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专业论文)蓝猪耳(torenia+fournieri+lind)花发育及育性的研究.pdf_第1页
(植物学专业论文)蓝猪耳(torenia+fournieri+lind)花发育及育性的研究.pdf_第2页
(植物学专业论文)蓝猪耳(torenia+fournieri+lind)花发育及育性的研究.pdf_第3页
(植物学专业论文)蓝猪耳(torenia+fournieri+lind)花发育及育性的研究.pdf_第4页
(植物学专业论文)蓝猪耳(torenia+fournieri+lind)花发育及育性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植物学专业论文)蓝猪耳(torenia+fournieri+lind)花发育及育性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合格证明 学位申请人湟查墨向本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提交 题为盔旌夏旌丝与整盘:! 垒生舀盘 的硕士论文, 经答辩委员会审议,本论文答辩合格,特此证明。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 签名) 主席:圭:金 委员: 墼蕴 矬差 论文指导老师( 签名) : 一f 年j 月7 e t 摘要 本研究以篮猪耳( t o r e n i a j o u r n i e r il i n d ) 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石 蜡切片方法,观察了蓝猪耳花芽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过程,并对花的育 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 从2 0 0 4 年1 1 0 月份分批播种蓝猪耳种子,结果显示,不同月份 播种的植株,从播种到现蕾的时间有所不同。1 月份所播的种子,植株现 蕾所需时间为6 7 d :8 月份所播的种子,植株现蕾所需时间仅为3 4 d 。 2 ,光周期对蓝猪耳花芽分化有影响,初步实验表明,短日照使植株现 蕾时间推迟。 3 蓝猪耳花具有双子叶植物的4 轮花器官。从器官原基发生至花开 放以前,按形态和细胞学特征,将花的发育分为1 6 个阶段。阶段1 4 为 器官原基发生时期:阶段5 6 细胞加速进行分裂与分化;阶段7 小孢子 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阶段1 3 大孢子母细胞开始减数分裂。完成整个1 6 阶段发育约需1 8 d 。 4 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检测花粉的活力,结果显示,6 和7 月份花粉 活力比较接近,约为6 3 ;8 月份花粉活力降为4 8 :l l 和1 2 月份花粉 的活力分别为1 4 和1 5 :说明在自然状态下,气候可能影响花粉活力。 5 从兰花中心大棚采集花粉,分设4 c 、2 5 ( 2 和3 7 。c 3 个温度处理, 每隔2 h 检测花粉的活力,结果表明,3 7 c 下花粉活力下降最快且最先失 去活力,2 5 。c 和46 c 下花粉活力下降较慢。 6 花期内,柱头在丌花第2 d 具有可授性。以开花第l d 的花粉异花 授处于开花第2 d 的柱头,观察到有花粉粒的萌发,结实率达9 7 。异花 授粉能提高蓝猪耳花的结实率。论文对结实率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蓝猪耳:花发育阶段;花粉活力:结实率 a b s t r a c t t h e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 e so f f l o w e rb u di nt o r e n i a f o u r n i e r il i n dw e r e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a n ds o m ee x p e r i m e n t sw e r ec o n d u c t e d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f l o w e rf e r t i l i t y t h em a i nr e s u l t sa r ea sf o l l o w s : 1 s e e d sw e r eg e r m i n a t e di nd i f f e r e n tt i m ef r o mj a n u a r yt oo c t o b e r o f2 0 0 4a n dt h ed u r a t i o no fo n s e to f f l o w e r i n gw a so b s e r v e d i tt o o k6 7d a y s f r o ms o w i n gt ot h eo n s e to ft h ef l o w e rw h e nt h es e e d sw e r eg e r m i n a t e di n j a n u a r ya n do n l y3 4d a y sf o rt h o s eg e r m i n a t e di na u g u s t 2 i tw a sf o u n dt h a tt h e f l o w e r i n g t i m ew a s r e g u l a t e db y p h o t o p e r i o d s t h e o n s e to ft h e f l o w e r i n g w a s d e l a y e d w h e n3 0a n d 4 0 - d a y o l dp l a n t sw e r et r a n s f e r r e dt oas h o r t d a yc o n d i t i o n 3 t o r e n i a f o u r n i e r il i n dh a st y p i c a l4w h o r l so f t h ef l o w e ro r g a n s f r o mt h ea p p e a r i n go ft h ep r i m o r d i at ot h et i m eb e f o r ef l o w e r i n g ,f l o w e rb u d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h a sb e e nd i v i d e di n t o16 s t a g e sb y c o r r e l a t i n g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a n dc y t o l o g i c a lt r a i t so f t h ef l o w e rb u d s d u r i n g s t a g e s 1 4t h ef l o w e rb u du n d e r w e n ti n i t i a t i o no ff l o w e ro r g a np r i m o r d i a ; s t a g e5 6w e r e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 af a s t e rc e l ld i v i s i o na n d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i n t h ef l o w e r b u d s s t a g e7w a s d e f i n e da sam e i o s i ss t a g eo f m i c r o s p o r em o t h e r c e l l sa n ds t a g e13a sam e i o s i ss t a g eo f m e g a s p o r o c y t e t h ed u r a t i o no f t h e 1 6s t a g e sw a sa b o u t1 8d a y s 4 p o l l e nv i a b i l i t yw a se v a l u a t e db yp o l l e ng e r m i n a t i o ne x p e r i m e n t t h er e s u l ts h o w e dt h a tt h ep o l l e nv i a b i l i t yw a sa b o u t6 3 i nj u n ea n dj u l y a n dd r o p p e dt o4 8 i na u g u s t i tw a si nn o v e m b e ra n dd e c e m b e rt h a t p o l l e nv i a b i l i t yw a s1 4 a n di5 r e s p e c t i v e l yp o l l e nv i a b i l i t yw a sa f f e c t e d b y t h ec l i m a t ei nt h en a t u r e 5 p o l l e ng r a i n sw e r eh a r v e s t e df r o mt h ep l a n t so fo u t s i d ea n dw e r e 3 i n c u b a t e di n4 、2 5 。c a n d3 7 。c p o l l e nv i a b i l i t yw a sd e t e c t e de v e r y2h o u r s a f t e ri n c u b a t i o ni tw a sf o u n dt h a tt h ev i a b i l i t yd e c l i n e df a s t e ra t3 7 t h a n j ,a fa t4 o r2 5 c 6 t h es t i g m ao ft h ef l o w e rh a dr e c e p t i v i t yo nt h es e c o n dd a ya f t e r b l o o m i n g p o l l e ng e r m i n a t i o nc o u l db eo b s e r v e dw h e n2 - d a y o l ds t i g m a w e r ep o l l i n a t e db y1 - d a y p o l l e nf r o ma n o t h e rf l o w e r a n ds e e d - s e t t i n gr a t i o r e a c h e dt o9 7 t h er e a s o no fl o wr a t i oo f s e e d s e t t i n gi nt o r e n i af o u r n i e r i i ,i n dw a sd i s c u s s e d k e yw o r d s :t o r e n i af o u r n i e r il i n d ;f l o w e r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s t a g e ;p o l l e n v i a b i l i t y ;s e e d - s e t t i n gr a t i o 4 1 前言 蓝猪耳( t o r e n i a f o u r n i e r i l i n d ) 又名夏墓、虎口子,是玄参科蓝 猪耳强( 翼萼属) 的一年草本植物。株高约2 0 3 0 c m ,叶片对生呈卵 形,先端尖,全株茎叶无毛。唇形花由旗瓣一枚,翼瓣两枚,龙骨瓣 一枚构成。花期4 至9 月,花色有白,粉红,浅监,深蓝等。它原产 于印度支那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喜欢 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适宜作为夏季花坛和地被植物,是一种重 要的观花植物。由于蓝猪耳生长周期短、容易再生、种子小数量多、 适合热带气候且具备特殊的裸露胚囊,可作为花器官发育和授粉受精 研究的模式植物( t e t s u y a 等,1 9 9 8 ) 。蓝猪耳不仅在园艺生产实践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1 1 蓝猪耳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定向改良花卉品质和性状,是当今花卉育种地 重要途径。目前花卉基因工程研究主要包括花色基因工程、花香基因 工程、花型基因工程、花期基因工程、株型基因工程等( 李静和车代 弟,2 0 0 4 ) 。通过基因操作已经获得了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花卉,如 丌砖红色花的蓝猪耳( o u d 等,1 9 9 5 ) 、抗病毒的唐菖蒲( k a m o ,1 9 9 7 ) 、 抗黑斑病的月季( m a r c h a n t 等,1 9 9 8 ) 等等。目莳蓝猪耳再生及遗传 转化系统在国外的一些实验室已经比较完善。通过遗传转化已经进行 了蓝猪耳花期延长、花色改良及抗除草剂等方面的分子育种尝试。 a i d a 等( 1 9 9 8 ) 将乙烯合成关键酶a c c 氧化酶f 义和反义基因分别 转入蓝猪耳都得到了花期延长的转基因植株。在花色和花型改良方 面,a i d a 等( 2 0 0 0 ;2 0 0 1 ) 利用f 、反义基因引入可以使植物的内源 基因失活,从而导致花色代谢发生变化的原理,将c h s 和d f r 基因 以正义和反义的方式转入蓝猪耳植株中,出现了花朵表现出不同花型 的转基因植株。f u k u s a k i 等( 2 0 0 4 ) 将c h sm r n a 的编码区和3 端 的非翻译区分别作为r n a i 的靶位点,成功的诱导了基因的沉默,使 原来的蓝色花分别转变为白色和浅色的花。 1 2 蓝猪耳在植物授粉受精研究中的作用 由于蓝猪耳再生容易且在胚囊发育的四核期,胚囊从胚珠的珠孔 端伸出,形成了一个裸露的胚囊。在胚囊发育成熟时,助细胞、卵细 胞核大部分中央细胞均暴露在胚珠组织之; t - ( h i g a s h i y a m a ,2 0 0 2 ) ,所 以是研究被子植物细胞分化、胚囊发育和受精过程的极好的模式植 物。袁明等( 2 0 0 2 ) 通过对蓝猪耳活体胚囊的研究,发现中央细胞和 初生胚乳细胞中的微丝骨架在细胞核迁移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授粉 前,微丝在中央细胞的周质位置呈现短束状随机分布,丌花2 d 后它 们组装成截然不同的微丝网络,在这个阶段,次生核( 两个极核形成) 位于中央细胞位置并与短束状的微丝列阵相联系。在授粉发生后不 久,分布在珠孔端的微丝发生片断化,此时次生核与卵细胞相邻。受 精后初生胚乳细胞核从卵细胞处移开,在初生胚乳细胞中微丝又重组 形成清晰的网络结构。房克风等( 2 0 0 3 ) 对蓝猪耳胚胎发生过程中细 胞表面三种凝集素凝集素( 伴豆刀凝集素,麦芽凝集素和大豆凝集素) 受体动态分布进行了研究。姚成义和赵洁( 2 0 0 4 ) 研究了钙和硼对蓝 猪耳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 a 2 1 主要影响花粉萌 发速度和花粉管生长速度;硼明显影响花粉萌发频率及花粉管形态。 国外利用蓝猪耳为材料进行的授粉受精机理的研究也比较多。 t e t s u y a 等( 1 9 9 8 ) 研究蓝猪耳花粉管和胚囊离体受精的过程,发现活 细胞的丝状器在花粉管的伸长起着准确的指导作用,助细胞可以控制 花粉管的生长方向,花粉管只选择完整的、未受精的胚囊,而不会选 择胚珠经过热处理或助细胞遭到破坏的那些胚囊,说明花粉管受离体 活助细胞丝状器的特异吸引。通过蓝猪耳花粉和胚囊离体技术的改 进,t e t s u y a 等( 2 0 0 0 ) 详细观察了蓝猪耳花粉管进入胚囊的受精过程, 当花粉管到达目的胚囊后,就进入到珠孔端,在两个助细胞之间挤出 一条通道,然后花粉管顶端破裂,开始爆发式的喷出内涵物,喷出的 9 内涵物随后快速流入胚囊。花粉管物质的释放马上促使一个助细胞破 裂,而另一个助细胞可以存活几天,在花粉管释放的起始时,助细胞 保持完整,当完全释放后,该助细胞也马上降解以将雄配子转移到雌 配子处。w a l l w o r k 和s e d g l e y ( 2 0 0 0 ) 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对蓝猪耳的 授粉受精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受精过程在1 2 1 6 h 内连续进行,精细 胞和卵细胞的高频率融合主要发生在1 4 h 的时段。精细胞穿过降解的 助细胞要花几个小时,而精细胞和各自雌配子的融合同时进行。另外 他们还观察了授粉受精过程中胚囊结构和卵细胞、助细胞细胞壁结构 的变化。h i g a s h i y a m a ( 2 0 0 2 ) 对蓝猪耳授粉受精过程中助细胞在花粉管 进入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研究,也得出助细胞是双受精过程中花粉管生 长方向的导引者和接受者的结论。 1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花卉的需求量闩益增大, 对花卉的特异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关开花及花器官发育的研究 也变得尤为重要。目前丌花研究主要以拟南芥( l e v y 和d e a n ,1 9 9 8 ; k o o r n n e e f 等,1 9 9 8 ) 和金鱼草( a m a y a 等,1 9 9 9 ) 等温带花卉为模式 进行。蓝猪耳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观花植物,生长期短,花期 长,而且花朵繁茂,因此不仅在热带的花卉栽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还适合作为热带开花植物花发育研究的模式植物。此外由于其具 备特殊的裸露胚囊( t e t s u y a 等,1 9 9 8 ) ,又适合进行植物授粉受精过程 的研究。因此对蓝猪耳进行系统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实践意义。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蓝猪耳自然结实率低,试管苗丌花后基本不 结实。本研究旨在划分蓝猪耳花器官发育阶段并研究花的育性,为进 一步了解和提高结实率、为花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1 0 2 材料与方法 2 1 实验材料 蓝猪耳( t o r e n i a f o u r n i e r il i n d ) 种子由宾金华教授提供,将华南 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兰花中心种植的深蓝色花的植株单株收种获得。 材料分别培养在本实验室光照培养室和华南师范大学兰花中心大棚。 2 1 1 室内种植 种子播种在含有培养土( 购自广东省顺德市翠筠有限公司) 的小 花盆中,培养室光周期1 6 h 光照8 h 黑暗,湿度7 0 8 0 ,温度2 3 ( 2 1 ,光照强度6 0 t m o l m 五s 一。播种2 周内每天浇水1 次;2 周 后。把幼苗单株移栽至含有混合土( 蛭石+ 培养土) 的花盆中,放在兰 花中心大棚继续种植,每3 7 d 浇水1 次,2 周施肥1 次。实验从2 0 0 4 年1 1 2 月份进行。 2 1 2 室外种植 实验从2 0 0 4 年3 1 0 月份进行。将种子直接播种在花盆中,幼 苗的移栽方法、浇水及施肥时间与室内种植相同。 2 1 3 温度的记录与整理 在华南师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花中心大棚培养的蓝猪耳植 株旁,悬挂上海华辰医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高低温度计,每隔一天 记录下当天的同最高温度及最低温度等相关气象数据。本实验从2 0 0 4 年6 1 2 月。 2 2 实验方法 2 2 1 石蜡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参考郑国铝( 1 9 7 9 ) 的方法。石蜡切片在华南农业大学吴鸿教授 实验室完成。培养在光照培养室中的蓝猪耳出现花芽之前,每隔1 2 h 连续取样,将所取材料立即投入卡诺氏固定液中,进行抽气。然后于 常温下固定1 2 4 8 h 。经9 5 ,8 5 ,7 0 各级乙醇脱水,每级停留 3 0 m i n ,最后在7 0 的乙醇中,4o c 保存。 保存在7 0 乙醇中的材料,经系列乙醇脱水后制成石蜡切片, 切片厚度6 8 1 x m ,供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在l e i c ad m l b6 0 光学 显微镜下观察照帽。主要方法步骤如下: 保存于7 0 乙醇中的花蕾 经8 5 9 5 ,1 0 0 各级乙醇过渡,各1 5 h 0 二甲苯透明2 h + 浸蜡,包埋,切片,脱蜡,染色,封片镜检,摄影 2 2 2 花芽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 在华南农业大学电镜室进行。将蓝猪耳的花芽用戊二醛、锇酸 双固定,经乙醇逐级脱水,l 缶界点干燥和喷金后,用x l 3 0 e s e m 型 扫描电镜观察并照相。主要方法步骤如下: 取样斗4 戊二醛固定啼0 1 m o l l 磷酸缓冲液冲洗三次, 每次1 0 m i n - 1 锇酸固定,4 c 下保存1 0 5 1 2 0 m i n - 磷酸 缓冲液冲洗三次,每次l o m i n 乙醇梯度洗脱5 0 乙醇,1 0 m i n 7 0 乙醇,1 0 m i n 8 0 乙醇,1 0 r a i n 斗9 0 乙醇,1 0 m i n 斗 1 0 0 乙醇,1 0 m i n 1 0 0 乙醇,1 0 m i n 乙酸异戊醣冲 洗两次,每次1 5 m i n 斗临界点干燥斗装台斗上机观察, 拍照。 2 2 3 光周期对现蕾的影响 将蓝猪耳种子播种在光照培养室,光周期为1 6 h 光照8 h 黑暗,湿 度7 0 8 0 ,温度2 3 c l ,光照强度6 0 p m o l m 。2 s - 。分别于播 种后的第3 0 、4 0 、5 0 d 把一部分幼苗移至光周期为8 h 光照1 6 h 黑暗的 短r 条件下,记录现蕾时间。 2 2 4 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采用离体花粉萌发方法( 参考胡适宜。1 9 9 3 ;r o d r i g u e z r i a n o 和 d a f i r t ,2 0 0 0 ) ,在开花第1 d 用毛笔沾少许花粉抖在含有5 蔗糖+ 1 琼 脂+ o 0 1 硼酸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置于2 5 ,7 0 湿度的人工气 候箱中。2 4 h 后进行镜检,以花粉管萌发长度超过花粉粒直径为标准 计算萌发率,并进行花粉活性检验。在显微镜下观察1 2 个视野的花粉 萌发率,求其平均值。 2 2 5 温度对花粉寿命的影响 大棚种植的蓝猪耳,丌花第l d 收集1 0 0 朵花的花粉,设置3 个培 养温度:4o c ,2 5 c 和3 7 ( 2 ,每隔2 h 取一定量的花粉,采用2 2 4 的花 粉萌发方法来测定花粉的萌发率,连续1 2 h 内检测这三个温度对蓝猪 耳花粉寿命的影响。 2 2 6 花粉量的测定 采用血球计数器法( 马之胜1 9 9 2 ) 。取充分成熟、饱满、未开裂 的花药,放入冲洗干净的青霉素小瓶中。置于干燥器内,于3 0 c 培养 箱中加速开裂。待花粉充分散出后,滴入l 六偏磷酸钠溶液,定容 至5 m l ,加盖振荡,使花粉呈悬浮状态,然后吸取数滴悬浮于血球计 数板上( 每大方格0 1 m m 3 ) ,在显微镜下计花粉数量,重复1 2 次,取 平均值。并数出所取的花药数量从而推算出每一花药中的平均花粉 粒数。 2 2 ,7 柱头可授性的检测 用m t t 法( r o d r i g u e z r i a n o 和d a f i n ,2 0 0 0 ) 检测。具体方法是: 每天9 :0 0 - - 1 2 :0 0 ,采下开花前、第1 d 、第2 d 和第3 d 的花,将柱 头浸入凹面载玻片中含有m t t 反应液的凹面处,同时用火加热杀死的 柱头作对照。干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柱头的颜色,若柱头变为黑色表 示具有可授性,若无变化则表示为无可授性。 2 2 8 繁育系统的检测 为了检测蓝猪耳植株的繁育系统和自花授粉及异花授粉的结实效 果,在光照培养室内,对所研究的蓝猪耳植株的花期内设立如下几个 处理进行人工授粉试验:( 1 ) 自然对照:不作任何处理,挂牌直至结 实:( 2 ) 花开之前套袋,直至花凋谢;( 3 ) 花丌之前套袋,花开之后, 以第l d 的花粉人工白花授粉,套袋;( 4 ) 歼花第1 d 的花粉人工异花 授丌花第1 d 的柱头;( 5 ) 玎花第1 d 的花粉人工异花授开花第2 d 的柱 头:( 6 ) 丌花第l d 的花粉人工异花授丌花第3 d 的柱头;检测和统计 各处理的结实率。 2 2 9 结实率的统计 对生长在兰花中心大棚的蓝猪耳,定期收种,统计各个植株的结 实率;同时对光照培养室中的蓝猪耳花的六种处理进行结实率的统计, 计算各处理的结实率。 结实率= 结实花朵开花花朵1 0 0 1 4 3 结果与分析 3 1 蓝猪耳的生长发育 3 。i 1 播种时间对现蕾的影响 从1 月2 9 日开始至l o 月2 3 同,分别播种蓝猪耳,共分9 批。由 表1 可知,l 3 批从播种到现蕾所需时阃差别不明显,为6 3 6 7 d ;4 9 批播种的,花芽分化显示出较大的时间差异,达2 8 d 。可见现蕾时间 是由f | 长和温度共同作用来调节的,只平均温度升高、日照时间增加 对进入花芽分化可能有促进作用。 表1 不同时间播种对蓝猪耳现蕾时间的影响 注:1 3 批播种于光照培养室两周后,单株移植到华南师范大学兰花中心: 4 9 批宣接播种丁兰花中心。 3 1 2 光周期对现蕾时闻的影响 植株在播种后的1 5 d 分盆移栽,之后,在光照培养室生长的1 5 d ( 3 0 d 龄) ,2 5 d ( 4 0 d 龄) ,3 5 d ( 5 0 d 龄) 进行短r 照处理。由表2 可知, 不同时期进行短同照处理,对蓝猪耳现蕾时间有明显的影响。一直生 长在长同条件下的植株现蕾最早,只需6 5 d ;从播种后的第3 0 d 进行 1 5 短只处理,现蕾所需对闽有些延长,需6 9 d ,第4 0 d 短r 处理现蕾最 晚。需7 6 d ,而第5 0 d 进行短只处理,则作用不明显,花芽分化所需 时间与对照只差2 d ,需6 7 d 。我们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蓝猪耳在氏 日条件下现蕾时间早:而短f 1 处理则延长花芽分化所需时问。表l 结 果也暗示,随着只长的增加,能缩短现蕾所需时问。5 0 d 龄植株再进 行短开处理则不起作用。光周期对花芽分化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实验 证明。 表2 不同时期进行短曰处理现蕾所需时间 注:1 、2 、3 分别表示从播种后第3 0 d 、第4 0 d 、第5 0 d 进行短日处理,每个 处理n = 6 。 3 1 3 幼苗的生长 将第l 、第2 、第7 批播种的植株生长动态进行比较,每隔l o d 测量植株的高度。结果( 图1 ) 表明,第1 、第2 批的植株动态相似, 都里s 形生长变化,第l 批( 1 月2 9 同播种) 、第2 批( 2 月2 9 日播 种) 植株的最大平均高度分别为3 2 c m 和3 4 c m ,分别需1 3 0 d 和1 1 0 d ; 第7 批与第l 、第2 批的生长状况显示出很大的不同。第7 批( 8 月 1 9f i 播种) 最大平均高度只有约l o c m ,只有正常条件下生长高度的 2 8 6 ,1 2 月植株出现凋谢。此外我们还观察到,3 、4 、5 、6 、7 月 所播种的植株,最大平均高度都超过3 0 c m 而8 、9 、1 0 月所播种的 植株,1 l 、1 2 月份的低温影响正常生长以致于有些没到开花和结实 时,植株已经强谢。 6 4 5 0 4 0 0 3 5 0 ,i 3 0 0 型2 5 0 旭2 0 0 1 5 0 1 0 0 5 0 0 + 镣1 批 昌昌导88 是星蓦墨兰垦星 时间( d ) 图1 播种时间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3 1 4 植株的分枝与现蕾 参考b o r c h e r t 和s l a d e ( 1 9 8 1 ) 植物枝系确定的植物学法。蓝猪耳由 枝系的下部或里层向上部和外部推进,下部或罩层的第一小枝为第一 级,第一级上出现分枝时即为第二级,第二级上出现分枝时即为第三 级,依次类推( 图2 ) 。 图2 蓝猪耳枝系的确定( 参考b o r c h e r t 和s l a d e 1 9 8 1 ) 注:由r 向上的1 2 表示一级挫、:级枝等 由表3 可知,第1 批播种的植株出现二级分枝与三级分枝的时间 阳j 隔是1 7 d ,三级分枝与花芽出现同时发生,出现三级分技后1 5 d 开 始露出花瓣;第2 批植株二级到三级分枝之间的时1 1 日j 是1 1 d ,三级分 枝后1 6 d 露出花瓣。批次之间分枝时间的不同可能与季节变化有关。 蓝猪耳植株的分枝与花芽分化及_ ) 1 :花的这种对应关系,为我们确定花 芽的出现时间提供了方便。 表3 植株的分枝与花芽分化时间 3 2 蓝猪耳的花发育 3 2 1 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 通过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对蓝猪耳花发育的外部形态和内 部结构进行详细观察,结果表明,蓝猪耳花3 朵一束,包被于苞片内 ( 图版ia 、b 、c ) ,苞片原基在发育中顶端逐渐愈合,最终封闭,花 原基在苞片内发育成熟。下面就分阶段来描述蓝猪耳花发育过程和特 点。 阶段l :萼片原基的发生阶段。蓝猪耳的花器官发育过程中5 个 花萼原基最早发生,未分化的花原基呈球形突起( 图版ic ) ,接着在 花原基侧面产生5 个突起,它们发育成5 个萼片原基。从位露上看,5 个萼片原基以轮状的方式发生在发生时阃上稍有差别( 图舨ic ) 。 但很快即发育为大小近一致的轮状排列的萼片原基( 图版1d ,图版 i ia ) 。萼片原基发生后,花原基顶端即出球形变成扁平状( 图版i ia ) 。 阶段2 :花瓣原基的发生阶段。花瓣原基出现于萼片原基的内侧 基部,从萼片原基出现至花瓣原基的产生通常经历较长的时间。萼片 原基出现后,原基通过顶端生长和边缘生长,导致向t 延伸和面积不 断扩大。逐渐地引起萼片顶端逐渐合拢( 图版i ib ) 。当萼片发育至顶端 相遇时,其包裹的生长点依然呈扁平扩展状( 图版if ) ,由多层分裂旺 盛的细胞组成。随着萼片进一步分化,在萼片叶腋处位于生长点的表 面开始形成突起,此即为花瓣原基( 图版l lc )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 5 个萼片原基发育到一定程度,在其内侧、相糊的位簧,5 个花瓣原基 先后发生( 图版l ld ) ,但很快即发育为大小相近的轮状排列的花瓣原 基( 图版i l g ) 。 阶段3 :雄蕊原基的发生。雄蕊原基的发生通常在花瓣原基出现后 不久,花瓣原基出现突起的同时,在花瓣原基内侧生长点表面上又发 生突起( 图版h e ) ,此为雄蕊原基。雄蕊原基发育速度快。大小很快 超过花瓣原基的高度( 图版i if 、g ) 。 阶段4 :心皮原基的发生。当雄蕊原基高度大于花瓣原基时,在雄 蕊原基内侧,生长点细胞进行频繁分裂,形成近环状突起,其生长锥 顶部形成凹陷( 图版i i f ) ,呈浅浅锅状( 图版i i g ) ,此即为雌蕊原基。 以后,环状突起逐渐向上伸长呈筒状,基部不断膨大,上部伸长愈合, 产生了最早的心皮原基。 阶段5 :随着萼片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心皮原基的相继发 生,由萼片包裹着的花器官进行快速的生长,尤其是心皮原基和雄蕊 原基的生长最为迅速,当雄蕊和花瓣发育到几乎在同一高度时,雄蕊 呈现典型的两叶型,胎座原基出现,心皮开始愈合( 图版i l i a ) 。 阶段6 :快速生长的5 枚萼片的顶部已紧密愈合,花瓣的高度又超 过雄蕊和雌蕊,花瓣开始向中心方向伸展,雄蕊戡现花药与花丝的分 化,花药体积小,花丝较粗且长。心皮基本愈合,仅顶端分离( 图版i i h ) ,中轴骆座明显可见( 圈版i i l b ) 。 阶段7 :愈合的萼片继续伸长,花瓣继续向中心方向生长,逐渐包 围雌雄蕊,其高度超过雄蕊、雌蕊。每一花药的两个花粉囊可以明显 1 9 区分。雄蕊的花药表皮以内的组织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花药壁的四 层结构: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可以分辨,花粉囊中的胼胝 质沉积在小孢子母细胞的周围,小孢子母细胞开始进行减数分裂。雌 蕊也快速生长,花柱明显可见( 图版i i i c ) 。 阶段8 :萼片包着的花瓣、雄蕊和雌蕊都进行快速的生长与分化; 与雄蕊相比,雌蕊的细胞分化更为明显,雌蕊在进行细胞分化的同时, 快速生长,其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雄蕊,高度已超过雄蕊。同时子房进 行快速的发育,胎座上已出现了胚珠原基( 图版 i i d ,图版e ) 。 阶段9 :愈合的5 枚萼片没有以同样的生长速度伸长,萼片的长 度不一,花萼出现了弯曲;花瓣已完全包住雌雄蕊。雄蕊的花药中的 小孢子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前期i 。雌蕊的胎座中已发育出维管束, 花柱已弯曲,胚珠正进行分化( 图版i i i e ) 。 阶段1 0 :花萼继续生长,花冠紧紧地包着分化的雄蕊和雌蕊,雄 蕊的小孢子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来期i ( 图版i v a ) ,分裂形成的两个 细胞核,共存于同一细胞质中,不形成细胞蕤,无二分体时期,属同 时型;雌蕊的子房也进行快速的发育,在子房壁内出现了空隙( 图版 i i i f ) 。 阶段1 1 :从花的大小看,此阶段其直径和高度均比上一阶段明显 增加;雄蕊的花药壁的中层受到挤压,已有部分溶解,绒毡层达到充 分发育,具多核。小孢子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来期i i ( 图版i v b ) :包 围小孢子母细胞的胼胝质已有部分溶解。雌蕊的胚珠中出现孢原细胞, 柱头明显( 图版i i i g ) 。 阶段1 2 :花萼的生长减缓,花瓣继续伸长,其长度向花萼接近, 雄蕊花药壁的中层完全溶解。柱头出现明显的分叉,胚珠有些弯曲倾 向( 图版i i i h ) ,出现次生造孢细胞( 图版f ) 。 阶段1 3 :雌蕊的柱头与花柱连接处变细,胚珠的大孢子母细胞正 进行减数分裂;雄蕊生长更为迅速,其高度稍超过雌蕊,雄蕊花药壁 的绒毡层紧围绕内壁,核已消失。胼胝质已完全溶解,形成四面体型 2 0 的四分体( 图版i i i i ,图版i v c ) 。 阶段1 4 :花冠的顶端接近萼片,雄蕊明显高于雌蕊;花药壁的绒 毡层已有部分溶解,花药中有单个的形状不规则的小孢子。胚珠的珠 被已形成( 图版i i l j ) 。 阶段1 5 :雌蕊的高度再次超过雄蕊,雄蕊花粉囊的两室相通,花 药壁的绒毡层已完全溶解,仅剩下表皮和药室内壁。小孢子的细胞质 发生液泡化,形成一个中央大液泡,细胞质成一薄层,贴着细胞壁。 核从中央被挤到细胞一侧,进入单核靠边期。雌蕊的花柱道明显可见。 胚珠中出现珠孔( 图版g 。图版i u k ) 。 阶段1 6 :萼片仍紧包着花冠,此时花冠开始着色。花粉囊中的小 孢子发育为成熟的花粉粒,花粉粒中出现了营养核和生殖核( 图版 d ) ,与营养核相比,生殖核较小。花药壁已开裂:胚囊清晰可见( 图 版h ) 。 3 2 2 花器官发育的时间进程 对生长在光照培养室不同发育时期的植株挂牌、取样并进行石蜡 切片观察统计,每个时期统计5 朵花。表4 列出了蓝猪耳花器官发育 的时问进程。蓝猪耳花芽1 6 个阶段的发育需要1 8 1 9 d 。原基发生约 需5 d :减数分裂持续约l i d 。但具体到各个阶段所需时间又有很大的 差异:从阶段1 2 、1 3 所需最短的1 2 h 至阶段1 6 所需最长的6 6 h 不等。 表4 蓝猪耳花发育的时间进程 3 2 3 对应于花器官发育的花蕾大小变化 出图3 可知,阶段7 花芽长度2 6 r a m ,小孢子母细胞开始进行减 数分裂;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相对较晚,开始于阶段1 3 ,此时 花芽长度为8 4 m m ,对应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己完成;阶段1 6 时,花芽长度为1 2 5 r a m ,花粉粒中有营养核和生殖核,而胚珠中才出 现胚囊。 图3 花芽长度与花发育阶段关系图 由图4 可知,小孢子母细胞开始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花芽的长 度为2 6 4 6 m m :第二次减数分裂,花芽长度为4 6 6 4 m m ;第二次分 裂产生四面体型的四分体时花芽长度为6 4 1 0 3 m m :单核花粉粒经过 有丝分裂产生营养核和生殖核,进入双核花粉粒时期,花芽长度为 1 2 2 1 o m m 。花芽长度与小孢子母细胞的这种对应关系为我们判断 小孢子的发育进程提供了方便。 ti n t挖 tu鼙 工l m 啪 tl 9 4 2 o 8 6 昌v 蜊半 ti 8 t,t6王0 4 2 o l23456 雄蕊发育 图4 花芽长度与雄蕊发育进程 注:横坐标1 6 分别表示孢原细胞时期、第一次减数分裂、第二次减数分 裂、单核花粉粒、单核靠边期和取核花粉粒。 由图5 可知,胎座上出现胚珠原基时,花芽的长度为3 4 m m ;胚 珠继续发育,大孢子母细胞开始减数分裂时,花芽的长度为8 5 r a m ; 花芽长度达1 2 2 m m 时胚囊已形成。花芽长度与雌蕊发育的关系为判 断雌蕊发育提供了方便。 l 1 1 萤 v 蜊 出 di i i l2345 6 雌蕊发育 图5 ,花芽大小与雌蕊的发育进程的关系 注:横坐标1 6 分别表示胚珠原基出现、孢原细胞时期、次生造孢细胞时 期、减数分裂开始、出现珠孔和出现胚囊。 工卜l|i 一 k 地 加 8 6 4 2 0 目】赵蟮 3 3 蓝猪耳的育性 3 3 1 花粉的活力 蓝猪耳雄蕊的每个花药的花粉粒数为7 6 6 5 2 3 8 0 。由所测得的数 据可以看出,各个花药中的花粉量变化较大。花粉的离体培养是检验 花粉活性的一军申快速有效方法,其中,培养基的配方及筛选是关键。 本研究利用新鲜花粉对不同浓度的蔗糖培养基进行了筛选( 参考d a f n i , 1 9 9 2 ) 。由表5 可知,蔗糖浓度为5 时,萌发率最高,达6 7 5 ,而其 他的蔗糖浓度萌发率均低于6 7 5 。所以蓝猪耳花粉粒的离体萌发选用 的培养基为o o l 硼酸+ 1 琼脂+ 5 蔗糖。 表5 蔗糖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由图6 可知,6 、7 月份兰花中心大棚平均最高温度分别为3 0 1 、 3 0 6 平均最低温度约2 5 7 、2 4 9 ,这两个月份花粉活力比较接 近,分别为6 3 5 、6 2 o ;8 月份虽平均最低温度为2 5 1 ,但平均 最高温度为3 3 4 ,花粉活力降为4 8 1 :1 l 、1 2 月份平均最低温度 分别为1 7 7 、1 3 8 ,其花粉的活力分别降到1 4 3 、1 5 6 。可见, 温度影响花粉活力,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影响花粉的活性。 c 魁 娟 1 5 1 0 0 6 + 缚旬 最低 温度 t 萌发 塞 91 0 1 11 2 月份 8 0 7 0 5 0 爸 :4 0 篓 l 辖 3 。 - 2 0 1 0 0 图6 2 0 0 4 年6 1 2 月每胃每旬的气温变化与花粉活力的关系图 3 3 2 温度对花粉寿命的影响 为了检验温度对蓝猪耳花粉寿命的影响,分设4 。0 、2 5 0 和3 7 c 保存采集的花粉,t 2 h 内每隔2 h 以花粉的离体萌发法来检测花粉的活 力。出图7 可知,3 7 。0 下花粉活力下降最快旦最先失去活力,1 2 h 后 花粉活力降为0 :2 5 c 和4 c 下花粉活力下降较慢,1 2 h 后,两种温度 下花粉的活力分别为7 8 、5 9 。在不同的温度下,花粉的寿命是不 同的,高温下花粉较快失去活力。 8 00 0 7 00 0 6 00 0 美5 00 0 9 8 褂4 00 0 9 8 划 培3 00 0 2 0 0 0 1 00 0 00 0 024 681 01 2 时问( h ) 图7 花粉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率 3 3 3 花药绒毡层的发育 为了了解结实率低的原因是否与花药发育有关,我们观察了花药 壁结构的变化。对蓝猪耳花药壁的观察表明,小孢子母细胞二分体时 期( 阶段1 0 ) 绒毡层还处于发育时期( 图版v a ) ,阶段1 3 绒毡层核 消失( 图版v b ) ;小孢予至单核花粉粒( 阶段1 4 ) ,绒毡层己解体, 绒毡层细胞没有发生畸形或异常增厚。到单核花粉粒时期胼胝质壁 已完全溶解( 图版v c ) 。 3 3 4 柱头可授性 蓝猪耳花开花前花瓣紧紧包着柱头,柱头里弯曲状,可授性为0 , 开花第l d 的柱头可授性较微弱,接近0 。丌花第2 d 的柱头可授性为 1 0 0 ,到第3 d 时,花基本凋谢,柱头的可授性又约为0 ( 表6 ) 。 表6 柱头可授性的m t t 检测结果 注:指托头不具可授性。+ 指丰= :头具可授性+ 指枰头具微弱可授性。 对柱头进行扫描电镜的观察发现,蓝猪耳桂头表皮细胞有稠密拥 挤的毛茸,传粉时可粘获花粉粒;柱头表面干燥,花柱为开放形,具 花柱道( 图版vd ) 。花粉粒萌发形成花粉管后,花粉管可能沿花柱道 表面向下生长直至子房到达胚珠。 3 。3 5 开花期间花药和柱头的形态变化 对开花期间柱头和花药的初步观察表明,第1 d 的花,花药已微微 丌裂,花粉粒成熟,柱头的两片仍紧紧闭合;第2 d 的花,花粉囊中的 花药所剩无几,而此时桂头的两片已张开:第3 d 的花,整个花已凋谢, 花药枯萎,柱头也枯萎:可见花粉囊的打开与柱头张丌不同步( 图版 a i ) 。 3 3 6 植株结实率观察 对兰花中心大棚栽种的蓝猪耳分株挂牌,随机对播种的第l 3 批1 6 株植株单株收种进行结实率统计( 表7 ) 表明,不同的植株结实 率有很大的差异,最高的可达5 0 以上,占总植株1 2 5 ,在2 0 4 0 之间的植株占5 6 3 ,有1 2 5 植株的结实率为0 。 表7 分株挂牌植株的结实率 注:表中每株取花数n = 7 5 9 5 对2 0 0 4 年5 1 0 月期间兰花中心的蓝猪耳结实率的统计( 图8 ) 可知,不同月份植株的结实率有很大的波动;5 月份结实率最高,达 2 8 5 2 :6 、7 月份结实率分别为3 6 和4 0 ,8 、9 、1 0 月份结实率只有 2 0 左右。 6 0 5 0 未4 0 i 3 0 冀2 0 1 0 o j j 份 图8 不同月份植株的结实率( n = 7 8 1 2 3 ) 为了对蓝猪耳育性进步开展研究,我们对光照培养室的蓝猪耳 植株分株挂牌进行几种不同的处理。从表8 可知,套袋处理结实率最 低,只有1 6 ;处于自然状态下,结实率稍高于套袋情况;人工传粉 对结实率有影响:以开花第1 d 的花粉分别进行授自花的柱头、授开花 第l d 异花的拄头和授开花第3 d 异花的柱头,结实率比较接近。分别 为3 5 和3 9 ;以开花第l d 的花粉异花授第2 d 的柱头,结实率最高, 达9 7 ,在电镜下可见萌发的花粉粒( 图版v e ) 。 表8 不同处理的结实率比较 注;a ,b ,c ,d ,e 和f 分别表示自然状态,套袋,第1 d 的花白花授粉 异花授粉,第1 d 花粉异花授第2 d 的枉头,第1 d 花粉异花授第3 d 的枉头。 2 9 i 。i,。-。 4 讨论 4 。l 光周期对蓝猪耳花芽分化的影响 花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