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杭州市社区体育建设基本问题的研究.pdf_第1页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杭州市社区体育建设基本问题的研究.pdf_第2页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杭州市社区体育建设基本问题的研究.pdf_第3页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杭州市社区体育建设基本问题的研究.pdf_第4页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杭州市社区体育建设基本问题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2 0 世纪末,我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经济高速 发展,个人、群体和社会对体育生活的各种需求不增长。城市社区体育以其特有的优势,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它作为城市体育工作的重点,正日益受到体育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目前城市社区的体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全民健身 活动的发展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杭州市市体委、上城区、江千区、西湖区等相关街道办事处的社 区体育负责人和部分杭州社区的居民。 调查的方法有:文献资料调查法、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资料分析与数据处 理法。 研究发现的问题有: 1 资金投入不足,社区体育活动经费匾乏。 2 社区体育人才资源与体育场馆严重不足。 3 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 最后,本文对改善杭州市社区体育现状给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社区体育;全民健身;体育指导员 a b s t r a c t a tt h et u r no ft h e2 15 c e n t u r y ,t h ep a t t e mt r a n s i t i o no fc h i n e s es o c i e t ye n t e r e dan e w s t a g ew h e nc h a n g i n gf r o m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s o c i e t yt oam o d e r n i z e do n e 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e c o n o m yr e s u l t si na ni n c r e a s i n gd e m a n do ht h ev a r i e t yo fp h y s i c a ll i f e s t y l e s ,r a n g i n g f r o m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s ,c o m m u n i t i e st ot h es o c i e t ya saw h o l e w i mi t su n i q u ea d v a n t a g e ,p ei n 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i e si sp o p u l a ra n dd r a w i n gt h ea t t e n t i o no ft h ep h y s i c a la d m i n i s w a t i o n s e r v i n ga sa l li n t e g r a lp a r to ft h eu r b a np h y s i c a lf i t n e s sw o r k ,i tp l a y sa na c t i v er o l ei nt h e p r o m o t i o no f p h y s i c a lf i t n e s sn a t i o n w i d ep r o g r a m t h cs u b j e c t so ft h i sp a p e ri n c l u d et h em e m b e r so fp h y s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b u r e a uo f h a n g z h o uc i t y , c o m m u n i t yc o a c h e sa n dr e s i d e n t so ft h e3d i s t r i c t s :s h a n g c h e n g ( u p t o w n ) , j i a n g g a n ( r i v e r f r o n t ) a n dx i h u ( w e s tl a k e )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i n c l u d e :d o c u m e n t sa n dt e x t s ,f i e l di n t e r v i e w s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r e s u l t s a n a l y s i sa n dd a t ap r o c e s s i n g 1 1 1 es u r v e yr e v e a l st h ep r o b l e m sa sf o l l o w s : 1 1 1 1 el a c ko fi n v e s t m e n ta n df u n d i n gi nt h ec o m m u n i t yp h y s i c a la c t i v i t i e s 2 。t h es c a r c i t yo f r e l a t e d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sa n ds t a d i u m s 3 t h es h o r t a g eo f s p o r t si n s t r u c t o r si nc o m m u n i t i e s t l l i sp a p e re n d sw i t h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 so n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t h ep h y s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i n 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i e si nh u a n g z h o u k e yw o r d s :p h y s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i nc o m m u n i t y ;n a t i o n w i d ep h y s i c a lf i t n e s s ; s p o r t si n s t r u c t o r s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 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 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 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刘邀 指导教师签 e t期:。z 坐生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他嘎,7 电话: 邮编: 1 引言 1 1 问题的提出 2 0 世纪末,我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进入了新的阶段,伴随着经济高 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表现出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广泛需要, 在体育方面的具体反映是,个人、群体和社会对体育生活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近l o 年。特别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城市社区体育以其特有的优势,吸引着越 来越多的入,它作为城市体育工作的重点,正日益受到体育及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城 市社区的体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 发展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浙江地处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长江三角洲,而杭州是浙江省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的中心。杭州的群众体育开展,特别是社区体育开展的好坏不仅对辐射带动本地区城市 体育发展具有示范作用,而且还可为其它地区发展城市社区体育提供参考。同时了解和 掌握杭州市城市社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于进一步提高人民的体质,活跃人民的日常 文化生活,创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等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愈来愈大。 1 2 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1 2 1 国外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 国外社区体育研究兴起于2 0 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原因与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变 革时代有较大的关系,将社区体育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途径受到高度重视。从欧、美、 日近年来的研究情况看,运用社会行动理论对社区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组织结构、社区 体育模式、社区体育方法与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多见。对社区体育的理论研究极 大地推动了体育实践的发展。 美国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的“美国休闲运动” ( r e c r e a t i o n a lm o v e m e n t ) 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感受强烈的心理紧 张感和压抑感,环境污染和沉重单调的工作使个人的健康水平每况愈下,城市里则充斥 着不健康的商业娱乐活动。从1 8 8 5 年著名社会活动家玛丽博士开始学习德国的模式, 探讨可以开展多种体育休闲活动的社区体育中心的模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 使美国政府认识到综合性杜区体育中心的重要。在1 9 3 2 年一1 9 3 7 年间,颁布和制定相 关法律,规定社区体育中心的基本标准,并通过拨出专款和建立相关基金的方式投资社 区体育中心的建设。 美国“健康公民2 0 0 0 年”( h e a l t h yp e o p l e2 0 0 0 ) 又把增加社区体育中心的数量作 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其中规定至2 0 0 0 年,美国社区每1 0 0 0 人要建一英里野营、自行车 或健身路径,每2 5 0 0 0 人要建一个公共游泳池,每1 0 0 0 人要建四亩开放的休闲公园。 这些指标在1 9 9 6 年就已提前完成。 二战以后原联邦德国于1 9 6 0 年启动旨在推动社区体育中心的建设为目的的“黄金 计划”,制定了社区体育设施的配套标准,先是拨款4 0 0 多亿马克用于社区体育中心的 建设。经过三个“黄金计划”的实施,德国社区体育中心及其它社区体育设施数量有了 巨大的增加。1 9 9 0 年开始,德国又在德国东部实施“黄金计划”。 英国大约有2 ,9 0 0 万年龄在1 6 岁以上的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社区内基本的运动 和健身设施主要由地方当局提供,政府鼓励每个地方政府开发出一套休闲战略,以保证 有足够的运动设施来满足当地的需要。英国每2 5 0 0 0 人的社区有一个社区体育中心。能 够开展1 7 个体育项目,即羽毛球、篮球、保龄球、壁球、5 人制足球、健身操、室内曲 棍球、柔道、空手道、健身、舞蹈、网球、迪斯科、旱冰、乒乓球、蹦床、排球等。 1 9 6 4 年,日本在东京奥运会上获金牌第四名以后,积极调整体育战略向大众体育倾 斜。1 9 7 2 年1 2 月,日本政府推出了关于普及振兴体育运动的基本计划的政策,强 调了以完善社会体育环境为核心的,以社会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发展社会体育的具体 措旌,并确定了社区体育配套设施的标准。截止1 9 9 5 年末,全日本除个人和单位体育 设施外,政府投资兴建的以社区为依托的体育设施共有2 2 9 0 0 0 多个。全日本学校运动 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为8 6 9 ,学校体育馆的对外开放程度为9 1 7 。 1 9 8 9 年1 1 月,r 本文部省保健体育审议会发表了关于面向2 1 世纪体育振兴计划 的咨询报告书。报告书迸一步完善了社区体育中心体育设施的标准。 国外社区体育实践发展的经验对于我们的启示是,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合理整合 有限的社区体育资源,不断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逐步健全社区体育的组织体系,丰 富活动内容,实现社区体育潜在的文化、教育功能。 1 2 2 我国的社区体育发展状况 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出 现了城市社区体育的萌芽,这就是以城市街道委员会和农村的乡镇为主体的体育协会, 但这类社区体育发展的规模相对较小,组织分布比较零散。到了2 0 世纪9 0 年代后期, 随着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了城市社区和社区 体育的迅速发展。这一阶段,我国的社区体育主要在一些大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农村城 镇得到了开展,社区体育初具规模,但是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体系不完善、组织不成熟 等特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社区体育一直由单位、行业、系统组织开展。随 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确立,逐渐改变了国家办体育的单一模式, 形成了国家( 单位) 、社会和个人三方协作的体育发展模式,开始走向国家宏观管理、 社会需求调控、个入主动参与的社会化的体育发展道路,为社区体育的大发展创造了历 史机遇。 2 1 世纪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国家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促进 了人们由“单位人”逐步向“社会人”的转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和 生活方式的改变,决定着人们体育需求向着休闲、娱乐、完善自我等多元化、个性化的 趋势发展。当人们的体育需求难以在单位得到满足,政府又不再提供众多具体体育服务 时,人们的体育利益取向就开始由单位转向社会,具有就近、就便特点的社区体育,将 成为人们满足体育需求的重要途径,社区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地位也将不断提高。 1 9 9 5 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十分明确提出了社区体育发展的目标 和任务。1 9 9 7 年1 1 月国家体育总局以主任令的形式颁布了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评 定办法( 试行) 。这项工作一经推出,就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 全国各地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积极贯彻实施迅速形成7 十分可喜的争先创优的局面。 并且各地政府以开展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加快城市体育的建设和发 展,使之成为我国现阶段群众体育事业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寻求工作新突破的有益 探索和积极实践以及群众体育面向社会,贴近百姓,进入家庭的有效途径。2 0 0 3 年国家 体育总局对办法进行了修订。工作重心由街道办事处下移居委会一级。目前,全国 各省( 区、市) 都制定了本地区的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普遍开展了评定工作。在此 基础上,1 9 9 8 年,国家体育总局命名表彰了1 5 8 个第一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2 0 0 0 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命名表彰了1 6 4 个第二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2 0 0 2 年国家体育 总局命名表彰了1 8 7 个第三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2 0 0 4 年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央文明 办共同命名表彰了2 0 0 个第四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目前为止,全国城市体育先进 社区共有7 0 9 个,占全国城市街道办事处( 5 9 0 4 个) 的8 3 2 。 虽然我国在研究与发展社区体育方面有着快速进步但国外的研究与管理对我们依 然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如:基层大众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社会团体对大众体育的管理,地方政府承担 大众体育发展的主要责任,政府对大众体育的管理,大众体育的立法 1 3 本文所使用概念 1 3 1 社区概念 “社区”的概念是从国外引入的,一般理解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 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我国,习惯上把街道和居委会辖区统称为“城市社区”。根据形 势发展,今后我们将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 并考虑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逐步对原有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 作适当调整,以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作为社区地域,并冠名“社区”。最近,国家民政 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份文件中明确规定,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 过规模调整后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1 3 2 社区体育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 以下简称社区体育) 是体育社会化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趋势,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t l 然环境和体育设旅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 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的群众体育。本课题 研究正是循此界定展开的。 3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 研究对象 市体委、上城区、江干区、西湖区等相关街道办事处的社区体育负责人,部分杭州 社区的居民。 2 2 研究方法 2 2 1 文献资科法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系统地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社区体育、社区体育组织等方面 的研究论文,掌握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2 2 2 实地访谈法 笔者分别与市体委、上城区、江干区、西湖区等相关街道办事处的社区体育负责人 进行了座谈,取得第一手材料。 2 2 3 问卷调查法 2 2 3 1 问卷的设计 针对杭州社区的居民设计了一套问卷表,共计5 2 个问题。 2 2 3 2 问卷的发放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 5 0 份,回收5 2 7 份,回收率9 5 ;有效问卷5 0 0 份,有效回收 摩9 1 。 2 2 3 3 问卷的效度检验 使用专家评定法测定问卷效度。向从事体育理论的1 2 位专家当面或致函就问卷的 效度征求意见。其中8 名专家认为很有效,4 名专家认为有效。 2 2 3 4 问卷的信度检验 本问卷的信度检验运用了再测法。随机抽取了西湖区一个晨炼点的3 0 名锻炼者进 行测试,两周后再测与前一次结果比较,结果测得两组问卷肯得尔和谐系数为0 8 7 。 p o 0 1 证明问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2 2 4 资料分析与数据处理法 在归类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全部资料进行了逻辑分析。 4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1 杭州社区体育活动点的基本情况 3 i i 社区体育活动点种类 从杭州市城五区随机抽取的6 0 个社区或街道办事处的问卷统计结果看( 见表1 ) , 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杭州体育活动点主要是:普通活动点( 居民自发的) 、体育项目 或协会、体育活动站、有固定室内活动场地的体育中心和全民健身活动点。其中,普通 体育活动点数量最多,达6 5 个,占3 6 1 :体育项目或协会数量达4 1 个,占2 2 。8 ; 体育活动站数量达2 8 个,占1 5 5 ;体育中心数量达2 5 个,占1 3 9 ;全民健身活动 点达1 8 个。占1 0 :由此可见,普通体育活动点仍占较大比例,当前群众体育活动点的 正规化程度还不高。但是,全面健身活动点的数量较以前有大幅的提高,且有相当一部 分社区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多个全民健身活动点,表明政府加大了对城市社区体育建设 投入,同时也表明政府非常重视群众体育健身。 表i 杭州市各类体育活动点数量 3 1 2 社区体育活动点的形成与管理方式 我市群众体育活动点有以下几种形成方式,且有相应的管理方式( 见表2 ) 。在形 成方式中街道居委会帮助组成7 1 个,占3 9 7 ,居第一位;锻炼者自发组成4 8 个,占 2 6 6 ,居第二位;其次是体育行政部门和各级体育协会帮助组成,分别是2 5 个和2 0 个,各占1 3 9 和1 1 1 。其它几种方式形成的活动点均未超过5 。这一结果表明人们 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并由零散活动变为有组织活动的自主性已有相当水平,街道居委会 一级社区组织在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些活动点的管理方式与形 成方式的比例基本一致。这说明锻炼者自主管理体育活动点与自发组成体育活动点的自 主程度都较高。 表2 杭州市各类体育活动点的形成方式 3 1 3 社区体育活动点的活动经费情况 从活动经费来源来看( 见表3 ) ,4 0 9 的活动点来自锻炼者的会费,居首位;3 7 1 的活动点来自街道、居委会的拨款,居第二位。由此可见。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和基层 社区的体育管理职能在逐渐增强。这一结果与活动点的形成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调查结果 一致,都表明了锻炼者的体育自主意识和活动点的社区归属性在增强。 表3 杭州市各类体育活动点的收入来源 费用来源百分比( ) 锻炼者的会费 活动站的经费收入 街道、居委会的拨款 工会部门拨款 体育协会拨款 企事业单位拨款 合计 4 0 9 5 8 3 7 1 4 6 7 o 4 6 l o o o 3 i 4 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各项指标分析 3 1 4 1 社区锻炼人群性别、年龄、职业水平程度分布情况 表4 杭州市社区锻炼人群的男女性别情况 在对部分社区参加体育锻炼人群性别调查发现( 见表4 ) :从性别上看,男性锻炼 者在锻炼人群中占4 7 8 ;女性锻炼者占5 2 2 ,女性多于男性。可能与公园、空地、 6 广场等非正式体育场地较适宜开展深受欢迎的集体表演性、韵律性体育活动项目有关。 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对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范围较窄,表演性、韵律性的项目如 健身秧歌、木兰扇等是她们的主要选择,而男性体育项目的可选择范围较大,不仅仅限 于体育活动点开展的项目,如垂钓、棋牌等。 表5 杭州市社区锻炼人群的年龄结构 从年龄分布上看( 见表5 ) 成马鞍型,即两头高,中间低,特别是5 0 岁以上的中老 年人,他们当中离退休人员较多,占总人数的5 5 ;老年人和离退休人员更是主动参加 锻炼,其原因是:他们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又有迫切的健康长寿和重建社会交往圈的 愿望。参与体育活动点健身活动,是他们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扩大社会交往、消除孤 独与寂寞、善度闲暇的一个理想途径。2 5 5 0 岁的中青年人数量最少,这种人群多是家 里的主力军,即上有老,下有小,工作比较繁忙,只占总人数的1 9 ;2 5 岁以下的青少 年儿童参与人数居中,占2 6 。 表6 杭州市社区锻炼人群的职业情况 职业分布情况( 见表6 ) ;退休人员占3 8 4 人数是所调查职业中最多的:企业职 工占2 0 6 ,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占1 9 4 ;其次是科教文卫( 科学、教育、文艺、卫 生) 工作者占8 4 ;自谋职业者( 个体工商户、作家、打工族等) 占7 ,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个体工商户和打工族在城市买房、以及新兴职业族的逐渐增多,这些人在城 市社区中的活动基本上处于自发和无组织状态;公务员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只占6 2 ; 7 这些都应该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3 1 4 2 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收入与体育消费支出情况 表7 杭州市社区锻炼人群的收入情况 从调查的对象中( 见表7 ) ,我们看到月收入达到3 0 0 0 元以上者只占1 1 4 :2 0 0 0 3 0 0 0 元者占2 4 ;1 0 0 0 - - 2 0 0 0 者占2 7 2 ;1 0 0 0 元以下者占到3 7 4 。人均收入相对 比较低,再看月体育消费,无体育消费人员占2 4 4 ,消费水平在5 0 元以下者达到5 2 4 ; 在5 0 元一1 0 0 元者占1 4 6 ,1 0 0 元2 0 0 元者占4 6 ,而在2 0 0 元以上者只占4 。通 过调查发现在体育消费观念和水平上存在着极度分化的现象,富裕阶层往往求大图阔, 华而不实多,数人把去保龄球馆、高尔夫球场、健身v i p 等场所作为显示身份追求时髦 的事,他们看重环境、气氛和形式,带有社交成分,很少在乎其健身价值。对于工薪阶 层、打工族以及离退休人员来说,缺乏体育锻炼场所是普遍的问题。例如:杭州健身中 心乒乓球每小时1 0 - 一2 0 元,游泳每场1 5 元一2 5 元,羽毛球场地1 5 3 0 元每场。浙江 工业大学乒乓球每小时1 0 一2 0 元,游泳每场l o 元一2 0 元,则一家三口每星期去一次每 次一小时每月的消费就是3 0 0 元,对于多数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奢望;还有部分大学体育 场馆只对校内师生开放,其他校外人员很少有机会去参加锻炼;另外高档健身中心如格 瑞特、蓝仕堡、舒适堡收费是2 0 0 0 - - - 4 0 0 0 元每年,中档如杭州健身中心、浙江工业 大学健身中心为1 0 0 0 一2 0 0 0 元月,低档也在3 0 0 一1 0 0 0 元月,相比之下广场、公园、 马路的费用就省得多了,至于外来打工和贫困人口,经常在为衣食奔波,也就谈不上有 体育消费。因此上级管理部门需要正视这一现实,不能把全民健身变成富人健身。 8 3 1 4 3 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目的 表8 杭州市社区居民参加锻炼的目的情况 另从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看( 见表8 ) ,以健身为目的的占3 0 1 ,消 遣娱乐占2 0 6 ,兴趣爱好占1 3 9 。因此在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时,应考虑到以健身性 和娱乐性为主。 而大部分人不参加活动的原因认为是没有时间的占了2 5 9 ,认为是工作负担重的 占了2 1 6 ,认为是用不着的占了1 7 1 。以上表明群众的健身意识还有待于提高。 3 。1 4 4 杭州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时间 表9 杭州市社区锻炼人群的锻炼时间情况 根据调查晨晚活动点调查( 见表9 ) 早8 :0 0 以前和晚上活动的占多数,上午和下 午的相对较少。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老人喜欢早起早睡,年轻人喜欢夜生活。 9 3 i 。4 5 杭州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分析 表l o 杭州市社区锻炼人群的锻炼频率情况 3 i 4 6 杭州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次数 表1 1 杭州市社区锻炼人群的锻炼次数情况 从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年龄结构上看来( 表1 0 、i i ) :在2 5 岁以下人群中,选 择根据心情好坏练参加锻炼的人数较多,周末节假日锻炼的人数次之,最少的就是选择 每天早晚间和有的固定时间练的人;而在锻炼次数上一周l 一3 次选择率比较高; 在2 6 - 5 0 岁人群当中,选择周末、节假日及有空练没空不练的入占多数,其次是 锻炼时间没规律和季节性锻炼人数,最后是每天锻炼和每周有固定时间练的人,因为平 时上班较忙,下午下班后和周末节假日锻炼的人比较多;在锻炼次数中大部分人的选择 每周1 3 次及每月l 一3 次锻炼; 在5 0 岁以上人群中,他们的时间充裕,睡眠较少,相对锻炼时间较多,每天早晚 锻炼和每周有固定时间锻炼人数选择率最高,选择比率最少的是根据心情锻炼和锻炼时 间没规律的人;他们锻炼次数多在每周3 次以上。 i o 3 1 4 7 杭州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场地选择 表1 2 杭州市社区锻炼人群的锻炼场地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 表1 2 ) 居民选择率比较多的是山上、公园、广场、街道锻炼,公 园、街道居委会的场地和街头巷尾空地的,清晨可随意使用,其它场地花费大,活动点 缺乏经费,2 5 岁以下人群选择在3 0 2 ;2 6 5 0 岁人群选择在2 8 4 ;5 0 岁以上选择在 4 7 7 :其次选择在学校、单位的体育设施锻炼,2 5 岁以下选择是3 0 2 :2 6 5 0 岁选 择2 5 1 ;5 0 岁以上选择1 5 4 ;2 6 5 0 岁选择收费的体育场( 馆) 占2 0 2 其主要原 因为收入稳定、比较时尚、同时部分人为社交而活动。 3 1 4 8 杭州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项目 表1 3 杭州市社区锻炼人群的体育锻炼项目情况 项目百分比( ) 篮球 足球 排球 乒乓球 羽毛球 网球 跑步 游泳 各类舞蹈 武术 气功 太极 走 爬山 其它 合计 1 3 6 2 o 2 o 4 8 1 0 4 5 5 3 0 1 0 8 6 4 5 6 2 o 7 6 2 0 1 7 8 6 5 1 0 0 0 在调查中发现( 见表1 3 ) ,居民希望开展的体育项日多达1 5 种,以爬山项目最高占 1 7 8 篮球1 3 6 ,游泳占1 0 8 ,羽毛球占1 0 4 由此可以看出,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差距不大。而影响居民参加活动或爱好的形成因 素多样。因此,只有尽量在社区内开展多种体育项目的活动,才能满足多元化体育需求。 3 1 5 社区体育指导员情况 3 i 5 i 社区体育指导员年龄 3 i 5 2 社区体育指导员文化层次 表1 4 杭州市社区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 如表1 4 所示 社区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偏大,由于指导社区居民健身运动,无论学做操,还是学 打拳都要求指导员讲解示范,如社区居民非常乐意学习的健美操、韵律操、迪斯科项目 对上了年龄的体育指导员来说,动作示范就感到力不从心。 表1 5 杭州市社区体育指导员文化结构 如表1 5 所示 社区体育指导员文化层次偏低他们在获得社区体育指导员证书后,1 6 2 的人参加 过1 2 次业务进修,1 2 9 的人知道掌握中老年者参加健身锻炼的最大心率负荷是 ( 1 7 0 一年龄= 次分) 为宜,4 1 4 的人能指导他人学做第8 套广播体操,1 8 的人能经 常运用计算机上网了解体育信息、学习专业知识。 3 1 5 3 社区体育指导员的职业情况 表1 6 、表1 7 是杭州市1 8 0 个群体体育活动点的体育指导者的统计结果。从中可以 看到,体育指导者中非在职占7 5 ,明显高于在职者。指导者体育教师占总数的1 2 5 , 经过体育知识系统培训的2 8 2 。说明广大的体育教师尚未在社区体育中发挥重要的作 用。同时发现大部分指导员由于自身知识不全面,只是对一两项活动作指导,而其它活 动则由队长来带领,指导员不能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 表1 6 杭州市社区体育指导员职业情况 表1 7 杭州市社区体育指导员体育知识来源情况 3 2 对影响杭州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3 2 1 资金投入不足,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缺乏 社区体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缺乏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 的重要因素,这是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总体实力不强,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人较低: 体育主管部门在经费使用方面存在着偏差,重“奥运争光计划”,轻“全民健身计划”: 实行街、企脱钩后,使街委会的经济实力大大削弱,囊中羞涩,用于开展社区体育活 动的经费自然相对减少。 3 2 2 社区体育人才资源与体育场馆严重不足 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是社区体育处于“低水平”徘徊的主要原因。社区体育专业技术 人员的短缺主要表现在:街委会干部( 包括抓体育工作的副主任、文教科、居委会) 和 社区体协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各种体育活动群体的“负责人”大都是某一项目的“爱 好者”,不具备体育指导员所必需的科学知识及专业技术水平。 调查得知,杭州市人均体育用地的占有量较低,与国家规定的标准尚有差距。近年 来市政府和各区政府对社区体育投人相当资金,修建和增加了许多社区体育场地、设施, 极大地改善了社区群众强身健体的条件,不同程度地满足了社区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 丰富了社区居民健身的内容。但从调查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市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 还是庭院、路边、公园、空闲场地等非正规体育场所,仍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 3 2 3 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 目前我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尚不均衡,社区体育指导员是比较紧缺的。现阶段我市社 区体育指导员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我市社会需求比较都有较大的差距。而 且,目前我市社区体育指导员文化程度偏低,学习过体育专业的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社 区体育指导员比例更低,兼职和离退休人员的比例较大,“缺乏技术指导”已成为影响 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我市社区体育的管理者多为社区行政干部,体育专 家很少,缺乏开展体育活动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更缺乏社区体育活动的整体策划和社区 体育活动的战略性研究。 1 3 4 结论与建议 4 1 结论 4 1 1 我市拥有五类群众体育活动点。但正规化的活动点比例不高。从活动点形成 方式和活动经费来源看,我们发现锻炼者的体育自主意识和活动点的社区归属性比较 强。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社区体育经费缺乏, 4 10 2 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中青年较少,退休人员居多。选择的活 动项目比例差距不大,在体育消费支出上普遍偏低,缺乏体育锻炼场所是普遍问题。 4 1 3 从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目的、活动时间、锻炼的频率、锻炼场地、锻炼项目 的选择来看,虽有差异,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是高涨的。因此,只有尽量在社区 内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才能满足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4 1 4 社区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在专业知识方面社区体育指 导员中懂知识、懂专业的人比例低。 1 4 4 2 建议 4 2 1 把社区体育建设纳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从调查结果看,杭州市的各级政府比较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 实践证明,加强社区建设,对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 进社会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把社区体育建设,纳入城市精神文明建 设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以确立杜区体育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高起点地推 进杭州市城市社区体育体系建设。 4 2 2 加强对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和管理 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并对现有的俱乐部加强管理。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要广 泛吸纳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充分利用所依托的体育场地设施,组织 社区居民经常开展体育健身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增强社区居民身 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丰富社区居民的体育文化生活,促进社区居民建立科学,文明、健 康的生活方式,为社区居民进行社会交往创造良好的环境。 4 2 3 增加经费投入逐步解决体育设施的不足 各级政府应努力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配置城市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逐步改善社区 体育设施不足的现状,增加财政投入,加大体育设施、场馆、场地的配套建设。特别在 房地产开发、居民住宅小区改造、建设过程中对体育设施、场地配套建设给予足够敲重 视。凡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有体育活动场地,保证居民体育的合法权益。各地的体育场 馆应全面位社会开放。随着经济的发展,除政府逐步增加全民健身经费的投入外,应积 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海外侨胞资助体育健身活动,提倡家庭和个人为 体育健身投资,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拓宽体育消费领域,开发适应群众消费水平的健 身市场。为解决目前缺少活动场地的问题,各社区可与本社区内的学校协商,在不影响 学校教学和只常工作的前提下,适当开放学校现有的体育活动场地,提高体育场馆的利 用率。对学校、机关、单位的体育设施、场地,通过立法,以各种形式向居民开放,为 居民健身创造良好的条件。 4 2 4 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提高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素质,保证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目前社区体 育指导员的培训管理体制还不够科学、规范,所以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以至影响了社会体育发展的进程。提高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素质可通过培训教育、绩效考 核等来实现。首先,培训可以提高社会指导员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通过培训可以提 高社区体育指导员专业管理水平。应根据当地条件,解决体育指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问题,调动起社会体育。 指导员的积极性,切实发挥体育指导员的作用,科学有效地积极引导人们从事健康、 文明的体育娱乐活动的同时,并在锻炼技术、方法上给予必要指导。 可以采取优惠政策,为大专以上体育专业毕业生开辟就业渠道,吸引和鼓励他们来 社区创立各种体育俱乐部、体育活动辅导站,开展各种体育培训,指导人们进行科学合 理的体育锻炼。也可通过公开招聘制度,将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 到社区体育岗位,使指导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一个大的发展,以适应社区体育不断发 展的需要。 4 2 5 加强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营造开展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氛围 要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鼓动作用,大众体育的宣传可以转变社会、城市社 区居民对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和活动的观念,调动广大居民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的积 极性,促使居民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价值,了解体育锻炼的原理,掌握体育锻炼的 内容和具体方法,提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传播媒介,如 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宣传栏、专题讲座等,大力宣传我国群众体育政策、法规,广 泛传播体育锻炼的知识,提高居民对体育的作用和功能的认识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意 识,激发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 4 2 6 抓好社区体育与体质监测工作 主管部门对社区体育工作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对社区体育工作成绩卓著或工作 突出的体育指导员,应给子表彰奖励,对开展工作不得力的社区提出批评,对该社区的 社区体育指导员应及时撤换。 定期进行体质监测,是了解身体发育程度、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 对前期体育锻炼效果的检验,同时为调整锻炼计划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6 参考文献 1 张浃谭试论社区体育的称谓、特点及功能 j 体育与科学,2 0 0 1 1 【2 王浦我国杜区体育的组织与管理问题研究 j 体育文史,2 0 0 1 1 3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1 1 4 樊炳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创新构想 j 体育与科学,2 0 0 1 6 5 曹或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 j 中国体育报,2 0 0 1 i i 6 王凯珍等城市社区体育存在八种发展趋势【n 】中国体育报2 0 0 4 3 2 【7 3 李旭武2 l 世纪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 0 0 2 ( 2 0 ) 8 孙淑惠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 0 0 2 【9 顾渊彦李明2 l 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 】l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 0 0 1 :6 5 - 6 9 1 1 0 唐忠新关于社区体育社会化思考f j 】1 体育文化导刊,2 0 0 3 ( 2 ) 1 1 胡小明新时期体育社会功能的转变【j 】i 体育文化导刊,2 0 0 3 0 ) :3 - 5 1 1 2 王凯珍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m 3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 9 9 8 1 3 任海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组织特征 j 体育与科学,1 9 9 8 ( 1 9 ) 1 4 】穆大海等社区体育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 j 体育学刊,1 9 9 9 。0 1 5 招乐辉粤港澳台地区学校体育特质条件和体育的比较研究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 9 9 6 1 6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 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 0 0 1 1 7 肖焕禹等中国现代社会结构变迁与体育发展走向 j 中国体育科技,2 0 0 2 8 1 8 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 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 0 0 1 【1 9 马启伟体育运动心理学 m 浙江教育出版社,1 9 9 8 2 0 李恚强试论社区体育与城市文明社区建设的有机结合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 9 9 8 【2 1 谭志刚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 j 体育文化导刊,2 0 0 2 ( 2 ) 2 2 3 向德平城市社会学 1 i 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2 1 2 【2 3 鲍明晓体育产业 m 人民体育出版社,2 0 0 0 1 2 2 4 耿力忠体育市场 m 人民体育出版社,2 0 0 1 1 2 5 裴立新等未来十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2 0 0 2 9 2 6 】陈颖川城市居民休闲化趋势与大众体育的开发与指导 j p p 国体育科技,2 0 0 3 ( 1 ) 2 7 曲宗湖2 1 世纪中国社区体育 蝴北京体育出版社, 2 0 0 0 2 8 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m 天津人民出版社,2 0 0 0 2 9 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 m 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3 3 0 3 李建国上海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 0 0 1 ,2 5 “) 3 1 李建国中国社区体育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 0 0 0 3 2 郭晶等对社区体育工作几个关系的分析与探讨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 0 0 2 ,3 6 ( 5 ) :3 4 3 5 3 3 凌翔上海市郊区县体育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叩1 体育科研,1 9 9 8 ,1 9 ( 3 ) :7 1 l l 3 4 曲士云对浙江省家庭体育活动等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i l l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 9 9 9 ,2 3 0 ) :5 9 - 6 2 1 3 5 扬风华武汉市杜区居民体育活动项目类型选择的调查分析 j 体育学刊,2 0 0 2 ,3 3 6 刘明生上海市社区体育组织现状及发展对策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 9 9 9 ,2 3 7 3 张克美对太原市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f l l 中国体育科技,2 0 0 0 ,3 6 ( 6 ) :2 1 - 2 2 1 1 7 3 8 刘宝红试析我国东西部地区全民健身现状及发展对策【j 】1 中国体育科技,2 0 0 0 ,3 6 ( 6 ) :1 2 1 4 1 3 0 张西平西安市教师参与健身运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1 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 0 0 0 ,2 3 ( 4 ) :4 5 2 - 4 5 4 1 4 0 高勇i 全民健身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j 】1 中国体育科技,2 0 0 1 ,3 7 ( 1 ) :3 9 4 1 1 4 1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o l y m p i cc o 口a i t t e e s p o r tm a n a g e m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