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建筑木构架初探.doc_第1页
汉代建筑木构架初探.doc_第2页
汉代建筑木构架初探.doc_第3页
汉代建筑木构架初探.doc_第4页
汉代建筑木构架初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代建筑木构架初探包欢辉1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72摘要 /汉代后世所常见的抬梁式、穿斗式、穿斗式以及井干式木构架已经出现,在我国的多处考古发现,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以及明器陶楼中都有着重要体现。本文结合古今文献以考古发现做以参考,对我国汉代建筑木构架做以介绍和研究。关键词 / 汉代 建筑 考古 木构架一、 正文1. 汉代建筑总体概况在汉代的历史发展中,西汉初期国家刚刚统一,建筑形式与技术多沿袭秦代,大型建筑为了体现宏伟、高耸,只能依靠夯土高台来增加建筑高度。此种做法起源很早,国语楚语中记载:“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台度于临观之高。”反映了台的最初功能,其后又在上面建造简单的木结构房屋,名为榭。榭逐渐演变成建于水边或花畔的开敞小楼,供人们游憩。“秦代高台建筑宏伟、庞大,为了连接建在高台上的各个单独宫殿,出现了阁,当时的阁就是阁道,是将高台上的宫室殿屋连接起来的高架道路”1,由梁和柱组成。后世的阁便是在这种阁道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的。西汉鼎盛之时,建筑技术也随着经济发展向前推进了,人们渴望登高的愿望终于使得民间建筑中出现了独立的楼阁。依靠自身结构搭建起来的楼阁建筑是汉代木构架进步的最突出贡献,楼阁建筑的发展首先是受“仙人好楼居”思想的影响;其次是由于汉代社会稳定,生产进步,人口剧增,而城市规模却不能无限制的扩大,为了安置迅速增长的人口,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节省建筑的占地面积,楼阁建筑出现是必然趋势;最后一点木构架建筑结构已不能满足于高台的局限,对新技术的渴望和不断探索,使得汉代独立的楼阁建筑变成现实。此后,汉代的建筑技术突飞猛进,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第 图1.1汉明堂辟雍复原图 一个高峰期,不仅形成了后世一直承传的传统木构架体系,砖石建筑也兴盛起来。现今遗留下来的汉代建筑均为砖石材质,可见砖石技术在汉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组合式建筑-明堂辟雍(图1.1),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 不仅如此,建筑屋顶形式已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和攒尖等,还出现了重檐屋顶的雏形。庑殿正脊短,屋面、屋脊和檐口平直,屋顶正脊中央常饰有凤鸟。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常用的抬梁、穿斗、井干三种基本构架形式此时已经成型。斗栱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汉代斗栱正式使用到檐部和平座之下,功能明确,样式很多,还没有确定的模数和形式,但为后世成熟的斗栱奠定了基础。2. 木构架的发展历史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用木头建造房屋,在淅江余姚河姆渡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建筑构件,当时人们已经会使用榫卯技术。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陈明达先生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一书中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汉代横跨其中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战国到西汉末,这个阶段只有一些建筑遗址及间接资料。奴隶社会末期就已出现的高台建筑,到战国时期大量兴建起来。高台建筑一般都是规模宏大的,用夯土和木构架相结合的,聚合许多单体建筑在一个台上的建筑形式。直到西汉时虽然已经开始出现了多层建筑,但许多重要的大规模建筑物仍然继续采用高台建筑的形式。由此可见战国到西汉,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迟缓的。虽然已有一些新发展的萌芽,但并没有突破高台建筑的范畴。第二个阶段:从东汉初到南北朝末,这一时期只有东汉二百余年是一个全国统一的时期,经济、文化有稳定持续的发展。手工业工人已经完全推翻了工商奴隶主的统治,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建筑技术取得显著发展。高台建筑已被淘汰,多层建筑迅速发展,说明木结构技术的突飞猛进。出土的建筑明器中有的高达四、五层。”在汉代,建筑木构架已基本成熟,斗栱也正式使用在需要出挑的部位,屋顶形式也丰富起来,是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更为突出的贡献是多层楼阁建筑已经可以依靠自身结构的搭接,不再需要结构本身以外的支撑物,这个结构上的进步使得后世的建筑可以向更高的形式发展。3. 木构架的分类汉代年代久远,汉代的建筑遗存至今天的木构件的建筑几乎没有,但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四种木结构形式已经形成:抬梁式、穿斗式、干阑式、井干式。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在考古中多有发现。3.1 抬梁式 出土的明器陶楼中大部分是抬粱式结构,顾名思义,抬梁式就是在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的结构形式。具体的是在房屋进深方向相邻两柱顶架一根贯通的横梁,梁上垫短柱或木块,上面再加一根稍短的横梁,这样层层叠加,最上层梁中间立短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2。这种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多用于官式和北方民间建筑,特别北方更是如此。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主要构件,梁,柱,檩,枋。(图3.1、3.2)在出土的明器中,由于受材质的制约,很难表现出楼阁内部构架的形式,但是汉 图3.1四川出土画像砖 图3.2荥阳出土仓楼墓的画像砖却反应出抬梁式的具体形式,在四川成都出土的画像砖山墙面清楚的刻画出抬梁构架。 抬梁式的优点在于增加了房屋的跨度,节省了木材,所以在汉代及后世大量使用,而且只要调整各层短柱的高度,则可以方便的形成屋面举折。3.2 穿斗式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图3.3)。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起来,不架梁。又称立帖式。这是用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屋顶,一般是平坡,不作反凹曲面。穿斗式施工简便,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这种结构在我国南方使用较 图3.3广东广州出土明器陶楼 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因此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比较常见,在陕西、河南两地出土的陶楼中未见实例。同时穿斗式跨度小,且柱子过密,室内空间不开阔,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它有时和叠梁式构架混合使用。适用不同地势,基本构件,柱檩穿挑。 3.3 干阑式干阑式多见于南方多雨地区和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特征是用柱子将房屋底层架空,上面再建屋,它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图 3.4)。河南、陕西两省出土的陶楼中没有采用此 图3.4干阑式建筑 图3.5三层绿陶水榭 种构架的。但是有些水榭构架类似于此种干阑式结构。1955 年在陕县刘家梁 73 号墓出土的三层绿釉陶水榭(图 3.5)。底层由四根柱子将楼身架空在水面上,并有楼梯直接通往二层,底层纯架空,可能借鉴了干阑式底层做法。3.4 井干式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的木构架体系。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井干楼”出现,汉书郊祀志较详细的记载:“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颜师古注曰:“井干楼积木而高,为楼若井干之形也。井干者井上木栏也,其形或四角或八角。”这段话形象的描述了井干结构形式,即将木材层层搭接修建,高度超过一层便形成楼(图 3.6),这是一种早已出现的传统修建方法,只是在追求建筑高度的汉代增加了其高度,但在技术上并未有创新,出土的明器中也未见有井干式建筑。 图3.6 井干式建筑示意4. 木构架中的细部构成 4.1 柱子汉代早期的柱子,在斗栱还未完全成型的时期,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建筑体系一样,也出现类似“三段式”柱子,即由柱头、柱身和柱础组成。最早的木柱是直接插在地上的,为了防止柱子下沉,在柱脚放置石头固定,这就是原始的柱础。但是木柱埋在土中受潮易腐烂发霉,于是将木柱的底端上提至石块上,以石块作为基础,隔离土 地与木柱,这样一来石质柱础也成 图4.1代柱头样式 图4.2斗拱的演化 为了柱子的一部分,即柱础3(图 4.1)。此外柱和梁的结合部位也需要一个过渡性构件,原因是柱子为纵向构件,而梁是横向构件,横梁上的重力要向下传递给一个个点状的柱子,其柱头的面积较小,则较容易造成柱子开裂或弯曲,需要一个柱头来增大受力面积。最早的时候,柱头是斗形的,就是所谓的“栌”,再加一块称为“枅”的冠板,枅很快就发展为曲枅,与柱头的楶结合演变为栌栾,再后来演变成斗栱4(图4.2)。汉“考堂山郭巨祠”中有形似栌斗的柱头和柱础,之后这种上下有斗的柱头、柱础形式,渐渐演变成斗栱和柱础。4.2 斗栱斗栱5是木楼阁构架中重要的承重体系,早期柱头还没有斗栱构件,屋顶出檐较小,只能依靠自身结构出挑,满足不了建筑墙面防水的要求。斗栱出现后,大大改善了这种出檐小的状况,使得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更加完善,由于其结构功能和装饰性渐渐突显出来,斗栱最终演变成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的重要标志。 斗栱是由方形的斗、栱、翘、昂、升组成。斗是承重的方形木块,承托横竖两个方向的重量,栱是弓形的短木,与建筑物表面平行,栱的中间有卯口,以承接与之相交的翘或昂,栱的两端向上弯曲如弓,其上安升子。翘的形式与功能和栱相同,惟方向与之垂直,与建筑物表面成直角。昂为前端下斜带尖的木材部件,在斗的中心线上前后伸出。升(也称升子),栱与翘或昂交点之间,栱的两端与上层栱之间的斗状方木块。升只承托一个方向的重量,只开一字口。斗栱结合起来,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栱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从西周到两汉,是斗栱 的初始形成与发展阶段;二、隋唐 图4.3汉代柱式 图4.4汉代斗拱至两宋,是斗栱发展趋向制度化的时期,斗栱的力学性能与建筑造型完美结合,是建筑技术与艺术互臻成熟的阶段;三、元代至清代,斗栱的结构作用减弱而装饰作用强化,是斗栱的实质性退化阶段。”6汉代的斗栱的作用主要是承托挑檐,所以常有出挑形式,且几乎没有翘出现,只是在平行于墙面的平面内竖向传力(图4.3、4.4)。4.3 枋梁早期意义众多(如桥、堤坝等),一般可认为是指用木跨水,与桥异名同义7.至汉,始有屋梁之意,如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兔从狗窦人,雉从梁上飞。”在现存的地面汉阙实物中,确实出现了较多的仿木构特征,表现了梁枋的使用情况。遗憾的是,汉代地面木构架实物资料极少,而汉画像砖石中出现梁枋的画面较少,又很概括,较难探讨。仅有关汉阙、住宅、桥梁的画像砖石中,有较为清晰的形象。四川出土的一幅画像砖,可了解到此时的梁似乎架于柱上(后世的斗口跳,或许与此有关),柱与柱之间使用了加强结构整体性的枋材(图4.5)。二层柱 图4.5舂米(作坊)落于梁枋之上,楼面结构是在梁枋上、垂直于梁均匀布置方形密肋,可能其上再铺木板,加以进一步联系的粱枋。窗户开于两道梁枋之间,并使用了木质的窗框8。4.4 平坐腰檐营造法式平坐载:“张衡西京赋:阁道穹隆。阁道,飞陛也。又,义训:阁道谓之飞陛,飞陛谓之蹬。”营造法式日:“今俗谓之平坐,亦日鼓坐。” 梁思成认为,画像石与明器中之楼阁,多有栏杆,一般多设于平坐之上。而平坐之下, 图4.6平座示意图或用斗棋承托,或直接与腰檐承接。后世所通用之平坐,在汉代已形成9。有人认为汉代楼阁平坐盛行,六朝时期平坐很少,至唐复又大量出现剖,此论值得商榷。腰檐,营造法式无具体解释。据梁先生论述可以推知,腰檐应在平坐之下。但营造法式小木作佛道帐云:“下层为副阶;中层为平坐;上层为腰檐;檐上为九脊殿结瓦。”w腰檐又在平坐之上。故我们认为,腰檐应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腰檐,可为楼阁的层檐,即楼阁建筑屋顶以下、位于置中间腰部的一层层屋檐,均可谓腰檐。有趣的是,汉代陶楼明器中有的层檐置于平坐层中间,确似平坐层腰间的一圈檐哦狭义的腰檐,为平坐下附加的短檐,如梁思成所言。例如,福州鼓山涌泉寺二北宋陶塔勾栏下无斗棋,直接出极短的腰檐一层,加上塔身上的屋檐(广义的腰檐),每层屋檐皆为重檐。5. 结语汉代建筑的发展对我国后世建筑影响极为深远,在我国建筑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汉代建筑发展历程引入,联系我国古今建筑文献以及考古发现,介绍了汉代建筑各种类木构架及木构架各细部。由于课题的面广深度较大,且汉代历史久远,资料有限,有较多的结构以及构造方面不可考,本文只是将汉代木构架做以简要叙述与概括以求对今后学习研究有所帮助建筑的木构架。参考文献1.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陈明达,文物出版社2华夏意匠,李允鉌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