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论文)gps坐标系统转换模型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全球定位系统( g p s ) 数据坐标转换是在我国推广和应用g p s 技 术的关键。如何将g p s 测量数据进行满足精度要求的坐标转换,如何 合理地确定转换模型和转换参数,是十分重要又亟待解决的难题。本 文从地球几何形状及数学描述等基础理论出发,对整个坐标系进行分 类,介绍了g p s 数据所采甩的世界大地坐标系w g s8 4 和我国常用的 坐标系北京5 4 坐标系、西安8 0 坐标系、地方独立坐标系。通过 对国内外坐标转换模型成果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解决坐标转换问题的 方法,总结了转换参数的求解方法。 本文重点研究了w g s8 4 坐标系向我国常用的坐标系进行坐标转 换的方法。以w g s8 4 坐标系向北京5 4 坐标系坐标转换为例,提出了 改进酶数学模型,用乌鞘蛉隧道g p s 控制网工程实测数据对改进模型 进行实算验证,表蹰此数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坐标转换的精度 和可靠性。转换效果优于已有转换模型。 结合目蘸匿内智能交通、船舶导航等领域中,g p s 与电子地匿之 阊的坐标转换这一研究热点,针对我国电子地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 g p s 数据坐标转换至电子地图坐标系的筒便、实用方法,并推导出了 相关的数学模型。最后,研制了g p s 数据坐标转换软件,在郑州至西 安客运专线初测g p s 首级控帮4 网工程中得到应用和测试。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坐标转换,数学模型,转换参数 摘要 a b s t r a c t t h ec o o r d i n a t et r a i l s f o r m a t i o no fg p sd a t ai sak e yp r o c e d a r eo f p o p u l a r i z i n ga n da p t , l y i n gg p st e c h n o l o g y i no u r c o u n l l 掣h o wt o 吣f o r m c o o r d i n a t e so f g p sd a t ai no r d e rt ol l e tt h e r e c i s i o nd e m a n d , a n dh o wt oe s t a b l i s h r a t i c m l l y m a t h e m a t i cm o d e la n d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p a r a m e t e r s i sa v e r y i m p o r t a n tp r o b l e mw h i c hn e e d st ob es o l v e du r g e n t l y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s h a p eo f t h ee 盯c l ia n dm a t h e m a t i c a l d e s c r i p t i o n t h ep a p e r c l a s s i f i e st h ew h o l e c o o r d i n a t es y s m n 1 i n t r o d u o e s 、r l dg e o d e t i cs y s t e m8 4a n du s u a lc o o r d i n a t e s y s t e m si no u rc o u n t r y b e i j i n g5 4c o o r d i n a t es y s t e m , x i a n 8 0c o o r d i n a t es y s t e m a n dl o c a li n d e p e n d e n tc o o r d i n a t es y s t e m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r o u 曲a n a l y z i n gt h e d o m e s t i c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 a t h e m a t i cm o d e lo fc o o t d i n a t et r a i l s f o r m a t i o n , t h ep a p e rp u t sf o r w a r dam e t e dt os o l v et h ec o o r d i n a t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p r o b l e m , a n ds u m m a r i z e s t h em e t h o d st oc o r n p u t e r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p a r a m e t e r s n 皓c o o r d i n a t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m e t h o df r o mw g s 8 4t ou s u a l c o o r d i n a t e s y s t e m s i no u r c o u n t r y i ss t u d i e d t a k et h ec 0 0 r d i n a t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f r o mw g s 8 4t o b 昀i n g 5 4c o o r d i n a t e s y s t e m a sa n e x a m p l e t h ep a p e rp u t sf o r w a r d a ni m p r o v e dm a t h e m a t i c sm o d e l n er e s u l to f g p sc o n t r o ln a t w o r kd a t ac o m p u t a t i o no fw u q i a o l i n gt u n n e lp r o j e c t v e r i f i e st h a tt h i si m p r o v e dm a t h e m a t i c sm o d e lc a ni m p r o v et h ep r e c i s i o n a n d d e p e n d a b i f i t y o f c o o r d i n a t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i ne o m b i n a t i o nw i t h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t h ee l e c t r o n i c m a po f d o m e s t i ci n t e h e c t u a ll r l l 位ca n ds h i p n a v i g a t i o nt i e l d s t h i sp a p e rp u t s f o r w a r dat r i m s f o r m a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 b e t w e e ng p sc o o r d i n a t e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m a pc o o r d i n a t e f i n a l l y , ag p sd a t ac o o r d i n a t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r w a r ei sd e v e l o p e d t h es o f t w a r ei su s e da n dt e s t e di nt h ep r i m a r yg p s c o n t r o ln e t w o r k o f z h e n g - x is p e c i a l l i n eo f p a s s e n g e rt r a f f i cp r o j e c t k e yw o r d s :g l o b a l p o s i t i o n i n gs y s t e m ,c o o r d i n a t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n m t h e m a t i cm o d e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p a r a m e t e r 珏 第1 章绪论 1 1 研究背景 1 1 1 全球定位系统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 g l o b a l _ p o s i t i o n i n g s y s t e m ,简称g p s ) ,是以卫星 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l 】。它是由美国国防部于1 9 7 3 年1 2 月 批准建立的导航卫星测时测距全球定位系统( n a v i g a t i o ns a t e u i t e t i m i n ga n dr a n g i n g g l o b a lp o s i t i o n i n gs y s t e m ) ,是一种可以测时和测 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具有全能性( 陆地、海洋、航空和航 天) 、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的功能 2 j , 能提供连续、实时、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信息。g p s 系统有 三个组成部分: 1 ) 空间部分:即由2 1 颗工作卫星和3 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 2 1 + 3 ) g p s 卫星星座,主要向用户设备提供测距信号和数据电文: 2 ) 操作控制部分( o c s ) :即地厦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 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主要对卫星作跟踪和维护,并对卫星的健 康状况、信号的完好性和卫星的轨道布局进行监控,更新卫星的时钟 校正量和星历,提供定位、定速、定时( p v t ) 的重要参数; 3 ) 用户设备部分:通常称为g p s 接收机,由4 个主要单元组成: 天线、信号处理控制器、输入输出装置和电源。用来捕获按一定卫星 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卫星信号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 卫星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测量出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 传播时间,解译出导航电文,以进行定位、定速、定时( p v t ) 【j j 。 当初,设计g p s 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导航、收集情报等军事目的。 经过后来的应用开发,g p s 不仅能够达到军事要求,而且能够进行毫 米级甚至更高精度的静态相对定位,米级至厘米级精度的动态定位和 速度测量,以及毫微秒级精度的时间测量。研究及应用实践证明h , g p s 梧对定位的精度在5 0 k i n 以内可以达到1 0 4 ,1 0 0 - 5 0 0 k i n 可达l o - 7 , 在1 0 0 0 k m 以上可以达到1 0 一,在3 0 0 1 5 0 0 m 工程精密定位中,l 小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时以上静态观溅的位置误差小于l m m 。目前,2 0 k i n 以内的静态定位 仅需要1 0 - - 2 0 分钟;快速静态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 距在1 5 k i n 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仅需l 一2 分钟:动态定位测量, 流动站出发时观测1 2 分钟,然后可以实时定位测量,每站观测仅需 几秒钟。又由于g p s 具有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需通视、可提供高精 度的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多功能等特点,因此g p s 展 现了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1 1 2g p s 在我国的应用状况 8 0 年代中期,我国弓 进g p s 接收机,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多年 来,我国的溅绘工作者在g p s 定位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作了 大量的工作【5 1 。一些大规模、高精度的g p s 网相继建立,主要包括: 国家g p s a 、b 级网,总参测绘局布测的国家g p s 一、二级网,中国 地壳形变监测网,区域性的地球形变监测网和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 这些高精度g p s 网为我国新一代地心坐标系的建立、区域性地壳形变 分析、大地溅量、工程测量、地震预报、气象学研究、地球动力学研 究等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g p s 应用领域的相关理论不断成 熟,g p s 技术的不断完善,又由于g p s 技术所具有的高精度,全天候, 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费用省,劳动强度低等优点,g p s 技术 广泛应甩在军事、交通、邮电,地矿、煤矿、石油、建筑以及农业、 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各个部门和行业,在航空航天、测时 授时、物理探矿、姿态测定等领域,也都开展了g p s 技术的研究和应 用。此外在测绘领域,又基于g p s 测量不要求通视,只需测站上空开 阕即可的特点,极大的推动了测绘行业的发展,在大地测量、工程测 量、航空摄影测量、海洋测量、水下地形测量等领域应用极为广泛。 我国己建成了北京、武汉、上海、西安、拉萨、乌鲁木齐等永久性的 g p s 跟踪站,进行对g p s 卫星的精密定轨,为高精度的g p s 定位测 量提供观测数据和精密星历服务,g p s 技术的应用正回更深层次发展。 2 第一章绪论 1 1 3g 】p s 测量应用存在的问题 g p s 泓量按其精度如分为a a 、a 、b 、c 、d 、e 级1 6 1 。a a 级主 要用于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和精密定轨;a 级主 要用于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壳形变测量;b 级主要用于局部 形交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c 级主要用于大、中城市及工程测量 的基本控镥l j 网;d 、e 级主要甩于中、小城市、城镇及测图、地籍、 土地信息、房产、物探、勘测、建筑施工等的控制测量。a a 、a 级可 作为建立地心参考框架的基础。a a 、a 、b 级可作为建立国家空间大 地测量控制网的基础。 g p s 测量所采用的是广播星历,其数据结果相应的坐标系为世界 大地坐标系w g s8 4 ”,丽任何一个国家( 或地区) 测最坐标系的建立, 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步完善和精化的过程。在不同时期, 采甩的参考椭球及定位方式都不会相同,其坐标系统也不相同。因此, 就存在这些不同坐标系统的相互转换的问题。 1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由于历史原因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局限,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定 位模型约有1 0 0 余种,基于这些模型的空阈直角坐标系、大地坐标系、 平面坐标系等种类繁多复杂。不同坐标系表示的同一点的坐标亦不完 全一样。在我国的各个领域内,存在羲几十种不同的坐标系统。例如: 天文测量中的黄道坐标系、时角坐标系和各种赤经坐标系;大地测量 中的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参心坐标系、地心坐标系:高斯 ( c e g a u s s ) 一克吕格( l k r u g e r ) 平面直角坐标系;地区工程测量、航 空摄影测量中的地方独立坐标系:数字制图中的各种投影平面直角坐 标系等等。这些众多类型的坐标系,在各自的学科中有具有一定的理 论意义和使用价值。产生了大量的坐标数据资料。 对于低精度的定位、导航,如海洋航行船舶定位,对坐标系不同 引起的定位偏差可以不予特别重视。但对于航空定位、交通车辆导航、 飞弹制导、地质资源定位等要求米级精度,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线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路测量、数字制匿等需求更高精度位置信息的领域,不同坐标系问的 误差值就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在需要高精度 位置信息的领域和地区,为避免不同坐标系误差带来的不利影响,为 获得高性能的综合效果,必须将它们的坐标系统一起来。如何充分利 用这些已有的坐标数据,作到资源互补,避免信息资源浪费,对于科 学研究至关重要。 在我因澳4 量领域,大量的数据成果都是基于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 1 9 8 0 西安坐标系和工程独立坐标系。在g p s 测量应用中,就存在如 何将g p si 煲i 量数据进行满足精度要求的坐标转换。坐标转换是实现 g p s 测量成果转换为国家或局部地方坐标系成果的重要保证。因此, 研究出不同坐标系的转换模型,合理的确定转换参数的问题就十分重 要,国内外许多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4 “”1 。 采用不同的转换模型和不同的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其得出的结果会 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研究和总结比较各种坐标转换模型的原理和转换 精度,发现并清除它们之间存在的系统性差异和不足,改进坐标转换 的数学模型及转换参数,提高坐标转换精度以满足生产要求就显得尤 为重要。 1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从地球的几何形状及其数学描述等基础理论 出发,对整个坐标系进行分类。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国际、国内相关 的坐标转换方法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索不同坐标系问坐标转换的数 学模型,对如何提高转换参数的求解效率和精度的方法进行了归纳。 重点研究了w g s8 4 坐标系向我国常用的坐标系( 北京5 4 坐标系、 西安8 0 坐标系、地方独立坐标系) ,进行坐标转换的方法。以w g s8 4 坐标系向北京5 4 坐标系坐标转换为例,提出了进行坐标转换的思路, 并提出了改进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及实用简化方法。 用乌鞘岭隧道g p s 控制网工程实测数据对改进模型进行了实算验证。 另外,结合目前国内智能交通、船舶导航等领域中,电子地图的 4 第一章绪论 坐标转换迫协需要一种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适用的、简捷的坐标转换模 式,提出了一种g p s 数据坐标转换至电子地图坐标系的实用简便方 法,提出了相关的坐标转换数学模型。 最后,研发了g p s 数据坐标转换的软件,成功的解决了土木工程 澳 量,车辆导航、监控,电子地图等领域的g p s 数据坐标转换的问题。 并在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初测g p s 首级控制网工程中得到应用和测 试。 s 第2 章坐标系基础理论 2 1 地球几何形状及数学描述 由地球自然表面所包匿的体形称为地球体。假定海洋的水体只受 重力作用,无潮汐、风浪的影响。处在完全静止和平衡的状态,将该 海洋的表面延伸鲥大陆孵下面并处处保持着与垂线方向正交这一特 征的整个封闭峨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包围的体形称作大 地体1 。 大地体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在一般应用上,将地球圆球体作 为它的第一近似体;在大地测量学、地图学和精确的航海计算中,将 大地体当作两极略扁的地球椭圆体,才能够得到有足够精度的计算结 果。这种地球椭圆体作为大地球体的第二近似体;根据人造卫星的观 溅资料和精确的大地测量得知,赤道和纬度圈可看作是一个椭圆,此 时大地球体就是三轴椭球体。把这个三轴椭球体作为大地球体的第三 近似体,简称地球椭球体。为了认知地球并便于测量计算,必须选择 一个与地球大地体的大小及形状都十分接近,而又能用数学公式简单 表示的地球椭球体来代表地球。 地球椭球是由一个糖圆绕其短轴旋转而成的几何形体“,图2 1 e1 、 ol 憋 1 p 图2 - l 地球椭球体 6 e 第二章坐标系基础理论 所示。以0 为中心,p e p e 是一个椭厨,以短轴p p 为旋转轴,旋 转3 6 0 。即成为椭球。通过椭球中心并包含短轴p p 的平面叫做子午 面,它与椭球面的截线称为子午圈或经圈。过某一大地点所作的子午 面叫做该点的大地子午丽。通过椭球中心0 而与短轴p p 垂直的的平 面叫做赤道面,它与椭球面的截线称为赤道圈。与赤道面平行的平面 和椭球谣的截线称为平行圈或纬圈。 地球椭球的基本元素是由子午椭圆的基本元素来决定,决定地球 椭球体形状的基本元素有; 椭球的长半径:4 椭球的短半径:b 椭球的扁率:a ;坐 口 子午椭西的第一偏心率:e z :! 二二竺 口 子午椭圆的第二偏心率:一2 :! ;芒 扫 地球椭球体参数是根据大地测量成果计算出来的。由于各国家所 处地区不同,所采用的测量数据、数据质量及计算方法不同,因此所 采用的地球椭球体的参数也略有差异。在我国,至今已采用过或正在 采用的三个地球椭球体,见表2 - i 所示。 表2 - i 我屋采用的地球棒球体的主要参数 椭挥体名称 口( i )口 推荐年代使用情况 h b y f c 口r d 7 8 勰bl 2 9 7 01 9 0 91 9 5 4 年以前 k r a s s o w s k i6 3 7 8 2 4 5l 2 9 8 31 9 4 0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 i u g g 一1 9 7 56 3 7 8 1 4 0l 2 9 & 2 5 71 9 7 5 l 0 西安坐标系 注: i i l 6 g _ 1 9 7 5 :采用1 9 7 5 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u n i o no f g e o d e s ya f i dg e o p h y s i c s i l e 6 ) 第十六届大会推荐值。 克拉索夫斯基( k r a s s o w s k i ) 椭球体在我国使用了3 0 多年,基于 7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此椭球体的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在全国测绘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如布测了全国天文大地孵,实施了天文大地腊局部平差,测绘了多种 比椤啦尺地图等。以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为基础的成果资料已渗透到经 济建设和国家建设的许多领域,目前,相当数量的控制点的坐标仍属 于该系统。 2 2 常用坐标系 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以甩各种不同的坐标系来表示。目前世 界上存在有许多坐标系,但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直角坐标系和球 面坐标系,常用的坐标系有地心坐标系、参心坐标系、站心坐标系等, 如图2 l 所示。6 p s 是采甩w g s8 4 坐标系,属于地心坐标系;国家坐 标系是一种参心坐标系。 圈2 - 2 常用坐标幕示意闰 2 2 1w g s8 4 坐标系 g p s 的测量成果,于1 9 8 7 年1 月1 0 日开始采用w g s8 4 世界 大地坐标系( w o r l dg e o d e t i cs y s t e m ) ,以取代1 9 8 7 年以前所采用的 第二章坐标系基础理论 w g s7 2 。w g s8 4 坐标系是由美国国防部制图局依据t r a n s i t 卫星 定位测量成果而建立的一种协议地球坐标系( c t s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t e r r e s t r i a ls y s t e m ) 1 。它是g p s 卫星广播星历和精密星历的参考系。 w g s8 4 坐标系理论上是一个以地球质心为坐标原点的地心坐标系, 其坐标系的定向与b i h l 9 8 4 0 所定义的方向一致,其z 轴指向此b i h 系统所定义的协议地极( c t p ) 的方向,x 轴指向b i h l 9 8 4 。0 的零度子 午面与a 限赤道的交点。由于w g s8 4 所定义的地球质心与由b i h 台站坐标所定义的地心不完全一致,因此,w g s8 4 所相应的地球赤 道面与b l i l 所定义的赤道面并不重合,而是保持平行。w g s8 4 的格 林威治子午面也与b i h 所规定格林威治子午面相平行,于是w g s8 4 的x 辅即为w g s8 4 赤遵谣与w g s 格林成治子午面的交线。y 轴指 向按右手法则确定。w g s8 4 通过美国海军导航卫星系统( n n s s ) 在坐标原点、尺度因子、经度零点等定义上作了一系歹n 的改进,以与 b i h 于1 9 8 4 年所定义的c t s 相致。 除了三维直角坐标系外,w g s8 4 还定义了一个平均椭球、一个 地球重力模型以及与其他大地参考系阊的变换参数。w g s8 4 椭球是 一个定位在地心的旋转等位椭球,该椭球的中心和坐标轴指向是与 w g s 空间直罱坐标系相一致的,w g s8 4 椭球的任意一点的大地经 纬度( b ,l ) 和大地高( h 是与其三维直角坐标( x 。y ,z 等价的表达形 式其变换关系式为: x - - ( t o + n ) c o s b c o s l l y = ( + 日) c o s bs i n l ( 2 - 1 ) z = k ( 1 一e 2 ) + 目】s i n 君j 式( 2 1 ) 中 j v : ! l 一8 2s i n 2 曰 其逆变换式为: 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汹 。i z ( n + h ) l 肚洲锄 面霸箭专习 h = 一l n ( 1 一p 2 1 s i n b w g s8 4 椭球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如下: 1 ) 地球椭球基本参数: 长半径a = 63 7 81 3 7 m 地球引力常数( 含大气层) g m = 39 8 60 0 5 1 0 ”ms 1 正常化二阶带谐系数c 。一4 8 4 。1 6 68 5 1 矿 地球自转角速度= 72 9 21 1 5 1 0 - “r a d s 。1 2 ) 主要几何襁物理常数: 短半径b = 63 5 67 5 2 3 1 42m 扁率口= 1 2 9 8 2 5 72 2 35 6 3 第一偏心率平方口2 = o 0 0 66 9 43 7 99 9 01 3 第二偏心率平方# 。:o 0 0 67 3 94 9 67 4 22 2 7 糖球正常重力位u n = 6 26 3 68 6 0 8 4 9 7 m 2 s 赤道正常重力托= 9 9 7 03 2 67 7 1 4 m s - 2 ( 2 - 2 ) 2 2 2 我国常用参心坐标系 在经典大地溅量中,为处理地面控材网的坐标,通常选取一参考 椭球面作为基本参考面,选一参考点作为大地原点,通过天文测量确 定其参数,其原点一般不与地球质心重合,而是位于地球质心附近, 这种坐标系称为参心坐栝系。参心坐标系的主要特点是它与参考椭球 体的中心( 即参心) 有密切关系。参考椭球体的中心,一般与地球质 心( 即“地心”) 不一致,因此,也称之为非地心坐标系。 参心空阊囊角坐标系是以参心0 为坐标原点,以起始子午面与赤 道的交线为x 辅,以椭球的旋转轴( 短轴) 为z 轴,向北为正,在赤 第二章坐标系基础理论 道蔼上与x 轴正交的方晦为y 轴。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o - x y z 。地面 点p 的点位用( x ,y ,z ) 表示,它们是位置向量在三个坐标轴上的 投影。空间一点的参心大地坐标用大地纬度b ,大地经度l 和大地高 h 表示。她西点p 的法线与赤道的夹角b ,称为p 点的大地纬度,由 赤道面起算,向北为正( 0 。9 0 。) ,称为北纬:向南为负( 0 。 一9 0 。) ,称为南纬。p 点的予午面与起始予午面所梅成的二面角l , 称为p 点的大地经度,向东为正( 0 。1 8 0 。) ,称为东经,向西为 负,称为西经。p 点沿法线方向弼椭球面的距离,称为p 点的大地高 h 。大地高h 与常用鲍正高日。或正常高的关系是 日= h 。+ 【 h = h 7 + 善j ( 2 3 ) 式( 2 - 3 ) 中: n 表示大地水准面差距,它是相应点沿铅垂线自大地水准面至椭 球面的距离;g 表示高程异常,它是自大地水准面至椭球面的距离。 参心坐标系主要包括参心空问直角坐标系和参心大地坐标系。一 个国家( 或地区) 选择一定元素的参考椭球,对参考椭球进行定位和 定向,获得大地原点的大地起算数据和基准面,就建立了一个国家坐 标系。我国溺量领域的大部分数据资料都是基于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 或1 9 8 0 年西安坐标系。 2 2 2 1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在全国范围 内开展了正规韵、全面的大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讶需要建立一个参 心大地坐标系。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暂时采用了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参数,经过东北边境的呼玛、吉拉林、东宁三个基线网,并与前苏联 1 9 4 2 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 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此,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 9 4 2 年坐标系的延 伸。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相应的椭球为克拉 索夫斯基椭球。其基本参数为: 长半径口= 63 7 82 4 5 田 短半径b = 63 5 68 6 3 0 1 88 m 扁率口= l 2 9 8 3 第一偏心率平方p 2 = o 0 0 66 9 34 2 16 2 29 6 6 第二偏心率平方e 。2 :o 0 0 67 3 85 2 54 1 46 8 3 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建立以来,我国依据这个坐标系建成了全国天 文大地网,完成了大量的测绘任务。但是随着溅绘新理论、新技术的 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该坐标系存在如下缺点: ( 1 椭球参数有较大误差。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与现代精确的 椭球参数相比,长半轴约大1 0 9 m 。 ( 2 ) 参考椭球面与我国大地水准面存在着自西向东明显的系统性 的倾斜,在东部地区大地水准面差距最大达+ 6 8 m 。这使得大比例尺地 图反映地面的精度受到影响,同时也对观测元素的归算提出了严格要 求。 ( 3 几何大地渴量和物理大地测量应用的参考面不统一。我国在 处理重力数据时采用赫尔默特1 9 0 0 年1 9 0 9 年正常重力公式,与这 个公式相应的赫尔默特扁球不是旋转椭球,它与克拉索夫斯基椭球是 不一致盼,这给实际工作带来了麻烦。 ( 4 ) 定向不明确。椭球短轴的指向既不是国际上较普遍采用的国 际协议原点c i o ( c o n v e n t i o n a l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o r i g i n ) ,也不是我国 地摄原点j y 队。;起始大地子午面也不是国际时间局b i h 所定义的格 林尼治平均天文台予午西,从两绘坐标换算带来一些不便和误差。 另外,鉴于该坐标系是按局部平差逐步提供大地点成果的,因而 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矛盾和不够合理的地方。 2 2 2 21 9 8 0 年西安坐标系 第二章坐标系基础理论 为了适应大地测量发展的需要,我国于1 9 7 8 年4 月决定建立我 国新的坐标系。新的大地原点设在陕西省泽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 西北方向6 0 k i n ,简称西安原点,相应的坐标系称为1 9 8 0 年西安坐标 系,也成为1 9 8 0 年唇家大地坐标系。 该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如 下: 1 ) 参考椭球基本参数: 长半径a = 63 7 81 4 0 m 地球引力常数( 含大气层) g m = 39 8 60 0 5 l o 3 s 4 二阶带谐系数 = l0 8 2 6 3 x1 0 。6 地球自转角速度= 72 9 2l1 5 x1 0 。1 f a d s l 2 ) 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 短半径b = 63 5 67 5 2 2 8 82m 扁率口= 1 2 9 8 2 5 7 第一偏心率平方e 2 = o 0 0 66 9 43 8 49 9 95 9 第二偏心率平方e 。:o 0 0 67 3 95 0 18 1 94 7 椭球正常重力位u 。= 6 26 3 68 3 0 m ”s 2 赤道正常重力y o = 9 7 8 0 3 1 8 m s l 1 9 8 0 年西安坐标系的椭球定位条件为; ( 1 ) 椭球短轴平行于地球地轴( 由地球地心指向1 9 6 8 0 地极原点 ( j 1 f d l 。) 的方向梅成 ; ( 2 起始大地子午面平行于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起始子午面; ( 3 椭球面同似大地水准面在我国境内最为密合。 1 9 8 0 年西安坐标系是在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的基础上,综合利用 天文、大地与重力测量成果,按照多点定位方法建立起来的,其椭球 定位的模型是: 轰) = c o s b , 5 4 ) o c o s 1 譬,o d x o + c o s b c 5 4 ) s i n 厶5 4 ) d y o + s i nb s 4 ) d z o + f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f = 夤_ l 一哪s 4 d 搿+ ( 辩) ( 1 _ e 2 ) s i n 2 最5 4 ,i 垒 ( 2 4 ) 最s 4 ,解求方法是:使用1 1 6 7 个天文点和约1 5 万个重力点的成果, 构成2 1 个环,经早差计算,求出各点相对于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的高 程异常。 在全鼙范匿内按r x r 间隔均匀选取9 2 2 个点,列出弧度测量方 9 2 2 程,在点舯) = r a i n 条件下解出搋。、d k 、d z o ,继而求出瑶安原点 i 的b 、l 、日。和a 作为1 9 8 0 年西安坐标系的起算数据。 该坐标系建立后,实麓了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平差后提供的大 地点成果属于1 9 8 0 年硬安坐标系,它和原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的成果 是不厨的。这个差异除了由予它们各属不i 碍椭球与不同的椭球定位、 定向外,还因为前者是经过整体平差,而后者只是作了局部平差。 2 2 2 3 地方独立坐标系 我国采用高斯投影,在该投影中,除中央子午线没有长度变形外, 其它位置上酶任何线段,投影后均产生长度变形,而且离中央子午线 愈远变形愈大。为此,一般通过分带投影的办法。以限制长度变形。 我国规定采用6 。带或3 。带进行分带投影,但是对于城市、工矿等 工程测量中,若直接在国家坐标系中建立控制网,有时会使地面长度 的投影变形较大,当投影长度变形大于2 5c m k m 时,就难以满足工 程上的要求。因此为满足大比椤唾尺测图和避行施工放样的要求,基于 实甩、方便和科学的日的,逶常采用自选的中央予午线,自选的计算 基准面,即独立平面坐标系。一般情况下,将地方独立测量控制网建 立在当地的平均海拔高程面上,并以当地子午线作为中央子午线进行 高期投影求得平面坐标,建立地方独立坐标系。地方独立坐标系都有 着独立的原点和定向方式,是基于一个与当地平均海拔高程对应的参 考椭球。该椭球的中心、轴向和扁率一般与孱家参考椭球体相同,但 其长半轴则有一个改正量。这个参考椭球称为“地方参考椭球”。 第二章坐标系基础理论 研究发现地方参考椭球长半轴与国家参考椭球长半轴有一定关 系。设某一地方独立坐标系位于海拔高程为h 的曲面上,该地方的大 地水准面差距为善,贝l j 该曲面离国家参考椭球的高度为 d n = h + f 由于两椭球的中心一致,轴向一致,扁率相等,设其长半轴的差 值为如,有 d nd 8 na 即 d a :坐4 其中a 为国家参考椭球长半轴,n 为相应于该椭球的地方独立坐 标系原点的卵酉圈姆率半径 : 竺,e 为第一偏心率。 l e 2s i n2 丑 因此,地方参考椭球的长半轴a 为 a = a + d 口 又有 a = 口 其中a ,口分尉为地方参考椭球和国家参考椭球的扁率。 于是,地方参考椭球和国家参考椭球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中心一致:x o = x o = 0 ,yo = yo = ,z o 。= z o = 0 轴向一致:= 0 ,= 0 ,:= 0 扁率相等:o t 。= 口 长半轴增量:口- = ( 1 + 等 ( 2 5 ) 第3 章不同坐标系的坐标转换 3 1 坐标转换问题的解决思路 随着空问技术的发展,通过卫星大地测量进行洲际和国际大地联 钡蛋,并综合地面天文、大地移重力资料,从而建立全球大地坐标系。 但是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存在有1 0 0 多种地心坐标系和参心坐 标系,地面上任一点,选用不阿的坐标系就有不同的坐标。在我国, 工程应用主要采用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1 9 印年西安坐标系和地方独 立坐标系。因此我国坐标转换的问题归结为w g s8 4 坐标系向上述三 种坐标系日q 坐标转换问题,以及这三个坐标系的相互转换问题。 采用不厨的参考椭球和定位定向建立的坐标系,均可以转换为空 闻宣角坐标。因此不同的参心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以及地心坐标 系和参心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归根到底都是不同的空问直角坐标 系之闷的换算。如果已姗两个不同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相应于某个转换 模型的转换参数,只需要按照相应的转换模型计算,即可完成坐标的 转换。但如果并不知道两个坐标系问的转换参数,而只是已知两个坐 标系中部分公共点的坐标,财先根据这些已知的公共点在两个坐标系 中的坐标,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求定坐标系闻的转换参数,然后利用所 求得的转换参数对两个空河直角坐标系进行坐标转换。 3 2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模型 国内外大量的专家、学者对不阿的空阊直角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 换作了大量的研究。成熟的转换模型有布尔沙一沃尔夫( b u r s a w o l f ) 模型、奠洛金斯基巴代卡斯( m o l o d e n s k y - b a d e k a s ) 模型、范士( v c i s ) 模 型和武测模型。这些模型虽然表示形式略有差别,但从坐标变换的最 终结果而言,它们是等价的。这类模型共有七个变换参数,即三个平 移参数,三个旋转参数和一个尺度参数,所以也笼统的称为七参数法。 如果认为某些参数很小,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剔出那些对 转换精度影响不显著的参数,这就产生了三参数,四参数,五参数, 1 6 第三章不同坐标系的坐标转换 六参数。其中三参数模型,一般只考虑三个平移参数,模型简单,在 理论上有一定缺陷,但是在部分领域能满足一定精度要求,故也被采 用。当g p s 溅量数据范围很大时,或者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系统性医 素时,则需要分区考虑,就产生了多于7 个参数的坐标转换模型。 3 2 1 三参数模型 设0 x y z 和0 x y z 为两个空间蛊角坐标系,如图3 - 1 , x 图3 - 1 空闻直角坐标系相互关系示意图 y 所示,两坐标系各辅相互平行、坐标原点不重合。设地砸上任一点p , 在两坐标中的矢量关系为: r = - i - r 写成坐标形式为: ( 3 1 ) 刚珧 z , 其中i 表示坐标系0 x y z 的原点相对于坐标系0 一x y z 的原 点的位置矢量,d x 。、d 矗、d z o 为该矢量在坐标系0 - x y z 中 1 7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帮三个平移转换参数。 式( 3 2 ) 是在假定坐标系问备坐标轴相互平行条件下导出的,这 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但是由于各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不大,求出夹角的 误差与夹角本身在数值上属同一数量级,故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下,可阱使用。 当( x ,y ,z ) 为参心空间直角坐标系,( x7 ,y ,z ) 为 地心空阎壹角坐标系,或表示为不同的参心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积。、 d k 、d z 。就是三个坐标转换参数。求得这三个转换参数,即可进行两 坐标系闽的坐标转换。 3 2 2 布尔沙模型 r o 为0 相对于0 的位置向量,成,岛为三个轴不平行而产生 刚y = 刻d y o + ( 1 + m ) t xt r t z 圈 , 式中巧,耳,死为两个坐标系的旋转矩阵。 l oo 1 1 0 一s i n o xc o s 如j l s i n o y 0 c o s s yj fc o s o z s i n o z 0 1 1 00 1 j 由于( 或,o z ) 一般都很小,故可展开取一次项,则式( 3 3 ) 第三章不同坐标系的坐标转换 圈= 荔卜圳圈+ 毒三弓 圈c ,4 , 的坐标都受平移、旋转和尺度,七个参数的影响( 三个平移参数d y 。, d k 。d z 。;三个旋转参数以,以,易和一个尺度参数川) 。 3 2 3 莫洛金斯基模型 到= l 荔l + 茎 州+ m ) f 三簟 茎:耋1 c ,勋 3 2 4 武测模型 武测模型认为,褥个坐标系的尺度参数m 变化只影响各点p ;与参 考点p 。的坐标差,不对参考点的坐标产生影响。丽两个坐标系的旋转 参数( 色,唧,如为尤拉角) ,财影响每一个点的坐标,其数学模型 如下式: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茎 = 薹 + 茎1 + 专z j :- 主z k + o z 毫一:孑 茎 c s 一6 , 3 2 5 简化模型 匡h 讣而喝x i _ - x k , 3 3 转换参数的求解方法 采用不同的转换模型,将得出不同的转换结果。在实际的工程应 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转换模型。不过,在对g p s 测量 数据和地面测最数据进行联合平差时,采用不同的七参数转换模型, 所得到的各点的坐标值是相f 碍的。一般情况,有三个公共点就可以求 得7 个转换参数。但因为公共点在两个坐标系中的坐标都受到偶然误 差或其它系统误差的影响。所以,当公共点多于三个时,取不同的三 个点,会得到不同的转换参数。应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采用不同的方 法来求解转换参数。 3 。3 。1 三点法 第三章不同坐标系的坐标转换 当对转换参数的精度要求不高时,或者仅有三个公共点时,采用 此三点法。对三个公共点,按某一坐标转换模型可以列出9 个方程, 取其中7 个方程即可以求出转换参数。多采用迭代的方法求解方程, 因此效率比较低,难以两时具有较高的计算速度和一定的精度保证。 可以采用改进方法来求解转换参数。 1 ) 取三个点在两个坐标系中的坐标差的平均值作为平移参数。 当某一个公共点相对精度较高时,取此点在两个坐标系中的坐标之差 作为平移参数。 2 ) 由两个点在两个坐标系中的坐标,反算相应的边长s 和s , 尺度参数m 可取为 m ;s - s c 3 _ 8 ) s 或者由三个点所求出的三条边长计算出三个尺度参数,取平均值作为 尺度参数。 3 ) 将平移参数和尺度参数作为已知值,再乖j 用转换模型求定旋 转参数。 3 3 2 多点法 设公共点只在两个坐标系的坐标分掰为( x ,i ,z ;) 和( x ,t , 三茎1 = 耋 + _ x t l + 烈口) 茎 c ,。, 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安全培训用电课件
- 2026中国建设银行总部校园招聘13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哲学解读人生之问
- 2025年哈尔滨道里区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若干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再生胶绿色制备工艺-洞察及研究
- 铜压延加工品牌国际化策略-洞察及研究
- 矿物成分空间分布-洞察及研究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综合素养评价卷(范围: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含答案)
-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城关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遗传机制-洞察及研究
- 文科物理(兰州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人教版高二数学(上)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
- catia考试图纸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行业机器人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与场景分析
- 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加油站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中国工业传感器行业市场白皮书
- 手机桌面市场深度解析
- 2025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
- 《公司金融》(第二版) 课件 第1-10章 公司金融导论 - 资本成本
- 建筑公司部门保密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