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免疫学检验技术第9-13章中级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三版免疫学检验技术第9-13章中级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三版免疫学检验技术第9-13章中级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三版免疫学检验技术第9-13章中级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三版免疫学检验技术第9-13章中级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酶免疫技术一、A1 1、下图所示的为哪一种ELISA技术的反应原理示意图()。A、双抗原夹心法B、双位点一步法C、间接法测抗体D、竞争法E、捕获法2、钩状效应是指用ELISA一步法测定标本中待测抗原时,抗原浓度过(),实测值偏()的现象,极易造成假阴性A、低,高B、高,高C、高,低D、低,低E、高,不变3、ELISA试验中最常用的标记酶是()。A、AST B、HRP C、ACP D、LDH E、ALT 4、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是最早取得实际应用的()。A、均相酶免疫测定B、异相酶免疫测定C、固相酶免疫测定D、液相酶免疫测定E、固相-液相酶免疫测定5、利用酶标记的抗抗体以检测已与固相结合的受检抗体的方法,通常称为()。A、双抗体夹心法B、双位点一步法C、间接法D、竞争法E、捕获法6、ELISA中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A、聚氯乙烯B、聚苯乙烯C、三聚氧胺D、琼脂糖E、尼龙膜7、均相酶免疫测定不具有的特点是()。A、常用于半抗原和小分子的检测B、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C、不易受样品中的内源性酶的干扰D、酶与抗原结合后仍保留酶和抗原的活性E、灵敏度不及异相酶免测定8、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EMIT)是一种()。A、非均相酶免疫测定技术B、均相酶免疫测定技术C、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D、酶免疫测定与电泳相结合的技术E、电泳技术9、ELISA板包被后,最常用的封闭物质是()。A、人白蛋白B、人球蛋白C、牛血清白蛋白D、牛血清球蛋白E、鼠白蛋白10、可用免疫渗滤试验和免疫层析试验检测的项目没有()。A、抗HCV B、HIV C、HCG D、HBsAg E、HAV 11、制备抗体酶结合物的方法通常采用()。A、戊二醛交联法B、糖原染色法C、免疫印迹法D、酶耦联测定法E、捕获竞争法12、下列不属于ELISA测定方法中所必需的试剂()。A、固相的抗原或抗体B、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C、酶作用的底物D、戊二醛交联剂E、稀释的血清13、斑点免疫层析试验最常用的载体材料是()。A、乙酸纤维素膜B、尼龙膜C、滤纸D、硝酸纤维素膜E、玻璃纤维膜14、用ELISA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A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A、酶标记A抗体B、未标记的抗A抗体C、未标记抗原A D、酶标抗球蛋白抗体E、酶标记的A抗原15、ELISA检测中“钩状效应”(hookeffect)是指()。A、间接法检测抗体时抗体过量B、双抗体夹心一步法检测抗原时抗原过量C、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时RF的干扰D、检测的假阳性反应E、竞争法检测抗体时特异性问题16、ELISA试验以HRP为标记酶时,常用的供氧底物为()。A、OPD B、OT C、YMB D、ABTS E、PNP 17、艾滋病病毒检测的确诊试验通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是()。A、竞争法B、免疫印迹法C、化学发光法D、斑点-ELISA法E、斑点免疫渗滤试验二、B 1、A.免疫印迹法B.ELISA(双抗体夹心法)C.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D.ELISA(间接法)E.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测定HIV抗体确诊HIV感染常用的方法是()。A、B、C、D、E、 、对相应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B、C、D、E、 、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是()。A、B、C、D、E、 、可用于HIV抗体、HBsAg的检测的方法是()。A、B、C、D、E、答案部分一、A1 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位点一步法是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抗原时,如应用针对抗原分子上两个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作为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则可如图中所示,在测定时可使标本的加入和酶标抗体的加入两步并作一步。此法不但简化了操作,缩短了反应时间,如应用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测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显著提高。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使测定抗原的ELISA提高到新水平。2、【正确答案】 C 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在ELISA中,常用的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P)。应用AP系统,其敏感性一般高于应用HRP系统,空白值也较低。但由于AP较难得到高纯度制剂,稳定性较HRP低,价格较HRP高,制备酶结合物时得率较HRP低等原因,国内在ELISA中一般均采用HRP。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均相酶免疫测定方法有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EMIT)和克隆酶供体免疫分析方法。其中,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是最早取得实际应用的酶免疫测定方法。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间接法是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酶标记的抗抗体以检测已与固相结合的受检抗体,只要更换不同的固相抗原,就可以用一种酶标抗体检测各种与抗原相应的抗体。6、【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酶免疫技术的主要试剂为固相的抗原或抗体、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和与标记酶直接关联的酶反应底物。最常用的固相载体物质是聚苯乙烯。7、【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均相酶免疫测定是将半抗原或小分子抗原如药物、激素、毒品、兴奋剂等与酶结合制成酶标记物,酶与抗原(半抗原)结合后仍保留酶和抗原(半抗原)的活性。均相酶免疫测定操作简便、快速、适合于自动化,应用广泛,不仅可检测药物、激素、毒品、兴奋剂等半抗原或小分子抗原,也可测定大分子蛋白质、病毒及细胞性抗原成分。最大缺点是易受样品中非特异的内源性酶、酶抑制药及交叉反应物的干扰,而且由于采用竞争性结合分析原理,灵敏度不及异相酶免测定。8、【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EMIT)是均相酶免疫测定技术。EMIT的基本原理:半抗原与酶结合成酶标半抗原,保留半抗原和酶的活性,当酶标半抗原与抗体结合后,所标的酶与抗体密切接触,使酶的活性中心受到影响而活性被抑制,反应后酶活力大小与标本中的半抗原量呈一定的比例,从酶活力的测定结果可推算出标本中半抗原的量。9、【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化的过程称为包被。由于载体的不同,包被的方法也不同。如以聚苯乙烯ELISA板为载体,通常将抗原或抗体溶于缓冲液(最常用的为pH9.6的碳酸缓冲液)中,加于ELISA板孔中在4过夜,经清洗后即可应用。如果包被液中的蛋白质浓度过低,固相载体表面有能被此蛋白质完全覆盖,其后加入的血清标本和酶结合物中的蛋白质也会部分地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最后产生非特异性显色而导致本底偏高。在这种情况下,如在包被后再用1%5%牛血清白蛋白包被一次,可以消除这种干扰。这一过程称为封闭。包被好的ELISA板在低温可放置一段时间而不失去其免疫活性。10、【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免疫渗滤试验和免疫层析试验具有简便、快速、单份测定、可立等结果等优点,无需任何仪器设备,试剂稳定,因此多用于急诊检验。这类试验不能准确定量,所以主要限于检测正常体液中不存在的物质以及正常含量极低而在特殊情况下异常升高的物质。目前临床检验中已开展的项目有HCG、抗HCV和抗HIV、HBsAg等,新项目正在不断发展中。1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制备抗体酶结合物的方法通常有戊二醛交联法、过碘酸盐氧化法和标记抗体鉴定法。1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ELISA是在固相载体上包被抗原或抗体后,通过抗原抗体反应使酶标抗体(或酶标抗原)结合到载体上,经洗涤使结合的酶标抗体和游离的酶标抗体分离,洗去游离的酶标抗体(或酶标抗原)。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固相的抗原或抗体。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酶作用的底物。间接法和捕获法还使用稀释的血清标本做试剂。戊二醛是一种双功能团试剂,可以使酶与蛋白质或其他抗原的氨基通过它而耦联。与ELISA的方法相反。1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斑点免疫层析试验以硝酸纤维素为载体,利用微孔滤膜的毛细管作用,滴加在膜条一端的液体慢慢向另一端渗移,犹如层析一般。14、【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ELISA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A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未标记的抗A抗体。15、【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在双位点一步法测定中,应注意钩状效应,类同于沉淀反应中抗原过剩的后带现象。当标本中待测抗原浓度相当高时,过量抗原分别和固相抗体及酶标抗体结合,而不再形成夹心复合物,所得结果将低于实际含量。钩状效应严重时甚至可出现假阴性结果。16、【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许多化合物可作为HRP的供氧体,在ELISA中常用的供氢体底物为邻苯二胺(OPD)、四甲基联苯胺(FMB)和ABTS。OPD为在ELISA中应用最多的底物,灵敏度高,比色方便。17、【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中免疫印迹法作为确诊试验。二、B 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免疫印迹法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中作为确诊试验。、【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指酶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测定的一项技术。、【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可用于HIV抗体、HBsAg的检测,灵敏度与间接血凝试验相仿。第十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一、A1 1、电化学发光法的检测范围很广,其检测灵敏度可达A、g/L B、mg/dl C、pg/ml D、ng/dl E、mg/L 2、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临床应用广泛,在日常工作中一般不用于检测A、肿瘤标记物B、甲状腺素C、病毒标记物D、血药浓度E、免疫球蛋白3、发光物吖啶酯标记的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应在何种环境中进行A、酸性B、碱性C、中性D、酸性或中性E、碱性或中性4、具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最重要的条件是A、反应过程中必须保证信号接收的灵敏度B、反应过程中必须保证产生足够的先量子C、反应过程中必须保证有发光物质对光的吸收D、反应过程中必须保证产生足够的激发能E、反应过程中必须保证有发光物质对光的发射5、影响发光剂标记的因素有A、被标记蛋白的性质B、原料比C、标记率D、温度E、以上都是6、下列关于化学发光效率说法错误的是A、又称化学发光反应量子产率B、发光效率决定于生成激发态产物分子的化学激发效率C、发光效率决定于激发态分子发射效率D、发光效率、光辐射的能量大小以及光谱范围,完全有发光物质的性质决定E、所有的发光反应都具有相同的化学发光效率7、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荧光剂不包括A、鲁米诺B、吖啶酯C、碱性磷酸酶D、异鲁米诺E、三联吡啶钌8、有关化学发光错误的说法是A、化学发光是指伴随着化学反应过程所产生的光的发射现象B、化学发光与荧光形成激发态分子的激发能相同C、化学发光是吸收了化学能使分子激发而发射的光D、大多数化学发光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E、化学发光必须提供足够的化学能答案部分一、A1 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生物素-亲和素技术、化学发光分析技术、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技术、电化学发光技术等,使免疫检验手段更先进、方法更可靠、测定更快速、结果更准确、灵敏度达到纳克(ng)甚至皮克(pg)水平,可与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相媲美。2、【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除E选项,其余选项均常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吖啶酯在碱性条件下被H2O2氧化时,方能发生波长为470nm的光。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化学发光的首要条件是吸收了化学能而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或原子必须释放出光子或将能量转移到另一个物质的分子上并使这种分子发光,故必须产生足够的激发能是重要条件。5、【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影响发光剂标记的因素有被标记蛋白的性质、原料比、标记率、温度。6、【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每一个发光反应都有其特征性的化学发光光谱和不同的化学发光效率。7、【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除选项C外,其余均可作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发光剂。8、【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化学发光是吸收了化学能使分子激发而发射的光,而荧光是吸收了光能使分子激发而发射的光。第十一章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一、A1 1、不属于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基本类型的是()。A、BAB B、ABC C、LAB D、ELISA E、BAS 2、关于生物素标记蛋白质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抗原或抗体分子结构中所带可标记基团的种类以及分子的理化性质,选择相应的活化生物素和反应条件B、活化生物素与待标记抗原或抗体可以为任意比例C、在生物素与被标记物之间加入交联臂样结构可减少空间位阻影响D、生物素与抗原、抗体等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后者的免疫活性E、生物素标记酶时会影响其免疫活性答案部分一、A1 1、【正确答案】 D 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生物素标记蛋白质的注意事项包括:应根据抗原或抗体分子结构中所带可标记基团的种类以及分子的理化性质,选择相应的活化生物素和反应条件。标记反应时,活化生物素与待标记抗原或抗体应有适当的比例。为减少空间位阻影响,可在生物素与被标记物之间加入交联臂样结构。生物素与抗原、抗体等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后者的免疫活性;标记酶时则结果有不同。第十二章固相膜免疫测定一、A1 1、在使用胶体金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检测样本时,发现胶体金检测质控正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ELISA检测为阳性,可能的原因是()。A、样本中待检物含量低,胶体金方法灵敏度不够B、ELISA试剂的非特异反应C、胶体金试剂不稳定D、胶体金方法比ELISA特异性好E、ELISA试剂灵敏度过高2、下列有关胶体金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胶体金颗粒稳定、均匀地分散悬浮在液体中B、电解质可使胶体金沉淀C、较大颗粒的胶体金是橙黄色的D、蛋白质有保护胶体金稳定性的作用E、胶体金颗粒越小,其吸收波长越短3、当前免疫电镜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标记物是A、辣根过氧化物酶B、硝酸银C、胶体金D、铁蛋白E、SPA 答案部分一、A1 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在使用胶体金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检测样本时,由于样本中待检物含量低,胶体金方法灵敏度不够等原因,胶体金检测质控正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ELISA检测为阳性。2、【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胶体金的呈色性为:较大颗粒的胶体金呈紫红色;中等大小的胶体金是酒红色;最小的胶金是橙黄色。故C选项说法错误。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是利用胶体金在碱性环境中带有负电的性质,使其与抗体相吸附,从而将抗体标记。第十三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一、A1 1、下列有关直接法荧光抗体试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简单易行,特异性好B、敏感性较间接法差C、可对抗原或抗体进行检测D、检测一种抗原需要制备一种荧光抗体E、只能检测抗原2、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上CD4抗原,荧光素应标记在()。A、CD4抗原上B、CD4单克隆抗体上C、固相载体上D、抗人Ig抗体上E、某种动物红细胞上3、最先被用作标记免疫技术的标记物是()。A、荧光素B、放射性核素C、酶D、激素E、生物素-亲和素4、下列不符合荧光免疫技术直接法的描述是()。A、荧光抗体直接加于标本上B、常用于抗核抗体的检测C、每检查一种抗原需制备特异的荧光抗体D、灵敏度偏低E、特异性高,非特异荧光染色因素少5、为了保证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的准确性,排除某些非特异性染色,必须在初次实验时进行对照试验。下列选项中不必要的是()。A、自身对照B、吸收试验C、阴性对照D、阳性对照E、补体对照6、关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细胞抗原性物质能准确、敏感地进行检测和定位B、在细胞学中主要用于菌种鉴定和抗原结构的研究C、检测人体大多数寄生虫,且具有特异性高和敏感性好等优点D、确定肿瘤的组织学发生,进行肿瘤的转移性和特异性的鉴别E、应用免疫荧光抗体直接法可以检出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中的自身抗体答案部分一、A1 1、【正确答案】 C 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直接免疫荧光法是用单克隆抗体检测T细胞表面抗原的方法。用已知特异性抗体与荧光素结合,制成荧光特异性抗体,直接与细胞或组织中相应抗原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即可见抗原存在部位呈现特异性荧光。3、【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直接免疫荧光法是用单克隆抗体检测T细胞表面抗原的方法。用已知特异性抗体与荧光素结合,制成荧光特异性抗体,直接与细胞或组织中相应抗原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即可见抗原存在部位呈现特异性荧光。4、【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荧光免疫技术直接法检查抗原时,是用已知特异性抗体与荧光素结合,制成荧光特异性抗体,直接与细胞或组织中相应抗原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即可见抗原存在部位呈现特异性荧光。一种荧光抗体只能检查一种抗原,敏感性较差。5、【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为保证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准确性,排除某些非特异性染色,在实验中通常针对第一抗体设立对照,包括阳性对照、阴性对照、替代对照、自身对照和吸收试验等。6、【正确答案】 E 第十四章免疫细胞的分离及其表面标志检测技术一、A1 1、B细胞经抗免疫球蛋白荧光抗体染色后,其表面呈现的荧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A、环状-帽状-斑点状-消失B、环状-斑点状-帽状-消失C、斑点状-环状-帽状-消失D、帽状-斑点状-环状-消失E、斑点状-帽状-环状-消失2、用Ficoll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时离心后,细胞分布情况正确的是A、单个核细胞沉于管底,红细胞悬浮于血浆层中,血小板分布于界面B、血小板沉于管底,红细胞悬浮于血浆层中,单个核细胞分布于界面 C、单个核细胞沉于管底,血小板悬浮于血浆层中,红细胞分布于界面D、红细胞沉于管底,血小板悬浮于血浆层中,单个核细胞分布于界面E、血小板沉于管底,单个核细胞悬浮于血浆层中,红细胞分布于界面3、下述有关淋巴细胞冷冻保存的叙述中,哪条是错误的()。A、液氮内可长期保存B、深低温环境可中断细胞的代谢C、应迅速解冻D、可采用两步降温法E、不需加冷冻保护剂4、染色体检查时常用的有丝分裂原是A、ConA B、PHA C、美洲商陆A D、秋水仙素E、秋水仙胺5、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层液的比重为()。A、1.066 B、1.072 C、1.080 D、1.093 E、1.099 6、分离纯化淋巴细胞亚群的基本原理是A、相应细胞体积不同特点B、相应细胞具有不同的表面标志C、形态不同特点D、相应细胞贴壁生长特点E、相应细胞具有吞噬性的特点7、关于NK细胞错误的是A、来源于骨髓B、CD16、CD56是其特有标志C、表达TCR-CD3复合物D、大多数为CD4-CD8- E、识别CD1分子提呈的脂类或糖类抗原8、以下受体中,哪一项是B细胞所特有的()。A、Fc受体B、补体受体C、SmIg D、EB病毒受体E、小鼠红细胞受体9、胸腺细胞发生阴性选择时发生在A、双阳性期B、双阴性期C、单阳性期D、前T细胞期E、祖T细胞期10、长期保存细胞的温度为A、-196oF B、-85oF C、-196D、-85E、2011、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中,每一个空斑表示()。A、一种抗体B、一种抗体形成细胞C、一种细胞D、一个细胞E、一个抗体形成细胞12、不属于人B淋巴细胞膜上的表面标志有()。A、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分子(smIg)B、Fc受体C、补体受体D、丝裂受体E、SRBC受体13、T、B细胞表面共有的标志是()。A、CD3 B、PWM-R C、绵羊红细胞受体D、补体受体E、CD80分子14、可判断出淋巴细胞对有关刺激的反应性与功能状态的试验是()。A、噬菌体裂解实验B、溶血试验C、空斑形成试验D、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T细胞表面标志检测15、T细胞阳性选择的主要目的是()。A、选择出对自身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细胞克隆B、选择掉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细胞克隆C、实现自身免疫耐受D、实现对自身MHC分子的限制性E、实现TCR功能性成熟答案部分一、A1 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细胞经荧光标记的抗Ig抗体染色,细胞膜表面呈现的荧光着色可有不同的形式,开始均匀分布呈环状,其后集中在某些部位呈斑点状,然后又可集在一个部位呈帽状,最后可被吞饮入胞浆直至荧光消失。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Ficoll分层液法主要用于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是一种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其分布从上到下依次为稀释的血浆层,单个核细胞层,粒细胞层和红细胞层。3、【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淋巴细胞长期保存可采用液氮深低温(-196)环境保存细胞,加入二甲亚砜作为保护剂。4、【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非抗原性刺激物:如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A(ConA)、美洲商陆(PWM)、脂多糖(LPS),通称促有丝分裂原。其中染色体检查时常用PHA。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重与红细胞、多核细胞、血小板不同,介于1.0751.099之间,红细胞和粒细胞在1.092左右,血小板在1.0301.035之间,因而利用比重介于1.0751.092之间,近于等渗的溶液做密度梯度离心,使一定比重的细胞按相应密度分布而加以分离。6、【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根据相应细胞的特性和不同的标志加以选择性纯化。根据细胞的特性和标志选择纯化所需细胞的方法是阳性选择法,而选择性去除不要的细胞,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