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生态学观照下的幼儿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搐要 我国教育学意义上的幼儿艺术教育始于1 9 世纪末,至今也只有 一百多年的历史。在2 0 世纪9 0 年代以前,幼儿艺术教育总体上发 展缓慢,随后才进入个新的阶段。但总体上依然存在些问题。 理论上,味求新、割裂幼儿艺术教育的历史联系;操作上,偏执 于两个极端:要么只注重幼,l 艺术教育的技术性,要么过分陷于艺 术教育的人文性,使艺术教育承载过多的道德负荷;另外,作为基 础教育的组成部分的幼儿艺术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很不均衡。 这就势必影响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对 于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从整体结构到功能,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存 在的问题,如何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综合考虑,寻求一个统一的解 决方案就成了幼儿艺术教育研究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正逐渐超出它最初的涵义,向其 他学科领域包括幼儿艺术教育的领域延伸。生态学主要是研究活的 有机体生存条件以及有机体与其赖以生活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但它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规律对幼儿艺术教育很具有启发性。本文 试图运用生态学的理论视野及其方法去研究幼儿艺术教育中存在的 生态学关系,分析其环境、结构、功能和生态平衡的问题等。本文 力图把幼儿教育作为个体放在更加宏大的教育和社会文化甚至经济 政治背景下去研究,理论上为幼儿艺术教育的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实践上,为幼儿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 导和支持,有望为改变目前幼儿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新 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阐述了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其运用予幼儿艺术教育的 可能性: 第二章,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找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生态环境; 第三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幼儿艺术教育的生态结构; 第四章,探讨幼儿艺术教育中传递艺术信息和发展幼儿艺术素 养的生态功能 第五章,着重论述了幼儿艺术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问题即生态 平衡问题。 关键词:生态生态学 幼儿艺术教育生态平衡 a b s t r a c t f o m l a id r e s c h o o la r te d u c a t i o ni n0 1 1 rc o u m r yb e g a n 厅o m i a t em e 19 t hc e m u nw a sa b o u to n eh l l 玎d r e dy e a r st i l ln o w b e f o r e9 0 s i i l 也e 2 0 t l l c e n r 【l 吼p r e s c h 0 0 l a r te d u c a t i o nd e v e l o p e dq u i t es l o w l yo nt h e 、v h 0 1 ea n dt h e n “c a m ei n t oan e wp e r i o d h o w e v e r ,t h c r es t i l lh a v eb e e n s o m ep r o b l e m si np r e s c h o o l 越e d u c a t i o n t ob es o l v e d d u et op e r s i s t e n t i 皿o v a t i o n ,h i s t o r i c a l r e l a t i o n s i np r e s c h 0 0 1a ne d u c a t i o n h a v eb e e n s e v e r e di nt h e o r yi ta i s oh a sb e e nd e v i a t e do nt w oe x t r e m e si np f a c t i c e e i t b e rt oe m p h a s i z et e c h i l i q u e s i n p r e s c h 0 0 1 a r te d u c a t i o no rt ob e b o g g e dd o w n i ni t sh u m a n i t i e sw h i c hm a k ep r e s c h 0 0 1a r te d u c a t i o nb e a r t o om u c hm o r a lt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i e s m o r e o v e r ,a st h e1 m x an e wf i e l da n dp r o v i d ean e wt r a i no ft h o u 曲tf o ro u r p r e s c h o o la r t e d u c a t i o ni nt h e o r yr e s e a r c h ,o nt h eo t h e rh a d ,i tc a nd i r e c ta n ds u p p o r t t h ec o n t i n u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l da r te d u c a t i o na n dc a na l s op r o v i d ea n e wf i e l do fv i s i o na n d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t os o l v et h ep r o b l e m si no u r p r e s c h o o la r te d u c a t i o nn o w a d a y s k e yw o r d s :e c o l o g y ;p r e s c h o o l a r t e d u c a t i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e q t f i l i b r i u m 及其存在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尽可能运用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问 题,借鉴先进的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 高效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在我国的幼儿艺术教育的 发展历程中,也引进过国外的相关教育理念和经验;中国的幼儿艺 术教育家和学者,在自己的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自己的理 论,而本文的研究将有可能为丰富这些理论发挥应有的作用。 2 、本课题目前的研究状况 把生态学运用于幼儿艺术教育领域最早可以从生态学进入教育 领域说起。2 0 世纪6 0 7 0 年代。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于教育领域开 始在英美等国兴起。2 0 世纪2 0 年代德国学者布泽曼和玻泊等人试图 建立一门“教育环境学”研究教育与各种宏观环境要素之问的关系。 同时,在德国还有关于环境教育、环境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 究。,1 9 5 9 一1 9 6 5 年密歇根大学建筑研究实验室进行了著名的学校 物理环境研究,出版了3 卷本的研究报告,但是到1 9 3 2 年美国的教 育学者沃勒( w a l l w ) 在他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中才首次把“生 态学”一词运用于教育研究。他在书中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的概 念,到7 0 年代,教育领域的生态学研究或者说运用生态学理论视 野研究教育出现了一个兴旺时期,各种研究趋向纷呈。 我国关于生态学的教育问题的思考最早可追溯到古代,孔子说: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说明他已意识到 环境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更说明当时人们已注意 到教育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但是,直到2 0 世纪6 0 年代,台 湾师范大学方炳林的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才是我国教育领域 生态学研究的开始。我国大陆学者对此研究则更晚。 “生态”一词引入幼儿艺术教育领域是从滕守尧先生开始的。 在2 0 0 1 年的民族艺术上,他发表了一篇生态式艺术教育与人 注:如:s l a w i n n s k g ,m ,m i li e u p 甜a g o g i k 19 2 5 ,a ,d i n f l u s s d e ru m w e da u fd i e g e is t i g ee n t w ii c kl a n 9 19 2 8 e c 0 1 0 9 yo fc l a s s r 。m ) 的概念。( ! l e r ,w 。t h es 。c i o l o g yo f 丁e a c h i n g 1 9 3 2 ,p 1 6 1 孔子阳货 的可持续发展开始运用生态学的整体的、系统的理论视角去思考 艺术教育中艺术与人、艺术与教育、艺术与文化的生态关系。2 0 0 2 年,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豹世界学前教育学会关于“今日之儿童艺 术教育”研讨会上,边霞等学者进一步对生态艺术教育进行了界定, 并在幼儿艺术教育实践中进行了探索性尝试。但她们的研究目前应 该说只是在幼儿艺术教育的微观生态层面上进行的。 真正把幼儿艺术教育放在宏大的历史时空和复杂的社会现实中 去研究幼儿艺术教育的生态,到目前为止,几乎可以说是尚未开发 但又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领域。 第一章生态学概述及其对幼儿艺术教育的涵纳 1 1 生态学概述 “生态学”( e c 0 1 0 9 y ) 词源于两个希腊词;”0 i c o s ”和 “1 0 9 0 s ”。前者意为“房屋”或“居住地”;后者系“论述”“研究 之意”。生态学在字面意义上为“生境的科学”或“研究住所”的学 问。这个词最早是由博物学家索罗( t h o r e a u ,h d ) 于1 8 5 8 年提出 的。但是它的内涵一直不确定,直到1 8 6 8 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 ( h a e c r e l e ) 才为它下了一个较明确的定义:即生态学是“研究动 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现在较为普遍的 解释是:生态学是研究活的有机体生存条件,以及有机体与其赖以 生活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罾。 2 0 世纪初,生态学己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并且植物生 态学( p l a ne c 0 1 0 9 y ) 和动物生态学( a n i m a le c 0 1 0 9 y ) 两大领域 发展迅速。此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被运用于 社会科学领域。最早将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人类社会问题研 究的是帕克( p a r k e ,r e ,1 9 6 4 一1 9 4 4 ) 和伯吉斯( b u r g e s s ,e w ,1 8 8 6 一1 9 6 6 ) 等人。帕克和伯吉斯在社会学科学导论(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t h es c i e n c eo fs o c i o l o g y ) 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类生态学( h u m e n l e v i m e ,nd ,e ta 1 ,h u 腿ne c o l o g y l9 7 5 , p ,1 【法】达若者,张伸著张绅等译生态学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 1 9 8 1 ) p 9 2 3 e c 0 1 0 9 y ) 概念,并指出,人类与其他所有生物没有什么两样,都存 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类生态系统不仅包含不同群体之间的 生物关系,还包含由文化和有目的的人类行为所构成的复杂关系。 随后,人们开始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 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如人口激增、环境污染、粮食匮乏等。当然, 不同的研究者对生态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奎因( q u i n n ) 认为,生态 学研究应限制在人类群体和他们的相互关系上;霍利( h a w l e g ,a ) 认 为,生态学应是研究人们如何在不断变化中维持自我、控制环境的 科学;而邓肯( d u n c a n ,0 ) 则试图确立自然变量、生物变量和社会 变量之间的关系。他把这些变量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称为“生态系 统”,认为该系统由一组称为“生态复合体”的范畴组成,具体包括 人口( p o p u l a t i o n ) 、组织(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环境( e n v i r o n m e n t ) 、 技术( t e c h n 0 1 0 9 y ) 个变量,也就是所谓的p0et 变量。他把这 些变量之问的全部相互关系称为“生态系统”,在邓肯看来,社会不 能与自然空间相脱离,生态系统中一部分发生变动,必然会影响、 作用到其部分。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建立在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 关系的基础上。生态过程是一个不断前进、永远变化的系统,它不 断进行自我调整,每一次变化之后,新的调整便接踵而至。 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2 0 世纪4 0 年代被运用于心理学。1 9 4 4 年,心理学家勒温发表了一篇题为心理生态学的论文。他看出 了著名的公式b = f ( p ,e ) 。b 代表人的行为,p 代表个人,e 代表环 境,f 表明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行为随人和环境两大因素的变化 而变化。勒温心理生态学中的“环境”主要是人的心理环境,勒温 在解释人的行为时往往注意人们对环境的知觉而不是现代生态学中 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环境”的真实特征。 1 9 7 9 年,美国学者布朗弗布伦纳( br o n f e n b r e n n e r ,u ) 出版了专 著人类发展的生态学。他认为,能动的正在成长的人与其所生活 的环境之间进行着渐进的相互适应,在这一过程中,人受各种情景 关系以及情景所处的更大的环境的影响。他还认为,这里的环境, 并非是单个的、即时的情景,它既包括这些情景内部的各种影响, 也包括来自情景外部更广阔的环境的影响,由此生态环境可以被看 p n r kre b u r g e ss ,ew ) 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 t h es c i e n c eo fs o c i o e o y y ,19 2 1 ,p 50 9 4 作是与拓扑学( t o p o l o g ) r ) 在套在一起,彼此相联的同心结构。这 些结构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的系统,即小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 大系统。 1 2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生态学的原理本身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人们对如何 远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的认识也存在差异。虽然人们最初对生态 学的研究囿于生物生态学,但随着生态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日益广 泛,人们对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也有一般的普遍认识。这些生态学原 理对幼儿艺术教育研究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在现代生态学理论中,个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多重的生态关系, 这些关系体现出不同的生态原理。下面阐述几个主要的生态学原理 生态位。生态位是生态学上的重要术语,是生态群落内部和外 部关系的基础。格林勒( jg r i n l l1 9 1 7 ) 最早使用生态往往术语, 用以表示划分环境的空间单位,描述一个物种在环境中的地位,他 认为,在同一空问中,没有两个种能长期占用同一生态位。艾尔通 ( ce h o n1 9 2 7 ) 把生态位看做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他认 为,在同一空间中,没有两个种能长期占有同一生态位。艾尔通( c e l t o n ,1 9 2 7 ) 把生态位看做是指物种在其生物群落中的地位的实际 意义就是,当资源可利用性减少时,一般说来,生态的宽度就增加, 在资源减少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生态位的泛化。 反馈原理。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受两种反馈机制的控制,一是 作用和反作用的彼此促进、相互放大的正反馈,导致系统的无止境 增长或衰退;另一种是作用和反作用彼此抑制、相互抵消的负反馈, 使系统维持在稳定附近。正反馈导致发展,负反馈导致稳定。持续 发展的系统中正负反馈机制相互平衡。 瓶颈原理。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初期需要开拓与发展环境,速 度较缓慢:继而最适应环境,呈指数上升;最后受环境容量的限制, 速度放慢,越接近某个闽限水平,其速度越慢,呈s 型增长。但入 能改造环境、扩展瓶颈,系统又会出现新的限制因子或瓶颈。复合 生态系统正是在这种不断逼近或扩展瓶颈的过程中波浪前进,实现 持续发展的。 对教育生态的研究。u 至今,我国已出版了三本教育生态学 由 此可见,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趋势正在形成 中,幼儿艺术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幼儿艺 术教育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1 3 2 幼儿艺术教育中的生态学 幼儿艺术教育包括许多复杂的生态因子,其中人的方面有幼儿、 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幼儿伙伴等;物的方面有教学的材料、环境 的布局;文化方面有幼儿艺术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传承等。各个因子 之间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互为环境从而构成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 既有社会历史背景下宏观的幼儿艺术教育生态又有以教学为环境的 微观的幼儿艺术教育生态。这里,笔者把幼儿艺术教育作为个体, 把其它各个因子看作共同构成它的生态环境,这样,幼儿艺术教与 幼儿组成了一个亚生系统,并且互为环境;另外,幼儿艺术教育与 教育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也组成了一个亚生态系统,且以后者为 生态环境,可用下图表示: a = 幼儿 b = 幼儿艺术教育 c = 政治、经济、文化等 d = 教育 在幼儿艺术教育与幼儿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幼儿的身心特点构 成了幼儿艺术教育的自然环境,而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及教育 又构成了幼儿艺术教育的外部社会环境。在幼儿艺术教育各生态系 统中,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并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传递, 推动幼儿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演化。 郑雪,教育的生态评定简介外国教育动态1 9 83 年第5 期, 注:1 9 9 0 年吴鼎福,诸文蔚会著了我国大陆第一本教育生态学1 9 9 2 年由任凯和白 燕撰写的我国大陆第二本教育生态学出版。2 0 0 0 年范睿的著作教育生态学* 出 版 第二章幼儿艺术教育的生态环嘉 鞘粕犁甏暇渺强豆雾剞有妻墅瑾孵鎏擘羹懒埋。霉舞瓦吞弧玑 薹蜉冀;曼前并蓦诣墼镶薹冬秒始毫奠塑,旦薹篓签蚕;萎攫 零埋复剪窿萋髑璎曦吲垭垦茬埝嘴譬蔼班,副w 彰彤“舅瞳馨鬻 受。 至鬻i ;i 耋耋璧琴童;s 疆冀;。雨礅囊需粕p 韶圳藓鞑引k b 霎瓠莎翔 劭殂塾妫:将整个坐。崔等疆鱼塘科学廷豳焉镢遵辞扇蓉翟氇盈堪; 凳搿型鎏_ 匕用 达尔文关 于生存竞争、物种进化和自然淘汰的理论,那么上述观点就会立即 得到广阔的基础,从新的科学方面得到阐明。” 皮亚杰的“生物学 倾向”毫无例外地受到一些人的批评。有人闯他:“你使用过生物 学这词汇,你是否回复到生物学那儿?”皮亚杰理直气壮地回 答:“我没有回复到那儿,因为我从未离开过它。”马克思也指出: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恩格斯也说:“那种把精神与物 质、人类与自然、灵魂与肉体对立起来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会不可 能存在了。”既然幼儿艺术教育的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界中与幼儿艺 术教育发生作用的那一部分也包括幼儿作为生物体的自然,但幼儿 生物体的自然对幼儿艺术教育具有更直接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把 幼儿的身心特点特别是幼儿艺术心理发展的特点看作是幼儿艺术教 育的主要自然环境。 分析幼,l 艺术教育的生态环境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是研究 幼儿艺术教育生态学的基础,它从生态环境因子的分析中探究各种 生态环境与幼儿艺术教育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从影响教育的 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的相互联系中,综合地研究幼儿艺术教育发展 的规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客观环境的内 涵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因而。我们难以从单一的环境因素来观察研 究幼儿艺术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的环境,往往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 素相互渗透交织、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相互结合融通的复合生态环 境。 奥】马赫著洪谦等译感觉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 9 7 5p 4 5 对于幼儿艺术教育的自然环境,可以作两种理解:一是指幼儿艺术 教育中的教育教学的物理环境包括幼儿艺术教育的场所、设施等和 进入幼儿艺术教育中的自然界:二是更多地具有自然特性的幼儿的 身体、心理条件,特别是与幼儿艺术学习有关的心理特点。马赫认 为:“如果人们按照达尔文学说对我们的启示,将整个心理生活 包括科学在内看作是生物现象,并在这种现象上应用达尔文关 于生存竞争、物种进化和自然淘汰的理论,那么上述观点就会立即 得到广阔的基础,从新的科学方面得到阐明。” 皮亚杰的“生物学 倾向”毫无例外地受到一些人的批评。有人闯他:“你使用过生物 学这词汇,你是否回复到生物学那儿? ”皮亚杰理直气壮地回 答:“我没有回复到那儿,因为我从未离开过它。”马克思也指出: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恩格斯也说:“那种把精神与物 质、人类与自然、灵魂与肉体对立起来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会不可 能存在了。”既然幼儿艺术教育的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界中与幼儿艺 术教育发生作用的那一部分也包括幼儿作为生物体的自然,但幼儿 生物体的自然对幼儿艺术教育具有更直接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把 幼儿的身心特点特别是幼儿艺术心理发展的特点看作是幼儿艺术教 育的主要自然环境。 分析幼,l 艺术教育的生态环境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是研究 幼儿艺术教育生态学的基础,它从生态环境因子的分析中探究各种 生态环境与幼儿艺术教育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从影响教育的 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的相互联系中,综合地研究幼儿艺术教育发展 的规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客观环境的内 涵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因而。我们难以从单一的环境因素来观察研 究幼儿艺术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的环境,往往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 素相互渗透交织、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相互结合融通的复合生态环 境。 奥】马赫著洪谦等译感觉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 9 7 5p 4 5 j e a np la g o t ,a d a p t i o na n di n t o l l i g e n c e :o r g a n i cs e l e c t i o na n dp h e n o c e p y u m v e f s n yo fc h i c a g op r o ss 1 9 80 ,p l 马克思箸刘丕坤译( ( 1 8 4 4 年经常学一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 9 7 9p 1 2 0 思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 9 5 6 p 15 9 9 2 1 幼儿艺术教育的自然环境 幼儿艺术教育的生态环境包括一方面由幼儿的生理、心理等自 然因素构成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由以教育系统为主的政治、经济、 文化等构成的社会环境。幼儿的艺术行为以及对幼儿进行的各种艺 术教育都必须首先考虑幼儿的身体、心理特点等构成的自然环境, 而幼儿的身体心理条件同时也就构成了幼儿艺术教育的生态环境、 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同 进化。 2 1 1 幼儿的生理特点与艺术行为 幼儿生理发展是幼儿阶段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艺术教育 的基础。婴幼儿阶段是个体生命的开始,在其短短的六七个年头中, 幼儿的生理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但同时仍然是稚弱的和需要保 护的。了解幼儿的身体的特点,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幼儿艺术教育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幼儿的骨骼与肌肉的生长。幼儿的骨骼的发展在出生后的第一 年发育最快,第二年逐渐减慢。骨化现象从第一年开始,但身体各 部位的骨骼硬化速度不同,约在1 8 个月时,其囱门闭合。骨骼从软 骨到骨骼形成称为骨化现象,由腕部骨化核来确定。新生儿时期, 腕骨还都是软骨,随着年龄的增长、腕骨逐渐钙化。2 3 岁时完成3 块,5 岁时完成5 块,大约到1 0 岁左右,8 块腕骨的钙化中心才全 部出现。幼儿骨组织与成人相比,弹性大,不易骨折,但容易变形。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骨内的无机盐增加,有机构减小,骨坚硬度 加大。幼儿肌肉成分的特点是水分较成人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 盐比成人少,能量储备较差。整个幼儿时期,肌肉占体重的百分比 随年龄而增加。幼儿时期各肌肉群的发育速度不一致。大肌肉,上 肢肌肉发育较早,而小肌肉,下肢肌肉发育较晚,所以对幼儿来说, 精细动作较难掌握,并且不够灵活。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幼儿时期,神经系统的发育速度较快。 从脑重来看,新生儿脑重约3 5 0 4 0 0 克,而三岁时脑重已接近1 0 0 0 克,约相当于出生时的两倍半,而到7 岁时,已达1 2 8 0 克,相当于 成人重量的9 0 以上,幼儿脑神经突触的数量与长度也随年龄增长 而不断增多、加长。同时,到幼儿末期,其神经纤维大部分都已髓 鞘化,使神经传导更为迅速而精确,在接受刺激后,能较迅速、准 确地做出反应,并能形成比较稳定的条件反射。幼儿大脑的发育成 长,为其艺术活动的学习和创造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幼儿 大脑结构的逐步发育与成熟,幼儿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机能逐渐 加强,两者日趋平衡。表现在幼儿睡眠时问逐渐减少,有更多的时 间来从事游戏学习和艺术活动,同时,幼儿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 增强。大脑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增强使幼儿能够更好地控制调节自己 的行为和动作,为学习艺术活动创造了物质条件。但总的来说,幼 儿期大脑皮质的发展仍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其抑制能力较差,易 兴奋,如果让幼儿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幼儿是坐不住的,而且易产 生疲劳。因此,在组织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时,要考虑其神经系统发 育的特点。 幼儿感觉器官的发育。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感觉器官是个体认识外界环境和进行 艺术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它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与触觉等五种感受器官。在幼儿生理的发展过程中,感觉器官的发 育较早,这为幼儿认识世界、学习艺术打下了基础。重视幼儿的器 官训练也正是目前幼几艺术教育所强调的内容。以下以视觉研究为 例说明:( 一) 视觉的发育。视觉主要包括视觉敏度与颜色视觉。刚 刚出生的婴儿,视觉不协调,杂乱无章。1 个月以后的婴儿的视觉逐 渐协调,开始出现视轴集中现象。一般3 个月,婴儿的注视、移视 和追视已较完善地发展起来,幼儿视力不断增加,据苏联思道维兹 卡娅的研究儿童看出圆形较上裂缝所需的平均距离,4 5 岁为2 0 7 5 厘米,5 6 岁为2 7 厘米,6 7 岁为3 0 3 厘米。近几年来的生理学研 究表明,3 岁以前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一 方面要注意保护幼儿的视力,另一方面要为其创造视觉发展的良好 环境。从幼儿颜色视觉的发育来看,一般约从四个月起开始对颜色 有分化反应。3 4 岁的幼儿能正确地辨别基本颜色,但还不能把颜色 与其名称正确地联系起来,4 岁以后则能做到这一点。幼儿艺术教育 应及早地为幼儿创设一个五彩缤纷的环境,促使其颜色视觉的发展。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 8 9 年版第6 6 页 ( 二) 幼儿听觉的发育。有一项研究表明,很小的婴儿就能辨别声 音的差别。b r o n s t e i n d e t r o v a ( 1 9 5 2 ) 给4 3 名婴儿听各种各样 的声音,让他们听风琴和口琴的演奏声、吹哨声、敲铅笔声,婴几 第次听到一种特别的声音往往会停止吃奶,直至声音停止再继续 吃奶。一般而言,约在一个月左右时幼儿出现听觉集中现象,八九 个胃时,已能分辩各种声音。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听觉感受性 不断提高。 2 1 2 幼儿艺术心理发展的特点 关于幼儿艺术心理发展,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的 美术心理和音乐心理两个领域。 对幼儿绘画发展的研究起始于1 9 世纪末的欧洲。1 8 8 7 年,意大 利的里奇( c r i c i ) 著出一本儿童的艺术。在欧洲创始了幼儿绘 画的发展研究。1 9 0 5 年,德国学者柯中斯忒纳( d g k e r s c h s t e i n e r ) 出版了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一书,受到普遍关注和好评。下面 是国内外学者关于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 柯申新 忒纳的研究。柯申斯忒纳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 期为实验前期,2 4 岁儿童在此期内只能绘画事物之局部且将各部 图画随便绘画,既不系统,又无秩序,第二个时期为图式期,儿童 在此时期内稍能绘画,不过所画的大概是一个图式;第三个时期为 线与形色期,到了此时期,儿童对于怎样长的线,怎样大的形色, 可以分辩出来了。第四个时期为平面画期,儿童只画他眼睛所能见 到的部分了( 即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大都能画出来) 。第五个时期为 立体画期,在此时期内,儿童能辨别高深阔三边的形式了。( 二) 麦 卡悌的研究。麦卡悌所主持的美国世界幼儿教育协会的儿童研究会 在研究了3 i 2 3 9 张儿童画之后,把儿童的图画分成四个时期:第一 个时期为涂鸦期,儿童在此期所谓画图实际上是随便乱涂,是纯粹 为了满足自己用笔在纸上随便画来画去的愿望,所画的东西还没有 意义;第二个时期为象征期,在这个时期里,儿童把自己涂鸦出来 的东西开始赋予一定的意义,但还不能真正地表现出所画对象的真 实面貌。第三个时期为定型期,在这个时期是儿童所画的图画已能 转引自张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中国家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 90 页 1 2 的重要构成要素。音乐能力是人的重要审美能力之一。欣赏音乐、 歌曲和舞蹈,可以陶冶情操、健康身心。儿童的音乐能力正处于积 极的发展时期。对于什么是音乐能力,音乐心理学家们有各自不同 侧重的回答。较早从事音乐能力测量研究的著名音乐心理学家西肖 尔( s e a s h o r e ) 认为,音乐才能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突出的鲜明的能 力。这些能力在每个人身上体现的程度不同。有些人未必具备这些 能力或缺乏其中的某些能力。音乐心理学家们对音乐能力或音乐才 能的论述虽然各有侧重,但一般认为:( 1 ) 音乐能力主要是指个体 接受和辨别音乐的能力,而不是指与音乐能力密切相关的歌曲演唱 能力、乐曲演奏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 2 ) 音乐能力是一种综合能 力,它由接受和辨别音乐要素的各种能力构成。这些由音乐要素所 决定的子能力包括节奏感、旋律感、乐音的音高和音色的辨别能力、 音乐的记忆力、以及对音乐所表述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等。在音 乐能力中不包括唱歌能力、乐器演奏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的说法可 以使我们知道,音乐能力是一般常人都可能具有的能力( 只是能力 的大小和水平因不同个体而有不同) 。在音乐范围内,音乐能力相当 于一一般能力;而演唱能力,演奏能力和作曲能力相当于特殊能力。 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对于婴儿和较小的幼儿来说,他们什么 时候开始表现出音乐的节奏感和旋律感,什么时候能辨别出不同的 高音、音色、音长和音强? 婴儿的“咿呀”之声是不是儿童最早的 歌曲,幼儿的唱歌,从唱出大致的旋律到有节奏、有表情地唱歌, 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呢? 这些问题引起幼儿心理学家,幼 儿教育家的浓厚兴趣。西方一些学者进行大量的观察、研究和实验 研究,为艺术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 一) 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英国著名心理学家 罗莎蒙德舍特一戴森( r o s e m o n ts h u t e r d y s o n ) 的研究认为,o l 岁时,幼儿对声音作出各种反应;1 2 岁时,幼儿自发地、本 能地“创作”并唱歌:2 3 岁时,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断模仿地唱 出;3 4 岁时,能感知旋律轮廓。如果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的演 奏,可以培养绝对音高感;4 5 岁,能辨别音高、音区,能重复简 单的节奏;5 6 岁,能理解、分辩响亮之声与柔和之声,能从一些 张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p 7 卜7 3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 。1 4 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式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 ( 二) 婴幼儿对声音的反应。婴儿对声音的反应可以从两个方 面研究。即婴幼儿对非音乐声音的反应和对音乐声音的反应。母亲 的育婴经验表明,家庭生活噪音和家庭周围的噪音会影响婴幼儿的 睡眠甚至引起烦躁和哭闹。又有研究表明,完全无声的环境并不适 宜于婴儿,而轻柔的声音则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婴儿停止哭闹,或使 他们安定、愉悦。在对婴幼儿对音乐的反应的研究中,穆格( m o o g ) 指出:( 1 ) 6 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主动地对音乐作出反应,而不再仅 仅被动地接收音乐。他们会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并做出高兴乃至惊 喜的表示。( 2 ) 以后,他们会连续地晃动身体。( 3 ) 1 岁左右的婴儿 开始发声“唱歌”。( 4 ) l 岁以后的婴儿对声音刺激的反应表现出明 显的进步,不同类型的身体运动明显地增加。( 5 ) 3 岁以前,动作与 音乐的协调能力逐渐提高,但是到了3 4 岁时,这方面的发展似乎 停顿了,而在边唱歌边做合乎歌曲内容的表情及简单动作方面则有 发展。( 6 ) 4 5 岁的幼儿对音乐的身体上的反应看起来是减少了,他 们坐在那里听音乐的可能性增加了,即他们增加了思想上对音乐的 反应。 穆格的研究力图对婴幼儿的音乐能力发展进行全面的、总体的 概括,它揭示出了幼儿艺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因素,成为了幼 儿艺术教育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 2 幼儿艺术教育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 s o c i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 ,又称结构环境( s t r u c t u r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 ,一般来说,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幼儿艺术教育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 面的影响。影响幼儿艺术教育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 文化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包括家庭环境、园舍环境在内的教育环境。 家庭环境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家是每一个人心目中温暖的 港湾。人的一生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在人生成长的历程中,家庭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 位,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幼儿的成长和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发挥 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与生活交织在一起,对幼儿产生着广 文化的组成部分。家庭文化在陶冶和塑造家庭成员的性格、气质、 人口乃至世界观方面都有着其他因素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对人的 发展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家庭的一日生活起居常规劳动方式、 消费方式和闲暇方式等生活方式与其价值观、人生观紧密相连,同 时也对幼儿的艺术教育产生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现实生活中, 不少家庭中的不文明的生活起居方式、消费方式和闲暇活动,如愚 性消费、精神生活贫乏等不仅对幼儿的艺术教育没有帮助甚至还危 害到幼儿的生理健康。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环境,为 幼儿艺术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家庭经济。家庭经济是孩子成 长的必要因素。良好的家庭经济状况能够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必要的 物质基础。影响家庭中幼儿艺术教育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 因素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有些因素并非是影 响幼儿艺术教育的必然因素,而有些因素在某些家庭中却有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下,幼儿艺术教育呈 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差异。 此外,院落环境是家庭环境的放大,它也会对幼几的艺术教育 产生许多的影响,以及与幼儿有关的亲邻所构成的幼儿艺术教育的 环境也会对幼儿的艺术教育产生直接或间接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晌。幼儿园是我国学制的基 础阶段。幼儿园是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是幼儿园又是一个 小生态系统或生态群落,它是一种人工生态环境。幼儿园的建筑和 环境布局本身既作为生态因素存在,又作为一种潜在的因素对幼儿 产生着艺术的熏陶和影响。艺术实践是幼儿园里主要的活动。我国 幼儿园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普及程度、师资队伍、办园质量等 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幼儿园中的幼儿艺术教育日益蓬勃发展。 但是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 市场经济下幼儿园的一些不良倾 向。市场经济的浪潮也影响到幼儿教育的领域。一些幼儿园从赢利 目的出发,在社会上推出各种各样的招牌,其中以突出语言特色和 艺术特色的教育为主,片面强调和夸大了艺术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也诱导了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结果影响和阻碍 了幼儿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 幼儿园建设在区域上不平衡发 粱志主编学前教育p 2 0 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2 。 展,幼儿艺术教育的发展状况也存在着很大差别。从我国幼儿教育 发展水平来看,幼儿艺术教育呈现出三个区域性特点:( 1 ) 以中心 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个别城市为代表的幼儿艺术教育。在这些地 区幼儿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比较强大,能够广泛地吸取先进的幼儿 艺术教育的理念,幼儿艺术教育的总体水平达到较高的程度。( 2 ) 在中等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幼儿艺术教育的开展与旧的教 育模式区别不太大,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相对落后,多沿 用小学教育的形式,但总体上也在不断改进,朝着更加符合现代教 育理念要求的方向发展。( 3 ) 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幼儿园建设 比较落后,很多地方甚至还是空白。这种落后,有经济上的原因, 也有观念上的原因。幼儿艺术教育状况更是不容乐观。但是随着各 地农村经济状况的逐渐发展,农民对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加,幼儿园 建设和幼儿艺术教育的条件也在不断地改善。 教育改革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幼儿艺术教育的社会文化环 境主要是教育环境,教育领域的每一次改革都对幼儿教育和幼儿艺 术教育产生影响。从历史上看,1 9 5 7 年2 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 泽东同志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讲话 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 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 这个教育方针中没有提及“美育”,加之5 0 年代后期开始的一些“左” 的思想的影响,学校美育不被重视,中小学艺术课程( 音乐、美术 课程) 被缩减,幼儿艺术教育也未能例外地受到影响。改革开放以 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各个领域都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工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教育事 业得到很大的发展,教育改革逐步深入,全面地展开。随着教育事 业的恢复和发展,幼儿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也逐步得到重 视,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1 9 8 9 年2 月2 0 日,国家教委和文化部联 合颁发关于加强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的意见。固文件指出,1 “七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5 卷第3 8 5 页,人民出 版社,1 9 7 7 年版。 郭笙新中国教育四十年第4 5 4 6 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 9 8 9 年版。 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 1 9 4 9 19 9 5 ) 第13 5 0 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19 9 9 年版 1 暮 五”计划明确地把美育和德育、智育并列,重新确立了美育在国家 教育方针中的地位。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艺术教育是 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2 少几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广大 少年儿童的艺术素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良好的初步 基础。少年儿童艺术教育要从全面培养教育少年儿童出发:必须有 利于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 律和教育规律。此文件的颁发,对于具体指导少年儿童艺术教育活 动的全面展开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幼儿艺术教育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1 9 8 9 年1 1 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 ( 1 9 8 9 2 0 0 0 年) ( 下简称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我国第一 个全国学校艺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它提出了从1 9 8 9 年到2 0 0 0 年 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管理教学等几个方 面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设想。总体规划的第一部分“发展目标和主 要任务”指出,到2 0 世纪末,在幼儿园进行多种艺术活动,入园儿 童普遍受到良好的早期艺术教育,这为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发展提 供了制度上的保证。2 0 0 1 年夏季,教育部确定了全国2 7 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的3 8 个区( 县、市) 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2 0 0 2 年暑假后,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已经覆盖5 0 0 余个县 ( 区、市) 级单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了关键阶段。在这 次建国以来最大的课程改革中。对基础阶段的艺术课程进行了调整 ( 其中也包括幼儿艺术教育活动) ,艺术课程的指导思想,内容和评 价都与此前有较大的不同。我国的幼儿艺术教育面临新的历史机遇。 另外,社会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都对 幼儿艺术教育产生影响。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艺术在教育的作用, 我国古代的艺术教育作为道德教化的一种手段而受到重视。苟子说, “夫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 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乐的潜移默化作用显著 于礼。乐的目的在于“以导制欲”,乐与礼相辅相成。 乐,最初是各门艺术的总称,它不仅包括音乐,而且还包括诗 歌、舞蹈、雏形的戏剧等多种形式。其中书法作为我国特有艺术在 世界艺术教育独树帜,直至今天进行书法教育仍是我国幼儿艺术 荀子乐礼。 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由于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广大,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悠久的历史和艺术传统。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 艺术教育也要考虑对传统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发扬。现在是个以科 学技术和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科技的影响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 次和各个方面,科学技术不仅是现在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且还 是学习的必要手段,幼儿艺术教育不能无视这一特点,要善于利用 现代科技为幼儿艺术教育带来的广阔视野,使幼儿艺术教育不断获 得新的高度。 2 3 幼儿艺术教育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因子 要研究幼儿艺术教育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还必须 分析构成幼儿艺术教育的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的性质以及它 们影响幼儿艺术教育的途径和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各种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因子都具有质的多样性。在自然生态环 境中,非生物环境有土壤、温度、湿度、光照、大气、矿物元素各 种射线和电磁波等。在这些生态因素中,又集合着许多生态因子。 在生物环境因子中,有细菌、裸子植物等各种植物和动物等。这些 非生物的或有生命的生态因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直接或间 接的影响。 美国行政生态学家雷格斯( f r e dw r i g g s ) 认为,环境中的因 素,可分为无感因素和敏感因素两种。生态学家谢尼阔夫将生态因 子划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类因子。 也有人把生态因子分为主导因子、伴随因子、调剂因子、修改因子、 限制因子等。麦恰德斯基将生态因子的性质和作用结合起来,分为 稳定因素和变动因素。这些分析,为研究幼儿艺术教育生态环境中 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新材料研发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文化旅游项目投标标前合作合同
- 2025版跨境电商贸易生意合同范本
- 2025年二手房交易全程跟踪与独家代理服务合同
- 2025版设备购置与借款综合服务协议
- 2025宾馆餐厅特色早餐承包与供应服务合同
- 2025年数字货币对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策略研究与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二手房存量房市场推广及广告投放合同
- 2025年度水土保持项目质量检测与验收合同
- 2025办公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含专项补贴政策)
- 销售部区域划分管理办法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超声波龈下刮治术专题讲解
- 2025年电信传输工程师职称考试试题
- 小学一年级升二年级暑假数学作业-58套计算
- 2025年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测试与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福利院消防培训课件
- 肩袖修复术后影像学评估的新技术
- 医疗废物与污水处理培训
- 4S店员工职业卫生培训
- 体检机构礼仪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