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红中医特色护理的开展成都.ppt_第1页
刘书红中医特色护理的开展成都.ppt_第2页
刘书红中医特色护理的开展成都.ppt_第3页
刘书红中医特色护理的开展成都.ppt_第4页
刘书红中医特色护理的开展成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历汇报,一,一患者资料一般情况,徐某,女,47岁入院时间:2011-5-18出院时间:2011-6-23住院时间:36天中医诊断:肠蕈(痰瘀互结,脾胃虚弱)西医诊断:结肠中低分化粘液腺癌右半结肠癌术后、11周期化疗后、腹腔广泛转移、双肺多发转移、肝转移不除外、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腹腔灌注化疗后、不完全性肠梗阻,一患者资料入院时资料,1.主要病情:2009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下腹胀痛,2009年11月下腹胀痛症状加重;2010年1月肿瘤医院查CT示:右半结肠中低分化粘液腺癌T4N0M0,同期在肿瘤医院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010年4月-11月在肿瘤医院进行11周期化疗;2011年3月患者自觉腹部胀满,时有恶心,乏力,纳差;肿瘤医院行PET-CT示:考虑腹膜、网膜、肠系膜、双侧附件及子宫转移,左后胸膜转移,肝右叶后段不除外转移;,一患者资料入院时资料,1.主要病情:2011年3月22日以“结肠癌晚期”在望京医院住院,期间多次行腹腔生物制剂化疗药物灌注。2011年5月5日PET-CT示:吻合口局部复发;腹膜、腹腔内、左侧胸膜、双肺多发转移;盆腔巨大囊实性肿块(14.2*10.7cm)考虑卵巢转移可能。左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2011年5月11日患者出现腹部胀满,恶心,乏力症状加重,考虑合并肠梗阻。,一患者资料入院时资料,1.主要病情2011年5月12日望京医院:肿瘤标记物:CA199:8170U/mlCA125:154U/mlCEA:20ng/ml2011年5月13日B超示:盆腔囊实性占位(16.8*13.2cm),腹腔实性包块(11.9*6.3cm),腹水(深约7.0cm),左侧胸腔积液(深约6.6cm)。为求中医治疗,于2011年5月18日患者主因“腹部胀痛一周”由门诊以“肠蕈(结肠癌术后)”收入我院。,一患者资料入院时资料,1.主要病情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自觉乏力,偶有咳嗽,无痰,腹部胀满,腹痛,口干口苦,进食量少,小便调,无排便排气,夜寐不安。医嘱:一级护理,禁食水。2.查体:T:36.2P:80次/分R:20次/分BP:110/75mmHg左侧胸廓略饱满,腹部膨隆,左上腹可触及一5*5cm大小包块,质硬,与周围边界不清,压痛阳性,叩诊腹部移动性浊音(+),肠鸣音较弱,1-2次/分,双下肢无水肿,四肢末端触觉、痛觉减退,冷热感觉敏感。,一患者资料入院时资料,3.既往史:既往体健4.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5.心理社会状况:经济状况:良好自我情绪:情绪稳定,依从性高家属态度:积极,一患者资料入院时资料,6.化验指标:WBC:5.61109/LRBC:2.961012/L,HGB:77g/LPLT:154109/LCA724:327U/mlCA199:5574U/mlCEA:29ng/ml,一患者资料入院时资料,7.治疗:,一患者资料入院时资料,7.治疗:中医辨证患者中年女性,性情抑郁,肝气不疏,日久克脾,脾胃虚弱,失于运化,化湿生痰,痰阻血脉,日久成瘀,痰湿瘀毒互结于肠道而发本病;术后耗伤正气,脾胃更虚,气虚血行不畅,肠道鼓动无力,则见梗阻,无排便排气。舌质暗红,苔黄腻,中间剥脱,脉弦细为脾胃虚弱,痰瘀互结,病位在肠涉及肝脾,病性属本虚标实,证为脾胃虚弱,痰瘀互结,预后差。,一患者资料入院时资料,7.治疗:治疗原则: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温阳利水温通经络治疗措施:清热解毒,化痰软坚:中药消癌平注射液60mlivgttQd。益气扶正:参芪注射液250mlivgttQd。肠外营养支持治疗:30%脂肪乳注射液250mlivgttQd氨基酸250mlivgttQd中药日一剂口服。,二病历摘要2011-5-18入院第一天,患者神志清楚,自觉乏力,偶有咳嗽,无痰,腹部胀满,腹痛,左侧胸廓略饱满,腹部膨隆,左上腹可触及一5*5cm大小包块,质硬,与周围边界不清,叩诊腹部移动性浊音(+),肠鸣音较弱,1-2次/分,双下肢无水肿,四肢末端触觉、痛觉减退。口干口苦,进食量少,小便调,无排便排气,夜寐不安。,一疼痛:与痰瘀毒聚,经络不通有关与腑气不通有关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环境因素刺激加剧疼痛。,护理诊断及措施:,2.使用多种中医护理技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中药贴敷,雷火灸,中药保留灌肠,电蜡疗,低频超声离子导入,目的: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温通经络,理气通腑,止痛,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诊断及措施:,2.2中医护理技术中药保留灌肠,取中药液200-300ml,每次用100-150ml,肛门滴入Bid。药液温度以40为宜,冬季注意保温。肛管插入深度为15-20cm。药液缓慢滴入后(30分钟以上),再嘱患者平卧30分钟,使药液均匀地分布在肠腔内,以利于药液充分吸收,更好地发挥疗效。,护理诊断及措施:,2.3中医护理技术雷火灸,适应症:癌性疼痛、慢性疼痛、妇科肿瘤(小腹坠胀)、泌尿系肿瘤、尿频、尿失禁、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化疗后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机理:疏经活络、活血通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禁忌症:实热证,有出血倾向的者。作用:温阳通络止痛临床将雷火灸与穴位贴敷一起使用,促进药物吸收,增强疗效,2.3中医护理技术雷火灸常用穴位:阿是穴神阙穴涌泉穴,护理诊断及措施:,任脉,2.6中医护理技术低频超声离子导入(超导药物投射技术)原理:采用低频超声波,通过载药贴片将治疗药物送到皮肤以下6-10cm的病灶区域,起到治疗作用。可达到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局部精确治疗、使药物30分钟进入细胞内的治疗功效。,护理诊断及措施:,二、感知紊乱:与瘀血阻络有关(四末不荣筋脉失养)护理措施: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中药泡洗、中药打粉外敷(中药手套)目的:温经通络,护理诊断及措施:,三体液过多:与脾失健运、水湿中阻有关护理措施:1.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中药外敷:温阳利水雷火灸:温阳利水(神阙穴,涌泉穴,水分穴)中药药袋,护理诊断及措施:,2.进行腹腔置管引流2.1注意事项:引流前后测血压、脉搏。放引流液速度宜慢。加压(打腹带)。补蛋白、补血。,护理诊断及措施:,2.2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每天观察导管有无脱出,固定是否完好。穿刺点有无红肿,每周换药一次。放腹水前生理盐水10ml冲管,放腹水后肝素盐水10ml正压封管。药物灌注后嘱病人每20分钟更换体位一次。药物灌注后不可以立即拔管。,护理诊断及措施:,3腹腔热灌注(化疗药物、生物制剂、中药)热灌注化疗是化疗和热疗结合应用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疗法。,护理诊断及措施:,四睡眠形态紊乱:与痰浊上扰,神不守舍有关护理措施:1.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中药保留灌肠,通腑降浊雷火灸,涌泉穴引火下行、温通经络耳穴埋籽:心、肾、肝、脾、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护理诊断及措施:,二病历摘要2011-5-20至2011-5-24,2011-5-20患者入院第三天晨起自诉腹部胀满明显缓解,肠鸣音恢复,大便未解,已多次排气。2011-5-22患者入院第五天晨起自诉腹部无明显腹痛腹胀,腹部膨隆同前,腹围未减,大便已解,质干量少,已多次排气。2011-5-24患者入院第七天自诉腹部胀满明显缓解,恶心干呕,无喘憋气促,无发热,大便已解,色黄成形质软。,五恶心:与胃气上逆有关护理措施:1中药贴敷:调气和胃降逆涌泉穴(吴茱萸)2雷火灸:温中补虚、降逆止呕关元穴,足三里,中脘穴,命门穴3隔姜灸:中脘穴4穴位注射:足三里(胃复安1ml:10mg)5口含白豆蔻、舌下含鲜姜片,护理诊断及措施:,二病历摘要2011-5-30入院第12天,患者晨起精神状态良好,自诉腹部胀满感可耐受,偶见咳嗽咳痰,偶有恶心干呕,乏力明显,无喘憋气促,腹部膨隆同前,腹围未减,大便已解,色黄成形质软,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苔黄腻,中间剥脱,脉弦细。血常规:RBC:2.421012/L,HGB:66g/L,六活动无耐力:与气血亏虚有关护理措施:雷火灸:命门穴、关元穴、足三里、神阙穴补气养血,护理诊断及措施:,二病历摘要2011-6-6至2011-6-14,2011-6-6患者精神状态良好,自觉腹部无明显胀满感,已排气,时有咳嗽气短,无恶心干呕,大便未解。2011-6-8患者自觉腹部无明显胀满感,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干呕,腹部皮肌紧张缓解,腹部膨隆同前,腹部柔软。下地活动次数增多。小便正常,排便一次,色黄质稀不成形。2011-6-14患者自觉腹部无明显胀满感,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干呕,小便正常,患者大便2-3次/日,色黄质稀不成形,检查:WBC:2.05109/L,RBC:2.841012/L,HGB:82g/L,PLT:99109/L。(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数据表,患者指标:WBC:2.05109/LRBC:2.841012/LHGB:82g/LPLT:99109/L,七有口腔粘膜改变的危险:与血小板减少有关护理措施:中药含漱:大黄水适应症:口腔癌、舌癌、牙龈癌及放化疗引起的黏膜溃疡。方法:将中药煎汤,以煎好的汤药口中含漱,一般不咽下。目的:大黄水漱口清热解毒治疗口腔溃疡大黄水口服凉血止血、理气通便,护理诊断及措施:,二病历摘要2011-6-22,患者精神状态良好,自觉腹部无明显不适,腹部膨隆,无恶心无干呕,小便调,大便每日13次,偶不成形。白细胞计数:5.02*109/L,红细胞计数:2.87*1012/L,血红蛋白含量:84g/L,血小板计数:92*109/L,医嘱明日出院。,肿瘤科常用中药介绍,二,中医外治方药,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常用温阳散寒药物,川乌、草乌、川椒、干姜、细辛、肉桂,草乌,川乌,川椒,肉桂,常用通络药物,祛瘀通络:白花蛇、蜈蚣、全蝎、穿山甲,常用通络药物,祛风通络: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木瓜,伸筋草,威灵仙,木瓜,透骨草,止痛药物,寒痛:元胡、丁香、川乌、草乌、附子热痛:元胡、丁香、大黄、忍冬藤、蒲公英,丁香,蒲公英,忍冬藤,消肿利水的药物,生黄芪、车前草、甘遂、大戟、芫花,软坚散结的药物,干蟾皮、生半夏、红豆杉、半枝莲(肠癌)、山慈菇(乳癌)、白花蛇舌草(肠癌)、海藻(甲状腺)、玉蝴蝶(肺癌),红豆杉,行气通腑药物,木香、厚朴、枳实、枳壳、大黄,散寒止痛、降逆止呕药物,吴茱萸,肿瘤绿色治疗及护理,三,什么是“绿色治疗”,定义:肿瘤的“绿色治疗”就是在最大限度降低副作用的前提下追求疗效。原则:最大限度保护人体结构和功能、有效杀灭肿瘤病灶。理念:外科治疗微创化;内科治疗低毒性。,“绿色治疗”的优势,45,中医外治优点,通过辨证选择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