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陆九渊是南宋的著名思想家,与同时代著作等身的朱熹相比,他并没有留下 丰富的著述,但却开创了理学中的心学一派,这是耐人寻味的。可以说,其学问 的殊胜之处正在于他所自言的“易简工夫 。本文以象山心学的工夫论为研究对象, 结合对其留下的文字的解读,力图阐明象山心学工夫中的本体、结构和具体的细 节以显现其工夫论的风貌。 文章的第一章简短地介绍了陆九渊的家世和生平,主要记述了家族生活对陆 九渊同后为学的重大影响。 第二章探讨了象山心学工夫的本体,即“本心 。陆九渊自承其学乃是有得于 孟子,他所反复言明的“本心 是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思想而来的,“本心 就是 孟子所谓的“仁,人心也。 本文首先区分了陆九渊关于“心 的三个层面的用法, 进而指出“本心 乃是“心 的第三层面而言,既人人所同有的道德的先验本原。 在宋明理学中,“理 也有先验的道德本原的意味,所以辨明“心 与“理 关系 乃是必要的。在象山心学中,“理 并不是外于“心”的,而是与“心 同一的。 这种同一不但是外部形式上的一致,而且是由两者相同的内涵所决定的。陆九渊 所谓的“心即理 就是在这两点上立言的。 第三章分析了象山心学工夫的结构和具体细目。象山心学的工夫都是指向发 明“本心”的,即以发明“本心 为归宗,而“本心 乃是“即存有即活动 的, 所以发明“本心一是要在人伦的生活中的- j j 得以实现的。因此,在工夫的初始阶 段,要发明“本心打;待得发明“本心”后,就要于时时处处存养之。这就是象山 心学工夫的结构。静坐是属于前一阶段的工夫,其作用乃是“收拾精神”,即使个 体能于心之已发的混乱状态中抽身出来。辨志是属于后一阶段的工夫,乃是就觉 识体察得“本心”的发用而言的,以坦然明白之“本心 辨明心之已发,使之归 于有序以合于理。所谓的存养,其实是“即觉识即存养”的。由此,陆九渊认为 读书就是要明得“此心此理 ,一旦明了,就应该当下承担以施行于事事处处。 第四章论述了象山心学工夫论的局限性及由此而来“是禅非禅”的争辩。发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明“本心 可以说是象山心学工夫论的核心,由此似乎使其有重于内而轻于外的 特点。象山后学们不读书,只是默坐澄心,这其实是其未能领会象山心学的精髓 所致,而并非是象山心学本身的问题。所以,象t l j , 凸学由此而招致的类禅的指责, 其实是不相干的。象山心学之类禅只是外在形式上的相似,乃是学问进于一定境 界所必然展现的一种姿态,至于其学问的宗旨以及工夫的本体与禅学都是不同的。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象山心学对禅学也确是有所借鉴的。 2 关键词:象t t l , 心学本心心即理静坐辨志是禅非禅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s t r a c t l uj i u y u a n ,w h ol i v e di nn a n s o n gd y n a s t y , w a saw e l l - k n o w nt h i n k e r c o m p a r e d w i t hz h ux i ,aw e l l - p u b l i s h e da c a d e m i c ,h ed i dn o tl e a v er i c hw r i t i n g s b u ts t i l la f f o r d f o rt h o u g h t ,h eo r i g i n a t e dt h eh e a r ts c h 0 0 1 n ep a r t i c u l a r i t yo fh i st h i n k i n gl i e si nw h a t h es a i dy i j i a n - w o r k t h i sp a p e r sm a i nc o n c e r ni sm o r a lp r a c t i c et h e o r yo fl uj i u y u a n s p h i l o s o p h yo ft h em i n d w i t ht h ec o m b i n i n gs t u d yo fh i sw o r k s ,t h i sp a p e rm e a n st o e x p o u n dt h en o u m e n o n ,s t m c t 删汜a n ds p e c i f i cd e t a i l so fh i sm o r a lp r a c t i c et h e o r y c h a p t e rlg i v e st h eb r i e fb a c k g r o u n do fl uj i u y u a n ,m a i n l yd e s c r i b e st h eg r e a t e f f e c t so fh i sf a m i l yl i f et o w a r d sh i st h i n k i n g c h a p t e r2d i s c u s s e st h en o u m e n o ni nh i sm o r a lp r a c t i c et h e o r y ,w h i c hi sb e n x i n l uj i u y u a nc a l l e dh i m s e l fa sas u c c e s s o ro fm e n c i u s h i sb e n x i nw a sac o n t i n u a t i o n a n de v o l u t i o no fm e n c i u s st h o u g h t s w h i c hi sr e n t h i sp a p e rf i r s td i s t i n g u i s h e st h e t h r e el e v e l so fh i sx i n b e n x i ns h o u l db et h et h i r dl e v e lo fi t w h i c hr e f e r st ot h em o r a l t r a n s c e n d e n t a ln a t u r ei ne v e r y o n e i nn e o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l ia l s oh a st h em e a n i n go f m o r a lt r a n s c e n d e n t a ln a t u r e s od i s t i n g u i s hb e t w e e nl ia n dx i ns h o u l db ev e r y n e c e s s a r y i nl uj i u y u a n st h e o r y ,l id o e sn o ta p a r tf r o mx i n ,t h e ya r ei d e n t i c a l s r e l a t i o no fi d e n t i c a ln o to n l yl i e s i nt h el e v e lo fo u t e rf o r m ,b u ta l s oi nt h e l e v e lo f c o n n o t a t i o n h i st h e o r yo fh e a r ti sr e a s o ni sb a s e do nt h i sf a c t c h a p t e r3a n a l y s e s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ds p e c i f i cd e t a i l so fh i sm o r a lp r a c t i c et h e o r y n em o r a lp r a c t i c eo fh i sx i n x u ea l la i ma tt h ee x p o u n d i n go fb e n x i n b e n x i nh a s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n a m e l ye x i s t e n c en a m e l ya c t i v i t i e s s ot h ee x p o u n d i n go fb e n x i nc o u l d b ea c h i e v e do n l yi ne t h i c a ld a i l y 1 1 1 ei n i t i a lp h a s eo fm o r a jp r a c t i c ei st h ee x p o u n d i n g o fb e n x i n a f t e rt h a t ,i st h ep h a s eo fm a i n t a i n i n gi ta l w a y sa n de v e r y w h e r e si st h e s t r u c t i 鹏o fl uj i u y u a n sm o r a lp r a c t i c et h e o r y m e d i t a t i o ni st h ep r a c t i c eo ft h ef i r s t p h a s e ,w h i c hm e a n s t oc l e a rs p i r i ta n dm a k eo n ei n d e p e n d e n to ft h ec h a o so fo n e sh e a r t n e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w i l li st h ep r a c t i c eo ft h en e x tp h a s e ,w h i c hm e a n st oc o n d u c tt h e c o n c r e t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b e n x i n ,m a k e si tb eo r d e r l ya n dr e a s o n a b l e t h es oc a l l e d m a i n t a i n i n gh a s t h ef e a t u r eo fn a m e l ya w a r e n e s sn a m e l ym a i n t a i n i n g l uj i u y u a n c o n s i d e r e dt h ee x p o u n d i n go fx i na n dl ia st h ea i mo fs t u d y o n c ee x p o u n d e d ,w e s h o u l du n d e r t a k ea n de x e c u t ei ta te v e r yt u r ni n s t a n t l y 山东大掌硕士学位论文 c h a p t e r4d i s c u s s e st h eb o u n d e d n e s so fl uj i u y u a n sm o r a lp r a c t i c et h e o r y ,a n d t h ea r g u i n go fw h e t h e ro rn o ti ti sb u d d h i s mc o m i n ga f t e rt h a t 1 1 l ee x p o u n d i n go f b e n x i ni st h ec o r eo fl uj i u y u a n sm o r a lp r a c t i c et h e o r y sg i v e sh i st h e o r yaf e a t u r e o fv a l u i n gt h ei n n e rl i f eb u tm a k i n gl i g h to ft h et h i n g so u t s i d e n es u c c e s s o r so fl u j i u y u a no n l yt o o kp a r ti nm e d i t a t i o n ,b u tn o tr e a d i n g t l l i si st h er e s u l to fn o tg r a s p i n g t h eh e a r to fl uj i u y u a n st h e o r y ,b u tn o tt h er e s u l to ft h et h e o r yi t s e l f n ea r g u i n go f w h e t h e ro rn o ti ti sb u d d h i s mi si nf a c tn o tap r o b l e m n es i m i l a r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l u j i u y u a n st h e o r ya n db u d d h i s mo n l yl i e s i nt h eo u t e rf o r m s 1 1 1 e p u r p o s eo fl u j i u y u a n st h e o r y ,t h en o u r n e n o no fh i sm o r a lp r a c t i c ew e r e2 l l ld i f f e r e n tf r o mb u d d h i s m b u ta tt h es a m et i m e ,w em u s ta d m i tt h a tl uj i u y u a n st h e o r yt o o ke x a m p l eb y b u d d h i s m k e y w o r d s :p h i l o s o p h yo ft h em i n d ;b e n x i n ;x i ni sl i ;m e d i t a t i o n ;t h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w i l l ;b u d d h i s mo rn o t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选题理由 引言 象山心学上承孟子、下启阳明,是宋明理学中的重要派别。在理学内部,陆 九渊同朱熹处于同一时代,象山心学是以程朱理学的对立面出现的。在“道问学 和“尊德性 之间,两人既主张不要有所偏废,又主张要有所先后,朱子着重阐 发“道问学 ,象山则重在“尊德性 。朱子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从中我们 可以理出其工夫的脉络。这是程朱理学偏重于知识论的特点所具有的优势。与此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象山先生一生不留意于著述,留下的文字多系门人弟子所记 语录、朋友间往来切磋的书信。这是由象山心学的内在逻辑结构和象山先生本人 的气质决定的。 陆九渊在世时就有人指其学“粗疏一。在著述上,陆九渊确实无法同朱子比肩,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心学就没有工夫。恰恰相反,象山心学j 下是在工夫的落脚处凸 显其在理学中的价值。他在鹅湖之会上所和其兄陆九龄的诗就可以看出来,“墟墓 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 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 看来,陆九渊对 此是颇有自信的。因此,从工夫角度切入象山心学是有必要的。 文献综述 前人关于象山心学已有诸多研究,本文的参考文献总结起来有如下两个分类: 一是专著类。主要有:牟宗三先生的: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0 0 7 年) ,张立文先生的心学之路陆九渊思想研究( 人民出版社,2 0 0 8 年) , 崔大华先生的南宋陆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4 年) ,祁润兴先生的陆 九渊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 ,邢舒绪先生的陆九渊研究( 人民出版 社,2 0 0 8 年) ,前三部主要是是从哲学史的角度切入解读琢山心学的。以牟宗三和 张立文两位先生的著作最有代表性。牟宗三先生通过援引西方哲学的概念尤其是 他对康德哲学思想的研究成果,同时以朱子的思想体系为参照,通过文本资料的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葛, - - - 皇皇暑曼置詈皇皇量皇皇量暑曼曼量量詈皇鲁詈量! ! ! ! 曼! 曼暑詈詈詈詈詈詈詈! 詈鼍暑詈詈曼曼曼! ! 詈皇詈曼! 置暑詈! 量曼曼量詈詈置暑皇皇暑詈曼鲁詈鼍 深刻解读,指出象山心学其工夫夫乃是逆觉体证一路的,并认定其为孔孟之正宗。 张立文先生则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详尽的资料整理分析,多角度、 多层次地考察了象山心学。与牟宗三先生相比,其长处是体系完备,论述全面: 其不足是没有突出象山心学的主旨。崔大华先生的专著较为简短,但将象山心学 作为一个学派尤其是对陆九渊后学进行研究,清理出了象山心学的发展轨迹。后 两部著作主要是从思想史的角度切入的,对陆九渊的生平及其历史环境作了详尽 的研究,但与本文工夫论的主题干系不大。 二是哲学史类著作。主要有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三位先生主编的宋明 理学史( 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 人民出版社, 2 0 0 3 年) ,陈来先生的宋明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 ,蒙培元先 生的理学范畴系统( 人民出版社,1 9 8 9 年) ,冯达文、郭齐勇两位先生主编的 新编中国哲学史( 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 宋明理学史中的象山心学的章节 作者是崔大华先生,因此所论述内容同于南宋陆学。冯友兰先生对象山心学主 要是从精神境界上入手的,所以并未言及象山心学工夫的细节问题。但冯先生却 明白点出了陆九渊和朱子在“穷理 问题上的差异,理是人之理,因此格物以穷 理相比于即人以穷理是在兜圈子,这一点和牟先生的看法是一致的。陈来先生的 宋明理学中陆九渊的章节是此类著作中最有参考价值的,在书中陈来先生详 细阐述了对象山心学的传承、工夫的本体、以及朱陆之间的争辩等问题的看法。 蒙培元先生的著作则是重在对宋明理学的各个范畴的产生和发展做了一番哲学史 的考察。 另有两本论文集: 走向世界的陆象山心学,张立文、福f f l 殖主编( 人民出 版社,2 0 0 8 年) , 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杨儒宾、祝平次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 0 0 8 年) 。前一本论文集主要收录了从不同角度研究象山心学的文章,后一 本论文集收录的 同本研究理学工夫之概况和中文学界有关理学工夫论之研 究现况对本文有很大助益。 因此总结前人对象山心学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角度:一者是从历史的角度来 进入,通过文献的考证与叙述,来展开象山心学;一者是从义理的角度进入,直 截点出象山心学的关键所在,再通过文献来详细分解。前者的优点是平实,缺点 是稍显冗繁,不易呈现象山心学的卓然自立之处;后者的优点是高屋建瓴,可以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很清楚地展现象山心学的特点,缺点是成见在先,议论纷纷,然而象山心学的殊 胜处也正是在这样的争辩得以阐发的。笔者由于自身哲学训练的欠缺,较倾向于 前一种研究方式,然而将出发点建立后者的基础上,即在目前学术界对象山心学 研究已经达成的共识上,从文本出发,通过史料的叙述来展开对象山心学的理解。 具体的方法则是,从工夫这一中国哲学特有的范畴出发,以点带面地来架构组织 文章。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生平及家世背景 陆九渊,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生于高宗绍兴九年,卒于光宗绍熙三年, 因其中年之后在贵溪象山讲学,故世称象山先生。按 陆九渊年谱的记载,陆 九渊的祖上陆希声曾官至唐昭宗时的宰相,后其子孙五代时避战而迁到抚州金溪, 这就是金溪陆氏家族的由来。 “次子崇,生德迁,五代末避地于抚州金溪,解囊中资装,置田治生,赀 高闾里,为金溪陆氏之祖,居延福乡之青田。第四子讳有程,先生高祖也,博 学,于书无所不观。曾祖讳演,能世其业,宽厚有容,祖戬为第四子,趣尚清 高,不治生产。考讳贺,字道乡,生有异禀,端重不伐,究心典籍,见于躬行。 酌先儒冠、昏、丧、祭之礼行于家,弗用异教。家道整肃,著闻于州里。” “陆氏徙金溪年二百余吾家素无田,蔬圃不盈十亩,而食宿以千数, 仰药肆以生。 口 可以说,金溪陆氏家族到了陆九渊这一辈,虽然不及祖上显赫,但仍然是以 家风严整而闻名乡里。对于其家族门风之整肃,宋人还有另一段记载: “陆象山家于抚州金豁,累世义居。一人最长者为家长,一家之事听命焉。 逐年选差子弟分任家事。或主田畴,或主租税,或主出纳,或主厨爨,或主宾 客。公堂之田,仅足给一岁之食。家人计口打饭,自办蔬肉,不合食。私房婢 仆,各自供给,许以米附炊。每清晓,附炊之米交至掌厨爨者,置历交收。饭 熟,按历给散。宾至,则掌宾者先见之,然后白家长出见。款以五酌,但随堂 饭食,夜则卮酒杯羹,虽久留不厌。每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致恭于祖祢祠堂, 聚揖于厅,妇女道万福于堂。暮,安置亦如之。子弟有过,家长会众子弟,责 而训之。不改,则挞之。终不改,度不可容,则告于官,屏之远方。乃口 浸润在这样的家风里,陆九渊兄弟六人都可谓学有所成,只是各有分工不同。 在陆九渊的六兄弟中,陆九思总管家务,“每训饬子孙,著为家诫,深以不识礼义 为忧 。陆九叙则负责家族的经济事务,一家人的衣食物用,都要靠他来张罗。陆 年讲) ,陆九渊集 第4 7 9 页 陆修职墓表,陆九渊集) 卷二十八第3 3 2 页 鹤林玉露) i l j 编卷五陆氏义门) ,第3 2 3 3 2 4 页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九皋则靠做私塾先生来贴补家用。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三人则在学术上颇有 成就,当然他们学术的上建树是与三位兄长在前分担家事,为其解决了后顾之忧 是分不歼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许多学者看来,陆九渊学术上的成就是不可视为 独出于其一人的,应该视作其兄弟三人之学的集大成者。例如,全祖望就说,“三 陆子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 钱穆先生在宋明理学概述中 就将三陆合而记载,其中详细叙述了陆九渊的思想而作为代表。另外,家族生活 对陆九渊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不但在他的学术思想中就有所表现,也对同后陆学 的传承埋下了隐患。 纵观陆九渊的一生,其志向虽是报效国家,但同大部分理学家一样,终其一 生他也没有进入到国家政治权力的核心,大部分时问都用于求学、讲学、与同道 切磋学问,政治上只是在荆门留下了为人瞩目的政绩。 o 宋元学素棱山复斋学案) 。第1 8 6 2 页,中华书局。1 9 8 8 年版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工夫的本体 一、理学中工夫的定位 儒学乃是成德之学,其品格相应也必然是重在践行的。 大学就将一个儒者 终其一生所要践行的归结表述为“三纲八目 ,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刀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然 而问题是,要如何才能完成这样弘大的一个目标呢? 这就引出了工夫,或者说是 修养的问题。 本文之所以用工夫一词,而不是修养,来指称儒者由现实达成目标这一段路程, 主要原因足工夫和修养两个词本身含义的不同。修养与工夫指向共同的对象, 然而修养一词,主要侧重于将人置于社会礼仪、言谈举止、外表容貌等可见的因 素的考量之中,即是一横向的对比谱系;而工夫一词,则侧重于将人置于天人一 贯的纵向的对比之中,即个体以其内在的自我为对象,努力向上通贯于“天 。正 如徐复观先生所说,“对自身以外的客观事物的对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加以处 理、操运的,这是一般所说的方法。以自身为对象,尤其是以自身内在的精神为对 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人性论,则是为了达到潜伏着的生命根源、道德根源的呈 现而加内在的精神以处理、操运的,这才可谓之工夫。刀回 工夫一词,其中隐含了这样一个前提,即现实中的个体是有“凡 、“圣 之 别的,工夫就是用来指称学者由“凡一至搿圣一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努力经营。在 宋明儒者的心目中,圣人无疑是理想人格的代表;而“凡 则是现实中未圆满展 现圣人般理想人格的个体。圣人的理想人格,其内涵是什么昵? 对此,日本学者 藤井伦明在 日本研究理学工夫论之概况中指出,这“实于理学之世界观( 存 在论) 及人性论( 性说) 有关。盖在理学中,乃将此世界视为由理、气二元所构 成:人则是以所谓性与情的形态而被加以掌握。存在于人之内在的性, 即为理,理虽纯粹至善,但因其以所谓被气之次元的情( 气质) 所覆蔽 的形态存在,故在现实生活中,性( 理) 无法以其本来的纯粹形态( 所谓的本 徐复观文集 第三卷,第4 l l 页,武汉人民i i i 版社,2 0 0 2 1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然之性) 被发现,其不得不以所谓受到气质性制约的不纯形态( 所谓的气质之 性) 呈现。 基于此,日本学者垣内景子指出,“一方面,在发掘出因为本来的自 我也禀赋相同属性,故必须加以实现此圣人境地( 性理) 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 发掘出平常未达于圣人之境地的现实世界中的自我形态( 情气) ,能同时觉察处此 二者时,则所谓工夫的概念方得以成立。 圆其实,语录有一则可以很好的揭示 出工夫的内涵。陆九渊听到其弟子朱济道在极力称赞文王,便对他说,“文王不可 轻赞,须是识得文王,方可称赞 。朱济道回答,“文王圣人,诚非某所能识。”陆 九渊说,“识得朱济道,便是文王。 在朱济道看来,文王是圣,自己是凡,凡圣 之间差别千里,因而不可言同。陆九渊却告诉他,圣人并非是天生的,乃是由凡 一步步积累而至的。从果位上讲,二者天差地别,然而从因位上说,凡圣却是同 一的。也就是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之处,其实是凡圣同有的,因而洞悉了这一 点,也就明白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因此,我们在探究宋明学者的工夫论体系之时,必须既要发掘到他工夫所指向 的纯然至善的本体,又要探讨何以这纯然至善的本体不能时时、不间断地呈现于 现实的生活之中,即既要考察凡圣同有之处,也要考察凡圣相别之处。前者是对 工夫的本体之考察,后者则是对工夫的细目之考察。 二、本心 一、巾。u ,朱文公文集 卷p q 十 朱t - 语类 卷几l 八,第2 5 1 3 贝 永叨理学陈咪善,第1 3 5 贝,华东师范人学f i i 版 ,2 0 0 4 永叫理学 陈米蒋,第1 3 6 页,华东师范人学f f l 版 i :,2 0 0 4 琢山语录辫1 l 刃传习录 ,第8 6 页,i :海古籍版l i :,2 0 0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纯然至善的,那么又何需此一番“正人心”的工夫呢? 又怎么会有“人心有病 之说呢? 对此,陈来先生认为,这要归因于陆九渊对“心”的用法的多义性。“心 的不同层次的含义,上文已经有所交代,第一和第二层次的心显然是对个体而言 的,而第三层面的心才是具有普遍性的本体意味。作为个体而言,其定然是有不 尽合于本然至善之处的,正因此才有工夫的需要。所以,陆九渊所设定的作为本 然至善存在的“心刀,显然只能是指第三层面的心而言的。对第三层面的心,陆 九渊常以“本心 来指称之。“本心 是什么呢? 陆九渊说: 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此 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外烁我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 诚。乐莫大焉 。此吾之本心也。 仁义者,人之本心也。孟子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又曰 “我固有之,非由外烁我也 ,愚不肖者不及焉,则蔽于物欲而失其本心。 贤者智者过之,则蔽于意见而失其本心。回 在这里,陆九渊首先强调的是,“本心 并不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获得的,相 反而是每个人先天所具有的,而其内容就是仁义,即伦理道德。所以,“本心” 就是伦理道德的先验本原,个体后天所展现出来的道德情感都是本心在现实经验 层面的呈现。陆九渊也经常通过这一点来指示其弟子门人来体认“本心 。最好 的例子就是其指导弟子杨简的过程。杨简在富阳县任主簿的时候,问陆九渊,如 何是本心? 他说,孟子所谓的四端就是本心。杨简回答,这个他小时候就已经知 道了,到底什么是本心呢? 这时恰好有一桩买扇子的案件要处理,杨简办完公事 后,陆九渊说,你刚才断案时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这不就是你的本心 吗? 杨简听后,恍然大悟。 陆九渊在讲学时非常擅于通过生活中的事实来指点弟 子,这一方面说明了“本心一在陆九渊那里并不是一个僵化的形而上的本体,而 是一个活泼泼的“即存有即活动 的本体;另一方面也展现出象山心学强烈的践 履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陆九渊为何会在使用上没有严格区分“心一与“本心糟? 笔者 以为,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心一这一概念是可以涵括“本心一 陆九渊集) 卷一第5 页,中华书局,2 0 0 8 与赵临) ,同,i - ,第9 页 年谱) ,陆几渊集 卷三十六,第4 8 7 页 1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因为“心 在宋明理学中是有不同的层次的含义的,j 下如上文所分析,而第 三层面的含义和“本心 之内涵是一致的,都是用来指示先验的道德本体的。第 二,陆九渊反对将“心 做过于细致的分析。他说,“ :书云: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解者多指人心为人欲,道心为天理,此说非是。心一也,人安有二心? 自人而言,则日惟危;自道而言,则日惟微。罔念作狂,克念作圣,非危乎? 无 声无臭,无形无体,非微乎? 因言庄子云:眇乎小哉! 以属诸人;警乎大哉! 独游于天。又日:天道之与人道也相远矣。是分明裂天人而为二也。 人 本就是保有白天而来的善性的,也就是说,天人本就是合一的。所谓的“人心 和“道心 的区分,只是言说的角度不同所造成的。如果执以为实,就会造成“人 有二心 的假象。在这样的假象下,就必然会陷入所谓的天理人欲之争而不能自 拔。第三,将“本心 和“心 在使用上不做区分,可以更易使学者在现实中觉 察到活生生的纯然至善的本体的存在,从而将之落实于具体的践履之中。 三、心即理二、j d 即埋 在宋明理学中,理与性乃用来指示人纯粹至善的本然之性,而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陆九渊则是用心来指示人的纯粹至善的本然之性。那么在象山心学 中,心与理是什么关系呢? 在象山心学中,“理”的含义是复杂,所以我们有必要先对“理 做一定的分 疏,以明了其内涵。陆九渊说, 人为学甚难,天覆地载,春生夏长,秋敛冬肃,俱此理。人居其间, 非灵识,此理如何解得? 。 典礼爵刑,莫非天理,洪范九畴,帝实锡之。古所谓宪章、法度、 典则者,皆此理也。o 乾坤一理也,孔子于乾日:“大哉乾元。”于坤则曰:“至哉坤元。 尧 舜同一理也,孔子于尧曰:“大哉,尧之为君。”于舜则日:“君哉尧也。 此乃尊卓自然之序,如子不可同父之席,弟不可先兄而行,非人意可差排 象山语录阳咧传习录 第2 0 页,1 :海古籍f i i 版礼,2 0 0 8 , 豫i j j 语录h j f 习录第9 6 贝i :海古籍版 i :,2 0 0 8 , 荆闽i :义公 i d 常记 ,陆几渊集 卷l 几第2 3 3 页 1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杜撰也。 这两条言论,都是在陈述“理 的特质,即规律性。在陆九渊看来,自然界的 运动变化,社会的典章制度都是因此“理 而存在的。他又说, 塞宇宙一理耳。上古圣人先觉此理,故其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 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于是有辞、有变、有象、有占,以觉 斯民。后世圣人,虽累千百载,其所知所觉不容有异。曰“若合符节 , 日“其揆一也 ,非真知此理者,不能为言也。 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此理在宇宙间,未尝有所隐遁,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者,顺此理而无私 焉耳。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极,安得自私而不顺此理哉。 这些话表明,陆九渊认为“理 之存在是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是不以人之意 志为转移的,所以学者所要做的就是要“明此理 和“顺理而动 ,只有这样才 能“惟天下之至一,为能出天下之之变;惟天下之至安,为能处天下之至危。 可见,在陆九渊那里,理虽然可以统摄自然和社会的规律这一层含义,但它还有 另一层更重要的含义,就是和当时的理学思潮相符,理更是一个有着根源性意味 的本体范畴。 陆九渊对“心 与“理 的论断,最明了的莫过于“心即理 。要说明的是, 由于陆九渊并没有在使用上明确区分“心 与“本心 ,所以“心即理 中的“心 其实是“本心 的代称。他说, 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 有二。故夫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 又日:“道 二,仁与不仁而已矣。一如是则为仁,反是则为不仁。仁即此心也,此理 也。 这晕,陆九渊采取了归纳的方法,以思想体系中最高范畴的唯一性来完成心与 j j 赵咏道( 四) ) ,陆九渊集 卷十二,第1 6 1 页 j 吴斗南,陆几渊集 卷f 二,第2 0 1 页 j 朱元晦( 二) ) ,陆几渊集 卷二,第4 5 2 ( j i 宋济道 1 陆九渊集) 卷十一。第1 4 2 页 象山语录阳明传习录) ,第5 9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8 , 陆几渊集 卷一,第4 5 页 1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理的同一,也就是说,心与理同为象山心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而最高范畴的唯 一性也保证了心与理的同一性。 陆九渊还使用了分析的方法,即从对心与理各自的概念进行分析,逐层剥落出 其二者是具有相同的内涵的来论证“心即理”。这一点,牟宗三先生有详细的表述, 他说,“此实理若作一命题看,其对于本心之关系是一分析命题,而非是一综合命 题。它对于意念而言,对于受感性的影响的意志( 现实的作意) 而言,对于形而 下的气之灵之心而言,自是综合命题。康德说道德法则是一综合命题,这正 是就吾人的现实作意之意志而言。但他又设定自由意志这意志之纯净状态,但只 是一设准,而不能呈现,因为吾人无智的直觉故。因此,他说人的意志总不 是神圣的意志,当恻隐不必自会恻隐。但象山说本心即理,本心呈现理亦呈现, 当恻隐自恻隐,此本心即是神圣的心。君子存之,庶民去之,操则存,舍则亡,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而此放失之本心亦实能通过当下逆觉而被体 证,亦即呈现而存之。它不是永不能呈现的一个设准,一个设定的状态。因此,本 , c , , l l p 理必涵着理是一个分析命题,而亦涵着人可有智的直觉;而此本心即 理之本心亦即是神圣的心( 当侧隐自会恻隐,所当做的必自会作) 。 同时,“心 即理 这一命题,陈来先生认为要将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才能成立,他说,“陆九 渊则认为本心自身即是道德原则的根源,因而本心即是理,本心之理同时与宇宙 之理是同一的。就伦理生活的实际来看,成熟的人都有自己稳定的良心结构,良 心与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因此,在以心为本心,理为道德准则的意义 内,心即理的命题是可以理解的。 圆其实,“心即理 这一命题,也可以作为 一种境界语来理解,以此来指示圣人的语默动静皆合于理的境界。他又说,“此心 本明,此理本明,至其气禀所蒙,习尚所梏,俗论邪说所蔽,则非加剖剥磨切, 则灵且明者曾无验也。 “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 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心之体甚大,能尽我之心,便与 天同。为学只是理会此。 回看来,此种境界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是每个生命个 体所本有的,只是因被私欲蒙蔽了才隐而不显,而学者的工夫正是要从此入手, 从陆象l l j 到刘般l h 。牟宗三箐,第8 页,1 :海古籍 i l 版 i :2 0 0 7 采叨删学) ,陈米并,第1 5 0 页,华东师范人学j l l 版社,2 0 0 3 l 刘忠f l i ,陆几渊集 卷h 第1 3 7 页 象山语录阿l l j 传习录) ,第7 i 贞,i :海古籍 i | 版 l 2 0 0 8 1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扫除蒙蔽,朗现本心。正是因此,他才会说,“吾于践履未能纯一,然才自警策, 便与天地相似。 因此,陆九渊所说的“心即理 ,从外部形式上可以解释为“合心于理圆,以 指称学者藉由工夫由凡至圣的这一段历程。从内涵看,则应解释为“心理同一 ,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在陆九渊看来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之处其实凡圣同有的。相较 而言,后一种解释更符合陆九渊的本意。 象山语录阳叨传习录,第3 5 页,f :海古籍 i l 版社,2 0 0 8 。 新编中国哲学史( 下) ,冯达文郭齐勇住主编,第鹤页,人民j f j 版社,2 0 0 4 2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工夫的结构与细目 一、工夫的结构 象山心学的工夫是有其固定的路向和结构的。对这一点,陆九渊是十分自信的。 他说: 朱元晦曾作书与学者云:“陆子静专以尊德性诲人,故游其门者多践履 之士,然于道问学处欠了。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 故游某之门 者践履多不及之。 观此,则是元晦欲去两短,合两长。然吾以为不可, 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 按照 :年谱中的记载,这一段话乃是其弟子傅子云在鹅湖之会后所记录的。 鹅湖之会,乃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学者们对鹅湖之会的经过以及其问朱 熹和陆九渊之间的争辩焦点做了颇为详细的研究,这里不做赘述。 在鹅湖之会上,陆九渊同朱熹争论的实质是“尊德性 和“道问学”何者为先 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英语二级试卷及答案
- 值班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深度研究:2025年K2教育人工智能个性化学习系统在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中的应用报告
- 青海净化工程方案(3篇)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A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检测模拟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包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年上海速写高考试题及答案
- 金融工程专业辅修方案(3篇)
- 2025篮球裁判员培训
- 食品欺诈培训课件
- QGDW11008-2013低压计量箱技术规范
- 灯展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 【A市农药包装物回收现状调研分析2100字】
- 功能性益生菌筛选-洞察及研究
- 2025构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性能测试规程
- 物品抵押合同协议书模板
- 风险管理2025年风险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动车电子刹车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级月嫂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