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温庭筠其人其诗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作为与杜牧、李商隐齐名的诗人,温庭筠在晚唐诗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而比较起杜牧、李商隐来,对他的研究似稍薄弱,而且误解甚多。本文在通读温 氏诗集与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作出回顾与审视,并试对温庭筠其人 其诗提出自己的看法。论文主要分两大部分,析为上、下两篇。 上篇论析温庭筠其人,由三个小节构成。 ( 一) 关于温庭筠的被误解。虽诸多文献资料对温庭筠生平事迹的记录时有 矛盾之处,但大多数事件的描述和评价倾向较为一致。主要表现为对飞卿才情的 激赏和对其为人的不屑。其中,飞卿的才思敏丽、善于对旬和多才多艺最受人称 道。而年少狎游、行为放荡,口无遮拦、得罪贵要,以文为货、科场舞弊,又是 飞卿最受诟病的。前人对飞卿人格的评价始终在褒贬的两端游走,未能对飞卿给 出较为中肯妥帖的评价。 ( 二) 论析温庭筠悲剧命运成因。笔者以为其原因大致是飞卿尚侠重情个性 与晚唐昏暗无情社会现状的矛盾,强烈仕进期望与晚唐腐朽政治现状的矛盾,以 及个人和衣身份与晚唐社会规则要求之矛盾。三大矛盾决定飞卿的悲剧命运。 ( 三) 针对温庭筠人格的复杂现象,本文试想提出对其评判应持的三点基本 原则,并由此提出如下看法:飞卿身上既有封建时代文人非常可贵的人格,即面 对权贵恶俗毫无谄媚之态,常自觉保持独立人格和尊严;对国家命运前途抱有强 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其个性也存在不可忽略的缺陷,如其处事率性而给人“无 信”之感,有时过于尖刻不够宽容,而某些行为稍欠约束等。 下篇论析温庭筠诗歌的艺术风格。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亦形成三个小节。 ( 一) 绮艳称丽:着重分析温诗刻画秀媚柔艳的女性世界、重现奢华富贵的 历史画面、制造新奇瑰丽的神仙幻境等特色。 ( 二) 清拔高竣:着重论析温诗中驰骋边塞所具有的一派苍凉悲苦的情怀, 写景状物别有疏朗自然的神韵,怀古咏史流露慷慨悲凉的气质和写羁旅飘泊生涯 所表达细腻曲折的意绪。 ( 三) 从“清”与“丽”的统一综论温诗意象。本节结合中西文论,从意象 特色上切入温诗,指出其诗歌创作的意象群主要由纤细弱质的事物构成,善用纤 细、幽约、孱弱的词汇状写细美事物的微弱动态,其间流动着凄清、孤独、落寞、 幽怨的情绪。此外,独特的色彩运用也是飞卿诗歌意象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人格风格意象时代氛围晚唐心绪 l i a b s t r a c t a sap o e ts h a r i n gt h es a m ep o p u l a r i t yw i t hd um ua n dl is h a n g y i n ,w e n t i n g y u np l a y e d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p o e t r yi nt h el a t et a n gd y n a s t y b a s e do nw e n t i n g y u n sc o l l e c t i o no fp o e t sa n ds o m er e l a t e dm a t e r i a l s ,t h i st h e s i sp r e s e n t st h e a u t h o r sv i e wo nw e nt i n g y u na n dh i sp o e t s t h et h e s i sc o n s i s t so f t w o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a i m st oa n a l y z ew e nt i n g y u ni nt h r e ec h a p t e r s , c h a p t e ro n ef o c u s e so nt h em i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w e nt i n g y u n t h o u g ht h e r e e x i s tm a n yd i s c r e p a n c i e si nt h er e c o r d i n go fw e n sl i f es t o r y , m o s td e s c r i p t i o n s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sa l ec o n s i s t e n te s p e c i a l l yt h ea p p r e c i a t i o no ff e i q i n g st a l e n ta n dt h e c o f l t e m p to ff e i q i n g sp e r s o n a l i t yw h i l ef o r ep e o p l en e v e ro f f e r e dap r o p e re v a l u a t i o n o ff e i q i n g i nc h a p t e rt w ot h ec a u s eo fw e n sw a g i cl i f ei sa n a l y z e d t h ea u t h o rh o l d s t h a ti ti sb e c a u s ef e i q i n g sp e r s o n a l i t yc o n f l i c t sw i t ht h es o c i a lr e a l i t yi nt h el a t et a n g d y n a s t y ;h i sd e s i r et og e tp r o m o t e dc o n f l i c t sw i t ht h ep o l i t i c a l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t i m e ; h i sg r a s sr o o ts t a t u sc o n f l i c tw i t ht h es o c i a lc o d e t h e s et h r e ec o n f l i c t sl e a dt oh i s t r a g e d y i nc h a p t e rt h r e e ,t h ea u t h o rt r i e st op r o p o s et h r e ep r i n c i p l e si ne v a l u a t i n g w e nt i n g y u na n dm a k e sc o m m e n t so nh i m h eh a ss o m ev a l u a b l eq u a l i t i e sb u ta l s o h a ss o m ed e f e c t si np e r s o n a l i t y t h es e c o n dp a r ta n a l y z e st h ea r t i s t i cs t y l eo f w e n sp o e t si nt h r e ec h a p t e r s , i nc h a p t e ro n et h ea u t h o rt r i e st oa n a l y z et h eg e n t l ea n dd e l i c a t ew o m a n sw o r l d c r e a t e db yw e n sp o e t s ,i nc h a p t e rt w ot h ea u t h o ra n a l y z e sh i sp o e t sa b o u tf r o n t i e r l i f ea n ds c e n e r y i nt h el a s tc h a p t e r , t h ea u t h o lm a k i n gu s eo f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 l i t e r a r yt h e o r i e s ,a n a l y z ea n dc o m m e n to nw e n sp o e t r yi n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w a y , p o i n t i n go u tt h ef e a t u r e so fh i sp o e t r y k e yw o r d s :p e r s o n a l i t y :s t y l e ;i m a g e ;a t m o s p h e r eo f t h et i m e s s t a t eo f m i n di nt h el a t et a n gd y n a s t y 1 1 1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 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鱼生导师躲勘吵嗍哩g 上海大学硬士学位论文 前言 温庭筠( 约8 1 2 7 - - 8 6 6 ) ,晚唐著名诗人、词人,原名歧,字飞卿,太原( 今 属山西) 人1 。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开创的诗歌风格为后世“西昆体”的 创建者、追慕扦所效仿;同时他又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填词的文人,创造了花 问词风,被尊为“花间鼻祖”。飞卿的诗、词在晚唐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历 史地位,对唐以后的诗词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 然而长期以来,对温庭筠其人其诗和文学成就,却呈现出一种“论其才,词 重于诗:论其人,则有才无行”的认识倾向。几部较有影响的文学史都把温庭筠 作为一个著名词人来论析,对温庭筠的诗歌只是简略介绍。如陆侃如、冯沅君中 国文学史简编( 修订本) 云:“( 温庭筠) 诗与李商隐、杜牧齐名,但成就却不 如他们。诗的毛病和词一样,过于重视词句的修饰。比较清疏可诵者,不过送 人东游、商山早行等数篇。”2 又如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在论及词的 兴起时专列一节温庭筠,而在晚唐诗歌一节中对温诗只字未提,并认为:“他 在政治上受到统治者的种种压迫,郁郁不得志,于是生活趋于颓废放荡。”3 六 十年代出版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对温庭筠分 别以诗人和词人的身份进行介绍,但多把与义山诗歌比较作为对温诗评价的出发 点,并认为:“李商隐写过许多讽刺帝王的咏史诗和少数反映人民疾苦的好诗, 而温却很少接触这些题材。温虽写过许多追求异性和有关妇女生活的诗,但 因为他是长期放荡于歌场舞榭中的浪子,对于异性缺乏真挚的感情,只是堆砌一 些绮丽香艳的词藻来描述灯红酒绿的放荡生活。因之。他的这一类诗的风格是浮 艳浅薄的。”4 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则评价庭筠:“出身于没落贵族家 庭,长期出入于歌楼妓馆,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终身困顿。他的诗和李齐 1 对温庭筠生甲,学界的说法多有分歧关于其籍贯,有“太原说”( 顾学颉) 、“无锡说”( 陈尚君) 、“鄂 县说”( 1 :达律) 、“太原、并州系地说”( 黄震云) ,本文取“太原说”。关于其生年,有夏承焘( 8 1 2 年) 、 陈尚君f 8 0 1 年) 、 :达律( 8 2 4 年) 、煎震云( 8 1 7 年) 、牟怀川( 7 9 8 年) 等说法,本文取夏说 关于其卒 年,亦有夏承焘( 成通末,得年6 0 左右) 、施蛰存( 8 6 6 年) 、王达津( 8 8 2 年) 、牟怀川( 8 6 7 年) 等说法, 本文取赡说其他如温庭筠眨尉问题、与庄恪太7 关系问题等也是诸蜕纷纭,各执一词,暂时未有定论。 2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文学史简编( 修日本) ,作家出版社,1 9 5 7 年,p 1 3 5 3 1 海古籍“i 版礼,1 9 9 8 年,中卷p 6 0 2 4 中国文学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人民文学版社1 9 6 2 年,第二册p 4 8 4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名,但更多表现个人的沦落不偶,而较少伤时感事之作。就是他的爱情诗,虽文 采绚烂,而雕琢过甚,带有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实际是齐梁绮艳诗风在新的条 件下的产物。”1 显然,尽管温庭筠词有刻红剪翠、镂金错彩的特点,但文学史家 们大抵可予首肯,而飞卿诗歌独特的艺术价值却被埋没、被忽略了;至于他的人 品,在素来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传统文人道德准则面前,“士 行尘杂,不修边幅”( 旧唐书文苑传下温庭筠传) 的飞卿无疑又是不合 规范的“异类”,这个“案”始终翻不过来,于是关于他的人格评价自然不高。 面对众口一词的定论。我不禁感到了疑惑:飞卿诗歌的艺术价值果真只能用 “浮艳浅薄、唯美主义”来评价吗? 飞卿的人格又的确是如此不堪吗? 历代研究 者们对飞卿人格和诗歌成就的批评其价值判断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这个标准是 否应该一成不变,贯彻古今,直到今天依然有效?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拟在 掌握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把温庭筠回置到晚唐社会的特殊文化背景之中,结 合他的诗歌作品,重点考察其诗歌创作的艺术风貌与个性特色,并由诗及人,尝 试对这个在文学史上长期被误解的重要作家的人格和诗歌成就作出较为恰当公 允的评价。 游园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7 9 年版第二册p 2 2 5 2 0 0 2 年新版,第二册p 2 6 1 。 上海大学磺士学位论文 上篇:谁识伤心温助教解读温庭筠其人 ( 一) 温庭筠的被误解 对温庭筠其人的解读,从诗人殁亡的晚唐发端,至今已经走过了漫漫千年的 历程。然而,历史所拉开的距离似乎并末给研究者带来更为清晰广阔的视野和客 观的审视角度,那一段史实却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发模糊不清。以古代文 献资料中的评价与现代学者的研究作为两端,关于温庭筠的人格存在着两种截然 不同的评断,可谓如钟摆似的游走两端,一方是尽力贬斥,唯恐不力,另一方却 为其不平,极力褒奖。 据现有文献资料显示,温庭筠的生平传记资料在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新 唐书卷九十一、唐人撰玉泉子、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卷四,宋钱 易的南部新书庚、元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卷八中i e , 载颇详。此外,全唐 诗话、唐诗纪事、壬定保唐摭言中也都有记载。虽然这些资料所记录的 内容互有乖违矛盾,但大多数事件的描述和评价倾向还是比较一致的,主要表现 为对温庭筠才情的激赏和对其为人的不屑。实与商隐所谓“古来才命两相妨,( 有 感) 颇为契合a ( i e i 唐书文苑传下温庭筠传对于飞卿的评价很有代表性: 温庭筠者,太原人,本名岐,字飞卿。大中初,应进士。苦心砚 席,尤长于诗赋初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 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漓之徒,相 与蒲饮,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徐商镇裹阳,往依之,署为巡官 成通中,失意归江东,路由广陵,心怨令狐内在位时不为成名既至, 与新进少年狂游狭邪,久不刺谒又乞索于杨子院,醉而犯夜,为虞 侯所击,败面折齿,方还扬州诉之令狐绚捕虞候治之,极言庭筠狭 邪丑迹,乃两释之自是污行闻于京师庭筠自至长安,致书公卿问 雪冤属徐商知政事,颇为吉之无何,商罢相出镇,杨收怒之,贬 为方城尉再迁睛县尉,卒子宪,以进士擢第弟庭皓,成通中为 徐州从事,节度使崔彦鲁为庞勋所杀。庭皓亦被害庭筠著述颇多,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诗赋韵格清拔,文士称之 在这段三百余字的记载中,温庭筠的形象似乎已经呼之欲出:身为青年才俊,颇 得士人推崇,却因个性狂傲不羁,加之流连声色,导致仕途失路,名宦不进,终 身不遇。而其它史料中的记载,大致也是如此。将相关资料加以整理后可以看到, 古人对飞卿出众才情的肯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其一,才思敏丽。北梦琐言卷四载:“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 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唐摭言卷十三则记录更为详细:“温 庭筠灯烛下未尝起草,但笼袖凭几,每赋一韵,一吟而已。故场中号为温八 吟”。唐诗纪事卷五十四则记作“温八叉”。“八叉”也好,“八吟”也 罢,描绘的都是温庭筠才思敏捷之状。应试作赋不同于日常吟咏,它的题目被限 定,对格式韵律有严格规定,需要应试者有较深的学识积累和敏捷的思维,否则 难免临场窘迫,飞卿在极短的时间内以闲庭信步般的轻松状态完成试题,自然令 寻常举子难望其项背。此条记载或许有点夸张,但温庭筠超越常人的文学才华和 自信自傲却被活脱写出。唐才子传卷八对飞卿的爿情也毫不吝啬褒奖之辞: “少敏悟,天才雄赡,能走笔成万言才情绮丽尤工律赋”,同样表现出对 飞卿文才的赏识偏爱。 其二,善于对旬。北梦琐言卷四、唐诗纪事卷五十四载温庭筠此类 轶事多条。如“李y l h 谓日:近得一联句云;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 偶句。温日: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义山与飞卿齐名,人 称“温李”,少从令狐楚习骈文,文采自是出众,连他都认为难对的句子,由庭 筠随口坦然对之,而且合乎事理韵律,可见飞卿之才华是与义山比肩的,甚至“文 思清丽,庭筠过之”。( 旧唐书文苑传下李商隐传) 也就是说,在作对 偶句这方面,飞卿的才能在晚唐是数一数二的。又如:“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 步摇,未能对,遣求进士对之。庭筠乃以玉条脱续也,宣宗赏焉。又乐名 有白头翁,温以苍耳子为对。他皆此类也”。“金步摇”对“玉条脱”, 是器物饰品相对,属于同类物品;而“自头翁”对“苍耳子”,则是乐曲( 同时 又是一种禽鸟) 对草药名,不但对仗工巧,而且体现了飞卿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 的学识,难怪会相传得到皇帝的首肯。又有一例云:“杜惊自西川除淮海,温庭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筠诣韦曲杜氏林亭,留诗云: 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贪为两地行 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郧公闻之,遗绢千匹。”短短四句,既把杜氏林亭之美 形容得淋漓尽致,遣词造句充满灵气,令人遐想无限;又把杜惊因公务在身、辛 勤从事的情景赞叹得恰到好处,使他感到十分舒服。因一首好诗而得千匹绢,是 否果真有此事实,现已难以征信,但杜惊对此诗的激赏和对温庭筠才华的肯定已 充分表现出来了。 其三,多才多艺。除诗词文赋外,温庭筠擅长音乐。桐薪:“温貌甚陋, 号温钟馗。最善鼓琴吹笛,云:有丝即弹,有孔即吹。”1 温又善画, 北梦琐言卷二十云:“吴江沈徽,乃温庭筠诸甥也。尝言其舅善鼓琴吹笛, 亦云有弦即弹,有:y l e p 吹,不独柯亭爨桐也。制曲江吟十调。善杂画,每理 发则思来,辄罢栉而缀文也”。此外,飞卿还与唐朝名画录有传的著名富廷 画家程修已2 交好。飞卿之予温宪唐故集贤直院官荣王府长史程公墓志铭云: “宪严君( 指温庭筠) 有盛名于世,亦朝夕与公申莫逆之契,高游盛引,非公不 得预其伍。”3 程修已与飞卿的友谊和他们在艺术上的惺惺相惜有关。且他们的 交谊还延续到了后代,温宪曾得到程修已的赠画,而温宪之子温颛在绘画方面也 继承了祖先的才能。 温庭筠的才华横溢非但得到了世人的盛赞,甚至还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在中 书舍人裴坦代拟的贬庭筠为随县尉的制辞中,虽有“徒负不羁之才,罕有适时只 用”的贬语,但却承认他“夙著雄名”,并把其被贬比作“放骚人于湘浦,移贾 谊于长沙,尚有前席之地,未爽抽毫之思。”4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其才情的欣赏 和怜爱。 然而,在对庭筠才情大加褒奖的同时,正史和笔记小说对飞卿人品大抵持贬 斥态度,所谓“士行玷缺,缙绅薄之”、“俱无特操,恃才诡激”( ( 旧唐书文 苑传下李商隐传) 。“士行尘杂”的庭筠究竟有几多罪名最终导致其“为当涂 据曹益等笺注温飞搠诗集笺注饼于录四转引 2 程任已,字罱立生于唐贞元二十年( 8 0 1 年) 。卒于成通四年( 8 6 3 年) ,广甲郡( 即洛州) 他对晚 庸富廷萄的发展以及周妨画派艺术的橱c 传,起了积橙作用( 唐) 朱景玄著唐朝名画录评价他:“自贞 元以后,以画艺进身,累承恿称旨,京都一人丽已尤精山水、竹行、托鸟,人物、古贤异兽等,首冠于 时,可眉妙品也”( 四川美术出版杜,1 9 8 5 年,p 2 2 - 2 3 ) 3 见碡心源t 全唐拾遗l 卷三十二。 见末观奏记( 下) 中。静书局1 9 9 4 年,p 1 3 3 上海大学硬士学位论文 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壤终身”( 旧唐书文苑传下李商隐传) ? 据史料记 载,主要可归纳出以下三点。 其一,年少狎游,行为放荡。玉泉子卷二十对此记载甚详: 温庭筠有词赋盛名初,将从乡里举,客游江、淮问,扬子留后 姚勖厚道之庭筠少年,所得钱帛多为狭邪费勖大怒,笞且逐之, 以故庭筠卒不中第。其姊,赵颛之妻也每以庭筠下第,辄切齿于勖。 一e l ,厅有客,温氏偶问客姓氏,左右以勖对。温氏逐出厅事,前执 勖袖大哭勖殊惊异,且持袖牢固不可脱,不知所为移时,温氏方 日:“我弟年少宴游,人之常情,奈何笞之? 迄今无成,由汝致之。” 复大笑,久之,方得解勖归愤讶,竞因此得疾而卒。( 广记四九 八引,“大笑”作“大哭”) 从这段材料可见,庭筠年少时浪迹花红柳绿之中,其狭邪过度之名因被姚勖笞责 而流传于世。旧唐书本传谓:“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 艳之词。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缡之徒,相与藕饮,酣酵终日,由是累年不 第。”更把庭筠的三试不第、终身不遇主要归结于他放浪形骸的结果。若结合前 引旧唐书本传载飞卿“犯夜扬子院”一事,不难看出世人对飞卿放浪生活方 式的不满。唐诗纪事卷五十七更记载: 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温飞卿日:“若状此,便可以疯面对 摔胡”成式乃日:“摔胡云彩落,疯面月痕消。”飞卿云:“吴国 初成阵,王家欲解围拂巾双雉叫,飘瓦两鸳飞” 面对妓女斗殴这样难登大雅之堂的的事情,两个士子文人竟然还对句吟诗为乐, 在儒家戒条之中可谓是举止极不端正了,自然会授人以攻击的口实。 其二,口无遮拦,得罪贵要。飞卿的个性狷介狂傲,得罪的人自然不在少数 其中最关乎其仕途命运的莫过于令狐绚和宣宗皇帝二人。 6 上海大学预士学位论文 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绚假其新撰密进之戒令勿 他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亦有言云:“中书堂内坐将军”,讥 相国无学也( 唐诗纪事卷五十四、北梦琐言卷四) 令狐绚以姓氏少,族人有投者,不吝其力,由是远近皆趋之, 至有姓胡冒令者进士温庭筠戏为词日:“自从元老登庸后,天下诸胡 悉带令。”( 南部新书庚) 或云:( 令狐绚) 曾以故事访于温歧,以其事出南华,且日: “非僻书也,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时宜览古”绚益怒之,乃奏歧有才 无行,率不得第所以歧诗云:“园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 篇”( 北梦琐言卷二) 能有机会和令狐绸这样的当权重臣相处,一般文人士子也许阿谀奉承、渴望提拔 都来不及,偏偏飞卿却来个实话实说,一点面子都不给,非但将令狐绚求己代笔 菩萨蛮一事捅了出去,还当面对其不才无学和盲目提拔投靠者出言讥讽,这 实在是有些不“聪明”了。以上资料多出于小说笔记,有后人附会的可能,不可 尽信,但诸多材料里都提及飞卿和令狐绚的重重积怨,看来庭筠得罪令狐、二人 不和之事不完全是空穴来风。飞卿不仅有胆讥讽当朝宰相,竟还在无意中因自己 的刻薄言辞而触怒天子,北梦琐吉卷四载: 宣皇好微行,遇温于逆旅温不识龙颜,傲然而诂之曰:“公非 长史、司马之流? ”帝日:“非也”又日:“得非六参,簿尉之类? ” 帝日:“非也”谪方城尉,其制辞日:“孔门以德行为先,文章为末, 尔既德行无取,文章何以称焉! 徒负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竟流 落而率 毫无疑问,这是一则传说,既可能属于捕风捉影,更可能是有意编派。但好事者 把这类故事安放在温庭筠头上。却不是没有理由的,于是温庭筠就在这个假言的 环境与场合下,演出了一幕悲喜剧。对于面前其貌不扬的“老头儿”,飞卿应该 并无恶意,但其言语间流露的自高自大和藐视旁人的声气会让人十分不快。偏偏 上海大学硬士学位论文 这个“老头儿”还是当朝天子,他自然会对飞卿尖酸刻薄的品性更为反感。编排 这个故事的人,便以此解释了飞卿终身不遇乃至流落而死的原因这只是他们 的一种解释而已,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说不定对温庭筠的尖刻,对他敢于冒犯皇 帝( 虽然并不知情) ,还有几分欣赏和赞许昵。 其三,以文为货,科场舞弊。唐摭亩卷十一记载:“开成中,温庭筠才 名籍甚,然罕拘细行,以文为货,识者鄙之。无何,执政间复有恶奏庭筠搅扰场 屋,黜随州县尉。”狷介的庭筠对权贵冷眼相向,对自己的应试伙伴却诚意相扶, “多为邻铺假手,日救数人。”( 全唐诗话卷五) 甚至因此耽误了自己的前 途:“庭筠又每岁举场,多为举人假手。侍郎沈询知举,别旌铺席授庭筠,不与 诸公邻比。翌日,于蔗前请庭筠日: 向来策名者,皆是文赋话于学士,某今岁 场中,并无假托学士。勉旃! 因遣之,由是不得意也。”( 北梦琐言卷四) “大中末,试有司,廉视尤谨。廷筠不乐,上书千余言,然私占授者已八人,执 政鄙其为,授方山尉。”( 新唐书卷九一温大雅传附庭筠传) 有意思的 是,考官顶真严厉一些,飞卿竟然还显出“不乐”神情,可见在他的意识里,这 实在不是什么重大的问题,而考官却认为庭筠这种“为人做嫁衣”之举有损考场 风纪,已是“积习难改”,甚至到了非单辟考场不能防范的地步了。 对温庭筠人格众口一词的贬斥,并非仅仅存在于旧史、笔记之中。封建正统 文入贬责温庭筠不足为奇。但如本文引言中所说,解放后的几部文学史亦大多沿 袭前人观点,他们对温庭筠人格诗品的评价依然主要持否定态度,调子依旧是“士 行尘杂”,作品题材狭窄,词风香软淫靡,唯美主义倾向,无论人品与作品都产 生了较坏影响等。于是,温庭筠“有才却无行”的文人形象就被牢固树立起来, 演变成文学史上一种共识性的定论。 上个世纪8 0 年代以后,随着思想的开放和文学观的改良,人们开始意识到 传统眼光、封建正统气息的局限与不合时宜,渐有学者尝试为温庭筠辩诬。林邦 均在论温庭筠和他的诗一文中指出:“政治上的桀骜不驯才是他困顿潦倒的 真正原因。”首次对飞卿人格给予一定的肯定,其着眼点则仍是政治的。刘扬忠 延续林文的观点,迸一步给温的人格以较高评价:“他不是阿顺苟合的乡愿,也 见林邦均论温魔筠和他的诗) 虢文学遗产1 9 8 1 年第4 期 上海大学磺士学位论文 不是自甘沉沦的弱者。”此后,学界改变了以往几乎全盘否定的态度,开始了 对温庭筠其人的重新审视。苏涵温庭筠散论2 一文试图替飞卿为人所鄙薄的 种种“恶行”找到内在的积极动因:“温庭筠。士行尘杂的天赋品行与创作侧 艳之词的艺术风格”是“在社会现实压迫下文人才子的主动选择和艺术追求”。 还有学者指出:“把温庭筠放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去考察,不难发现他 的汗行实则蕴含着封建社会知识分子颇为珍贵的人格精神,同时也透露出站 在儒家人生轨道上的温庭筠对传统人生理想的惶惑。”3 这些论文着力揭示诗人 内心深处维护自身尊严、忠贞自守的一面,试图从飞卿狂傲不羁的个性中挖掘出 张扬独立人文精神的价值,进而对历史上那些孔孟道学气味浓重的评论进行反 驳挖掘新的视角、建立新的评判标准,的确有利于从根本上对温庭筠人格的作 出再评价。但或许是研究者翻寨之心过切,对温庭筠爱之过深,有些论断带有比 较浓重的主观色彩,又发生了向另一侧的偏颇。如有学者作温庭筠辨析4 一 书,就“士行尘杂,不修边幅”、“三试不第,三遭贬谪”、“菩萨蛮之案”等 方面对温庭筠生平事迹做辨析,结果是塑造了一个几乎完美高大的温庭筠形象。 比如书中为飞卿的狎妓行为开脱道:“温庭筠不是风月场中的荡子,没有检幅的 无行文人,丽不过是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的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罢了。”5 作者还认为:“温庭筠的不中( 进士) ,倒是他光辉的结果。不中,这 正是社会在给他施加压力,而一切的晶体,岂不都是重压之下形成的。“对于飞 卿科场舞弊和泄露为人代手作菩萨蛮的动机和评价,则更是让人感到讶异: “温庭筠的行为,是在他无权时只有运用自己敏捷之才来帮助寒士以反抗当时用 钱买进士的科举制度”、“遽泄于人的一句话,是他为国为民尽到了自己最大 的努力了i ”。7 如此这般的辩护词,主观上是想把飞卿从“贬”的地狱推入“褒” 见刘扬忠蔑视权责的文学家沮庭筠,。戴文史知识,1 9 8 5 年第9 期 2 见苏涵温程筠散论 ,裟山西师大学报 ( 社科敝) 1 9 9 5 年第3 期 3 见椽安琪试论温庭筠其人 ,载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 社科版) 1 9 9 6 年第4 期。 4 温窿筠辨析 ,万文武著陕西人民出敝社1 9 9 2 年 5 同p p 3 2 6 同f :,p 3 6 同一f :p 5 7 9 上海大学礤士学位论文 的天堂,对历来指向温庭筠的苛评作一个彻底的否定,但其过于偏激的主观意愿 和目的倾向性,反而从另一个角度误解了温庭筠其人。 总之,对于飞卿的人格评判,无论是过去主流意识的嗤之以鼻还是如今某些 论者的推崇备至,都难以称得上是让人满意信服的公允判断,它们就像上足发条 的钟摆在两个端点之问游走,却难以在它最该稳住的中心地带停留。知音难寻, 无怪乎飞卿要发出“兴许故人知此意,古来知者竟谁人”( 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 边防不宁困示同志) 的感慨。 ( 二) 温庭筠悲剧命运的成因 温庭筠负谤含冤,飘蓬流荡,坎坷不遇,他的一生都在演绎着寒族才士不断 追求、屡屡遇挫、终于失落的人生轨迹。科场及第的风光,文坛大腕的荣名,建 功立业的自负,都与我们不幸的诗人无缘。这样的人生无疑是一场幻灭的悲剧, 而造成飞卿终身不幸的缘由却众说纷纭。或谓其得罪令狐绚致其终身不遇,或谓 其狷介个性导致舆论喧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实,在贬他为随县尉的制诰 中已经一语道破天机,所谓“徒负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就是说,他的那 些才能根本不会适于那个时代。残留着盛唐重情率真的个性却活在昏暗无情的晚 唐社会,渴望仕进、为国出力却遇上混乱腐朽的晚唐政局,终身布衣却还要“挑 战”世俗规范正是因为个人要求与时代氛围之间的种种冲突,加之其狷介耿 傲、不肯悔改的个性,让温庭筠在晚唐社会的铜墙铁幕前处处碰壁,失去了自我 价值实现的可能,终于只能在伤得头破血流之后,“水流花落叹浮生”( 宿城南 亡友$ 4 墅) 了。 1 多情却被无情恼;尚侠重情个性与晚唐昏暗无情社会现状之矛盾 性格即命运。论及飞卿个性,骄傲和耿介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这也多 被学者理解为导致飞卿得罪权贵、并因此终身困顿的重要原因。这样的分析是有 一定遭理的。但如果我们结合其诗其文从更深的层面挖掘思考,就不难发现狷介 1 0 上海大学硬士学位论文 简傲并不能代表飞卿个性的全部。在他的身上,不但凸现着对盛唐侠义精神的向 往和尊崇 还有着对至深真情的珍惜和留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感情的理想主 义者”。重情和尚侠这两种带着盛唐精神特质的质素,与飞卿生存的晚唐社会的 格格不入,则是飞卿人生不幸的重要诱因。 清人薛雪尝谓飞卿为“晚唐之青莲”,一语道出飞卿与李白之间有颇多相似。 这其中最关键,也是展示飞卿性格重要侧面的一点就是侠的意识。在中国传统文 化中,“侠”是一群另类的人。从战国时代的“游侠”到君主专制时期的民间侠 士,侠的特质都是自尊、本色、不屈己、不干人,按照自己的心志意愿生活,他 们身上常表现出较浓重的浪漫气质和理想主义精神,也常常会不顾社会法制的制 约,去做他们认为应当做的事。在飞扬着人生意气、充满热情理想的盛唐时代, 一切似乎洋溢着生命的动感和活力,一切都充满着可能,故而盛唐文人往往尚侠。 于是,草圣张旭,敢于在王公面前脱帽露顶,挥毫落墨:诗仙李白,能够在天子 面前倚酒狂放,而且这一切能博得社会普遍的欣赏和赞扬。天真率性的飞卿对于 这样的洒脱和桀骜非常仰慕,他尝言:“融蜡作杏蒂,男儿不恋家”( 碌碌古词) , 表现出自强独立的侠义气质。在侠客行里,他唱道:“欲出鸿都门,阴云蔽 城阙。宝剑醅如水,微红湿馀血。白马夜频嘶,三更霸陵雪”,与李白“袖有匕 酋剑”、“双眸光照人”( 崔宗之赠李十二白) 的豪放自尊形象有着精神的共通 之处。徐增雨庵说唐诗卷六评此诗风格,即下了“侠气高歌”四字。可见盛 唐精神生命力强大,在中晚唐依然滋养着飞卿的精神世界。韩非子日;“儒以文 乱法,侠以武犯禁。”( 五蠢) 温庭筠虽无以武犯禁之事,但在科场中藐视法制, 屡有违禁,却是见诸记载的。这也可以说是侠气的一种表现吧。身为文弱书生的 温庭筠渴望持仗凌云才华而冲破世俗的禁锢,允许他更自由地驰骋。或许他真会 相信“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这样 神奇而令人向往的事。这种理想主义的愿望烙印着侠义精神的痕迹,它对飞卿的 影响决不仅仅单纯停留在思想上,还切切实实地落实在实际行为中,使他往往“纵 逸常不禁”。于是,面对位极人臣的令狐绚他竟敢直言讥讽其“无学”,并作诗 对他盲目拉拢投靠者的行为明确表示不屑;面对社会舆论和考官警告的压力,他 还是顶风作案在试场上屡屡“救人”。诸如此类在当时当权者看来躁进的越轨行 为,无一不在挑战着上层社会对士人的道德规范,没有点侠义冒险精神,是无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法如此表现的。 然而,盛唐虽然有着尚侠的时代氛围,那个较为宽容的社会并没能让具有侠 义精神的诗仙实现辅弼国君、有所作为的抱负,反而让他发出了“一生傲岸苦不 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的慨叹。生活在盛唐的 李白尚且遭际如此,生于晚唐的飞卿,其境遇的困顿苦涩是不难想见的了。 如果说尚侠的内在精神令温庭筠屡屡做出不为世俗所接受的偏激举止,那 么,妻晴的气质更令他对冷酷的社会失望之极。 庭筠出身于颇为显贵的温氏家族,温姓在唐初曾是声名显赫的簪缨之族,其 祖温彦博在太宗朝曾官至宰相。时值晚唐,这个曾经辉煌的大家族走到了破败的 边缘。尤其是温庭筠这一脉,已经潦倒到“地深新事少,官散故交疏。道直更无 侣,家贫唯有书”的地步( 赠卢长史) 。显赫的家世已成昔日云烟;从贵族到 寒士的巨大落差,让生性敏感的飞卿不得不直面个性中隐藏的自卑和脆弱。当庭 筠以“弱龄有志”( 上杜合人启) 的少孤之躯,在“研穷简籀,耽味声诗”并 “相承诗法”( 上蒋相公启二首) 的同时,还要驱驰于官场利禄之间,他自然 更早也更深地体会到族人的势利和寡情、社会的冷漠和昏暗,并道出人情冷暖之 中痛切的感受:“浪言辉棣萼,何所托葭莩。乔木能求友,危巢莫吓雏。瞻 风无限泪,回首更踟蹰。” ( 开成五年秋书怀奉寄殿院徐御侍等友人一百韵) 坎坷多难的年少经历,家庭亲情的情感缺失,使庭筠比一般人更珍视感情。 在他的三百多首诗歌中,写“别情”的诗歌超过了十分之一,并且它们一改飞卿 最擅长的华艳风格,朴素的言语流露出他对知交零落、故人相离的恐惧和不舍, 处处表现着他对人间真情的眷恋。离别给飞卿的感受是悲伤凄惨的:“江海相逢 客恨多”( 赠少年) 、“一别黔巫似断弦,故交东去更凄然”( 送崔郎中赴幕) 、 “此地别来双鬓改,几时归去片帆孤”( 寄卢生) 。对于“心游目送三千里,雨 散云飞二十年”( 送崔郎中赴幕) 的友人,他以“相思休话长安远,江月随人 处处厦旷( 送崔郎中赴幕) 出言告慰,但内心却依然感受到“独鸟楚山远,一 蝉关树愁。凭将离别恨,江水问同游”( 初秋寄友人) 的孤独和寂寞。他总是 期待着远行的朋友早日归来,甚至在别离时已经开始想象日后重逢的喜悦:“江 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送人东游) 、“相逢在何 日,此别不胜情”( 春日寄岳州从事李员外二首) 。在飞卿的理想世界里,希冀 1 2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着“安得人生各相守世上方应无别离”( 东郊行) 的美满人生。 然而,如果拿人的一生作譬,温庭筠生活的晚唐时期,已不是李白他们痛饮 狂歌、意气风发的青春时代,也不是韩柳、元白等风流倜傥、随意自适的壮年时 代,晚唐社会气息奄奄、朝不保夕,四处弥漫着无望的凄凉和冷漠。温庭筠的美 好愿望显然已与时代格格不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牛李党争,这三个毒瘤终 于令唐朝政治趋于瘫痪,“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成阳城东楼) 的动荡已经 逼近。而比这更令文人们感到“无处不伤心”( 荆叔题慈思塔) 的,是社会整 体氛围的低沉落寞。如此种种都是飞卿那颗善感多情之心所无法接受和理解的, 他也就无法做到自如地应时而变,以保全自我。所有这一切都注定了飞卿所遭遇 到的不幸,将远不只是未能得到族人的亲情支援,更在于他将不得不终身咀嚼被 流俗“恶语中伤”的惨痛苦果。 韩愈原毁言及当时士人为在仕途屠先而互相诽谤的状况。那些诽谤者、 攻击者总是说:“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 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士子们为了自己的 功名利禄不惜恶意贬低、污蔑他人,社会舆论始终处于流言蜚语的蛊惑之中, 曾有过的那种宽松适意、自信健康的文化氛围早已消失殆尽。在这样的时代,一 个平庸的儒生或许还有保全安定的希望,庭筠偏偏贫弱无靠又多才多情,而且还 要效仿前人放荡不羁、任侠率性的遗风,衰颓之世怎能容忍? 一方面,他身为“士 人翕然推崇”的才子,必然成为妒忌小人恶意攻击的对象;另一方面他又偏偏是 一派风流狷介的作风,不拘小节,任性率直,更容易授人以口实。尽管飞卿自谦 为“荆氏凡材,雕陵散质,谬传青白,实守幽贞”( 上崔相公启) ,他仍无法得 到谅解,最终只能在漫天流言的尘世里痛苦挣扎:“岂期杜挚相倾,臧仓见疾。 守土者以忘情积恶,当权者以承意中伤。直视孤危,横相陵阻。绝飞驰之路,塞 饮啄之途”、“至于有道之年,犹抱无辜之恨”( 上裴相公启) 。他的惨痛遭遇显 然和晚唐社会的整体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被不幸终身纠缠的飞卿的心里,被人误解和中伤的痛苦始终象幽灵一样驱 之不散。因此,寻求时代与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希望感受到公正和真情,邀成为 诗人心灵深处的顽固需要,它甚至比登科及第、为国分忧的鸿原来得更为迫切, 天真的诗人心底仍然留存了一丝微弱的“雪耻”希望,所以他还试图“遍见公卿,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言为吏诬染”,冀求得到社会舆论的谅解和宽容。但冷冰冰的现实让热切的渴望 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在那个本已不再清明的社会里,个体越是竭力辩解,社 会舆论眼中的事实就越发模糊可疑,结果只能是当事者越拼命挣扎,在被误解的 泥沼中陷得越深。诗人在四处碰壁之后,终于发出沉痛的慨叹:“忠言未见信, 巧语翻咨嗟”( 碌碌古词) 、“射血有冤,叫天无路”、“徒共兴嗟,靡能昭雪” ( 上裴相公启) 。他只能仰天悲呼,却无计摆脱现实的围剿。 2 自欲放怀犹未得:强烈的仕进期望与晚唐腐朽政治现状的矛盾 与晚唐冷酷低沉的社会氛围相对应,晚唐的政治生活同样令人失望。穆宗沉 溺游畋声色。敬宗“视朝月不再三”( 通鉴记事本术- 宦官弑逆) 。宪宗、武 宗因迷信求仙相继病亡。最高统治者的昏愚失德,导致朝野危疑、政治混乱。宦 官挟主乱政,朝臣的进退用舍也常被宦官操纵把持。史言宦官“万机之与夺任情, 九重之废立由己”( 旧唐书卷- - 四宦官传序) ,已经严重威胁皇帝与朝 官的切身利益,宦官与朝官之间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朝官之间则朋党倾轧,排 挤攻讦。牛李朋党之争从穆宗起到宣宗大中年间,反复拉锯数十年。陈寅恪曾指 出:“夫( 牛李) 两派既势不并立,自然各就其气类所近招求同党,于是两种不 同社会阶级争取政治地位之竞争,遂因此表面形式化矣。及其后斗争之程度随时 间之久长逐渐增剧,当日士大夫纵欲置身予局外之中立,亦几不可能。此点 为研究唐代中晚之际士大夫身世之最要关键,甚不可忽略者也。”这两大矛盾 的交织起伏,使动荡不安成为了晚唐政治的主要特点。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敏感的士子清醒地意识到了王朝的危机,发出“有国有 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 韦庄上元县) 的感慨。于是他们的价值取向发 生分化,“非圣”、怀疑离心的情景触目皆是,多数文人的人生态度都有所变通: 要么选择背弃儒家君臣之道,狂狷不羁,无视礼法;要么信仰庄佛,清心寡欲, 追求无为。彷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活得轻松一点。身居高位的自居易道出了人 心、世道无可挽回的衰颓之势,他写道:“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 赐死。行路难,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复问”。( 太行路) 在看透官场升 见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1 年p 9 8 。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沉荣辱之后,他表现出浓厚的闲适隐逸情绪:“寄怀于酒,或取意于琴,闲适有 余,酣乐不暇,苦词无一字忧叹无一声”( 序洛诗)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 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r ,是我青山独往时”。(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 事而作) 罗隐咏自遣:“得即商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 醉,明r 愁来明日愁”;韩倡写味道:“升沉不定都如梦,毁誉无恒却要聋”。 同样都表露了时人及时行乐和看破官场的思想倾向。在平淡中安度人生,在内省 中体味人生,遂成为相当部分晚唐文人的最大冀求。“耐辱居士”司空图,称病 隐居于中条山五官谷,贯休、齐已藏身佛门,他们悠游山水,沉醉琴棋,流连书 画,追求一种被保全的人生意趣。 然而,温庭筠却跟他们全都不同。朱易安在中唐诗人的济世精神和宗教情 绪1 中认为:“在中唐,事实上有许多人既同僧人交友,又与道士为伍,而他 自己始终以儒者自居。其实,儒、道、释在士人的实际生活中形成一种相互 交融,相辅相成的关系。并导致中唐的士人受用了儒学为体,释道为用的实用主 义生存方式,成为了三教并存的社会基础。”生活于晚唐的温庭筠,依然延续了 这样一种思想状态。从总体上说,温庭筠是一个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士人, 虽然他也与道家、佛家的信徒交游,但宗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的价值取向。 儒家的价值观使他对仕进之途难以放弃,而这种不识时务的不懈追求在当时绝不 可能实现,乃是导致飞卿人生悲剧的另一重要原因。 从飞卿的诗文里我们可以感觉到,面对晚唐如此不堪的惨淡政治现实,他始 终保有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心,一直在苦苦等待着机会。他自述“仰企前修,追怀 逸躅”( 上萧舍人启) 、“颇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城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国盛证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州市天河区华融小学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汽车音乐与汽车结合资讯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福建福州港后铁路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农垦土地资源利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商全渠道订单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原木特色家居饰品电商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心得
- 2025年疼痛医疗服务行业品牌建设与市场影响力研究
- 《生理性止血》课件
- 《尿液红细胞及形态》课件
- 2019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单词表带音标
- 一例臀部巨大脓肿切开引流患者的个案护理汇报课件
- 液化石油气机械修理工施工质量管控详细措施培训
- 中建挂篮悬臂浇筑箱梁施工方案
- JCT2199-2013 泡沫混凝土用泡沫剂
- 创业的励志格言80句
- 加油站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 国寿新绿洲团体意外伤害保险(A款)条款
- 人工流产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