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带答案.doc_第1页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带答案.doc_第2页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带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综合检测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下列哪些生物 ( )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 蓝藻 蘑菇A B C D2下列各项中不是配子的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 ) AEY B.YR CDd DAb3下列关于自交和测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过自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是否是纯合子B通过自交得到的后代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D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4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黑羊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羊 B. F1黑羊的基因型与亲代黑羊的基因型相同 CF2黑羊的基因型都与F1黑羊相同 D白色是隐性性状5人们发现在灰色银狐中有一种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很漂亮,称白斑银狐。让雌雄白斑银狐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斑银狐:灰色银狐=2:1。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银狐体色有白斑对无白斑为显性 B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C控制白斑的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 D白斑银狐只有一种基因型6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表现型个体占的比例为 ( )A.l/3 B.l/4 C.l/9 D.l/167现有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 A1/2 B1/3 C3/8 D3/48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 A2红:1蓝 B2紫:l红 C2红:1紫 D3紫:1蓝9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 A.4种9:3:3:l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10豌豆中,当C、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一株红花豌豆与基因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这些红花豌豆自交,后代红花豌豆的比例( )A.5/8 B.3/8C.3/16 D.9/1611.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B与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的灰身雌蝇与黑身雄蝇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淘汰F2中的黑身果蝇后,其余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则F3中黑身果蝇占 ( ) A.l/4 B.l/6 C.l/9 D.l/1612纯合的黄色(YY)与绿色(yy)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选取F2所结的黄色种子全部种下,植物长成后,自然状态下受粉,则这些植株所结的种子中,黄色与绿色的比例是 ( ) A.1:1 B.3:l C.5:l D.6:l13 某种鼠中,毛色黄色基因A对灰色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都会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只黄色短尾雌鼠和一只灰色短尾雄鼠交配,理论上其所生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 A.3/4 B5/6 C7/8 D8/9 杂交类型 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值 父本 母本AaBb : Aabb : aaBb : aabh 甲 乙 1: 2: 2: 2 乙 甲 1: 1: 1: l14.某基因型的植物个体甲与基因型为aabb的乙杂交,正交和反交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以甲作为父本为正交)。则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交的结果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可以通过甲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否是9:3:3:1判断两对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原因可能是甲为父本产生的AB雄配子一半没有活性 D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是由于乙产生的配子类型的差异15.某种鸟类的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仅根据第1组的实验结果即可确定黄色、有纹为显性性状 B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可产生2种类型的卵细胞 C出现第3组杂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a基因纯合致死 D第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3:2:116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表现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基因型AA Aa aaB 、aa D aabbdd A白花( AABBDD)x黄花(aaBBDD),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只有2种 B黄花( aaBBDD)金黄花,F1自交后代F2中黄花基因型有9种 C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 AaBbDd的个体自交 D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乳白花二、非选择题(共36分)17(5分)下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A、a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F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组合亲本表现型 紫花 白花一 紫花白花 405 411二 白花白花 0 820三 紫花紫花 1 240 413(1)根据组合 可判断 花为显性性状。(2)组合一亲本中,紫花基因型为 ;白花基因型为 。(3)组合三中,亲本紫花基因型为 ,F1紫花中纯合子比例为 。18(9分)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P、p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2)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 ;丁的基因型是 。(3)F1形成的配子种类有哪几种? 。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 (4) F2中基因型为pp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5)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的 。 (6)写出F2中抗锈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9(10分)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多样,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与M、m控制着黄瓜植株的性别,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mm个体为两性植株。 (1)雌雄植株在进行杂交实验时,雌株需在花蕾期将雌花 ,待雌蕊成熟时, 。 (2)育种学家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为雌株:雄株:两性植株=3:3:2,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这些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3)研究发现,基因型为mm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拟”现象,即低温条件下mm植株也有可能表现为雌株。现有一雌株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它是否为“表型模拟”。将此植株与 杂交,得到种子,在正常条件下种植。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如果后代 ,则说明被测植株为“表型模拟”;如果后代 ,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20(12分)狗皮毛的颜色受两对遗传因子A、a与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表现型有:沙色、红色和白色。经观察绘得如下系谱图,请分析回答:(1号、2号为纯合子)(1)该遗传遵循 定律。(2)1号和2号的基因型是 和 。(3)6号和7号的后代出现了三种表现型红色、沙色、白色,其比例为 。(4)若已知8号不带有B基因,则15号的基因型为 ,其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若12号与一白色雌狗交配,则生出沙色狗的概率为 ,生出红色狗的概率为 。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综合检测1-5:BCCCB 6-10:BCBCA 11-15:CCBCD 16:B17.参考答案 5分(1)三 紫 (2)Aa aa(3)Aa 1/318.参考答案 9分(1)毛颖、抗锈(2)PPrr ppRR ppRr (3)PR、Pr、pR、pr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 1/8 3/8 (5) 1/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