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度新闻影响力评选一、 打压房价就是误国误民【新闻背景】2010年3月,汉维中国总经理孔锐在其博客中称:现在打压房价是完全不合时宜的,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具有洞悉世界经济本质的经济学家,而不是那些唱衰楼市的垃圾。如果现在打压房价,中国就会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仆人,这不但会误国误民,而且还会挨打。【入选理由】房价过高,高到足以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的幸福程度时,那便是社会的大问题了,无法安居就无法乐业,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就会潜伏;假如楼价一直被追高,而保障性用房又不能及时按量推出,房地产泡沫不断被吹大,影响的就不是一个房地产业,而是整个国民经济了。房价当然要让其稳定下来。孔先生大可不必拿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来恐吓蜗居的人群,恫吓政府的施政,也无须以“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忧国忧民姿态来启发民智、超度凡生。不打压房价,加剧贫富的两极分化,富者靠房地产越富,穷者生活无所居,社会不会稳定,房地产泡沫加大,房地产不断敛财,总有老百姓抵不住的时候,房地产业会崩塌,不打压房价就真误国了。地产中国网【参选感言】在2010年房地产业界不少人将矛头指向中低收入者。按照上述人士的理论,买不起房是老百姓自己的责任;而若是年轻人都能买得起房,就是国家走向衰亡的罪魁祸首;至于现在所出台的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表示我们的政府正做着误国误民的事情。语出于所谓“精英”之口,对于社会来说,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情!扬子晚报二、 国务院参事:只需有房住 不必有住房中国日报转载证券日报消息称:日前,国务院参事陈全生表示,大规模建廉租房会给政府带来很大的负担。他抨击将中低收入家庭纳入住房保障体系的做法是开倒车。在陈全生看来,应强调“有房住”而非“有住房”,其中鼓励租赁是可行的办法。陈全生表示,政府大规模建设廉租房小区有一定隐忧,虽然大规模建设廉租房小区可以较快的解决大量低收入人群“有房住”问题。但廉租房小区的煤气、暖气费用一般只能政府补贴,这给政府带来很大的负担。他认为应当通过税收手段限制卖房鼓励租赁,以抑制房地产投资。他介绍说,国际上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居住问题70%是租赁来解决的。他指出目前房地产市场面临三大问题:一是供不应求造成房价上涨;第二是房地产市场结构存在重大缺陷,有销售市场缺少租赁市场;第三对地方政府的GDP考核需要尽快转变,不能再考核GDP。【入选理由】在评价这位国务院参事的言论前,公众有必要厘清一个基本概念,即政府的职能是什么?按照公认的定义,政府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四大职能,其中,经济职能指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经济职能:经济调节职能;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而在社会公共职能中,也明确定义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在内的职能,由此我们不难界定:政府的存在,本身就应该为公民服务。而这位参事的论点恰恰立足于:政府如果承担了为公民服务的职能,则会负担过重这一基础上。试问,如果一个政府不负担这一基本职能,那么建立政府的初衷何在?参事的第二个论点更加令人难以理解。“将中低收入者排除于社会住房保障体系之外”,这一议题实际已经脱离了社会保障的范畴,而是在撼动公民社会的基石。按照陈全生的逻辑,以收入来界定谁可以享受完全公民待遇,谁连基本公民权利都不能得到维护,那么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根本是为了形成两极分化的极端社会而设立,社会的最终形态几乎等同于古印度的种姓社会,而被百姓所盼望、被政府认真写入国策中的“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又将如何建设?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陈全生的理论根本是在分裂社会,而从意识形态看,陈全生的发言则是在挑战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纲领。在共产党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疑,陈全生的言论正是希望重现这样的阶级,这样的运动。【参选感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国务院常务会议决策三、十二五规划建议出炉 【新闻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0月18日落下帷幕。以研究制定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为主要议程的此次会议,将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备受各界瞩目。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全文中,除了再次表达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扩大内需等内容外,中央政府对于产业调整的力度也明显增加,工农和第三产业的比例正在向优化方向转变。此外,通过调整收入而使人民共同富裕也成为最引人关注的亮点,这意味着中国坚持了数十年的富国政策,正在向富民过渡。【入选理由】9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加速变革和调整,各种国际力量博弈更加激烈。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不断增加,近期一些国家对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等压力增加。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面临十分复杂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看,粗放的发展方式仍很普遍,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加大。“十二五”处在重大历史节点,对中国后30年的国富民强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将因应国内外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改善民生两大主题展开,将致力于扩大内需、完善收入分配、区域振兴、产业升级、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等重大战略任务的完成。完成这些战略任务,中国的和平崛起才具有更坚实的基础,也才能突破美国等西方势力对中国的围堵。【参选感言】在未来的几年中,民生将得到着力保障和改善,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广州日报三、新华社批楼市【新闻背景】3月28日,新华社首发评论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为题,突然发难剑指当前的火爆楼市。随后的3月29日、30日直到4月2日连发6篇评论文章,痛斥当前房地产市场上的各种“怪现象”,将矛头直指政府监管。新华时评连珠炮似的出现之后,各类媒体痛斥商品房市场畸高房价的评论文章大量涌现,一轮明确的遏制畸高房价的新闻导向已经确立。4月10日早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住房保有税能否抑制高房价”为题报道了如何遏制房价快速上涨。这是自新华社3月28日开始播发聚焦高房价的 “新华时评”以来,中央媒体连续14天炮轰高房价、高地价,以及追问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在这次炮轰高房价的中央媒体中,我国的中央主流媒体几乎全部在内,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已经发了20余篇稿子。以往,当中央媒体就某一社会经济热点频频发言时,往往成为政策调整的先行信号。因此,当近日新华社等媒体接连针对楼市发表时评报道之际,不少坊间人士暗自揣测,高层或许正在酝酿新一轮的调控政策。不过,新华社以及人民日报的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询问时均表示,此番有关房地产的评论和报道均属于本部门的系列策划,是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而非出自“上级授意”,从3月28日到4月2日,新华社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为开篇评论,连续6天播发评论,对房地产当前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其话题包括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楼市交易中的投机行为、权房交易中的官员腐败,以及利用税收政策调节房地产市场等。对于新华社如此高调推出房地产评论可能背后有推手的猜测,新华社国内部评论室主任张建高表示,这是他们自己策划出来的,主要是出于作为媒体人的责任感。虽无高层授意,但中央媒体如此密集报道楼市,并建言政策调整,过往并不多见。这也反映出,房价不断上涨、挤压民众需求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最重要的难题之一。【入选理由】中央主流媒体14天接力炮轰高房价之所以引发强烈关注,是因为“接力”14天央媒密集炮轰高房价几乎囊括所有中央主流媒体,如此集中炮轰某一行业是破天荒之事,其本身就不无“人咬狗”级的新闻价值。更何况,表现为房价畸高疯涨发烧症状的中国房地产已然引发普遍的千夫所指和民怨沸腾,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中央媒体联袂接踵用“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方式出手,来表明中央调控房地产的决心表达民众对房地产发烧的不满,理所当然可以理解。坊间在对官媒们罕见的舆论声讨表示惊讶的同时,也对于这种炮轰的效果进行了诸多质疑。不少人担心,央媒对高房价接力炮轰不能变成虎头蛇尾的“放空炮”,因为接力炮轰一旦变成“老狗看家,动嘴不动身”,则非但不会为疯癫楼市退烧,还有可能火上浇油加大楼市泡沫破灭的风险系数,其结果恐怕谁都不愿看到!好在政府随后出台的楼市新政,不但很好地借了媒体造出的势,让房地产业的坚冰有了破碎的迹象,更为今后的调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真实反映,运用舆论的力量为政策发布铺平道路,新华社等一批官媒无疑在2010年打出了极为漂亮的一击。【参选感言】中央媒体有更多更强势的话语权,但很少炮轰过某个行业,这次把房地产行业作为炮轰的对象是破天荒的事。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三、 火车票实名制 【新闻背景】2010年春运期间,广州和成都铁路局在37个车站试行火车票实名制。消息发布之后,立刻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民众纷纷提出众多运行细节上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如购票方式、购票数量和进站验票等突出的问题,广铁集团昨日公布操作细则予以解答。广铁集团表示,在实名制正式实施之前,将对更多的可能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细节问题进行回复和指引。由于火车票实名制尚在试行阶段,其所曝露的问题较多。在今年春运期间,一名来自内蒙古的旅客向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提出质疑:“部长,为什么要搞实名制?我觉得火车票实名制后手续更麻烦了。”刘志军回答,“实名制之所以要试点,没有全面推开,就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旅客同意,也有相当一部分旅客不同意,我们是顺应了部分旅客的民意。”他表示,火车票实名制到底好不好,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也需要多听听广大旅客的意见,对于实名制给你们带来的不便、困难,我们表示歉意,也会想办法帮旅客解决。”入选理由:在试行火车票实名制的消息出来后,公众几乎是一边倒地拥护春运新政,认为这一举措将很好的缓解现有运输拥堵、一票难购的尴尬局面。但很快,人们发现实名制对于终结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意义不大。以打工大省广东为例,广东每年返乡的外来务工人员达到1850多万人次,而2009年广东春运节前发售的火车票共740多万张,而且大部分已经通过学生提前订票和团体订票,以及电话订票,春运出行高峰期,要在售票窗口买到火车票的只有300多万张,可想而知,要在窗口买一张火车票如何难。铁路人士也承认,一票难求的真正症结在于铁路运能不足。有关专家认为,火车票实名制后不一定就能缓解车票难买的现状。实名制的出发点是为了打击倒票,但是是否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观察。据不少检票员反映,对“身份证”、“军官证”等较为常见的证件比较熟悉,对“外交官证”、“海员证”等都比较陌生,“我们平时很少见到持这些证件的人进站,说真的,到时候他们给我亮这些证件,真假我很难识别。”有学者认为,这恰恰给了造假者机会,“我相信很多人就没有见过外交官证,如果票贩子造出一张假外交官证,你怎么查,凭证件工艺?凭纸张厚度?都是很难的。”在铁路部门公布的实名制可以凭借的有效证件中,并没有学生证,据介绍,2009年春运中节前广铁出售出去的学生票有20多万张,如果实名制后,没有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的返乡学子,将如何购票回家?目前在火车票实名制中对学生购票只有这么一个条件,“1.5米以上16岁以下没有办理身份证的未成年人可凭户口簿、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信或学生证购票。”如此长“定语”的学生购票条件,而且显然可操作性差,“车站那么多人,要限定这么多条件,真是难以鉴定。”而有家长也质疑,办理户籍证明信至少需要半天时间,如果有急事办不了证明,那不是坐不了火车了?【参选感言】不解决制度的本身问题,却去增加一项新的制度来解决,这种办法本身就是不对的。解决铁路交通问题,关键是要靠增加运输力量、靠现代交通。已故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蔡定剑生前如此评价四、 河北两村民被超期羁押15年 遭警方索伙食费【新闻背景】中国日报报道,1988年,河北邯郸村民刘俊海和其堂叔刘印堂被带入临漳县刑警队。在刑讯逼供下,两人被迫承认是一起特大杀人纵火案的嫌犯。由于证据不足,公检法相互推诿,案件一拖再拖。两人在看守所被关押了15年。2003年,经法院判决,两人无罪释放。在刘俊海叔侄出狱时,看守所要求两人的家属缴纳他们在看守所15年的生活费共5000元。刘俊海的母亲东拼西凑弄来了500元。6月9日,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给刘俊海、刘印堂叔侄二人下达赔偿决定书,共计国家赔偿金额118万余元。入选理由:来看一看新闻报道中一段关于刘氏叔侄狱中生活的写照吧由于被认定为杀人嫌犯,在看守所的前5年,他一直带着沉重的手铐和脚铐。后背发痒时,他独自一人踱到厕所的墙角处摩擦墙壁来去痒。吃饭时,他像乞丐一样只能用手捧着吃。时间一长,手铐上的铁锈逐渐深入到皮肤深处,每个夜晚入睡时他都只能保持僵尸一般的睡姿,身体完全不能活动。白天,人们只能发呆。深夜,老鼠无处不在。令刘俊海记忆深刻的是某年包饺子。“一大盆饺子馅我挑出来8碗老鼠屎,包饺子的面团中还发现了蛆虫。”看守所的卫生条件差,蔬菜时有腐烂变质。参选感言:难道我愿意住在这里15年吗?他们还有脸跟我要钱!应该赞同看守所坚持原则的做法,但作为执法机构,更应该坚持打击犯罪、维护无辜民众基本权利的原则。五、各地申遗成风 【新闻背景】中国青年报9月报道,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显示,世界遗产名录目前共收录了来自151个公约缔约国的911处遗产,其中包括704处文化遗产、180处自然遗产和27处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其中,中国共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等40处世界遗产被收录,在187个公约缔约国(截至2010年6月)中位列第3。对于这样的申遗成绩,政府和公众已经从最初的激动中清醒过来,并开始重新审视申遗风对文化遗产的负作用。9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有的地方不切实际,缺乏研究,存在申遗过热的倾向;有的地方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也很突出”等问题,强调要“深刻认识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意义”,“科学推进申报工作”,“依法开展保护工作”。入选理由: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就似乎犯上了“申遗病”,一见到旅游景点就想申报,动辄耗费十几个亿的资金,一旦“申遗”成功就即刻当做“摇钱树”搞起市场营销,申遗俨然成为一些地方的生财之道。一条完整的申遗利益链清晰可见地方政府花费大量纳税人的钱去申遗,成功后再以申遗耗费和保护需要为借口提高票价,两头负担的都是普通民众。很明显,这是一种变异的申遗逻辑。基于经济效益的原始动力,申遗的初衷已经不是保护文化遗产,而是在疯狂地开发与运作中赚取“孔方兄”,“世遗”完全成了敛财的道具。这种利益驱动下的申遗运动,首先带来纳税人的负重。巨大的申遗耗费最终由普通公民埋单,而百姓生活所必须的公共设施却经常“挤不出钱”修缮,如此劳民伤财的申遗,不知地方政府是否取得纳税人同意?又不知地方人大履行了什么样的预算审批程序?不难想象,地方政府部门理财中民主成分的缺失,人大监督效能的弱化,都是“申遗热”中反映出的要害性政制论题。即便申遗成功,太过逐利性的旅游资源开发也容易让文化遗产处于险境。【参选感言】“为了申遗,我们装修购买了很多新设备,仅厕所的门框就是从很远的地方买来的汉白玉,一个感应水龙头就1000多元管理局的22个部门,实际上就是区政府下属单位,不过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其中包括文物局、交警等所有吃财政饭的3100多人。”申遗成功就表示一群人的财政饭可以吃得更稳当,难怪各地对于申遗的热情如此持久高涨。五、 让人民活得有尊严【新闻背景】虎年春节前夕,人民大会堂举行春节团拜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团拜会上强调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此言一出,令海内外媒体高度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学英语教学单元设计与课堂案例
-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操作规程及安全标准
- 医用气体储存与管理规范
- 氧气吸入雾化操作流程详解
- 混凝土裂缝修补施工与技术交底实例
-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检修手册
- 教师资格面试常见问答及应对策略
- 人力资源部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 小学牧场主题教学设计与课堂活动方案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前广场施工方案
- 兼职外贸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合作经营餐厅合同模板
- 2025甘肃庆阳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8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足疗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 2025年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3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入库考试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 核桃肽粉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 青海“8·22”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事故案例学习安全警示教育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试卷(第1章 有理数~第3章 代数式)(含答案)
- 荣誉证书模板范例可修改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