有机建筑是“活”的整体性建筑 赖特认为有机建筑观念是“活 的概念,这是指建筑与一切有机生命相类似,总是 处在一个连续不断发展进化之中,他说:“现代的活的建筑观念首先就是有机,有 机是我们赋予这个新建筑的词汇。“有机这个词用于活的结构一种结构的概念。 这种结构特征和各部分在形式和本质上都为一体,其目标就是整体性。因此,任何活的 事物都是有机的,无机的无组织的不可能活的 。他进一步解释说:“在建筑方 面,有机这个词不只是那些挂在肉铺子里的东西,也不只是那些两条腿跑动和生长在田 间的东西,而是与统一性,或者说整体性、本质有关。在建筑上独创性地使用这个词, 意思是局部与整体和整体与局部一样,所以整体统一正是有机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内在 的、本质的含义。“只有当一切都是局部对整体如同整体对局部一样时,我们才可以说 有机体是一个活的东西,这种在任何动植物中可以发现的关系是有机生命的根本。 我在这里提出所谓的有机建筑就是人类精神的活的表现,活的建筑。这样的建筑当然而 且必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种活的建筑是现代新的整体。 赖特的这些“活 的有机观念类似于达尔文主义的形态学。也是他泛神论自然观的 反应。他首先是以活的生命所固有的那种整体和局部不可分割的一体性指导建筑设计, 并且更进一步地以生物生长现象去类比建筑的增删补充,赖特在他的塔里埃森就常常为 适应内外条件的改变而变化、修改、增补他的建筑。 这种“活”的观念能使建筑师摆脱固有的形式的束缚,注意按使用者、地形特征、 气候条件、文化背景、技术条件、材料特征的不同情况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最终取得很 自然的结果,而且并非是任意武断地强加固定僵死的形式。这种从问题本身中寻求答案 的方法也使建筑师的构思有了新的契机。从而灵感永不枯竭、创新永无止境。所以,赖 特说:“有机建筑从未被完成,有机建筑理想的完美目标是永无止境的 。 赖特认为,“活 的有机建筑应借助于建筑结构的可塑性和可持续性去实现整体性。 他说:“我以全部精力投入作为连续性的可塑性原理研究,并在建筑结构本身去实现我 们所称的建筑的一个实施原则 。他曾用手比喻这种与古典建筑不同的有机建筑的新特 点。他说:“这是我的手,人的手。当然我活动它的各个部位以及手指时,它就改变了 形状。不是吗? 它可以表现出几乎你想要表现或感受的一切。是什么使它如此富有表现 力的呢? 正是这连续的流动线条,这连续平滑的简单表面。如果去掉皮肉,只留下骨骼, 必然看到骨和关节,这回到了另一种东西:古老的建筑。在那里,只有结构在起作用, 项秉仁,国外建筑师丛书赖特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9 2 ,0 3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不是最重要的整体可塑性 。 按照赖特的解释,这种连续可塑性包括平面的互迭,空间的接续:墙、楼面、平顶 既各位自身又是另外方面的继续延伸,在结构中消除明确的梁柱体系,尤其是悬臂的运 用,为整体结构,空间的内伸外延提供了技术可能。所以赖特说:“如果形式真正追随 功能,为什么不彻底抛开那种梁柱的概念呢? 无梁、无柱、无挑檐、无装饰、无柱墩、 无上楣,不是两件而是合为一件。让墙、天花板、楼板成为相互组成的部分,互为渗透、 连续,消除任何结构角色这种新的意义不仅使形式真正体现功能,而且胜过现有的 一切建筑表现,因为建筑形式也有了发展 。 “活 的观念和整体性成为赖特有机建筑的两条基本原则,而对“活 的灵魂的追 求和通过对整体性的探索,最后找到了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结构实现整体性的具体途径, 这些构成了赖特“活的有机建筑 的一种创作方法。 ( 四) 有机建筑是形式和功能合一的建筑 建筑的功能和形式合一,它们是一体的。这与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不同, 赖特提出的形式和功能合一是从更高层次来理解的,他认为建筑是为人的精神,为生命 的,形式可以超越功能。 1 。简洁一和“浪漫是有机建筑的形式语言 赖特对于有机建筑住宅设计主张第一就是要简洁,丽对简洁也有着他独特的见解。 赖特认为:“只有当一种特征或每一部分都成为与整体协调的因素时,才达到了所谓的 洁。因此一切野生的花都是真正的简洁。图案的清晰、感觉的完整都是田野中 生长的未受玷污和扰乱的百合花的天然的见解的首要因素。但是,“简单贫乏决不是简 洁。因此,赖特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去除富有表现力的装饰行为极为反对。他与沙利文 的看法相同,装饰应是建筑的一部分。但他说:“我不相信,增添装饰只是为了装饰本 身,如果丰富的细部并不能清楚地阐明建筑的主题,那么还要它们干什么? 他进一步 说:“在用三条线能解决问题的时候,用上五条线是愚蠢的;但是在说话写文章中去掉 有力生动的词就不能说是简洁,在建筑中做这样的消除同样也是愚蠢的! 在建筑中反应 表面的变化,强调线条尤其是裁量纹理能使它们的表现力更为雄辩,更为壮丽。所以对 于这种处理的盲目消除和把它们搞得繁琐一样无意义,而且常常还会更糟糕。赖特的 有机建筑的简介语言从根本上否定了,米斯主义的“少即是多 的简洁理论,取而代之 的则是通过与建筑相一致而发展构造结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简洁”。 赖特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富有浪漫主义的建筑师,并且“浪漫 也成为了他有 机建筑的形式语言之。他对浪漫的解释是:想象力、自由形式、诗意。他分析说:“在 有机建筑领域内,人的想象力可以使用粗糙的结构语言变为相应的高尚的形式表达,而 不是设计毫无生气的立面和炫耀结构的骨架。形式的诗意对于伟大的建筑就像绿叶与树 木、花朵与植物、肌肉于骨骼样不可或缺 。“让我们把创造性的想象力称为人类的光 华,从而与般的智力问题有所区别,它在创造性的艺术家中是最强烈的,一种敏感的 项秉仁,国外建筑师丛书赖特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9 2 ,0 3 8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品质,一切以形成的个性都有这种品质”。赖特这种“浪漫 使得建筑富有诗意。赖特 宣称“浪漫是不朽的 。“我们的建筑如果没有这颗内在跳动的心,将难以鼓动任何事物。 艺术家如果职责浪漫的话,只能是种愚蠢的反动,因此必须学习、生活并坚持浪漫”。 赖特在他的建筑时间中也是身体力行她的理论,总是“在头脑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思, 让它在思想中逐渐明确的形式,直到成熟时方到图板上推敲和使用工具着手设计,而决 不在此前”。 赖特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建筑创作方法上都有着自己独特性和充满了浪漫主义形 式,所以它的建筑创作灵感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他的富于浪漫的建筑作品举不胜举: 早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风车塔,以富有想象力的取名使得这个塔的结构取得了更美的诗 意;亚利桑那的西塔里艾森使人们感受到原始粗放的情趣,视乎是一望无际大沙漠中的 一叶方舟;圣马克斯塔楼令人回味其印第安人的部落风情;最杰出的就是流水别墅了, 希契科克曾这样品论:“考夫曼别墅结合了两种浪漫主义:对于自然的浪漫和对于结构 的浪漫。这常常被认为是十分对立的,跨越在瀑布上的房子被认为是诗人的梦想,而一 幢悬挑在瀑布上的房子却是工程师的现实的梦想”。 2 建筑的主体承载建筑的功能 赖特的有机建筑的功能体现在建筑的内部空间,而不是建筑的外观和组成建筑的墙 体本身,只有这被墙体围合成的建筑的内部空间才是建筑的主体。他说:“这种新的建 筑就是对实体的一种认真的探求。“内部空间是建筑的主体,房间本身应显露出来,否 则建筑就缺乏现代感”。“新建筑发现实体实在人类居住的墙体空间中。建筑的新的实体 是屋顶和墙围护的内部空间中,早期的营造者并未觉悟到这是实体,今天的学院派和新 古典主义也没有认识到”。他又说:“这种内部意义正是我们现在所确信的是建筑要表达 的伟大事物。这种内部空间感产生建筑的外观,做到以前所做不到的事。迄今为止, 所有古典的或原始的建筑都是在外部雕琢然后掏空内部供人居住的体积”。 赖特的这种空间观念恰恰和中国老子的思想有着相承之处。赖特说过:“据我所知正 是老子,在耶稣之前五百年,首先声称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房屋的实 在不是四片墙和屋顶,有用之处是在于他们所形成的内部空间,这个思想完全是异教徒 的,是古典的所有关于房屋的观念的颠倒。只要你接受这样的观念,古典主义建筑就必 然被否定。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我对这个观念的 认识是直觉的。起初,我在以自己的观念建造房屋时并不知道老子。我是很晚才发现老 子的,而且纯属偶然。有一天我刚从院子踏进屋内,顺手拿起日本使节刚刚送来的一本 书,就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刚才所说的这个概念,它精确地表达了曾经在我思想和实 践中所抱有的想法:房屋的实在不是四片墙和屋顶而是在其内部居住的空问。正是这 样! 原先我曾自诩自己有先见之明,认为自己满脑子装有人类需要的伟大遇见。因此我 曾想掩饰,但终究不得不承认,我只是后来者。几千年前就有人做出了这一预言我 不能把这本书藏起来,也无法否认这一事实,因而沮丧万分。不过我又想到自己毕竟不 是乞灵于老子。这是一个更深蕴的客观事实,是永恒的并被坚持下去的事实 。 尽管老子在早先提出了空间为之用,但是上世纪初,赖特更加深化的阐明了空间概 g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念在建筑中的地位和意义,还是有不可否认的历史功绩的。 3 功能和形式合一 沙利文为了折衷主义作斗争曾首先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 的口号,然而赖特在老 师沙利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形式和功能合一的观点,赖特指出:“形式追随 功能是一个被用滥了的口号。当然,形式确实是追随功能的,但这是在一个较低的层次, 而且只适用那种简单地架在平地上的建筑形式。与语法对诗歌的形成起的作用类似,骨 骼也非最后的人形;功能与形式的关系也是一样:炫耀骨架并不是建筑。少就是多 也只在多的不成功的地方成立。“形式是由功能决定的,但有诗一样的想象力和功 能相配合,就不会破坏形式。所以形式可以超越功能。形式追随功能在精神上并不 那么重要了,已成为陈词滥调。只有用形式和功能合一才是有意义的口号,它是通 过国际式建筑枯燥贫乏的关卡的一个口令 。 这些观点表明了赖特有机建筑形式的独特见解,他既不苟同国际主义式的让功能支 配形式的主张,也不像折衷主义那样用虚假的形式去掩盖功能。赖特在形式和功能的关 系上有一种辩证的观点,这就是他能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成为一个坚定的反叛者, 而在二十世纪的下半叶逃脱了被批评为“缺乏人情味的现代主义者”的危机。 ( 五) 有机建筑是体现材料本性的建筑 赖特的建筑作品充满着天然气息和艺术魅力,其秘诀就在于他对材料的独到见解。 泛神论的自然观决定了赖特对材料天然特性的尊重。他不但注意观察自然界浩瀚生 物世界的各种奇异生态,而且还对材料的内在性能,包括形态、纹理、色泽、力学和化 学性能等等仔细研究。他指出:“每一种材料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 故事”,“对于创造性的艺术家来说,每一种材料有他自己的信息,由他自己的歌 。他 认为:“材料因体现了本性而获得了价值,人们不应该去改变他们的性质或想让它们成 为别的 。所以,赖特特别注重在建筑设计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材料,他认为尤其是材料 的纹理可以使形式更有意义,设计更雄异。所以充分表现材料的内在潜质和外部形态也 是他的有机建筑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过:“在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的性能被漠视 和歪曲的地方,不可能产生有机建筑 。 赖特认为对材料性质的研究是首为重要的问题,想要做好根本不了解的事情是不可 能的,因此深入了解石材、玻璃、木材、陶土、水泥、钢材、混凝土等是尤为重要的, 并且还要了解怎样切合实际地、恰到好处的使用这些材料,并巧妙地将它们组成建筑物。 那么如何在有机建筑中恰如其分地使用这些材料,赖特有着他独特的见解。 首先,材料的本来面目应该得到真实的体现。他曾说过:“我学会把砖看成是砖 木材看成是木材混凝土、玻璃和金属看做是它们本身每一种都要求不同的处 理,每一种都有特别适合它们性能的使用可能性”。“每一种材料的建筑应该看上去就是 那种材料所建造的,而不是另外的。石、木、土、钢材、玻璃的建筑物,看上去就是真 是的材料 。关于这一点,吉提翁曾评论赖特“喜欢坦率地使用不加修饰的材料,以使 建筑的表面具有表现力和力量”。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品质,一切以形成的个性都有这种品质”。赖特这种“浪漫 使得建筑富有诗意。赖特 宣称“浪漫是不朽的 。“我们的建筑如果没有这颗内在跳动的心,将难以鼓动任何事物。 艺术家如果职责浪漫的话,只能是种愚蠢的反动,因此必须学习、生活并坚持浪漫”。 赖特在他的建筑时间中也是身体力行她的理论,总是“在头脑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思, 让它在思想中逐渐明确的形式,直到成熟时方到图板上推敲和使用工具着手设计,而决 不在此前”。 赖特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建筑创作方法上都有着自己独特性和充满了浪漫主义形 式,所以它的建筑创作灵感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他的富于浪漫的建筑作品举不胜举: 早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风车塔,以富有想象力的取名使得这个塔的结构取得了更美的诗 意;亚利桑那的西塔里艾森使人们感受到原始粗放的情趣,视乎是一望无际大沙漠中的 一叶方舟;圣马克斯塔楼令人回味其印第安人的部落风情;最杰出的就是流水别墅了, 希契科克曾这样品论:“考夫曼别墅结合了两种浪漫主义:对于自然的浪漫和对于结构 的浪漫。这常常被认为是十分对立的,跨越在瀑布上的房子被认为是诗人的梦想,而一 幢悬挑在瀑布上的房子却是工程师的现实的梦想”。 2 建筑的主体承载建筑的功能 赖特的有机建筑的功能体现在建筑的内部空间,而不是建筑的外观和组成建筑的墙 体本身,只有这被墙体围合成的建筑的内部空间才是建筑的主体。他说:“这种新的建 筑就是对实体的一种认真的探求。“内部空间是建筑的主体,房间本身应显露出来,否 则建筑就缺乏现代感”。“新建筑发现实体实在人类居住的墙体空间中。建筑的新的实体 是屋顶和墙围护的内部空间中,早期的营造者并未觉悟到这是实体,今天的学院派和新 古典主义也没有认识到”。他又说:“这种内部意义正是我们现在所确信的是建筑要表达 的伟大事物。这种内部空间感产生建筑的外观,做到以前所做不到的事。迄今为止, 所有古典的或原始的建筑都是在外部雕琢然后掏空内部供人居住的体积”。 赖特的这种空间观念恰恰和中国老子的思想有着相承之处。赖特说过:“据我所知正 是老子,在耶稣之前五百年,首先声称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房屋的实 在不是四片墙和屋顶,有用之处是在于他们所形成的内部空间,这个思想完全是异教徒 的,是古典的所有关于房屋的观念的颠倒。只要你接受这样的观念,古典主义建筑就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铁氧体粘结永磁磁粉项目发展计划
- 机场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东北方言考试及答案
- 2025年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年中医拔火罐考试题及答案
- 成都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助班竞选考试题及答案
- 情绪能量管理课件
- 宿迁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 公务员管理证考试题及答案
- 《烟草专卖法》知识学习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员工派遣单模板
- 工作交接单(标准模版)
- dq加盟合同模板
- 规范信访基础业务培训
- 体育-初中水平四(七年级)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表及运球急停急起教学设计、教案
-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 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措施
- 2024光热电站化盐操作标准
- 3.2 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参观河南省博物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