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 ,i e 发 展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个幽家综合同力的重要标志,被作为国家发展战略 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各国又都将任务最重、涉及面最广的中小学教育看作是本国教 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重心、焦点和关键。 省会等大城市与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受到r 普遍关注,而介于其f h j 的中小城市同 样重要。笔者本若促进甘肃省教仃信息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初衷,选择了白银市作为中小 城市的代表。本研究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j h 为切入点,采用访谈、观察、查阅 史献、问卷凋查、归纳和演绎等多种研究方法,刈f 1 银l p 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做r 全由i 调研,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u 了一系列对策,以期对该市的教育信息化有 所_ f ;| 助。论文由f i 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绪论,比较系统命面地阐述了本论史的研究背景、选题缘由、课题研究 的e 1 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相关内容概述。这o h 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研究列后面 的分付i 论述极有帮助。 第三部分是对白银市中小学敏行信息化现状的调含1 j 分析。在本部分,通过初步走 访调研、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等了j 法,对选取的9 所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现状做了大量的 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匕总结出该i ”p 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雉。 第叫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提出了广1 银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对策研 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七条对策,涉及到观念转变、资金投入、教师培训、校本 资源建设、信息技术课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激励机制的引入等几方面,以期促 进白银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部分是结论。在全面总结与评价研究成果的丛础上,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为 作者的后续研究确立了方向。 【关键词 :白银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对策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a d v e n to f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s o c i e t ya n dj t sc o n t i n u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e d u c a t i o n i n f o r m a l i z a t i o nb e c o m e so n eo ft h ei m p o r t a n tw a y sf o re d u c a t i o nr e f o r m 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l e v e l h a sb e c o m ea ni m p o r t a n ti n d i c a t o ro f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n a t i o n a ls t r e n g t ho fac o u n t r y ,a n di ti s c o n s i d e r e da sap r i o r i t yo fn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 a tt h es a m et i m e ,a l lc o u n t r i e s m a n d a t et h eh e a v i e s ta n dm o s tw i d e s p r e a dc o v e r a g eo fp r i m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e d u c a t i o na st h e b a s i s ,f o c u sa n dk e yo fn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i n f o r m a l i z a t i o n , e d u c a t i o ni n f o r m a l i z a t i o no fp r o v i n c i a lc a p i t a la n dr u r a la r e a sh a sa t t r a c t e de x t e n s i v e a t t e n t i o n ,w h i l et h es m a l la n dm e d i u m s i z e dc i t i e sb e t w e e nt h e ma r ee q u a l l yi m p o r t a n t ,t h e a u t h o rc h o s eb a i y i nc i t ya sa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fs u c hc i t i e si ng a n s up r o v i n c e ,i nh o p eo f p r o m o t i n gs u s t a i n a b l ea n dh e a l t h y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t se d u c a t i o ni n f o r m a l i z a t i o n t h es t u d y t a k e s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i ti nt e a c h i n gf o re n t r y ,t h r o u g ht h ew a yo fi n t e r v i e w ,o b s e r v a t i o n , l i t e r a t u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p a p e ri n q u i r y ,i n d u c t i v em e t h o d ,d e d u c t i v e m e t h o da n de t c , s u m m a r i z i n gt h e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a n dp u t t i n gf o r w a r das e r i e so fs t r a t e g i e st oh e l pt h ec i t y s e d u c a t i o ni n f o r m a l i z a t i o n t h et h e s i sc o n s i s t so ff i v ep a r t s : p a r to n ei s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 ,e l a b o r a t i n gt h er e s e a r c hb a c k g r o u n d s ,t h er e a s o no ft h et h e m e s e l e c t i o n ,p u r p o s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m e t h o d so ft h i ss t u d y p a r tt w oi sa no u t l i n e r e l a t e dt ot h ec o n t e n to fp r i m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e d u c a t i o n i n f o r m a l i z a t i o n ,w h i c hi sv e r yh e l p f u lt ot h ea n a l y s i sl a t e ri nt h et h e s i s i nt h et h i r dp a r t ,t h ea u t h o ri n v e s t i g a t e sa n da n a l y s e st h es t a t u so fp r i m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 e d u c a t i o ni n f o r m a l i z a t i o ni nb a i y i nc i t y ,i nt h i sp a r t ,al o to fr e s e a r c hh a sb e e nd o n eo nt h e 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e d u c a t i o ni n f o r m a l i z a t i o no ft h en i n es e l e c t e ds c h o o l s ,i nt h ew a yo f v i s i t i n g ,p a p e ri n q u i r y ,i n t e r v i e wa n do t h e rm e t h o d s ,s u m m a r i z i n gt h ee x i s t i n gm a j o rp r o b l e m s a n dd i f f i c u l t i e so ft h ef o u n d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i n f o r m a l i z a t i o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t h i sc i t y p a r tf o u ri sa ni m p o r t a n to n e t h ea u t h o rp u t sf o r w a r ds e v e n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w h i c hw i l l p r o m o t e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d u c a t i o ni n f o r m a l i z a t i o ni nb a i y i nc i t y t h e yi n v o l v e s u c ha s p e c t sa sc h a n g eo fc o n c e p t s ,c a p i t a li n v e s t m e n t ,t e a c h e rt r a i n i n g ,s c h o o l b a s e dr e s o u r c e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tt e a c h i n g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r f a n dc u r r i c u l u m ,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i n c e n t i v e m e c h a n i s m s p a r tf i v eg i v e sas u m m a r y b a s e do nt h ec o m p l e t ec o n c l u s i o na n dt h ea s s e s s m e n to ft h e s t u d yf r u i t s ,t h ea u t h o rp o i n t so u tt h ed e f i c i e n c yo ft h es t u d ya n de s t a b l i s h e st h ed i r e c t i o no f f u r t h e rs t u d yi nf n t u r c 【k e yw o r d s :b a i y i nc i t y p r i m a r ya n dm i d d l es c h o o l e d u c a t k mi n f o r m a l i z a t i o n p r e s e u ls i t u a t i o n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f 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 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刁i 包含为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或 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j 刊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 所做的任何贞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巧r 谢意。 签名:耱建聋 h 期:妇z 上止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j 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舰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呵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征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粒盔冬导师撇乞, 毖。- 磁, 给6 期:逝乜:坐 杨建军甘肃省白银】i 冲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0 埘策 第一部分绪论 、本课题提的背景及缘由 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及应用为基础的知u 经济,将f j 掘2 l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 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其奠定了i 呸实的技术基础:幽家的综合闲力和国际 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 作用日益突出。然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l _ | 增长引起的教育需求、国际竞争、各 种社会问题等因素使得2 1 世纪的教育面临一系列挑战。因此,教育的出路在改革,而教 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信息化。 教汀信息化是指伍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丌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 以培养干u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它剥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足教育现代化 的重要内容和t 要标志。教疗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困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 志,各团都把它作为国家发展i i 浅略的重中之重。 中小学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任务最重、涉及面最广的一块,各国都将它看 作本吲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重心、焦点和关键。据2 0 0 0 年6 月的统计,美国已有9 5 f f j 中小学和7 2 的教室联上了j :联网;平均每5 名学,上拥有一台计算机。英l 卅规划到2 0 0 2 年,每4 名在校生拥有一台计算机。欧盟、e l 本、新加坡等国在2 0 0 3 年前后也将完成教 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泰国提出到2 0 0 2 年使每所乡村小学联上互联网。”i 教育部于2 0 0 0 年1 ( ) 月2 3f 1 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以信息 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荩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且制定了巾小学7 f 。设信息技术 必修谋的阶段目标( 2 0 0 1 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人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 息技术必修课:2 0 0 5 年前,所仃初级中学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丌设信息技 术必修课) 和实施“校校通”。 程的具体目标( 2 0 0 5 年前,争取使东部地区县以 :,中 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中小学都能_ | :网;2 0 1 0 年前,争i 阪使全国9 0 以上独立建制的中 小学都能上网) 。i 司时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天于在巾小学实 施校校通:1 程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r 三个重要文件, 揭j l :门琵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史e 的新篇章。 在_ i 述目标推动下,我闷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摊进速度惊人。几年来仅政府投 入就达5 0 0 - 一6 0 0 亿,:f j l l 之公吲、企_ k 赞助,学校、家长自筹等形式,总投入达i i 千亿,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初q 胤模。据教育部2 0 0 t 1 二4 月的数据统计,共一仃3 5 0 0 0 1 i 她利1 、信目、技术。j 教育l m | l 糸:北京帅范人学版札,2 0 0 2 ,1 9 2 j 】钿田农救疗竹,电化建吐的几个理论嗣1 实际问题( i ) u 化教育圳圮2 ( h ) 2 ,( 1 1 ) 3 敞肯竹龃化“i 五”发展划( 荆业ji z l 教育信息化,2 0 0 3 ,( 4 ) 杨建军竹j ; f 省i , 铤【p 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j 对策 多所中小学建市了校园网( 2 0 0 0 年1 0 月统i ;卜数拼为3 0 0 0 所) ,i f 均每3 2 名t 小学生拥 有一台计算机( 1 9 9 9 年生机比为1 2 1 :i ) 。 f 肃省位f 我国西北部,经济发展柏埘落后。在各缴政府、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下 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截币2 0 0 3 年12 月,全省普通中小学拥有计算机 9 5 1 8 1 台,校园网2 6 4 个,高中、初中和小学的生机比分别为1 6 2 4 :l 、4 0 7 8 :l 和8 4 7 3 :1 ; 接入互联网的小学3 8 4 所,初巾2 8 7 所,高中1 8 8 所:高中、初中、小学丌设计算机课 程的学校比例分别为9 4 3 7 、5 5 l o 、1 0 0 2 。i 1 1 但嬉础没施建设仅仅是教白 信息化的第步,有效心h j j 是核心。教育信息化的宗 旨是优化教育过程,即追求教学效率、效益、效果的统一。那么如此巨额的投入是否获 得了理想的产出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如何? 学校管理信息化 建设发展到了何种水平? 笔者通过与部分中小学师,l 交流,认为目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建设存在唾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仍处f 一种原始的粗放型阶段,硬件环境 的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t 要矛盾。据有关统计数 据,已建成的校园网中,用得较好的约5 ,一般的约l o ,基本闲置的8 5 。【2 】因此,我 们需要研究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达到大投入有大产出,高投资有高效益,以保证我 围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本选题的缘山之一。 我国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很刁i 均衡,甘肃省与东部省份差距较大,省内不同县市、 学校间的差距也很明显。省会兰州市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等方 面占有先天优辨;政策的倾斜使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受到了极大关注,随着李 嘉诚项目、中国一u n d p 4 6 3 远程教育项目、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国家农村现代远程教 育工程项目等的实施,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得到了有力推动。笔者以为,所有 地区和学校如同串联电路中的节点,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省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进程。 所以,介于省会等大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中小城市的教育信息化问题同样值得高度重视, 研究这类城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是本选题的缘由之二。 本研究之所以选取白银市作为甘肃省中小城市的代表,主要基于以下考虑:有学者 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我国各地区的小康建设分为四种类型,其q ,甘肃省属于温饱水平 型,而白银f i j 又划为十| 肃省的温饱水甲型。白银市位于片肃省中部,仝市总面积2 1 2 几平方公里( 其中“区而积5 0 5 平方公哏) ,总人口1 7 1 5 6 万人( 其中城镇人 】3 9 3 万人) 。陔市是以矿产资源为主要支柱的新兴a s l k 城市,为新巾因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 贡献,现在足全固1 8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该市具有市属、位i k 、私立等不同类型的 【1 】i i 肃省中小,、羊竹鬯化境处设指导纲要【z 】2 0 0 4 ,5 2 1 焦宝聪,柳少年等址”i d m e i d s s 提l 向教育信鬯化投资的绩放中田 u 化教卣2 0 0 4 ,( 2 ) 4 李禽琳叶】闯分必进设小康引会的模) 聃分析i 如草庆r i 1 ) 、# # 撤( 扎科版) ,2 ( 1 ( j 4 ( 4 ) 杨建军f 1 卅省r l 银1 1j 中小。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 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参羞小齐,儿订定的典型。r 1 - ;加之笔拧柏:此地学习、7 l 活多年, 开展凋研具有可行性。 2 0 0 1 年,白银市成立了以主管i 盯长为组长,山f 盯教育局、财政局等部门组成的“白 银i 耵中小学教育信息化t 程领导小组i ”,负责指导全订丁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r 作,制定 f 发了白银市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意见。白“九五”以来,白银市十分重视 信息化建设,狠抓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卜五”期问全市教育的发 展思路是“一个确保、荫个优先、:i 个加快、四个坚持优先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 备,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令面启动实施好l o 个项目现代信息技术教育项目,以投 入带动条件改善,以管理带动质量提高,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 式发展。”今年是“十丘”的最后年,又适逢臼银市恢复建市2 0 周年,市政府提出“打 造数字白银”的【 号,制定出一系列远景规划。而。f 叫、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其中的重 盟一环,所以笔者试图以此为契机,通过这一选题为城区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提m 些建设性意见,供相关部fj 制定政策时参考,为白银市的信息化建没尽一份微薄之力。 此为选题的缘由之j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笔者以白银市为典型,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9 所城区中小学,深入调研其教育信 息化的发展情况。对信息技术谋的开展、信息技术! j 学科课程整合、学校管理、资源建 设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试图发现该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本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色 彩。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参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带着问题深入教学第一线,获取了许 多真实可靠的宝贵资料,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最后比较系统全面地演绎出一套 切实i 叮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白银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供该市、乃至 令省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时参考。更希望能为省内其它中小城市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以推动我省教育信息化的良件发展。 = 三、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深入中小学澡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对校长、教师进行访谈 己录,对 学生进行观察,获得了许多筇平资料。通过查阅丈献、资料检索、问卷调查、归纳、 演绎和现场观察等研究力法,对广j 银i 订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做了深入调研,详尽 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试图真实地反映浚市教仃信息化的现状,并对其发展提出相应的 策略,以期推进该市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杨缱0 7 | f ”竹f 1 银i h - l 叫、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1 _ 刈策 第二部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相关内容概述 一、教育信息化简介 教育信息化是伴随“能鬯、高速公路”而出现的概念。美国政府】二1 9 9 3 j9 月提出建 设“围家信息基础设施”( n a t i o n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简称n i l ,俗称“信息高速 公路”) 计- t 0 ,发展以i n t e r n e t 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 领域的普遍应用,尤其足把i t 应用于教育作为实施面向2 i 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此举引起世界各国的秘极反应,许多冈家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困教育信息化的计划, 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信息化教育浪潮。】 教育信息化是存教育领域全而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及发展的过 程。它与信息化教育是实现信息披术与教育的整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彳i 同称谓,前者指 实现整合的过程,后者则是挚合后的表现形态,因而可以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追求信息 化教育的过程。其内涵从技术层晰上理解就是教育的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从教 育层面来理解则是以培养和提高学,l f :s f d 息素养,特别是信息能力为重要目标。口1 教育现代化是要建立适应现代礼会生产力、培养具各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l 的新型 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信息化足信息化与现代化理念在教育中的反映,是教育 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 知谚 更新速度,纸介教材的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5 - 1 0 年或更氏,而计算机网络能在一周 内更新电子化课程知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能创设丰富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 尝试和创造的条件,有助于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信息化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 空限制,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学校j 社会的联系。1 3 应该明确的是,教育信息化是个分阶段、分步骤持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步到位。一个科学的理念,需要在实践应用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体系,随着历史的 演进与文化的变迁动态地丰满自身的基础构架。【4 】通过分析发达幽家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可以看出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期:环境建设期。这一时期,主要完成了基础网 络设施建设t j 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g lr 发了信息技术课程。环境建设,资源丌发与教 师培训同步发展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期。因此,不能把教育信息化简单地看 作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或是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教育思想、 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t , , x , l - 女l i 议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钞 的过程。扯 此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应用于教玎领域,卅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 0 1 南罔农信息化救肯慨埝f m 北京:尚等敬爵版f 1 2 0 0 4 1 7 1 8 2 1 南 1 4 农教自忾刮、化建n 几个理论和实际1 1 坦f j i s i u 化教育 ! ) 究,2 0 0 2 ,( ) 川地荣际f 卉息技术ij 教育【m 】北京:北京师范人引扳引,2 0 0 2 :2 5 智勇敦青托n 削沧衲抹 j 】中小学小敦,2 0 0 2 、( 1 f ) ) 杨建!h 竹向钺市中小。1 敦f 信息化的现:。,时镱 无沦是基础教育“双基”目标的巩吲、扩展。j 提高、还是新+ 轮课程改革的组织、 实施与推广,部有赖于牲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巾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个复杂的系统 l _ 程,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信息资源、教学媒体、人文环境、学习氛嘲、以及社会大环境 - 】的各种因素,鄙足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当6 “,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依然是课堂 教学,所以,r j 、学教阿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课章教学信息化,校园刚的第一】 能也应是 为教学服务。凶此本文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此反 h 史白银市巾小学教汀信息化的现状。 二、教师教白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 信息化教育为找们展示r 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 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州请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住f f j 技术的社会作 川t 邮取决于它的使昔。诚如i n t e l 公司c e o 贝瑞特| ! 卜所苦,“如聚教! | | j 不了解如何有 效地运川技术,所有与教f j 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干i 么神奇 的魔法,而教师才足真正的魔术师。”所以教育部在关于推进教师教汀信息化建设的 意见中指出:“为适应信息化j 十会的发展要求促进教帅教育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 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足颂紧迫的重要任务。” 面i 临迅速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教师要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支持作用, 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有效整合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努力从传统的知识传授 与灌输者的角色向多重角色转变:导师、意义建构的促进肯、信息咨询者、课程开发者、 研究者、学习者等。为此,教师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儿方面提 高自身能力,急需接受的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及 教与学理论。教学巾的各种信息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有效 地获取、评价、使用、丌发信息资源的能力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关知识。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评价方式。这样教师就能够从师生、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等各个 角度考虑整个教学过程,使各要素协调起来,融合到 起。口】 我圜的教育信息化经历了“校校通”工程、教育资源库建设、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 新课程标准培训、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历经曲折,逐渐达成共识:教育信息化的 发艇归根到底要靠教师的二、卜动性和创造性。任何教育改革的实验或理想,离丌了教学一 线教师的努力,都无法变成现实。f 像“国际2 1 幽纪教育委员会”的重要报告敦育一 则富蕴减其中指h5 的那样:“教师作为变革的斟索其作用的重要性从未像令f 1 这样 1 :容置疑。这一作州在2 1 山纪将更具决定意义。” 三、对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教育部,哭十推进教帅教育僻鬯、化址啦的盘r 吐t z ,2 ( 】( 1 2 1 剞忠新1 1 红“ 言息投牝。j 1 粜程整合”救帅j 训的探亲【jj 中r + lu 化散前,2 0 0 3 ,( 2 ) 杨建军甘j ,h 竹i i 讯市c 】、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深刎地l 1 5 ( 变管人们f n 乍“。r 活方式,悄尤卢息地渗透 _ j 包括教育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信息社会发展最迅速、影响盛广泛的科学 技术之一,信息素养随之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发达幽家l f 着于培养 学牛一系列新能力,特别是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 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 用的挂础能力。,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环境,争取在f 1 趋激烈的国际竞 予r t ,占据e 动地位,我们必须加快在l j 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敦育,努力实现教- 疗信息化。 1 1 教育部决定从2 0 0 1 年起用5 l o 年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将信息技术 课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肿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他们感悟 刘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f l 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使学生具有获取、传 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i f 确认谚 和理解1 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 社会i 、n j 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学,e 具备良好的信息索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 终身学爿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打下必要的基础。【2 1 “工具只能通过运用7 j 一能完全被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 小仅仅是获取工具,在使用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世界和工具自身的丰富内涵的理解。”口】 因此,我们在教授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时,也不应一味地教计锌机和软件的操作,而是着 重提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环境,依据杜威的“做中学”理念,以任务驱动的方式 给予学,l 一个真实活动的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刊信息技术。一 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飞速发展为各国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把 现代信息技术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传统教学弊端是各幽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我国 的教育改革者也意识到,教育的现代化离不”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整个教育 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 定性凼素。”当前,我国课程改革强调“而向未来,增强课程现代意识,加强现代信息技 术的应州”,这一导向将有力地推动玑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1 4 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二是信息技术与其 它课稃的整合,它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陈至立在报告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 技术t j 学利教学整合,鼓励在旦弛学科的教学c p 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 教育融介在矮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信息技 术教育发展中应特别重视的问题。”整合使得传统的教与学模式i f 在酝酿重大的突破。 l 泳争一t 抓什挑垲,j j | | 伙发旌,订中小学人力普披价息 术教育 r | _ 2 1 关ji := 】j 发申小学托包技术诛程指导纲要( 试行) hn | l i i 立知【z 】,数早【2 0 0 0 1 3 5 【_ j 】j o h nb c c f v b l o w i i a l l a n c b m p , a u ? d u g u i d s i t u a f c g n i l i o n l d i h en | 抽他0 f l m m 出lh 心j l i o n a l r e 蚓l 耐1 e 叫9 8 蜘8 ( 1 ) 4 r 巧2 韩他 挑代竹岜技术。j 语鬲课程整台的,山股矾馊救肯科学,2 0 0 2 ,( 1 吼 6 栖建军h 。肃省i7 i 锻市巾小学教育f i 息化的现状j 对策 所渭信息技术与课样整合垃指将信息技术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体,将托乜、技 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h 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一i :具,学生的认知r 具,币婴n 0 教 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1 1 1 教帅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能力午信息技 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它的实施 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与作刚:有利f 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有效帮助教帅的教t i 学生 的学;有利于培养学e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1 根据信息技术与溧程整合的小同程度和深度,可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二个阶段: 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稿! 整合阶段: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伞方位的课 程整合阶段。 3 惦息技术在各个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按照台湾学者的燃点,信息技 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可分为五个阶段,从等级。到等级4 : 无( 等级o ) :教学巾没有使用任何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未扮演任何角色。 分离( 等级1 ) :信息技术被硐来教学u 何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其它谍程内 容没有联结或联结性很低。 补充( 等级2 ) :帅生偶尔使用信息技术米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在既有的教学活动 中被视为补充的角色。 支持( 等级3 ) :在大部分学爿活动巾需要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 支持的角色。 整合( 等级4 ) :在h 常教学活动中,师牛很自然地使用信息技术束教学与学习,信 息技术被延伸地视为一项工具、一个方法或种程序。m 五、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紧迫性 教育信息资源是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源,分为教育软件资源和教停管 理信息资源两大类。中小学教育更多地关注学习资源,即那些选定的、h 】小同媒体和格 式存储及呈现的与学习相关的信息。它可供教师和学生使用,以支持学习者达到设定的 学习目标:它包含,0 不限于印刷、视频、软件等形式,而且越来越多的是对这些基本 媒体形式的组合。学习资源作用的发挥与人、媒体、策略和环境的关系很大。口】 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的载体,它的丌发j 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其建设的 好坏关乎信息化教学的优劣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成败。信息化教学必须持续性川展才能 真正产生实际的、显著的效果,才能促进学乍的发展与综合能力的提高;f 面丰富的、与 教村配套、可供教! j | l i 使用的优质教学资源则是持续外爬信息化教学的前捉。然l 河对丁l i 。1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砹的儿个础论j :啪、刚题【j 】j u 化敦订驯充,2 0 0 2 ,( 1 1 ) 纠李芒沦信息技术。j 训程壮合的霄义、意义技原则1 j l 。u 化叛育川) 2 0 0 4 ,( 5 ) 州屿宁余肿泉情息技术i 柞壮合的层次中罔f u 化教肯,2 0 0 2 ,( 1 ) 州店z s n ,刘向水,徐万胥价目北水。j 课捍整台的内涵 川c t 远h 教育2 0 0 3 ,( 5 ) 、l - - 利w 学习资源的,f 发l 川c 儿代教育技术,2 0 0 1 ,( 1 ) 杨建下h ”n 省闩银l m l 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佚lj 对策 河市场h i 珧的挥种齐样的教育资源库产t 敦! j l j 们普遍反映有效资源匮乏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蚓,、方面是资源建设合理体系尚术形成,商j :要依赖辞种途 径收集资源,而 i m j o 作资源,并h 山于所收集的资源与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玎;符,呵用 性较差:另一方而j 知u 版权意0 薄弱,不同,一商之问存扫计日互抄袭f f jj z 琢,出现内 容雷l 司的滑稽局面。同时,版权意识的薄弱严重打击了原创资源建设的髟 极性,造成当 前教育资源总体质量不高。没白好的软件,再先进的计算机只能作摆设:没仃足够的资 源,再好的网络也形同虚设。教育信息资源的结构性匮乏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又一 瓶颈,优质教学资源建设问题显得极为迫切。 鉴_ 二信息资源的重要惟,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以很高的热情 开发出了大量的网络课程、学习课件、教学素材、电子教案等,建成了林林总总的素材 库、试题库、教案库、课件库,在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资源匮乏的局面。但这些资源 库大多是索材、试题、教案的简单堆积,较少从学习者角度考虑资源的结构编排:并且 由于缺乏统的资源分类标准和建库舰范使得兼容性差,导致资源的重复建设和大量人 力、物力、资金的浪费。此外,现有的教学资源库所提供的查询功能也较少考虑学习者 的冈素,只是提供了单一的关键词搜索,学习者搜索到的资料与预期的内容相天度往往 不高。其实不同的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要求足不同的,他们更希望资源库中的知识能够 根掘教学性和难易程度分类,使自己方便地检索到需要的资源。 第三部分白银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笔者在白银市工作、生活多年,对这里的教育有所了解,绝大多数中小学的信息化 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应用实践层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更清楚地了解该市中小学教育 信息化的现状,笔者首先走访了儿所学校进行摸底,然后选取九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中 小学,分别编制了校长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同时埘学校领导和师生进行访谈, 并在参与的几堂r 常课和公) r 谋巾采取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分析了该市教育信息化进程 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分析数据材料,从量的方面找出其问题的症结所在,为探讨 和研究白银市信息化教汀的发展策略奠定基础。 一、仞步调研 笔各j 二2 0 0 5 年8 月与部分学校的师,e 进行了交谈,通过几位在这些学校任教的l 司学 及朋友的0 l 荐,与师生们的交流升0 :仃在障碍,大家可以) 1 减巾公地汁论存在的问题。 并目稿:访1 0 线教师的过程巾, 般只向笔者与教师交谈,没有学校领导在场,所以教 师们反馈的信息也比较真实”j 靠。现摘录几段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谈话内容: b 中学的马老师说:“我对信息化教学很感兴趣,也曾试着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资源,可是,最 李r 毽拈j 加涅学习结果分娄州沦n j 轴1 、# 资源庠砹汁【j 】中国l u 化靴育,2 0 0 4 ,( h ) 杨建军h 肃省自银市t 川、。严敦育点0 化的现状与对策 后总是感觉这些课件做得不很专业,不是太好用,感觉课件的制作者对这个学科并不很精通。所以有 时候我就想,干脆我自己来做一个吧,可是我叉不懂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不会做。度还希望能在社 会上寻找到一些培训班学学有关制作课件的知识,可是却没找到,只好无奈地放弃了。” 0 中学的高中学生李x x 说:“上了近两个月的课,感觉上课所学内容大部分在初中和小学都学过, 所以大部分课都觉得很无聊,自己在下面打游戏。有几节课讲了编程,我个人很感兴趣,第一次感到 在信息技术课学到东西了,而且是很实用的东西。希望老师以后多上编程的课,或其它多媒体制作的 内容。” f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蔡老师说:“我希望高中考电脑,初中考电脑,小学也考。虽然我们会有压 力,但那也是对我们的重视。” a 中学的赵老师说:“我们学校在高一的第一学期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 学分;第二学期开设信 息技术选修课,2 学分。信息技术一共就4 学分。高一修完以后,学校在高二、高三都不打算再开设 信息技术课了。” c 小学的数学教师林老师说:“我参加过新课改培训,几乎每节课都按照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理 念组织教学,尽量多采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虽然备课量较之以往要大得多但我仍然坚持 了一学期。可期末考试时,我带的班成绩倒数第一,校长和教研室主任都找我谈了话。我觉得很委屈, 同时也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当初坚持的是对还是错。” 从这些谈话记录中笔者初步发现了白银h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l ,存在的些问题: 】、学校对信息技术课及任课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尽人意,抑制t 教师教课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作为巾小学必修课的时间不长,在升学不考这门课的情况下,上至学校领导, f 至学生家长都很少重视它。面对升学压力,学生们对这门课自然也很漠视。笔者相信 蔡老师的感慨是其感情的自然流露,不管是抱怨,还是沮丧,他希望在教育中体现信息 技术课程的价值,并通过它体现教师自身的价值。 但信息技术课本身也需要改进,不少学生反映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是“换汤不换药”, 还没有改变实质,枯燥、无聊而且过于公式化,学习的要么是一些学过的知识,或是已 经被淘汰了的知识,提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加之国家尚未出台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课 程标准,这给教材的衔接和整个学科发展的系统惟、连贯性造成了困难。 2 、能应用到教学中的有效资源不多,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亟待加强。商业化的教 学软件很难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方法和特点,测而在课堂上使用相当少,许多老师不得 不自行, 发一部分教学软件。虽然自制教学软件能与教学紧密结合,适合实际需要,但 由于这是个人jj :为,一个人的教学经验和软件制作能力都是有限的,使得制作出来的教 学软件内容的科学性一有待商榷,质量差、系+ 乞。陀年、艺术性差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教 学效果显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扬建军t , 省闩银1 1 】巾小。z 教育信g f l j t j 现:状与对策 : 、学校缺乏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r m 0 鼓励政策。7 i :应试教育的f i , i j lf ,学校领学、 教师以及学,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房屋维修协议书6篇
- 2025年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 小学体育课篮球基本技能教学计划
- 2025年度反洗钱阶段考试培训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逻辑思维训练试题汇编(含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真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药品管理法》培训考核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 快餐车特许经营业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园艺产品的主要贮藏方法与原理课件
- 质量改进培训-课件
- 社会及其构成要素
- 环境风险评价(共84张)课件
- 函数极限说课
- 农业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 果蔬贮藏保鲜概论:第五章 采收与采后商品化处理(第2节 分级 Sorting)
- 弱电桥架安装及电缆敷设施工方案(PPT)
- FQFNew8.0+供应商自审表格使用手册
- 合同评审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 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