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辽朝枢密使研究(1).pdf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辽朝枢密使研究(1).pdf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辽朝枢密使研究(1).pdf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辽朝枢密使研究(1).pdf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辽朝枢密使研究(1).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辽朝枢密使研究(1).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枢密使设于唐朝宪宗时,主要为阜帝传宣诏令,承受外朝表奏。至血代,枢密使已 由内廷转向外廷,权利也逐步扩大。此时,枢密使本身仍没有品级,但地位已非常高, 有时甚至能与宰相分庭抗礼。 辽太宗灭晋以后,广泛i 吸收和借鉴唐、后晋的官制,沿置了椒密使。 辽世宗上台后,为了适应新形势,稳固自己的地位,在原有的草原旧制基石;i i :设立 了北枢密使,让有“定策功的耶律安抟担任,使辽朝的中枢官制山北、南府宰相分掌 军困大事向由北、南楸密使“同掌国政 演变,并使北、南楸密院成为辽朝北、南而官 的最高官署,北、南枢密使也成为辽朝宰辅机构中的最高官职。入选枢密使的人员,从 其家族出身来看,北院楸密使多为争族或后族成员,他们之间互为婚姻,构成了辽朝政 卡义最蓬要的组成部分;南院枢密使大部分是燕赵地区的累世豪族,他们住汉人中有较高 的威望,构成了辽朝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契丹贵族和汉人上层共同构成辽朝政权的主 体。 北院 4 ) ( 密使由契丹阜帝从担任过重要北面官或曾寄予方面重任的人员中任选;南院 枢密使从节度使、参知政事( 夷离毕) 及其以上官员中任选,至辽中后期,汉族官吏的 文化程度也是其任选的一个重要标准。北院4 :| ) ( 密使设立初期,管理游牧部族事务,随着 r f l 央集权的加强,职权进一步扩大,主要负责与“兵机”有关的军图重务,还能参与管 理部分汉人民事;南院枢密使在设立之初,主要管理汉人州、县事务,对汉军有一定的 管理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南院院楸密使逐渐丧失了对汉军的管理权,只管理汉人、 渤海人的民政事务。北、南院枢密使对官员的任命有荐举权和执行权。 根据辽术和金初的史料,南院枢密使应为从一品,北院枢密使应为j f 一品,辽朝枢 密使俸禄是按月发放的,除俸钱外,还有实物,枢密使还配有慊从。 关键词:辽朝;北院枢密使;南院枢密使;中枢官制;执掌;俸禄 a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x i a n - z o n gh a ds e tu ps h u - - m i - s h i i nt a n gd y n a s t y , m a i n l yp a s s e do nf o re m p e r o r a n n o u n c i n ga ni m p e r i a ld e c r e et h ec o m m a n d i nt h ef i v ed y n a s t i e st i m e ,s h u m i - s h it h e w i t h s t a n d i n g o u t e rc o u r tm e m o r i a l i z e st h et h r o n e c h a n g e dt h e s e a to fm o n a r c h i c a l g o v e r n m e n tb yt h ei m p e r i a lp a l a c e ,t h er i g h ta l s og r a d u a l l ye x p a n d e d t h i st i m e ,s h u m i s h i i t s e l fs t i l ld i dn o th a v et h eg r a d e ,b u ts t a t u sa l r e a d ye x t r e m e l yh i g h ,s o m e t i m e se v e nc o u l d m e e ta sa ne q u a lw i t hp r i m em i n i s t e r a f t e rh o u j i n gw a sp e r i s h e d ,l i a ot a i z o n gw i d e l ya b s o r b e da n dp r o f i t e dg o v e r n m e n t s y s t e mo f t a n ga n dh o u j i n gd y n a s t y , h a ds e ta ts h u - m i - s h i a f t e rl i a o s h i - z o n gc a m eo ns t a g e ,i no r d e rt oa d a p tt h er e c e n td e v e l o p m e n ts i t u a t i o ns t a b l eo w ns t a t u s ,h a ds e tu pb e i - y u a n s h u m i - s h ii nt h eo r i g i n a lp r a i r i eo l ds y s t e r n ,l e t y e - l v a n - b ot oh o l dt h ep o s t ,t h a ts u p p o r t e dh i m l i a od y n a s t y sm a i nc e n t e r o r g a n i z a t i o nw a sc h a n g e db yb e i - n a n f u - - z a i - x i a n ga r m e di m p o r t a n tm a t t e ro f c o u n t r y t ob e i n a n y u a n s h u m i - s h i a r m e di m p o r t a n tm a t t e ro fc o u n t r y g r a d u a l l y b e i n a n y u a n s h u - m i - s h ib e c a m eh i g h e s tg o v e r n m e n to f f i c e t h es e l e c t e db e i - y u a n s h u - m i - s h i sp e r s o n n e l ,l o o k e df r o mi t sf a m i l yb a c k g r o u n dt h a t ,a f t e rb e i y u a n s h u - m i s h im o s t l y i st h ee m p e r o r sc l a no rt h er a c em e m b e r , b e t w e e nt h e mi sm u t u a ll yt h em a r r i a g e ,i s p o l i t i c a lp o w e rm o s ti m p o r t a n tc o n s t i t u e n ti nl i a od y n a s t y ;m a j o r i t yo fn a n - y u a n - - s h u m i - s h ii s g e n e r a t i o nw e a l t h ya n dp o w e r f u lf a m i l i e si n y a nz h a oa r e a ,t h e yh a dt h eh i g hp r e s t i g ei n t h eh a np e o p l e ,c o n s t i t u t e dt h el i a od y n a s t yp o l i t i c a lp o w e ri m p o r t a n t c o n s t i t u e n t w e r ec o m p o s eo fq i d a na r i s t o c r a t sa n dt h eh a np e o p l eu p p e rc o n s t i t u t e st h el i a od y n a s t yp o l i t i c a lp o w e rm a i nb o d yt o g e t h e r b e i y u a n - s h u m i s h ih a dh e l d t h ep o s to fi nt h ep e r s o n n e lw h ot h ei m p o r t a n tn o r t h e ms i d eo f f i c i a lo ro n c ep l a c e d t h ea s p e c th e a v y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n om a t t e rw h a te l e c t e d ;n a n - - y u a n s h u m i - s h ih a sh e l d t h ep o s to fj i e - d u s h io r y i l i b i ,i n c l u d l i n go t h e r si na b o v eo f f i c i a l ;t h el i a om i d - l a t ep e r i o d ,c u l t u r a ld e g r e ea l s oa r ea ni m p o r t a n ts t a n d a r dw h e t h e rt h eh a nn a t i o n a l i t yg o v e r n m e n to f f i c i a lw a se l e c t e d i nt h ei n i t i a lp e r i o dw h e ns h u m i s h iw a ss e tu p a b s t r a c i ,w a sr e s p o n s i b l ef o ra l o n gw i t ht h ec e n t r a l i z a t i o ne n h a n c e m e n t ,t h ea u t h o r i t yf u r t h e r e x p a n d e d ,c o g n i z a n c e dm a i n l y “m i l i t a r y ”r e l a t e da r m e dh e a v ye v e n t ,b u ta l s oc o u l d m a n a g eh a np e o p l eb u s i n e s st os o m ee x t e n t ;a t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n a n - y u a n - s h u m i - s h im a i n l ym a n a g e dt h eh a np e o p l e s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a la f f a i r , h a dc e r t a i n m a n a g e m e n ta u t h o r i t yt ot h eh a np e o p l e sa r m y , a l o n gw i t ht h ec e n t r a li z a t i o ne n h a n c e m e n t n a n y u a n - s h u m i s h ih a sl o s tg r a d u a l l yt o a u t h o r i t yo fh a np e o p l e sa r m yt h ea r m y , o n l ym a n a g e st h eh a np e o p l ea n dt h eb o - h a ip e r s o n sc i v i la f f a i r b e i y u a n s h u - m i - s h ia n dn a n - y u a n - s h u - m i - - s h ic o u l dr e c o m m e n do f f i c i a la n dc a r r i eo u ta p p o i n t m e n to fo 币c i a l t h r o u g h t h ei n d i r e c t e x t r a p o l a t i o n ,n a n - y u a n s h u - m i - s h i s h o u l d b ef r o mo n e , b e i y u a n s h u m i s h is h o u l df o ro n e s a l a r yo fs h u m i - s h is h o u l db ep r o v i d e dm o n t h l y , b e s i d e ss a l a r y , b u ta l s oh a st h em a t e r i a lo b j e c t ,s o m ea l s oh a ds e r v a n ti nl i a od y n a s t y k e yw o r d :l i a od y n a s t y ;b e i - y u a n s h u - m i - s h i ; n a n - - y u a n - s h u - - m i s h i ; m a i nc e n t e r g o v e r n m e n ts y s t e m ;w i e l d i n g ;s a l a r yo fag o v e r n m e n to f f i c i a l 河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月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4 ”)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日期:年月日 绪论 绪论 辽朝是以契丹族为主体联合汉族等上层在中国北方建立的一个与北宋对峙的割据 政权,辽朝和宋朝被称为我围历史上又一次南北朝。辽朝历时2 0 0 多年,在中国历史 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契丹书禁甚严,传入中国者法皆死”,辽朝人流传下来的著 述很少,因此研究辽朝历史的文献非常匮乏,作为基本史料只有元朝人编写的辽史。 元朝术年修撰的辽史“潦草成编,疏略最毖”,冈此关于辽朝的楸密院在辽史 q j 就行不同的记载:百官志的“北而朝官”中有契丹北楸密院和契丹南枢密院,“南 面朝官”中又有汉人枢密院;而萧孝忠传中记载有二枢密。、刑法志上圣宗的诏 书一| j 载有二院。与辽朝i 司时代的北宋人记载则有两个,如续资治通鉴长编疃( 以下 简称长编) 、契丹官仪中都记载有契丹枢密院和汉人枢密院。三朝北盟会编、 契丹国志中所载”与长编相同。这种记载混乱的现象不仅限于辽朝的官制,在 其他方面也大略如此,这对于辽朝历史的研究非常不利。 进入2 0 世纪以后,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辽朝历史展开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辽朝 枢密院和楸密使研究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二次大战前,对契丹辽朝历史进行研究的主要是h 本人。他们之所以热衷于辽会史 研究,是与军国主义相配合,为侵略中国作舆论准备。1 9 1 9 年,津 h 左右吉发表遽。 制度。二重体系一文,认为把北南二枢密院和北南二宰相府、宣徽院等一同视为北 。1 陈述:辽余眄朝住甜1 困历史i :的地位,载陈述主编:辽盒史论集( 一) ,1 :海:i :海古籍版 l :1 9 8 7 年,第4 页。 。宋 沈括:梦溪笔谈卷f | 五艺义二,扬州:江苏古籍版 f :1 9 9 9 年,第6 页,以下同。 ”傅乐焕:辽史复文举例,载辽史从考,北京:中o # 书局1 9 8 4 年,第2 8 6 页。 “【儿1 j j 兑j j 兑:辽史卷八f 。萧孝忠传,北京:中# 书局1 9 7 4 年,第1 2 8 5 页,以下同。 6 辽史卷六f _ 一刑法忠l :,第9 4 0 页。 “1 f 宋1 李焘:续资治通裕k 编卷一订| ,仁宗天圣九年六月丁i 【朔,北京:中。产书局1 9 9 2 年,第2 5 5 9 页,以下 硒称k 编。 4 【_ jj 余i i j :武溪集卷i + 八契丹官仪,文渊阁p l j 库伞书影印本,第1 0 8 卜1 7 4 页。 。【来 徐梦苹二三朝北盟会编卷- 二一引殳愿1 :辽录,俞湾:人化书局1 9 7 7 年,第1 9 9 页,以f 同。 。 永 i i l 降礼:契丹陶忠卷_ 二i 三矬宫制度,贸敬颜、林荣贵点饺,1 :海:1 :海占籍版 l :1 9 8 5 年,第2 2 4 页,以卜| 同。 ” f f 津左右上:邃。制度力_ 二重体系,载津左右古伞集第1 2 卷,东京:岩波书店,昭和三f 。九年版, 第3 2 l 3 9 0 页。原载满鲜地理历史_ | i j f 究_ 二,1 9 1 9 年第2 期。 l 河北人历史硕 :。z 何论文 面官,另在南面官中有汉人枢密院,是百宫志的误载,推断所谓的汉人楸密院即南 枢密院。指出契丹辽朝在政治制上实行北、南面二面行政组织即二重体系,北枢密院足 辽朝北面的,即部族统治的最高官衙,南楸密院即汉人枢密院,是南而的,即统治农耕 定居民族的最高官衙。1 9 3 9 年若城久治郎发表遽。枢密院c :就l 、( ( 载满蒙史沦 丛,1 9 3 9 年第2 期) ,在津f 日左右吉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北枢密院总辖契丹人民政和军 政两方面,南枢密院总辖汉人民政,汉人的军政从南枢密院剥离归北枢密院掌握。后米, 部族的一部分民政事务传给了对汉人官署分掌,连部族的裁判权也被转移到汉人官署。 1 9 5 2 年岛r n 正郎在辽代社会史研究一书中完全赞同津f 日左右吉和符城久治郎的观 点,认为“时至今同仍没有提出异议的余地”。他把津田左右青的辽朝政治体制二重 体系修改为二元体系( 制) ,得到了包括沣卜h 在内同本人的赞同坦,在f 1 本历史学界颇为 流行。 针对r 本人大肆宣扬的所谓辽朝政治体制的“二重体系( 制) ”或“二元体系( 制) ”, 李锡厚先生从这种提法出笼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辽朝政治制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驳 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二次大战前r 本人研究辽会史的真实用意“肆意甭曲历 史事实,力图证明我们国家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就是二重或二元的,因而是应 当被宰割的,并且本来就应该当与已经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地区合二为一”,“要证明作 为我国古代民族的契丹族应当从中国历史上划分出去,然后! j = 1 入他们为之划定的范 围”。 “他们的所谓辽金史研究,是为同本侵略者制造伪满洲围提供历史 根据的”。 为此大声疾呼,史学工作者既要吸收二战前同本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必须摆脱日本学者的影响,走出他们的窠臼。对于我们初学辽金史的人来浼, 李先牛的观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9 9 4 年出版的剑桥中国史( 第六卷) ( 翻译成中文的名称为剑桥中国辽西夏 金元史) 沿用了同本人的辽朝“双重”管理体制的提法,认为“世宗统治时代初期, 当他返回一卜京后不久,就正式将帝国分为南北两套系统( 北面、南面) 。这足对辽朝领 “【li 】岛币郎:辽代 i 会史研究,京都:三和书房,昭和u 七年,第5 7 5 8 页。 。f ii j 岛川正郎:辽代j :会史研究,第5 6 5 7 页。 4 【| i j 岛i 卜郎:辽士月北面中央官制的特色,载畅家骆主编:辽史汇编九,台北鼎义书局1 9 7 3 年,第7 6 5 7 9 页。原载人陆杂忠二十九卷f _ 二期,1 9 6 4 年1 2 j 。 。【f1 l 村l :萨二二: , 1 :t 1 1 1t - 朝,载郑钦仁、拿叫仁译著:征服i :朝论义集,台北:稻乡版 i :1 9 9 9 年,第1 3 l 页。 4 牟锡厚:论辽朝的政治体制,载i 孙黄集,第2 5 2 6 页。原载历史研究1 9 8 8 年第3 期。 。牟锡厚:中困肌史辽史,北京:人民j l ;版礼2 0 0 6 年,第1 5 页。 2 绪论 土的真正地域划分。南面包括统治汉人与渤海人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北面为主要居住 着契月及其属部的地区。由于北面也包括定居的汉人、渤海人甚至回鹘人,故而它也 是一个双重管理体制。它分为契丹北枢密院、契舟南楸密院。 南面系统“它有一个汉 人枢密院,结合了五代枢密院与唐朝尚书省的职能,下设 房而不是六部南面行政部 门基本上是一个南面官管辖区及其定居人口的行政机构”,这就足说他们承认辽史百 官志的记载,认为辽朝有三个枢密院。关于枢密使的任选,认为“( 契丹) 北枢密使 通常为耶律皂族的成员,而( 契丹) 南枢密使则大部分是萧氏后族的成员。”简要分析 了北面的行政系统是“掌管了所有的军事和部族事务,像军队将领的选拔、各部牧群 的分配和草场的划分等”。南面的“官员听起来很高的官衔并不能消除这样的事实:同 常的决策与所有的军权( 南面官被特别排除在朝廷军事事务的讨论之外) 都被集中在 出自北而行政部门的皂帝的契丹随员手中”。j 但并没有明确指出枢密使的具体职掌。 其实,关于辽朝的政治体制,在辽史中有明确的提法,“辽围官制,分北、南 院( 当为面之讹) 。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冈俗而治,得其宜矣”,实行的是“因俗而治”。这种统治方式在辽以前的中国历代 王朝巾常用,并非始白契丹辽朝,如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刘渊建立的汉、北魏早期、 唐对北方草原的统治等,只不过辽朝是以北、南面官制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完全没 有必要受n 本人别有用心的影响,继续沿用他们提出的所谓“二重体系( 制) ”或“二 元体系( 制) ”的名称,但他们关于辽朝只有二枢密院等具体研究成果还是值得我们借 鉴和吸收的。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我国学者也展开了对契丹辽朝历史的研究。关于辽朝枢密院 和枢密使研究的情况如下: l 、关于枢密院、枢密使的研究 2 0 世纪4 0 年代以后,我国人多数研究辽余史的学者也接受了同本人关于辽朝只有 ( 德) 傅海波、( 英) 棒瑞德:剑桥中周辽两夏会j c 史,史为民等译,北京:中田 i :会科学版 i :1 9 9 8 年,第8 7 9 0 页。 2 辽史卷四l 五订官忠一,第6 8 5 页。 3 河北入号:j 7 j 史:硕十:何论文 二枢密院的观点。 1 9 4 1 年,张亮采先生在辽代汉人枢密院之研究一文中,追述了枢密制度的起 源和沿革,把辽朝枢密使的起源追述到后唐明宗统治时期。认为辽朝只有有北、南二 枢密院,南枢密院即汉人枢密院,“辽代南院枢密之职务几与宋尽同。而事实则柯 溢于意想之外者。如南枢密院之兼理民刑州县诸事”,“则辽代南枢密院,其职务之纷 歧庞杂,深信历代无能出其右者”。在文后附列了两院枢密使的对照表。 傅乐焕先生于1 9 4 5 年在辽代四时捺钵考五篇、辽史复文举例( 均收入辽 史丛考一书) 两篇文章中,通过研究和例举辽史百官志中有关椒密院的汜载, 指出“今百官志南面官两卷,乃北面( 契丹) 南枢密院一条之复出”,“汉人枢 密院是南枢密院俗称。” 杨若薇先生在契丹王朝政治军事研究中,认为契丹辽朝的枢密院为二院制,“既 非辽朝首创,亦非辽朝所独具。它首先是中原政权所行用的制度,辽朝则是采拌和模 仿这一开创于中原的制度,同时也为了适合自己的国情而加以发展了的”,把辽朝枢密 使的渊源向前追溯至唐朝后期。 李锡厚先生在中困历史7 辽史和临潢集中,认为辽朝是在世宗在位期| 、日j 实现了由部族联盟向中央集权体制的转变,9 4 7 年八、九月i d j ,“辽朝始有北、南枢密 院” “枢密院是辽朝最高军事、行政机关,事无不统”,“北、南枢密院足辽朝真正的 宰辅机关,是阜帝的办事机构”,“北枢密院乃北面最高官衙,南枢密院则南向最高官 衙。” 进入2 0 世纪8 0 年代以后,何天明先生对辽朝的官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涉 及楸密院的论文有辽代南面官探讨 、试探辽代的北面朝官辽代北面中央官 制探讨之一、辽代契月北枢密院的设立、职官设置及其特色、试探契丹北1 4 ) ( “张亮采:辽代汉人枢街院i i j l = 究,载杨家骆主编:辽史汇编九,第7 6 2 1 7 2 2 6 页。原载东北集f j j 第1 期,1 9 4 1 年。 。傅尔焕:辽代网时捺钵考五篇、辽史复文举例,载辽史从考,第3 0 2 、9 5 页。 。杨符缀:契丹i :朝军务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困 l :会科学版礼1 9 9 1 年,第1 3 2 、1 3 6 页。 4 李锡厚:论辽朝的政治体制,载临潢集,保定:i 1 1 t 人学版社2 0 0 1 年,第7 页。原绒j | = j j 史研究1 9 8 8 年第3 期。 蛳拿锡厚:中围历史辽史,第1 6 9 页。 ”何灭i 蚶:辽代南血官探i f ,载内蒙古师大学报,1 9 9 1 年2 期。 。何天f 纠:试j :i 辽代的北血朝官i 代北面中央官制探讨之一,载北方民族文化,昭岛达盟族师专学报 1 9 9 2 年增r u 。 “何天i 蚶:辽代契丹北枢密院的设丑、职官设置及j 特色,载社会科学辑刊,1 9 9 5 年3 期。 4 绪论 密院的职能及历史作用、辽代汉人枢密院探论等,这些论文后均收入辽代政 权机构史稿一书。关于楸密院,何先生认为辽史百官志记载无误,契丹辽朝 存在过三个枢密院,“契丹北、南枢密院都是由汉人枢密院演化而来的”,“汉人楸密院 足在辽f l t :宗年问随着机构调整而被取消”,“也就在这一时期,契丹南枢密院逐步完善 为对应契丹北枢密院而存在的一个北面朝官部门”。嘞 关于枢密使的执掌,目自订,尚无专文对之进行研究。但因枢密使乃枢密院的最高 长官,所以多数研究枢密院的文章,在论及枢密院的执掌时i f j j 接地涉及到此问题。 2 、关于枢密使的俸禄和品级 由于与这一问题有关的术于料极端匮乏,学界很少有人涉及,仪有杨果先生作了初 步探讨。她在辽、会俸禄制度研究一文中说:“山于资料缺乏,辽朝俸禄制度的全 貌已难明嘹。辽朝俸禄制度始于何时不详。辽朝的颁俸对象,官员的俸禄数额及 名色,俸禄的形式与发放,亦囿于资料而难以周知。”没有明确指出两院枢密使的俸 禄和品级。 3 、关于楸密使名系表 首先张亮采先生利用辽史、契丹国志、资治通鉴和金史的记载,编 制了“北南楸密使对照表”,附f 辽代汉人枢密院之研究的文后。 何天明先生在辽代政权机构史稿中,根据辽史、契丹国志、全辽文、 辽史拾遗、续资治通鉴长编等,考订分列了“契丹北楸密院使简表和“契丹 南枢密院使简表,对张先l 的“对照表”多有补充。 三、选题的意义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辽朝的帜密院,关于辽朝枢密院的长官枢密 使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进一步对辽朝枢密使进行研究尚有很大空间,特别是对北、 南院枢密使的任选问题以及所反映出来的一些现象与辽代统治政策的联系研究还属空 何天明:试探契j 十北帜常院的职能及历史作用,载内蒙古 l :会科学,1 9 9 7 年2 期。 。何尺i 纠:辽代汉人枢锵院株沦,载钆会科学辑f :u ,1 9 9 9 年5 期。 1 何天明:辽代政权机构史稿,呼和i 舟特:内蒙古人学版 i :2 0 0 4 年,第1 6 2 7 、5 3 6 5 页 杨采:辽、命傣 录制度m 究,载人陆杂忠第几网卷五期,1 9 9 7 年,第1 4 2 9 页。 1 f u j 天明:辽代政牛义机构殳稿,第3 0 3 2 、5 5 5 7 页。 5 洞北人学历史学7 i 页:1 节论文 白。凶此,加强辽朝两院楸密使的研究将会推动对辽朝初期中枢政治体制演变的研究, 有助于提高对辽朝“因俗而治”政策的认识,加深我们对辽朝北、南面官制这一特殊 统治方式的理解。 本文将在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史料,并结合出土的碑刻资料, 首先,对辽朝枢密使的渊源进行详细考述,比较辽朝与唐、五代的枢密使的异同;分 析辽朝巾枢官制从北、南宰相向北、南枢密院的演变,进而探讨北、南楸密使在整个 辽朝官僚系统中的地位。其次,对辽朝中央官制系统中的最高职官北、南院枢密使进 行全而系统的研究,对它们的任选问题以及所反映出来的一些现象加以分析和研究, 总结出北、南院枢密使任选的规律。第三,归纳出北、南院枢密使的士要职权以及枢 密院这一机构的运作方式,指出辽史中“南衙不理兵”“北衙不理民”的错误认识。 第f j q ,对楸密使的俸禄作一初步探索。第五,对张亮采、何天明先牛的北、南院枢密 使名系表进行补允,并对担任枢密使人员所担任的重要官职进行录入,对一些人的枢 密使任职时间进行更正。 6 第一审辽聊j l f 密使的渊源 第一章辽朝枢密使的渊源 辽朝是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与北宋对峙的割据政权,其统治特色是“囚俗而 治”,“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 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其中北、南院枢密使是辽朝北南两面中枢官署 北楸密院和南枢密院的最高长官。关于其渊源问题,张亮采、杨若薇等先生已经做了一 些工作,但其并没有就这一l u j 题展开论述,显得过于简略,这给后来者继续研究此问题 留下了空问。 唐朝枢密使的始设及变化 据研究,以使为官名的出现时问最早不晚于汉朝初期,但从汉朝直至隋朝,尽管历 代设置的使职很多,却并没有冠以枢密的使职。唐朝建立后,也继承了以日订诸代设立使 职的传统并有所发展,从而导致诸多使职的设立成为唐朝官制中一个十分明黟特征。同 前代一样,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唐朝政府根据需要临时设置一些使职,负责某利,具体事 务,这些官员有事时设置,完成任务罢止,因此使职最初仅是一种差遣。但唐朝已经有 若t 使职开始成为常设的同定官职,导致使职在国家政权叶l 地位逐渐上升,作用愈来愈 重要。屹l j 亡其是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手握军、政、财三权的节度使成为 君主的心腹大患,君主为了强化皂权,平衡各种矛盾,设胃了 ) ( 密使。 早在唐幺宗开元年f l j ,张说为相,改政事章为“中书门下”,列血房于其后:“_ 一日 吏房;二日枢机房;三日兵房;四曰, 房;五日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q h 楸机房” 是枢密院作为一个机构的萌芽。枢机房主枢密之曾务,即掌管阜帝的重要机密文书,但 当时枢机房只不过是原来政事章的一个小小保管文书档案的办事机构。 资治通鉴卷二二四有代宗大历元年( 7 6 6 ) 十二月“宦官董秀掌枢密”渤的记载, 说明代宗永泰二年( 7 6 6 ) ,已有专人负责枢密事务。直至元和初年,才f 式设枢密使一 辽史卷p qf 五订官忠一,第6 8 5 页。 2 参见j2 忠新:隋府使职制度f i j f = 究( 农牧t 商编) ,北京:中。芦 5 局2 0 0 5 年,第3 页。 参见蛾! i ! 群:唐代枢密使,载中冈史研究,1 9 9 8 年3 门,第8 2 页。 1 【宋j 欧l ;i q 修、朱祁:新唐 s 卷明i + 六汀官忠,北京:中f # 书局1 9 7 5 年,第l1 8 3 页,以下同。 。资治通掺卷_ 二订_ 二l 网“代宗人历兀年i - 二门傥中”条,第7 1 9 3 页。 7 河北人历史一产顾l j 学f 7 :论文 职,先后由宦官刘光琦和梁守谦担任。自梁守谦任枢密使以后,二员枢密使的制度确 定并延续下来。两位枢密使的职掌也基本相同,只是负责贮藏文书、迸呈奏章、宣付敕 令。 由于枢密使是由帛帝的左右近习宦官出任,深受宠信,故而其势力很快膨胀,建制 也完善起来。据资治通鉴卷二六三昭宗天复三年正月条载: 以御食使第五可范为左军中尉,宣徽南院使仇承坦右军中尉,王知古为上院枢密使,杨虔 朗为下院枢密使( 枢密分东西院,东院为上院,西院为下院) 。 说明至庸昭宗天复三年( 9 0 3 ) 枢密使已经从两名办事人员演化为一个有固定办事机构掌 握巾机的高级职官。两枢密使也有了上院和下院之分,或称东院枢密使和西院枢密使。 除此之外,还有了枢密承旨、院史两级属官,机构和人员有了一定规模。 新唐书卷二百七严遵美传云: 北司供奉官以胯衫给事,今执笏,过矣。枢密使无听事,唯三楹舍藏书而已,今堂状帖 黄决事,此杨复恭夺宰相权之失也。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懿宗成通元年( 8 6 0 ) 二月: ( 宰相社惊说) t t 两宰相、枢密共参国政”。 说明枢密使在为皇帝传宣诏令,承受外朝表奏时,如认为诏敕有不便之处,已有“章状 贴黄决事”的特权,已经和宰相共参国政,进一步削夺了宰相的权力。 枢密使权力的膨胀是唐后期特殊时期特定条件下出现的,其权力大小受君主个人 倾向、君主权力的消长、宰相权力大小、握有实权的两军中尉等诈:多囚素的影响。主政 的两楸密使和主掌中央禁军军权的两护军中尉均由宦官出任,时合称“p 【 贵”。尽管从 地位和权势来看,枢密使低于护军中尉,但枢密使在政治上的发言权更火。从根本上晓, 枢密使只是阜权运作中的一个具体环节,其参预政事的权力虽已逐渐明朗化,但尚未 形成明文规定,属于是越权行为。 总之,在唐代宗大历元年( 7 6 6 ) 已有“专掌枢密”的人员出现,但尚无使职称谓, 4 资治通签卷- 二百三十七“宪宗冗和元年八月丁卯”条和卷二雨三i 八“宪宗兀和五年正月丁亥”条,第7 6 3 5 、 7 6 7 5 贞。 。资治通搽卷_ 二雨六十三“昭宗人复三年萨月戊申”条,第8 5 9 1 8 5 9 2 页。 。黄洁琼:论唐宋枢晰使,j 爱门人学硕i j 学位论文,第1 2 页。 。新唐 5 卷二订七严遵荚传,第5 8 7 2 页。 。资治通糁卷二r i 五 一“懿宗成通7 亡年_ 二月”条,第8 0 9 3 页。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义形态政务运作与制度变迁,济南:齐鲁书 i :2 0 0 4 年,第4 i 4 3 页。 8 第一章辽i :i :玎f l f 密使的渊源 直至唐宪宗元和五年( 8 1 0 ) 三月,才f 式有了“楸密使”这一称谓。在知枢密事刘光琦 和枢密使梁守谦先后掌管枢密事务后,椒密两员沿为定制。设立伊始,两枢密使之职掌 没有明显区别,只是得以参与内廷机务,参与拟定官吏,与两军中尉串通一气,挟主逞 威,甚至废立人主,使唐朝的中枢政制逐步由前期的三省宰相制过渡到后期的翰林院和 枢密院。唐昭宗木期,朱全忠( 原名温,为唐木农民起义军将领,后叛变投降,被唐僖 宗赐名全忠) 用事,大量诛杀宦官,以心腹蒋玄晖为枢密使,由宦官专任枢密使的现象开 始改变。 二、后梁、后唐、后晋枢密使的设置及变化 后梁建立后,朱全忠认识到宦官专权的弊端,枢密使开始更用文人。梁开平元年( 9 0 7 ) 五月,命敬翔为崇政院使,敬翔“好读书,尤长刀笔,不喜武职,求补文吏。”o 后梁 将枢密院改为崇政院,设崇政使、副使、崇敬院直学士,较唐后期而言,机构有所增大, 人员配备也较为完善,但其崇政使( 或知崇政院事) 只设一名。这时崇政使( 知崇政院 事) 可以“备顾问,参谋议”,崇政使( 知崇政院事) 的权力较唐后期而言,仍无明显 变化。 后唐建立伊始,恢复枢密院旧称,分别郭崇韬、张居翰为枢密使,枢密两员的建制 被延续下来。枢密使大多为武将。后唐的枢密使,掌管军事的职能丌始凸显出来,使得 后唐枢密院设立之初,就与后梁之崇政院存在明显差别,已经走向外朝,成为外厅掌管 军事的办事机构,与中书门下分领政事,广泛参与军事、行政事务,不再是内廷的管理 文书的办事机构。 实际上,后唐时期枢密走向外朝的另一显著性标志是枢密院有了自己处分公事的文 书,“梁朝初置崇政院,专行密命,至后唐庄宗,复枢密使,使郭崇韬、安重诲为之,始分 领政事,不关d | 中书直行下者谓之宣,如中书之敕。小事则发头子、拟堂帖也。 。1 后唐的的枢密使已经能够“分领政事”,枢密院所用的“宣”已“不关由中书直行下 , 与中书之“敕”并行,在文书运行上体现了两者的对等地位。处理政务时,中书掌民政, f 朱 阵脐正等:五代史卷f 。八敬翔传,北京:中f 卑书局1 9 7 6 年,第2 4 6 2 4 7 页。 。资治通峪卷二i r 六i + 六“太柑开、i 几年叫j 】辛朱”条,第8 6 7 4 页。 梦溪笔淡卷一故事一,第1 0 页。 9 河北人;乏历史4 硕p 何论文 枢密分掌军政,二者是皇帝的最高顾问集团,共同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被合称为“执 政”。实际上,后唐时期巾书、枢密分掌文武的格局的已经初步显现出来。 后晋建立初期,仍然沿置枢密院,但与以前又有不同。高祖石敬瑭认识到后唐楸密 权重,枢密使改由宰相兼任,改后唐以武将任枢密使之旧例,重新任用文士。当时的宰 相桑维翰、李崧均兼任楸密使,二人均属文士。由于后晋重用宦者和外戚以分权,枢密 使之权大不如后唐,此时,是其权力的低谷期。后晋天福四年( 9 3 9 ) 四月,高祖曾一度 废枢密院,“以印附中书,院事皆委宰相分判”,协但开运元年( 9 5 1 ) 年六月,“依旧知枢 密院,其见在中书元系楸密院职司人吏,各勒其旧。应合行公事,委本院奏取指挥,以 宰臣桑维翰兼枢密院使。”劬桑维翰的权力较前有所上升。李崧、冯玉任枢密使期问,冯 玉凶善于迎合帝意而得宠,晋帝授以刺史以上官员的除授权。 血代时期,政治动荡,战乱频繁,一部分新生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出身藩邸 幕僚,在藩镇势力的相互斗争中,形成了一定的政治、军事力量,出任枢密使后,其权 力也进一步扩大,不仅有了与中书并行之“宣”,而且能够主征伐、授官职,其主军事 的职能进一步加强。中书掌民政,枢密掌军政,二府格局已初现端倪。五代之枢密院, 除继承唐中后期的枢密二员制外,楸密副使、直楸密院、橛密院密都承旨、副承旨、机 密院主事、枢密院吏等职官屡见于记载,枢密院的建制已非常完善。枢密院的几度废立, 暴露出争权与楸密使权力之间的矛盾,也从侧面反映出楸密之权重。总之,五代之枢密 制度,延续了唐代后期的二院枢密建制,但改山文臣或武臣担任,使枢密院系统进一步 完善,枢密使权力进一步增强,这是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综合作用的结果,为辽、宋官 制的发展提供了监本。 辽朝枢密使的沿置 关于辽朝楸密使的始设,辽史之百官志三有如下记载:“大同元年( 9 4 7 年) , 世宗始置北院枢密使。明年,世宗以高勋为南院枢密。则枢密之设,盖自人宗入汴矣”。 。五代史卷五- | 八崔协传,第7 8 0 页。 。资治通搽卷二订八 1 二“序宗同光一二年阴月甲中”条,第9 2 0 l 页。 。【朱】t - i o :五代会要卷_ 二网“枢晰院”条,北京:中华书局1 9 9 8 年,第2 8 9 页。 4 。资治通鉴卷_ 二西八l 。五“齐 i j f 运_ 二年八月1 人j 寅”条,第9 2 9 6 页。 1 0 第章辽朗辑i 密使的渊源 “太宗入汴,因晋胃枢密院,枢密使。太宗大同元年见枢密使李崧。”把辽朝始胃 枢密使的时间定在太宗耶律德光南下灭后晋,至世宗时始设北院楸密使,以高勋为南院 楸密使,枢密院分北南二院。这单除关于高勋为南院楸密使在“明年( 9 4 8 ) ”和世宗 纪的记载西对比明显有误外,在记载同一时期历史的其它典籍中,还有不同记载。资 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刘唏在契丹尝为枢密使。”铆卷二百八十一:“契丹改元会同, 公卿庶官皆仿中国,参用中国人,以赵延寿为枢密使。”契丹国志中也有类似的记 载。会l 刊改元在天显十二年( 9 3 8 ) 十一月,此时太宗通过扶立石敬瑭获得了幽云十六州, 还参用中原官制对契丹辽朝的官制进行改革 ,因此赵延寿和刘唏可能是太宗南下接触 中原汉制后任命的揪密使,但此时的枢密使与后来辽朝的北南楸密使尚不可同同而语, 他们只是太宗为了笼络投降的汉人而临时设置的,与后唐、后晋的枢密使相比较,权力 也很有限。 9 4 6 年,太宗挥兵南下中原,饮马黄河,灭掉后晋。他在进入汴梁之自 的十二月下 诏口:“晋文武群官,一切如故;朝廷制度,并用汉礼。”因此在“ 大同元年f 月 巳 癸,以张砺为平章事,晋李崧为枢密使”。“二月以赵延寿为大丞相兼政事令、楸密 使。”回旧五代史中亦有类似的记载回。表明太宗克汴后,沿用了后晋的官职,设置 了枢密使。李崧与赵延寿两位枢密使的先后任命,也说明太宗也沿用了中原枢密使两员 的定制。 大同冗年( 9 4 7 ) 四月,太宗在北返草原途中病死于栾城。不久,赵延寿被永康王兀 欲( 即位后称世宗) 囚禁。由于镇州的契丹军被逐,李崧未能北上,后与冯道等南下归 降刘知远,这样太宗任命的两个枢密使就不复存在了。 世宗即化后,八月“癸未,始置北院椒密使,以安抟为之”。“九月丁卯,高勋为 南院枢密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