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我国货运发展关联产业的实证及趋势分析.pdf_第1页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我国货运发展关联产业的实证及趋势分析.pdf_第2页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我国货运发展关联产业的实证及趋势分析.pdf_第3页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我国货运发展关联产业的实证及趋势分析.pdf_第4页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我国货运发展关联产业的实证及趋势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我国货运发展关联产业的实证及趋势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随着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货运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日 益密切。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将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 在此情况下,本文提出了基于国民经济分析的货运发展研究问题。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1 ) 通过对1 9 9 0 2 0 0 0 年我国四张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总投 入,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三个角度分析国民经济发展对货物运输需求的影响,并 且通过量化的数值反映各因素、各产业发展变化对货运需求的影响。 ( 2 ) 接着从货运的服务对象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入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3 7 种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进行约减,选择出包含信息量最大的最简工农业产 品集合。对由9 种重要产品组成的主成分进行分析,并分别建立起由9 种产品货 运量和货运周转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进而对选出的9 种产品在1 9 9 0 2 0 0 4 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将其与货运发展进行对比。 ( 3 ) 对我国“十一五”期间货运发展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十一五 期间基本的经济走势和产业发展状况,以此为基础,对我国2 0 l o 年货运量和货 、运周转量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十一五 期间我国货运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和挑战,最后针对货运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投入产出表货运“十一五”规划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c h a n g eo fe c o n o m i cc 觚de c o n o m i cs i t u a t i o n , a c c o m p a n i e dw i t ht h et r a n s i t i o nf b mp l 锄e de c 0 n o m yt om a r k e te c o n o m y ,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锕e e n 时g t l ta n de c 0 n o m yg e td o s e r ht h e “e l c v e n t hf i v ey e a r p l a l l , d l i i l aw i l lh a v eh i g l l s p e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 a l s ow i t hf a s t e rr e v o l u t i o ni nt l l e e m i cs t n l c t l l r c ,s oi ti si i l 铲e a tn e e do ft h es t u d yi nt h e 缸e ao fr c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e c o n o m i ca n d 自巴i g h t t h em a i l ls t u d y i n gc o n t e n t so ft l l i sp a p e ra r c 弱f o l l o 、鹏: ( 1 ) w i t ht h ea n a l y s i so ff o u ri i l p u t 一0 u t p u t - t a b l e sf 1 0 m1 9 9 0 - 2 0 0 0 , s t u d yt h e f 沱i g l l td e m 孤df b m 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yf 幻mt h r e ed i f b r c n ta n 百e :也et o t a li n p u t , t l l ei i l d u s t r yc 0 n s t r i l c t i o na n dt h et e c h n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 u s en u m e r i c a lv a l u et o c o m p a r c i n n u e n c e0 fd i 彘r e n tf a c t o r ( 2 ) u s ep c at h e o r ya se x p u 唱a t em e t h o dt or e d u c et h en u m b e ro fm a i n p r o d u c t so fn a t i o n a le n o m y , t of i n do u tas i m p l ea g 孕e g a t eo fp r o d u c tw h i c h c o n c l u d em o s tc o m p l e t e 幽m a t i o nw i t hf 撕e s tn u m b e l1 1 1 e nu s ep c at os t u d yt h e p r i n l a r ) ,c 0 n t e n tw r h i c hc o m p o s e db yt h es i m p l ea g 笋e g a t e s e tu pr e 伊e s sf b 玎n u l a t i o n o fn i i l em a i np r o d u c t sa n df t e i g h ti n d e x ( 3 ) d i s c u s st h ef d g h td e v e l o ps i t u a t i o nd u 咖gt h ep e r i o do f“e l e v e n t hf i v e y e a r ”p l a n ,姐a 1 ) ,z et l l eb 嬲i ce c o n o m yt r e n do fe c 0 n o m ya n di i l d u s 时d e v e l o p m e n t , t h e nu s et h ef o n n u l a t es e tu pb yt h i sp a p e rt of o r e c a s tt h ef e i g h ti n d e x b a s e do na u t h e s es t u d y ,c 0 n s i d e rt h eo p p o n u n i t y孤d c h a l l e n g e f a c e d b yt h e 骶i g l l t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ef u t u r e ,g i v es o m ea d v i c et ot l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f | e i g h ti n d u s t r ) , k e yw o r d s :i i l d u s t r ys t n l c t u r e i n p u t - o u t p u t t a b l e sf r e i g l l t “e l e v e n t hf i v ey e a r ”p l a i l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 文中不包含任何未加明确注明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成 果。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愀 砌年f 月厶日 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 属学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 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 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长安大学。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咏钡 、 弦影 铆7 矿年月盯曰 哆参耸”缪 第一章绪论 1 1 研究背景 国际发展经验表明,货运是经济、社会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经 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运输需求量的相对强度。从货运角度分析不同的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货种、货运量、货 运流向和货运方式的变化。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同,对货物运输要 求也不同。工业化初起,经济对货物运输的需求量很大,以煤炭和钢铁产量为代 表的初期产品的增长率可能会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交通行业需要大规模 地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输能力。随后,经过机电工业与化工工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主 导发展阶段,货运弹性系数逐渐降低,到了新兴产业和电子商务主导的发展阶段, 货运弹性系数会进一步降低。 我国当前的三次产业呈现了稳步发展的态势: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基本 满足了人民生活和社会济发展的需要;工业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且经过了 2 0 世纪8 0 年代的以轻工业为主导,9 0 年代基础工业的发展以后,轻重工业之 间、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不协调的矛盾得到基本解决。当前提高工业产品国际竞 争力,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和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已成为工业发展主要矛盾;第三产 业主要是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 约得到缓解。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受需求结构升级的驱动,农业 在稳步增长中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这表现在:畜牧业、渔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 由1 9 9 q 年分别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 5 6 7 、5 3 6 提高到2 0 0 2 年的3 0 0 7 、 7 2 7 :种植业比重下降。工业结构呈现明显的升级趋势,电子和以汽车为代表 的机械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受需求驱动,基础设施投资、能源、原材料、房地产 投资等基础工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仍以传统商业、交通运输业为主,生产率较 高或对产业升级起促进作用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仍发育发展缓慢。 基于上述分析,面对我国目前的新型工业化转型时期,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中,“十一五”期间的产业结构仍将会产生较大变化。为 了应对工业化、市场化、可持续发展对货运发展的挑战,需要深入分析产业结构 与货物运输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由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给交通运输发展带 来的不确定性,为我国“十一五”期间货运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 2 研究现状 从外部经济系统的作用看,在经济体系内部存在许多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因 素,将这些因素归纳起来,有两大部分:一部分属于各种经济总量因素,如国民 经济发展规模、工业发展规模及基建规模等,就这一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l 】【5 】; 另一部分属于各种经济结构因素,如产业结构、工业结构、货物结构等。目前研 究:文献 2 】【3 】就经济结构变化对货物运输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产业结构和 产品结构两个角度定性分析了其与货运量之间的关系。在文献【4 】中,作者主要 考虑第二产业中各部门的货运需求情况,将各国民经济部门构成一个由产业链维 系的产业经济系统,按照情景分析法得出产业经济系统货运总需求。 上述各种方法的主要不足在于对于结构型因素影响的考虑往往基于理论上 定性的分析,缺乏数据的支持,对于产业结构也多是从三次产业出发的角度,对 于三次产业内部变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缺乏考量,无法满足产业结构快速变动期 对我国货运业影响分析的需要。 1 3 研究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从我国主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发展变化的角 度,采用定量分析比较的方法,研究我国经济发展对于货运需求的总体影响,并 进一步对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以上述分析为基础对未来年 货运总体趋势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思路。 2 第二章:以我国1 9 9 m 2 0 0 0 年四张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析我国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总投入、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对我国货物运输中间使用发展的影响,从 定量对比的角度分各产业的影响程度。 第三章:从货运的服务对象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入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进行约减,选择出包含信息量最大的最简工农业产品集 合,并建立由主要工农业产品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为进一步的 研究提供基础。 第四章:对我国“十一五”期间货运发展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我国“十一五” 期间基本的经济走势和产业发展状况,以此为基础,对我国2 0 1 0 年货运量和货 运周转量进行预测,并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货运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 战,及针对货运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五章:总结本文主要成果和不足。 3 第二章我国经济发展对货运需求影响分析 影响货物运输的因素是十分广泛和复杂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民经 济体系的内部因素,可称为经济因素,如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等; 另一类是国民经济体系的外部因素,可称为环境因素,如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等。 从各类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来看,经济因素是影响的直接因素,环境因素是间接 因素。环境因素是基本稳定的,并且如要对货运发展产生影响,也必须通过市场 经济的运作。 本章拟通过对1 9 9 0 一2 0 0 0 年四张投入产出表中各产业总投入量,直接消耗系 数,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讨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国民经济体系的变化对货物运输 发展的影响,分析其与货物运输需求变化之间的关系。 2 1 投入产出理论在货运分析中的应用 本节拟就国民经济发展对货运的影响进行分析,试图发现货运发展的主要影 响因素,通过投入产出表分析相关指标变化对货运需求的变化,得出国民经济系 统中不同产业、不同影响因素对货运影响的差异,建立在此基础上得出我国货运 发展主要影响产业。 2 1 1 货运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原理 一般货运需求量或交通增长量可用公式 q - 爿+ x 测算其中彳为货运强度或货运弹性系数,z 为总量性指标,可采用国内生 产总值g d p 表示。 将q 圳z 求导可得 咖署积+ 詈幽 由于爿i q z 。岛五彳。轨只, 式中:s f 各部门在总产出中的比例, 包各部门对交通运输的完全消耗系数, 4 枇- 豳嚣+ 扭罢 带入d q - 罟擅+ 詈( 船鲁+ d b 芸) :望掰+ 磐冀搬+ 塑塑扭 2 1 a aa x a ba 】! 【a s 经上述推导表明,对货运的变化可划分为三种主要影响因素:式中第一项反 映了经济规模总量变化的影响。式中第二项表示结构变化引起的变化。式中第三 项表明了投入产出系数,也即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它所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技术 状况,第三项表示技术结构变化导致的货运变化。 上述公式中的各部分可以通过不同时期投入产出表测算近似得到。因此,可 以通过对比近年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与货运发展的相关投入产出系数,了解产业 发展对货运发展的影响,并通过相关趋势分析,一定程度上预见未来产业变化对 货运发展影响。本章的研究重点是产业与货运发展的相关影响,而对未来的发展 变化将在第四章进行讨论。 譬 2 1 2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理论简述 投入产出分析( h p u t o u t p u t a a l y s 妨是投入产出理论的具体应用,借助投入产 出表,对各产业之间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上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利用产业间 的关联关系的特点,为经济预测和经济计划服务,其最突出优点是把复杂的经济 体系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用数量方法描述出来。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 是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反映为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处地位的变化,这就为采用 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交通运输产业关联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货物运输的需求主要 表现为来自其他经济部门的派生需求,国民经济中有关部门的运行结构及水平发 生了变化,将会影响到货物运输的总量和结构。在一张投入产出表中,当各产业 投入一定时,其对货运的需求也是一定的。 投入产出表是进行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通常使用的价值型投入产出 表,其简化的一般形式如下表2 1 所示: 5 表2 1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简化形式 尘 i9 。 托而 啦 。 2轴“。_ 扣墨 一 声 ” 落 “ 一 n 一 一 。 挂 雄 辩 - 4 _“。- e 置 捧 门 毒计 r t 蚧 融辑m 如 函 肌d 计a g c c 帮 磐葫撒埔 h “。 t r : 祉盘纯担 机肌 。 虬n 酶 小计 柏 舫 “ 。n 尊产船矗晶r r 表2 1 中: 为第j 个产业部门生产中所消耗的第f 个部门产品数量的 价值;表示第f 个产业部门的年产品价值总量;工,为靳个产业部门所提供的 年最终产品的价值;d ,为第,个产业部门全年提取的折旧基金;c 为第j 个产 业各部门全年生产中的价值转移总量;,为第,个产业部门在一年内创造的国 民收入;为第j 个就业部门劳动者一年内的劳动报酬。该表反映了一定时期 ( 如1 年) 内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产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品的“产出” 关系。 直接消耗系数也叫技术系数或单产消耗它反映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过程 中所消耗的f 产品数量。直接消耗系数本身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它虽然 仅表示一种产品的生产变化对应它的投入产品的“第一轮”的影响,但它却是完 全消耗系数的基础。 + x “ 口# 。? 一, 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直接消耗系数,基本上受技术性条件的制约,与当时的科 学技术水平有关,一般来说,具有相对稳定性矩阵。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 是以社 6 触 一 甚 汁出净 融牛 费 馋 蹲 彗 辩 燃 卜 娃 舭 酾 一 巾 蘸凡尊l l 碧 会总产品为参照系,它只能表现经济部门( 或产品) 间的直接联系,这些联系容易 测算。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 则是以最终产品作为比照标准,它反映的是经济部 门间的完全联系,比较隐蔽、复杂,需要相应的科学方法来揭示。完全消耗系数 等于直接消耗系数加上全部的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矩阵为 口( ,一爿) 一1 一,。 投入产出表的行模型是根据投入产出表的横行关系所得到的经济数学模型, 其经济含义是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去向,研究分配问题。投 入产出表的列模型是根据投入产出表的纵列关系所建立的经济数学模型,其经济 含义是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投入,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生 产和服务的价值形成问题。本文货物运输产品分配的角度考虑各因素的影响,与 行模型所反映的经济规律近似,因此可采用行模型。 当采用投入产出表对社会经济发展对货运需求进行分析,如公式2 1 中,将 三个变量分别对应投入产出表中的社会总投入,各产业比例,直接消耗系数,而 交通运输业中间使用量的大小表示社会所有部门所消耗交通运输产品的产值,可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投入产出表中上述三个变量的变化程度和幅度,从数量的角度 产业变化及其对货物运输需求的影响。 经过对我国1 9 9 0 年、1 9 9 5 年投入产出表的初步分析可得,货运产品的产 值占交通运输产品总产值的约为8 5 ,其中包括工农业和商业餐饮业的物质生产 部门所消费的货运产品占货运产品总价值的8 9 ,而这些产业所消费的客运产品 价值往往很小。由此可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货运的影响更加直接和 显著,因此本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将主要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所消费的运输产品 的价值视作货运产品的消费,对于第三产业依据与货运产品的关系区别对待。由 , 于在投入产出表中分部门统计其投入和产出关系,因此,可以用此分析各产业, 尤其是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和技术发展对货运发展需求的影响。 2 1 3 投入产出法与本研究的适应性 将投入产出法应用于国民经济与货运发展分析领域,需要有以下假设: 1 ) 纯部门假设( 同质性假设) :纯部门假设的内容是,每个生产部门只生产 一种特定的同质产品( 完全可以互相替代) ,并具有单一的投入结构,而且只用同 一种生产技术方式进行生产。这一假设实际上也是一般均衡模型建立的假设。其 基本意义是,使每个部门都成为一个单纯生产某种产品的集合体,以便模型能清 楚且简单反映各部门产品的不同用途,并按不同的用途说明其使用去向。同时, 不考虑部门内部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技术的差异和产品的相互替代性,其目的是 为了使模型能准确反映各部门产品的物质消耗构成。从而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 建立起准确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了这种假设,部门间的数量联系可以完全准确 地通过直接物质消耗系数表现出来,各产业对交通运输需求也可以通过之间价值 型投入产出分析得出,便于用线性联立方程来计算和分析。本假设同时潜在认为, 交通运输部门的产品也是同质产品,因此,运输业总产品产值的增加与运输业运 量的增加是同比的。在分析中并不强调运输产品的区别,只是在分析时由各产业 特征决定其的主要影响对象是何种运输对象。应该充分认识到,如果没有这一假 定,一个部门的产出量和某种投入量之间就不会是确定的线性关系。纯部门假设 是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假设。这一假设与事实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由于一定时期 内货物构成相对稳定,因此,结论是相对可信赖的。 2 ) 直接消耗系数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这个假设的含义是:一方面,在 一定时期内,各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凝固不变,抽象了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 高的因素;另一方面,同一部门内各企业的技术水平、技术条件相同,或者说它 们有相同的消耗系数。在投入产出模型中,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数量联系或产品 结构是通过直接消耗系数( 生产技术联系) 建立的,可以说4 。是整个投入产出模型 的核心概念。这也是目前采用投入产出法进行预测的基本假设。但是,实际直接 消耗系数是变化的,而这一变化正式由于技术条件的改变导致的。但正如假设的 理由所说,在时期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技术水平也总体上比较固定,因此,有一 定的合理性。按投入产出关系计算结果在技术水平为发生飞跃的情况下比较切合 实际的。 3 ) 比例性假设:这一假设实际上是上一假设的推论。投入产出模型,是用 线性方程式来表示的,这就要求每一部门的各种投入是该部门产出水平的线性函 数,暗含不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这也是投入产出模型与一般经济计量模型的重 要差别。但实际上,各个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非线性关系,并且随机因 素总在起作用。在此基础上同样可以假设,如果各产业部门的投入与产出均是线 性关系,则社会总投入与社会总产出也呈线性关系。从全社会货运的平均水平老 考虑本假设是必要的,也是合适的。 采用投入产出表进行货运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在原有投入产出假设的基础 上,还应有以下两个重要假设: 1 ) 由于交通产品的特性,也即其生产过程既其消费过程,其积累和出口值 ( 外销) 值与生产过程的运输量相比很少,因此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中间需求过 程。本文将投入产出表中中间需求矩阵中交通运输业所属行列取出单独分析。即 假设:各产业的最终使用和增加值对该产业对交通运输业的投入、产出关系不产 生影响。 2 ) 货运需求的产生来自于交通运输业以外的各国民经济部门,所以必须确 定货运业所属统计类别。在我国通用的投入产出表中,一般是将产业分为两个 大类,运输业属于其中的运输邮电业。按照理论是可以得到货运业独立的投入产 出关系。但由于目前数据的可得性,因此假设货运与客运,运输与邮电的发展是 完全线性相关关系,即运输邮电业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为货运业的影响因素和 变化规律。这假设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这是因为我国近年来我国邮政业务发 展缓慢,而航空运输业务发展快速,但从总体上来说,这一假设是与行业整体发 展水平较适应的。 2 1 4 实证分析方法 货运需求的变化是由三个因素的变化共同影响的,为了明确各因素的影响 程度及不同产业不同影响因素变化对货运需求的影响,可以采用控制两个变量, 研究由某一因素变化导致的货运中间使用变化情况,来进行单因素对货运业影响 分析,再考虑三者共同变化时对货运需求的影响。例如:在分析由于社会总投入 增加对货运需求的影响时,可将直耗系数和总投入在各产业之间的投入比例看作 是常量,即使用初始的1 9 9 0 年的数值,依此来分析单投入变动造成的影响。在 分别考虑了三个单因素影响后,再考虑其综合作用对货运需求的影响。 9 图2 1 实证方法构思 2 2 我国19 9 0 - 2 0 0 0 年单因素变动对货运需求影晌分析 2 2 1 研究范围及基本数据 货运需求的产生来自于交通运输业以外的各国民经济部门,主要为物质生产 部门。为对国民经济与交通运输之间关系进行分析,首先要对国民经济行业划分 进行分析。在联合国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将全部的 经济活动分为1 0 个大项,在每个大项下面再分若干小项。其中,交通运输属于 第七类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在我国国家标准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与代码( g b t 4 7 5 2 0 0 2 ) 中,把全部的国民经济分为2 0 个门类,9 8 个大类,3 5 2 个种类和更多的小类。其中交通运输属于f 类,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在国家公布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中普遍采用1 7 种类( 2 0 0 0 年,1 9 9 7 年投入产 出统计表) ,3 3 种类( 1 9 9 5 年,1 9 9 7 年投入产出统计表) ,4 0 种类,1 2 4 种类的 统计方法。显然,在资料具备的情况下,行业划分越细对货物运输的发展机理的 阐述越清晰。根据数据的普遍可得性,本文认为在分析第一产业与交通运输发展 主要相关产业时,应以大类为对象,而对于第二,三产业则应以门类为对象。共 选择1 7 个行业作为分析对象。 1 0 表2 2 三次产业分类 三生产土 一i 阻弗牲叠) l 门r 聿,鼻一铷0 2 羹一 鼻一、j 置l r 按走蔓一、名t 产土 重# 、簟土 m皇生 # 重 薯瞳 “羹重 值 囊、# 、t 、童重重 一:产生 b r i 0 6畦 开毫和竞盘量 0 7石曲天 气开采重 傀 i 邑叠矿摹鼍王 o 孽窘色叠 r 囊毫t 协 尊叠 矿摹t t l l 薯,不r 重 c一 1 3袁一t 加工 “鱼土 1 5谯井t 土 1 6一摹一 土 1 7 i ,墓、馨、膏琏重 i t 摹、毛上、毛t 囊_ ) 置毒 土 木冀工置奉、甘、摹、0 、羊一 重 2 ll 建量 也 娃 置危重 竹中生张摹t 十曲量囊 秘土t 擎奢膏遗土 石工、* 基置量特j l 工土 2 6韶露韩枷 * 蠢量 竹 琦奠毫重 2 t岳母咔簟璩土 2 9t 重 点丹稍二土 3 l 套 r 蘑曩土 毙毛套膏謦 麓知工盘 赫窘毛叠* 重正毫 工土 3 童一t 黏i 一羹鲁i i 王 弘+ 一t 鼍生 3 7l _ 峨t 蕾鼍蠢土 3 9电气蠢丑1 t 1 - i _ i i 土 柚鼍信薯谭 置喜虬干疋恤业 舢蕾长氧t 戈骺、厶蝴 杠囊建主 越工艺重喜幡* 毫土 舶i 弃青m 甘丹一簟工t d 力| l 气量椭生产和供童t “七舟、 力曲生产年峨童生 档l 生产t 托弗h 重,l 争镰t 。 五i t 重 4 7置和土未工杠毫毫主 糖建冀音基土 聃杰花垂t ,o | i 抽走重_ t 簟兰产生f 童t 和觚生 5 l壤土 靶遗遗重 岛 点1 ,h 吏毫土 “ 善上鼍土 牲遣生 i 毫产重争 羹斟 t 簟奔抒t 夸曩t 朋,t 删一撇) 襄一、l 置戎焉 t 遣踅丑 基蚍和善龃t 务业 蕾生 i t 传泔葺一鲁轴簟悼量 电信 i 瓤馆件 t 许善瓤胁量 t 井土 t 冀和,量 抽量童 摹土 筐相爱童 位囊生 长生 盒生 丹重 隹_ 土 t 蠹生 弄蕾士藩磅 魔曩产量 i k 产土 t 翱一鲁生 f 业 膏一土 # 事兜攘木鞭囊蔓 哥宽馥_ i | l 晨 土| t 拳量 拜叠吏藏争簟广参生 丘詹暮土 木一环冀翱登其量,曩t 水爿f l 土 耳境f 置主 鼻叠夔穗t 曩重 一曩曩羹曩羹t 。 l | 把土 重t 1 生、挂叠儡瓤扯疆量 工生 扛熏瘁生 蕾鲁捌l 室他滞和 乐置 | 薯 - l l 广鲁、电,蕾,攀和t 量 土靶艺木土 誊f 置蠢生 登共f 曩和牡艇 t 鲁产竞靠关 簟嘶 凡气t 和 土竞簟 并血一俸、l 曩依和毒t 蠢鼻盘麓量 i 曩 一年氲 下述为1 9 9 0 2 0 0 0 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和交通运输指标的变化。在国民经济 增长方面,这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到3 8 2 3 6 ,三次产业各自增幅为 1 9 1 5 7 ,4 8 2 2 6 ,4 1 4 4 0 9 6 ,工业对经济的主导作用逐步加强,第三产业发展 迅速。在货运方面,货运量的增幅为3 9 9 8 ,周转量增幅为6 9 1 2 。 搿打嚣势 m 啦 岛斟 舔酊 酲曲w 住 嚣 碍刀饨 为的雅 犯船 m 拈硒舯 甜盼如蚍s : 舛蛞 钳 c h i , k l n o p 口 r s t 表2 31 9 9 0 - 2 o 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年份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 9 9 01 8 5 9 8 41 8 5 4 7 95 0 1 77 7 1 7 45 8 1 3 5 1 9 9 12 1 6 6 2 52 1 6 1 7 85 2 8 8 69 1 0 2 27 2 2 7 1 9 9 22 6 6 5 1 92 6 6 3 8 15 8 0 01 1 鹋e 59 1 3 8 6 1 9 9 33 4 5 6 0 53 4 6 3 4 4 鹋8 2 1 1 6 4 2 8 51 1 3 2 3 8 1 9 9 44 6 6 7 0 4 6 7 5 9 4 9 4 5 7 22 2 3 7 2 2 1 4 9 3 0 1 9 9 5 5 7 4 9 4 9 5 8 4 7 8 11 1 9 9 32 8 5 3 7 91 7 9 4 7 2 1 9 9 6 6 6 8 5 0 5 6 7 8 8 4 61 3 8 4 4 23 3 6 1 2 92 0 4 2 7 5 1 9 9 77 3 1 4 2 77 4 4 6 2 61 4 2 1 1 23 7 2 2 2 72 3 0 2 8 7 1 9 9 87 6 7 27 8 3 4 5 21 4 5 5 2 43 8 6 1 9 32 5 1 7 3 5 1 9 9 98 0 5 7 9 48 2 0 6 7 5 1 4 4 7 2 4 0 5 5 7 82 7 0 3 7 7 2 0 0 08 8 2 5 48 9 4 鹋1 1 4 6 2 8 2 4 4 9 3 5 32 9 9 0 4 6 增幅( )3 7 4 5 2 3 8 2 3 矾1 9 1 5 件4 8 2 2 6 4 1 4 4 0 j 6 数据来源:2 0 0 5 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2 41 9 9 0 - 2 0 0 0 年我国货物运输发展主要数据 货运量货物周转量 年份 ( 万吨)( 亿吨公里) 1 9 9 09 7 0 6 0 22 6 2 0 7 1 9 9 l9 8 5 7 9 32 7 9 8 6 1 9 9 2 1 0 4 5 8 9 9 2 9 2 1 8 1 9 9 3 1 1 1 5 9 0 23 0 5 2 5 1 9 9 41 1 8 0 3 9 63 3 2 7 5 1 9 9 51 2 3 4 9 3 73 5 9 0 9 1 9 9 61 2 9 8 4 2 13 6 5 9 0 1 9 9 71 2 7 8 2 1 83 8 3 8 5 1 81 2 6 7 4 2 73 8 9 1 9 9 91 2 9 3 0 0 84 0 5 6 8 2 0 0 01 3 5 8 鹋24 4 3 2 1 增幅( ) 3 9 9 8 6 9 1 2 数据来源:2 0 0 5 年中国统计年鉴 根据1 9 9 0 ,1 9 9 5 ,1 9 9 7 ,2 0 0 0 年四张投入产出表可得到研究期间交通运输 三种主要影响因素的重要数据,包括交通运输业所属行,所属列,直接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及各产业所需总投入,统计总结如下: , 1 2 裹2 51 9 9 0 2 0 0 0 投入产出表相关指标统计 产生f t 再 弁蠢杼) 镕h“6 直麓* 耗融 “0 1 7 t 了盯盯m l 5 ln 0 1 0 7 l 蚰m i 兜莹瞄量 n 1 5 “m m w 十拄 音计 删帅2 1 5 t 总投八 丹它( 疗】 铊2 2 2 x 4i 盯l 口l 8 i2 1 7 封蛆3 直接糟鞋寮量 完全精耗熏t “劓帕如3 盼“们q 蜘鲫1 7 中阿投入合计 7 鞠l 4t 8 m 息投入0 n 弭l o l o 分配( 行) * 1 的,l 豫咖2 1 5 - 静k 瑚 直接柑耗曩t 完全镕觚量0 幻计9 “ “wn o 3 日m 8 7 中间投入音计 皇拄入 舶盯髓b 拥l i 1 5 2 i l & 分配( 行) l 5 直接* 麓触m o l 2 i m o l 舯3n 筠g 阳1 3 完全* 耗雠 m 中同控入合计 l 女n 酊】t 2l 帮孔a 目投入 2 l 明t l 鼬t 产业代码 分配( 行) 直接捐耗蕞t 完全甜糕蔫t n 0 9 丁4 7 4 9 幛 中间投入音计 h 崩衄 尊投入 分配( 行) * m l & 3 直接* 耗椒 完全椭耗着t m o 7 m 中同控 音计 ? i m 2 m 从 分配行) 直接摘耗蓉t 竞垒泊耗曩t o 惦舯5 1 中问拽a 音计 簋i t 入 分配( 行) 直辣椒 宽垒泊耗熏量n m m 7 9“a t 巧i 1 3 中瞎拄入音许1 m t m 口$ i “5 w 5 孵i “;2 l 0 3 嚣投1 5 7 州& 盯l 艏阳7 p 他符l 1 8 m 说明;1 1 9 9 0 年和1 9 9 5 年投入产出表为3 3 部门,为统一分析,将其按照( g l m 5 4 - 2 0 0 2 ) 中的分类,将 其归并为与1 9 9 7 和2 0 年投入产出一致的1 7 个部门。 2 经过对1 9 9 0 - 2 0 年通货膨胀率的分析发现,这段期间通货彰胀和通货紧缩接替出现,而且由于 通货膨胀是基于国民经济所有产业整体范围的,如果采用其对各产业产值进行整理,将对产业之间 的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比较研究的方法,因此,数据并不代表实际值,只能反 映各产业各指标之间相对规律。基于上述分析,未对四张投入产出表进行通货膨胀处理。 3 产业代码如表2 6 所示。 表2 6 各产业代码 序号 l23456789 建筑材料 食品 纺织、缝纫及电力及蒸汽、陈焦、煤气 化学及其他非 产业农业采捆业皮革产品制 其他 热水生产和及石油加 制造业制造业工业金属矿物 造业 供应业工业 制品业 序号 l ol l1 21 31 41 51 61 7 金属产品机械设备商业饮公用事业及金融保险其他服 产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 翻造业制造业食业居民服务业 业务业 2 2 21 9 9 0 - 2 0 0 0 年总投入变化对货运需求影响分析 描述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综合指标有很多,如: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等。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 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经过相关性检验可证明g d p 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 0 o l 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也有研究将两者建立回归方程对货运发展趋势进行预 测。以上分析者说明两者发展具有共势性,但是,究竟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多大程 度上影响了货物运输的发展,以及各产业总量指标的变化对货运发展的影响程度 是上述方法无法解决的。 按照投入产出比例性假设,投入产出模型,都是用线性方程式来表示,这 就表明每一部门的各种投入是该部门产出水平的线性函数,暗含不考虑随机因素 的影响,这也是投入产出模型与一般经济计量模型的重要差别。因此,在社会总 投入量一定的基础上,各社会生产部门的产出一定,也即社会总投入影响社会生 产活动的其他综合性指标。基于上述分析假设,对投入产出表中的总投入指标对 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分析如下: 袭2 7 19 9 0 - 2 0 0 0 年总投入变化情况( 单位:万元) 年份 1 9 9 01 9 9 51 9 9 7 2 0 0 0 投入总增长 总投入 4 2 6 8 6 7 4 4 0 51 5 6 5 4 4 9 2 加1 9 9 8 4 4 2 3 1 92 57 _ 5 5 2 7 8 3 1 2 1 4 8 6 6 0 3 9 1 1 年均增长 0 5 3 30 1 3 80 j d 9 6 0 5 0 3 注:数据来源1 9 9 0 - 2 0 0 0 年投入产出表中总投入合计数据。 表2 81 9 9 0 _ 2 0 0 0 年总投入在三次产业内分配变化情况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 9 9 00 1 7 9 0 6 4 20 1 7 7 1 9 9 5 o 1 2 90 6 7 20 1 9 7 1 9 9 70 1 2 30 6 6 40 2 1 2 2 0 0 00 1 0 20 6 7 10 2 2 5 1 4 上述两表反映1 9 9 0 年2 0 年社会投入总量增加,但是增长速度逐渐减少。 总投入在三次产业内的分配比例,农业逐渐降低,工业和三产比例逐渐上升。这 与三次产业产值在我国g d p 中分配比例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 表2 9 单投入变动对交通运输中问使用影响 年份 1 9 9 01 9 9 51 9 9 72 0 0 0 总增幅 交通运输业 4 9 5 4 6 8 2 6 66 3 2 5 1 1 5 6 68 1 5 1 6 0 5 2 26 8 0 0 5 6 0 0 0 中间使用合 1 3 5 1 0 4 5 2 2 2la 计( 万元) 年平均变化 0 5 3 30 1 3 8o 0 9 6o 5 0 3 窒 表2 9 反映的是在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投入总量的 变动造成的交通运输业中间使用的增加。从平均增长速度上看,总投入因素将使 交通运输业保持年均o 5 增长速度。从具体数字来分析,两者呈同比增长关系。 各行业由于总投入增加导致对运输需求增加情况下表所示: 表2 1 0 备行业单投入变动对交通运输中间使用影响 单投入导致使用各产业使用量 增加值( 万元) 占总量比值 金属产品制造业 9 7 2 6 5 3 0 2 8 9 金属产品制造业 1 4 3 0 食品制造业 9 2 7 2 0 7 8 嗨9 食品制造业1 3 6 3 其他服务业 7 5 8 1 9 1 7 3 4 2 其他服务业1 1 1 5 农业6 8 5 4 8 0 9 8 5 9农业 1 0 0 8 机械设备制造业 5 5 5 9 1 8 0 4 6 2 机械设备制造业8 1 7 建筑业 5 3 2 7 鹞6 2 3 l 建筑业7 8 3 化学工业3 7 3 6 5 3 9 1 5 化学工业5 4 9 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 3 4 5 3 0 0 3 3 7 l 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遗业5 0 8 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3 0 明8 3 9 3 3 3 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4 5 4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 5 1 6 1 1 2 6 6 3 3 7 0 制品业 商业饮食业 2 1 5 0 6 6 3 5 4 2 商业饮食业 3 1 6 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 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 2 1 0 8 8 0 7 9 7 8 3 。1 0 业 运输邮电业 1 9 9 4 1 4 2 3 5 6 运输邮电业2 9 3 其他制造业1 7 3 7 7 0 1 5 9 5 其他制造业2 5 6 采掘业1 4 0 5 5 5 5 7 采掘业z 2 0 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7 4 3 3 6 1 8 2 5 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1 0 9 金融保险业6 5 3 9 6 9 8 2 9金融保险业 o 9 6 上表第二列为在某一行业单独考虑投入变化的基础上,对交通运输产品使用 量的产值的增加量。该表反映的是假设在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保持9 0 年的状态 下,用2 0 0 0 年各产业对于货运的中间使用值减去1 9 年该值,表示仅由于总 投入量增加而导致的对交通运输业需求的增加。可见,在假设条件下,目前我国 货运市场的主要影响产业将是前面几名。 在单投入变动的情况下,各产业投入的变化不会导致其对交通运输产品使用 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的变化,因此上表第四列反映的是单投入变化影响情况下, 各产业的比例。从比例角度分析,9 0 年代初,我国对货运需求最大的物质生产 部门集中在金属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和农业,即以基本消费品为主,其也决定了 我国货运的主要货类品种。 2 2 31 9 9 0 2 0 0 0 年产业结构调整对货运影响分析 2 2 3 1 我国产业结构基本变动趋势 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三次产业问的结构变动,总是同该国工业化和工业 现代化过程相联系。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产业结构演进表现为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变动,向产业 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发展。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国内外学者对 此已有广泛研究。 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从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论证产 业结构演变规律提供了基础: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 较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都 相应有所提高,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 的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